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无违章企业是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
创建无违章企业是超前控制事故的有效途径
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新举措,是消除事故隐患、超前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虽然也曾强调过要大力反“三违”,建立违章曝光台,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违章工作流于形式,导致现场违章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
开展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出了强烈的反违章氛围,提高了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促使职工积极参与反违章活动,增强了防范意识,突出安全管理“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原则。1 创建活动的重点在班组和工作现场
班组是三级事故控制的基础,是反违章和反事故的前沿阵地,安全生产的总体成果都将在班组得到最终体现。抓好班组反违章工作,是防止事故的关键防线。因此,梁山县供电公司在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中,以创建无违章班组为基础,以达到创建无违章企业为目的,从班组入手,以点带面,确保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因为违章行为大多出现在工作现场,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抓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依照岗位安全职责、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了各岗位人员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即生产管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和基建安装、输配电运行和检修、输电基建安装、调度运行、调度通信及自动化、低压作业等岗位人员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把应该遵守的安全要求,作为规范员工作业行为的重要内容,力求抓好全过程的控制,做到3个必须:
(1)每个职工(包括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并经考试合格;
(2)每个班组必须在醒目位置摆放本岗位安全工作行为准则,警示班组成员的作业行为;
(3)施工作业班前会,安监人员必须宣讲安全工作行为准则的有关要求,对违反安全工作行为准则的现象,曝光警示。2 创建活动重在考核
反违章是一项动态的工作,只有加强工作行为的监督和考核,反违章才能落到实处。因此梁山县供电公司在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规定了创建无违章企业以创建无违章班组为基础,实行“谁违章,谁下岗”原则。以省集团公司颁布的供电及基建习惯性典型违章行为24条作为判定有无违章行为的主要依据,对违章行为实行分级管理,采取扣分制,并作为无违章班组及无违章企业的主要考核条件。
(1)班组(站、所、队)发现的违章,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对违章人员进行登记扣分。凡违反省集团公司颁布的供电、基建典型违章行为24条者,一次扣1分,其他违章行为一次扣0.5分;凡个人扣分达2分者,给予下岗学习1个月处罚,经公司安质部和政工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公司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发现违章,由领导或安监部门对违章人员进行登记扣分,违章人所在班组(站、所、队)记录违章1次。
为进一步加大反违章的工作力度,公司组建无违章企业活动督查队,不定期对施工工作现场进行抽查,依照安全工作行为准则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查处违章的人和事,并用照相机、摄像机等手段对违章现象予以曝光。根据建立的违章记录本作为年度无违章班组考核依据,通过分级考核,相互督促,层层设防,将责任分解到人,达到控制违章的目的。3 要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目的
安全生产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如果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安全生产将只是空中楼阁,创建无违章企业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反违章工作的开展。安全意识淡薄、技能水平低下难以杜绝违章现象发生。因此,在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中,梁山县供电公司将认真抓好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创建无违章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对职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利用市供电公司印发的事故汇编,组织职工学习和讨论,并作为安全活动的重点,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明白只有遵章守纪、纠正违章,才能做到“三不伤害”。
(2)加强对各类安全规程、规章制度的学习。以班组为核心,逐条学习有关安全规程、规章,达到熟悉和掌握,并对照条款检查自己,纠正过去由于对规程的不了解、不熟悉而执行不力的做法。
(3)进行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不断提高,不但肯干而且能干、会干,以适应本岗位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安全大比武、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康杯活动、百日安全活动及安全日活动,并用事故案例、事故通报等材料和血的教训进行教育培训,达到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收到了实效。4 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作用
梁山县供电公司各级安监人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三铁”精神大力查处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事件,做到“严”字当头,不怕得罪人,敢于同违章现象作斗争。做到安全管理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并登记上报;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安监人员的工作,对安监人员在创建活动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证;支持安监人员对违章违纪行为提出的处理意见。
梁山县供电公司在各基层单位都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开展了党员身边无违章活动;共青团建立了青年安全监督岗,深入现场查处违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公司职工人人有责,营造全员反违章的良好局面,共创安全生产无违章企业。与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有机结合
梁山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活动开展2年来,在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事故的发生。如果说规范化管理活动注重的是对作业环境、制度的执行和程序的管理,那么创建安全生产无违章企业活动,则是注重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坚持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反违章活动的开展,梁山县供电公司将重点放在标准化作业程序的执行、运用和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的落实上,锁定创建安全生产无违章企业活动目标,杜绝行为性违章、管理性违章的发生。在日常设备运行中,自觉运用安全性评价的有关条款对设备、装置进行检查,杜绝装置性违章的发生,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二篇:事故预案超前控制实施办法范文
事故预案超前控制实施办法
1.事故预案超前控制的实质
实施事故预案超前控制就是把“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落到实处,实现安全工作的“三同时”和“五同时”,把可能发生事故的人、物、事、时等诸多因素处于受控状态,这样把静态的、被动的、滞后的安全管理变为动态的、主动的、超前的安全管理,变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先把关,使安全工作成为企业内激的和自发的行为。
2.事故预案超前控制的概念
(1)事故预案超前控制简单地说就是对生产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可能会发生的伤害,引发哪类事故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制订出对策来控制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这里也可以引伸为由于组织的决定或个人的行为不妥,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进行评估和鉴定。
(2)事故隐患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违章作业、精力不集中、错误操作、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或设备,未执行劳动保护的规定上岗作业、操作水平低下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指防护、保险、信号有缺陷,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设施、设备、附件有缺陷等。
(3)事故预案:预先设想的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
3.事故预案超前控制适用范围
(1)生产或操作岗位的事故控制;
(2)建筑工程质量评定及控制;
(3)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基础管理也可以参考本办法。
4.事故预案超前控制方案
(1)成立事故预案超前控制领导小组,职责是领导、组织、监督该办法得以实施。
(2)成立事故预案超前控制评估、审核建卡领导小组。职责是评估鉴定、确认所制订控制方案的可操作性。
(3)深入宣传,层层发动,提高认识,全员参加,使岗位上的每个职工都要找出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或本岗位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将来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怎样才能控制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隐患和可能会发生的事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故隐患(即危险源)在本岗位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若有,那就是客观存在的,是要立即整改的,即使暂时不能整改,也要拿出防范措施,责令限期整改并责任落实到人;而本岗位可能会发生的事故有四层含义:一是本岗位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可以通过回亿或查档案获得;二是本岗位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事故,那么国内外同行业是否发生过,可以通过信息报道获得;第三层含义是有史以来,国内外同行业没有发生过事故,那么就必须想到本岗位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故,而转入事故预案超前控制的正题;第四层含义就是一旦事故发生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尽快控制事故的蔓延,减少事故的损失,即制订好事故应急方案。
(4)由事故预案超前控制评估审核建卡领导小组把从生产一线收集来的事故预案、发生原因、控制措施、控制责任人等内容逐一审核,评估、修改、确认,最后汇总成“事故预案超前控制手册”,“事故预案超前控制手册”中的事故名称要准确,控制措施要具体、量化,不要有原则性的、含糊的、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
5.事故预案超前控制的管理
(1)对生产或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隐患采用“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由安全部门下达,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该通知实行动态管理,事故隐患整改后,应重新查找、建档、跟踪治理,该通知书不必列入“事故预案超前控制手册”之中。
(2)对生产或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故采用“事故预案超前控制手册”,该手册配置到生产岗位,使岗位上的每一个职工都能熟练掌握,该手册实行动态管理,当设备、工艺或作业人员等条件变化后,均应调整该手册的内容。
(3)为使操作人员能够做到事故超前控制,除组织职工学习外,还要定期考试,必要时,还可以搞一些事故模拟演习,以便熟能生巧。
第三篇:培养员工的超前防范意识是避免事故的有效途径
培养员工的超前防范意识是避免事故的有效途径
2013-09-18 15:59:03来源:安全文化网作者:贾岩评论:0 点击:948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无疑,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而 预防为主这四个字则提示大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将着重点放在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超前意识上。事实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炭行业安全生产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无疑,“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而 “预防为主”这四个字则提示大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将着重点放在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超前意识上。事实证明,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会发生事故,只是因为一些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超前意识。忽略了平时的安全工作,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从而使隐患扩大、恶化,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未雨绸缪,引导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想在前、做在前”,建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长效机制,提高超前预测和预防事故的能力。一是要“想在前”。要求每位员工在每天工作前,认真思考在工作中应该怎样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想到通过什么方法、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每一位员工、每一位管理者和领导者,若要时时处处想在前,就必须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工作抓细、抓好、抓出成效,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二是要“做在前”。在生产过程中,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尚未整改的缺陷等,管理者都要事先鉴别和判断。对于可能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重大事故的隐患,要及时采取果断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长效机制。凡事贵在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尤其是培养思想意识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要有长远观念,尤其是当企业正处于安全生产形势相对平稳的时期,更应着眼于长远,切不可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才能持续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夯实企业的安全基础,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篇: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文章标题: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说:“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
员都要做。随着企业的重组改制不断进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人们结合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大政工”“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等等,结合自己当基层支部书记的多年实践,我认为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针对人们的不同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在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前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可调控性。人们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都可以从他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认真调查,详加分析,就能把握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预测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活动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这种控制性,表现为受外界因素调控和自我因素调控两个方面。对于个体而言,外界调控是通过自我调控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超前影响,人们的自我调控,才能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为广泛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人们思想问题的防范,矫正和反思三个环节上开展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又只注重矫正和反思两个环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中教育和“痛定思痛”的事后教育,而忽视了“未雨调谬”的超前防范教育,造成了工作上的极大被动。然而,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向的发展变化进行超前研究,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在不同层次、对象、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隐性到显性的过程。古今中外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事件,一些群体闹事**,一开始往往只有少数人在搞,由于疏忽监察和防范,后来才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些年,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政治警惕性不高,工作不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结果酿成不该发生的事端和**,实在令思想政治工作者警觉。近读山西省政法委一位负责人写的《国有企业不安定因素分析》一文,文章说近几年来,国有困难企业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闹事、上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人认为是因为国有企业困难,欠发工资,职工生活困难所致,但是该文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企业中参与群体事件的主要人员,并不是企业内生活最困难的人,他们也绝不是因为揭不开锅,吃不上饭才参与群体性事件,作者认为,许多群体事件的组织者心里有气,心理失衡因素大于生活贫困因素。因此,解决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的思路应当是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领导与职工同舟共济加强民主管理。这些对策主意比起有些领导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阵应付,只在工资福利上下功夫,想主意,要高明得多。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从巨大的星系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海水淹没一些岛屿与低地又可能增加降水量,使一些沙漠变成绿洲,增加公休日,导致了假日经济的出现,刺激了旅游业。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的事,不胜枚举。有谁料到人们爱穿羊绒衫,跟近些年北方地区漫天的沙尘暴有关联,生长在内蒙古大地的这种山羊在食草时连根啃,导致上万亩土地沙漠化。特别是当信息网络的传输使地球成村的今天,更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忽视事物的普遍联系,用孤立的,偏面的观点看问题,不注意苗头,萌芽和细微,出了问题只会用围截堵卡,不会疏导,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出了问题临时应付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呢?
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人们思想活动发展规律,超前引导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重视实践,立足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才能丰富占有预测材料的依据。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发展趋势,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超前教育的根本。我们要及时分析和把握社会思想感情动向和社会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
第五篇: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说:“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员都要做。随着企业的重组改制不断进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人们结合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不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大政工”“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等等,结合自己当基层支部书记的多年实践,我认为超前引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针对人们的不同的思想特点进行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在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前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可调控性。人们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都可以从他所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认真调查,详加分析,就能把握人们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预测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活动虽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又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这种控制性,表现为受外界因素调控和自我因素调控两个方面。对于个体而言,外界调控是通过自我调控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超前影响,人们的自我调控,才能使其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为广泛的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在人们思想问题的防范,矫正和反思三个环节上开展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又只注重矫正和反思两个环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期行为,只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中教育和“痛定思痛”的事后教育,而忽视了“未雨调谬”的超前防范教育,造成了工作上的极大被动。然而,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向的发展变化进行超前研究,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在不同层次、对象、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隐性到显性的过程。古今中外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和社会的事件,一些群体闹事**,一开始往往只有少数人在搞,由于疏忽监察和防范,后来才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这些年,由于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政治警惕性不高,工作不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结果酿成不该发生的事端和**,实在令思想政治工作者警觉。近读山西省政法委一位负责人写的《国有企业不安定因素分析》一文,文章说近几年来,国有困难企业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闹事、上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一般人认为是因为国有企业困难,欠发工资,职工生活困难所致,但是该文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企业中参与群体事件的主要人员,并不是企业内生活最困难的人,他们也绝不是因为揭不开锅,吃不上饭才参与群体性事件,作者认为,许多群体事件的组织者心里有气,心理失衡因素大于生活贫困因素。因此,解决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的思路应当是理顺关系,化解矛盾,领导与职工同舟共济加强民主管理。这些对策主意比起有些领导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阵应付,只在工资福利上下功夫,想主意,要高明得多。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从巨大的星系到微观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海水淹没一些岛屿与低地又可能增加降水量,使一些沙漠变成绿洲,增加公休日,导致了假日经济的出现,刺激了旅游业。意想不到的相互联系的事,不胜枚举。有谁料到人们爱穿羊绒衫,跟近些年北方地区漫天的沙尘暴有关联,生长在内蒙古大地的这种山羊在食草时连根啃,导致上万亩土地沙漠化。特别是当信息网络的传输使地球成村的今天,更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忽视事物的普遍联系,用孤立的,偏面的观点看问题,不注意苗头,萌芽和细微,出了问题只会用围截堵卡,不会疏导,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出了问题临时应付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引导呢?
首先,做好思想工作的超前引导,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人们思想活动发展规律,超前引导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重视实践,立足实践。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才能丰富占有预测材料的依据。同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发展趋势,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超前教育的根本。我们要及时分析和把握社会思想感情动向和社会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和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及时发现向“***”一类潜藏在社会生活中的暗流、毒素、祸苗,超前预防,防微杜渐,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要下大力气分析各种错误思想形成、传播、蔓延的现象。防止因信息不灵,渠道不能,传递不畅,而延误时
机造成被动。要及时搜集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活血化瘀”、“理顺情绪”工作。要精心制定长期的预警防范战略规划,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高效运转的信息网络系统和全方位,立体化的预警防范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由“消防队”向“先谴队”转变,由消极等待向主动出击转变。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超前引导,必须遵循时机效益的原则。思想问题对于矛盾的解决者来说,客观上有一个最佳状态时期。在这一时期,解决思想问题的各种有利条件都比较具备,时机效益规律,就是要掌握“火候”适时进行,核心在善于把思想问题发生中最容易解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问题刚刚萌芽,只存在极少数人身上,不很稳定,逆反心理较弱,这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范围小,阻力小,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便于取得预期效果。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超前引导,必须掌握适度性原则,既防“左”又防“右”。不超前,必然是事后的尾巴主义,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极大被动,过度“超前”,必然是事前的盲目主观主义,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脱离人们现有的觉悟水平,缺乏科学性。
总之,在思想政治工作超前引导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树立新观念,要有超前的视觉,超前的思维,超前的分析,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