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安二院加强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关于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进一步扎实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县卫计委的有关要求,制定我院“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现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为主题,围绕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各重点环节,通过查找、讨论、培训、考核等有效措施,强化安全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23日—2月28日)
于2017年2月23日我院召开了全体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在会议上传达了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县卫计委的有关要求,布置了我院“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科室要对此次医疗安全专项检查活动进行动员,传达到每一位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形成整体合力。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自查阶段(3月1日—3月14日)
各科室要对照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和本方案,开展医疗安全自查活动,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对医疗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急诊科、新生儿科、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药剂科、供应室等重点部门、重点科室以及护理管理等。自查结束后各科室务必于3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至院医务科。
(三)集中检查、整改阶段(3月15日—3月25日)
针对各科室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医疗安全工作方面存在的缺陷,我院将组织集中检查。对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对在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中积极主动、态度认真、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总结提高阶段(3月26日--3月29日)针对此次专项整顿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和效果评估,按时将汇总信息上报。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落实“两个责任”的要求,科室应实行“一把手”负责,科主任具体抓,科室质控组织负责实施和督查。各科室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管理组织,做到组织、人员、责任、任务“四落实”,切实把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抓紧抓好抓实。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是医疗的生命线,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诊治、规范操作、优化流程、细化服务,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深入开展医疗安全大检查,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
(三)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各科室要组织对本科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和整改,医院将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进行督导和检查,特别是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对自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医疗质量安全隐患的科室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新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2017年2月23日
第二篇: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转发关于切实做好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效果评估和信息报送的通知》精神,为了切实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院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活动,活动开展期间对全院进行拉网式医疗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着力解决医疗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的开展,在我院广大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把追求社会效益贯穿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始终;增强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努力解决当前医院管理特别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我院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结构,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有效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着力提高质量意识
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大对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提高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围绕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采取现场讲座、网络视频等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宣传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着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二)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各科室要针对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的自查,提出整改意见、措施并逐一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开展全面检查,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针对部分医务人员服务宗旨淡薄,医疗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执业行为不规范,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不够,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不严,院感控制不力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对自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不断持续改进,要做到整改事项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效果落实。
(三)全面贯彻卫生法规,坚决落实核心制度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首问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校验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要采取考试、演练、检查等多种措施保证各项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落实到位。
(四)建立完善报告制度,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分析、预警和处理能力;要严格执行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后,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建立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领导不力、管理不严发生严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的要依法依规进行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月20日-1月25日)
积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加大“三基三严”培训力度。通过学习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二)自查自纠阶段(1月26日-2月10日)
按照通知要求,对照医疗管理法
第三篇:2017顶山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2017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市卫计局《浦口区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查找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改进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
二、整顿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顿,进一步强化医院领导干部和广大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增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组织,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三、整顿范围
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以及其他科室。
四、整顿原则
(一)、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与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平安医疗创建”等活动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
(二)、全面梳理和重点整顿相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梳理和排查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实验室和
后勤安保等部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重点整顿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漏洞、薄弱环节和违法违规执业行为。
(三)、医疗机构自查与部门督导检查相结合。各科室按照本方案,对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整改落实。医务科在科室及部门开展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对科室进行督导检查。
(四)、广泛动员使全院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都参与到医疗质量安全整顿中来。同时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引导社会关注和监督,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五、整顿内容
(一)规范执业行为
1、查医务人员执业资格。临床、b超、心电图、x线放射、磁共振等医务人员的执业范围、执业地点是否符合执业要求。
2、查医疗行为。义诊、性病诊疗活动是否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是否具有资质,药械是否符合购进、存储、保管和使用规定,非医用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医疗收费项目是否详细,是否出具收据。
(二)改进医疗质量
1、查13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针对13项医疗核心制度开展全院病历书写规范大检查、医疗核心制度大考核和医疗救治演练活动,全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重点对首诊负责制,病历书写,交接班制度进行检查落实。
2、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
3、查医疗质量管理与质控体系。院内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每起医疗纠纷组织讨论和研判,对已发生的医疗纠纷全部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到位;医务科每周、每月、每季度分析汇总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提出医疗质量改进措施,向全院各科室通报;各科室质控员对每起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4、查诊疗服务行为。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处方管理办法》等规章,规范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高值耗材的采购、登记、保管、发放、使用和处置。
5、查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比例<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比例<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清洁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三)改善医疗服务
1、查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导医服务和即时结算服务。
2、查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医疗服务价格对外公示,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及时受理患者价格投诉。
(四)保障病人医疗安全
1、查医疗感染管理控制。重点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输液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科室的院感控制管理。
2、查“三查七对”制度。在执行医嘱,查房、输液、输血等为患者医疗服务活动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3、查医疗急救管理。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急诊力量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符合要求,急救药品和器械配备合理,加强医疗急救岗位技能演练与考核。提高医疗急救应急能力,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4、查医疗过失报告与处理。制订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及时、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认真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
5、查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对发生的每起医疗纠纷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
(五)改进医德医风
1、查医德医风教育。医疗定期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约医德医风,培养职工的责任感、事业心,真正做到医德高尚、廉洁行医、勤政为民。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
2、查医德医风制度。制定出台医德医风制度规范,明确医、药、护、技各类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坚持用制度管人。建立完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实行院内监管和社会监督,提
高医疗行为透明度。
3、查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加强医疗巡查和卫生行风巡查,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典型案件,充分发挥办案的警示作用。
(六)转变工作作风
1、查科室主任职责。履行医疗安全管理科室责任人的职责,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分析本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形势,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2、查医务人员职责。履行医疗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的职责,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研究疾病救治工作,掌握与患者沟通技巧,严格遵守各项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技术规范、操作常规和医疗核心制度。
3、查饮酒问题。医疗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严禁饮酒。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及自查自纠阶段(2017年3月1日—8月10日)
1、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启动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通过宣传活动主题及内容,提高全院及社会知晓度。各科室及部门要做好组织和动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造声势、抓载体,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营造良好整顿氛围。
2、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全面了解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3、全面开展评价分析。各科室依据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开展自
我评价分析,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4、认真排查处理。根据群众反映和自我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查找执业行为、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病人安全、医德医风等方面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将整改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严格进行整改,并形成自查整改报告。各科室应将自查整改报告(含电子版)于3月10日前报医务科。
(二)督查整改阶段(2017年3月20日一3月31日)
各科室及部门开展督查整改工作。医务科适时对各科室及部门整顿情况进行抽查,并全院通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4月1日一4月10日)
1、各科室及部门对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我总结,形成总结材料,各科室及部门在4月10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以书面形式(含电子版)报医务科。
2、医务科对整治中查找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看整改是否落实到位、责任追究是否落实到位、违法查处是否落实到位,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对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制度、好做法进行宣传,引导相互交流,并转化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予以表彰推广。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是改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善行业作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各科室及部门要落实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明确
任务,精心组织,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抓紧、抓细、抓出实效。
(二)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各科室及部门要细化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周密部署,针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全面开展排查。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整改。要着重查找医务人员服务宗旨是不是淡薄,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强不强,执业行为规范不规范,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够不够,医疗技术的准入是不是严格,院感控制措施是不是落实等问题。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各科室及部门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医疗质量安全中的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四)从严要求,重在实效。各职能管理部门要在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整顿方案中加强对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顶风违法违纪行为的,要坚决及时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7年02月20日
第四篇:2017年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整顿实施方案
医行[2017]xx号
XXX人民医院
“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省、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关于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X卫生计生[2017] 8号)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常务副组长:XX 副
组
长:XX 委
员:XX
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小组职责:根据活动安排,对相关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医疗技术管理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指出,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科室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小组随后追踪整改结果。
二、活动目标
贯彻落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医院内存在的医疗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整改,纠正问题,消除隐患,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整顿活动重点
(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
1、检查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
2、明确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专职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是否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规范。排查医疗机构是否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二)医疗技术管理情况
1、是否分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2、是否建立医疗机构临床应用管理的专门机构;
3、是否落实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人员培训和管理是否到位;
4、是否存在违规开展禁止和限制类医疗技术的情况。
(三)医院感染管理情况
1、是否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
2、是否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
3、是否按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4、是否存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重复使用的情况。
5、重点检查临床实验室、感梁科、血液科、新生儿科、ICU、血透室、手术室、内镜室等重点部门,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规范;是否加强对医院感梁重点环节的管理,有效预防经手术器械、各类插管、针具等各种侵入性医疗器械导致的感梁。
四、组织实施
(一)自查自纠阶段(2月15日-3月3日):活动小组每天对相关科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要求科室限期整改。活动小组追踪整改结果。
(二)问题梳理上报阶段(3月3日-3月4日):活动小组梳理本次排查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将排查及整改情况汇总,上报卫生计生委。
(三)巩固提高阶段(3月5日-3月15日):活动小组再次对台账中的问题进行回头检查,巩固整改效果,迎接上级主管部门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严格检查,找出问题和隐患。活动小组下科室检查时要严格对照考核标准、认真检查。真正查出科室在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二)积极配合,及时整改。在活动小组下科室检查的过程中,各科室要积极配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检查过程中不予配合,出现的问题整改不及时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严重处罚。
2017年3月7日
第五篇: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方案
XXX人民医院 医疗安全专项整顿方案
按照省市安排,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为工作目标,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完善监管,强化整改,消除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开展医疗质量安全集中整顿要与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平安医院”创建相结合,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二是要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形成人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责任管理体系;三是要强化整改,消除隐患,完善重点部门、重要岗位、重要环节、重点操作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切实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四是要强化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
二、整顿范围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17年2月15日至3月15日
三、主要内容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医疗服务安全措施;强化制 度建设,构建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突出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医疗安全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建立医疗质量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落实到位。
1.健全医疗质量安全制度,并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细化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2.健全院、科两级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并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落实院科主体责任。
3.完善规章制度和措施,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分析、评价,查找医疗质量安全隐患,针对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4.完善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机制,制定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
5.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按照规定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完整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6.落实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措施和患者安全目标,鼓励自愿报告不良事件。
(二)加强风险管理,消除安全隐患。1.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2.加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建立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4.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加强对不良事件等安全信息的监测,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置工作。
(三)突出管理重点,保障患者安全。
1.加强对于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加大对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门急诊、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室、高压氧治疗室、消毒供应室、麻醉科、口腔科及实验室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力度。要重点加强对针刺、小针刀等中医侵入性治疗操作,以及针灸针具、拔罐器具、药浴容器等器具消毒灭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认真执行清洗、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严格规范临床操作,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到质量控制过程有记录和可追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3.强化对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血源性病原体的识别、监测与管控。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实施防护与隔离,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尤其对涉及操作范围大、过程较为复杂的有创操作,以及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接触的相关临床诊疗操作,要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杜绝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传播。
4.加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预防及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5.加强临床用药管理,保障用药安全。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定期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6.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管理规范。
(四)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保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1.健全并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章制度、手术分级制度。认真梳理本机构开展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项目,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实行手术分级授权动态管理。
2.开展限制临床应用技术要符合相关规定。3.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价机制,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确保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4.定期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死亡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日、随访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等。
5.杜绝违规开展禁止或者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不使用不合格或者未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等开展诊疗活动。
(五)加强教育培训,营造安全文化
1.开展全员职工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2.建立岗前培训制度,重点关注新入职医务人员、实习进修人员、返聘人员等人员的岗前培训,抓好薄弱环节。
3.强化全院、全员“三基”、“三严”训练教育,落实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形成医疗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和通报机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营造人人重视医疗安全、人人落实医疗安全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严格监管责任。医院行政科室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指导各科室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各项工作,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要对专项整顿做出安排部署,制定具体方 案,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切实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抓好落实。
(二)加强督导检查。整顿集中活动月期间,院领导要围绕专项整顿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0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