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 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20: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紫花苜蓿 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紫花苜蓿 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

第一篇:紫花苜蓿 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

紫花苜蓿: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

发布时间:2011-2-19

信息来源:学说连线

——四川吉昌绿业有限公司和广元发展紫花苜蓿牧草产业的调研报告

2001年8月28~9月3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副院长杜受祜教授等一行5人,赴广元进行了为期8天的农业产业化专题调研。与其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相比,紫花苜蓿项目起步较晚,从四川吉昌绿业有限公司1998年进入广元试种开始,刚刚走过3个年头,但它显示出来的灿烂前景,却令人兴奋不已,尤其在广元今年遭遇连续300天无雨的重灾年头,紫花苜蓿显示出来的抗旱能力,它带给种植户在大旱之年的增收喜悦,更使眼见为实的农民彻底转变了观念。农民最初不相信,不敢种,需要动员才种。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各地争指标,争规划,农民争着种。紫花苜蓿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不仅是营养丰富、产量高、价格高、经济价值突出的优秀牧草之一,而且因其对土壤的固氮作用和水土保持作用而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它极强的耐旱性对于十年九旱的川北广大地区还具有重要的抗旱作用。紫花苜蓿被国内外誉为“牧草之王”。尤其重要的是,紫花苜蓿能发挥广元独具的自然条件优势从而有条件成长为广元最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紫花苜蓿在广元试种成功的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长期以来只能在北方生长的禁区,结束了不能在南方种植的历史,不仅为广元和四川广大地区,而且为整个南方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四川吉昌公司的企业家、西南农大的科学家和广元人民,不仅为他们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它还只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对这个新生事物,我们应当尽力去帮助它,爱护它,促进它健康快速成长。

一、紫花苜蓿突破禁区落户中国南方四川广元

紫花苜蓿从四川广元开始了在中国南方的突破,从育种突破到试种成功,广元的基地建设已经三年,去年在元坝区石井铺乡成功试种3000亩,是一个突破性进展,如果一切顺利,未来5~10年,广元完全可能通过紫花苜蓿的种植、加工、深度开发、综合利用,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商品草供应基地、储备草提供基地、优质紫花苜蓿种子研究和供应基地、并带动畜牧业的大发展。

1、龙头企业四川吉昌绿业有限公司

四川吉昌绿业有限公司以企业家的敏锐和胆识,面对众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率先进入这一领域,作为龙头企业,为中国南方试种紫花苜蓿并首先在广元建设商品草基地,作出了重大贡献,显示出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吉昌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于成都,是一家专门从事牧草研究、开发、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的民营企业,他们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制度,通过“校地合作”方式,与西南农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吸引了众多顶级专家加盟,现在公司有草学博士和博士后2名,动物营养学家2名,副研究员1名,研究生导师3名。

在科学论证特别是对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深入了解和认同基础上,吉昌公司于1998年秋进入广元,以“公司+科技+农户+基地+中介”的方式,介入紫花苜蓿的种子选育、试种、商品草基地建设,在广元正式启动了紫花苜蓿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项目。

2、教授们的深情和科学突破

西南农大的科学家们以同样重要的地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几千年以来,我国秦岭以南地区一直被判为紫花苜蓿的非适生区,紫花苜蓿能在秦岭以南的广元试种成功,并有望进一步培育成为广元乃至四川和整个中国南方的一个新的大产业,还要感谢西南农大的5位教授,尤其是归国博士后玉永雄教授的贡献,是他们对南方种植紫花苜蓿的科学突破,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玉博士是一位留学日本的草学博士,突破紫花苜蓿在中国南方种植的禁区,是他留日八年的主攻方向,是他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回国后,玉博士继续进行该项研究,并在重庆、成都、广元三个地区进行了广泛的选种育种工作,2000年3月,选育种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广元成功选育出适宜南北交界处的广元地区种植的新品种3个,为广元发展紫花苜蓿产业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玉博士在写给广元市委副书记王平同志的信中饱含深情的说,他为什么在广元屡经挫折不愿放弃,因为他“大胆断言:广元草业的核心应该是紫花苜蓿的产业化,紫花苜蓿产业能够在广元做大做强;广元能够建成中国南方第一个商品草业大市,我国第一个紫花苜蓿叶蛋白生产基地、北方牧区的储备草区”,“我有信心有能力和吉昌公司一起,在中国南方,乃至全中国为广元闯出一条苜蓿大产业的路子”,他焦虑的呼吁“如果错过这个历史机遇,三年后,苜蓿草将在广元以外的南方地区形成大产业”,“时不我待。”我们在这封信里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科学家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热诚,我们更在8天的调研中,从农民和乡村干部的介绍中,不停听到他们对吉昌公司和西南农大教授们深入田间,一身泥,一身土,耐心指导,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态度、奉献精神的赞叹、佩服和感激之情。

3、“企业家+科学家+农户+基地+中介”的项目运作方式

广元紫花苜蓿项目采取“公司+科技+农户+基地+中介”的方式进行组织和运作。

(1)吉昌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对广元紫花苜蓿的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并为种植户提供种子、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示范基地建设等保证。公司与农户订有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和指导进行种植,公司保证以保护价全部收购产品的合同,农户认为,这是一种有市场保证的订单农业制度。

(2)西南农大承担科研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3)乡村基层干部在项目运作中负责宣传、引导、发动、组织落实、协调等工作,实际上发挥了中介组织的作用。

(4)市政府及各级政府提供协调和政策服务,广元市专门成立了紫花苜蓿草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农委一把手亲自抓项目。在8天调研中,市农委李主任一直和我们一起活动。

4、效果、创新、经验

(1)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并促进畜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石井铺乡集中试种了3000亩,实际结果表明,增收效益大大高于预期。我们到户到田看了元柏村9社农民沈定江用3分地作的对比试验,这块地里的紫花苜蓿全部出售不自用,我们去的时候,已割了4茬,沈定江拿出与吉昌公司签订的合同本,上面有交草记录,已得到卖草收入313元,估计还可以割4茬,收入可达600元,以此推算,全年一亩可获现金收入约2000元,比种粮增收1000元以上。据介绍,因管理水平和地块肥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都有沈定江这样的水平,但平均水平每亩紫花苜蓿商品草收入也高达1300~1500元。紫花苜蓿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农民发现紫花苜蓿作饲料后,家畜长得快,质量好,过去喂配合饲料时仔猪10天长4~5斤,加喂紫花苜蓿后10天长8~10斤,结果出现种植户普遍不愿交草而留下自用的情况,石井铺乡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生猪税上半年已交了9万元,相当于去年一年的数字,在大旱之年,农民增了收,乡财政也增了收。

(2)意想不到的抗旱效果和生态意义。虽然人们都知道紫花苜蓿有较好的耐旱性,但人们仍然没有想到它会有那样突出的抗旱效果。石井铺乡是典型的10年9旱地区,今年更遇到了300天没下过一场透雨的大旱,但由于大面积种植了紫花苜蓿,这个乡不仅没有减收,反而增收。在我们走访的元柏村9社,由于干旱,水稻和玉米几乎全部绝收,虽然刚下过几场大雨,稻田里仍然裂着大口,玉米没有挂穗,秧田里还剩有大量因缺水无法移栽的秧苗,唯有紫花苜蓿绿油油独立其中。农民说在下这场雨前,这种景象更突出。当时农民编了一段顺口溜:“苞谷是萎的,秧子是黄的,麦茬田是摆起的,唯独苜蓿是绿的。”站在高处看,凡是绿地都是紫花苜蓿,现在许多农民后悔说,早知道这样,当时全部种上苜蓿有多好。

(3)体制创新:“企业家+科学家+农户+基地+中介”。在农业产业化的普遍公式中,吉昌公司紫花苜蓿的项目运作实际上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要素:科学家和发挥中介作用的乡村基层组织。如果没有西南农大教授们的科学成果,就不可能有广元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教授们与农民一道深入田间的指导,也难有今天这样好的效果。我们在调研中看到,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是广元在农业产业化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和经验。

(4)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转变。公司如何组织千家万户?这个难题由农村基层干部妥善地加以解决,而且由此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转变。

(5)农民的观念转变。草还需要种吗?种草还可以致富?草还可以成为商品和产业?这可能是内地粮食产区农民普遍存在的疑问,广元也是如此。现在,广元农民亲身经历了从种粮到种草的过程,亲眼看到种草比种粮还要好的事实,亲眼看到科学技术的作用,结构调整的意识和主动性增强了,商品意识增强了,过去需要动员种,需要强迫管理,现在干部自觉加大了宣传领导力度,农民自觉搞好田间管理,争要种植指标,把紫花苜蓿当成了“宝草”。

5、未来发展目标

吉昌公司和广元发展紫花苜蓿产业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实际,依托科学,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稳步前进,力争2005年前在长江上游生态区建成我国南方第一个集品种选育、良种扩繁、牧草种植、鲜草加工、草产品贸易于一体的高科技绿色产业基地,走出一条保护生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新路。

(1)育种工程和科研基地。规划在项目区扩建30亩紫花苜蓿品种选育园,50亩原种生产基地,1000亩紫花苜蓿生产种扩繁场。使企业能始终掌握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技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可种牧草的山地和坡地高达10亿亩,需退耕还林还草的坡耕地有几千万亩,但目前国内推广的紫花苜蓿品种少,适宜南方种植的品种几乎是空白,解决品种问题成为南方草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吉昌公司把育种工程摆在重要地位,现在已成功引进适宜广元一带种植的优良品种3个。据专家预测,如果能够在品种上突破南方种植禁区,南方种植紫花苜蓿的面积可达1亿亩,因此,育种市场空间巨大。

(2)商品草供应基地和国家“南草北运”储备草区。规划在几年内建成30万亩优质紫花苜蓿商品草供应基地和国家“南草北运”储备草区。

(3)干草粗加工和鲜草深加工。吉昌公司目前进行的是干草粗加工。即将晒干的紫花苜蓿,加工成颗粒和粉末,直接用作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这就是我们说的商品草。公司规划在规模和经济实力增强后,再通过两次深度加工使产品进一步增值。第一步,提取叶蛋白、叶渣和营养液。公司计划首先通过与北美紫花苜蓿协会的合作,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建立紫花苜蓿加工厂,提取紫花苜蓿叶蛋白,并利用叶渣和废液饲养优质肉牛,使每亩苜蓿再增值利润500元。第二步,叶蛋白提纯,采用冷性干燥的活性提取方法,可以保持叶蛋白的活性,这是当今世界营养价值最高的食品添加剂之一,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深海食品和高级化妆品,因此有很高的附加值,每亩苜蓿的增值利润可再增加1000元,但设备投入也将大幅度增加。

(4)综合开发。通过紫花苜蓿草产业的发展推动畜牧业发展,积极参与“学生奶工程”,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肉牛和奶牛养殖,使农民和公司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二、紫花苜蓿: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在我国北方已种植多年,但在南方却是空白,南方人对紫花苜蓿的认识还非常陌生。广元引种的紫花苜蓿是从美国引进的适合南方生长的优质牧草,它不仅大大优于南方的传统主流品种牛便草、黑麦草,而且优于近年已经开始在南方广泛种植的光叶紫花苕。紫花苜蓿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抗旱作用,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地处南北交界处的广元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紫花苜蓿完全有可能在广元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有竞争力的大产业,并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1、营养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兼具的“牧草之王”

(1)营养丰富均衡全面。青嫩紫花苜蓿的蛋白含量在30%以上,分枝到结果期的紫花苜蓿的蛋白含量在15%~25%之间,单位土地面积提供的蛋白甚至高于人们非常熟悉的大豆。大豆含蛋白量较高(38%),但大豆每亩产量只有100公斤,所以,大豆每亩提供的蛋白只有38公斤。紫花苜蓿蛋白含量以平均20%计,由于有产量优势,每亩可产紫花苜蓿干草1吨,因此,紫花苜蓿每亩可提供蛋白200公斤以上,高于大豆2倍半以上。紫花苜蓿还含有各种氨基酸(6%),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等比玉米高3倍,比小麦高1.7倍,钙含量在1.5%~1.9%之间,还有叶黄素、维生素C、K、E、B及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另外还含有一种未知生长因子的物质,可以大大增加人和动物的免疫力,在古代阿拉伯已经被当作食品利用,在古代中国,被用作中草药利用,在国外,紫花苜蓿已被开发成许多价格昂贵的食品和保健品,现在我国的大城市如北京、深圳等超市上,青嫩紫花苜蓿作蔬菜食用,售价每公斤高达20元。

(2)省劳力,好管理。紫花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简单,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不与农忙季节争劳力,老弱劳力都可以从事田间管理和收割,加之一次种植后至少5年不需翻耕和播种,既节约了劳力,又减少了资金投入,对于许多象广元这样青壮年大部外出务工,家里多留下老弱妇幼的农村山区,不仅没有什么种植管理的困难,还解决了缺少青壮年劳力的问题。

(3)产量高,收入好。紫花苜蓿可连续利用5年以上,高产特征十分突出,在南方长势尤其旺盛,从3000亩试种区的实际情况看,在广元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每年可割6~8次,每亩年产干草可达1.5吨,公司保底收购价合同原定每吨700元,今年因干旱且农民种植不多,苜蓿价格高于稻谷农民都不愿卖,实际收购价格甚至每吨高达860元,农民每亩现金收入平均水平约1300~1500元,扣除种子等投入资金350元(每年分摊70元),每亩净收入1000元以上,比种粮收入高600元以上,如果深加工,还可进一步增加相当可观的加工收入。公司如能按原订合同收足草产品,也可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广元规划明年种植紫花苜蓿3万亩,干草产量可有4.5万吨,产值5400万元,以公司保底价每吨700元计,农民售草可获现金收入3500万元,公司可获粗加工利润900万元;如达到30万亩规模,干草产量可达45万吨,产值5.4亿元,农民售草收入3.5亿元,公司利润9000万元;广元紫花苜蓿适生地80万亩,如果全部种植,干草产量可达120万吨,产值14.4亿元,农民收入8.4亿,公司利润2.4亿。精加工利润更是难以估量。紫花苜蓿可以成为广元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紫花苜蓿与光叶紫花苕的区别。(1)二者名字相似,但是两个完全不同属的植物,一个是苜蓿,一个是苕。(2)紫花苜蓿一直没有在南方种植过,而光叶紫花苕在重庆和四川西昌等很多地方已有种植。(3)适应土壤不同,紫花苜蓿适宜中性和微碱土壤,光叶紫花苕适宜微酸土壤。(4)生态价值不同。紫花苜蓿是多年生,南方一般可5年不翻耕,北方甚至可以连续利用10年,因此具有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光叶紫花苕是冬季牧草,一般在秋季播种,来年春季收割、翻耕,因此没有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5)两个都是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都一样高,但紫花苜蓿的总体价值大大高于光叶紫花苕。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

2、生态价值和抗旱作用明显

(1)肥田增产。紫花苜蓿的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能从土壤深层吸收钙,分解磷酸盐,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4年龄的苜蓿草地亩产鲜根可达1335~2670公斤,每亩根茬含氮素18公斤,相当于55公斤硝酸铵。种植苜蓿后,可3年不施氮肥而稳定高产,增产幅度达30%~50%,最高的甚至超过1倍。

(2)保持水土。紫花苜蓿返青后生长20天就可形成繁茂的枝叶,对地面的覆盖可达95%。苜蓿根系发达且深,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土壤水分积蓄和水土保持。苜蓿还因多年生的特点,不用经常翻耕从而较好地保护了植被。苜蓿对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抗旱。紫花苜蓿十分耐旱,对广元这样10年9旱的老旱区,有重要的抗旱意义。今年广元在大旱之年的对比,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3、加工利用的增值价值突出

(1)深度加工。将青嫩紫花苜蓿作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叶绿体蛋白、胞蛋白、维生素、浓缩液、压榨苜蓿,亩产值可达6000元以上。如果进一步采取冷干燥方法提取活性蛋白,进行酶制剂、蛋白质纯化、苜蓿营养保健品开发,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

(2)综合利用。推动畜牧业、乳制品产业、草食畜禽养殖的发展。

4、带动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

紫花苜蓿是最好的饲料,广元农民已亲身感受到,用紫花苜蓿喂养牲畜后,长得快,皮毛好。紫花苜蓿更是喂养奶牛的好饲料。玉永雄博士在日本一家奶牛场作研究时看到,使用一般牧草时,每头牛年产奶难超过5吨,改用紫花苜蓿饲料后,每头牛年产奶量提高到7~10吨。现在重庆每头牛年产奶量只有3吨,成都4吨,如果改用紫花苜蓿,这种状况会大大改变。紫花苜蓿还可以使产奶期延长。一般牧草喂养下,牛产奶期为8年,用紫花苜蓿喂养,12年还能正常产奶。紫花苜蓿的发展对我国奶业和乳制品产业的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是我国政策鼓励扶持的方向。近年来,由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严重短缺,已妨碍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畜禽生产潜力的发挥。紫花苜蓿作为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畜禽营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重要基础。

发展紫花苜蓿不仅对广元经济发展自身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广元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四川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尤其对畜牧业发展的带动,具有重要意义。据专家介绍,在广元突破的品种在广安一带也有适宜种植的条件,四川还应该把紫花苜蓿的种植从广元推广到广安、巴中一带,建成四川以广元为中心的南方最大紫花苜蓿基地。

5、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我们可以用“北方紧缺、南方空白”八个字来形容紫花苜蓿在国内市场的巨大空间,不仅如此,它还有着极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据专家介绍,我国商品苜蓿国内总需求在5000万吨以上,但由于我国苜蓿主要用于就地养畜,商品草程度很低,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优质苜蓿基地,全国国内供给量不足1万吨。在北方,冬季严寒,需50万亩以上的储备草区,国家为此每年耗资亿元实施“南草北运”工程,但由于南方对商品草认识不足,一直没有建成“南草北运”的储备草区。紫花苜蓿在国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可以用十分短缺来形容。专家介绍,目前国际市场在300万吨以上,即5亿美元以上,潜在市场更高达10亿美元以上。国际市场上商品苜蓿的供给国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需求国主要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如果在我国南方种植成功,由于运费大大节约,不仅可替代进口,还可替代美国在我国周边的市场,特别是近邻东南亚市场。

据介绍,现在上海乳品公司是在北方采购紫花苜蓿,每吨收购价三四百元,到上海后,价格就要到一千四五元,运费上千元。重庆永川到北方运草,运费也是上千元。广州从美国进口,每吨3800元。从主要产地美洲到主要销地亚洲,运费支出很大。重庆库区万州等地也在开始试种紫花苜蓿,今后种植1万亩,计划逐步扩大到100万亩的规模,可利用水运成本低的长江黄金水道,运到上海,不需中转直接外运到日本、香港、韩国。广元的紫花苜蓿主要用于本省市场和为北方建立储备草基地。从运输条件看,广元更好的办法是加工成草粒草粉外运,以减少运费。

6、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从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紫花苜蓿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是北方地区,但北方缺水和严寒的冬季又是紫花苜蓿的克星,广元得天独厚之处正在于,它位于我国南北交界处,从而使它既具有气候温暖、雨水充足的南方气候特点,又具有空气干燥、日照充足的北方气候特点,广元的海拔高度适宜,土壤也正是紫花苜蓿喜好的中性或微碱性土,这样好的配套条件和资源禀赋,实在是大自然对广元的恩赐!

独特的资源条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使广元紫花苜蓿产业具有排他性优势,从而产业竞争力优势。这正是多年来我们强调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避免结构雷同,从而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所苦苦寻求的目标。无疑,广元在许多领域与沿海相比都缺乏竞争力,但有如此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此不可搬迁的自然条件,却可以使广元改变现存的竞争格局。

7、周期短、链条长、风险小、收益大

由于具有南方气候优势,广元紫花苜蓿牧草产业成为一个具有“一短一长一小一大”特点的优势产业。(1)一短,指生长周期短从而投资见效快,每年3~11月,长长的8个月,都是紫花苜蓿生长特别旺盛的时期,每二十天到一个月就可以割一次,一年可割6~8茬,如此短的周期,不要说农业项目,即使在工业项目中,也极为罕见。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在总结陕西畜牧业发展时曾非常兴奋地感叹说,畜牧业具有比水果林木产业周期短的特点。与其相比,南方种植紫花苜蓿的投入回报周期更短。(2)一长,指产业带动链长,紫花苜蓿具有极强的产业带动力,牧草产业不仅自身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而且是当前我国克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从而带动乳制品、高档食品及添加剂、化妆品、生物制品、皮革制品等许多其它加工业发展和就业的增加。(3)一小,指风险小,每二三十天就可以收割并出售产品获得收益,风险相对较小,可控程度较高,发现问题可以较快得以制止,无论农户还是银行,资金投入的预期收益都是比较有保证的。(4)一大,指收益大,效益高。因此,我们认为,在广元以及四川其它可能突破品种限制的适生区,种植紫花苜蓿将是一个周期短、链条长、风险小、收益大的农村发展项目。

可以断言:紫花苜蓿将有条件成为,而且应该成为,广元、四川、甚至整个中国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

三、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困难,无一例外地在广元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中反映出来,尤其是资金投入和产品收购两大难题,困扰着吉昌公司和广元紫花苜蓿牧草产业的发展。

(1)对贫困农民的财政支持能力很小。今年计划在元坝、剑阁两县种植3万亩,每亩由广元市财政向种植农户补贴200元,共600万元,现在秋播时节已至,政府已经安排的资金却一直难以落实,公司和农户只能在万分焦急中八方求援。

(2)政府应归还的垫支款280万元迟迟不能到位。吉昌公司去年介入政府规划的杂交酸模草项目,并代垫资金280万元,政府当时承诺很快支付,现在吉昌公司急需资金安排今年紫花苜蓿的秋播,代垫资金却迟迟不能归还。(3)代垫紫花苜蓿种子款100万元无法收回。广元是贫困县,农户没有资金购买草种,为了推动项目发展,只好由吉昌公司先垫出种子款,原计划从农民交售商品草中扣回,现在因农民不愿履行交草合同,实际上无法扣回。

(4)农村扶贫信贷资金和财政贴息,难以落到实处。虽然有扶贫信贷指标,有财政贴息指标,但因农民无抵押物,难以贷到,据我们的调查,在广元,扶贫贷款资金真正落实的不到30%,扶贫信贷成为一句空话。

(5)农业产业化项目难以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难以得到企业发展必须依托的金融支持。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一家一户的农民,没有什么象样的资产可作抵押,由于土地的集体性质,也不能用作抵押,农民难有符合银行要求的资产作抵押获得贷款。同样,龙头企业也难获得贷款。农业产业化项目中龙头企业的资金投入往往与工业企业很不一样,不是很快形成固定资产,而是更多用于流通领域,用于农产品收购,这样一笔庞大的流动资金,还不能象国有供销企业和国有商业企业那样从国家那里获得,必须企业自筹;农业企业需要租用土地,但这种租地性质也不能作为抵押;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种植合同或与其他经济实体签订的供销合同,因银行强调农业的高风险性,也不能象工业企业那样用作贷款质押。

(6)农户自用与公司收购商品草的矛盾。如何保护公司的利益?这种矛盾在今年大旱之年的广元,尤其突出。我们在集中种植3000亩的元柏村看到,农民多将紫花苜蓿留下自用喂养家畜,在大旱之年,虽然粮食减产绝收,种紫花苜蓿的元柏村却由于家畜的大发展增了收!我们在一路考察中,教授们感叹“吉昌公司和紫花苜蓿救了农民。”但令人遗憾的是,农民增收了,财政增收了,吉昌公司却没有收到草。按照合同规定,吉昌公司本该收购4500吨干草,然而虽一再提高收购价,甚至一斤紫花苜蓿的价格高于一斤稻谷的价格,农民还是不肯交售,公司结果只收了30吨,公司代农户垫支的种子款无法收回,付出的各项成本更收不到回报,在那里苦苦支撑,现在又面临播种季节,要想保证明年的发展规模,必须保证今秋有足够的播种面积,而这又势必只能以吉昌公司再次向农民提供种子垫支款为前提,同时,企业还需要向国外种子供应商支付一笔不菲的资金,以及其他许多生产经营费用。吉昌公司是一家尚处成长初期的企业,实力并不很大,去年的垫款和成本尚未收回,又面临今年的支付要求,企业已难支困局,处理得不好,这个企业,这个好项目,都可能夭折,如果那样,将是一个令人十分惋惜的结果,各方面当然都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局面,应该想办法尽快解决。现在对于如何保护农民利益,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也有一些解决办法,但如何保护公司利益,如何教育如此众多的农民遵守合同,在中国却是一个难题,也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建议四川将紫花苜蓿牧草产业列为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发展项目,从全省的角度,去扶持和推广,依托西南农大和农科院等科研力量,依托吉昌公司,以广元基地建设为起点,将广元和四川其他宜种地区,建成我国南方紫花苜蓿商品草供应基地和国家“南草北运”草区基地,建成紫花苜蓿的科研基地和种子基地。从各个方面,对已经起步,已经具有先发优势,并具有独特资源条件的广元给予重点扶持。

(1)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将广元紫花苜蓿推广项目列为全省的重点农牧业开发项目,从省的草场建设资金或其他专项资金的财政拨款中给予特别资助。当前首先需要尽快帮助广元解决去年应归还吉昌公司的280万元的垫支款,以及今年3万亩种植规划需要向农民提供的每亩200元补助,以保证明年的项目发展规模。

(2)鉴于广元既是贫困县,又是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又具有宜林、宜草、发展山区经济的独特条件和科研基础,建议结合退耕还林政策、扶贫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国家草场建设政策、农业科技支持政策等,给予广元扶持。我们特别建议适当增加广元退耕还林还草的规划指标,专门进行种植紫花苜蓿的试验,给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扶持。

(3)将四川吉昌绿业有限公司列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给予有关政策的重点扶持。吉昌公司在广元从事紫花苜蓿规模化、商业化种植、加工和经营,为我省农区牧草产业和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紫花苜蓿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吉昌公司按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运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建议将吉昌公司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省的有关政策给予重点扶持。

(4)扶持吉昌公司建设广元紫花苜蓿育种基地和科研基地。育种和繁种是发展紫花苜蓿产业的核心环节,是始终保持广元和吉昌公司未来优势的关键,而且可能成为最能取得经济效益的又一个产业。吉昌公司已在剑阁县规划了500亩优质草种基地,而且有西南农大等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和支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建议从省里种子基金中拨出专款进一步给予扶持,使广元能够凭借优越的适生条件,以吉昌公司为依托,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紫花苜蓿原种基地。

(5)争取国家立项,取得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特别应力争进入国家“南草北运”草场建设项目,力争进入国家科委、农业部、畜牧部门等方面的规划,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据有关方面介绍,与广元同时起步界入紫花苜蓿项目的重庆万洲,已得到国家国债资金3000万的支持,四川和广元可以在这方面再进行争取。

(6)集中种植,培养大户,缓解农民自用和公司收购商品草的矛盾。当然,这一点又是与以上各方面的支持相联系的,只有较好地解决了以上困难,种植规模才有可能得以扩大。

(7)建议中央将扶贫贷款由商业银行运作改为政策性银行运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作),使国家下达的扶贫贷款指标和财政贴息指标落到实处。建议对四川农村扶贫信贷资金的使用现状、体制、问题作一次专题调研,并上报中央。(8)针对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在紫花苜蓿种植区,对扶贫贷款使用方式进行创新性探索。可以考虑,以龙头企业信用担保方式对农户发放专项小额扶贫信贷资金,使扶贫贷款能够真正落实到户,促进紫花苜蓿牧草产业的迅速发展。建议在广元进行试点。

(9)针对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参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那样,建立财政或公司性的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为龙头企业贷款提供保证,建议选择广元进行试点,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10)对西南农大、四川农大、四川农科院的相关科研项目给予支持,并高度重视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作用。

(11)建议对全省紫花苜蓿适生地进行调查,有计划地加以推广。

(12)大力宣传广元紫花苜蓿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化成果,提高四川干部群众对发展紫花苜蓿产业的认识,让外界更广泛地了解四川发展紫花苜蓿产业的优势和条件,以利于引进外部资金和争取中央部门和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衷心祝愿广元尽快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紫花苜蓿商品草基地,衷心祝愿吉昌公司健康快速成长,为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农民致富和企业成长,为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科学的发展,贡献出我们西部人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篇: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永宁镇中心校关于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基层小学:

为深入学习雷锋同志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促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设,根据《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有道德的人”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各小学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现将具体通知如下:

1、各校要结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以及“五四”“六一”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充分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开展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学雷锋见行动为抓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题教育,使核心价值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2、各校可因地制宜开展以“雷锋活在我心中”“雷锋精神指引我成长”“我身边的雷锋”等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活动,开展雷锋知识竞赛、听雷锋的故事、看雷锋日记、讲雷锋事迹、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努力营造学雷锋的氛围,让全镇青少年都来了解雷锋,争当学“雷锋积极分子”。

3、市教育系统将开展以下系列活动:

(1)2011年2-3月开展学雷锋家庭亲子小报比赛活动。(教育系统妇委会组织)

(2)2011年4月举办雷锋日记书写比赛。(德育股组织)

(3)5月举办以雷锋为主题的幼儿红歌会活动。(由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

(4)6月举办学雷锋为主题的“非常1+1”中小学生演讲比赛。(由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

4、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发出“学雷锋、讲文明、做有道德的人”的倡议书,并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及时将活动动态在中心校网上宣传,或发送到《石狮教育》(邮箱:ssjypj@163.com)上宣传。

永宁镇中心校

2011年3月7日

第三篇: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总结篇(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总结篇(上)

机与谋:中国的机会,广东的选择

编者按

比亚迪电动车构筑绿色梦想、“最绿摩天大楼”珠江城大厦引发节能建筑新革命、“一群小孩”织出超材料“隐身衣”、云计算将成中国赶超世界良机……南方日报从今年10月启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并从11月3日开始,先后推出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4期深度调研报道。大调研的成果向读者揭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那波澜壮阔图景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了这“星星之火”在中国、在广东的燎原之势,看到了全球经济格局中广东从“追赶发展”到“弯道超车”的跨越机遇。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和机会,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我们从今天开始推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的总结报道,分上、中、下三篇,从“机与谋”、“新与旧”、“扶与放”三个辩证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敬请读者垂注。

南方日报记者陈韩晖吴哲

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和低碳发展潮勃兴加速了全球技术变革,新一轮产业转型正在波澜壮阔地铺开,与此前全球三次产业革命擦肩而过的中国,这次机遇再也不容错失。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的机会,也是广东的选择。今年10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广东此前已先行一步,明确今年以新能源汽车、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三大产业为突破口。最近又确定,省财政“十二五”期间将每年新增安排20亿元、五年共投入100亿元,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等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1月30日,首批5.8亿元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评审工作进入公开答辩环节。

大幕已经拉开,广东选择了怎样一个机会?又该如何谋篇布局,借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实现弯道超车,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战略性”之机:广东未来靠什么继续领先?

机会像小偷,来的时候你不知道,走了你才知道损失惨重。

近200年间,世界发生了三次重大产业革命,每一次都是一个由技术革新催生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全面变革的过程。17世纪,英国靠蒸汽机带动新产业,缔造了数百年辉煌。19世纪,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让美国逐步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而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产业信息革命爆发以来,日本用数十年左右时间,走完了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

历史经验表明,谁能把握科技革命所催生的新产业崛起先机,谁就能在竞争中领先一步。

“历史上中国科技经济曾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四大发明就是中国人的杰作。为什么到了现代突然大大落后了?”广东省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韦东庆认为,“西方的历次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到电力机车到上世纪的信息技术,中国都没有跟上。在这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中国不应该再错失这个机会。”

对中国,这一次机缘难得。种种迹象显示,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开始进入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期,在有些领域已经到了由技术模仿、跟踪转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进而向产业发展制高点进军的阶段,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了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

对广东也一样。今年初,陈清泰、吴敬琏等一批重量级专家应广东省委、省政府之邀深入珠三角调研后就敏锐地建言,广东当前正处于发展转型的“临界点”,除了原有加工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提升外,在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平板显示和半导体照明等领域产生新兴产业集群的希望很大。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邓江年博士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国家产业发展历程的早、中期阶段。目前,广东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国际金融危机又创造了与全球经济同步的跨越式机遇。

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是广东未来能否继续走在前列的关键性抉择。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全面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编制,圈定了近期重点突破的领域,并出台含金量极高的扶持政策。

“新兴”之惑:只靠市场能换来技术吗?

但是有一种担忧,始终贯穿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那就是如果在这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浪潮中,广东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将再次处于产业链低端,成为新兴产业的国际“代工厂”。

且看:作为“扛起建筑节能大旗的建筑”,珠江城令世界瞩目,但整个建筑中使用的节能材料和产品中进口却占了绝大多数;在新材料领域,广州改性塑料产业规模全国最大,但除少量合成树脂外,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或者来自外省市;在节能环保产业,广东城市垃圾的中转、压榨、脱水、分离过程中使用的机器,都不是自己的;而高端电子信息业,广东是全国消费电子产品的制作基地,但一直以来“缺芯少屏”的问题严重制约产业链的发展……

过去30多年,中国用“市场换技术”,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国家实力迅速增强,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能源资源被快速消耗的巨大代价。而且,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惯性,让“中国制造”长期在低技术含量和低利润的产业链低端徘徊。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受原创性技术太少的掣肘已经愈发明显。以无线通讯为例,中国在2G、3G的产业化应用上,已经向发达国家交了上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的“学费”。一个LED大型企业如果没有外延和芯片制造技术,一年要向美国、日本等国家支付两三亿元的购买费,成本比自己生产高出30%至40%。

对此,陈清泰一针见血地指出,产业升级的本质意义是在产业链上的升级,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产品的升级换代,都应该走出低端制造环节。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关键是发展模式升级,主要依靠自主技术来源和本国资本提高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掌控能力。

如何避免再次滑入“低端制造”的怪圈,是中国、更是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法绕过的重要课题。

“产业化”之辩:怎样的生态才能孕育产业发展的温床?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除了谋求技术的制高点外,产业化是成败的关键。

11月在深圳召开的高交会上,一家物联网企业向人们展示着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一台电脑,可以轻松控制家里的冰箱、洗衣机包括微波炉的所有电器。然而,拥有这一先进技术的企业面临的最大尴尬,却是寻求不到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如何将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技术尽快实现商业化,形成利润和持续创新的能力,是横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面前的又一座屏障。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动汽车。无论头上有多少光环,新能源汽车“其实就是一辆车”,无论多热心环保的人,面对价格高昂的新能源汽车都会掂量下荷包,更没人愿意去买一辆“能量耗尽后却难以找到充电站”的电动车。

以什么方式和路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成为下一轮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敢为人先的广东人正在摸索方向。

以广东重点突破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为例,比产值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更令人欣喜的是,广东省LED照明产业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了与世界同步,同时广东引入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全新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支撑体系。一是标准先行,率先发布并实施国内首个LED路灯标准。二是官、产、学、研紧密结合,政府财政支持带动企业投入数十亿元研发资金,取得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三是金融创新,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设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助推LED产业突破资金瓶颈,保障了生产、消费和金融三方利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由此,广东LED产业正在步入加速发展的爆发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是新兴技术,这取决于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高风险产业,仅有技术是不够的,需要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合力驱动。只有集聚各方资源,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形成从源头创新到市场化应用的“创新链”,才能建造一个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从而孕育出真正引领新时代技术革命风暴的奇葩。(来源:南方日报)

第四篇:南方农村报新闻稿

美丽农村,从这里开始

华农绿色长征队伍进驻饶平7月10日上午7点,经过一路奔波,华南农业大学环保科技协会2013绿色长征的队伍来到了此次活动的实践地——饶平县大埕镇,并暂住于大埕镇中心小学。

大埕镇位于饶平县东南部。濒临南海,城镇面积32.5平方公里,人口4.5万,下辖7个村委会。大埕交通方便,连接粤闽两省沿海地区,碧铁公路贯穿全镇。大埕常年是亚热带海洋气候,耕地以沙壤为主,是花生、番薯、西瓜、芦笋、中药材有名的生产基地。这里还拥有7.8公里长的海岸线和浅海千亩金滩,水产养殖业与旅游业优势得天独厚,水鱼苗的培殖技术全省一流,另外,大埕海域还有西施舌等优稀贝类资源。

华南农业大学环保科技协会成立于1999年4月26日,是一个具有十多年历史的传奇环保公益社团。协会在2008—2012年连续5年参与并组织绿色长征暑期实践活动。2013年,协会延续了2010,2011年和2012年绿色回家的理念,并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与广东沿海地区的特点,独立主办了2013年绿色长征之绿色海岸线暑期实践活动,定点于潮州市饶平县大埕镇。

海洋的保护一直是环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且其污染的全球性以及难以恢复性更加决定对其宣传保护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保护教育在我国城市极为重视,但在农村等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却是相当缺失。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环境保护教育以及宣传不应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此次绿色长征分为环教、调研、摄影、宣传、生态体验五个小组,旨在整合大学生的公益力量为保护广东海岸线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广东不同沿海地区的海洋保护状况。一方面,通过徒步海岸线,绘制绿地图,体验生态农业以及关于农村垃圾分类的调研激发同学们关心农村良性发展的积极性,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文化素质,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培养同学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宣传、环境教育等手段,引导当地居民特别是小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唤起公众的环境危机感,普及并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呼吁全社会关注,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初到农村,营员们还有诸多不适应,但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第五篇:让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也充满希望与阳光

让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也充满希望与阳光我经常问自己:怎样让农村孩子也学好英语呢?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就应该有这种博爱的心。面对农村的孩子,我们又要多一份同情心和一种以弱胜强的勇敢与智慧。从教以来,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将最好的学习方法和最有用的基础知识以最高的效率传授给学生。在设计每堂课时,我都会换位思考,保证让学生喜欢这节课。我要让自己的每节课都为学生带来希望与阳光。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学习,我在英语教学上逐渐有了一点心得体会,那就是:易、趣、习、志。

易,就是要把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往往英语教师辛辛苦苦上了一节课,学生还感到一无所获。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云:勿以己之昏昏,示人之昭昭。我们要精炼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力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比如教颜色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创造一朵自己的七色花。一边画,一边师生问答。这样,学生画完了花,单词和句型也学会了。我们还可以利用拼音与音标的异同来帮助学生识记音标。我用这种方法教六年级学生,一个月后,他们就能用音标来自学新单词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趣,就是把教与学都设计得非常有趣。例如,争当英语小歌星;英语句子模仿秀;勇敢表演小对话;全班同学当裁判,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讲解练习题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快乐中提高了英语水平,教师也在学生的快乐中收获了自己的希望与阳光。

习,就是让学生多练习,因为实践出真知。每一内容传授完毕后,都要让学生及时背诵和记忆,在设计的活动中比赛得奖。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回到家后,还要鼓励他们每天早上把所学内容至少背一遍以上。俗语有云:一日不唱口生,一日不练手生。学英语也是这样,坚持就是胜利。

志,就是磨炼学生的意志。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们勇敢、坚强、智慧地战胜困难。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聪明不一定成功,而有了高远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却往往能最后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个真正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能让学生永远充满希望的人。

假如我的学生是宇航员,我愿做护送他们升上太空的火箭;假如我的课堂是宇航服,我还愿做为宇航员量体裁衣、备齐一切装备的设计师。我相信,总有一天,宇航员会升空探索、为人类造福。而我们,这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也许正在一间教室里,快乐地发现着、创造着新的希望与阳光。

下载紫花苜蓿 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紫花苜蓿 南方农村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南方女孩曾对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一个南方女孩曾对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女孩每天早上上班时,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女孩的父亲每天早上都做早点等着女儿,因为他不想让女儿不吃早餐就去上......

    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情怀

    杨德印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情怀———长垣县蒲东区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杨德印事迹他,中等身材,脸膛黝黑,手里拎着一个陈旧的布制手提袋,从棚户区改造施工现场走出来。这就是长垣县......

    一个农村政协委员的疑问

    一个农村政协委员的疑问? 我现在是一个身在农村政协委员。曾经同龄人正值享受青春年华的时候而我是中国人 民解放军中的一员,退伍后因为是一名少数民族就成为了一名政协委员,在......

    一个农村经纪人的创业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一个农村经纪人的创业心得体会(共2篇)为了吃到小猪斑斑的正宗野猪肉,特来发个小文.不是说自己怎样创业,而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我是蔬菜之乡--寿光的一个蔬菜经纪......

    一个农村经纪人的创业心得体会

    一个农村经纪人的创业心得体会 为了吃到小猪斑斑的正宗野猪肉,特来发个小文.不是说自己怎样创业,而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我是蔬菜之乡--寿光的一个蔬菜经纪人。从16岁开......

    一个农村母亲的分娩全过程

    一位农村母亲的分娩全过程 生命是伟大的,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无论贫穷与富贵,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妈妈,这是世上两个最为神圣的字眼!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千古......

    一个农村女孩的梦想(精选5篇)

    一个农村女孩的梦想—当教育部的部长 “梦想”,信心的力量,循着微光去追求那份积存已久的渴望。 —题记 “梦”,带给人多少遐想、多少憧憬、多少激情!行走在记忆的沙滩上,我时常......

    一个只有46个学生的大学,一个没法颁发毕业证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3月1日正式开学了。这所新创建的大学,校门口的名字上还挂着一个大大的“筹”字。跨入校门来报到的新生共计46人之多。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新创办的大学来说是天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