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感总结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Icu院感总结分析
ICU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发人群,对其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及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并早期实施干预措施,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病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进行了三大导管(呼吸机、CVC、尿管)的目标性监测,1-11月份共监测我科住院病人 人,发生医院感染率为,使用呼吸机病人数,使用CVC人数,留置导尿的人数。。。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整体呈上升趋势,排名前五的细菌为,应加大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一、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1、手卫生依从性差 医务人员手卫生指针执行不严,致使手成为各种病原菌传播的媒介,引起交叉感染。
2、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不严格 ICU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如操作不规范,无菌技术不严格等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管道如:雾化器管道等消毒不彻底从而增加感染机会。
3、ICU病房内环境污染 ICU人员流动性大,护工、探视人员更衣更鞋不规范;清洁工卫生洁具不能认真做到一床一巾;ICU病房面积小,设置床位多,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上多种危重患者同住于大室内,特殊感染患者不能入住隔离间(仅能床旁隔离)。
4、抗生素使用不规范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抗生素的使用起点高,用药疗程长,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从而引起真菌感染和耐药菌的产生。
二、控制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科室人员手卫生、无菌操作、多重耐药菌、三大导管等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意识,有机会派人外出参与感染控制的学习的。本年我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考核均已合格。
2、加强病区管理 严格加强探视制度、控制入室人员、进出病区严格更衣更鞋、室内卫生湿式清洁,卫具做到一人一消毒,拖把分区使用,室内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清洁消毒过滤网,确保空气消毒效果,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的院内感染。
3、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手卫生制度,为严防医务人员手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我科将手卫生作为科室重点培训内容,在每张床头和治疗车上都配备快速手消液,配置完备的洗手设施,采用规范的洗手方法,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不同的患者前后,从患者的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等均应进行手卫生。
4、对侵入性操作者早期实施干预护理 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我科患者行口腔护理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对于脑外科的患者可以加用双氧水去除口腔异味,并在前后夜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对VAP的发病有一定预防的作用,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和清洁;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呼吸机管路采用一人次一管路,并定期进行更换,连接呼吸机上面的冷凝水要及时倾倒,尤其在给患者更换体位时,勿使冷凝水倒流,以免发生误吸而引发感染;严格掌握导尿的适应症,严格无菌操作;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每天做好尿道口的清洁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和集尿系统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返流。做好静脉导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如被分泌物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敷料。
5、加强消毒灭菌监测效果
每月对室内空气、物表、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监测,不合格的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监测,直达到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诊疗环境。
三、定期考核及时反馈 认真制定“ICU医院感染考核标准”,每月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监测,并配合院感科进行“三大导管”目标监测,每季度分析,通过不断的监督、检查、指导,实现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二篇:院感工作计划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2 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3 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 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4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 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二 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 医院感染的监测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内镜室、牙钻、高压灭菌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3 开展医院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定期向各临床科室反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
三 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1 加强ICU医院感染的管理: 1)、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穿探视衣、鞋套、戴帽子入内。2)、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培养每月一次。3)、每个病人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给别人使用。4)、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5)、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防控措施。6)、洁净手术术后患者入住ICU要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2 对于骨科大手术的管理,采取院感科专职人员监督手术过程各环节,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改正。要求全院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无菌操作意识。
四 开展目标性监测: 1.呼吸机相关性性肺炎及发病率。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病率。3.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发病率。4.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五 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六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订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院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2 加强全院职工的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对高危科室及部门的医护人员每年提供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七 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2 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 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八 加强和深化清洁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和提高临床医生关于预防术后感染的正确认识。
运长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4-04
第三篇:2016院感总结
2016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里,我科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制度,认真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将2016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监测工作:2016年我科完成了15个科室的26个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的强度监测,其中22个紫外线灯的强度达到标准,4个紫外线灯的强度不达标,对不达标的要求科室及时更换灯管或不再使用。还完成了对新生儿病房、急诊、ICU、发热门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妇产科门诊、消化内镜室、外科,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急诊抢救室、急诊输液室、儿科门诊、等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和部门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使用中的消毒剂等物品的生物监测共85份,对监测结果和改进建议均及时反馈给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并限期整改,体现了持续质量改进。
二、手卫生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科将手卫生设施的管理、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作为每月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并且在4月份对我医疗区进行了手卫生管理的专项督导活动,通过不断的督导检查进一步提高了我医疗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三、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工作:积极配合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和考核。
四、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科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我院重新修订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操作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意外事故应急方案》的各项要求,加强了对医疗废物处理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各
科室、部门有关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运送、交接、登记等情况进行了反复认真地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科室进行反馈,将检查结果与科室的绩效进行挂钩,限期整改,体现了持续质量改进。
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工作:2016年,我科每月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的检查工作;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工作;每半年进行紫外线灯管的监测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科室和部门反馈,积极指导落实整改,不断提高临床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做到持续改进。
六、其他工作: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我们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积极配合省疾控中心对我院部分科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认真完成了院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感染科
2016年12月30日
第四篇:院感总结
2016年产科院感工作总结
2016年在院领导及院感科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产科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级医院相关台账,从计划落实到严格管理制度,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全科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科医务人员院感意识,努力提高产科院感管理,将产科院内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本院感工作总结如下: 一 教育培训
1、科内工作人员每季度学习院感相关知识并组织考核,护士长与感控护士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感知识讲座和培训。
2、督促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规范着装。
3、每月进行手卫生督查,科内全体人员基本掌握院感相关知识和七步洗手法。
二、质量控制
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的措施。全年手术人数近3000例,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新生儿无一例脐部感染及其它部位感染。
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加强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管理。
2、严格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所有用物尽量一次性使用。
3、严格无菌物品管理,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4、加强对梅毒、乙肝等阳性孕产妇、新生儿的病房管理。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转运,无泄露事件发生。
2、加强对科室保洁人员的宣传培训,提高意识,杜绝医疗废物倒卖。
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管理,从手卫生、防护用具抓起,并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六、努力提高全体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切实控制交叉感染风险。使用皂液,增加
快手消毒剂,每周对科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督查。
五、存在不足:
1、手卫生依从性仍有待提高;
3、婴儿车使用未达到一用一消毒;
4、对保洁员的培训工作不到位;
对以上存在问题,2017年科内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培训考核!
第五篇:院感总结
2008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新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和全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发生率2.4%,漏报率1.5%,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46.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13%,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全年无一起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
一、健全织织 完善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院感科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定期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和科室控感员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在上级机关检查和监测中全面达标。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季度根据量化指标进行一次大检查、每月抽项检查,每周随机检查,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进行质量考评,并与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挂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全年共进行了四次季度质量检查,编发医院感染通讯四期,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ICU、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儿科、透析中心,口腔科、内镜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仅日有安排,周有重点,而且专项专管,如对ICU的控制重点就是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手术室的督查重点是手术后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灭菌监测,对口腔科、内镜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每月进行检查等,使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病区终末消毒管理,针对病区终末消毒不规范现象,制定并下发病区终末消毒措施,按照要求每周检查,对不规范的行为与考核挂钩。
3、每周对斗鸡分院、县功分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项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使分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规范化。
4、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递给病人,造成病人—医务人员—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此,为总院、斗鸡分院、县功分院编印张贴卫生洗手图500余张,要求护士长每月按需领取手消毒剂,洗手液。医生在查体和执行各项操作前后自觉进行手消毒。护士在接触病人和执行各项操作前后自觉进行手消毒。科主任、护士长定期监督检查。控感科每周下科室进行检查。
(三)沉着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1、5.12抗震救灾工作中,科室同志团结一致,坚守工作岗位,积极主动协助临床一线及时解决问题,为地震棚的患者服务,在住院患者搬进抗震棚后及时制定下发了《宝鸡市中医医院突发事件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预案》《防震棚消毒隔离措施》;坚持每天用含氯消毒剂对防震棚周围环境进行喷雾消毒四次;并坚持每天2-3次进行巡视,及时发现消毒、灭菌、隔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和及时收集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2、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5月份,针对我省和我市也相继出现的肠道病毒71型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我科及时对儿科全体医务人员、全院院感员进行《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制定并下发《手足口病医院感染控制要求》,每天不定期下病房、门诊特别是儿科留观室进行检查指导,确保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发生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后,凭借职业敏感性,我科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及时召开了全院护士长、控感员会议,及时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科室组织学习和讨论,并结合本科室情况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二是加强了重点部门及重点环节的排查。对ICU、内镜室、供应室、手术室、产婴室、口腔科等相关科室实施重点监测,对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以及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等进行了监测。三是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考核,更换了洗手液。10月底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院无菌物品、重点部门监测采样抽检均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为产房、婴儿洗澡间、介入科室、口腔科、门诊计划生育室、眼科等重点科室配备了手消毒机。
4、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与检验科配合,每日监测耐药菌株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三、实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今年紧紧围绕医院开展的流程化管理,对院感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制定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流程”“监测流程”“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流程”“抗生素管理流程”“发生职业暴露流程”“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等近30项流程,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便于临床医务人员操作。
四、开展了现患率调查。
根据中管局“医院质量管理年”要求,10月份院感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调查前对24名参加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调查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率为1.2%。抗生素使用率为39.44%,菌检率为21.7%。
五、进行医院感染的全面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坚持每月下科室监测400余住院病人,发现感染病例或有漏报现象,及时反馈回科室。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构成比、病原菌检测情况,分析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查找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2、进行目标性监测:对ICU、肿瘤科、各临床科室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手卫生,每周下科室3次,通过采集病历及护理记录、各种监测报告、X线检测结果等,向医生、护士了解病人情况、床头查看病人等方式选定目标,重点关注有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治疗、操作的病人,以及长期或多联使用抗生素的病人,然后前瞻性的提出问题,并给予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指导意见,不断循环监测,及时调整监控策略,以达到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的主要对象以重点部门为主,院感科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轮转监测,每季度轮转一次,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通过院感通信及时反馈各科室。全年对重点部门共监测取样321份,其中物体表面监测49份,合格40份,合格率81.6%;工作人员手监测31份,合格28份,合格率90.3%;使用中消毒液204份,合格204份,合格率100%;室内空气25份,合格22份,合格率88%;无菌物品6份,合格6份,合格率100%;透析液入口液3份,合格3份,合格率100%;透析液出口液3份,合格3份,合格率100%;
4、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对新购进紫外线灯管每批次进行抽检,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131根,合格117根,合格率89.3%。
六、加大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
每周定期检查外科系统围术期用药情况,依据《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要求,逐步达到规范规定的100%指标。全年抗生素使用率46.2%;细菌培养率达到61%;医院感染病人的细菌培养率达到56.8%;每季度对全院使用抗生素前十位的科室进行排名,在院感通讯公布,联合药剂科检查病历,分析原因,对用药情况进行干预;每日去细菌室了解致病菌检测结果,每季度将细菌分离率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七、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对总院及分院口腔科、内镜相关人员、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参加人员30余人,学时2小时;
2、对儿科医生、护士,全院控感员进行“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共有50余人参加,学时2小时;
3、对82名健康助理员、保洁人员及分院相关人员进行了消毒隔离、卫生洗手等知识培训,以杜绝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对132名新上岗职工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5、对斗鸡分院医生进行《医院感染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现患率调查》人员培训;
6、为保证现患率调查的顺利进行,10月份对参加现患率调查的24名医生,进行了调查方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
7、10月份对护士长进行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消毒隔离制度等方面强化培训,并进行了现场考核。
9、对全院医生进行了卫生洗手考核,无菌技术操作等知识培训及考核。共考核临床医务人员105人,合格率为95%;
八、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前进,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各类人员责任,进行各类人员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针对我院下午电梯运行压力较大的问题,制定并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及时调整了收取时间和流程,增加了临床科室医疗废物上门收取次数,更好地解决了临床科室的医疗废物及时包装后的存放问题。
九、2009年医院感染工作设想:
1、配合医院流程化管理的总目标,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流程。
2、编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小册子和《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监测的准确性,提高规范化程度。
3、制订“重点部位预防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如手术部位感染的SOP、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SOP、手卫生SOP、导管相关血流感染SOP、ICU环境清洁、消毒的SOP,并监督实施。
4、加强部门合作,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军作战”。加强与护理部、质控办、医务处、总务处、设备科及临床医技科室的协作,将医院感染管理完全融入医院质量管理之中。签订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书,建立循责制度。
5、继续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大力推广手卫生在感染控制中重要地位的宣教与考核,提高手卫生依存性。
6、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7、制定ICU三种导管相关感染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
8、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缩短术后用药时间。
9、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逐步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的理念,全方位、大幅度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008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