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公司“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公司“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杨 靖(2012年8月13日)同志们: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今天召开全公司百名干部“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动员大会,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任务。今天的大会,既是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的动员会,也是统一思想、部署任务的工作会。刚才,储局长宣读了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希望大家按要求认真开展活动,务求取得实效。下面,我就开展好此项活动,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科学研判,充分认识帮扶活动的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地委、行署提出的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和“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面实施“突出特色、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统筹推进、快中加快”的发展战略,抓住时机调结构、转方式,加大力度惠民生、保稳定,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全县经济社会平稳持续较快发展,进入了全省前列。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31亿元,同比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19.48亿元,增长30.89%;工业增加值9.67亿元,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8元,增长9%;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3633元,增长12.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
亿元,增长1 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亿元,增长28.9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16%,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2.22%。
在全县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进一步加大。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受大环境影响,我县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一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明显。上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2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4%,虽然呈逐月回升态势,但回升势头不够强劲,上半年环比仅提升2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内需不足,大宗产品价格再次回落,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大大压缩,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加之支撑经济增长的大项目、新项目少,发展潜力不足。二是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压力很大。因价格‘‘剪刀差’’张口缩小而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我县工业产品毛利润率下降,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 6亿元,增幅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三是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今年省上下达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目标任务为下降3.5%,虽然我县卜6月份能耗同比下降了3 5.6%,但很大程度上是因铁合金、碳化硅等主要行业生产不景气和季节性停产半停产所致,若市场回暖必将拉动能耗增长,完成任务困难较大。
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地开展干部“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精神,进一步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面向全县中小微企业,开展干部“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这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具体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县域经济“突出特色、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统筹推进、快中加快”的具体实践。这项工作既是重要的经济工作,又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因此,各相关部门和专项工作组要充分认识本次帮扶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开展好这项活动作为我县争做“两新”“三区"建设先行县的重要举措,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帮助企业、服务企业,增强做好企业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人员抽调、措施保障“四到位’’,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各项帮扶工作。
二、明确任务,完善措施,确保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这次活动从8月初开始至1 1月上旬结束,为期近1 0 0天小期间,将从全县各党政机关抽调1 0 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组,配合省地抽调干部,专人专企进驻企业开展帮扶工作。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宣讲经济形势,提振企业信心。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企稳改善,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行了政策预调、微调,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增强工业企业活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健康发展、经济平
稳发展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条件。各相关部门和专项工作组要认真学习、把握这些宏观经济形势和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认清国家和省地经济发展形势,详细了解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各种发展环境和政策机遇十分难得,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上对企业发展依然有利,从而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发展信心,分析发展趋势,制定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早日走出困境。
(二)落实帮扶政策,发挥帮扶作用。企业信心不足源于对国家政策、市场、整个行业发展把握不准。全体抽调干部要深入企业,认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阻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帮助企业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制定出台的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结构性减税、扶持小微企业、促进消费、民生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和省地出台的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十项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6 0条”政策措施以及即将出台的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开展帮扶活动,切实将帮扶活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三)推进转型升级,增强竞争能力。在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费更大的精力、财力进行市场研究和技术升级改造及创新,但从另一面来看,这也恰恰是我们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好时机,也是企业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做大做强企业的有利时机。我们要充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利用市场“倒
逼”机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加快联合、兼并和重组。要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战略规划、产品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提升结合起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质量优先战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等级,推动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技术和管理上降低消耗,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我们要明确此次帮扶活动,不只是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的困难和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使企业的长远问题得以解决。
三、加强领导,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当前企业遇到的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克难攻坚,要把省、地和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传递下去,把省、地、县出台的一系列应对举措贯彻下去,努力推动全公司健康发展。
一要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了“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办,负责统筹和指导开展帮扶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要主动跟进,积极安排,充分对接,加强协调,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在企业帮扶、信息上报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及时解决全县各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活动推向深入。
二要扎实工作。为使本次活动取得实效,公司制定了初步的活动实施方案。下一步要将活动内容进行细化。细化工作方案要在下周内制定完毕,并及时上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抽调干部我们将以
身作则,做好表率,扑下身子、狠抓落实,坚决杜绝走马观花、敷衍塞责,力争通过帮扶,进一步形成政企联动、共克时艰、力保增长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中公司平稳较快发展。
三要求真务实。要真心诚意地走进企业,服务企业,认真听取公司员工意见,送政策、送思路、送方法、送服务,共同破解企业发展瓶颈。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塑造形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勤政廉洁,白警自律,做到六个不准,即:不准增加企业负担、不准接受企业宴请、不准接受企业馈赠、不准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不准扩散企业内部情况、不准搞形式主义,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同志们,这次“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帮扶任务,为推进运输公司健康发展,实现全公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本站推荐)
——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为我们准确把握两者关系指明了方向。稳增长作为短期调控目标,调结构作为长期战略目标,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必须正确把握短期调控与长期政策的关系,使短期调控措施符合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结构转换释放新的发展潜力,真正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第一位的任务
关于今年的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共部署了五项任务。其中,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被摆在第一位,其他四项任务包括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稳增长来部署的。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稳增长必须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把稳增长摆在今年五项任务的首要位置,是基于近几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由于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3年缓慢下降,经济下行已形成巨大惯性。虽然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但持续下降以致滑出合理区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出现这种局面,一些脆弱环节如煤炭、钢铁、房地产、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就会显露出来。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500美元,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艰难爬坡阶段。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是在这个阶段遇到了障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把稳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第一位的任务,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机理发生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从1981年到2013 年,我国投资率从32.5%一路攀升至47.8%,居民消费率则从52.5%一路下滑到36.2%,分别上升了15.3个百分点和下降了16.3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了目前的产能过剩。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生产能力迅
实现稳增长目标,必须对症下药,从扩大内需入手,破解需求不足的问题。
扩大内需的重点应当放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扩大公共服务消费上。这就必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尽快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养老、医疗、教育、环境、交通、信息等。提高居民消费率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如果通过实施各项宏观政策,将居民消费率提高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每年将会有10万亿元左右的商品由现在用于投资转变为用于居民消费,不仅可使居民消费水平有一个大幅度提高,而且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强劲的拉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可实现调结构和稳增长双重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债务率不到40%,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属于最低的水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大的空间。政府应适当发行一些长期建设债券,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促进结构调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3年下降,居民消费价格上升幅度2014年12月已下降到1.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经济运行中应防御的主要风险是通货紧缩,特别是由于我国的金融格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因此,现阶段广义货币(M2)的总量大一些,是必要的,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对稳增长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调结构是经济发展新阶段必须实现的重大战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必须实现的历史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快城乡结构调整。城乡发展差距拉大,是当前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我国乡村人口尚有6.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46.3%,人均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3。如果没有乡村人口比重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幅度缩小,要想跨上人均GDP1.2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的台阶,几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所有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都是在城乡收入差距大体消灭之后实现的。目前,我国大幅度减少乡村人口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一,劳动力转移有出路;第二,市场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第三,农用工业能够提供充足的农用生产资料;第四,各级财政对“三农”的年投入已达几万亿元以上。
规模化,把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社会平均水平,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条件已经成熟。同时,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亿人,农村留守儿童6000万人,留守妇女4600万人,留守老人4000万人,总计4亿多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把他们在农村的家人接入城市居住,条件也已成熟。做好这两件事,城市化率将会有一个明显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将基本消除。由此激发出城乡建设和消费的巨大潜力,不仅对化解产能过剩将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足以带动我国经济到2030年以前以7%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使目前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降低单位GDP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为此,要加大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力度。在这方面,各个城市都应当向深圳学习。2014年,深圳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占全国的48.5%。为什么深圳在技术创新上能遥遥领先,关键在于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有一套有效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容忍失败的社会环境,有一批风险投资企业,有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制度,政府对技术创新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如果各地能够创造出深圳这样的环境和机制,创新驱动战略就能落到实处。
调整区域结构。就全国来看,如果说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那么,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或初中期阶段。区域发展上的差距,除历史原因外,主要在于行政区划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总书记说,要打破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就是针对行政壁垒讲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帮扶机制、合作机制。突出抓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突出的是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和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此外,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健康。治理污染,要做到市场和法律手段并用。通过建立谁污染、谁付费和第三方治理制度,形成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把治理污染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治理污染的技术是成熟的,包括脱硫、脱硝、除尘、污水处理等。关键在于所有企业都要认真地去做,而不是敷衍了事、应付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法律监督和对违法者的惩处。
三、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关键在改革
历史经验证明,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扭曲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和政策不合理。调整经济结构,首先应当从改革入手。
重新聚焦农村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改革发展的重大突破,都率先来自农村。必须通过真刀真枪的改革,冲破阻碍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藩篱和认识上的思维定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有三大突破,包括允许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抵押、担保、转让;允许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抵押、担保、转让;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三大改革第一次赋予农村土地以商品属性,农户凭借其法人财产权即用益物权,可以取得财产性收入,从而像城里人一样,分享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增值的收益。我们日前到河南新乡农村调研,进城农民将退出的宅基地在县级土地市场出售,价格在每亩5万元左右;在地级市场出售,每亩20万元左右。土地管理部门的同志预测,如果允许在郑州开放全省土地交易市场,每亩价格可翻番上涨。这项改革的落实,必将释放出农村巨大的土地供给和劳动力供给潜力。现在有两个认识误区:一是担心冲击18亿亩耕地红线。恰恰相反,如果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得以实现,宅基地占地可减少一半左右,除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要,还能增加耕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都是增加的。二是担心农民工失业农村回不去怎么办?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使其享受失业保险,这一问题就可以逐步化解。可以说,推进农村体制改革,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一个重要平衡点,其所释放出来的需求潜力,是其他任何措施难以替代的。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审批制度改革列为今年重点推进的改革中的第一项,足见对这项改革的重视。实践证明,行政审批过多,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仅以钢铁和石化两个原材料行业来比较:“以塑代钢”可以带来能源消耗的大量节约。能够代替相同功能的钢材所消耗的塑料,其生产过程耗能只有钢材的一半。由于钢铁行业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充分竞争使企业努力降低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力,2014年出口9000多万吨。石化行业由于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发展不足,导致每年进口石油化工产品2000多亿美元,加上进口石油2000亿美元,每年进口高达4000多亿美元。由于塑料的成本降不下来,导致钢材消耗过多,单位GDP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减少审批,势在必行。
改革税收制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的税负过重。最近两年,实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试点,加上简化新办企业登记手续,第三产业出现迅猛发展势头。2013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8.5%,这是史无前例的。如能在第三产业全面推开改革,对稳增长和调结构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改革投资体制。与一些物质产品产能的过剩不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原因在于过去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只要推行政府与社会合作模式,赋予企业以特许经营权,就能把社会资金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上来,对稳增长和调结构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需要认真解决的认识问题
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不仅需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控,还要在理论认识上廓清四个问题。
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是改革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对当前稳增长仍然有效。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我国经济始终未能摆脱周期性大起大落的困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总结了经验。每当经济偏热时,就踩一下刹车,适当收紧银根,控制投资总规模;每当经济偏冷时,就踩一下油门,适度松动一下银根,扩大内需,达到了熨平周期的作用。当前面临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任务。我们既不能为了实现增长目标而牺牲长期战略中调结构的任务,重回高投资、高消耗支持高增长的老路;也不能对调结构、转方式操之过急,要求在三两年之内就要明显见效,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下行、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
着力探寻破解市场经济下“过剩”这一难题的途径。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短缺,而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过剩。对于如何解决短缺的问题,我们已经找到了有效的办法。但对市场经济下的过剩,由于我们实践不足、认识不深,缺乏有效对策。当前,需求不足或产能过剩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主要矛盾。要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发展公共福利,包括扩大养老、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办学水平。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发展城市群,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提高户籍城市化率,是破解过剩问题的良方。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需要在增量调整中完成,并以增量调节带动存量调整。
研究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2014年我国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22.6%。外商直接投资达1196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迅速增加。进出口贸易和涉外投资对国内总供求平衡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应研究如何利用国际贸易和投资来调节国内的供求关系。例如,2013年我国到海外旅游消费的支出达1200亿美元以上。在旅游消费支出中,购买奢侈品的消费又占了很大比例。如果适当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或减少奢侈品目录,许多消费就能留在国内,对平衡进出口贸易也有好处。
规划、财税、金融三大调控杠杆要形成合力。这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特色。三大杠杆协调动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规划要发挥引领作用。经全国人大通过的规划,应成为财税调控和金融调控的依据。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应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减税、资本金补助等手段,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金融调控主要是通过对货币总量的调控,调节总需求规模,保持币值稳定。根据国际经验,在经济快速成长期,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经济增速的2倍左右比较合适,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又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第三篇:在新形势下,怎样调节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下行状态,2011年GDP增速为9.5%,2012年为7.7%,2013年7.7%,2014年7.4%,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引发了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因而“稳增长”一度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词,从温家宝的“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到如今的“克强经济学”,经济发展目标一度下调到7%左右,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分析并指出了当前经济形势的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为我们准确把握两者关系指明了方向。同时更加突出了调结构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要明白,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调才导致了不断下降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我看来,调结构最主要的就是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能源消耗占世界的20.5%,超过美国19%;“十一五” 期间,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 33%,发达国家落后20年,我国每万元 GDP 能耗是日本的 6.4 倍、美国的 1.84 倍、欧盟的 3.6 倍、世界平均水平的 1.76 倍,而我国的人均 GDP 约 3600 美元,排位在世界一百位之后,人均 GDP 大体上只相当于世界人均 GDP8000 美元的44%,离世界平均的一半都不到,而发达国家人均4万美元。这真实的展现出了我国以“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然而要将以往的“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调整为目标中的“低投入,低耗能,高产出”的转变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的,因为一些老旧产业往往容纳着巨大的就业人数,且当今社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倘或就业出现问题,必将导致国家的**,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点,稳增长和调结构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稳增长侧重于短期的目标,而调结构是一个长远的概念。众所周知,2009年我国政府拿出4万亿元来救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依然能够高速增长,但我们却忽视了一点:我们错失了一个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绝佳时机。并且在接下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倾向于同过投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变得更加严重,因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降低投资的比例,尽全力扩大内需。尽管投资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短期来看,降低投资可能会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然而长远来看却一定能够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这也就是说,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的,二者并非完全的协调统一。而想要让调结构后所带来的红利超过之前的两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利益,唯有通过深化改革去调整经济的发展结构才能实现。同时我们要明白一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是立竿见影的,而经济结构一旦调整好了,就会增强经济的长期发展能力。
深化改革最主要的是调整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政权分开,真正实现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调整的重点是划分好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因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核心是政府,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企业,只有重新界定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才能保证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正如里根总统所说的一句话“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中心,政府恰恰就是问题。”这其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政府将当地的GDP增长速度作为其政绩考核的一方面,然而GDP增速是一个财富的概念,将二者混淆必将导致严重的错误。同时明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应该更好的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从而实现资源的更好地配置。
改革过程中要注重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将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的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转向出口内需的增长方式;从原来以成本优势为特征的增长方式转向以技术优势为特征的增长方式;从原来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转为消费支撑型的增长方式。然而这种转变的难度非常大,时时刻刻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持。而从西方的经济发展中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搞得好需要两个条件:实验室经济和人才制度。而在这两个方面我国可以说做得非常不好,只有彻底的实现社会思维的调整才能学好这两点,进而促进技术的创新。与此同时,要做到提高居民的消费力则必须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这就有意味着对当前分配方式的重新调整,同时是对目前利益的重新分配。
深化改革还要注意到经济结构的调整。短期通过对房地产和服务业的调整实现稳增长,通过调整房地产实现房地产对经济发展的良性带动作用,而不再是泡沫经济、烂尾工程。与服务业而言,更好地将消费服务,商务服务,生产服务以及精神服务发展好,一定能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贡献。中长期而言,注重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摆脱发达国家对现代制造业垄断的现状,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则能够提高未来我国的竞争力。
深化改革中城乡问题不容小觑,现如今城乡二元问题愈发严重,教育,医疗、卫生的差距使得人们趋向于城市去生活。而政府完全可以将过多的落后产业的投入转变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在城镇化中投入再多的钱都不算多,更不会产生过剩现象,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城乡二元化蕴藏了庞大的需求,因而以新型城镇化调整为主的战略调整必将获得巨大的收益。
综上而言,要想调节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必然要以深化改革作为其核心内容,同时注意短期的稳增长与长期的调结构之间的利害关系,将调结构放在首要位置,那么结构转化释放的新的经济发展潜力必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县委书记在全县稳增长工作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稳增长工作会上的讲话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稳增长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稳增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集中攻坚、全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争先进位目标,奋力夺取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县。
刚才,XX、XX同志分别通报了全县前三季度市考县、县内考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全县1-9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县发改局、畜产局、园区管委会作了表态发言,维芳同志安排了当前稳增长重点工作,讲得很到位、很具体,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汛情灾情影响,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抢抓机遇,创新实干,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品质持续提升,重点改革全面深化,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从刚才通报的情况看,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11项指标位居全市前三位。担忧的是,从全市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等5个指标低于全市平均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被黄色预警、扣分;从陇县、千阳、麟游同类考核县区看,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2个指标位居同类考核县末位。尤其是今年确定的140个重点项目仍有5个项目无实质性进展,10个进展缓慢,影响了全县稳增长的总体效果。这样的结果,与省市委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与年初确定的赶超目标相比,差距较大;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差距较大。这一结果,客观分析,冷静思考,表面上是工作上的问题,但根子上还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一些领导干部骄傲自满、精神不在状态、缺乏责任心、担当魄力不足,对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推进不力,工作平铺直叙,协调解决难题的办法不多,工作成效还有较大差距,对包抓的重点工作任务只挂帅不出征,作风漂浮、左顾右盼、得过且过,与我们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下硬茬予以解决。
现在,距年底已不足60天,各项工作到了冲刺的关键阶段。能否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是对各级干部大局意识、攻坚能力、工作作风最具体、最直接的考验。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稳增长放在当前工作首位,行动起来、紧张起来,横下一条心,大干60天,尽最大努力保任务、保位次、争先进。
一、抓冲刺,咬定目标不放松。
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事关陇县发展形象,体现干部精神面貌,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福祉。根据全市新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类型,将山区五县划分为两个类型,我县、千阳、麟游同为一个考核类型,将同台竞技,千阳县人口体量小、工作有特色有亮点,麟游县经济总量大、煤炭化工能力支撑强,我县稍有松劲懈怠,就会落在后面。实现“山区争第一、全市走前列、全省有位次”目标定位,是我们向全县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加压奋进,扑下身子抓落实、稳增长。各镇、各部门尤其是承担市考县指标的部门,要对今年工作来一个认真、扎实的“回头望”,逐工作、逐项目算清时间账、进度账,尤其要算清在全市的排位账,逐一制定工作措施,直面问题,咬紧牙关,奋起直追,全力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抓运行,分类施策促赶超。
今年市上下达我县考核指标共5大类146项,考核指标更细、更全、更严。相关部门要逐指标分析研判,提高工作精准度,进一步细化措施、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前列指标要立足于“超”。横向比,我们居于全市前列的考核指标与兄弟县区差距不大,要抬高标杆,提高目标,持续加力,打造亮点,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的势头,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中位指标要立足于“进”。居于全市中间位次的考核指标,要挖掘潜力,精细落实,加强衔接汇报,再加一把力,再鼓一把劲,确保成绩“颗粒归仓”,向全市前列水平追赶。后位指标要立足于“赶”。对于排在全市后四位的指标,分管县级领导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及时分析研判,寻找差距症结,提出冲刺方案,利用最后两个月时间,集中力量,强力突破,迎头赶上,决不能拖全县后腿。近期,无论是党群部门,还是综合部门都要积极主动向上衔接,掌握考核动态,争取上级支持,弥补工作短板,以单项工作的争先进位带动全县整体工作提档进位。
三、抓项目,强化措施赶进度。
项目建设是完成指标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发展的源头活水。各级各部门要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省上近期出台的抓项目、稳增长17条措施,抢抓当前有利时机,未开工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入库,入库项目抓进度,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夺取全市项目建设十一连冠。紧盯37个市级重点项目和140个县级重点项目,赶工期,赶进度,保障项目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紧盯南岸新城停车场、陕果集团果畜循环基地等10个未达到时序进度项目和县医院医技内科住院综合楼、新冠森二期等5个无实质性进展项目,县级包抓领导要深入一线,找准症结,解决问题,确保11月底前开工建设、赶上时序进度。紧盯招商项目,优化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配置,推动比太新能源电池组件生产线、三九制药等16个重点线索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加快陕地电新能源项目及三个农光互补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到位资金48亿元以上。紧盯项目谋划,抓住国家产业转移、稳增长政策,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突出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科学谋划2022年项目,做大做实项目库,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抓联企,深入一线真帮扶。
今天会上,下发了《陇县工业倍增计划行动方案》《稳增长双月三进五帮攻坚帮扶行动方案》。全县上下要对照两个《方案》要求,特别是县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督促联企部门尽快进一线、进企业、进项目,帮政策落地、帮企业生产销售、帮项目推进、帮倍增计划实施、帮要素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要宣传落实政策,协调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中央、省市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我县出台的工业稳增长“十条”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创业创新、加快发展。要协调解决问题,深入开展“查堵点、破难题、抓落实、促提升”联企帮扶活动,帮助加快技改项目建设,协调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全力解决资金、人才短缺、市场开拓不够等实际问题,推进企业复产稳产超产。要实施倍增计划,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指导9户倍增企业制定实施一企一策倍增计划,支持其满负荷生产、能超则超,力促止跌回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要完善帮扶机制,联企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按照简洁、明了、实用、易操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落实、问题接收、分类流转、办理解决、结果反馈、评价考核等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帮扶制度体系,促进帮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五、抓当前,统筹兼顾促落实。
当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定要学会把握大局,统筹部署,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要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紧扣主题主线,精心安排部署,落实好全员学习、专题研讨、调研走访等任务,引导各级干部更新观念,激发活力、激发干劲、激发斗志,汇聚争创一流业绩的强大合力。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聚焦“四个百亿产业”,全面落实“链长制”,加快宝盛万只羊场、华能农光互补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稳增长的硬核支撑。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十大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六查六问”行动和防返贫监测帮扶,全面细致做好后评估配合保障,认真整改近期暗访、调研、检查反馈问题,确保后评估高线达标。要毫不放松疫情防控,我县与甘肃毗邻,外防输入压力非常大,一线同志非常辛苦,要持续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落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人物同防”各项措施,加强省界卡口疫情防控查验,确保万无一失。要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依法拆迁,严格执行政策,做实群众工作,坚决打赢打好棚改攻坚战,年内南街片区必须取得形象进度。要抓好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对照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彻底整治顽瘴痼疾,全力以赴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要做好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及时足额发放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金,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做好供暖准备,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安心过冬。要深化平安陇县建设,深入细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法严厉打击非访行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持续提升“九率一度”大宣传大提升工作水平,为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抓责任,领导带头聚合力。
当前,各项工作已到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关键时期,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县级领导要分口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对分管领域的工作加强具体指导,对分管部门存在的差距不足和具体问题要重点指导,尽快解决;对自己包抓的重点工作任务要亲临一线,亲自上手解决制约因素,反复抓、抓反复。今年要实行包抓项目、包抓工作连带责任制,定期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县级领导汇报各自包抓的项目、企业、承担的中心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任务完成不好的县级领导要向县委检讨责任。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一定要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负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抓落实,注重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各级干部都要敢担当、善担当、有担当,不断强化执行力,发扬雷厉风行的精神,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以勤补短、以勤补拙,一说就干、干就干好,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七、抓考核,真督实查严问责。
高质量推进稳增长各项任务,必须进一步发挥督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以严格的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全面过硬。县考核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发改、工信、统计等部门配合,统筹力量资源,加强市考县主要指标、重点工作和稳增长突出问题的督查,及时通报情况、预警提醒,定期向分管县级领导汇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对后进部门、后进工作、后进指标,要进行重点督查和反复督查,逐项通报进展情况,督促任务按时高效完成。要修改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对中心工作、强力推进的工作必须干好。要强化结果运用,严格兑现奖惩,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予以表彰奖励,在年终班子考核和干部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工作落实不力、完不成任务或市考指标排名居于全市后三名的有关部门,要通报批评、考核降等,甚至“一票否决”,严重影响全县大局的,主要领导要向县委作出检查,及时启动问责程序,必要时进行组织处理,倒逼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同志们,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实现争先进位,时不我待、重任在肩,希望大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盯紧目标,加压奋进,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以扩内需调结构实现稳增长
以扩内需调结构实现稳增长
(经济形势专家谈)
郑新立
《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09日 07 版)
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在消费和出口增速短期难以大幅回升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健康发展,保持合理投资增长就成为关键。我们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特别是把资金引导到有利于促进结构优化的投资领域。引导投资,应把以下几个领域作为重点。
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铁路是绿色运输方式,单位运输量的成本仅为公路、航空的1/10到1/100。建设高铁可以在300公里半径范围内形成一小时商务圈,能够有力促进城市群发展,改变现有城市布局。我国人多地少,发展高铁适合国情,高铁可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虽然现在铁路建设有两万亿元债务,但不必过于担忧。在铁路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一定规模的债务是正常的。应通过股权投资多元化、发行长期建设债券和贷款证券化等措施,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加快在全国形成高铁网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破解交通拥堵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国人口规模200万以上的城市大部分没有地铁和轨道交通,这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加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产生巨大需求,使闲置生产能力得到利用。
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等地的经验,适应农民改善居住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愿望,可以选择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或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配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以建筑成本价卖给农民,与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相交换,节省的宅基地可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或耕地。采用这一办法,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工业园区和农业耕作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不仅能推动农村居住与产业空间布局的有序调整、建设美丽乡村,而且能对发掘农村巨大潜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应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社区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的制度和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市应重点解决进养老院难、入幼儿园难、停车难等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养老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应把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结合起来,提供多层次的服务。随着儿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幼儿园设施不足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应加快养老院、幼儿园建设和护工、幼儿教师培养,以满足社会新增长的需求。随着轿车普及率的提高,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建设立体和地下停车场非常必要。此外,城市应把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纳入保障房建设范围。特别是在那些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为他们提供公租房。这样也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巨大需求,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应当说,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关键在于政策到位。干好这件事,既能拉动投资,又能启动消费,还能扩大就业,可谓一举多得。
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今年一些地区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而是环境污染长期累积的结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国务院最近推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措施,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生态环保产业所提供的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等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其投入的成本不可能像一般商品那样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价值补偿,只有通过政府颁布强制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严格监督实施使其普遍进入生产成本,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如果说过去我们发展水平比较低,忽略了产品的环境成本,那么,现在人均GDP达到了6000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已经能够承受环境成本。即使少量困难家庭承受不了,也可以通过给予困难补助的方式解决。如果能够建立起公共产品价值补偿机制,使投资环保产业同样能够赢利、能够创造GDP、能够增加就业,就能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保产业就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目前,治理污染的技术设备越来越成熟,而且相当大部分国内能制造。比如,治理大气污染的脱硫脱硝除尘装备国内都能生产。只要改革生态环保体制,出台强制性禁止排污的措施,使所有企业都处在同一竞争规则之下,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就有可能。目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行业包括煤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都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污染排放。汽车尾气污染可通过提高油品质量加以治理,其技术是现成的,关键在于需要用户承受一些成本提高的负担。在普遍采取环保措施之后,环保设备和环保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就会降低,用户负担就可以减轻。关键问题在于,抓紧建立能够调动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产业积极性的新机制。
针对大宗进口物资实行以产顶进
去年,我国进口总额超过1.8万亿美元,其中石油和化工产品达4000多亿美元。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成熟的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的技术也已取得突破,成本均低于进口。发展煤制油和煤化工,既能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又能增加就业,应当放手去做。特别是作为重要化工中间原料的对二甲苯(PX),由于近几年没有投产项目,已造成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去年进口超过70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62%。日本、韩国对二甲苯产量的2/3出口到我国,而且价格不断提升,整个石化产业链的利润迅速向对二甲苯集中。选择人烟稀少的荒岛,集中建设大规模、现代化对二甲苯生产项目,以解决国内市场短缺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用汇已超过石油进口,应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政府可以组织产业联盟,把科研机构、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和大学的力量结合起来,在财政的适当支持下共同出资、成果共享,一定能够攻克技术难关。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超过5000万吨,而在新疆北疆地区还有1000万亩可耕地,适宜种植大豆。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规划,支持企业与地方尽快干起来,以降低进口负担。
把淮河经济带建成新的增长极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腹心地带,有27万多平方公里、1.8亿人口,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发展现代产业条件较好。但是,由于降雨集中在7、8月份,雨季常常发生洪涝灾害;雨季一过,又无水可用,常常出现干旱,至今仍为豫、皖、苏三省经济发展的洼地。淮河流域是鄂豫皖根据地和新四军根据地所在地,战争年代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让淮河流域的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先烈们的夙愿和老区人民的殷切期盼。应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淮河流域发展总体规划,把加快淮河经济带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的战略支点。可以把淮河打造成为我国又一条出海黄金通道,使淮河流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新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