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路测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网络路测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在网络运行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可预料的问题。有些问题如基站硬件故障、传输问题等,可以通过网络操作维护设备(OMC)来发现,找到解决方法。但是某些上下行干扰(并没有导致严重的掉话)、覆盖不合理等无线网络中的问题,在统计中难以被发现,而这些问题又是与用户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问题,对此,应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分析对网络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依据测试结果,对问题的改进或优化提出调整方案。
一、路测原理简介
路测的实施基于路测设备。所谓路测设备,就是为网络优化、规划工作而专门生产的软、硬件设备,其中包括数据采集前端、全球定位系统GPs、笔记本电脑
及专用测试软件等。
目前的数据采集前端多为内部有特殊软件的测试手机,这种手机外观上与普通手机一样,但是手机内部装有专门的软件,可以依靠网络来完成一些特殊功能,如锁频、强制切换、显示网络信息等;也可以不依靠网络来完成一些功能如全频段扫频和选频点扫频等;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与手机之间的通信电缆来接受计算机发来的指令,并且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存储起来,供计算机进一步处理。
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化地图配合可以把路测数据放在地图上,显示出测试路线,并标出掉话等事件点,更便于问题分析和道路覆盖的宏观把握。
二、测试问题分析及处理
在路测中,我们主要关心下列指标或情况:掉话、拥塞、接入失败、下行质量、切换失败、基站覆盖等等。掉话,是各运营商之间网络质量比较的最基本指标。由于GsM制式采用的是硬切换方式,所以使网络中掉话次数尽可能减少是我们的首要问题。网络的下行质量也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在日常测试中也很关注这个指标。拥塞是网络当中另一个重要问题,较多的拥塞会严重影响网络声誉,从经济效益来讲会使大量话费流失,拥塞的原因除去该地区基站信道容量不足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基玷覆盖不合理造成的。网络中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出现的,发生某一个现象可能是多个问题集合在一起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某一现象与产生原因做出总结,便于尽快发现问题。
1.掉话
掉话只是测试中最直接的现象,是网络中出现某些问题的最终表现。掉话产生的原因,从测试角度看主要
有下面几种情况。
(1)上行、下行质量差 上行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上行干扰,上行干扰可以通过在OMC查看小区TRX状况或CEILDORDTOR的报告得到。上行质量差的另一个原因是直放站干扰或其它电磁波发射源(如其他手机)干扰,这可以通过于
扰报告和TA报告得出。
下行质量差的情况可以通过测试软件中的RX_QUARLITY项直观地看到。下行质量差的原因较多,包括同邻频干扰、基站覆盖不好、手机移动中未能正常切换、基站硬件问题等等。
针对上行干扰的解决方法:查找干扰源。针对下行干扰的解决方法:同邻频干扰时,采用改频方法;基站覆盖不好时,建议加站或扩容,或提高主控小区功率;手机切换不正常时,调整邻区设置;对于基站硬件问题,在OMc上调试或发故障单。
(2)硬件原因
硬件原因产生的掉话,通常为不明原因的网络挂机或信道释放,也可以表现为在较好的场强下质量很差,这可以通过OMc上的小区状态和告警,结合当天的统计和一些报告来判断。如果是硬件问题,则掉话现象
会比较严重。
解决办法:对能够确认的硬件原因,发故障单检查并更换硬件;对不能确认的硬件问题,可以通过倒换频点和选择性地关闭跳频或TRX等方法加以证实。
(3)非网络原因
掉话故障中有一些并不是网络原因造成的,而是测试软件或其他临时原因造成的。这些假掉话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干扰,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第三层消息中的DISCONNECT中的CAUSE)加以分
析和判断。
2.接入失败
接入失败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网络拥塞。拥塞分SDCCH拥塞和TCH拥塞,产生原因是基站信道(5DCCH或TCH)容量不足、基站覆盖不合理、基站硬件故障(基站收支路问题)等,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扩容、加站和检查更换硬件来解决。接人失败也可能是上下行质量差,导致手机与基站间的通信不成功造成的,我们可以用前面所述关于上下行质量方法进行判断并解决。
3.切换失败
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基站参数设置有错误或不合理,切换目标基站有拥塞情况,切换目标基站有干扰情况,硬件故障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基站切换参数设置,查看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上下行质量、干扰状况、链路状况及硬件状况等等,并结合当时的统计及相关报告来判断,解决方法与解决掉话和接人失败的方法基本相同。
三、实际情况举例
下面我们就日常工作中的掉话问题进行举例说。测试系统在手机掉话时刻所采集到的数据显示比较全面,包括系统信息、呼叫统计信息、越区切换信息、手机下行信号强度、当前的位置信息等,此外还有一些系统内部的信息如第三层消息等也可以显示出来。从当前显示的信息看,3361基站信号很强,但是质量很差,在我们日常测试中这种情况都是由于干扰或是硬件问题引起的,通过OMC我们未观察到该基站存在硬件问题,由此我们认为该基站存在干扰情况,这样我们就可初步判断出掉话原因。
手机掉话后马上进行小区重选,重选后的基站为914,但是BCCH与3361基站同频,结合小区分布图来判断,我们认定这个掉话是由于同频干扰引起的。同时我们发现掉话时3361基站的TA已经标为4,且覆盖方向也不应该是掉话地点,又经过分析,发现之所以手机在该地区占用3361基站的信道,主要是由于3363基站无法切换到914基站,914基站并不是3363基站的邻区,而由于3361基站与914的BCCH相同,使得手机切换到了3361上。此外,再加上地形、建筑物等对网络规划造成的难以预料的影响,就造成了同频干扰,继而掉话。通过调整规划和修改邻区参数,上
述问题得到解决。
网络测试设备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我们如果要发现并解决网络当中的问题,就必须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判断,同时也需要一些其他的辅助工具如小区分布图、统计、报告等等。网络测试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因为网络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地测试、优化,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才能把网络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DT测试数据分析
完成了数据收集以后要做的事情就是数据的分析。通过回放采集回来的数据,结合测试时的现场记录,来详细地分析找出存在的网络问题,从而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
分析时资料的准备:电子地图、最新小区CDD、基站
信息表。
一、弱信号问题的处理
弱信号问题的处理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地形
进行不同的处理。
主要的方法有:加大发射功率、调整天线高度、调整天线方向、调整天线下倾角、功分基站、分裂基站、加直放站、新加基站等。
加大发射功率:
在房屋密集的地方出现弱信号,基站天线无阻挡,且在天线主瓣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可建议加大发射功率,一般在不影响覆盖的情况下同时加大天线下倾角。
调整天线高度:
在离天线较近的地方出现弱信号,无阻挡、无法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来解决(下倾角过大会引起覆盖模形的变形)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天线的高度。在离天线较远的地方出现弱信号,可适当地增高天线高度。
调整天线方向:
在天线旁瓣方向覆盖的地方出现弱信号,在不影响覆盖的情况下可适当地调整天线方向,让弱信号区域在天线主瓣覆盖范围内。注:天线的调整优先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等主要干道。
调整天线下倾角:
在离基站很近的主瓣覆盖方向出现弱信号,而在离基站较远的主瓣方向信号较强的情况下,主要是由于基站天线较高,而下倾较小,建议加大天线下倾。在离基站较远的地方出现弱信号且无阻挡的情况下,可建议适当减小天线下倾角。
功分基站:
主要针对离全向站不远且无阻挡的一个方向出现弱信号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全向站功分一路正对弱信号方向,采用高增益天线来加强覆盖。(注:如果是道路则一般建议用水平波瓣较小的高增益天线;功分一路,全向站整体信号将减弱3dBm左右,一般不考虑功分
超过两路)。分裂基站:
在离全向站不远的四周都出现弱信号,无阻挡,且话务较高的情况下一般考虑分裂基站。
加直放站:
一般在室内或室外由于有阻挡而出现弱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直放站。如两面有山阻挡的道路,无法通过调整天线来解决的情况下,建议加直放站。
新加站:
在人较多,附近无基站附近而出现弱信号的情况下,建议加新站增强覆盖。
二、高误码
高误码的出现也有多种情况。如:手机问题、基站硬件问题、频率干扰及其他上行干扰等
1、手机问题:用OT76或TEMS手机的时候,有时有发生第一、二邻区没出现,误码率很高。出现这类问题时,只要把手机关机重启,就能解决。
2、基站硬件问题:在测试时发现信号很强,但误码很高,同时信号不稳定,时强时弱,有理由怀疑是基站硬件问题。出现这类问题,可以与监控联系,看此基站有无出现告警,如果没有则关跳频做锁频测试,找
出有问题的载波。
3、频率干扰问题:频率干扰的情况有BCCH与BCCH同邻频干扰;TCH与TCH同邻频干扰;BCCH与TCH同邻频干扰。同邻频干扰的范围:一般来说,同频干扰在不开跳频的情况下是12dBm,开跳频是6dBm;邻频干扰,不开跳频是9dBm,开跳频是6dBm。(1)寻找干扰源:可根据频率干扰范围,在所测试软件显示的邻区中查找,或通过基站地图从地理位置上寻找,如找不到则可以通过扫频的扫频文件回放寻找,找到干扰源后,要做频点覆盖图加以确认。(注:一般情况下,邻频干扰并不严重。但也要看实际情况,主要是看服务小区的频点有多少,如果十二个频点,有两个邻频的话,干扰并不严重;如果只有三个频点,有两个邻频,刚干扰是十分严重的。当然同时与干扰
源的信号强度有关。)
(2)频率干扰问题的解决:很多情况下,频点的规划是没有问题的,干扰一般都是由于过覆盖引起的。所以一般通过调整天线方向和下倾角就能解决。但也有一些地方基站较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频点干扰的问题,两小区的天线方向相对,无法通过调整天线来解决,可以建议换频。如在无可换频点的情况下,查此小区话务较低,可建议减容,删除该频点。如附近多小区出现严重的频点干扰问题,不能通过换频解决的,建议局部变频。(注:能通过调整天线解决的干扰问题,一般不鼓励换频)
3、其他上行干扰:这些干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私装的无线设备的干扰。这方面的解决一般要联合无委用频谱仪查上行干扰,拆除私装设备。
三、切换问题(1)功率预算切换
低层切高层=LAYERTHR+LHYST+KOFFSET 高层切低层=LAYERTHR-LHYST+KOFFSET 同层间的小区切换=KHYST+KOFFSET(900)
同时切换还和质量与距离有关。
(2)切换慢:主要表现在切换前出现弱信号同时伴随高质差,而邻区信号较强。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通过调参数SSLENSD来解决。两个单位为一秒钟,一般调
整时设置值不小于6。
(3)切换频繁: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改变主服务小区或调整参数KHYST。(注:默认值为3,一般不设置
大于6。)(4)切换混乱:当出现切换混乱时一般都是没有主服务小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通过调整天线来实现。
四、过覆盖问题
过覆盖顾名思义,就是小区覆盖过远,超出应该覆盖的范围。在确定此问题时可根据回放数据时的TA值及从电子地图上观察基站的布局。如用ANT测试,则可用GSM2000做小区扇形覆盖图辅助分析。过覆盖问题的处理一般建议调整天线下倾角或降低天线高度、调整天线方向。同时也可以通过删除邻区关系及调整切换边界参数也解决问题。
(注:一般不建议降低功率,因为降低功率会影响信号的穿透能力,容易引起室内出现弱信号问题。)
五、室内微蜂窝外泄问题
在测试中经过室内微蜂窝附近的道路时有时会占用上室内微蜂窝的信号,容易出现高误码和引起掉话。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根据外泄的严重程度(主要是在测试时外泄信号的强度),在比较严重时(-70dBm以上)一般建议整改天线或者适当调低发射功率。但在-70dBm以下但会占用上时,建议调整切换参数LAYER、LAYERTHR,小区重选参数CRO/PT。(具体的调整值要根据室外站的信号强度而定)注:在实际分析中往往会发现是几种问题同时出现,这时调整方案可能要考虑得比较详细。解决一种问题也可以同时使用几种解决方案。调整方案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分析的时候如果有些问题不能确定的,可以有针对地去做现场测试。当要调整到天线时最好先勘察基站及周围环境,进一步确定或修改优
化方案
第二篇:基于路测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分析与实践
基于路测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分析与实践
摘 要 本文对驱车路测进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实施驱车路测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优化整改等网络优化的具体实施步骤。本文还通过对具体小区通信情况的初测和复测的实例来证实优化方案对问题点的优化效果,对所提出的网络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网络优化 驱车路测 网络分析
随着移动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数量的不断激增,在网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语音质差、未接通、掉话、小区间的切换失败等,问题直接造成了网络通信质量下降,影响了客户对运营商的满意度评价。而无线网络优化(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作为能够实现采集通信数据、发现和分析网络问题、解决网络问题、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通信网络技术,从网络投入使用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网络优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各通信运营商开展通信技术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探讨通过实地驱车路测进行网络通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从而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即通过路测发现网络通信问题,进而提出整改方案进行整改以使网络的通信性能得到改善。经过实践证实,驱车路测具有主动、快速发现通信问题,网络信息收集较全面,方便研究人员结合外界环境做出优化整改方案等特点。路测完成优化的实施步骤
驱车路测进行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分析过程以及优化整改过程。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络进行整改后再次进行驱车复测,以验证整改方案的有效性。现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做简单的介绍。
1.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设备的准备及信息的准备等。具体的,设备的准备包括:测试手机(作为主被叫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蓝牙适配器、安装有计算机测试软件(本文采用的是TEMS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外接电源、通信保障测试车一辆。信息的准备包括:现网基站的数据,如基站的经纬度、天线高度、方位角、俯仰角、天线型号、小区LAC/CI、BCCH/BSIC/TCH频点和跳频方式等;地图的准备;位置信息的准备以及根据测试要求进行测设路线的设计的准备等。
1.2 数据采集过程
数据采集过程是通过手机的测量报告取得相关信息,然后利用专用的路测软件读取接口开放的测试手机的测量信息加以处理,并将测试设备中的GPS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格式的路测数据。一般来说,测试的内容主要有小区覆盖测试、呼叫通话测试和场强测试。
本文采用爱立信公司开发的TEMS软件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该软件可以提供全网覆盖测试、特定小区覆盖测试、小区切换性能测试、频率扫描测试、话音信道测试、日常通话测试等功能。驱车进行数据采集时,测试时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为180秒,呼叫间隔为20秒,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同时记录测量数据。
1.3 数据分析过程
利用路测得到的数据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再进行处理,进而得到网络优化所需要的各种图表、数据,利用后台对这些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无线网络参数和话音质量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基站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网络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小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阴影效应;扇区是否接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呼叫接通情况,是否存在呼叫不通及掉话等,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数据分析的主要任务,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1.4 优化整改过程
根据分析得到的情况,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即可交由通信运营商进行网络整改,路测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路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主被叫掉话、未接通、语音质差、小区切换问题、覆盖问题等。
掉话率是网络测试中的关键指标,一般来说,掉话的原因可能会有以下几种:(1)无线链路计数器超时引起的掉话;(2)因干扰引起的掉话;(3)基站的硬件故障引起的掉话等。解决掉话问题的主要措施有:调整天线的方位角、添加邻区关系、更改服务小区被干扰的频点和对基站进行检测等。
网络测试中另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接通率,接通率反映出了网络的可接入性能,这个指标的优劣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感受。一般来说,未接通常见的原因有:被叫手机位置更新、被叫手机TCH拥塞、被叫手机SDCCH拥塞、主叫手机TCH拥塞、主叫手机SDCCH拥塞等。解决拥塞的措施包括增加基站或增大邻区的覆盖范围,对被叫手机位置更新引起的未接通的解决措施包括合理设置LAC范围。
在路测中,用户对语音质量的感受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Rxqual值来反映:Rxqual值越低,则表明语音质量越好。在实际网络中,影响Rxqual值的因素一般为Rxqual或其他网络参数的切换门限值设定不合理。解决的措施包括添加小区间的邻区关系、更改小区间的切换门限使移动台往更好的小区切换。
小区切换问题也是在路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小区切换问题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1)切换失败。引起切换失败的原因很多,例如切换时目标小区无线链路恶化、目标小区拥塞或硬件故障、网络侧数据定义错误、目标小区天线参数设置不合理、目标小区时钟问题、无线干扰问题等均可引起切换失败。(2)切换过频。该现象主要发生在无主服务小区的区域中,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区的BCCH信号电平十分接近,没有强势的主导小区时则可能引起频繁切换。解决频繁切换的主要方法有调整周边基站的天线挂高、俯仰角、方位角,调整周边基站功率,调整小区的切换参数等。(3)切换不合理。不合理切换主要是指测试手机在相邻小区电平比服务小区电平高出许多时,不发生切换;相邻小区电平比服务小区电平低很多是,仍然向邻区切换;地理上相邻的小区没有定义邻区导致跨区切换。导致出现切换不合理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漏定邻区关系或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解决切换不合理的方法是添加小区之间的邻区关系、增大或降低切换门限。
基于路测的网络优化实例
本文实际驱车对南宁市的小区进行了驱车路测,对路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优化方案并提交给通信运营商进行了整改。以下是对南宁市编号为ZR17403的小区进行驱车路测所完成的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实际驱车对编号为ZR17403的小区进行驱车路测,所得的测试问题描述如下:车行大学路,由东向西行驶,在科园大道附近,被叫占用ZR17403小区通话,信号电平约为-81dBm,话音质量为7等级,检测到有较好的邻区,但因质差无法发起切换,后导致掉话。所得的主被叫信息图分别如图1和2所示,图3给出了初测得到的该小区的MCOM数据库。
从主被叫的信息图并结合小区的MCOM数据库图,对初测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问题点在服务小区的主瓣方向上,虽然信号电平良好,但主被叫都出现了7等级的质差,其中被叫还出现了7等级的连续质差,进而掉话。被叫占用的TCH信道频点为11,C/I值较高,为6.14。可以初步判断此次掉话定是同邻频的干扰所为。对测得的MCOM数据库图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频点与另一小区56082的12频点、小区26352的10频点邻频,检测到小区26352的信号电平在-47dBm左右,强于服务小区约33dB,邻频干扰严重。
对小区ZR17403的问题点进行分析后,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修改ZR17403小区的TCH频点,将其值从11调整至16。运营商根据该方案对该小区的网络参数进行修改后,对该小区进行复测,所得到的被叫信息图如图 4所示,从图中可见,初测时在同一路段出现的被叫掉话问题进过优化整改后在复测中没有出现,证实了网络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移动用户数的迅猛增长,用户对网络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移动运营商都大规模地开展了以提高用户感知度为目标的网络优化工作。网络优化工作是为了保证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解决网络存在的局部缺陷,最终达到无线覆盖全面无缝隙、接通率高、通话持续、语音质量清晰,保证网络容量能满足用户高速发展的要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3G时代全面展开,用户对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网络的发展对路测和网络优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优化技术和服务有着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斌杰等.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张威.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谭捷成.GSM网络掉话案例分析[J].电信技术,2004.[4]陈德旺.浅析DT路测[J].移动通信,2005.[5]陆杉杉.GSM无线网络现场评估测试DT篇[J].中国科技信息,2008.[6]Rhee,Man Young.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Securety[J].IEEE Press,2009.[7]肖建华,梁立涛,王航著.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梁缨(1971-),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优化和网络管理。
陈恒洲(198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网络优化、网络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4
第三篇:关于网络道德规范问题分析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而引发的道德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道德问题的各种原因,探讨了规范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建设性范畴和结果要求。
关键词:网络 道德问题 规范
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信息的迅速占有成为可能。然而,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信息化浪潮在给人类带来了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某
些消极的负面影响。网络 社会作为人类为自己开辟的另一个生存空间,是一个在目前情况下还属于缺少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领域,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同现实社会一样,网上的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道德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在网络中的道德只能依靠个人的良心来维系。因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是不易被察觉、被监督的。因此网络社会的道德约束力实际上是减弱了。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道德约束的网络行为开始频频冲击传统社会的道德底线,现实生活中的毁谤、非法侵入、盗窃、黄毒等等恶行在网络上一一再现,网络道德问题已经非常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
(一)由网络引发的道德问题
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危机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引发的道德问题也是严峻的。在这里,我们且就以下三大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国际道德价值的冲突
网络世界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对传统民族道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廉价易用的通信技术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全球化正逐步形成。这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同时,它又对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产生了融蚀作用,并促成了强势文化更快地侵蚀弱势文化,使西方价值观得以借其语言优势抢占更大的营盘(据调查,互联网上90%的信息为英文信息)。原有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道德评判体系将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和道德评判体系将重新建立。阶级、社会、国家的概念将被重新改写——网络逐渐侵蚀了国家的界限。一部分国家的权力被剥夺了,在新一轮的权力角逐中,所谓的“全球文化”将吞并弱小文化。同时,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而不能直接侵扰他国民众的恶意政治信息,在电子网络四通八达的情况下,也已经可以自由地超越天然地域屏障而发挥其作用。这样一来,信息内容的地域性与信息内容传播方式超地域性的矛盾便加剧了,电子空间中国家间、地区间道德和文化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大了维持国家观念、民族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难度。
面对具有全球文化特征的网络社会的扩大趋势,一部分人从网络全球化中推出了“文化全球化”、“道德全球化”等观点。这种泛文化主义和泛道德主义的倾向虽然看到了网络社会的一部分特征,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思想、文化、观念、伦理道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就是由于上述特点的不同。如果消解其中的个性而简单地强调其共性,就没有了道德评断的标准而言。前苏联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味地向西方靠拢,全盘接受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其失败教训足以让国人深刻反思。我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民族心理与西方世界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既要融入“全球文化”、“全球道德”之中,又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必然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我国正面临着国家安全问题的全面挑战。目前,互联网已覆盖了我国200多个城市,并有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与之连接,而且发展的速度正日益加快。同时,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特征,又带来了信息安全的先天不足,加上我国在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管理水平较低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使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强调全球化,显然是对国家、民族文化、道德存在合理性的否定。
2、人际道德情感的冷漠
在数字化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日益减少,人们通过电子邮递、网络来交流思想、观点、传递感情。网络本身的虚拟性造成了人与人在交往中较少感情的全面投入,人的内心世界被掩藏起来。同时,个人主体的更加凸显使人既可以有选择地拒绝他人的网上访问,也可以通过网络一夜之间寻访到成千上万的朋友。即使从未谋面,网民之间 也可能因为彼此间的趣味相投和志同道合,逐渐发展出“友谊”、“伙伴”、甚至“情侣”、“配偶”等等原本只有真实的社会中靠面对面的互动、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默契或亲密关系。透过这样的“默契”或“亲密关系”,“陌生”的网民之间不但可以交换信息、互通有无,也能从中获取“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甚或从中获取“自我认同”。只不过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只是片面的,网民不需暴露太多的自我真实面貌,即能在网民社群中进行“社交活动”。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网络社会”中,“在家办公”,网上学
第四篇:网络伦理问题分析论文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新型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获得空前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东西,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网络空间的道德失范现象,产生败德行为,即在网络上出现一些与传统道德和伦理相违背的现象,我们姑且叫它“不伦理”现象。这些“不伦理”的现象并不是虚拟的,它根植于现实社会这块肥沃土壤中并得以发展,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与历史根源[1]。本文从网络伦理表现形式谈起,而后分析网络伦理成因所在,通过分析网络伦理产生的根源,最后对网络伦理进行规范和构建。
一、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
本文从伦理范畴三要素出发,即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角度分析,认为网络发展主要带来的伦理问题有:道德意识方面,表现为道德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道德规范方面,传统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表现为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道德行为方面,网络上出现许多有悖于传统道德的行为,网络上不道德行为正在蔓延,有时超乎人们想象。
1.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延伸,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言行更自由放松,一定程度上,网络空间里表现出来的自我更接近真实自我,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与展现。同时,道德虚无主义、自由无政府主义膨胀[2]。网络道德虚无主义特征是:怀疑道德、否定道德,将个人视为自己网络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甚至为实现内心自我而不顾他人感受,忽视社会传统规范和礼仪甚至法律,造成不必要伤害,前段时间“网络暴力第一案”就是很好佐证。同时,无政府主义者在网络上宣言“完全自由”与“彻底民主”,主张取消政府,不要法制,不要道德,这和自由的实质是相违背的。而“黑客”成为“电脑英雄”代名词,不少青少年盲目崇拜并效仿,将个人主义推向极致。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人群中扩散,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2.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
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不是相对的,而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扬。但在虚拟网络社会中,道德规范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道德规范主体在虚拟社会中表现不完整,传统的年龄、性别、相貌、职业、地位等属性在虚拟社会中模糊,取代的是虚拟的文字或数字符号,给网络欺骗和网络犯罪留下空间[3]。处在此环境下的道德主体会产生主体感和社会感淡漠现象,不利于虚拟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其次,道德规范实施力量出现分化甚至消亡。现实社会中,人们面对面交往,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人们内心信念起作用。而虚拟社会是人机交流,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发生“逾越”行为。在此情况下,社会舆论承受的对象对个体来说不明确,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由此说明,传统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受阻,对道德行为约束下降。
3.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
网络社会中,不道德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表现为:商业欺诈、利用网络散步虚假信息;制造大量垃圾邮件,造成网络堵塞;利用网络散布反动言论及一些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网络犯罪,利用病毒或者信息技术盗取他人密码,给社会及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网络使人的传统的社会性人格发生嬗变,网民社会责任感弱化,人际关系淡化,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一味在网上欺骗别人,造成不利影响[4]。这些不道德的行为被一些人追捧,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深深刺痛社会敏感的神经。
二、网络伦理的成因分析
网络伦理产生原因表现为:网络结构缺陷、经济利益驱动和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5~6]。
1.网络结构缺陷
网络技术发展,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和商务运作,另一方面使整个社会分裂成两种不同的空间——电子空间与物理空间,从而出现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的网络社会是离散的、开放的、无国界的,这使人们对网络上他人行为的管理和监控较困难,容易滋生不伦理和不道德行为。有人往往认为,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是自由的,他人是看不到的,也追踪不了,因此经常在网络上攻击、谩骂别人,或者散布谣言,造成人心恐慌而不承担责任。
2.经济利益驱动
任何行为都有深刻经济根源,网络上出现不道德、不伦理现象和经济也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铤而走险,蔑视道德力量的约束和法律、法规的监控,在网络社会中任意驰骋,侵害他人隐私和权益、盗取银行密码、网络诈骗、网络聚赌、制黄贩黄、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诱使他人犯罪等。这些是因为具有高额经济回报,而通过网络犯罪难搜寻线索,又很少有现有法律法规制裁,这给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3.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硬性规范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但目前我国网络法律法规还很欠缺,各方面法律工作正在完善当中,有些需要进一步改进。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一些有关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和规定,例如,在2000年3月我国为了防治和监管计算机病毒,颁布《计算机病毒防治监管办法》;同年9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务院于2000年10月颁布并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6月颁布实施《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依次规范公民的网上行为。但这些法规往往政策多,监督力度不够,或者受到部门和地区限制,致使已出台政策流于形式,不利于网络资源融合和网络空间的净化。因此,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的威慑作用规范网民行为,净化网络空气,还原虚拟社会的本色。
三、网络伦理的构建
为净化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需要从技术方面、法律方面和伦理教育方面着手,构建网络伦理。
1.技术的监控
国家或网络管理部门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建立一套网络安全体系,严格审查、控制网上信息内容和流通渠道。例如通过防火墙和加密技术防止网络上的非法进入者;利用一些过滤软件过滤掉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限制调阅网格中不健康的内容等;同时通过技术跟踪手段,使有关机构可以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调查和控制,确定网络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以上伦理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和约束,另一方面则可以寻找其他途径加以解决,如通过道德向量规范网民的行为。边沁曾就伦理与法律的向量作了详尽阐述,他认为伦理与法律不是对立的,二者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只有当一个人行为危害他人利益,并造成重大损失,且这种损失超过某一临界点时才诉诸法律,而在达到某一临界点之前,通过道德向量调节来规范人们行为是可行的。基于此,要求政府或民间团体出台相应的网络伦理规则,以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就有“计算机伦理十戒”和美国计算机协会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等,这些都规范网络交易主体行为,增加网络间人们信任,减少道德风险。我国在这方面正在积极的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外若交易主体违背伦理规范应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与惩罚,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3.加强伦理教育
我国有几千年伦理底蕴,只是网络发展速度太快,人们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可能迷失,因此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如上所述,首先制定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规范网民的行为,其次就是通过教育机制,从中小学开始就开设有关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方面课程,通过持久、深入教育,使网络伦理思想深入人心,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提高国民的整体网络伦理道德水准;再次就是开设相关讲座,可以在大学刚入学时候就开设讲座培养学生正确技术价值观,使他们能在合理价值观指导下,成为合格网络公民。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的约束机制,是人们自律基础,通过规范网上企业道德行为,加强伦理教育。
四、结束语
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方便,又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灾难和不幸。而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需每个人行动起来,共同维护虚拟社会这共同家园,构建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
第五篇:关于网络社定位问题分析
关于网络社定位问题分析
第一,说说什么是社团
作为一个社团,我们有两种服务对象:
1.为社团内成员服务(例如模联社,吉他社,机器人社等)
2.为社团外的师生服务(例如文学社,控江人报社,电视台等)
我们有以下可以选择的大方向:
1.有相同兴趣的人汇聚在一起交流(例如动漫社等)
2.学习了解某种知识能力(例如模联社,经济社等)
3.参加竞赛比赛项目(例如模联社,机器人社,辩论赛等)
4.完成某些成品提供给学生(例如文学社,控江人报社,电视台等)网络社可以忽略以下两种
4.表演(例如合唱团,动漫社等)
5.锻炼身体(体育类社团)
一个社团的目标:
1.存活下去
2.有足够的人员使活动正常进行(也就是维持)
3.即使在人员的素质层次不起的情况下也能继续活动。
4.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就是发展)
增加吸引力的好处:
1.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加入网络社,吸引苦力强人,增加我们社团的能力,能够完成更多的任务
2.可以让更多的人留在网络社,觉得留在这里很有趣,增加工作积极性
3.可以增加影响力,因为更多的人来了嘛,一个网络社的人总会和周围人说起网络社的事情。
增加影响力的好处:
1.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网络社,了解网络社,可能为网络社自发的做一些事情(例如在论坛上发一些资料)
2.可以增加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来
实际上,增加自身影响力正是每一个组织的目标。
我想分析一下一个社团的行动过程,我以模联社为例
刚开始形成一群人,也就是刚开始的一个企业
然后以它的吸引力来招雇员(比如模联社是婚姻介绍所„„)
这 个企业给与进来的雇员一些“报酬”(可以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可以大家讨论交流的机会,可以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可以去北大的机会,可以组织很多活动的机 会,在各大会场穿梭,看起来很帅的机会,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老师的激励(当然,这些可能有些是虚无的,这其中老师的激励少不了))
雇员为这个企业提供“劳动力”(我来参加模联,我来为模联搞活动,我为模联宣传,我为模联花时间精力来扮演好自己国家的代表,为模联出谋划策)
企业利用劳动力来为企业运作,发展,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搞活动,招人,参加比赛等等)
一些雇员成绩不及格,退出了企业,被辞退,也可能是辞职
一些雇员成绩优秀,成为高级雇员,进入企业高级管理层。
高级领导为企业极为热心的服务。
高级领导培训新雇员。
形成循环。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大家有想法自己提出
第二,说说网络社的现状
网络社现在分为四块
1.VB组 提供给内部组员VB编程知识
2.PS组 提供给内部组员PS绘图知识 + 为其他社团制作海报
3.BBS组 提供给外部师生网上交流平台
4.VOD组 提供给外部师生影片欣赏
关于网络社的政治形式:
由老师和六个内阁成员组成的管理团队
以学生为领导人,管理宽松
网络社的选拔制度:
由指导老师直接选择,并不完全以网络社作为选择范围
网络社的奖励机制:
以物质奖励
第三,说说我对网络社现状的看法
我其实今天还是很庆幸的:看到很多的高一的人过来活动了,而且经过我的询问,大部分都饶有兴致,这让我很欣慰,也让我之前完全悲观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在我看来,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网络社的消亡还遥远了一些(我保守的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不可能就此满足的,我们要增加网络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不敢确定网络社到底是否处于危机之中,如果处在危急之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摆脱危机,如果没有,我们也要考虑现在的网络社是否限制了我们发展的空间。
以上是我的分析,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
1.在网络社的前提下,我们(包括下面高一的,甚至是未来的学生们)想要做什么?
2.我们怎么做到?
3.我们能提供给我们的社员什么?
4.我们能提供给其他师生们什么?
5.如何才能增加网络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也许这些问题还不够。
我们或许也需要做一些调查,在现在的高一(或者在学校)中作一下调查。
我们不能安于现在,我们不能只是把接力棒给下一届人,我们要跑起来,争取我们自己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