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3 02:0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教案》。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案

课目: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一|欣赏导入,了解包装重要性。

1.CAI课件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

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

课件展示: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

1.小明和小强买了许多物品,请你找一找他俩买的物品有什么不同。2.学生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

课件展示: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

:六到八种绿色食品和物品。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课件展示:呈现绿色食 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课件展示: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

课件展示: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

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

课件展示:各种包装设 计。

课目: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谈话导人

1.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2.CAI课件: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

课件展示:各种精彩广 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 的声音。

课件展示:课题——广告设计 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

(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

(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

课件展示:旱现广告设计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课件展示:制作步骤。尝试作业 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

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

(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

(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

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 品。

课件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作业。

课目 第2课城市灵光(活动一)1.欣赏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画面定格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

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

课件1:香港和上海城市景色的录像片段。

课件2:图片显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课件3:以艺术字形式出示课题《城市灵光》。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

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3.教师小结提升。

课件4:展示学生所搜集到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资料。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

(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5:播放轻音乐。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作业展示板。

课目 第2课城市灵光(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分析 1.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各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问: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讨论。)2.教师归纳总结:建筑的基本形: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多面体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

课件l:各种形式以及各 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课件2:图片显示:各种

基本形以及各种制作材料的图片资料。课件3:课件出示课题 《城市灵光》。交流体验

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其实,简单的纸材通过剪贴折压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变化的建筑模型。

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每一小组发给一座建筑模型,学生观察和讨论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拆开重组的方式更直观地掌握制作步骤。构思新的设计创意。

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

直观展示纸制建筑模型。方法和步骤。自主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

(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

(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5:播放轻音乐。展示评价

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教室中央,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作业展示板。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用易拉罐、包装盒等各种废弃材料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告诉学生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渗透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件展示用各种废气物制作的建筑模型。课目 第3课俯瞰山川(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景导入

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2.看课件(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

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 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

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多媒体展示视频. 多媒体展示图片 欣赏评述

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图片。拓展运用

将学生的思维引人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同一位作者的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自行车,为什么拍摄角度不同? 2.动画作品欣赏: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 3.绘画作品欣赏: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 多媒体展示动画作品。多媒体展示绘画作品

课目 第3课俯瞰山川(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肖 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3.限时尝试绘画。

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1.找别扭

(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多媒体展示图片 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

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拓展运用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问: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 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多媒体展示动画作品。多媒体展示影视作品。

课目 第4课画坛巨匠(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

课件:代表作品

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l.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

课件:相关图片、解说

欣赏、描述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赏析、评述

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

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模仿、体验

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

相关范画数张 学习评价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课目 第5课音乐会(活动一)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尝试作业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

(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1)制作单体数个。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

视频展示台呈现。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

(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

视频展示台呈现。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播放音乐。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

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图片欣赏。

课目 第6课我来玩电脑(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人

1.课件,出示一张风景图片,然后展示通过

Photoshop处理过后的其他四种效果图片(色调变化、纹理变化、水彩变化、塑料化变化),请学生通过点击放大欣赏。

2.问:这和原来的风景画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 3.其实运用我们手中的电脑和合适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4.教师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当场示范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打开Photosh叩,二、打开

5.小结:四个步骤,1分钟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张图片改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色调和效果。这就是电脑美术的优势。想不想一起来试试呢? 6.那我们就一起来玩电脑吧!出示课题——《我来玩电脑》。

教学课件: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 了解基本工具

1.学习打开、保存、退出的基本方法。

2.介绍下拉菜单中“图像调整”和“滤镜”两个部分。

3.学习撤销操作的方法。撤销一步可以用快捷键Ctrl+z,撤销几步可以打开右边工具控制面板中的“历史记录”。把“历史记录”向上移动就可以了。“历史记录”可以清除鞠步记录。

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

尝试制作

1.选择一张图片,练习改成你喜欢的样子,并给新图片取一个名字。2.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的。

教学课件:可供选择的风景或静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系统。游戏

1.找一找书上的两个机器人,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一共有ll处,你能用铅笔把它们标注出来吗? 2.请最快的同学上台来标记给大家看。

教材。学习制作方法

1.小结:后图是经过了Photosh叩修改变成的。通过修改,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图片改变得不一样。

2.学生讨论尝试方法:选取工具栏中的仿制图章工具.按住All键,点选图中需要复制的地方,然后放到另外的区域,按住鼠标移动进行复制.

3.学生尝试一个小图形,进行练习。

学生作业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选择进行修改制作。

2.将自己修改过的画面和原画面一起上传到教师电脑中的共享文件夹中。

教学课件:图片. 游戏、评价

1.进行游戏:互相找找同学修改后的图片的区别。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谁修改得最精细。课目 第6课我来玩电脑(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游戏导入

1.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拔一把身上的毛,吹一口气就能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这个神话在我们的电脑里面变成了现实。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猴子,你能在电脑中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吗?(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

2.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电脑里面最常用的什么功能?(复制,粘贴)3.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制作方法。(先选中小猴子,选择“编辑”一“复制”,然后选择“粘贴”。不断粘贴,可以复制出许多小猴子。)多媒体展示系统。探索方法

1.怎样让小猴子变高变瘦一点,或者变矮变胖一点呢? 2.学生回答并上台在教师电脑上尝试(选择图片以后,拉动图片周围的小方块就可以自由变幻了)。

3.教师演示,我们还可以对小猴子旋转、翻转,做出更多的不同样子的小猴子。

多媒体展示系统。尝试制作

老师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卡通人物,你们也来试试,用复制、粘贴、翻转等方法做出有趣的画面。

提出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2.小结问题:有底色的卡通形象,复制以后,底 色也复制出来了,不好看。怎么办呢? 解决问题

1.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法。2.小结归纳:有两种办法。

(1)如果背景的颜色单一,点击“视图”一“工具栏”一“图片”。打开图片工具,选择设置透明色,可以把单纯的背景色去掉。

(2)如果背景的颜色复杂,选用魔术棒橡皮擦工具,可以擦掉一块块相似的颜色,再用橡皮擦擦掉多余的部分。然后保存成.JPG文档,插入PowerPoint就可以了。

多媒体展示系统。比较、欣赏

1.比较三张图片,一张使用了背景,一张没有使用背景,一张背景比较花、乱。你更喜欢哪张呢?小结:有背景的图片更漂亮,但背景应该衬托主体图片,不能太花、太乱。

2.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别的同学的作业。

教学课件:图片。设计制作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和优秀图像画面。欣赏评价

介绍自己设计的图像,大家共同推选出最有趣的图片、最有创意的图片、最精美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系统。

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情造趣

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3.观察陶俑(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课件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尝试制作 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3.教师示范。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情造趣 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当地出土文物中有哪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珍品? 学生各说各自的见闻。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博物馆的艺术珍品吧!观察赏析 描述评价

1.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实物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彩陶盆形是什么样的?盆口与盆底有什么特点? 2.这个彩陶盆是制作于什么时代?想像彩陶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样的情景? 3.讲一讲它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欣赏一件艺术珍品首先应了解其时代背景,观察其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对准确完整的评述。

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图片。探讨研究 学习借鉴

1.课件展示四羊方尊(青铜器)、汉墓T型帛画(染织品)、玉凤(玉器)、彩绘陶鼎(陶器)等代表不同材质的珍品图片。

2.学生分组,结合课前查询的相关资料观察研究,分析每一种艺术瑰宝的历史年代、尺寸大小、造型设计、纹饰特点、材质用途以及艺术感受。

3.开小型报告会,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尊”是一种盛酒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体现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

T型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水平。

玉风: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黄褐色,晶莹洁净。体扁,侧身回首状。可系绳佩带,造型优美传神,制作古朴简练,饰剔地阳纹,在商代玉器中罕见。

彩绘陶鼎: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灰陶轮制,子母口上承覆钵形盖.平底下附扁柱状足,通体以灰、红、白三种色彩绘三角纹、弦纹、圆点纹。色彩艳丽如新。

课件展示各种艺术瑰宝的图片。观摩交流 相互评析

1.各组把四种艺术瑰宝的纹饰描

2.学生相互评价,师生一起讨论各种纹样的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品。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 作品。课后拓展 调查了解

1.上网查询书中三种艺术品的相关资料。

2.课后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认真了解各种文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课目 第8课光影变幻(活动一)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板书,图片、铅笔、纸等。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画板、铅笔、画纸及轻 音乐。赏析作品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 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 效果。作品、评分记录卡。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展示板、作业,课件播放轻音乐。

课目 第 8 课光影变幻(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玩一玩

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

(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

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积木玩具、话筒。

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石膏立方体.课件板书成角透视、明暗变化。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立方体、铅笔、纸。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

录音机、话筒。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课件:用三维动画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

课件演示圆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变化。课目 第9课走向明天(活动一)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欣赏评述 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

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

提供美术字图片。提供各式签名。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延伸应用 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

提供同一名字设计的不同效果。呈现作业要求。提供背景音乐。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

提供背景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赠送体验

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课目

第9课走向明天(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感受 导入新课

l.引导学生观看自己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毕业留言册。

提问:看完以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 2.学生漫谈。

3.教师小结并回忆:这样一本留言册,我将它装饰得异常精美,我认为一本毕业留言册完全可以算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那种可以永久性珍藏的艺术品。每当我觉得生活中灰色的东西占了大多数时,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找到这样一本留言册来翻看一下。里面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行行真挚的话语,有些优美,有些朴实,甚至有些尖锐,但的确常常勾起我一些纯真而美丽的回忆。

呈现留言本的扫描图片。提供背景音乐。观察分析

1.学生讨论制作留言册页的基本方法。剪贴照片:将照片贴在自己满意的位置。绘画装饰: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合理装饰。

文字书写:写出自己的毕业感言以及对同学的美好祝愿。2.欣赏精美的毕业留言册页。

呈现基本方法的图片说明与演示。创造表现 实践参与

活动安排:设计几张毕业留言册页,贴上照片,写上毕业留言。

呈现活动要求,使学生能更明确活动要求。畅谈互赠 体验真情

1.整理装订毕业留言册,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装订方法进行装饰。2.畅谈小学六年以来你印象深刻的往事。3.谈谈对明天的期望。

课目 第l0 课小园艺师(活动一)

媒体运用 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直入主题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新课学习。

教师小结

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

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CAI课件。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

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

板书要点。

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

评价活动 1.互相观摩。

2.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课目:第10课小园艺师(活动二)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随堂欣赏 导入激趣 揭示课题

1.小结上一课,我们了解了园林建造的一般知识,并且尝试了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2.与学生一起欣赏苏州园林,一起感受中国造园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积累素材,给予启示。

课件展示苏州园林图景。感知材料

1.看看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材料,说说分别适合制作园林模型中的什么内容。2.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演示。

课件演示。

合作学习尝试体验

1.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

2.分工:分别设“艺术总监”、“建筑师”、“架桥师”、“花木造型师”等职务。3.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补充给各组,带动大家,共享材料。4.教师到各组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造型、粘贴、拼合中的难题。

欣赏评价

1.共同欣赏合作学习的成果。

2.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集体创意进行介绍演讲。

3.教师请各组同学在本组作品前拍照纪念,照片将贴在本班队角上,让这次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在队旗下,得到升华。

园林模型作业。课堂总结

1.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和作品进行总结评奖,分别授予“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制作奖”。

2.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恢复教室整洁。课目 第11课给文章配画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

1.CAI画面出示<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三段文字。2.出示三幅画面。3.移动位置,相互组合。4.出示课题。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1.出示三幅画并放大画面的局部。

2.三段文字的形象化词语用红色的下画线打记标明。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4.逐个画景物。5.涂色

视频展示台,3、4、5依次用复合灯片的方法展示。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1.出示学生作品。2.出示画家作品。

3.出示《西厢记》、《几米作品》、《三打白骨精》。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作业要求。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

视频展示台。

总结下课

现在你们已经具有了在一个小小文学社工作的一门本领。如果有一天,能有一幅作品在某杂志上刊登出来,我会为你们感到骄傲。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

<<斜坡的启示>>教学设计

李官华铜学校张丽梅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结构]

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本课教学采用五个环节实施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联系实际——延伸课外”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两块木板、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多媒体课件等。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一块木板、记录图(表)等。

[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约2分钟)

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随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

4、激发研究兴趣: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

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约12分钟)

1、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

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约15分钟)

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2号、3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

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

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预设一:学生提出不同猜想。

(1)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

(2)选择1号,1号坡度虽然大,但距离很短。如果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选择哪种?

(3)选择1号,1号坡度大,推起来省力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预设二:学生提出“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一种猜想。

4、引导探究,讨论做法:要知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学生课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做法: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

(2)好,不同坡度会造了,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

(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6、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7、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课内汇报各组的实验数据,教师随机汇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8、解疑:你们猜猜小明最后选了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看来,斜坡确实是个好办法。

四、联系实际,认识斜面变形。(约8分钟)

1、出示公路模型,引出问题:现在有高、低两条公路(距离较远),你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在这一段互相流通起来吗?

2、学生交流办法:搭建斜坡。

3、提出更难的问题:现有这两条公路距离很近,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互相流通起来吗?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上的车辆还像刚才一样省力互相流通起来吗?

4、引导观察:将直线斜坡引桥变成了什么形状?

5、小结:像这种变形斜坡叫螺旋。这种螺旋引桥在哪里可以见到呢?

6、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么作用?

五、课内小结,延伸课外:(约3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2、指导课外探究: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我们可以开展更深入的观察、记录,看一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是教科版科学....年级...册第....单元第....课。通过本单元第....课《....》《...》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单元第....课《....》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进而发展为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因素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二部分是,。通过这两部分活动,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应用——提出新的问题——假设——设计验证方案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能充分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的能力。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关注大自然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来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已经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了解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本课面临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他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在前三年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人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很大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学法:“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学法:

1、探究学习。

2、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

(三)媒体演示,拓展新知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安排了****的情境,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

二、组织讨论,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事先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活”有所“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订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科学教学尤为如此。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课堂随机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正确适时的评价,有还能促使学生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发扬优点。]

七、板书设计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案

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教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教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具体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巩固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

(3)讨论:假如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

(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些一个星期的环保日记。开展“爱鸟周”宣传活动。参加一次植树劳动。小实验:

取两只同样大小的水槽放入同样多的水,再分别放养几条鱼,其中一只水槽里再放入水草,水槽里的水不要换掉。几天内观察鱼的生活情况,并做好纪录。根据纪录写出实验报告。(本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五年级下册《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内容摘要:《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教学设计参考: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四季变化》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将通过模拟地球公转的实验,使学生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交替的现象,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操作实验,通过实...《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参考: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四季变化》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将通过模拟地球公转的实验,使学生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交替的现象,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操作实验,通过实验体验和感悟四季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b)理解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引起的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所造成的气温变化而出现的四季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地球的公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教学难点:

理解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引起的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所造成的气温变化而出现的四季交替现象;

教学准备:

手电筒、地球仪、教学课件、记录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 播放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四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师提问:根据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这一现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上出现四季现象的吗?

2.学生通过欣赏四季图片,交流在不同季节的感受,并提出猜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很多学生虽然知道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并知道公转轨道是椭圆形,但是他们认为是地球在公转时距离太阳的远近形成的。

3.教师出示资料(课件展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地球轨道的近日点出现在1月初,远

日点出现在7月初。教师:我们知道1月份是寒冷的冬季,7月却是炎热的夏季。看来,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时距离太阳的远近是无关的啊。要真正了解四季的成因,还应该从研究地球的运动开始。

二、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的运动形式

1.通过播放地球公转的视频资料,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除了自转,还有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形式。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样,方向都是由西向东(即逆时针方向)。并且,在地球进行公转时,其自转轴始终是倾斜的。

2.通过学生模拟地球的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公转。请一个学生做模拟地球公转的活动,其他学生共同观察并随时修正模拟公转中地球倾斜状况。

游戏规则:在地上画出椭圆型的地球公转轨道,中间放一个球体表示太阳。让一个学生倾斜着身体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进行公转。

三、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教师:上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已经研究清楚了地球是如何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下面,我们将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1.指导学生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

教师讲解实验方法:

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并

思考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师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1)“地球”的公转方向不能弄错;

2)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应保持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3)注意观察太阳光线的直射和斜射情况。

2.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

3.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请学生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解释地球上四季的变化。

学生:太阳直射点附近得到的阳光照射较多所以温度较高,这个地区也就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反之就形成了冬季。

5.引申讨论:如果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会变化吗?地球上还会有四季变化吗?

四、课后小结

下载小学科学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

    小学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

    小学科学教案 关节

    第二节关节【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2.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知道可......

    万年小学-科学教案

    太阳系大家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八大行星的一些特征及其运动规律。 2、通过对太阳系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 的,运......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电》(精选合集)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电 【 教学目标 】 1. 通过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学会使用灯座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第1课、观察蜗牛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 •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500字]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第二单元: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