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陇南市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陇南市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西汉水流域新增万亩耕地,开发特色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总体思路,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农牧局等部门沿西汉水流域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经充分论证后,编制了《陇南市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经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和争取,该项目已于2007 年11月3日经省国土资源厅正式立项,并已筹措资金360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0万元,省上投资1000万元,市本级安排资金300万元,原礼县永坪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变更转到西汉水流域项目资金1805万元,项目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实施好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面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和《甘肃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以实施国家、省、市项目为主,县上自筹资金实施项目为辅的主导思想,制定《陇南市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西汉水流域万亩土地整治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变西汉水流域沿线群众的贫困落后状况,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尽快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实施这一工程,对充分利用西汉水流域光热资源条件,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项目基本情况和任务
(一)国家、省、市级投资项目
1、项目区范围。本期项目位于我市西汉水流域沿线的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境内,共涉及四县九乡20多个村(社)。项目主要任务是开发西汉水流域主河道两侧的滩涂地、荒草地、低洼地,适度整理低产田。
2、项目建设规模和预算投资。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设4个项目区10个项目点分段实施。
礼县项目区:实施国家级项目1 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个。
(1)国家级礼县雷坝、龙林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规模323.65公顷,预算投资1805 万元,新增耕地288.049公顷;(2)省级礼县西汉水流域雷坝、肖良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70.84公顷,预算投资360万元,新增耕地47.34公顷;
(3)市级礼县西汉水流域江口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19.6公顷,预算投资80万元,新增耕地12.17公顷。
西和县项目区:实施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个。
(1)国家级西和县蒿林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85.73公顷,预算投资500万元,新增耕地78.62公顷;
(2)省级西和县大桥乡等2个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45.44公顷,预算投资250万元,新增耕地27.68公顷;
(3)市级西和县太石河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16 公顷,预算投资80万元,新增耕地12公顷。
成县项目区:实施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个。
(1)省级成县索池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20.3公顷,预算投资110万元,新增耕地16.67公顷;
(2)市级成县抛沙镇转湾、磨坝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17.5公顷,预算投资80万元,新增耕地15.92公顷。
康县项目区:实施省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1个。
(1)省级康县西汉水流域太石乡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49.12公顷,预算投资280万元,新增耕地47.36公顷;
(2)市级康县太石乡何家湾水口村土地开发项目,建设规模11.54公顷,预算投资60万元,新增耕地8.07公顷。
以上四个项目区建设规模合计为659.72公顷,预算投资3605万元,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553.879公顷。
(二)县、乡自筹资金实施项目
为了加快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进程,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在实施好国家、省、市投资项目的同时,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宕昌县、武都区应积极发动群众,筹措资金,采取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等方式,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其中礼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45公顷,净增耕地36公顷;西和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40公顷,净增耕地32公顷;成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0公顷,净增耕地8公顷;康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20公顷,净增耕地16公顷;宕昌县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20公顷,净增耕地16公顷;武都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0公顷,净增耕地8公顷;合计实施145公顷,项目完成后可净增耕地116公顷。这些项目由以上各县(区)沿西汉水流域自行选点实施,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和省级有关标准和要求,并且要达到项目验收条件。
国家、省、市级投资项目和县乡自筹资金实施的项目建设规模总计为804.72公顷(合12070.8亩),预算投资3605万元,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69.879公顷(合10048.185亩)。
(三)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修建斗渠、农渠、分水闸、村社路、田间路、行道树、防护林网及其它农田设施。
(四)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从2007年12月开工至2008年9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五)土地分配政策原则
国家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后,原有土地按项目实施前的土地权属登记面积分配给原农户进行耕种。新增的耕地由各县(区)人民政府统筹管理,用于本县区范围内无地户、少地户或高寒阴湿地区、林缘区、泥石流滑坡区等四通无望、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和妨碍生态环境改善地区农户的异地搬迁用地。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县(区)制定。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指挥部。
指挥部组成人员如下:
总 指 挥:杨全社(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总指挥:王学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坚义国(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
李
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员:
燕永堂(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汉平(市农牧局局长)潘俊德(市水利局局长)
古元章(市财政局局长)
陈
云(市交通局局长)
刘高潮(市林业局局长)
朱玉平(市水保局局长)
漆文忠(市扶贫办主任)
王晓平(成县人民政府县长)
朱宝莹(武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
钧(康县人民政府县长)
方新生(礼县人民政府县长)
佘东鹏(西和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
恒(宕昌县人民政府县长)
魏
铭(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指挥部职责:1、统筹安排和研究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重大问题;2、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对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实施及监理进行监督检查;
4、协调解决项目资金拨付等。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祥同志兼任,副局长魏铭、农牧局副局长张富胜二同志兼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
办公室职责:
1、协调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2、不定期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检查是否按规划设计施工,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资金是否按时拨付到位,并向指挥部汇报检查结果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负责宣传报道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展情况,建设成就,先进个人,劳动模范,感人事迹,精神风貌等。
4、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的设计变更时,协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审查。
分工:国土资源局重点抓好国家、省、市级投资项目;水保局、农牧局、扶贫办重点抓好县列项目;水利局重点抓好河堤与配套设施建设;财政局重点抓好资金监管工作。
礼县、西和县、成县、康县、武都区、宕昌县等六县(区)政府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的项目实施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上述六县(区)要选派强有力的人员和业务骨干到项目区工作,每个项目点都要确定一名专人包点住村负责项目实施,直至项目竣工。
四、方法步骤
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大,战线长,项目点比较分散,因此,采取以县为单位的方式分段组织实施。
上述四个县的项目区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土地权属调查登记阶段(2008年1月1日至31日)
各县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充分做好项目区群众的土地权属登记工作,制定好权属分配方案,对每户群众的土地面积、土地质量、地类等逐一登记清楚,纪录在册,确保地类、面积准确,界址清楚,权属合法无争议,为项目竣工后的重新分配和权属调整打好基础。
2、招投标和选择监理单位阶段(2008年2月1日至20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甘肃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项目实施前,项目承担单位应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并以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选择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三级以上施工资质的企业方可参加招投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更不得暗箱操作由个人指定施工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可以自行组织招投标,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招投标。
项目招投标按以下程序进行:指挥部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各县项目区的招投标工作,各县项目区也应同时成立招标领导机构;招标领导机构负责确定招标机构或委托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或发放投标邀请书;出售招标文件;投票、开标、确定中标人、签定合同。
施工单位应以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监理单位,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签订监理合同;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任务后,须在项目现场建立监理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监理工作;要按照国家规定的主要监理依据实施工程监理,在工程施工期间要做好监理记录和工程监理月报。工程结束后,监理单位应提交监理报告。
3、项目施工阶段(2008年2月21日至2008年8月31日)
项目承担单位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项目实质性建设。项目建设中要全面实行“五制”、“四严”、“三专”。五制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四严即:严格规划设计、严格按设计施工、严格按标准管理、严格按质量要求。三专即: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对出现质量问题或不合格的建设工程要进行返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规划设计有差错的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项目承担单位按规定程序上报申请变更。县乡政府应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配套问题,当地政府要积极组织群众采用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主体工程以外的附助工程(河堤等)的建设,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工。
项目承担单位和财政部门要在项目建设中严把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关。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不准在项目资金中报销应属个人承担的费用,与项目资金有关的部门、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不准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亲友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土地开发整理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履行职责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有关人员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从政若干准则》的不廉洁行为,要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给予党的纪律处分,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涉嫌经济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4、项目竣工验收阶段(2008年9月1日至9月30日)竣工验收分为:自验,市级初验,省级验收或国家验收三个阶段。
(1)自验:项目建设完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对项目进行自查自验,对自验中发现的问题,要让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和完善,整改完善后,施工单位要重新验收并形成自查自验报告,同时要作好项目的竣工决算、财务决算和资金审计等工作;自验合格的项目,向指挥部提出竣工初验申请。
(2)市级初验:指挥部收到县级初验申请后,会同发改委、财政、农牧、水利等部门依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和《甘肃省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及其他相关规范文件对符合初验条件的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内容包括:
①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②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
③工程建设质量、工程监理情况;
④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
⑤土地权属管理;
⑥档案资料管理及工程管护措施等;
⑦补充耕地折算标准。
通过初验后,认为有必要进行整改的项目,将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通过初验的项目,指挥部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竣工验收。
(3)省级验收或国家验收
省级投资项目将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国家级项目可委托省级验收或国家自行组织验收,验收内容以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通知为准;市级投资项目和县上自行实施的项目由指挥部组织验收。
经省、国家和市级验收合格的项目,各县要按照土地权属分配方案,及时分配给农户进行耕种,并将其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五、奖惩及要求
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国家和省上投资我市的重点项目,也是我市首次大规模、大投入,集国家、省级、市级投资为一处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因此,项目区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成员单位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密协作,认真负责,艰苦奋战,扎实工作,力争把西汉水流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成田成块,水成渠,路相通,树成行的样板工程,德政工程、惠民工程。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按期完工,项目区各县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措施,落实人员,靠实责任,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对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县,明年将优先安排省市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对项目建设不好,未能按期完成任务,未通过国家和省、市级验收的县,取消明年省级和市级项目安排计划,并通报批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陇南市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
陇南市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目前,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陇南市旅游产业的开发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比重也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陇南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的景区景点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具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是对经济社会拉动力很强的产业,是富民、富县、富市的产业。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就等于建了一座无烟的工厂,打造了一条旅游线路,就等于修了一条致富路。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壮大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富民强市目标,都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陇南旅游资源概况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理上介于东经10204′至106037′,北纬32006′至34031′之间。地处中国大陆二级阶梯想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接连,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同的复杂地形。处于我国中心地带。属秦岭南坡山地、岷山东端山底和大坝山西缘山地的交汇处,是物产丰富,山川绮丽之地。全市共辖9县,占全甘肃省面积的8.47%。陇南市区气候水平分布由南到北,垂直分布由低到高。气候横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四个类型。年均气温120C,一月平均气温在-4.30C以上,七月平均气温在23.80C以下。年隆水量400—1000mm。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不干燥,又无霉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是度假休闲和避暑的理想场所。同时,气候的立体分布还造就了陇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自然景观。远处白雪皑皑,身旁却鸟语花香,北国之雄与江南之秀可同时饱览。
陇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有独特的山岳景观和水域风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神秘莫测的地下溶洞,古老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墓群、古战场、古文化遗址及浓郁的民族风情等。据专家考证,全市景物多达748个,自然景物占61.1%,人文景物占38.9%,其中有527个景物
已集合成22个旅游景区,空间组合良好,非常有利于开发。
陇南市的旅游资源“优美”、“珍稀”、“神秘”、“浓郁”等美学特征突出。优美,指自然景观风光旖旎。大河坝景区集佳山秀水和古羌族风情于一体;鸡峰山奇峰突兀,云追雾逐,又是一番风情;三滩景区山势险要,林海苍茫,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而康县阳坝则是一个“世外桃源”。珍稀,指旅游资源珍贵、稀少、独有。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金丝猴、大鲵、珙桐、水杉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优越的物质基础。神秘,指旅游资源具有神秘、奇特之感。武都万象洞,洞中乳石星罗棋布,万象森列,美妙神奇。浓郁,指民族风情突出、浓重、富有个性。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奇异的风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大河坝风景区的古羌族后裔居住着春秋战国时期“板屋”特色的房子,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羌族时代的生活习俗,其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颇耐人寻味。
二、对陇南旅游开发的客观分析
站在全省的范围看陇南,陇南特殊的地形,独特的气候虽然造就了陇南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同时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处,在成都、西安及兰州三大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北邻丝绸之路旅游线,南接黄龙、九寨沟旅游景区,自身又处在三国文化旅游线和长征红色旅游线的交叉地带上。加之毗邻兰州、西安、成都三大省会城市,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这是陇南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我们必须看到,陇南在旅游资源开发上也存在劣势,既面临机遇,也充满挑战。
(一)陇南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独特的环境使陇南旅游资源种类十分丰富,点多面广、品味极高、独具特性,与邻近旅游资源相比较,有如下特色:
(1)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整合好;
(2)旅游资源品味高,独具特色;
(3)自然资源鲜明,得天独厚;
(4)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优势突出;
(5)“红色旅游”资源多,开发潜力大;
(6)专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比如文县白马人文化。
(二)劣势分析
1、知名度不高。尽管陇南具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宜人的气候环境,但与相距不远的同景观类型的四川黄龙和九寨沟景区,以及甘肃境内的麦积山,莫高窟等国家级旅游景点相比较,知名度相差甚远。
2、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陇南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贫困面达23%。所属9个县中就有6个国列贫困县。经济的落后导致当地旅游发展资金匮乏,造成本应与旅游相配套的住宿、餐饮、休闲、医疗等硬件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严重阻碍了陇南市旅游业的发展。
3、管理落后旅游软环境不佳。总体来看,陇南市在旅游业方面存在着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旅游接待档次不高和旅游服务质量的低下。总之,陇南市旅游软环境的缺陷是制约当地旅游开发的很大不利因素。
4、交通不便。陇南市交通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铁路经过或停靠的站点少,市内公路级别低,油路所占比重仅有16%,无高速公路,无航空线。交通上的不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游客的进出。
(三)机遇分析
1、西部大开发。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整个西部服务业市场将会在国家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开放和繁荣。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陇南市会逐步改善其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品位,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2、生态旅游的热潮。近年来,在传统旅游业依然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种新兴的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观光对象的生态旅游悄然时兴起来,旨在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使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的同时受到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最终使人们通过旅游的方式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观。显然,陇南市具备了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极好自然条件和巨大潜力。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城市化问题不断加剧的今天,人们都充满了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渴望。陇南市应当抓住这个发展契机,加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向往陇南,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够看好陇南,有力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1、地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对发展旅游业的不断认识和深化,各省市,尤其是西部各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来
发展。陇南目前自身各方面条件较弱,又面临着周边省份如四川,陕西等各旅游地以及省内天水麦积山,敦煌莫高窟等旅游景点的竞争和挑战。
2、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一直是自然保护区开发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一旦大规模开发旅游,游客大量涌入自然保护区,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因此,如何协调好陇南市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旅游开发达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陇南市资源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双赢,应该是当地开发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三、陇南旅游开发的对策
1、认真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各县(区)要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县(区)实际,编制完成景区(点)的修建性详规,提出开发建设项目,拿出可研报告,用以指导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规划编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和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要聘请专家、教授咨询论证和指导,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突出陇南特色打造精品。要建立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制度,严禁无规划建设、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杜绝对自然、人文景观的破坏性开发,造成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在景点开发建设中,要突出陇上江南特色,尽现陇南山水、文化、民俗的独特魅力,努力打造精品。一要突出个性化。要体现景点鲜明的个性特色,如成县西狭要体现勤政为民的文化精神特征,宕昌官鹅沟要突出“峻冠群山、奇夺天下”的特征,康县阳坝要突出静幽秀美、天然“氧吧”的特征,文县天池要体现高山湖泊的神韵和神秘感特征,武都万象洞要突出天造物化的地质奇观特征,成县鸡峰山要突出森林公园与宗教文化融合的特征,礼县西垂陵园和祁山武侯祠要体现先秦文化和三国文化的特征,徽县三滩要体现原始生态特征,两当云屏要体现雄奇秀丽的特征,以增强景区(点)的吸引力。二要突出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在旅游配套设施、线路组合、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三要突出文化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全过程,要突出进行文化包装、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这个主调,把文化贯穿到设计、建设、管理、营销、服务的始终。四要突出参与性。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上,要注重增加参与性和娱乐性项目,变传统的静态观光式开发为动态参与式开发,让游客游在其中,乐在其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搞好以交通为主的道路建设。在抓好国道212高速公路改造、兰渝铁路和支线机场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抓紧改造干线路,畅通出口路,打通断头路,修好景区路,努力构建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网络。二是加快景区通讯设施建设。用2—3年时间,使市内明星景区(点)和重点景区(点)全部开通移动电话。三是抓好宾馆酒店建设。在抓好现有宾馆酒店改造升级的同时,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宾馆酒店,努力提高接待能力。到“十一五”末,全市建成星级宾馆30—50家,总接待能力达到20000个以上标准床位。四是抓好景区餐饮、娱乐、购物、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要做到标志清楚,周到便捷,服务优良。服务设施建设在建筑风格和建筑建材使用上要与自然景观和谐,体现“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要求。
4、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要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向外推介陇南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广告宣传。在国道212线、天水至兰州高速、兰临高速、周边出境路段以及兰州等地,制作设置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大型旅游宣传广告牌,推介宣传陇南的旅游资源。二是网站宣传。通过网络推介旅游景区(点),及时发布陇南旅游信息动态。三是专题宣传。与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联合,制作专题节目,宣传陇南旅游风光。四是图片宣传。在省内外举办大型旅游风光摄影展,制作高质量的旅游风光画册,用图片形式进行宣传。五是影像宣传。拍摄一部反映陇南旅游风光的电视专题片,刻制成光盘,以影像形式宣传。六是赛事宣传。通过举办民俗风情演唱会、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等形式宣传。七是节会宣传。通过参加外地各种节会和自己举办节会,如武都万象洞文化旅游节、桃花会,成县西狭文化旅游节,文县白马风情旅游节、采茶节,宕昌官鹅沟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八是制作宣传品广泛宣传。如名片、桌签、贺年卡以及装饰画等,都印上陇南的旅游风光图案。通过宣传,提高陇南旅游景区(点)的知名度,增强吸引力。
5、努力拓宽旅游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以留住游客、拉动消费、增加收入为出发点,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的同时,努力拓宽旅游发展空间。一要把旅游发展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结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游;与发展第三产业结合,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与城镇化建设结合,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二要从陇南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科考、探险、登山、攀岩、森林浴、漂流、垂钓、冰雪观赏等特色旅游,丰富旅游内容,并要注重开发淡季旅游项目,延长旅游时间。三要深入挖掘藏羌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每个县(区)组建一个或数个机制灵活的文艺演唱团体,创作编排一批既具陇南特色又有文化艺术品位的文艺节目,向游客演出,既丰富旅游文化生活,让游客游在陇南、乐在陇南,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能收到宣传陇南、推介陇南的良好效应。四要加大旅游商品研制开发的力度。鼓励和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研制开发一批雕刻彩塑、手工工艺、仿古制品、地方特产、特色食品、轻工业品、宗教用品、书法绘画以及纪念册、纪念章、纪念币等品位高、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商品。依托景区(点)和中心旅游城市,建设旅游购物中心,为游客购物提供便捷服务,努力提高商品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
参 考 文 献
【1】庞卫花,王润科,王万菲《陇南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研究》
【2】唐铭,《对甘肃陇南地区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3】董平、师守祥、张胜武,《论乡村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凭借—以甘肃陇南为例》。
【4】杨国靖、肖星、肖笃宁,《陇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
【5】蒲兴芬、杨飞禹,《陇南地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探讨》。
第三篇: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是指以土地为对象,通过工程、生物等综合措施,把尚未利用或者已被
破坏的土地资源或者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资源变为可充分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是一项达到扩大再生产,形成新的固定资产和新的生产能力的投资建设活动。
一、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1、项目决策的依据
2、筹集资金的依据
3、开展规划设计的依据
4、签订有关合同、协议的依据
5、建立项目组织的依据
6、申请施工许可的依据
二、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立项要求
1、明确整理开发对象
2、明确土地开发审批
3、明确国家投资取向
三、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
项目概况:介绍土地整理项目类型和来源、性质、范围、规模、工期、任务、目标等。报告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的相关
规定、有关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
项目区概况: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
项目分析: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投资估算:
土地权属调整:
组织实施管理:
效益分析:
结论与建议:
四、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新增耕地潜力分析的主要任务:分析项目区土地整理开发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整理开发前后各类用地面积,从而计算出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
第四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慨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崇仁县西北部、河上镇政府东南部,距崇仁县城8公里,距河上镇政府驻地5公里,涉及河上镇元家村和甘坊村。项目东至崇仁——东来公路、西至石牛甘坊村、南靠左港水(河流)、北至井坑村,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6°02′03″-116°05′21″,北纬29°49′34″-27°52′09″。项目区总面积248.96公顷,其中元家村192.17公顷,甘坊村56.79公顷(5063.25亩)。项目总投资307万元。
2、项目效益
2-1功能和经济效益
(1)项目区248.96公顷土地通过综合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预计每年可增加产值39.45万元。
(2)原有耕地通过土地整理后,使没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成本减少200元左右,生产投工减少10歌工左右,每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总成本减少500元左右,原有耕地可降低生产成本约9.32万元。
(3)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后,原有耕地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好改善,一季稻可改双季稻,还可种植冬作,预计原有耕地每公顷可增产值0。225万元,每年可增产值41.93万元。
2-2社会效益
(1)可以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使土地权利人获得长期的社会效益。
(2)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了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91.40%提高到96.92%。
(3)通过整理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86.35公顷增加至215.5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占项目土地总面积的11.37%.(4)通过整理,水利工程网络覆盖186.35公顷,从而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使原有耕地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3生态效益
(1)整理前零乱破碎无序的地块改变为整形合一的标准化田块,提高了机械化作业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水平
(2)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改变以前少林或五无防护林的状况,提高了林木覆盖率,有效地增强防风固沙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3)改变了零乱的坑塘和无序的灌溉沟渠,建成了排灌分开、统一有序的农田排灌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排洪能力。
(4)改变了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农村道路状况,建成了便利机械化耕作和人行管理的道路网络,提高了道路的网络水平。
3、资金来源
全部资金307.2万元由国家拨款
4、项目的目的、意义
4-1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使农田基本达到同一层面平整,建立高标准、高效率农田。
4-2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道路与沟渠体系,使原来形状、大小不一的田块变为标准化田块,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土地集约规模利用效应,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改良土壤水、肥条件,提高农田质量,调整农业和农作物结构,实施集约规模经营和管理,提高耕地的产出率。
4-4通过路边、沟边等农田防护林带的种植,提高区内林木覆盖率,增强防风固沙作用,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1、通过对沟、田、水、林、路的综合整理,实施248.96公顷土地整理的施工,使原来形状、大小不一的田块成为“田成方、溪成网、树成行、路相通”的标准化生态农业园区。
2、改善项目区内的道路网络,完成干道1950米、田间道5610米、支道2580米、生产道14970米、机耕桥12座、人工桥6座的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机械化作业标准,提高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运输能力,方便农用机械化生产;
3、新建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沟渠总长35760米、过水涵1070座、控制闸1座,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4、完成11750株农田防护林的栽种工作,按3米1株的标准栽种,达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5、积极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和分配使用的工作,达到整理一片利用一片的目的。
四、项目的实施步骤、资金分配、时间安排
1、项目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资金情况,先着手投资少,见效快的工程,并尽量避开雨委,充分利用闲期,减少农作物的损害。
(1)测绘项目区地形图:年月日—年月日;
(2)编制项目详细规划设计施工图件和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3)核实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并制定调整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4)项目工程招投标:年月日-年月日;
(5)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年月日-年月日;
(6)项目开工施工放样:年月日-年月日;
(7)填土造田、土地平整:年月日-年月日;,完成格田、梯田的土方量,符合耕作要求。
(8)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年月日-年月日;,修筑各类道路及桥涵、灌溉渠道和排水沟、建生态防护林、配套电力工程、蓄水与提灌站工程。
(9)竣工验收:2010年4月
2、资金分配
(1)该项目国家总投资万元,其中:
(2)工程施工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3)设备购置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4)前期工作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5)竣工验收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6)业主管理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7)不可预见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3、项目建设所采取的措施
1、管理制度实施措施
3-1-
1、公告制度实施措施
(1)项目基本情况公告。在项目实施前14—28天将土地整理项目名称、总规模与项目范围、新增耕地面积、建设工期、土地权属情况、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工程监理单位、项目设计单位等内容向社会公告。
(2)项目招投标公告。为了提高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对工程内容逐一分解,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招标公告,然后根据《招标投标法》分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选用全省范围内三级以上资质(含三级)的施工企业进行招标。竞投方按照工程质量和施工要求,拟定工期、报价和质量标准等方案,最终由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根据以下程序择优选定中标单位:公告—报名—初步资格审查—工图答题—施工单位投标—公开投标—标文评议—确定中标施工单位。项目招投标公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得招标文件的办法和招投标方式、招投标结果等。
(3)权属管理公告。在实施前将项目区内土地权属基本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在项目区内乡(镇)、村进行为期15天的公告。
3-1-
2、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措施
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作为法人单位,对项目周期的各个过程实施全程管理和全面负责。
(1)实施准备阶段:负责组织工程施工、招投标,择优选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编制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工程质量标准和有关制度。
(2)项目建设阶段:公布公告接受当地群众监督,履行法人义务,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行合同情况,协调其他问题,抓好组织、信息、统计、档案管理。
(3)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对项目工程验收。
3-1-
3、合同管理实施措施
按照《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组建有关组织,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合同,明确三方的权责利。合同管理由专人负责,专设项目合同管理专用章。其他招投标合同、设备购置合同必须由法人盖章签发。合同纠纷调处按《合同法》规定程序处理。
3-1-
4、招投标制度实施方案
(1)招标的组织实施: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会同县建设工程招投中心提出具体的招投标方案,交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县纪委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自始至终参加招标、施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督工作。
(2)招标方式: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电子幕墙、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公开招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竞争,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施工企业都可自愿参加投标。
(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的基本程序为: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发放招标文件,然后投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
(4)相关内容及具体要求:投标人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水利三级以上施工企业资质。对项目经理要求,二级以上项目经理,三年以上施工经验及近三年类似工程施工业绩。开标过程应记录在案,明确专人负责,开标时按规定检查投标文件后当众开启并宣读有关内容。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招标人代表和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总数为五人以上(含五人)的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二。本工程采用固定报价,由招标人设置各个标段的最高限价a,大于或等于最高限价的报价为无效报价,小于最高限价的报价为有效报价。在所有有效投标报价中去掉一个最高值,去掉一个最低值得出算术平均值b(当每个标段的有效投标报价等于或小于六家时,以所有有效投标报价得出算术平均值)。评标基准价c=(a+b)÷2×k(k为合理低价期望值且为0.945、0.95、0.955、0.96、0.965、0.97、0.975七个数之一,开标前在开标现场由投标人代表随机抽取)。投标人报价正负最接近c值者为中标人,如果投标人报价正负接近程度相同时,则小于c值报价者为中标者。当出现两家或两家以上投标单位并列同一中标排序人时,则当场抽签确定中标人。为确保项目工程的进度、质量、并通过竣工验收。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提交中标价15%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贯穿整个工程直至工程保修完成之前。中标人不得自行分包,严禁转包,否则视为违约。招标人和中标人依法签订合同。
3-1-
5、工
第五篇:土地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
土地开发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
1.0 项目概要
1.1 项目公司
1.2 项目简介
1.3 客户基础
1.4 市场机遇
1.5 项目投资价值
1.6 项目资金及合作
1.7 项目成功关键
1.8 公司使命
1.9 经济目标
2.0 公司介绍
2.1 项目公司与关联公司
2.2 公司组织结构
2.3 [历史]财务经营状况
2.4 [历史]管理与营销基础
2.5 公司地理位置
2.6 公司发展战略
2.7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3.0 项目介绍
3.1 土地开发目标
3.2 土地开发思路
3.3 土地开发资源状况
3.4 项目建设基本方案
3.4.1 规划建设年限与阶段
3.4.2 项目规划建设依据
3.4.3 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3.5 项目功能分区及主要内容
4.0 所在城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4.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4.1.1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对房地产的影响
4.1.2 房地产宏观政策
4.2 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环境
4.3 城市市城市规划
4.3.1 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定位
4.3.2 城市中心城区的五大问题
4.4 城市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供需
4.4.1 城市市土地出让情况
4.4.2 住宅市场供需
4.5 城市商业地产供需
4.5.1 商圈分布
4.5.2 商业业态分析
4.5.3 城市商业现状分析
4.5.4 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4.5.5 城市商铺价格分析
4.5.6 商业写字楼供需分析
4.6 消费者调查
4.6.1 居民消费特点
4.6.2 住宅潜在消费者问卷调查
4.7 竞争分析
4.7.1 竞争分析的方法
4.7.2 竞争项目分析
5.0 开发模式及QB区选择
5.1 [RRR城]及QB区项目
5.1.1 [RRR城]的开发背景
5.1.2 [RRR城]项目
5.1.3 [RRR城]开发情况
5.2 项目竞争战略选择
5.2.1 山水绿城SWOT分析
5.2.2 [山水绿城]开发策略和开发模式
5.2.3 QB区项目
6.0 QB区方案概念设计
6.1 规划设计主题原则
6.2 产品组合和功能定位
6.3 建筑风格和色彩计划
6.4 建筑及景观概念规划
6.5 智能化配套
6.6 QB区各地块设计要求
6.6.1 住宅功能配置要求
6.6.2 A13地块设计要求
6.6.3 A21地块设计要求
6.6.4 A08地块(局部)设计要求
6.6.5 A22地块设计要求
7.0 营销策略
7.1 预计销售额及市场份额
7.2 产品定位
7.2.1 各项目的住房产品定位
7.2.2 商业地产定位
7.3 定价策略
7.3.1 住房项目的定价策略
7.3.2 商业地产的定价策略
7.4 销售策略
7.4.1 住房地产的销售策略
7.4.2 商业地产的销售策略
7.4.3 品牌发展战略
7.5 整合传播策略与措施
7.6 电子网络营销策略
8.0 项目实施进度
8.1 项目工程进度计划表
8.2 项目工程进度管理体系
8.2.1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
8.2.2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一级计划——总控制进度计划
二级计划——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三级计划——月、周计划
9.0 项目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
9.1项目风险分析
9.1.1 项目市场风险分析
9.1.2 项目工程风险分析
9.2 项目风险的防范对策
9.2.1 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9.2.2 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9.2.3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6.0 QB区投资估算和开发计划
6.1 项目投资估算
6.1.1 项目开发成本估算
6.1.2 开发费用估算
6.1.3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6.2 项目开发计划
6.2.1 开发分期 69
6.2.2 项目开发进度计划表 69-72
6.3 项目人员和组织机构配置 72-73
6.3.1 组织保障 72
6.3.2 组织机构 72-73
6.4 项目融资计划和财务费用 73-74
7.0 QB区财务与投资价值分析
7.1 销售收入
7.1.1 销售价格
7.1.2 销售收入
7.1.3 项目税费率
7.2 项目现金流量
7.2.1 全部资金的投资现金流量表
7.2.2 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
7.2.3 主要经济数据指标汇总
7.3 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
7.3.1 盈亏平衡分析
7.3.2 敏感性分析
7.4 结论
7.4.1 项目投资决策结论
7.4.2 项目总体效益评价
11.0 公司无形资产价值分析
1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11.2 收益年限的确定
11.3 基本数据
11.4 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
附件
.1 财务报表
.2 相关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