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兵干部骨干“三要”、“三不要”
新兵骨干“三要”、“三不要”
转眼间,又一批新战友踏入军营,开始新兵连生活。这时候,新兵骨干的言行举止都会对新战士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希望新兵骨干要切实做到 “三要”、“三不要”:
要以身作则,为新战士做出好样子。初入军营,每一名新战士都积极要求上进,潜意识中,他们会模仿带兵骨干,自觉地向带兵骨干学习。这就需要我们严格自身要求,以身作则,训练场、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要为新战士做出好样子。
要关心爱护,让新战士感受家的温暖。由于性格、地域和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加上新兵生活紧张艰苦,部分新战士难免会感到不适。带兵骨干要像父母兄长一样,真心关爱新战士,积极主动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新战士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要一视同仁,鼓励战士成长进步。新战士有的来自沿海发达省份,有的来自西部贫穷山区,有的是大学毕业来当兵,有的刚初中毕业。作为带兵人,不能因为这些正常的差距而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鼓励战士成长进步。
不要打骂体罚战士。由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个别新战士在队列训练、整理内务等各方面难免会“掉队”,这时候,带兵骨干要有耐心,应不厌其烦地为战士进行讲解示范,切不可急躁,更不能打骂体罚。
不要收受战士礼物。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少数新战士可能会借各种机会给带兵骨干送一些小礼物,这时我们的带兵骨干一定要坚持原则,洁身自好,保持清正廉洁,让新战士们相信军队还是一方净土。
不要强行为新战士购物。统一为新战士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有必要,但切不可以此为机,借为新战士统一购买而占新战士的便宜,更不要为新战士们统一购买一些不必要的物品。
93448部队政治处 师有兵 周军宇 王江宾 地址:天津市大港区九三四四八部队政治处 邮政编码:300270 电话:0251—84807
周军宇
过好“五关” 打好基础
——寄语新战友
亲爱的新战友,在这十八九岁的青春年华里,你们怀着满腔豪情开始了自己宝贵的军旅生活。初入军营,难免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也都在困扰着你们,班长的严厉、训练的艰苦、生活的紧张以及严格的纪律等,都在考验着你们,但只要大家过好以下“五关”,相信一定能够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战士。
过好思想关。思想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航标”,要想顺利完成由一名普通百姓向合格军人的转变,首先必须要过好思想关,望新战士能够端正入伍动机,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过好想家关。刚到部队,难免会想家,特别是一切都需要自理,有的战友甚至不会洗衣服,加上训练艰苦、纪律严格,想家的心情会更加强烈。好儿女志在四方,望战友们把想家的情绪化为训练场上刻苦的动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过好吃苦关。新兵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训练场上连长、班长都会提出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你们吃更多的苦。这时候,大家要有笑对困难的勇气,“刀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钢需要烈火炼,好男儿又何惧艰难困苦呢?
过好纪律关。军队始终讲究铁的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部队里,有着非常严格的纪律,新战友刚到部队难免会感到不适应。但作为新战友,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
过好心理关。大家以前对于部队的认识仅局限于影视剧或者通过他人的描述,但自己真的来到这个大集体中可能会感觉有些与自己的想象不尽相同,这时候,有的新战友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产生这样的心理波动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战友们一定要很好地调整自己,争取摆脱心理的羁绊,使自己能够以积极愉快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训练生活之中。
只要新战友们能够顺利地过好这五关,大家就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从一名普通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转变。
地址:天津市大港区九三四四八部队 邮政编码:300270 电话:0251—84820 赵齐宽
空导弹某团政委 赵齐宽
北
第二篇:学习“三要三不要”体会
“三要三不要”学习体会
刘敏
在“三要三不要”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重要内容,在学习中一边做笔记,一边接受领导和同事们的教育,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出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通过这次整风学习,对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受教育,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听取别人的批语意见,我有如下一些认识。政治思想方面。要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干教育,踏踏实实育人才,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重视教育的过程管理,把工作落到实处,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育教学要有雄心。教育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系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要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从点点滴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对待孩子要有耐心,特别对于能力弱得孩子要给他机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精心营造育人的一片蓝天。“作为教师,用爱点亮孩子心头的明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更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孩子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教师在教会孩子做人和学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作为教师,做好日常工作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切实以过硬的本领来完成好领导交办的日常工作,并且要不断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积极、主动,勤动脑,多研究,力求工作上创新,有新突破。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实践观,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各项任务、工作目标顺利完成。落实到工作中就是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树人”,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的人格力量的体现。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
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孩子。大家认为:“一粒种子,要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灌,秋天的收割,还有好多工序才能变成碗中香喷喷的米饭。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标,不再继续浇水,不去收割,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收获。”“让我们一起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对待工作要专心。要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严格要求自己。对所任体育教育工作,要更大力度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钻研特殊案例对策,同时,要善于分析、总结,并同班主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人常说:“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工作,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感染孩子,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能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教师是播种文明的使者,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做到文明从教。”“育人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热爱孩子,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孩子的德、智、体美等,就一定能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篇:作简历三要三不要
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简历是求职者实际情况的自然陈述,是求职者工作经历、所受教育、获得学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描述。如果求职者捏造事实暂时获得了面试机会,甚至得到了工作,但是倘若被未来的公司或是企业发现事实真相,将会影响求职者前途的发展。-要简练,不要臃肿要学会给简历“瘦身”。因为往往HR用于简历阅读的时间不会超过50秒钟。若是写得
太长太详细,可能会使HR认为求职者喜欢拖泥带水、不干脆利落。
-要有卖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像一个畅销市场的产品一样,简历要有吸引HR眼球的地方。最好在投简历之前仔细的看看应聘公司对该职位工作职责的描述。要重点突出求职者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求职者能干什么,强项是什么,其能力可以给未来的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效益。
即使求职者真的多才多艺,也不要将各种技艺统统罗列其中。这样的简历不能很好的表明求职者在某个领域中有独特的优势,反而会使HR认为求职者只是个“博爱”的人罢了。
面试宝典:做好准备“倒面试”
在求职者看来,面试就是被用人单位审视、考核,所以常常陷入被动,忽略了面试的另一层意义———你也有挑选、审视用人单位的权力。如何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和择业过程的简单化呢?
在面试之前你除了要做好被面试的各项准备外,同时应该做好“倒面试”(应聘者反过来面试招聘单位)的充分准备,一个简单的口诀就是;一选、二听、三看、四问。
一选:就是在面试之前,先确定与自己意向相符可能性也最大的几家单位,认真筛选,设计好自己面试时可咨询的问题。
二听:仔细听取招聘单位对自己的宣传、介绍,从他们对自己企业形象的定位中大致勾画出它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已拥有的实力,以及未来数年可能有的发展前景。
三看:利用一切机会到招聘单位去看看,以证实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对外宣传是否一致。走访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否融洽。
四问:如果可能,以非应聘者的身份在面试前(或后)向招聘单位的一般职员(其他非招聘人员)了解本单位的真实情况,比如你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待遇、福利以及个人发展空间。
第四篇:会议报道“三要三不要”
会议报道 “ 三要三不要”
一、要善于抓精神,不要面面俱到
各级党委、政府召开会议往往有针对性,有时会传递某种行政信号。对其精神和要领,记者要善于领会,牢牢抓住。抓精神不在文长而在准确,不要写起来面面俱到,总怕丢漏什么,结果什么也不突出,而是要善于抓主要精神,如此也容易实现言简意赅。
抓好会议精神,要体现积极主动。对重要会议要超前介入,了解其背景、价值所在,主动策划组织报道,营造舆论氛围。还要主动延伸,通过开专栏、发典型、写评论等形式,搞集约经营、组合报道,以增强会议报道的社会效果。
二、要敏于提新闻,不要应付了事
要时刻注意把新闻从会议报道中拎出来。会议中蕴含着大量令读者关心、欲知的政策新闻,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也离不开像物价、房改、就业、入学、人才引进、职能转变、机构改革、治理“三乱”、税费改革等这些比较“硬”的政务信息。我们在报道这些会议时,不能仅定位为机关和领导的代言人,而应心里装着读者,从中挖掘新闻。
三、要勇于创新,不要落入俗套
首先是思维方式求创新。切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会议报道就应该正统、刻板,似乎非如此不足以体现讲政治、保导向。其次是写作形式求创新。可以运用消息、特写、述评、记者手记、现场采访记、新闻调查等多种体裁打破会议报道的固定模式,还要在文风上求创新。通过制度控制、政策激励,使会议报道短下来。
第五篇:政协委员学习心得 政协委员的“三要”“三不要 ”
政协委员学习心得 政协委员的“三要”“三不要 ”
达县政协群法委 潘传柏
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始终是政协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政协工作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协章程,把提升委员素质作为出发点,把建言献策作为着力点,把服务经济作为落脚点,切实做到“三要”“三不要”,树立政协委员好形象。
要当行家里手,不要当南郭先生。目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情、国情、县情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学习研究新情况,准确掌握运用新知识。社会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委员不读书、不看报、不调研、不思考,满足于凭老观念看事、凭老知识想事、凭老经验干事,学风不浓、学风不正,那肯定不行!个别政协委员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的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的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的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的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这种精神状态及作风将制约政协队伍建设,影响政协形象,贻误政协事业。我们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协机关的要求,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坚决消除心浮气躁的不良习气,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静下心来,花上功夫,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尤其要着眼发展、立足本职,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真正成为从事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而不应成为不懂政策、不懂业务、不知实情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南郭先生。
要献真情、下真功,不要学叶公好龙。对人民群众献真情,对政协工作下真功,对党的工作献良策,是对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很多委员讲:要为人民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但在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少人能躲则躲、能推就推,没位子时抢位子,占着位子时不干事;没权力时争权力,有了权力不尽责,这是典型的叶公好龙。实践证明,我这个人干事靠三点,一是对事业有激情,二是对组织和领导、同志有感情,三是对群众有热情。在其位、谋其政、尽其才。要为人民干好事、干成事。
要持之以恒当愚公,不要评头论足当智叟。完成一项工作,需要有恒心、耐力和韧劲,需要发扬锲而不舍、不懈奋斗的精神,排除艰险,克服困难,才会最终成功。而在工作中,少数委员不是持之以恒当愚公,而是评头论足当智叟。甚至有极少数委员不仅自己不做事,还要去干扰别人做事;不仅自己误事,还要阻碍别人干成事;不仅自己马马虎虎、一知半解,还要对别人评头论足、肆意指责;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还要对别人指手划脚。这种歪风不除,就不会有干事创业的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