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密度知识鉴别螺母制造材料的过程,能用密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做什么 – 做到什么程度)
2.依据生活知识和经验,探讨量筒和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能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小固体的。
3.阅读教材,知道利用密度知识能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自制量筒或量杯,提高动手能力,体验物理学习的思想方法和乐趣。
二、基础学习
1.物体是由 _______ 组成的,密度是 _______ 的一种物理属性。用测量密度的方法能 _______ 物质。(探究问题的知识基础)
2.日常生活中用来制造螺母的材料有铜、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其密度分别是8.9×10kg/m、________、________。鉴别制造螺母的物质,可先设法测出螺母的 _______,再将测得的 _______ 与物质的密度值(查密度表)进行比较,确定制造螺母的物质。(感悟思维过程)
3.由密度公式 ___________ 可知,要测量金属螺母的密度,就需测量其 ________ 和 _________。测量质量的仪器选用 ________,测量体积的仪器选用 ________。(设计探究方案)
4.如图1所示,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的体积及小固体的体积的仪器。测量小固体的体积的方法称为“排液法”,如教材图6-8所示。
(1)观察量筒或量杯,用量筒或量杯测量 _______ 时,33读数的单位是 ______,符号为 _____。1mL = ____ cm。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 ______,分度值是 _____。
3图1(对照实物)
(3)量筒与量杯形状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面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量筒时:①将量筒放在 ______ 台面上。②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刻度垂直正对,与液体 ___________ 相平。
5.测量金属螺母密度的步骤。(学习小组合作,注意规范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
(1)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螺母的 ______(数据填入教材表中)。
(2)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放入金属螺母后,水位既能 ______ 螺母,水面又不超过量筒的 ______ 测量值),读出水的体积。
(3)将金属螺母放入水中,读出水和金属螺母的 _______,得到金属螺母的体积。(4)根据公式 _______ 推算得金属螺母的密度是 _______,制造该螺母的物质是
_______。
(5)测得的金属螺母密度值,不能完全与密度表中的数值相同。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 ①实验测量存在 ________。②金属螺母是由不同的 _______ 组成的。
6.利用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属性,不仅能鉴别 ________,而且还能间接测量物体的 ______ 或 _______。
(1)密度公式 _________ 的物理意义是:组成物体的物质的 ______ 与体积的比值是 ________,随着体积的增大,物体的质量成 ____ 比的增大。
(2)由密度公式 _______ 变换,可得到公式m = 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组成物体的物质的 ______ 是定值,物体的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 ________。
(3)由密度公式 _______ 变换,可得到公式V = 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组成物体的物质的 ______ 是定值,物体的体积等于其 ________ 与密度的比值。
7.食用油瓶标签标有“5L”字样,表明油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食用油的密度是 __________,由公式 ____________ 推断,该瓶油的质量是 ________。
8.密度计是快速、准确、_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日用化工、_______ 和饮料生产等领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
三、合作交流
1.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量杯的分度值。适量的水。2.归纳总结课堂学习知识? 概念:量筒、量杯。
规律:ρ = m/V、m =ρV、V = m/ρ。
四、析疑解难
1.需要展示的实验现象有哪些?
量筒里加入适量的水。制作展示的量筒。2.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设计测量金属螺母密度的实验方案。正确使用量筒。理解密度公式。
五、达标检测
1.用四只相同的空饮料瓶,分别盛装盐水、纯水、酒精和汽油,装满后质量最大的是
A.盐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2.寒冷的冬天,将一杯水放在室外,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 ________,体积 ________,密度 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不变”)。
3.铁钉、厚钢板、钢筋等物体均由同种物质铁组成,体积越大质量 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 “相等”),其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_______(选填“不等”或 “相等”)。
4.水的密度是 _______,酒精的密度是 _______。一只玻璃瓶最多能装2kg的水,玻璃瓶的体积是 _______。用该玻璃瓶最多可装 _______ 酒精。
5.小明设计测量食用醋密度的方案是:(1)用天平测量空量筒的质量;(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醋,测得醋的体积;(3)用天平测得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该测量步骤的评价可取的是
A.所测得醋的体积肯定不准确,没有价值 B.实验步骤合理,能测得醋的密度 C.测得的醋的密度偏大,估测便可 D.测量醋的密度偏小,实验结果不可信
六、课外学习
1.小华将橡皮头放进盛有水的量筒里,依据量筒里水的休积变化,测得橡皮头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是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控制变量 D.放大测量 2.气体打火机是日常生活重要的火源。使用过程中,打火机里气体的体积 ______,质量 _______,密度 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小明在爸爸的帮助下,通过实验测得家里的水缸能装0.36m的水。
(1)小明从密度表查得冰的密度是0.9×10kg/m,则满水缸里的水全部结成冰后,3
33冰的质量是 ________ kg,冰的体积是 ________ m.(2)推算冰的体积所用的物理公式是 _______,所要识记的密度值是 ________。(3)小明通过观察发现,水缸里的水凝固时,总是从水面开始,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冬天室外的水管或水缸会发生破裂的原因是 _________(填写序号)。
A.水的凝固点较低 B.水凝固时体积增大 C.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D.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4.小华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1。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2。D.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m。
(1)按正确的实验过程帮助小明排列实验序号 ________。
(2)测量小石块质量时,当右盘有2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2甲所
图2 示,天平平衡,石块的质量为 ________ g。
(3)用细绳系住石块放入盛有48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 _______ cm,密度为 _________ kg/m。
(4)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 33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利用空饮料瓶制作一只量筒,标出10mL、20mL的刻度值。写出实验器材和制作步骤,并动手制作、展示作品。
6.物质有哪些物理属性?
第二篇:《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反思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反思
物理是一门“缘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学以致用是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本课教学中,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成为本节教学的关键。为使本课教学更形象、生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导学案与PPT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层层引入。在这节课中我看到了学生非常可爱的一面,每个学生都充满了自信与活力,每个学生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节课更使我坚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动起来,这个课堂才会真正活起来,才会有生气。当老师引导到位,问题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时候,小组成员会自然而然的凑在一起讨论问题;当这种方式成为习惯,在课下如果遇到问题时,学生们也将慢慢的习惯相互讨论,共同释疑了。可见物理学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多用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多用电教手段让学生更直接,更直观的接近课堂,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成为学习主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把学生的学习思想由“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要相信每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让学生坚信“我能行”,最后变成了“我真的行”。
当然,作为一名刚带物理的新老师来说,课堂不可能没有“意外状况”。在本次教学中,因对学生学情没有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复习铺垫不到位,导致密度公式的转换上出现了卡壳,因该环节的磨蹭致使课堂节奏被打乱,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
结合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导学诱思,互动展示”教学模式,我对“诱思”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理解更深刻具体了一些。那就是提问必须层层递进,每个问题必须指向明确,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难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预期的目的地。
第三篇:《密度知识的应用》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密度知识的应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苏教版8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四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密度的测定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会用量筒和量杯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会用转化替代法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从整体上看,本节是本章的总结,也可以说是本章内容的理解应用,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本章与第十章内容的有密贴联系,为学习“物体的沉浮”做好了铺垫,是初中阶段难理解的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及本课内容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和技能:
(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
(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金属螺母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课前准备:
托盘天平、量筒、螺母、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
二、说教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本节课利用故事导课,分组实验探究,讲授、自主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物理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结论。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通过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故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2、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及积极思考,对问题有独立判断能力。
3、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良好的开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针对初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我以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知识的学习
1.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学“物质密度的测量”,设计测量固体(小石块)密度的步骤及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学会优化实验方案,以减小误差。
活动1: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讨论设计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依据什么原理?
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
4、怎样测小石块质量和体积?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引入量筒的使用:
出示量筒、量杯,讨论下列问题:
①观察量筒、量杯,它们的刻度有何不同之处?
②量筒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它与立方厘米是什么关系?
③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④使用量筒应注意什么问题?
5、如何使用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想一想:是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若步骤不合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归纳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③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
④石块的密度
设计记录用的表格
进行实验并且处理数据
交流与评价
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
(4).盐水密度
想一想: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2、鉴别物质
例1.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并从密度表中找出它是那种金属。
3、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1)求质量
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2)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三).归纳小结
1、鉴别物质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V=m/ ρ,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www:4、5。练习巩固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后作业:
思考:阿基米德是如何鉴别出皇冠是否是纯金的?
补充习题:密度的应用
五、说板书
本板书共分三块。第一块:测量密度。包括固体和液体,学生讨论实验得出优化步骤。
第二块:鉴别物质。通过例题的讨论、讲授得出如何鉴别物质。
第三块: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身边的常见事物说明密度公式的灵活使用。
第四篇: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课标要求】: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情分析】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利用公式间接秋某个物理量的方法。物理计算题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解题的规范性较差,需要反复强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通过测石块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重点难点】:
1、重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量筒、石块、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活动1:如何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人课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
(二)、新课教学
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实验讨论设计: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怎样才能测出石块的密度?依据什么原理?(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 设计并进行实验,归纳实验步骤:(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石块的密度mV2V1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戒指的密度对照密度表,是否是纯金的。)
活动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总质量m;(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mm1V
想一想:(1)、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2)、如果测体积后侧质量测量结果又会偏大还是偏小呢? 让学生讨论分别回答,让学生学好分析误差。
例
1、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并从密度表中找出它是那种金属。2.求质量
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由密度公式ρ=m/V可以得出m=ρV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例
2、有一块30m3的花岗岩石碑,为了计算其质量,有人找了一小块同样的样品,测得该样品的质量为14g,体积为5cm3.利用这些数据,请你算出石碑的质量。
3.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V=m/ρ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例3、2m³ 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
(三)、归纳小结
1、鉴别物质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2、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V=m/ρ,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课本P98课后作业
第五篇: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6.4密度知识的应用(1)教学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2、能量筒和天平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3、会查密度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2、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密度概念,熟练运用公式ρ=m/v及其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体积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水,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2、怎么求物质的密度?那么这种方法有没有缺陷呢?
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变长来求得,但是如果物体是不规则的,或是液体,我们怎样测量物体的体积呢?下面介绍两种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物体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
二、新课教学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量筒和量杯的用途是用来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观察课本插图及桌上的量筒、量杯的实物,回答下列问题:
(1)量筒和量杯的测量单位是什么?毫升同厘米3之间是什么关系?(毫升ml,1ml=1cm3)
(2)量筒和量杯的刻度线的分布有什么不同?它们的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是多大?(量筒刻度线是均匀分布的,而量杯的刻度线分布不均匀,下疏上密;)
(3)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要如何观察和读数?(演示)让同学回答完所提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测量固体体积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指示值V1。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使其全部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指示值V2。
(3)金属块的体积V=V2﹣V1。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如何利用量筒和天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请学生操作,完成实验,并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反思:在此实验中石块的测得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误差的原因在哪里?
3、学会查密度表
课本中列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说明: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不能认为密度相同的,就是同种物质。如铝和大理石密度相同,显然这两种物质是不同的,区分铝和大理石就不能根据密度来区分,而要根据其它的特性来区分,如颜色等。
4、度知识的应用(1)用密度鉴别物质
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若要知道一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只要测出它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的各种物质相比较,就知道该物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如:经计算某物质的密度是19.3×103kg/m3那么这种物质可能是什么?如果某种物质的密度是0.8×103kg/m3那么这种物质可能是什么?
(2)用密度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用密度知识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例题:“练习册”12页例3
三、课堂练习
课本3W
四、课外作业
练习册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