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违章现象的透视和研究.

时间:2019-05-13 19:5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违章现象的透视和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违章现象的透视和研究.》。

第一篇:城市违章现象的透视和研究.

违建现象透视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和谐的违法建设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本文结合扬州城市规划管理,对违法建设的现状、违法问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关键词】违法建设;研究;批后管理;公众参与

扬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历史上曾几度繁华,成为富甲一方的大都会。今天,扬州正再创辉煌,展现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动人魅力。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城市面貌变化得到广泛认同,城市和谐发展进入全新境界。2004年喜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容获“联合国人居奖”。据国家、省有关部门随机抽样调查,市民对市委、市政府的满意率达96%以上,对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满意率达97%以上,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以上。2006年10月,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扬州视察时,欣然题词“和谐人居看扬州”。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和谐的地方,违法建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违章建筑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但其确切涵义却至今没有定论, 目前对违章建筑涵义的理解上,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违章建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

第二种观点认为:违章建筑是指违反各种制度规定的建筑物,它不仅包括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所建造的建筑物,还包括违反除法律法规之外的行政规章和各种制度之规定所建造的建筑物。狭义的讲是指违反国家关于建设管理的各项法律规定而修建的建筑物。

第三种观点认为:违章建筑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

然而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上述三种观点均有不妥之处:第一种观点将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但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建筑排除在违章建筑之外显然不妥。第二种观点中将违反各项制度所建造的建筑物纳入违章建筑的范畴,是用社会上对违章建筑的认识来定义法律概念,是社会理念替代法律概念的表现,是没有理论支撑的;其狭义的定义又将违反《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而修建的建筑物排除在违章建筑外,亦属不妥,故第二种观点的(广义)定义过于宽泛,其狭义上定义又过于窄小。第三种观点采用了列举加概括的方法来定义,但“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是否包括地方法规,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应当包括地方法规,但为何又将地方规章排除在外?

笔者认为:建筑物,是指运用各种材料生产出来的具有各种使用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是人可以在其中进行生活或生产活动的、固定于土地之上的房屋或其他场所,如住宅、办公楼、厂房、库房等。违章建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违反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而占地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

违章建筑,主要包括:(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4)擅自将临时建筑设成为永久性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39条和40条)。

二、违章建设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历史遗留问题等诸多原因,中心城市未批先建、非法抢建、和改变建筑用途、违章加盖、非法买卖土地等违章违法建设行为累禁不止。违章违法建设无序泛滥,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步伐,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投资软环境,绝大多数违章建筑,既影响了相邻之间的通风、采光,又影响道路交通,造成居住环境的恶化,增加安全隐患。现在违法、违章建设已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1、目前我市违章建设的现状。违章建设像一条穿在漂亮姑娘身上的“破围裙”,城市违章建筑附着在我们这座城市的肌体上,显得如此不和谐。

A:违章建筑大多临街,搭个棚厦出来,开个烧烤店、复印社、食杂店,一年下来一本万利。违章者自己得利了,却把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破坏了。如果再能钻点儿法制规章的空子换个房照,被拆掉还能换个补偿费。这些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B:许多违章建筑都傍着新建小区而生存。刚刚建成的小区,往往变成违章建筑的实验场。还有许多人只要知道城市哪里要改造,就去哪里私搭滥建,为的就是套取拆迁补偿费。让这些人得逞,就会损害社会公平。城市的建设、改造总因为违章建筑而产生许多缺憾。

C:附近有一处锅炉房,占地面积不大,夹在楼群里,给人一种不安全感。尤其是冬天,每天下班回来晚点儿,就害怕经过这处锅炉房。如果能拆掉,将这里辟建一块绿地,不仅方便出行,还美化了环境。

一些专家认为,违章建筑不仅阻碍交通、有碍观瞻,而且影响城市布局和形象,必须依法拆除。但在实施“拆违”时,应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做好细致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搞野蛮拆迁。

1、应提高对违章建设的认识高度,一座城市不仅要依法治市,更重要的是必须依法建设。多年来,许多人把未经城市规划部门审批或违反规划部门审批规定的建设项目称为违章建筑。而1990年4月

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已经规定,“凡违反城市规划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种城市建设活动,应称为违法建设行为”。这就把违章建设提到违法建设的法律高度上来了。我们不能把违章建设看作只是普普通通的违章行为,而是违法与否的法律问题。

2、要从根上彻底消除违章建筑,否则就会导致私建滥建泛滥,违法建设便会如“长流之水不断线”地出现,扬州将进入“建违”—“拆违”—继续“建违”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此,必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律的尊严,严格依法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发现一处拆除一处,绝不能任其泛滥。

3、“拆违”工作还应剖析城市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按照广大市民的观点,乱建该罚,乱批更应重罚,乱批不治,乱建难除。违法建设不拆除是一种不作为,容忍其产生也是一种不作为,而且是一种更大的不作为,不作为就应该受到追究。要把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如果都要等到投入了、建成了才去拆,对整个社会财富就是一种浪费。

4、如果拆掉这些建筑,可以给城市提供更多的合理空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城市道路的扩建、改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一些违章建筑突兀出来,成为有碍观瞻的城市“疤痕”。同时,这些建筑也使城市显得局促。“拆违”后空间建绿地道路停车场,“拆违”一定会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会给城市环境带来新的变化,城市会更洁净、更靓丽,这是每个遵章守法市民对城市违章建筑拆除后的一种期待。市环境综合整治办负责人表示,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拆除以后形成的空间将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为城市铺设绿地、铺装道路、辟建停车场,以及建设方便市民的公厕。

据了解,拆除这些违章建筑和城市占道设施后,可给城市提供更多的空间,辟建绿地景观园区,这些绿地,可以因地建景。同时设置休闲桌椅、健身器具,有条件的还能够配套建设公厕和垃圾压缩站。对于一些占道设施的拆迁,管理者认为,拆除这些广告杆体,有望打通还建为城市道路。这些道路长期被违章建筑挤占,导致车辆不通或通行艰难。拆除违章建筑后,将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配套建设地下管网,配套建设路灯等市政设施,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另外,“拆违”后给城市辟建停车场预留了很大空间,停车场的建设,将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在这里还要顺便讨论一下违章建筑的拆迁问题。前面提到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违章建筑就是指未经主管部门许可而擅自动工兴建的各种建筑物。笔者也批评了这种观点的不科学性。因为在指导实务中,这种观点将会引起很大的差错。中国经济时报就曾有一篇文章上指出:“违章建筑”仅仅表示他的建筑违反了地方政府(大多为城市规划局)的相关规定而地方政府并非立法机关,政府文件仅仅是行政法规,而并非国家法律,而认定是否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是必须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为依据的。如果依上文作者的观点,如果违章建筑的拆迁也需要补偿,那对国家又会有怎样的负担,国家又是否需要为公民的非法行为所带来的损失埋单?公民不但不会因为自己的违法活动而承担责任,甚至还可以获得补偿利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违章、违法建设的原因何在?

(一)、某些单位和个人城市规划意识很差,不懂得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划管理的法规制度,不知道占地、搞建设不办手续是违规行为。不少人认为,在本单位的用地范围内搞建设,还需办什么手续呢?

(二)、某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从本位主义出发,认为占地、搞建设不办手续没啥关系,否则就不能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三)、某些单位和个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办手续既浪费时间又费事还不能随心所欲,查不出来可享用一辈子,即使查出来,不过批评、罚款而已,总不能拆除吧。也有些单位和个人是明知故犯,觉得以罚代办手续,省事省心省力少麻烦。

(四)、某些单位和个人借助长官意志的保护伞,认为某领导可以为此说话,视法律规定而不顾,甚至有恃无恐。

据调查,北京规模较大的汽配城中,只有位于丰台的AUTOMALL手续齐备;另外一家虽然合法但迫于非法市场的压力一直不敢开业。其他汽配城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占地、违章建设等现象。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涉嫌违章建设的汽配城总面积加起来竟在百万平方米以上。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在为北京这些违章建设的汽配城“撑腰”?

据举报人介绍,一家合法的汽配市场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中间需要走发改委、规委、国土、建委、工商、税务、园林、市政、消防等10多个部门,盖200多个公章才能完成。而北京市众多涉嫌违章建设的汽配城是如何神通广大地绕过这些必备手续而开业大吉的呢?总结

一下,人们不难发现,部门利益是为这些违章建设的汽配城“撑腰”的主要“后台”。很多违章建设的汽配城,由于有当地政府部门的默许和支持,即使手续不全,也能正常营业。例如,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十里河新星汽车配件市场(五区),在其宣传材料上就公然写着“在十八里店乡的大力支持指导下”云云。再如,城外东诚国际汽配城,位于城外诚家居广场东300米,占地250亩,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这个汽配城的用地性质还一直停留在集体用地状态,在没有发改委立项、规委意见、国土局征地手续,也没有建委开工批准建设的情况下,这个汽配城建设了数万平方米的一期建筑,并在没有拆迁许可证的情况下同时开始启动二期的拆迁建设工作,甚至搞了隆重的开工、招商仪式。看到这些,也许您不得不佩服城外东诚国际汽配城主办者的能量和路子。可是反过来想想,是谁为这个违章建设的汽配城营业大开绿灯?众所周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汽车的“后市场”成为一块“肥肉”。透视北京百万平方米违章建设的汽配城现象,属于典型的部门利益驱动、违章重复建设,滥用土地、破坏规化。

(五)、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某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用地和建设,乡镇管理部门越权越级行使权限,结果造成一批似乎是“符合手续”的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

(六)有的城市法规不健全对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处没有明确规定,给违章活动留下了有机可乘的漏洞,有的地方是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查处违章活动措施不力,使当事人认为有利可图,结果造成了违章占地和建设活动禁而不止的局面。

(七)、有的地方没有把依法查处违章活动当作是一项长期的管理任务,查处违章一阵风,一阵风刮过去后不闻不问,结果造成了违章活动的时有时无甚至一度时期的泛滥。

(八)、对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法以及各项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来进行并服从城市规划管理宣传不够,没有家喻户晓,因此缺乏群众监督,在加上行政监督不够,使一些违章占地、违章建设得逞。即使违章占地、违章建设被发现了,以处理不严或大题小作,结果长了违章占地、违章建设的产生。

四、城市违章的对策。

一、深化监管体制改革,大力制止和查处城市违章建设,从源头制止违章建设的发生

1、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长效机制,不搞“一阵风”,要经常检查督促,早发现早治理,不要等房子建好再拆除。

2、做好基层干部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防止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党员干部应起带头作用,做好准法守法,以村委会为依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

查处违章建设没有“特效药”,首先要勤快。查处违章建设仅仅依靠群众的举报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导致违章建设的失控。只有做到“勤”,主动巡查监控才能及时掌握违章建设性质、动态和发展趋势,防患于未然,最终解决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及时控制违章建设的势头,把违章建设控制在萌芽状态,减少群众损失,使群众能接受并愿意配合执法工作,如果当事人继续抢建,我们就绝对执行拆除继续抢建部分,这样我们的执法行为就有理有据,我们的执法就算再“狠”,老百姓也能理解我们,支持我们,为创建和谐扬州尽我们力量。

二、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后管理工作,我市于全年出台了关于建设项目批后管理的意见。扬府发(2007)100号,为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按规划审批要求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管理职责分工、统一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标准、加大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管理力度、完善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管理流程,以确保建设项目按规定程序施工、建设。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买房经历,买了房子入住后却发现规划中的配套设施变成了变电站,绿地变成了高楼或者收费停车场。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2个城市商品住房消费者进行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开发商广告宣传内容的兑现程度评价较低。这中间有开发商虚假宣传的因素,随意变更规划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虽然《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早有规定,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然而,却并未明确规定如何去规范规划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这导致随意、频繁变更小区规划的现象很普遍,引发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说:“实际上你违法建设应该说是你私人权利已经影响了大家的权利了,是更多的私人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对违法建设的处罚还是很强硬的。”

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使规划过程进一步在大众传媒的关注下进行,使城市规划人员进一步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超越了规划的“工

具性”。扬州市于今年上半年出台了《建设项目的规划公示制度》,要求主城区内的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规划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再按程序办理相关规划建设手续,有效地杜绝了违章建设的建设。

四、关注弱势群体,实行“人性化”管理。对一些生活中经济确实比较困难的民众,为了解决生活需要而搞的小型搭建笔者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切不可搞一刀切。而对于房地产开发类项目一定要严格要求,按规定处罚并拆除违建部分。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2、魏雅华:违章建筑就可杀无赦吗?中国经济时报

3、王才亮:违章建筑的界定与处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4、杨明炜:《京城违法建筑:怎一个“拆”字了得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9年

第二篇:非理性上访现象透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群众上访也呈多发趋势。但一些群众不是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渠道,而当成向党委、政府和司法部门施加压力的手段,使一些非理性的上访愈演愈烈。

一、非理性上访的特点有“四多”

1、找“一把手”的多。无论什么事,无论事大事小,只找一把手,唯“一把手”是访。

2、找党委、政府的多。无论有没有关联,遇事便找党委、政府,不愿意寻求法律或其他途径解决问题。

3、越级上访多。总希望用上级压下级,不愿在当地解决问题。

4、敏感时期上访多。越是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等关键时期,上访的越多。

二、非理性上访的方式有“四化”

1、组织严密化。有些上访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有部署,有些还成立有指挥部等。

2、行为暴力化。上访者往往不择手段,采取围攻领导、冲击机关、堵塞交通等方式,向受访机关施压。

3、人员老弱化。弱者既可博得同情,又不怕制裁。上访者往往让老弱病残充当排头兵,自己则幕后指挥。

4、上访专业化。有些上访户尝到甜头后得寸进尺,还有些人性格偏执,不断缠访,逐渐变成上访专业户。

三、非理性上访的趋势有“四大”

1、上访面越来越大。已覆盖社会各阶层、各行业。

2、上访规模越来越大。已由过去个体单访发展到动辄几十人、上百人集体访。

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一是人数多、情绪急,事态平息难;二是要求高、时间紧,问题解决难;三是上访人员花费多、投入大,善后难。

4、社会危害越来越大。一是上访者自己生产、生活受影响;二是受访机关正常办公秩序受影响;三是社会秩序受影响。

四、非理性上访心理有“四类”

1、告状有理心理。一些人认为自己是受害方,有理不怕言高,做起事来不顾后果。

2、法不责众心理。人多可以壮胆,告状者底气也就足了十分。

3、领导怕告状心理。一些干部求稳怕乱硬不起手腕,使人认为领导怕告状,于是无论事大事小都要上访。

4、事越闹大越好办心理。有的上访者认为,小打小闹不解决问题,只有将事情闹大,才能引起领导关心、社会关注。因此,往往采取过激手段,将小事化大。

五、非理性上访原因有“四种”

1、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随着社会发展,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逐步提高。某种程度上说,群众上访实质上是对党和政府的信赖。

2、政府部门管理体制不畅。政府统筹和协调能力弱化,一些地方政策打架、部门设卡、群众负担沉重,对政府的信任感和满意度日益降低。

3、一些干部作风不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躲、二推、三拖、四哄或干脆不理不睬。还有些干部官僚作风严重,方法简单、粗暴,与民争利,以权谋利,引起群众不满并进而上访。

4、部分领导认识偏差。一些地方将群众上访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容易造成地方官员为求政绩,遇到矛盾绕道走,结果使矛盾越积越深。

六、化解群众非理性上访有“四策”

1、用发展引导。一是尽快改革旧体制,建立科学、文明、民主的新体制,使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引起群众上访的体制性因素。二是完善决策和执行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疏通人民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增加办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2、用机制保障。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机制。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群众上访,用科学的方法评判干部。群众上访不是洪水猛兽,更不至于谈访色变。

3、用真情打动。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次是加大干部职业能力培训力度,使干部既想为群众办实事,又愿为群众办实事,更能为群众办实事。再次是注意方法,对群众上访把好“四关”。一是不上推下压,以情感人,把好接待关。二是要揭不要捂,以理服人,把好受理关;三是先治标后治本,软硬适度,以法约束人,把好处理关;四是上访与下访相结合,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相结合,以党性温暖人,把好善后关。

4、用法律规范。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最集中的体现,依照法律、运用法律解决群众上访将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选择。

第三篇:习惯性违章现象汇

习惯性违章现象汇总

习惯性违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检修现场和工作现场不能正确佩戴安全帽。

﹝2﹞ 高空作业不能正确使用安全带﹝包括不高挂低用,不扣在牢固的结构上﹞。

﹝3﹞ 高空作业时物件上下抛掷。

﹝4﹞ 工作现场穿短裤、背心、高跟鞋或露趾的凉鞋。

﹝5﹞ 工作中,相互间嬉笑,打闹。

﹝6﹞ 在低压回路上工作时,安全措施不完备,无警告牌或明显断开

点,工作前不验电。

﹝7﹞ 现场安全措施交底手册不在现场使用。

﹝8﹞ 使用未经试验合格的电动工具及其他工器具。

﹝9﹞ 工作票办理许可和终结时,没有同值班人员到现场办理。﹝10﹞ 设备更新后不能及时做好设备变更记录。

﹝11﹞ 叉车行走时,车上携带人员。

﹝12﹞ 班组长不按要求开好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流于形式,针对性

较差。

﹝13﹞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因故离开工作现场时,不按“安规”的相关条款及程序进行。

﹝14﹞ 使用钻床时戴手套。

﹝15﹞ 使用无手柄的锉刀。

﹝16﹞ 进行砂轮机碾磨工作时不佩戴防护眼镜。

﹝17﹞ 饮酒后进入工作现场进行作业。

﹝18﹞ 休息时,安全帽当作凳子或另作他用。

﹝19﹞ 发现缺陷时,不按缺陷等级规定的时间处理。

﹝20﹞ 消防器材使用后不及时归还。

﹝21﹞ 工作完毕后不能做到料净、场地清,不及时擦净工作中不慎洒

落的油、水。

﹝22﹞ 在电气设备和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只安排一人单独工作。﹝23﹞ 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无操作票,不带图纸,只凭记忆工作。﹝24﹞ 临时解开的端子和线头不作几号和记录,裸露部分不包扎。﹝25﹞ 从事电气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穿绝缘鞋,并且穿短袖、短裤在低压和二次屏后工作。

﹝26﹞ 在高压实验工作中,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经常忽视环境

温度、适度和实品温度;在加压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站在绝缘垫上,不执行呼唱制和监护制,为图省事自行更改作业程序。

﹝27﹞ 违反工作纪律和值班纪律。

﹝28﹞ 巡视不到位,质量差。

﹝29﹞ 倒闸操作没有危险点分析。

﹝30﹞ 恶劣天气无事故预案,无安全交底。

﹝31﹞ 倒闸操作前不进行三核对、不唱票复诵、跳项操作、注意力不

集中,操作后不检查。

﹝32﹞ 装设接地线、合接地闸刀前不验电。

﹝33﹞ 擅自使用解锁钥匙。

﹝34﹞ 操作任务不明确,对设备不了解,盲目操作。

﹝35﹞ 变电所无监护操作。

﹝36﹞ 施工现场孔、洞无明显警告标志。

﹝37﹞ 工作现场监护不到位。

﹝38﹞ 工作前不进行安全交底或未按交底要求进行交底,安全交底流

于形式。

5、习惯性违章的防范措施

要避免习惯性违章,应注意实施以下防范措施。

„1‟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坚持“安全工作、以人为本”的方针思想,在企业中形成安全生产、严惩违章的良好生产氛围,对企业员工要充分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发生安全事故会带来的巨大伤害。

„2‟大力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安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现场规程的学习培训,结合岗位实际,经常性地开展反事故演习和安全测试,掌握规章制度,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养成遵章作业的好习惯,这样能大大减少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件,是防止违章的根本保证。

„3‟落实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使员工懂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对安全教育不起作用的人,就是从严惩处。严惩也是教育,但不能代替教育,要通过严惩以达到教育一人、启发多人的目的。

„4‟开展创建企业无违章活动。班组是基础。班组是执行制度的主体,所有的安全生产工作都要靠班组去落实。班长的作用举足重轻,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关键在班长。如果能做到班组无违章,企业就会无违章。

„5‟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坚持警钟长鸣,加强检修作业、运行操作及生产现场的控制和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违章处罚办法。员工应坚决遵章作业,各级领导发现违章要及时制止和处罚,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员工尽职,人人事事保安全,违章才会得到有效遏制,企业无违章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四篇:中小学男生弱势现象透视

中小学男生弱势现象透视

2006年6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陈 蕾(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内容摘要: 现今中小学中男生弱势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 目前的教育没有意识到男女生的差异,考核评价方式、教师 的课堂纪律要求和教育的女性环境都有利于女生优势的发挥, 不利男生潜能的挖掘。改变男生弱势状况,要革新教育理论, 重视“性别差异教育”;改进教学内容,开设符合男女生兴趣 要求的课程;探索教学方法,实行小班教育、小组教育和个别 教育;改变教育评价,因性而异,区别对待;要调整补充教师队伍, 使男女教师比例协调。

关键词: 男生;弱势;性别差异教育;因性施教中图分类号: G 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16(2006)06-0035-0

4一、中小学中的阴盛阳衰

在目前的中小学,女生凸现高于男生的成功趋势,已是

一种普遍事实:女生学习成绩优秀,在各种考试、竞赛中超过 男生;女生受老师、社会好评的比例越来越高;相反,男生担 任学生干部和评为三好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在传统的 男生占优势的方面也是如此,如许多学校广播操的前排领队 几乎都是女生。男生似乎正在成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学习上有问题的几乎都是男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充满自信、流 利地回答教师提问或者与同学对话、表达自己意愿的女同学 多于男同学。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中,能够显示出较强的组 织能力,积极参与并具有一定责任感的学生也是男生少于女 生。在家庭生活中,生活习惯比较好,具有较强的自理能力, 能体谅父母、分担家庭责任的也是男孩差于女孩。女生比男 生强的情况屡见不鲜[1]。从高考中我们可看出明显的“阴 盛阳衰”现象,男生总分成绩不如女生,而且差距还在拉大。钱国良对2001年和2002年浙江省高考成绩(根据《浙江招 生年鉴》)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包括总分在内的两个项目(平均分和及格率)40个(均差)指标中,男生只有13个“+”, 而女生则拥有27个“+”,同时, 2001年成绩统计男生还有8 个“+”,到2002年只有5个“+”,差距有拉大的趋势[2]。男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弱势导致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的男女性 别比例出现了不平衡。近年来,女大学生的比例正在逐年上 升, 1998年在校女大学生为学生总数的39.75%, 2000年占

41.07%, 2001年则达到42.14%。浙江省2001年和2002年 高校录取新生中女生的比例分别是44.65%和45.63%[2]。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常有发生,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 调查表明,在该组织27个成员国中男孩的阅读水平普遍低 于女生[1]。《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根据几乎每一种

标准来衡量,美国各地和每一种人口群的男生,课业表现都 赶不上女生。在小学,被判定有学习障碍以及被编入特殊教 育班级的男生比女生多一倍。中学男生在标准书写能力测 验成绩也落后女生。1980年到2001年间,宣称不爱上学的 男生增加了71%。这些变化在大学尤为显著: 30年前美国 大学部学生有58%是男生,现在只占44%,阴盛阳衰。1992 年女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仍落后男生,可是到20世纪90年 代中期这种差距已经缩小,修习中学程度的生物、化学课程 的女生也超过了男生[3]。在英国公布的GCSE成绩中, 2000 年有53.2%的应试女生拿了A到C的好成绩,但是男生的 表现就逊色多了,只有42.6%的应试男生拿到了A到C成 绩。而在1999年的一份报告中, 11岁的男女学生在写作技 巧上的差异最大,只有47%的男生达到了11岁学生应有的 写作能力,而62%的女学生已经达到她们该有的水准[4]。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是个男性中心的社会,女性是弱势

群体,女性在智力、能力方面逊于男性似乎成定论。今天我 们看到女性受教育能力大大增强,在各种重要的考核、竞赛 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反映了女性性别弱势的部分改变,是社 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表现,这是个十分可喜的现象。然 而欣喜之余,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小学女性优势的凸显也正 是男性弱势的呈现,意味着相当部分的男生被排除在充分发 展的行列之外,使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展现、潜能得不到发挥, 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选择和事业成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时长期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的男孩,个性得不到舒展,心 灵疲惫,会造成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任由发展会成为社会 和谐稳定的隐患。美国教育部长史派林斯说,“男女生成绩 差距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家庭和民主体制蕴含深远的影 响”[3]。

二、男生弱势力原因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智力结

构、个性特点、业余爱好、知识面水平和发展潜力方面有着明 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男女生之间智力上有优劣之 分。因而男生弱势局面往往是教育本身造成的。我们的教 育没有意识到男女生的上述差异,而强求一致的要求,这是 一种粗象的平等,用这种粗象模糊的平等来掩盖男女生在心 理和发展上的差异,倒成为了性别不平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 式,它人为地制造了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1.考核评价方式有利于发挥女生的优势。注重语言表

达能力的考核制度使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女生 优势的发挥,而不利于男生优势的展现。现代脑科学、神经 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研究结果都已表明,男女的大脑 是有差别的。男性右半脑掌管空间能力,左半脑掌管语言 能力,功能分化明显,而女性语言和空间能力则由两个半脑 控制,功能区域化很不明显。因为大脑半球的分工明确性使

男性空间能力比女性优越得多,男孩一般喜欢运动不爱安 静;女性因两个脑半球同时控制其空间能力,所以会相互妨 碍,而语言的发散性却恰好适合女性的大脑功能特色,这使 女性常常喜欢用语言的方法去比较抽象的问题。而且由于 女性有关观语言、拼写、书写的语言能力位于左半球的一个 特定的区域,正如男性的空间能力一样,比较专业化,更增添 了她们在语言方面的优势[5]。

在现实的考核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占极其重要的地

位,如高考中语文、英语、数学是三大重头科目,而女生在三 科的总体水平高于男生。首先在英语成绩中女生处于绝对 优势。钱国良对2001年和2002年浙江省高考成绩的统计 分析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女 生均保持着绝对优势,其中文科男女生的英语及格率差距超 过20个百分点。及格率的最大差距达到21.52个百分点(2001年文科),最少也有16.65个百分点(2001年理科)。平均分的最大差距是13.4分(2002年文科),最少也有9.04 分(2001年理科),男生英语成绩的最低及格率只有24.54%(2002年文科),而女生则是44.56%(2002年文科)。男生平均分最高是88.07(2001年理科),而女生则是97.11

(2001年理科)。其次在语文成绩中男生处于明显劣势。男 女生语文成绩平均分的最小差距是2.82分(2001年理科), 最大差距是6.01分(2002年文科);男生平均分最低是95.03分(2002年文科),女生的最低是99.25分(2001年文 科);及格率的最大差距是16.01个百分点(2002年文科), 最小差距是7.03个百分点(2001年理科),男生最高是73.30%(2001年理科),女生最高是85.85%(2002年理科)[2]。因此,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方式大大有利于女生优势的 发挥,对很多男生却是一种打击,对语言能力处于弱势的男 生来说,信心锐减,兴趣丧失,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优异成 绩的获得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2.教师的课堂纪律要求适合女生的天性。首先,脑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男女的能力差异和不同的认知策略偏好。“男 孩子总是对周围的空间充满好奇,因此喜欢去探测、去探究、去挑战、并乐此不疲;而女孩子则比较情绪化,重视秩序、合 作、友爱。”[5]男孩子天性较大胆、粗放,因而更愿意表达自 己的意见;而女生则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趋向权 利的认同,因而在课堂上比较小心,不仅不敢像男生那样说 出自己的想法,而却还刻意去琢磨教师的意愿和意图,以避 免自己因为得不到教师的认同而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尴尬,失 去自尊。一方面,教师喜欢男生那种大胆表达、给教学增添 活力的声音,但是另一方面,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保护 自己权威和师道尊严,教师又相当拒绝这种声音。因为由于 资金有限、资源短缺和教育政策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 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班额都较大, 50-80人不

等。如此庞大的班级,对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 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倾向于偏好听话、乖巧、不会制造 尴尬和麻烦的学生,这样女生在课堂上更受到教师的宠爱。其次,男孩天生爱动不爱静。据国外的研究统计,被诊 断为活动过度的孩子,男孩子占95%以上。多动症的发病 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而学校教育中特 别是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着严明甚至刻板的纪律要求, 运动的时间很少,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安静、遵从秩序和纪 律、压制运动、拒绝“小动作”的环境中进行的,即便是体育 课,也有很多条条框框,不允许做无关的动作。这样,“男孩 子对运动的渴望、对刺激的好奇的天性遭遇现实的教育后” “往往要经历痛苦与沮丧”[6]。男孩在课堂中得不到教师的 鼓励和肯定,屡屡成为教师眼中影响课堂教学、妨碍课堂秩 序纪律的反面角色,难以树立自信,在灰心失望中得过且过, 丧失了积极进取的热情、勇气和毅力,逐渐成为学校中弱势 一群。

3.教育的女性环境使女性行为合乎期待。现在,中小学

特别是城市中小学中出现了明显的教师队伍阴盛阳衰的现 象,男女教师比例极不协调。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提 供的数据显示, 2004年全省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所占比例接近70%。广东68万中小学教师,一半以上是女性。广州白 云区中小学女教师占80%以上[7]。

由于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男女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工

作方法都有差别。女教师往往心细、敏锐、多注意细节;男教 师则粗犷、豪放、多注意方法而忽视细节。在女教师占绝大 多数教育环境中,女生的行为(如耐心、认真、细致)一般比 较容易符合女教师的行为期待,因而比较多地受到表扬和肯 定,而男生的某些“男子汉”的行为特征(如好动、粗犷、不够 细致)则容易被视为不守纪律,因而受到限制和批评。南京 师范大学教育系做的一项学生品德评定比较调查显示:女生 的品德评定显著优于男生,其中被评为最差等级的男女生比 例是10: 1,被评为最好等级的男女生比例为2: 3,其他各等 级的评定也均为女生优于男生。这种评价标准导致了一些 男生对女教师和受好评的女同学的不满,并产生了对性别角 色行为的迷惑[8]。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在男孩心中投下 阴影,他们要么为寻求肯定,刻意模仿女性行为,要么忽视自 身特点,悲观退缩,自身优势得不到发挥。

三、男生弱势状况改变的对策:因性施教

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重要问 题之一就是未能重视两性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教 育所应扮演的角色。男生弱势局面的出现,正表明我们的教 育是忽视“性别差异”的教育,是不符合“以人为本”原则和 教育规律的。为了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正视现 实生活中男女性别差异的存在,改变“无性别差异”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教育理论的革新:重视“性别差异教育”。要大胆革新

教育理论,承认研究和正确对待“性别差异”在现代教育学中 的科学地位,大力开展对于现实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性别 差异心理学、性别差异教育学研究。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因性 施教”的观念。“因性施教”并不是否定男女平等,而恰恰是 科学的男女权利平等观的体现,否认男女学生不同的身心特 点和发展规律,只看到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忽略了他们在心 理和发展优势上的差异,并以政治学意义上的平等代替教育 学意义上的平等,反倒是性别不平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以,我们要以真正科学的、体现人本精神原则的教育理论, 来回答和解决因忽视性别差异而带来的教育问题。

2.教学内容的改进:开设符合男女生不同兴趣要求的课

程。在教育内容方面,要考虑到男女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吸收能力和学习特长等因素,充实和调整各类课程的内 容,适当增加有针对性的、可供选择的部分,以利于男女学生 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特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苏霍姆 林斯基主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这当然首 先是“喜爱读书”,然后是“引导学生去接近的爱好的发源 地,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支配的时间”。我们进行的课程改革,应该适当减少强制性 的课程,增加课程选择的自由,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强 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差异性、可行性,就可以使得教学更加适 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得更多男女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因材 施教、充分发展的机会。

3教学方法的探索:小班教育、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创设适合男女学生发展的模式。一是小班教学。在不致浪 费教育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小班教学,把教学班学生数额控 制在20-25人左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接与教师接触的 机会,提供更多的与其他同学互动的机会,使更多的男生能 脱颖而出。上海市近年来就已经把“小班化教学”当作小学 阶段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据报道:上海在14所小学实 行“小班化”教学,以孩子的发展为本,学生感到被关注和尊 重,就更爱学。二是小组教学。分组,应该根据男女生不同 的兴趣、爱好,按照适当调高或调低的能力目标来组建,尽量 符合学生的能力层次,顾及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使更多男生 找到自己的优势,努力进取。三是个别教育。无论分班教 学,还是分组教学,最终都要落实到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上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以多种多样的模 式和方法进行个别教育。

4.教育评价的改变:因性而异,区别对待。教育考核评

价是左右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无“性别差别”的评价指标 必然会导致无性别差别教育。要摒弃那种唯学生考试成绩 是举的简单片面评价方式,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建

立定量的评价方式,更建立定性的评价方式;不仅对学生成 绩做出评价,还对学生情感、目标、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评 价;不仅进行他人评价,还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家长评 价。评价要根据男女生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同样的事例(如书写认真)对女生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某些男生 而言就是值得表扬的。当然,教师在区别对待时,要注意分 寸和合理性,以免给女生造成教师偏爱男生的错觉,影响班 级秩序和团结。

5.教师队伍的调整补充:协调男女教师比例。改变教

师队伍不合理的性别结构,花大力气改变我国小学女教师

“一统天下”、中学教师“阴盛阳衰”的局面,吸引优秀的男性 人才到中小学任教,健全学校的性别角色环境,给男生宽松 合理的成长环境,让男生在男性教师的身上找到学习的楷 模,重拾信心,以培养人格健全、勇于开拓进取的人才。同 时,还要提高教师“因性施教”的意识和能力,使教育能够符 合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

总之,在今天女孩逐渐走向正常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决

不能忽略男生发展正在趋缓的事实,毕竟社会本身对男孩的 要求并没有降低,男生自身的发展与女生同样重要。因性施 教,促使男女生共同协调发展,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 考 文 献:

[1] 芮彭年.关注男生[J].师道, 2004,(4): 13.[2] 钱国良.高考“阴盛阳衰”现象透视[N].教育信息 报, 2003-06-19.[3] 幼稚园到大学男生一路输[EB/OL].http: //www.xiexiebang.com/cms/app/info/

doc/index.php/7279.2000-08-25.[5] 安妮.莫伊尔,戴维.杰塞尔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39-41, 60.[6]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 2004: 22.[7] 荣吴俊,陈黎明,赵媛媛.我国中小学教师“男少女多”

[N].北京青年报, 2005-09-10(A2).[8] 吴亦明.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 J].北京教育, 2001,(9): 14-15.[责任编辑 郑慧淑]

第五篇:煤矿“三违”现象透视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是人人共知的。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认真分析“三违”的成因和危害,减少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是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

一、“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

通过对所查处“三违”发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三违”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盲目性“三违”。一部分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只是很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习安全知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经验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

2.无知性“三违”。相当一部分职工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较低,自控能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需要掌握的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一知半解,很多人违章了还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3.习惯性“三违”。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职工包括基层干部,不能够很好地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产量、进尺,为了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量,随意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没有导致事故,尝到“甜头”的情况下,一再实施,养成习惯性“三违”。

4.管理性“三违”。有些科区和队级管理干部,重生产安排轻隐患整改,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甚至有极少数管理人员,在明知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情况下,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了管理性“三违”。

5.放任性“三违”。个别管理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管理粗放,对一些轻微“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职工安全错误思想,久而久之,造成放任性“三违”。

6.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了工序性“三违”。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三违”的发生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三违”人员的主要群体是35岁以下青工,占“三违”总数的65%以上;

二是严重“三违”逐年减少,一般“三违”相对增加,“犯点小错误没关系”的思想在不少职工中仍普遍存在;

三是作业工序、环节多的单位“三违”现象相对严重,掘进、开拓、运输等单位是“三违”的多发单位;

四是职工文化程度的高低与“三违”的发生成反比,文化素质越高,“三违”行为越少。

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

1.“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观因素

“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个人素质等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三违”的主观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九种不正确的心理:

(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自己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违章违纪不会出事,便碰运气,一旦成功,就盲目自信,经常抱着侥幸心理违章违纪。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工人中较为普遍。

(2)麻痹心理。在单位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安全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安全思想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工作不细心。

(3)习惯心理。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很多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思想严重,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反规程,是否符合措施要求。(4)马虎心理。部分职工安全思想松懈,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应付了事,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5)蛮干心理。有些职工,特别是基层班队级管理,摆不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只想着要产量、要进尺,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甚至有极少数人即使发现了隐患也不处理,放任隐患,违规操作,最终导致事故。

(6)取巧心理。有的职工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取巧,我行我素,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冒险违章违纪,扒矿车、坐皮带、带电作业等等。

(7)盲目心理。一些进矿时间不长的新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质低,作业中糊里糊涂地违章,糊里糊涂地出事。

(8)厌倦心理。少数职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健康原因,不堪重负,生产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9)唯心心理。有极少数的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

2.“三违”现象发生的客观因素

一是职工文化素质不高。煤矿作业条件和生产方式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职工队伍素质整体不高。在调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职工占被调查人数的55%,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97%。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往往使职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安全上,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上班就是挣钱”的偏颇认识。

二是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害威胁,生产战线长,工作环境差,作业条件恶劣,危险程度高,长期高负荷的简单劳动,很容易让职工生理和心理产生疲倦,滋生麻痹松懈思想和取巧心理,常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时和省力,违规违章作业而酿成祸端。三是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干部抓管理不讲究方式方法,喜欢采取“土政策”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重挫伤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管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甚至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不切实际地安排任务,造成职工身心疲惫,忽视安全,违章蛮干。

四是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职工过多地接受外部信息,容易分散精力,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另一方面,付出与得到的差距较大,与其他行业相比,职工收入普遍较低,造成心理失衡,安全思想不稳定;再次,职工家庭和亲属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及生老病死等重大事件,也会使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

三、减少和杜绝“三违”的对策和措施

造成“三违”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减少和杜绝“三违”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严管重教,循序渐进,多管齐下,形成“人人要安全,个个争安全”的良好局面,最终杜绝“三违”。

1.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违”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根子在思想。要结合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扎实做好一人一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占领职工思想主阵地,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理性地看待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2.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有些职工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被动接受管理,甚至想方设法逃避管理,将自己游离于企业发展之外。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之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用正确的心理支配行为,履行工作职责,实践安全生产,忠诚企业,真诚工作,形成企业与个人相互依存、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3.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素质是职工安全意识、业务水平、行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要借助安全培训这一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以“一通三防”知识学习为重点和突破口,以特殊岗位职工安全素质达标活动等为载体,全面提升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使职工明白什么是安全,怎样故才能保证安全。

4.促进现场管理的科学和规范

一是管理的制度要规范。使职工出生产的全过程都能做到有令可行、有章可依。

二是管理的手段要科学。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要科学有效地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改率,杜绝撇钩延点等现象,使职工始冬能够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良好的工作高状态。

三是现场的监督检查要严格。对识工的违章违纪,要及时制止,严肃查处,促使职工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5.重视开展“三违”危害性的教育

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教育不放松,紧密围绕职工生理和心理规律、社会和家庭生活对人的影响规律、安全与生产辨证发展规律,以有效、管用为原则,通过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三违”人员现身说法等安全教育形式,使大家充分认清“三违”的严重后果和危害,自觉规范行为,远离违章。6.强化管理人员安全模范作用发挥

在反“三违”斗争中,各级管理干部应责无旁贷地走在前列,不仅要严格管理,制止职工的违章行为,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做遵章守纪的模范,给职工做出榜样。

7.坚持依靠创新发展促安全

要依靠技术创新,改变落后生产作业方式,寻求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增加职工收入,使职工自觉摆正安全与效益二者之间关系,主动远离违章;要依靠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减少“三违”发生;要依靠制度创新,革除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弊端,建立激励机制,为职工搞好安全生产提供舞台和拓宽空间,形成崇尚先进,人人争当安全模范的良好风气。

(摘自:《中国煤炭企业管理》2004.5)

下载城市违章现象的透视和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违章现象的透视和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低效现象透视及反思

    课堂教学低效现象透视及反思 【关键词:无效课堂以学为主 课堂气氛教学反思】 一.对课堂教学的两点认识 无效课堂:没有从学生出发的设计是无效设计,没有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是无......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李晓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地方幼儿教育中出现了“ 小学化” 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游戏的主导地位被学习所取代, 幼儿教育中识字、算术教学的比重过大,......

    教育现象之透视(最终五篇)

    教育现象之透视 幼儿园,以前对于孩子而言,这象征着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回忆,无忧无虑,然而现在的幼儿园生活真的有那么美好吗?看了下面的几则消息之后,让我们真的该深思一下,为什么会......

    深圳人大代表选举竞选现象透视.

    深圳人大代表选举竞选现象透视 深圳市下辖六区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近日落下帷幕。在此次换届选举中,一些正式候选人不再像以往那样被动等待组织希望的选举结果,而是主动采取各......

    透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小编推荐)

    透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邱盼明,国际关系学院,10009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医疗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当前形成的矛盾在......

    社会学论文——透视大学生兼职现象

    社会学论文——透视大学生兼职现象 大学生在校兼职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的现象,大部分在校学生都会选择周一至周五空闲时间或是周末打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这种想法......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了解透视现象的课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早恋现象透视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早恋现象透视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