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教案 关节
第二节关节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2.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3.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教学重点】
认识关节的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
具】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了解关节是什么,查阅资料了解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关节,大概明白关节的类型
二、展示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骨组成,骨与骨之间有关节相连。
(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6.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按活动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2.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转动你的胳膊; 推开门;
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大幅度甩手; 转动你的头; 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3.学生交流汇报
4.小结:不同的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四)总结拓展
除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1.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小问答”。(提问教学参考书上相关本节课的习题)
三、反馈:
本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关节
关节的类型:铰链关节
旋转关节
球状关节
【教学反思】
《关节》是在骨骼的基础上,研究关节的作用。这节课始终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通过找关节、绑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运动中的作用。
第二篇:中班科学教案 关节真有用
关节真有用
情景描述:
正当孩子们安静的进行个别化活动的时候,陈正炜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老师,关节长在哪里?”“当然是长在这里的。”一旁的王婷顺口回答到,并伸出手动了几下。陈正炜连忙摇头:“不是的,我说的是这里的哪里,它为什么只能往这里弯,不能往外弯?”他边说边比划,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他的一连串问题把我真的给问倒了,我一时也讲不清楚,只好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比较难,也比较科学,老师不能马上回答你,我们找一本医学的书查一查,看看有没有正确的答案,好吗?”
教师思考: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的谈话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冲突和矛盾,新的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关键在于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是在大人教导下被动学习,还是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重要的不是要教会幼儿什么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一种探索和求知的兴趣。老师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让孩子一个自己发现的机会。不失适宜地启发了孩子的心智。通过再次的交流之后,幼儿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具体做法:
幼儿期是一生中的问题关键期,而对教师的不理不睬不是办法,有问必答也不是“上策”,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该如何帮助幼儿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老师和孩子可以一起寻找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或查询资料,让幼儿通过自己探索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教案——骨骼、关节和肌肉
第二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
——业土小学
包学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能够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三、教学难点:
记录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
学生体验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观察上肢的运动 实验步骤:(1)、用左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体会在这一动作的全过程中,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2)、反复做上述动作,感受骨骼、关节 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实验结果: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协调配合的)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学生将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堂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第四篇:大眼睛幼儿科学教案:有用的关节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2.发现关节,感知关节的作用。
3.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二、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肢体运动中感受关节的存在和重要作用。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人体骨骼模型
四、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谜语,让幼儿对骨骼产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二百零六块,人人随身带。从来不敢放,总是架起来”(鼓励幼儿猜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骨头”或“骨骼”)活动一:骨头在哪里? 1.摸一摸,捏一捏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有骨骼吗?骨骼长在哪里呢?谁知道?(鼓励幼儿思考,自由讨论)
教师:现在,请大家用小手找一找身体上,哪里有骨头。大家可以捏一捏自己的胳膊,摸一摸自己的额头,摸一摸自己的膝盖。(引导幼儿发现身体里骨头的存在)2.骨头什么样?
教师:小朋友们都找到身上的骨头了,大家说一说骨头是什么样的?(通过刚才的感知,引导幼儿说出“骨头硬硬的 ”)
教师:我们现在只知道骨头是硬硬的,你们知道骨头长什么样吗?你们见过吗?(鼓励幼儿自由讨论)3.骨头博士来啦!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见过骨头的样子。怎么办呢?骨头博士听说了这个消息,今天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想跟大家做游戏呢!大家想不想认识骨头博士?
教师:骨头博士来啦!嗨,小朋友们好!(教师出示骨骼模型,举起骨骼模型的手跟小朋友打招呼)
教师:骨头博士好热情啊,大家也跟他打个招呼吧!
教师:大家仔细看看,骨头博士长什么样。(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可引导幼儿摸一摸,消除恐惧心理)
教师:其实,骨头博士就和我们自己身体里的骨头长的一模一样。活动二:关节真有用 1.寻找关节
教师:小朋友们请看,骨头博士都哪里会动呢?(教师可活动一下骨骼模型的胳膊、腿、指头等)
教师:这些骨头为什么会动呢?(教师再次摇动骨骼模型,引发幼儿对关节的注意)教师:哦,原来是因为在两个骨头的中间,都有一个连接它们的骨头,这个骨头,我们就叫它“关节”。(教师引出“关节”的概念)2.认识主要关节的位置。
教师:小朋友们找一找,骨头博士身上都哪些地方有关节。(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教师:原来,我们的肩膀这里、指头这里、胳膊这里,膝盖这里都有关节啊!你们能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关节吗?(教师可用手指着骨骼模型上的某处关节,引导幼儿寻找自己身上的对应位置)3.知道关节的重要性,懂得保护关节。
教师:小朋友们,有了指关节,我们的手才能抓握;有了膝关节,我们才能走,才能跑;有了肩关节,我们的胳膊才能运动。对不对?大家现在试一试吧!(引导幼儿做关节运动,丰富幼儿对关节的感性经验)
教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的关节受伤了,会怎么样?(启发幼儿思考,让幼儿知道关节受伤了,我们的身体就不能灵活的运动了)
教师:看来关节的作用这么重要啊,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平时走路和跑步的时候,不要太快,防止摔倒。平时要多吃蔬菜多运动,才能让骨骼长得更结实!(让幼儿知道保护骨头的方法)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小孩和大人的骨头有什么区别;鼓励幼儿发现人的一生中骨头的生长变化。重点提示
在引导幼儿认知骨骼时,应给予充足的时间,鼓励幼儿用眼睛、手等多种感官充分感知骨骼的特点,通过肢体活动了解到骨骼和关节的作用。家园共育
家长平时应注重幼儿的日常运动和营养均衡,保证幼儿的骨骼健康发育。提醒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不当坐姿、走姿,防止幼儿骨骼变形。
第五篇:小学综合关节教学设计
《关节》教学设计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谈正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什么是关节。知道关节的作用。
认识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等常见的自由活动的关节。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及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
感受人体关节的神奇与巧妙,激发研究人体的兴趣。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的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课前买一些猪蹄、去肉排骨。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师:大家都看过校科技小组的机器人表演,你们发现机器人行走与人行走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交流并汇报。
3、师:人可以灵活的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关系呢?
4、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关节
5、师: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关节的作用
1、师: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师: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师:关节可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固定关节如头盖骨、肋骨与胸骨的连接。人体大部分关节都是活动关节。
4、学生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圈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师: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下下吗?
7、师: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8、学生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与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中。(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9、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验。
10、师: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学生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所能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学生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师:你的预测正确吗?请看书中介绍的三种方式。
5、学生交流讨论。
6、出示猪蹄、去肉排骨,让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7、学生活动:
转动你的胳膊;
推开门;
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大幅度甩手;
转动你的头;
8、学生记录,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9、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10、师: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四、总结拓展
1、师:通过这节课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体验活动: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