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时间:2019-05-13 19:5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篇: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过几天的培训,对《社会规划研究》这门课印象非常深刻。逐步认识到社会规划研究的重要性及与每个人生活之间的密切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老龄化问题、城市贫困、保障性住房、城市农民工问题等都与城市规划工作有密切的联系,我们通过相对合理的规划或许能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下面我从农民工相关问题入手探讨一下农民工权益的维护。

2006年10月年全国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主题,总结交流经验,并就工会深入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进行周密部署。这是中国工会在全党全国人民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旋律的形势下,找准自身历史定位和时代职责后作出的主动选择,对于各级工会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好地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进作用。

1.农民工对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对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目前,我国农民工达3亿多人,其数量还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继续增加。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存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必须作答的时代课题。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农民工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六中全会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有这些,都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创造了有利的良好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同时,也对新形势下工会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好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不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势必加大社会贫富差距,增加不和谐因素,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抓紧抓好。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动员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的全国亿万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繁荣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今天的中国,离开农民工,就谈不上我国城乡经济的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就谈不上农村小康的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会组织只有做好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才能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能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充分看待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现实紧迫性,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工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为把广大农民工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应有的作用。 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是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中国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只有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政治责任,真正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和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作用,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这是党对工会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工的愿望,更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工会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各自特点和优势出发,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把农民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最切实地维护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农民工正在发生的三大转变 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2.1农民工规模仍会继续扩大,但增速将趋向平稳

报告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一方面,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总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将持续产生较大需求,对农民外出务工产生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城市现代文明的呼唤,也对农民进城就业具有巨大引力。预示着农民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2.2农民工流向仍以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为主,但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扩散 大中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种客观要求,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渐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目前这种迹象已经出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有所增加。

2.3农民工转移仍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为主,但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 目前,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家庭在城市定居生活;现行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工难以在城市长久居留;农民工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使他们流则有根、出而能退、进退有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避免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民”现象和类似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病”。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大量农民工仍会以流动就业为主。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定居的将逐渐增多。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据统计,近年来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持续增加;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新一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是为了挣钱,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企盼。

3.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

3.1、提高和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所得。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重点在劳动收入、安全卫生、社会保险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收入,让农民工在城市能生活下去,使收入最低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应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两年一调的制度,前几年无限期拖延的情况必须改变。二是保证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向农民工发放工资。为防止拖欠,克扣和压低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必须制定和实行拖欠、克扣、压低工资的补偿和处罚制度,绝不让想占农民工便宜的人占便宜。同时要按国际惯例,建立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即委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注册登记和年检时代收欠薪保障费,划入财政部门设立的欠薪保障基金专户。对恶意拖欠工资,恶意使用试用期的企业要采取行政和法律等措施,坚决予以打击和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农民工纳入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范围内。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其中。这无论对不能参加保险的劳动者个人还是对实行保险制度的企业都是不公平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目前,国家把农民工工伤保险作为重点,但同时要考虑使农民工尽快加入养老和医疗保险。对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主要以储蓄和商业保险的方式取得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对于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应与本单位其他职工一同办理养老、工伤、医疗保险。要依法强行推行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险。对不为农民工办理三类保险的,不管企业性质如何,都应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强制实行。同时制定灵活的交费办法,农民工工作流动后,保险费随之转移。

3.3、创新建会和发展会员的新机制,探索灵活多样的建会方式。

按照工会法的规定,只要职工自愿就可以建立工会。但实际上企业主不同意,工会就建立不起来,我们以往的工作思路,是立足于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使工会的路子越走越窄。其实组建工会是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企业主理解支持要建,不理解不支持也要建。今后建立工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企业工会、街道、社区、村镇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行业工会联合会,商业街、大楼、行政村工会联合会等。重点抓好社区、乡镇建会,通过社区、乡镇工会建立各种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在当前的企业体制条件下,让基层工会独立承担维权职责确实勉为其难。以往的这个工作思路要改变。为此提出“维权工作上提一级”。其含意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上级工会要承担基层工会难以履行的维权任务,包括组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协调所属单位劳动争议等。二是上级工会要大胆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在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或遭到打击报复时,上级工会要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保障他们不因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降低职位、调换工作、减少薪酬。三是要坚持基层工会民主选举制度;试行和逐步推行工会主席公开选任制度;上级工会也可以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工资由上级工会发放。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解除基层工会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能大胆履行维权职责。

3.4、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一是制定政策法规,二是监督政策法规的执行。监督劳动法规的执行,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应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质量上予以保障,建议省、市、县(区)尽快建立健全劳动监察大队,落实专职人员和工会专职劳动监察员编制,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所有企业都要设工人劳动监督员,反映企业执行劳动法中的问题。有关法规要明确违反劳动法规的法律责任,对严重违法行为要坚决追究责任,加大违法成本。

3.5、整合社会力量,切实把农民工的事情办好。

现在社会上下都在关注和爱护农民工,这是一种好现象,是职工维权社会化的表现。但从目前情况看,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工作不落实的状况,看起来都在做、都在管,成效却不理想、不到位,因而形成要“情况”的多,下功夫抓的少;做面上工作的多,认真探索的少;讲难点问题的多,真正突破的少。农民工问题是一项新的工作,应该从开始或起点上就打好基础,形成既统筹力量又有所分工,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合作的工作格局,真正把农民工问题抓出成效。

第二篇:2011农民工权益维护情况总结

农民工权益维护情况总结

仪征市劳动监察大队

二0一一年八月

今年以来,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得到了局党组及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年初我们将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深入企业摸清底数,梳理排查纠纷隐患,第一时间依法查处和调处劳资纠纷,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截止十一月底,接待农民工来信、来访2500起,共巡查各类用人单位284户,受理举报、投诉案件213起,立案查处90起,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18人,追讨工资1320多万元。现将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很抓普法,提高意识

1、做好农民工普法工作。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人社厅《关于组织开展2011“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的通知》精神,在市司法局的牵头组织下,于6月份中旬到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沿江船厂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学法活动,并深入到农民工的工作场地免费发放 3000多份宣传资料,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注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今年四月我局劳动监察大队对纺织、服装、玩具加工行业、建筑行业、船舶修造业等开展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举办了20多期劳资人员培训班,对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及工资支付等法律法规进行了讲解,对用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互动交流。同时我们利用新闻媒体、网络、乡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就业平台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努力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学法、遵法、守法意识。

二、严格执法,依法维权

1、底数清,情况明。为做好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工作,从源头抓起,今年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到各类企业特别是船舶企业、建筑企业、建设单位及农民工中间,就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全面而详实的调查摸底,重点是对沿江船舶企业,逐厂、逐队、逐人排查,掌握实情,制定措施,做到了责任清,情况明,为解决农民工工资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规范农民工的劳动管理。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无序用工行为,我们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指导和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用工管理、工资分配等规章制度,同时对劳资纠纷的预警监测制定了工作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了快速反应,积极介入,使农民工工资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3、认真贯彻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按照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我市建筑行业实行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市沿江船舶制造企业按照市政府办下发的《仪征市船

舶修造企业、船舶制造劳务承包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工资支付保障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对各劳务承揽企业在承揽工程时,积极推进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由此可见,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使欠薪纠纷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防治,从而降低了欠薪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为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工权益行为,我市积极实施“强硬”措施,劳动、建管等职能部门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拖欠农民工工资逃匿的,将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建管部门着重加大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督查力度,不定期检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并在全市建筑行业实行《农民工计酬手册》制度,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立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告知牌,畅通农民工举报、投诉渠道。市十二圩流动人口管理分中心对沿江船舶企业流动人口、农民工就业、进企业的施工队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比较完善的流动人口基础资料,拉网式地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各镇、园区的劳动保障所(站)对所辖企业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经常性地不定期检查。今年以来,全市集中开展农民工合法权益、工资支付等情况专项检查2次,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16家,涉及农民工10430人,责令38家用人单位补发劳动者工资及加班加点工资781万元。

5、加大处罚力度。今年以来,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们充分利用书面审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手段,及时排查发现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及时立案调查,依法查处,对有存在模糊认识的用人单位,我们下达了150多份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有效提醒

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告知其违法违规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不及时改正违法、违规行为的用人单位我们下达了18份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督促改正其违法、违规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用人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宣传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对用人单位负责人以及民工进行相关规章的宣传,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努力营造学法、遵法、守法良好氛围。

2、严格行政执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对个别恶意克扣或无故拖欠民工工资,经批评教育仍拒不改正且态度恶劣、影响较大的用人单位,将依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给予严厉行政处罚,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3、齐抓共管,协同运作。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中,我局将履行职能,着力提高工作效能,及时、快捷、高效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同时,针对沿江船厂因合同纠纷而引发的欠薪行为所导致的群访、集访,会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依法查处和调处各类纠纷,从而为我市的经济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二0一一年八月

第三篇: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措施(模版)

拒不改正的或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工单位,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整改。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并记录在案,向媒体公布。

保障其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享有的基本权利,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和完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体系

二、切实做好对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建立用工单位使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基础信息库,加强农民工信息系统建设。并实施动态管理。实施农民工就业援助,把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对求职登记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按计划免费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三、建立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区建委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统筹范畴。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审核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或建筑施工许可证时,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特别是工伤保险的用工单位不能享受任何税费减免政策,其法人代表不得评选先进或优秀。

四、全面实施农民工工资监控

一)严格执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制度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市职工权益保障条例》规定严肃查处。对不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的用工单位。

二)严格执行工资保障金制度

全面贯彻执行《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渝劳社发〔〕76号)严格执行工资保障金制度。

三)全面规范工程发包和承包行为

否则,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劳务或分包企业。承担农民工工资拖欠行为的主要责任,并进入企业诚信档案。

四)积极推行工资保证卡

招用农民工的7日内必须发给每位农民工一张《工资保证卡》发放工资时在工资保证卡”上登记发放金额,凡在区施工建设的建筑施工承包单位。由农民工签字认可。

五)严格新建项目的资金审查

必须落实建设资金。建设单位须出具该项目相关的资金证明,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前。房地产开发项目须出具项目资本金存入证明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检查业主或投资人执行《建筑法》和按合同进度拨付工程款的情况。对长期拖欠工程款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建筑业企业,取消其招标、投标资格,对恶意拖欠产生严重影响的依法收回其资质证书。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人民利益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18 作者:邢云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包头市紧紧围绕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实效。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做强经济规模和财政实力,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增强全市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破解了“敢不敢发展、靠什么发展、如何加快发展”的难题,做活了市场经济这篇大文章。紧扣地区实际,我们深入研究作为投资拉动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构筑重点项目,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壮大企业集团,用工业化来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全市经济发展奇迹般焕发出生机和活力。2001至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48.6亿元增加到608.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6.8%;人均生产总值由12082元增加到25404元,年均增速25.2%;财政收入由28.4亿元增加到73.3亿元,年均增速37.2%。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1508元,年均增速25.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8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136元,年均增速17.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00元。短短3年间,累计创造了14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八五”、“九五”两个时期的总和;财政收入累计实现158.8亿元,超过了2001年以前6年的总和,为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调整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广大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包头国有经济比重较大,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我们坚持通过结构调整,积极寻找就业空间,通过引进和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促进了就业总量的扩大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7.5∶59.9∶32.6调整为2004年的4.8∶57.2∶38,从业人员的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

我们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落实《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和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强化就业培训。仅2004年就增加就业人员7.3万名,其中2.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7%以下。我市促进和规范灵活就业的做法,受到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的同步增长。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和建设时,必须公平地处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并引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一是加强劳动工资地方立法工作,出台了《包头市劳动者工资保障条例》,有力地保障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取得合法劳动报酬的权益。二是认真执行每年颁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指导企业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各类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实际工资。2004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6141元,比2001年纯增8000多元。三是每年发布《包头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指导用人单位参照市场指导价位确定用工成本,引导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应聘求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督促检查,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四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通过加强政府监控和职工民主监督,确保最低工资标准的贯彻实施。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从2001年的273元提高到2004年的420元。

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居住质量。人居环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把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作为落实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将加快经济发展与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紧密结合,形成了构建园林型工业城市、环保型生态城市的新框架。2004年,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入25亿元以上,超过“九五”期间城市建设的总投入,目前已形成“三纵、六横、九出口”的公路交通网络。

我们以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承办2005年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节为契机,实施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及园林景观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城市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5平方米。同时,全面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强维护管理,增强了城市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我们十分注重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的改善。从2001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2.4平方米提高到25.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4平方米提高到22.4平方米。

我们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环境的改善不仅推动了招商引资,加快了经济发展,而且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迪拜良好范例奖、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一是按照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要求,把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进一步向社会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二是着力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大市,大力繁荣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蓬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四是强化依法行政,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四是认真解决好城市改造拆迁、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等工作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称号。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我们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把帮扶救助困难群众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来抓。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市对社保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社保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将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218元增加至264元。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范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由2001年的2.71万人扩大到2004年的8.03万人,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今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决定,从三个方面提高全市困难群众的收入: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生活最困难的农牧民得到救助;二是对城市“低保”对象中的重点保障对象增发救助补贴,使救助补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增发企业退休(退职)人员的地方补贴,使人均月养老金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

第五篇:如何利用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

如何利用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

内容摘要:本文研究了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性、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当前工会维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相关制度,使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农民工 工会 维权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报告,截至2004年全国农民外出流动就业人数1.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约1亿,占城镇就业人员近40%。但由于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弊病,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重要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一些行业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多数农民工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其工资却不能正常足额领取;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上述这些不仅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生存权益,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威胁社会稳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极大隐患。

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要性

2006年1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全国将发展工会会员1000万人以上,其中将帮助600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这意味着工会组织在进城农民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民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劳动保障部门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按照职责分工,通过建立一系列保障制度并实施相应的维权措施,为解决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方面的问题发挥了作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但由于劳动保障法制不健全、现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和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效果不好等原因,由政府出面替农民工维权,其收效并不理想。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目前农民工自发维权的收效也非常有限:

第一,目前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这使得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第二,农民工进入城镇企业后的组织程度较低,缺乏集体谈判能力,而且农民工也缺乏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

因此,一方面,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为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进城农民工自身也应当在现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内,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变分散化维权为集体化维权,依靠组织化的力量改善其在劳资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而工会作为工人自愿结合的组织,能够起到聚合单个、零散的工人,形成组织化的力量,打破强弱悬殊的博弈格局,提升农民工自我维权能力的作用。据介绍,目前全国1.2亿农民工中,进入工会的比率仅为13.8%,因此农民工加入工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将是进城农民工维权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经济社会效益

如果工会组织制度设计合理,就能够成为农民工维权的强有力代表,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工会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能够达到规模经济

把工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看,它向其会员提供的各种服务、为会员争取的各项权益,可以看作是这个组织内部的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成员越多,纯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就越高, 工会此时也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工会内部的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会组织出面与企业主等其他组织进行谈判,从而为工人争取正当权益,主要包括工资报酬、劳动环境、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子女的受教育权、城市居住权等;第二类是工会自身为农民工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培训、法律援助、信息咨询以及娱乐设施等。所以, 工会不仅在农民工权益遭受损害时被动地维护权益,而且还可主动地为农民工争取权益。

工会组织能够有效分担维权成本

个体农民工可以把巨大的维权成本转移到工会组织,而工会组织则把这部分成本平均分摊到工会所有的会员身上,每个人分担的部分肯定小于个体农民工分别谈判应支付的成本。而通过组织维权,更能保证维权的效果。所以,用很小的成本支出获得巨大受益,对于农民工来说,通过工会组织维权是一个经济的选择。

如何利用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 来自: 免费论文网 工会能够畅通国家和农民工之间的沟通渠道

工会作为国家和农民工群体的沟通渠道,一方面,把农民工的意愿和利益需求上传给国家,为政府决策和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出台提供信息援助;另一方面,把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趋向下达给农民工,让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升他们的维权意识,规范他们的维权方式。工会组织的上传下达,可以避免国家制度供给的偏差,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国家的政策法规在实际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实践中发挥作用,增进国家制度供给的效率。

当前工会维权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虽然工会组织能够在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现有工会组织制度的缺陷与农民工就业的特点却限制了这一作用的发挥。

工会维权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工会组织作为我国一项正式制度安排,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由于其在国家制度网络中的从属地位、与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和工作的行政化倾向,使得其并没有发挥作用。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工会的机构设置、工作的全部重心几乎都在国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私有经济迅猛发展,农民工在私营部门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会维权作用的发挥。例如,很多农民工今天在沈阳打工并入会,明天就可能去北京,如果在北京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往往是北京工会不管,而沈阳工会又管不着。在目前缺乏区域合作的情况下,这将大大削弱农民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

此外,即使在现有工会组织体系之外组建单独的“农民工工会”,其经费来源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的经费来源,一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是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是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四是人民政府的补助。而农民工工会缺乏实体依托,会费收入微薄,直接影响其发展壮大。

工会维权的应对措施

转变工作重心 对现有工会组织必须进行工作重心的转变和职能的重新定位,强化工会为工人维权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工会从各企事业单位的剥离,由各级工会组织重新选择自己的工会领导,坚决避免原体制中工会领导由各单位领导兼任的现象。

加强跨区域合作 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跨区域合作,入会主要由输出地负责,而发生在工作中的维权由输入地的工会出面,中间的衔接就是工会会员证,农民工在当地加入工会,然后接转到工作地工会。此外,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工人的入会、转会以及其他信息都要录入计算机,转会的工人只要凭着居民身份证到转入地的工会网络系统中调出信息后,该地工会就应该重新发放工会会员证。

积极探索工会经费来源的新途径 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选择条件好、值得信赖的企业,把工会的牌子挂到企业中,并派驻专职工作人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收集用工信息、方便解决劳资纠纷;另一方面会费的来源有了支撑,工会也能做大做强。

采取多种形式组建工会 应当根据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和行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组建工会。例如在农民工比较集中、其合法权益受侵犯问题突出的建筑行业,可以以建筑公司或建筑工地为单位,以农民工为主体组建工会,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形成地区或城市的行业工会。在农民工比较分散和流动性大的行业,如服务业、环卫业、修补业、家庭保姆等,可以社区、里弄、街道为单位组建工会。

下载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维护农民工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及建议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工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农民工这一群体,制定了一......

    维护农民工权益资料目录

    2014年维护农民工权益资料目录 监督四科 1、维护农民工权益文字及影像资料。主要目录如下: (1)农民工学校资料。 (2)农民工食堂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资料。 (3)项目志愿者关......

    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农民工文化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最主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关爱社会三大弱势群体:一是城市农民工;二是城市失业人口;三是农村基层人口。而在这三者中,[......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当前全党全社会压倒一切的,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社......

    维护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

    昨天的会议传达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精神,通报了本市受到全国表彰的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并对下阶段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共安全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共安全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

    构建和谐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