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现代社会发展专题
直接依据主题拟题,就是运用简洁、凝炼的语句概括出文章主题,并以此作为文章标题。如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鲁迅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以及诸如《要珍惜时间》,《知识就是力量》,《勤能补拙》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直接依据主题拟制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主题的表述形式,它具有明快、朴实的特点,便于读者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章主题。一般议论文和应用文较多采用这种标题形式。这种拟制标题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主题法”。
间接依据主题拟题,就是通过设问或比喻、象征等手法,在标题中间接地表现和传达文章主题。间接依据主题拟题的方法主要有“设问法”和“比喻象征法”两种。所谓“设问法”,就是以提问题的形式来拟制标题,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如列宁的《怎么办》,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承包后对“多余”的职工怎么办?》,《我们应向先进人物学什么?》等,都是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采用设问法拟制标题应该抓住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并为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或是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问题,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起人们思考和阅读的兴趣。所谓“比喻象征法”,就是采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拟制标题。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肖凤的《豆牙菜和小松树》,鲁迅的《朝花夕拾》,秦牧的《艺海拾贝》等,都是用比喻象征法拟制的标题。这种标题形象生动,给人的印象深。拟制这种标题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词汇。
间接依据主题拟制的标题,虽然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但它与主题的关联却是十分紧密的。譬如采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其主题往往就是对所提问题的具体回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主题:志愿军战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就可以看作是对标题的一种具体回答。当然,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用设问法拟制的标题对主题的限定也并不是唯一的,但在作者的心目中,主题(即对标题的回答)却只能是唯一的,而且是先于标题而存在的。标题不过是作者为了强调主题,引发读者思考而设计的。又譬如,运用比喻象征法拟制的标题,有时完全可以看作是对其主题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述形式。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标题的实际含义是:革命力量虽然暂时弱小,但终究是会胜利的。而这正是此文的主题,标题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而已。依据文章的课题
依据课题拟制标题,就是运用简炼的语言点明文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以此作为文章的标题。如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向题》,谢觉哉的《论“同甘共苦”》,叶圣陶的《谈阅读教学的目的》等,就都是依据课题拟制的标题。依据课题拟制的标题可以使读者明确文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文章的内容范围进行限定。这是一般理论文章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标题形式。这种拟题方法可以简称为“课题法”。依据文章的材料
依据材料拟制标题,就是把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主要材料的名称拿来作为标题使用。这种拟题方法可以简称为“材料”。因为材料的种类较多,所以这种拟题方法也比较复杂但常见的有以下七种:第一,以材料中的主要人物为题。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的《廖静秋同志》,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第二,以材料中的主要事件为题。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楚庄的《清代的文字狱》,都德的《最后一课》等。第三,以材料中的主要景物或事物为题。如贾平凹的《丑石》,杨朔的《香山红叶》,冰心的《小桔灯》等。第四,以材料中主要人物活动或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概念为题。如叶圣陶的《五月册一日急雨中》,郑振铎的《街血洗去后》,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以及《当„„的时候》等一类标题。第五,以材料中主要人物活动或主要事件发生的空间概念为题。如徐迟的《祁连山下》,沈从文的《天安门前》,孙犁的《山地回忆》等。第六,以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事物的某个局部细节为题。如朱自清的《背影》,巴人的《况钟的笔》,秦牧的《巡堤者的眼睛》等。第七,以文章开头用来引发议论的某一具体事物为题。这种拟题方式大都采用“从„„说起”式的惯用写法,如鲁迅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夏衍的《从点戏说起》等。这种拟题方式大都适用于以渐引法开头的议论文。
一般记叙文的标题比较多地采用“材料法”来拟制,因为记叙文的主题主要是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叙述和描写来加以表现的。另外,这也是记叙文所具形象性的特点在其标题中的体现。
二、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拟制标题的方法
拟制标题除了直接采用上述基本拟题方法以外,还可以在上述基本拟题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以使所拟标题更加新颖、多样。
拟题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主要有以下九种。
1、引用法就是借用俗语、名言或他人诗句等现成的语言材料来拟制标题。引用法分直接引用和变形引用两种情况。
直接引用,就是把引用的语言材料不加改动地直接取来作拟题之用。如理由的《扬眉剑出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铁公鸡—一毛不拔》,廖沫沙的《教然后知困》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直接引用比较简单,无须多说。变形引用则非常复杂,需要着重谈谈。
变形引用,就是把引用的语言材料经过加工改造,然后再作拟题之用。变形引用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又可分为“反叠式”、“悖论式”、“谐变式”、“镶嵌式”等不同形式。
反叠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其他文章标题、俗语等进行反面重叠,造成一种反叠式的标题。如蒲鲁东曾写有《贫困的哲学》,马克思便利用它写了《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这就是反叠式变形引用。此外,诸如《“回头浪子”帮助浪子回头》,《伯乐相马与马相伯乐》等,也都属于这种形式。反叠式变形引用,内容上可以使标题产生新意,给人以新奇而幽默的感觉,形式上给人以对称的美感。
对常见的俗语、名言进行加工改造,取其反义而用之,形成一种貌似荒谬却又隐含着十分新颖而深刻的意义,这种引用方式叫“悖论式变形引用”。例如“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一般是用来讽刺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一位作者在介绍华罗庚赴美讲学的一篇文章中却拟用了《弄斧必到班门》这样一个标题。为什么呢?因为华罗庚赴美讲学计划讲十个数学专题,为了与美国同行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学术交流,他决定在美国各大学所讲的专题必须是该大学科研中的长项。华罗庚戏称自己这是“弄斧必到班门”,此文作者便取之为题。你看,这个标题与“班门弄斧”的本义正好相悖,却又含义深远,切合于文章内容。此外,诸如《近水楼台不得月》,《曲高未必合寡》,《要有“知人善免”的勇气》等,也都属于这种形式。
谐音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语言的同音现象,将引用的俗语、名言中的个别字词加以替换,造成一种同音异义的语言效果,这种引用方式就叫“谐音式变形引用”。例如1987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的苏泰的文章《学而优则“侍”》,标题显然是从《论语·子张》中的“学而优则仕”一句变化而来。原来此文主题是赞扬大学生勤工助学,放下架子,课余时间去咖啡厅为顾客服务。此外,如《以“职”论价》与俗语“以质论价”谐音,《爱“才”如命》与成语“爱财如命”谐音,这些标题与原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另出新意,醒人耳目。
镶嵌式变形引用,就是利用俗语、名言、古诗词等原有的语句框架,选择一些切合于文章内容的字词填嵌其中,使其另生新意。例如,有篇新闻报道,标题是《助人何必曾相识,精神文明谱新歌》,其中前半句显然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将“助人”二字填嵌其中,便有了新的含义。又如有一篇市场调查,标题为《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显然,这是袭用了宋代诗人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将“贱”、“贵”二字填嵌其
中,也使标题陡生新意。
变形引用虽然方式各异,但都能巧妙地利用俗语、名言及古诗词广泛的传播效应,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颇含新意的感受,推陈出新,为我所用,使文章标题更具魅力。
2、叠加法所谓“叠加法”,就是在他人文章或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以其相同的写作手法写成文章,其标题往往是以相同的语句叠加而成,故称“叠加法”。运用叠加法拟题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利用他人有关“批评”或“批判”而拟制新的驳论性文章标题。这种标题常常拟为《关于„„批评的批评》,这种标题有时也可采用多重否定的形式,但常见的是双重否定形式。此外,诸如《关于启示的启示》,《对于“笑话”的笑话》等,也都是采用叠加法拟题的一种形式。
3、对偶法就是拟题时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以表达相关、相联或相反的意思。例如《半月谈》评论员文章《尊师重教,育才兴邦》(1985年第3期),其标题就是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此外,诸如《运用综合技术开拓未来世界》,《高价水泥一斤不卖计划指标一袋不少》,《卖债券支援国家建设得奖品为您增添喜悦》等,也都是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标题。
采用对偶法拟制的标题,两个句子或词组的意思彼此补充,相互映衬可将文章内容达得更加深刻、鲜明,而且朗读起富有节奏感,能增强标题语言的艺术性。
4、活用动词法文学作品描写人物之所以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行为动作来进行描写,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拟制标题也可以采用文学作品描写人物的这种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动态性的词句来拟制标题,着眼于一个“动”字,尽量把题目写“活”例如,有篇文章记叙一位公共汽车女售票员,正确对待一个无理取闹往自己身上吐痰的小青年,从而引起小青年自责的事。如果把题目拟成《售票员风格高尚,乘车人行为可耻》便很一般。而这位作者却不同凡响,将题目拟为《冷静擦去一口痰,微笑震动一颗心》,两相比较,后者就显得格外生动感人。又如有则通报批评某单位制定的服务措施只是挂在墙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标题是《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你看,一个“走”字,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平字生辉。
5、虚实结合法这是拟制双行标题所采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大家知道,拟单行标题,作者既可以用平实的文字开门见山地把文章主题或主要内容直接传达给读者,直白陈事,实实在在,不需要任何修饰和点缀;也可以采用形象、含蓄的语句拟题,使标题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诗情画意,_引人遐思。两种方法虽各有干秋,但不免单调,而拟双行标题则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其中一行标题形象、含蓄,另一行标题平实、明快,这就是“虚实结合法”。采用这种方法拟制的标题,其正题一般多采用富有形象性、含蓄性的语句拟制,其作用在于揭示和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副题则采用准确、平实的语句拟制,它对正题具有诊释和限制的作用。例如,发表在《名作欣赏》1986年第3期上的朱炯强的文章:
一曲礼赞大自然的亘古绝唱
——谈《秋颂》的艺术魅力
和1995年11月24日《中国教育报》上所载李进平的文章:
雄鹰从这里起飞
——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藏班
第二篇:论老有所为和社会发展
论“老有所为”与社会发展
人过五十网 来源:本网 发表时间:2006-05-24 16:52:00
作者:蔡树立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在步入高龄后,写下的这一名句,唱出古往今来有所作为老者的共同心声,也反映出他们至老仍然渴求参与社会发展,关心祖国的命运与前途的愿望。
世界的历史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明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提高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又利于人类寿命的延长。时代的车轮进入21世纪,当“全球行动,迎接人口老龄化”呼唤的时候,中国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遭遇“银发浪潮”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步入小康又受到“冲击”,是困惑不安,还是迎接挑战,作出回应与对策,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老有所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年社会成员
年龄各阶段,有人比喻说:童年像个梦,少年像首诗,青年像篇散文,中年是一部小说,老年则是本哲学。的确,人们步入老年,知识的积累与沉淀,阅历的丰富与加深,掌握到一定的人生哲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年逾古稀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就总结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参见《论语》·为政篇)。就是说:到了老年,辨别能力会更强,言行和办事,一般不超越规范。人到老年,身体稍健,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未减退,所以古人说:“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老树春深更著花”。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个就是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高度科技化与高度智能化。即应有最新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知识基础,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作为其生产手段,生产流程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产品越来越走向高智能化。在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掌握科技的生产者便成为重中之重。现实的情况却是:高新技术人才全球都有空缺。以人才密集的美国硅谷为例,半导体产业的职位空缺近30万个。硅谷近20万技术人才有6万来自中国。而我国名校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有70%以上去了美国。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996年披露:高素质人才在上海市仅占0.48%,日本则为5.96%,韩国为2.24%,美国为1.48%(参见《上海老龄科学》1996年第2期)。面对着科技人才频繁流失和空缺严重,国际社会认识到挖掘老年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全社会条件的改善”(参见2002年4月8日《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
老年人,在中国特别是老年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愿不愿参与和能不能参与却存在着一些现实的思想误区。第一,有“不与青年抢饭碗,增加就业压力”论。其实,抢饭碗的事并不存在。因为持此论者错把“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混为一谈。在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劳动力的供过于求,而科技人才却严重地不足。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我国现有科技人才约2900多万人,在中青年科技人才遇到空缺时,起用老年科技人才(离退休科技人员约500余万,占总数的17.3%)是个好办法。因为其存量大(有500余万)、增量快(每年有近百万人退休)、适应强(无须再培训就可适应)、对企业受益深(直接产生效应和效益)。成本又低,见效又快,何乐而不为呢?第二,有“少提‘老有所为’,多谈‘老有所乐’论。老年人身体欠健康或亚健康,多搞‘老有所乐’是可理解的。对健康的老年人及其知识分子来说,为什么不鼓励他们‘老有所为’呢?说白了,无非是害怕他们参与发展,影响了现职人员对发展成果的分配。的确,发展的成果主要是满足现职人员的需要,不能满足现职人员需要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动力。事实是与现职人员相比,离退休老人已存在着“收入差”,他们参与发展,正是想融入社会以缩小点收入差距,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地位,这正是一种“积极养老”观,为什么不予以支持?第三,“推动发展是在职人员的事,退休人员靠边站”。离退休者持此观点是把自身游离于社会发展之外的片面看法,不关心和不热爱参与,不融入人群,“共享”成果从何而来?在职人员持此观点,则是一种年龄歧视的偏见。他们忘记了老年人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社会中介,对中青年的传、帮、带起过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延续、发展在人际之间活动的一条生命线,缺乏这根线,一切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老人是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基本前提,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庄严地重申:“21世纪仍然需要老年人”。他指出:“我们必需设计一个老龄问题行动计划,以适应21世纪的现实情况”。计划目标的第一点:“通过提高他们在社会发展活动中的参与率,更好地发挥他们无价的才能和经验”。
二、“老有所为”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具有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这不仅因为老辈有哺育、扶养后辈之恩,也因为老者曾有所为而具感召与鼓舞的魅力。即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子始也’。后辈应“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即难道不去思念自己的祖先,弘扬他们的功德吗?孔子自身就是‘老有所为’的典范。他在54岁时就任鲁国的司寇,在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中不畏强齐的肆虐,维护了国君(鲁定公)的庄严,而获得了声誉和好评。由于“礼崩乐坏”,其政治主张和抱负不能实现,在离职后用14年时间周游列国,又未能如愿从政。从68岁起整理古文献,编纂和修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大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教育事业,也为中华古文化保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他至死都参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如其自己所概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姜子牙八十遇文王,就开创了‘老有所为’的先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激烈,为图霸业而抢夺人才,当人才流失或出现断层时,起用老者或耆宿就时而发生。孔子也属临老重用之列。史书记载,汉唐以降,乃至明清,这两千余年间,在“文治武备”之中,‘老有所为’的突出事迹不断出现。如西汉宣帝时,西北羌族入犯,年逾七旬的武将赵充国请战御敌,终获胜利,史书称:“先零(西羌首领)叛汉,充国颓龄请一行”。唐太宗与年逾七旬的宗正卿李百药非常投合,常在一处议事赋诗,称赞他“身老才壮,齿宿意新’。宋至明清,历朝都允许高龄者参加科举,中举后同样授予官职,委以政事,排老、贬老都未纳入正统。最值一提的是东汉末年的曹操(155—220),在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国家动荡的危境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中原,统一北方,战功卓著。临近老年时,他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篇,留传至今,仍是“老有所为”最具代表的感叹!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我们的干部离退休制度尚未最终确立与完善的时候,许多党政高层领导都在年迈期间为国操劳,仍然以非凡的智力和杰出的决策作出惊世之举。毛泽东同志在年近八旬的时候,“以小球推大球”,迎来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风云突变,新中国被请进联合国的大门。周恩来同志年逾古稀之后,在十年“文革”**中力挽狂澜,不时地拨正航向,避免了各种各样的内政外交危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75岁高龄之后,连续十五、六年以惊人的远见卓识提出和指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震惊世界。我国党的第三代领导人也大都在步入老龄阶段后继续为国筹谋。正如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所指:他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确,他们坚持执政为民,使近13年(1989-2002年)成为国力提升最快,人民受益最多的13年。可以毫无愧色地向世界宣称:我国领导人创老骥伏枥最光辉的范例。
诚然,全球的社会精英中老有所成者也比比皆是,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众多学者,成名大都在花甲之后。今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学者:68岁的丹尼尔·卡恩曼、75岁的弗农·史密斯分别用认知心理学介入经济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传统的经济学,成为创新研究经济学的先驱。国际社会众多的精英进入老年的继续奉献,同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推波逐澜。
三、营造环境,完善措施,为老年参与发展牵线搭桥
今年9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世界老龄亚太地区后续行动会上,我国民政部副部长兼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宝库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离退休的老年知识分子约有500万人,其中70%的老年人在70岁以下,而且身体尚好,愿为社会再作贡献”,“倡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拟组织‘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行动”。这说明在中央的直接关怀下,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正在有序地进行。在500人之外,同样也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为使老年参与有序地运作,营造环境,完善措施,牵线搭桥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用舆论的力量使全社会认识老年参与发展的重要童义。国际社会动员组织老年参与发展主要是为变老龄化压力为动力和扩大社会的“共享”面。中国重视老年参与发展还具有实施“科教兴国”的意义。据有关资料数据表明:1990—199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仅占3.5%,约661万余人,而初中及以下劳力则占82%,即达1.55亿人。悬殊之大,非同一般。另据中办、国办印制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到2005年我国具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的各类人员应达到8,350万以上。而在2000年底,同类人员仅有6,360万人,差额达1,990万人。虽然会有高校、职校连年的扩招,但差额的弥补不是一时能够完成。可见,在我国组织老年人才参与发展并非权宜之计,具一定战略性考虑。从弥补差额来看,它是保证我国人才队伍能适应“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从面对人口老化的挑战来看,它是缓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关键一着:从发展老龄事业来看,它通过“老有所为”,带动“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学”、“有所教”和“有所乐”,使“六个老有”全部盘活,老年工作方针得到全面贯彻:从对老年人自身来说,参与了发展,“孤独感”、“落伍感”、“差距感”将逐步消失,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老年人才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再做贡献,岂能把它作为“额外负担”,视为“不合理要求”?
第二,要完善涉老的法规与措施,为老年人的参与发展提供方便与服务。1996年制定和颁布的我国《老年法》对“参与社会发展”有明确的规定,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规范还应制订新的细则来补充与完善。比如,对老年人的参与发展,如何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如何加强组织管理,如何获得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怀,应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和措施。老年人的办学、办班、创办经济实体,要房要地要材料设备,主管单位以及金融、工商、税收等有关部门如何进行“涉老”的倾斜,给予优惠贷款、减免税收、廉价租赁房屋和优惠的经济提成,也需要行文和逐步到位。在创造条件,优化软环境方面,能否对老年人实行“三建”: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方便用人单位咨询、挑选;建立老年人才交流中心,充当媒介,促成供需见面,建立老年科学研究基金,为老年人从事创新研究、学科转型、开拓新领域提供资助。这一切,都需要考虑和进一步明确。
第三,在高校建立和完善老教授协会组织,实施专业性老年入才管理和调配,分负其责,共促发展。中国老教授协会已建立17年,省市老教授协会正在纷纷建立,高校还未普及。其原因是怕老年性群众组织过多,出现重复与矛盾。其实老教授协会主要任务是团结、组织老教授、老专家为实施“科教兴国”建言献策,组织老年人才以咨询、培训、技术交流、成果转让等方式参与经济建设。它能实施专业性管理和调配,是一般老年协会组织难以取代的。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参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21世纪需要老年人,知识界的老年朋友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老牛应知桑榆晚,迎着红霞自奋蹄!
第三篇:11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东方原本只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其所指称的东
方是不同的。近代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即把欧洲以东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亚洲)称之为东方,如日本、朝鲜、印度,以及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我们理解的东方,更多的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这里所说的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亚洲地区,包括部分非洲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来集合了我们众多先贤们前辈们的智慧结晶。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体自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现如今我们还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这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瑰宝。现代人们所论及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形成于上古的“易经文化”后来的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历代学人的文化学术著作。
(二)儒家文化常识
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主流。作为先秦一个学派,虽为孔子所创立,但它的文化精神却上继三代、下承周公,直接继承了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因此,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往往称为儒家文化,有时也泛称东方文化。这是因为它两千年间影响到整个东亚文化圈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仁者爱人”的胸怀;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一已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已复礼”;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治世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古代,由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避免了类似欧洲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式的落后、蒙昧。这也是儒家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主要标志。
(三)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精神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冷静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更具超前意识的思想体系。广义的道家文化除老子、庄子的著作
外,也包括上古的巫文化、后世的术数文化,东汉以后形成的道教炼气术长生不死的有关典籍。甚至人们将其追溯到中国的人文始祖黄帝,将其与道貌岸然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黄老”。这样一来,兵法、阴阳、星占、卜筮、堪舆、中医、养气等学说,均被归入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哲学上的最高成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古代辩证法与庄子著作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齐生死,等贵贱” 的观点,这是上古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四)佛教文化常识
佛教文化固然是一种宗教文化,与其它宗教相同的一点是需要“信仰”,而与其它宗教文化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完善而符合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允许信众质疑释疑进而“开悟”,不是让信众盲目的迷信与遵从。简单来说,佛教文化是以宇宙与人体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之世界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三教之统一的东西即一个“和”字,这也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一般说来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而真善美这统一即为“和”。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得也正是这个“和”字。现在,党和政府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的意义也正缘于此。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除因重视教育而使“江山代有才人出”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独具的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不象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从9-11事件以来几年间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即可证明),因此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精华,进而丰富、充实、完善自身。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传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它的一些负面因素的确已落后于时代;但让它影响到近现代发展的则是生活在近现代的人,或者说是我们“自己”。当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地理的封闭致不同文化的交流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还是统治者自身的落后无能与其所推行的愚民政策。鸦片战争固然是西方国家对华进行的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但也因此而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正是多年来的文化交流,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明的重新辉煌,将在我们手中变成现实
文明建设,应该也需要把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着重发展,塑造高素质的民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现在社会建设的价值是无限的,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当今社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他是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并且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相信在以后的社会建设中,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魂魄将会被演绎的更加绚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我们离不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底蕴,它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忽视的重要作用。康德说过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可是当这星空蒙上灰垢烟尘不再璀璨,道德还有依旧被膜拜的理由吗?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必须要借鉴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调查研究,根据当代的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个显著特点,即社会发生急剧变革,或者受到其它文化冲击之后,便会产生一次自我调整,进而产生一个巨大的飞跃。这已为几千年的文化史所证实。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挤压的今天,它必然如同经历涅磐洗冖的火风凰,显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篇:现代德育论
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现代德育论》试卷
年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1.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
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2.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性质上应()
A.凸显生活性B.实践道德生活C.取材于现实生活D.通过实际的生活
3.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B.“两难故事法”C.“推理故事法” D.“自述故事法”
4.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
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制约功能
5.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
A.文化功能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D.自然性功能
6.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 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A.文化功能B.自然性功能C.个体发展功能D.个体享用性功能
7.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这是德育的()
A.神学目的论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D.教师中心目的论
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平价法
9.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法制教育
10.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A.思想教育部门B.政治教育部门C.道德教育部门D.法制教育
二、名词解释
1.德育的文化功能
2.德育目的3.他律
4.自律
5.自我体验
三、简答题 1.德育泛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 2.政治与道德有何区别?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德育文化功能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论述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的基本框架
第五篇:论现代“雷锋精神”
论现代“雷锋精神”
从一九六二年到二零一三年,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五十周年。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抚慰过无数人心的人?乍暖还寒,明媚的阳光洒向大地,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温暖过无数人心的人?草长莺飞的三月,风和日丽的三月,生机勃勃的三月,万物复苏的三月,也是英雄的三月,雷锋的三月。
你还记得雷锋吗?那个可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雷锋。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技术员,他勤奋钻研;
作为一名解放军,他严于律己;
作为一名共产党,他以身作则。
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珍惜现在;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创造未来。可如果忘记了过去,我们又该怎样向更好的明天迈进?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它需要一种精神鞭策我们不断前进,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它需要一种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道德不能流失,让人与社会共同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需要“雷锋精神”。
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三月五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邓小平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雷锋,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的“雷锋精神”由万千中国人替他践行。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在成长。雷锋用他博爱的,奉献的精神,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光辉人生,而且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向他学习。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善钻善挤,刻苦努力;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奉献精神,济危扶困,乐于助人;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的“螺丝钉”精神,从小做起,心系集体;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吃苦,迎难而上!
蓬勃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物质在人们眼中越来越重要。在这个新新年代,我们看到的“好人”越来越少,金钱权利利益让人私欲膨胀,看不到真情真心真善。看到老人摔倒时会犹豫要不要去扶?想做成某事时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走后门,饭桌上浪费的钱令人瞠目结舌而贫困地区人们吃不起饭,官员在“为人民服务”时中饱私囊暴露时却想着怎样藏污纳垢,政府大楼气派得如同皇宫„„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房姐,郭美美,李天一„„难道大家没有想过,我们的社会究竟怎么了?每到三月,中央政府工作单位学校在号召人们学雷锋时,大家又想没想过自己做了什么和“雷锋精神”有关的事?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有一群“少数派”?
林俊德,科研工作者,纵死终令汗竹香,他用行动诠释了“钉子精神”;
何玥,十二岁学生,何处春江无月明,她用生命诠释了奉献精神;
高秉涵,军人,悲莫悲兮生别离,他用时间诠释了“螺丝钉”精神;
安永全,市委副书记,千锤万凿出深山,他用汗水诠释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是捡起一张废纸就是学雷锋,也不是捐给街上一个乞讨者钱就是学雷锋,“雷锋精神”的含义远不止于此。他们就是“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是现代“活雷锋”!
其实,不是没有做到雷锋所做的事情就是没有“雷锋精神”,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和正义感,这就是现代的“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