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5篇可选)

时间:2019-05-13 19:1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第一篇: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为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事故危害,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规范和加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特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一、前期评估

建立畅通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监测和评估体系,形成特种设备安全预警机制,及时评估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

区市场监管局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的日常监测,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同时负责全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整理、传递报告和定期发布。

(一)信息收集和报告

1、信息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以企业或场所为基本信息收集单元,主要内容包括:

(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监督(定期)检验和作业人员持证信息;

(2)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以及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特种设备事故隐患信息;

(3)特种设备事故信息或可能诱发特种设备事故的因素;(4)特种设备投诉举报信息。

2、信息收集

(1)检查检验信息收集制度 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制度,将日常安全监察、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中发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档案。(2)举报制度

区市场监管局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举报制度,受理特种设备生产

使用单位和其他单位、个人对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举报。

3、信息报告

建立网络信息报告制度,区市场监管局对发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及时录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并负责汇总定期报市质监局特设科。

(二)风险评估

1、组织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评估专家组,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特种设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特种设备风险发生的危害程度,预测特种设备事故动向与趋势,对可能导致重复发生事故的安全风险,提出预警建议。

2、评估标准

下列内容作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评估的主要依据:(1)特种设备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

(2)特种设备安全有关规定以及特种设备事故信息;(3)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

3、评估实施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例会制度,由专家组每季度召开一次风险评估会议,对收集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完成特种设备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并通报市质监局特设科。必要时应及时召开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会议。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内容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照国家质监总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划分标准,重新确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监管级别(A-D类),提出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的处理建议。

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应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结论及时反馈至有关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

(三)风险预警

1、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Ⅰ级)、较重(Ⅱ级)、严重(Ⅲ级)和特别严重(Ⅳ级)四级。

一般(Ⅰ级):A类单位的一般违法行为; 较重(Ⅱ级):B类单位的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Ⅲ级):C类单位的一般违法行为;

特别严重(Ⅳ级):D类单位的违法行为,重大或情节严重违法行为,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单位的生产使用行为。

2、预警发布

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进行研判,分别发出预警。一般预警、较重预警应经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批准,以区市场监管局名义及时向相关企业、有关部门和社会发出警报,并报告区政府和市质监局特设科,由市质监局特设科发布;特别严重预警以市质监局名义发布,发布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的同时应分别向同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一般预警、较重预警、严重预警每季度发布一次,特别严重预警应当及时发布。

预警内容包括存在风险特种设备名称、预警级别、预警单位或场所、预警起止时间、影响估计及应对措施、发布机关。

特种设备风险预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的方式进行。

二、中期监管

(一)分类标准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分类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设备的危险程度、设备事故隐患情况、违法违规情况以及事故情况,对照国家质监总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确定,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个类别。

A类单位标准:否决项和重要项均合格,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达80%,且近两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B类单位标准:否决项均合格,重要项和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达80%,且近两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C类单位标准:否决项均合格,重要项和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不低于60%,且近两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一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D类单位标准:否决项不合格,重要项或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低于60%,或近两年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一年内存在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监管类别确定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由区市场监管局具体实施评定。

(二)分类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分类等级,采用相应的监管方式和监察频率。

1、A类单位监管

(1)对A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除重点监控设备外原则不安排全面检查

(2)发挥A类单位的自觉性,依靠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管;

(3)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专业培训、安排自查等方式,对A类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管,督促履行安全责任和义务;

(4)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A类单位每年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B类单位监管

(1)对B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除重点监控设备外原则上全面检查每2年不少于一次;

(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院条例》的规定实行正常监管,督促B类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采取指导、帮扶措施,解决B类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安全责任,逐步向A类单位提升;

(4)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B类单位每年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5)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下降的B类单位予以降级。

3、C类单位监管

(1)对C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原则上全面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专项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院条例》的规定实行正常监管,执行隐患整改挂牌督查督办制度,督促C类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C类单位每半年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4)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符合B类单位标准的,予以升级;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下降的予以降级。

4、D类单位监管

(1)对D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除曰常检查外原则上全面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专项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实行重点监管,明确专人负责督促D类单位加强管理,执行隐患整改挂牌督查督办制度,按照上限实施行政处罚;

(3)实行安全责任告知制度,通过安全责任告知、安全知识培训、约请谈话等方式,督促D类单位负责人加强安全管理,纠正违法行为;(4)实行黑名单制度,将连续两次监督检查中存在违法行为的D类单位列入“黑名单”,适时向社会进行通报;

(5)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D类单位每季度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6)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符合C类单位评定标准的,予以升级;情节严重的建议撤销相应许可。

(三)重点监控设备监管

按照分级监管的原则,采取下列措施对重点监控设备加强监管:

1、明确重点监控设备名单,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监管责任人,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

2、每年至少进行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会议;

3、及时向区政府、市质监部门以及有关使用单位报告或通报重点监控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四)专项整治

对有发生群发事故趋势和动向的建议,报市质监局特设科发出预警通报,部署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或专项安全检查。

三、后期处臵

(一)预案演练

区市监局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适时组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应当制订包括使用单位、设备、地点、参加人员等内容的方案。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应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应急准备

区市监局接到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的通报后,应密切关注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

(三)预案启动

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向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同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决定启动预案。

(四)应急救援

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按照各自《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具体领导、指挥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五)后期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区市监局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工作的建议,并将事故相关情况纳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加强事故单位安全监管。

四、本制度自201年月日起实行。

二○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第二篇:安全风险分级管制度

xx煤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公司各科队及选煤厂: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经理

副 组 长:各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 选煤厂厂长 成 员:科室、队组负责人

办公室设在安全培训办,负责人由安全培训办主任武秋田兼任,副主任张培银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实施方案,制定风险分级工作制度,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指导、督促各科(队)室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组织相关科(队)人员对全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职责

具体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综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利用风险预控信息平台监督各业务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辨识范围、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辨识范围

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全矿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排矸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

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辨识标准(工作任务分析法)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其中: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中等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2、安全风险评估

(1)矿、各专业系统每次风险辨识结束后,分别由总经理、各分管副总经理组织,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矿制定的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风险矩阵法),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汇总造册。要完善本系统安全风险台帐,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记录”,并按照风险等级,对台帐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督促责任部门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监控。

(2)矿、各专业系统每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书,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三)综合辨识程序

1、辨识评估

每年底总经理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 行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报告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2、月度检查

每月由总经理牵头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并于当日下午各分管副总经理组织本系统业务骨干,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3、旬检查

每旬由各分管副总经理牵头组织分管业务科队负责人及本部门人员,对本部门作业区域或业务范围内开展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由本部门技术主管根据辨识情况编写作业区域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4、日排查

跟班队长、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安全风险排查。并严格按照《xx煤业科(队)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问题日巡查登记表》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风险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 前严格按照《岗位危险源辨识卡》上的内容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发现安全风险后及时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需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及跟班干部,并重新制定管控措施,跟踪整改结果,确保管控效果良好。

(四)专项辨识评估

1、本公司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特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总经理组织分管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和业务科室、区队,从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的角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识别之前的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

2、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辨识,辨识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3、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副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4、启封火区、排放瓦斯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新应用前的风险辨识,由分管副 矿长组织相关副总工程师、业务科室、区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一次专项评估,辨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依据。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矿、区队、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管理人员、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2、由总经理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安全风险,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员、资金要有保障,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一个采(盘)区的单班作业人数控制在100人以下;综采工作面作业范围内(包括工作面及进、回风巷)单班各类作业人数控制在35人以下;掘进工作面作业范围内(从掘进迎头至工作面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单班各类作业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

3、由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4、由分管副总经理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旬各专业系统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 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5、由安全副总经理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6、公司领导带班上岗过程中,严格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7、各业务部门要突出管控重点,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等日常管控工作。

8、实时动态调整,高度关注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实时分析风险的管控能力变化,准确掌握实际存在的风险状况等级,并随着风险变化而随时升降等级,防止出现评级“终身制”,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见附图。

五、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1、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公司要在井口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风险管控管控办公室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查。

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安全培训办每年组织参 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人员学习一次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组织入井人员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3、各业务部门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风险预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及时将安全风险区域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受风险危害的相邻作业区域区队、班组、岗位。

六、其他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流程

(此页无正文)

xx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7日

抄送:公司领导 xx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7日印发

留存 共印20份 附图:

第三篇:浅论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带来的安全效果

浅论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带来的安全效果

我们质量技术监督局紧紧围绕市局推进特种设备分类监管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大胆创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有效杜绝了特种设备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一、摸清底数,找准特种设备有效监管突破口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质监部门重要职责,如何在现有监管力量条件下对特种设备实施有效监管,我们进行了大胆实践探索。我县行政隶属哈尔滨市,是哈尔滨市卫星城之一,共辖17个乡镇,143个行政村,一个国家级开发区,62万人口。目前在用特种设备707 台(不包括气瓶),其中锅炉218台,压力容器152台,起重机械89台,电梯180台,厂内机动车辆35台,空中客运索道3条,拖牵8条,大型游乐设施22台,各类气瓶数万只,涉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05家。宾县现有2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10名乡镇义务协管员从事特种设备监察及安全管理工作,分析归纳有以下特点:一是这些特种设备大都在乡镇、村,分布较散,点多面广,造成监管难度大;二是使用单位因设备的数量、种类、地域和企业规模不同,若采取统一的使用管理标准化模式,造成安全监管程序上繁琐,不宜操作;三是部分使用单位因经营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安全意识淡泊,企业自主规范化管理比较难;四是一些使用单位对监管有对立情绪,不情愿接受监管;五是专职安全监察人员数量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造成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监管难度增大,实现监管目标监管成本加大。

二、结合本地实际,实施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

2011年,在省市局《关于建立特种设备分类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总体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局结合本县实际,剖析监管难点成因,结合推进使用管理标准化的要求,挑战传统管理模式,针对不同设备使用特点和危险程度进行科学分析,把特种设备分为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和非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两类,并在分类基础上,依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评价考核方法,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又划分为ABC级实行分级监管,即: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模式,提升了工作可操作性。

(一)设备分类,监管有重点

我局根据辖区特种设备实际状况,按照设备的潜在危害程度首先确定了重点监控设备和非最点监控设备两类,其目的在于监管的设备有重点,监管有轻重缓急,把有限的力量用在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及安全管理最差的企业,发挥监管的最大效能。

1、确定重点监控特种设备

我局按在用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程度从全县707台在用特种设备中确定额定出口压力≥2.45MPa且额定出力≥10t/h的蒸汽锅炉21台;介质为易燃物质,且设计压力与容积的乘积≥100MPa〃m3的固定式压力容器 3台;使用速度>1.75m/s且提升高度10层以上的电梯30台;B级以上大型游乐设施6台;3至9人医用氧舱1台;客运索道3条;额定起重量≥50t的起重机械10台以及学校、幼儿园、商场、医院、滑雪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15台锅炉7部电梯在内的共计96台设备为重点监控设备,其余611台设备为非重点特种设备。

2、采取的监管措施

一是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对本辖区内各类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登记造册,逐台落实监管责任人;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更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的核心因素。通过督促企业做到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达到100%,落实了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专业队伍,并定期演练。目前,县局与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定了《安全承诺书》,提高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三是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了一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并根据设备存在的事故隐患等情况适当增加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频次;四是及时将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有关信息、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等录入特种设备安全电子监管系统,五是定期召开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会,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六是发挥企业在质量安全方面自我管理的能动性,采取企业对非最点监控设备进行自主管理与监管部门抽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企业分级,落实主体责任

特种设备分级监管,是指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监管对象,就其安全管理水平、设备安全状况和依法遵规行为来设定标准,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划分为不同级别,并采取不同方式实施监管的工作机制。

1、特种设备分级监管的级别和认定标准

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水平、设备重要程度、设备事故隐患情况、违法违规情况以及事故情况等进行综合认定,划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级别。具体分为A级使用单位(安全状况好)、B级使用单位(安全状况一般)和C级使用单位(安全状况差)。

⑴、A级使用单位认定标准

重视安全工作,管理机构与规章制度健全,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有保障,设备完好,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且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⑵、B级使用单位认定标准

符合A类使用单位认定标准且有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0条明确的公共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及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安全投入、设备安全状况一般的使用单位。

⑶、C级使用单位认定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差、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低,有特种设备安全违法记录,设备安全状况较差,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和事故责任单位。

2、特种设备分级监管措施

一是对A级使用单位监管实施企业自我管理为主,安全监察为辅的监管方式。要充分发挥这级单位履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自觉性,依靠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作用,定期进行巡查;按照省局《关于贯彻实施<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的通知》规定每年不低于5%目标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对B级使用单位监管实施自我管理和安全监察并重的监管方式。按照《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的要求,在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前实施重点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其中对重点设备使用单位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每年都要组织召开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会议,提出相关要求并督促落实;三是对C级使用单位监管实施督促自我管理基础上的严格监管方式。要针对使用单位具体情况,加大检查频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帮助、指导、督促整改到位,消除事故隐患。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督促使用单位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和设备安全状况。狠抓重管,专人跟踪督查,挂牌督办,签订安全承诺书,必要时采取查封等行政强制措施,并及时向上级质监部门、当地人民政府报告,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四是对新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办理特种设备安装告知和行政许可时,及时告知和指导企业实施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标准化,对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安排专人进行负责帮扶,确保在投产后半年内纳入分类监管档案,努力达到A类管理的水平。

经过我局安全评价和分类建档以及后期动态管理,实现隐患整改到位25家,实现晋级达到A级要求的61家。目前确立了A级单位150家,B级单位49家,C级单位6家,建立了分级监管的档案,突出重点的开展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止和减少了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分类分级监管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安全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分类分级监管的实践,推动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达到使用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使用管理标准化水平提高。分类分级监管的目的是消除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其直接的手段就是要推动使用单位实现使用管理标准化,全面落实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实施分级初期,全县使用管理安全评价考核达到A级使用单位(安全状况好)有89家,通过一年多来实施分级动态监管,推进使用管理标准化模式,目前已有150家企业使用管理考核达到A级使用单位标准,企业使用管理标准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是到期检验检测率提高。通过实施分级监管,增强了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落实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期设备的检验检测由以前被动的接受管理部门通知检验转变为由企业对主动申报,检验机构和安全监察机构的快速联动,企业主动的履行安全义务,特种设备到期检验检测率由以前90%左右提升到现在的100%。

三是服务企业质量提高。在分级监管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观念,“在服务中监督,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理念,变事后监督查处为事前把关服务,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推进使用管理标准化,提高了服务企业质量

四是减轻了企业负担。施行分级监管,既在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前提下又相对减少了检查频次,减少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增强设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宣传引导、服务帮扶的方式,督促企业自我规范,落实使用管理标准化的各项要求,主动的消除安全隐患。对企业首次属于非主观政处罚。对特种设备非法制造、安装、使用的重大违规行为坚决的予以取缔并限期整改,对屡次不改、拒不按照规定要求整改的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使用单位,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在取得政府的支持同时,依据相关法规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第四篇: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昌吉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风险分析防控工作的通知》(昌州安办„2018‟2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适用于全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州、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或者已有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相关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指南所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进行风险辨识、科学评估,并按照安全风险级别采取分级管控措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在用的单台(套)特种设 备为辨识单元确定安全风险等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为单元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本指南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严重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严重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属地负责、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和实施者,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及安全隐患实行自评、自控、自查、自改、自报及差异化、动态化管理。

第二章 组织与分工

第五条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州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负责:

(一)结合全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结果,细化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和监管责任单位,组织落实不同风险等级的差异化动态管控。重点监督检查全州特种设备重大风险(红色)等级管控情况和纳入州人民政府(或州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的严重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二)负责汇总、填报全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审核、校正并统筹确定全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等级,对全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督促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绘制全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等级“红橙黄蓝”四色电子分布图。电子分布图应标注风险类别、位置分布、风险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基础信息。每年根据风险点辨识管控情况,编制全州特种设备风险管控报告。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公告警示、预警信息。

第七条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负责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相应的管控责任和措施,切实降低安全风险。建立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落实制度,对存在隐患和违法行为的,依法落实行政执法措施;

(二)组织技术力量对辖区内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点进行科学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风险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确定其风险等级。重点监督检查辖区内特种设备“红、橙”风险管控情况及严重事故隐患整改情况。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工作机制,对风险等级评定为“黄、蓝”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监督检查;

(三)收集、审核、校正、汇总、填报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管控等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数据信息;

(四)每年根据风险点辨识管控情况,编制本辖区特种设备风险管控报告。及时向本辖区社会公众发布风险公告警示、预警信息。

第八条州、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当将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积极争取纳入本地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总体工作。

第九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在实施定期检验和安全监督检验时,应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导确定风险等级。在检验中发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及时书面报告当地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一般隐患时,应督促使用单位及 时治理并确认隐患整改情况。

第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具体负责实施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参照本指南《昌吉州特种设备风险辨识清单》(附件1系列)、《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附件2系列)编制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落实本单位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自主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对本单位特种设备逐台(套)开展风险辨识,并制定有效管控措施;

(三)按照《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本单位特种设备逐台(套)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应逐台(套)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整改;

(四)负责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当地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投资人和实际负有本单位生产经营最高管理权限的人员是本单位特种设备安 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一条 积极探索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机制,鼓励第三方社会组织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宣传、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对中小微企业等缺乏技术能力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订单式、协作式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

第三章 风险分级管控

第十二条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动态发现、筛选并记录各类风险点的过程。风险辨识应基于“全面系统”的原则,对风险点进行辨识,系统掌握风险点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摸清安全风险底数。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附件1系列)设定的辨识标准、程序和方法,按特种设备台(套),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长输管道、公用管道使用单位参照相应技术规范等开展风险辨识。

第十三条 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辨识结果,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分级参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表》(附件1系列)进行分级,风 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I级)、较大风险(II级)、一般风险(III级)、低风险(IV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等级以本单位单台(套)特种设备风险辨识结果最高等级确定。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结果均需建档,做到“一企(单位)一册”、“一台(套)一档”。

第十五条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审核和上报机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本单位风险辨识情况用《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单位基本信息》(附件1-2)和《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单位汇总表》(附件1-4)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报。

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汇总编制本辖区内特种设备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后,用《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单位基本信息》(附件1-2)和《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单位汇总表》(附件1-4),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将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审核汇总上报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 管理局)报送的较大及以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进行审核汇总,并上报州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上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十六条 鉴于风险点的动态变化性,州、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每年3月1日前参考以下情况对特种设备风险进行动态复查、监测、评估、分级。

(一)风险点自身发生变化;

(二)风险点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三)同类型风险点或者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

(四)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

(五)其他实际情况。

第十七条 风险管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应根据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管控责任和措施清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每个风险点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厂、车间、班组、岗位、人员。

第十八条 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管控。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管局)要按照属地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风险管控。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实行差异化管控,加大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对较大、重大安全风险等级每年定期进行分析、评估、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第十九条 实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整体管控。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根据风险点辨识管控情况,编制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报告,分析本辖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现状、成因,主要风险,变化规律、趋势等,确定、调整、改进分级管控的方法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

第四章 隐患排查治理

第二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安全隐患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部门(车间)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和具体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范围,并予以落实。

第二十一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其熟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根据其岗位职责,开展经常性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工艺系统、基础设施、设备本体、安全保护装 置等方面存在的危险状态以及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施现场管理、执行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二十三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主要包括:

(一)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范的建立落实情况;

(二)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维护和使用方法的培训情况;

(三)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和日常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检验、检测情况;

(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管理及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情况;

(五)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六)其他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 出现下列情况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排查:

(一)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更或公布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三)作业条件、设备设施、工艺技术改变;

(四)发生事故;

(五)重大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等重要时段;

(六)其他应当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排查的情形。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当报告直接负责人并及时处理;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现安全隐患后,应当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时组织治理。

对一般隐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应立即组织整改。

对严重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根据需要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全部停产停业;

(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评价),明确安全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

(三)根据隐患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明确治理目标和任务、治理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责任部门和人员、治理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 案等内容;

(四)落实治理方案,消除安全隐患。

对确定为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立即用《昌吉州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表》(附件2-5)、《昌吉州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明细表》(附件2-6)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管局)报告安全隐患的现状,并及时报送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危害程度、风险评估(评价)结果和治理方案等。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暂停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管理、监护使用,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隐患治理结果确认工作机制,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完毕后应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评估(评价);对当地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的严重事故隐患,应在组织验收合格后,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书面整改材料备案。

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一企(单位)一清单、一设备一表格”的要求,细化编 制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实时自查、自改、自报;并上传到“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智能监管系统”。

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参照本指南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于每月20日前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报《昌吉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排查统计报表》(附件2-3)、《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附件2-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隐患排查时间;

(二)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部位或场所;

(三)发现安全隐患的数量、级别和具体情况;

(四)参加安全隐患排查的人员及其签字;

(五)风险评估(评价)记录;

(六)安全隐患治理方案;

(七)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复查验收情况、复查验收时间、复查验收人员及其签字。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应当保存2年以上。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按条进行统计,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按台(套)进行统计,每一台(套)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总和按一条安全隐患进行统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按一个单位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 准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统计,存在的每一个违反规定行为和缺陷即分别作为一条进行统计。

第三十一条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治资金由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负责筹集,应当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费用列支。

第三十二条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接收、汇总、分析、通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并按规定每月25日前向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报送《昌吉州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表》(附件2-5)、《昌吉州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明细表》(附件2-6)和《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附件2-2)。

第五章 信息化建设

第三十三条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应依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严重事故隐患信息基础数据库。州、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级绘制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等级电子分布图。

第三十四条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新启用的特种设备安全智能监管系统中应当统一数据标准、格式、接口,实现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数据库与其他相关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关联和交互功能,实现风险自动辨识报警,隐患排查、整改结果及时上报销号。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由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附件:1.《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1-1/15)》 附件2:《昌吉州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统计表》(2-1/6)【名词解释】“五落实、五到位”:

“五落实”规定:一是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二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三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四是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五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五到位”规定: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第五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疾控中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中共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的意见》,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成立疾控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成立本单位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本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管控实施

1、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认真开展管控工作,按要求召开安全会议,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落实,有专人负责;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

2、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并认真实施。

下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丹锡高速经锡公路锡盟项目部 2014年7月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1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风险评估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煤矿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决定实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分类监管,分类指导。为此,特制定本制度。一、目的意义进......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五篇范文

    广平县人民医院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分析、总结与持续改进 总结: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避免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发生错误的......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

    附件5 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 姓名 出生日期年龄(周岁)孕周(周) 证件号码 联系电话 初步诊断评估时间年月日 评估分级: □ 橙色 □ 红色 告 人 报报告机构报告日期......

    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级

    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级 (2011-02-07 10:41:53) 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级 2010年1月,银行业协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板》和《银行理......

    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和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一、安全生产宣传制度 (一)目 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全员安全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氛围。 (二)依 据:编制依据: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

    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1

    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一、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制度 (一)识别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制定有效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二)项目部领导、技术员负责对危险源管理标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