第一篇:河南省易地补充耕地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易地补充耕地管理暂行办法
豫国土资发[2003]86号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易地补充耕地工作,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易地补充耕地,是指因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等原因,在本行政区域内无法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目标的省辖市或县(市、区),采用经济补偿的方式,经依法调整,由在本行政区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的省辖市或县(市、区)承担补充耕地义务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内各省辖市之间易地补充耕地的行为。
第四条 各省辖市之间的易地补充耕地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调出市,是指负有耕地占补平衡义务且需易地补充耕地的省辖市。
本办法所称调入市,是指有条件并愿意开垦耕地的省辖市。
第六条 易地补充耕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耕地占补平衡原则。耕地占补平衡是占用耕地单位、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不因为申请易地补充耕地而发生责任转移。
(二)规划原则。易地补充耕地项目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三)入库原则。易地补充耕地项目为已入全省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和补充耕地储备库的项目。
(四)对等原则。易地补充的耕地数量与质量应与占用的耕地数量与质量相等。
第七条 调出市应在报送建设用地报件前2个月,向省国土资源厅提出易地补充耕地的书面申请。主要内容包括:易地补充耕地的理由,拟易地补充耕地数量、质量、补充期限、耕地开垦费标准、资金来源等。第八条 省国土资源厅接到调出市易地补充耕地的申请后,依据全省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和补充耕地储备库情况,初步确定相应的调入市和补充耕地项目。
第九条 易地补充耕地项目由调入市向省国土资源厅上报,并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核同意。调出市在报送建设用地报件时按规定的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调入市应配合调出市编制补充耕地方案。
第十条 省国土资源厅应及时拨付给调入市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易地补充耕地。已储备耕地的调入市,可从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的耕地储备库中划出耕地指标,实现耕地先补后占。暂无条件的调入市,应从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中选取项目与建设项目挂钩,按规定程序和期限组织实施;经验收合格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确认调入市取得的耕地补偿指标。
第十一条 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调出、调入市应按法定程序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调出市应按易地补充耕地的指标数相应核减补充耕地任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调入市应按易地补充耕地指标数相应增加补充耕地任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
第十二条 易地补充耕地的原所有权不变。经验收合格的易地补充耕地项目,应及时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并做到图、表、实地一致。
第十三条 因易地补充耕地发生的农业税和农业征购任务按有关政策执行。
第十四条 省辖市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之间的易地补充耕地工作的管理,由省辖市参照本办法进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河南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补充管理暂行办法
河 南 省 卫 生 厅 河 南 省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 会 河 南 省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河 南 省 财 政 厅 河 南 省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会 保障厅 河 南 省 商 务 厅 河 南 省 工 商 行 政 管 理 局 河 南 省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局 河 南 省 中 医 管 理 局
豫卫药政〔2010〕1号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河南省增补 非目录药品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省辖市、扩权县(市)卫生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府纠风办、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商务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管理局:
根据卫生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药政发〔2009〕78号)、〘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卫药政发〔2009〕7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豫政办〔2010〕11号)精神,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河南省增补非目录药品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九日
国家基本药物河南省增补非目录药品
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根据国家和我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关政策,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我省决定增补非目录药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和使用。为规范非目录药品增补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南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非目录药品遴 选调整的原则、程序和方案,增补的非目录药品经省政府批准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后实施。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条 增补非目录药品品种,应坚持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并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从严控制。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原则上不超过200种,药品按国家基本药物分类和命名原则进行分类命名。
第四条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第五条 增补使用的非目录药品从〘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甲类药品)〙范围内选择,确因地方特殊疾病必需的,也可从〘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药品)〙中选择。增补的药品原则上应是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
第六条 对我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试点地区,暂授权各省辖市根据基层群众的用药需求选择非目录药品,原则上不得超过200种,并报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
非目录药品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统一配送、实行零差率销售,政府举办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目录药品年销售量不得超过整个药品年销售量的30%,一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得超过20%。第七条
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建省基本药物专家库,负责我省增补非目录药品的咨询和评审工作。专家库主要由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管理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
第八条 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起草我省非目录药品遴选工作方案和具体遴选原则,经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组织实施。增补非目录药品的基本程序是:
(一)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从省基本药物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成立河南省增补非目录药品咨询专家组和评审专家组,每个专家组的数量必须是单数,且在30人以上。
(二)咨询专家组根据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对纳入遴选范围的药品进行技术评价,提出遴选意见,形成备选目录。
(三)评审专家组对备选目录进行审核投票,形成目录初稿。纪检、监察和纠风等部门负责监票。纳入目录初稿药品所得票数应不少于专家投票总数的2/3。
(四)将目录初稿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
(五)河南省增补药品目录送审稿经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后发布。
第九条 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根据国家政策和我省实 际研究决定非目录药品调整工作。非目录药品的遴选调整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调整的品种和数量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我省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二)我省疾病谱变化。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
(四)对我省非目录药品应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五)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和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应当从河南省非目录药品中调出:
(一)药品标准被取消的。
(二)药品有关资质证明文件被撤销的。
(三)药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
(四)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替代的。
(五)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或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研究确定应该调出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非目录药品中中药饮片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鼓励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有关药物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河南省地质公园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地质公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使本省地质公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和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区域。
第三条
地质公园分为四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辖市级地质公园(简称:市级地质公园)。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辖市和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下列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分布区域,可以申请建立地质公园:具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科学价值的岩石、矿物及其典型产地;有重要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温泉、矿泉及其他水体景观和典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遗迹。
第六条 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由公园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向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报。申报材料包括:地质公园申报书;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报告;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地质公园导游手册;地质公园交通位置图、卫星(航空)图、地形地貌图、植被图等图件资料;地质遗迹景观及其它自然人文景观的录像带(光盘)和照片集。
第七条
省级地质公园由河南省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按照《河南省省级地质公园申报有关规定》(豫国土资文[2001]63号)组织评审,评审结果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公布。
第八条
建设地质公园,应当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建立标志牌、重要景点地学知识介绍牌、交通指示牌等标示系统和地质博物馆。
第九条
省级地质公园必须在批准后两年内建成,经验收合格后,举行揭碑开园仪式。凡不能在两年内建成并揭碑开园的省级地质公园,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提出警告,限期6个月完成建设工作,举行揭碑开园仪式。逾期仍达不到揭碑开园要求的,取消省级地质公园资格。
第十条
地质公园应当建立健全有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地质公园管理措施,对地质公园进行科学管理。
第十一条 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对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进行有效保护。在地质公园内未经批准不得进行爆破、采石、取土、开矿等不利于地质遗迹保护的活动。严重危害地质遗迹的矿山应当关闭,地质公园管理部门可视情况适当予以补偿。
禁止在地质公园内擅自挖掘、损毁被保护的地质遗迹,禁止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规划无关的建(构)筑物。
第十二条 地质公园批准后,每年应当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地质遗迹保护、标示系统的完善和维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
第十三条 地质公园应当组织导游人员学习地质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地质科学知识水平。
第十四条 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定期对地质公园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机构设置及标准化管理、经费投入、地质博物馆、各种标示系统、主要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治理、科普宣传活动等。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 地质公园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园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各种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开发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旅游接待、科普教育、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形成完整的档案材料,建立地质公园管理数据库。每年年底前省级以上地质公园将含上述内容的总结材料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抄送地质公园所在地省辖市和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地质公园应当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在地质公园内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考察活动,其成果应当向地质公园机构提交副本。科研和考察活动中新发现的地质遗迹,应当及时向地质公园管理机构报告。因科研和教学需要采集的标本、化石,使用后应当交地质博物馆保存。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河南省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彩票公益金监督机制,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83号)精神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彩票公益金是指从国务院批准在我省发行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发行销售收入中按规定比例提取、留归我省使用,专项用于全省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第三条彩票公益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纳入预算,编制专项预算并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先收后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用于平衡一般预算。第二章资金管理第四条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全省彩票公益金,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汇总编制彩票公益金收支预算和决算、审定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办理彩票公益金拨付手续、监督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等。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彩票公益金预算和决算,组织项目实施,监督资金使用。第五条彩票公益金包括:(一)按规定比例从彩票销售收入中提取的彩票公益金留归地方使用部分;(二)上级财政拨入的彩票公益金;(三)按规定应纳入彩票公益金管理的其他资金。第六条省级彩票销售机构于每月15日前将上月提取的彩票公益金足额缴入省级财政国库,同时将缴款凭证复印件送省财政厅备查。第七条彩票公益金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分配后,留归我省的彩票公益金按以下比例分配:(一)福利彩票公益金纳入省民政厅部门预算40%,返还省辖市45%(省直管县、市单独返还),省级统筹15%。(二)体育彩票公益金纳入省体育局部门预算50%,返还省辖市35%(省直管县、市单独返还),省级统筹15%。(三)省级统筹彩票公益金扣除专项助残资金后,用于省政府确定的体育、民政、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其中助残资金原则上不低于上年。第八条返还省辖市的彩票公益金,由省财政厅按规定分配比例拨付各省辖市。省辖市本级和所属县(市)之间按1∶1的比例分配。第九条民政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支出范围。主要用于:(一)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革命伤残军人等特殊群体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支持社区服务,资助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开展其他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优先资助贫困地区和灾区的社会公益事业;(二)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设施维修和更新改造;(三)社会公众关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体现扶弱济困宗旨的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对有特殊困难的人群给予专项资助。第十条体育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支出范围。主要用于:(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主要用于群众性体育活动、国民体质监测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项开支;(二)弥补大型体育运动会比赛经费不足,主要用于国际、全国和我省最高级别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及重大国际单项体育比赛;(三)新建和维修体育设施,主要用于大众体育设施及专业体育比赛、训练场馆的新建和维修;(四)体育扶贫工程,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支出。第十一条省民政厅、体育局、残联纳入部门预算的彩票公益金按以下程序管理使用:(一)省财政厅按照规定比例核定省民政厅、体育局、残联纳入部门预算的彩票公益金规模。(二)省民政厅、体育局、残联应将彩票公益金使用计划送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政府批准。(三)省民政厅、体育局、残联根据省政府批准的彩票公益金使用计划编入部门预算,并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和管理。第十二条使用省级统筹彩票公益金按以下程序执行:(一)拟申请使用彩票公益金的部门或单位应向省财政厅提交彩票公益金项目申请报告,经省财政厅商有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政府批准。(二)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省财政厅向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或单位批复项目使用计划,并纳入部门预算或省级补助省辖市、县(市、区)地方支出预算,按预算管理规定下达。(三)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或单位根据省财政厅批复的项目使用计划和预算组织实施和管理。第十三条对返还省辖市的彩票公益金,要将福利彩票公益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分开核算,按照规定范围使用并纳入部门预算。第十四条彩票公益金项目使用计划和预算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因特殊原因形成的项目结余资金,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结转下一继续使用。第十五条申请使用彩票公益金应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文件及《河南省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标准文本》;(二)项目设计(工作)方案和可行性报告;(三)要求申报的其他材料。第三章资助项目管理第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使用彩票公益金项目进行立项审查,对数额较大的重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评审,逐步建立彩票公益金项目库,推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十七条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确定并下达后,财政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项目主管部门要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实施责任人,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第十八条项目承担单位要对彩票公益金实行单独核算、专账管理,不得与其他资金混合管理。第十九条彩票公益金资助数额较大的基建项目由财政部门根据预算、评估结果和项目进度拨付资金。第二十条用彩票公益金购置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设备、工程和服务,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用彩票公益金建设和购置的公益设施、设备、器材等要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并按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第二十一条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要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报告和相关验收材料。对彩票公益金重点资助项目应进行审计。第四章审计和监督第二十二条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和单位应当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和社会监督。第二十三条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或单位应在每年3月底前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上一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具体包括:(一)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二)项目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三)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同级财政部门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第二十四条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基本建设项目、设施、设备、器材及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分别以“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体育彩票”和“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的标识在显著地方明示。第二十五条省财政厅应于每年4月底前按照规定向省政府和财政部提交上一本行政区域内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省辖市财政部门应于每年3月底前按照规定向省财政厅提交上一全市彩票公益金的收入、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每年6月底前,省级彩票销售机构应聘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全省上一彩票发行销售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向社会公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第二十六条各级彩票机构应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彩票公益金,不得拒缴、拖欠、截留、挤占、挪用彩票公益金。第二十七条管理和使用彩票公益金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按批准的项目使用计划和预算执行,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截留彩票公益金,不得擅自调整、改变彩票公益金使用项目。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缴、拖欠、截留、挤占、挪用彩票公益金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公布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http://www.xiexiebang.com 重庆时时彩,新时时彩,重庆时时彩技巧,时时彩技巧,时时彩走势图,重庆时时彩走势,时时彩走势
第五篇:河南省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5年8月1日 豫发改收费[2005]1055号
各省辖市和巩义、邓州、项城、永城市、固始县发展改革委(物价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学校的收费行为,保障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5]309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河南省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河南省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规范民办学校的收费行为,保障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民办学校”)。
第三条 民办学校对接受教育者可以收取学费(或培训费,下同),对在校住宿的学生可以收取住宿费。民办学校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方便而代收代管的费用,应遵循“学生自愿,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不得与学费、住宿费一并统一收取。第四条 制定或调整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按学校类别和隶属关系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报价格主管部门批准。
民办学校对非学历教育的其他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由民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 民办学校申请制定或调整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学校的有关情况,包括学校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法人登记证书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或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二)申请制定或调整教育收费标准的具体意见、生均教育成本测算情况和所申请收费标准对学校发展和学生负担的影响分析;
申请学校提供的材料应当真实有效。
第六条 民办学校学历教育学费标准应按照补偿教育成本的原则并适当考虑合理回报的因素制定。教育成本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正常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等非正常费用支出和校办产业及经营性费用支出。
民办学校学历教育住宿费标准按实际成本确定。
第七条 民办学校学历教育收费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
第八条 民办学校对接受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按学期或学年收取学费、住宿费,并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收费制度。
第九条 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向协议就读学生的收费,应按照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十条 民办学校学生退(转)学,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退还学生一定费用。具体办法由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
第十一条 民办学校应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
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应写明学校性质、办学条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民办学校对贫困生有学费减免规定和其他救助办法的,应在招生简章中明示。
第十二条 民办学校要按照有关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实行成本核算,科学计算教育培养成本。
民办学校接受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时,要如实提供监督检查所必需的帐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资料。
第十三条 民办学校取得的合法收费收入应主要用于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平调和挪用。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办教育机构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四条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收费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引导学校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自觉执行国家的教育收费政策。对违反国家教育收费法律、法规和政策乱收费的行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第十五条 各省辖市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