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

时间:2019-05-13 20:0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

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内参》

第一章 绪论

1、熟悉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等基本概念。

思想工作:一定阶级人群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世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平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内化: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认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依据的过程。其过程包括:注意、理解、接受三个。

外化:指受教育者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并多次重复良好行为使其成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

2、辨析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用概念的定义忽悠)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和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

“特点”: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理论体系:估计不会考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估计也不会考

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4、理解和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科建设经验。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特殊性:即受到客观外界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1、熟悉人的本质、个人全面发展、精神文明等基本概念。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的统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全面发展:体力和智力、人的多方面才能、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明:标志着社会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2、领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群众观点和路线。无

3、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人民内部矛盾”:分清敌我;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提出向自然界开展发展经济

“灌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理论灌输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

4、综合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从三方面吹:

1、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科学实施教育活动;

2、激发人的身心潜能、开发创造力,促使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1、领会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前苏联和东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古代:核心: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

优点:强调人为中心、德育至上;注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注重社会教育;注重立志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缺点:灌输式教育、公私德部分、重规范轻人格倾向

资本主义:目的上强调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德育内容上坚持人道主义;放上倡导情感和理性结合。缺点:思想体系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有浓厚历史唯心主义色彩;方法上形而上学。

2、熟悉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贡献;党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及其经验。

肯定不考!

3、综合分析和理解对剥削阶级社会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对中国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七个传统” 马列毛邓的理路和党的路线方针;实事求是;平等待人;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身作则;群众路线;全党动手齐抓共管;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

1、熟悉导向、激励、调节、转化等社会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导向、保证、育人、协调、激励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方法。无

3、能联系实际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途径;人的认识转化的层次。

战略地位: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是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

调节途径:无

4、综合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保证作用。

作用:。1)、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保证作用:维系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推动社会改造的舆论力量、精神动力的增长;

2)、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经济建设的坚强保证、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协调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熟悉思想品德、思想品德结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品德:指人们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言行规范行动时,集中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结构: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三维立体结构。心理师基础、思想是核心、行为是外显。

思政教育过程: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知情信意行”;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阶段、基本环节和特点。

基本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主体、客体、介体、环体)

阶段:发展过程看 内化 外化 评价 ;从心理过程看 知、情、意、信、行的过程。

基本环节:确定教育目标和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机制(集体教育、典型教育、教师示范、自我教育);指导受教育者践行社会要求(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水平、激发驱动因素、引导知行转化并形成良好习惯)

特点:社会性和可控性、集体性和实践性、严格要求和个性发展、教育和自我教育、长期性与反复性

3、掌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发展过程:内在矛盾运动转化、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规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决定性影响与这种影响下形成的主管内部因素的调节交互作用过程中,内外部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主体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规律。

4、综合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具体规律 基本矛盾: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教育要求与社会环境;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社会要求。

基本规律: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

具体规律: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协调控制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1、了解分析教育对象的历史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立体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

知道有五种方法即可。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广泛性体现在社会性、能动性、层次性、可变性 意义: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

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

3、理解为什么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掌握青年工人,青年农民和青年学生的特点。

领导干部:1)、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考验 3)、领导干部是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4、能运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科学分析某一类教育对象的特征。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根本任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具体目的的联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而具体目的则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的的多元性也是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奋斗目标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统一起来。

确定目的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

依据

3、理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确定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儒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第一个主要依据。

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本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此受教育着的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和思想实际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 的第三个主要依据。

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

1、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3.培育“四有” 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4.培育“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联系实际谈“四有”信任精神素质的培养;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熟悉基本国情教育、理想、法制、道德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基本概念。社会公德: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全体成员应当遵守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其他概念无明显答案,考试中忽悠即可

2、领会思想的层次;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思想: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存在以及与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主体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

两个层次:工具性形式,即思想的基础表现形式,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体现;内容性层次即一定的思想内容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本原则:从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道德理想出发,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

个人利益;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条件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 体利益的结合;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无条件地使个人利益服 务于社会整体利益。

(一)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是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中心目标和最高标准

(二)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根本的直接出发点(三)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经常的、起码的要求(四)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不一致时,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最重要的归宿

3、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主要内容;理想教育的要求;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合乎国情。深得民意的正确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基本路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总揽全局的指导性,二是具有一定历史时

期的稳定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了解和应用基本国情教育的意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示范原则。

方向原则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原则。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

求实原则,也就是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根本原则,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所谓民主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正确地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从本质上说,民主原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原则。“疏导”概念引自治水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人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所谓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

激励原则,即激发和鼓励。心理学上是指增强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追求的目标可能是外在的物质实体,也可能是内在的精神满足。

所谓示范原则,是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榜样模范作用,感染和启发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认识与觉悟不断提高的工作准则。

所谓主体原则,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特点。

3、理解和掌握坚持求实原则的要求;坚持渗透原则的意义和要求;坚持激励原则的要求;坚持主体原则的要求。

4、综合应用坚持方向原则的意义和要求;民主原则确立的依据及坚持民主原则的要求;坚持层次原则的意义和要求。(2、3、4答案都是根据定义忽悠即可)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1、熟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说理引导法、比较鉴别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实践锻炼法。

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一般方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形象教育法。特殊方法: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思想转化法、冲突缓解法。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特点;比较鉴别法的类别和作用;情感陶冶法的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原则。

思政教育的特点:实践性、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

比较鉴定法的类别: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对两种或多种不同事物的异同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中做主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两种方式:纵向比较、横向比较。要求:注意可比性、注意全面性。

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原则:信任原则、保密原则、科学原则、教育原则、预防和发

展原则。

3、简单运用说理引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的要求;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咨询法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德、智、体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陈学诗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不健康者。在人格发展中,心理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是高等教育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4)是增进现代社会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5)心理咨询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使教育对象接受帮助和教育有很高的“自觉”性,咨询人员个别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心理咨询为对象提供了“心理宣泄”的场所,使其心理烦恼得到正常宣泄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综合理解和应用实践锻炼法的意义及运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要领。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认识思想政治的教育载体、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管理载体

以管理为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人们的具体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所谓以文化为载体,就是将文化看做是一个动态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

活动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 之中,使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觉悟。

2、领会文化及其构成因素;大众传媒载体的实施方式。

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除自然生成物之外的一切社会事物;狭义地说,文化则是指语言、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一般认为,文化主要是由符号和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产品等因素构成,其中,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是文化的核心。

大众传媒载体的实施方式:1)大范围的社会宣传教育。(2)小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

3、理解掌握管理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文化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管理载体功能:

4、综合应用活动载体的依据及其运用要求。

其一,活动载体能够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二,活动载体能较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其三,以活动为载体在一定意义卜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面。参加各种活动的广大群众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运用要求::(1)加强对各种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2)各项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3)尽可能将活动与经济建设等业务工作联系起来。(4)活动应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5)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太多太滥。开展活动,是要达到一定的效益,而不是做给领导或其他人看的。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掌握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外部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所直接接触到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周围外部条件的总和。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三要素构成。特点:客观性、多样性、具体性、变动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指利用、选择和创造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优美环境,并改造不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良环境,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向前发展的实践活动。优化的原则:利用和选择原则、发掘原则、创造原则。

2、领会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特点;学校对学生影响的特点;社会组织对员工思想品德的特点;同辈群体对人的思想品德影响的特点。

学校对学生影响的特点: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与时俱进是新时代对现代人的新要求,时代需要有更多的既掌握科学技术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既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又能有效参与快速适应社会改革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健康的校园环境,能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去追求真善美,使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培养纯洁的人生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能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崇高理想的执著和追求,对祖国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儿童从六岁半左右开始上学,直到大学、研究生毕业,有十几年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教育、校园文化、老师的人格形象等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教育下形成的,其中学校教育起着独特的作用。学校使人系统掌握各方面知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3、简单应用家庭对子女影响的特征。

家庭环境对人们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女的影响有着形象性、感知性、直接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血缘关系的权威性,“遇人则诲”的经常性和深刻性等特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思想、品德、性格、作风、政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待人接物等,给子女留下极为深刻的,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综合理解和应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要求。(从三面发挥)

1、社会实践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根本途径

2、净化社会大环境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关键 第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1、熟悉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实地调查评估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认识、评述与估价,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效果和社会作用的重要途径,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怎样的问题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广泛性 客观性 整体性 统一性

3、简单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具体方法。

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有利于人的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

2、客观原则

3、全面原则

4、历史性原则

5、相对性原则 具体方法:

(一)实践检验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比较法

(四)模拟情景评估法

(五)效益评定法

(六)素质测量法

4、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可能性。

思想教育评估的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评估《包括组织、领导、思想教育工作者(①政治素质②人格素质③理论素质④能力素质⑤勤政义务状况⑥工作成绩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评估

(三)环境的评估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评估

(五)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

思想评估的标准: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社会效果

(二)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三)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 重要标准。

第十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培养

1、熟悉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心理素质

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能力、心理、知识等方面

思想教育者心理素质:1.乐观的心境2.良好的性格3.坚强的意志4.广泛的兴趣5.真挚的情感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修养的主要环节。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1.决策计划能力2. 开拓创新能力3.组织协调能力4.宣

传表达能力5.社交应变能力6.调查观察能力

思想素质具体内容:1.思想观念2.科学的思想方法3.严谨的思想作风

3、简单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的具体表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组织培养举措。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与否。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2)政治品质(3)政治水平(4)政策水平(5)政治信念 知识素质:1. 比较系统、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2.比较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

培养举措:A单位对思想教育者的素质培养途径:1.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2.在职岗位培训

3、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理论水平

4、确定指导老师,开展传帮带活动

5、组织参观访问6.增进交流

B:思想教育工作者素质自我提高。第一,正确定位第二,刻苦学习。第三,勇于实践。

4、综合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结构的确立依据;

5、思想教育者的职能

(一)组织职能,(二)宣传职能(三)教育职能(四)信息处理职能(五)育人职能

第十五章

1、领会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就是领导的意图和智能借以实现的组织机构形式

1、党是领导管理的核心

2、组织管理是实现领导管理的保证

3、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是关键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的组织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管理是以一定的组织体系为基础的。建立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就是要按照整体性、层次性、高效性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以及群众性思想教育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

1、整体性要求 所谓整体性,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个大的育人系统,按照系统工程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来规划、设计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内部结构。

2、层次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内部结构应是一个层次化的结构。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应按照三个层次来建设,即领导决策层、管理协调层和基础执行层。

3、高效性要求(1)专职队伍要精简。(2)组织体系要协调。

2、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 具体内容:

1、目标管理

2、计划管理

3、规范管理

4、队伍管理。主要环节: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演变及其经验;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4、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基本要求。(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占30% 简单理解和用占40% 综合分析和应用占30%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思想政治教育是该学科的中心概念。

2.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

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

4.政治工作是一定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像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

5.思想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多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思想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6.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也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

7.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称之为德育。

8.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两者之间很多时候是一致或者基本一致的。然而两者之间的不一致也是经常发生的。

9.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使之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变“社会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外化则是变“我要这样做”为“我正在(已经)这样做”。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和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范畴。

10.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有三大部分: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史。它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发展的历史的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

11.1980年5月,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公会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及其研究设想。

1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3.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论述了灌输理论。

14.所谓和谐文化,是指指导和谐价值取向及以和谐理念贯穿其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状态,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谐文化具有和谐性、人本性、整体性、历史性和永续性等特征,具有导向、凝聚、支撑、审美和陶冶等功能。

15.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引导政治方向。通过活动及方式,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其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为:一是目标导向。二是政策导向。三是舆论导向。

二、约束规范行为。向人们传导法律法规,通过肯定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三、激发精神动力。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努力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塑造个体人格。塑造受教育个体健全的人格,使教育对象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16.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在经济活动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就能有效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的细致有效,就能更好地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能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主要通过途径实现:一是心里调适。二是人际关系调适。三是情绪调控。四是利益关系调节。

17.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一、文化传播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文化、伦理文化的传播过程,其目的是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政治伦理文化的过程,是一种同为信宿、同为信源的双向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过程,同时也是保存和活化社会文化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主要是通过评判地吸收文化这一方式完成的。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首先要树立正确文化观,提高文化选择自觉性;其次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批判改造和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再次,要加强对教育对象文化选择的引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虎创造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有力推动文化创新。同时,在传播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

18.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目的内在地包含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最后落脚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19.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1.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2.荀子指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政治条件。

二、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四、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政干部思想建设,形成良好党风、政风,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五、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顺利进行。

2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环境主要抓花以下几方面:

一、要切实加强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各级政府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使其始终弘扬主旋律。

二、要加强舆论的评析和监督工作。传媒应旗帜鲜明的宣传社会主流文化,敢于剖析现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

三、要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依法加强对网络管理,引导和规范网络行为,建立健全红色网站,展开网络道德教育。

四、引导媒体加强自律。使媒体具有较强的“教育者”的角色,为人们提供给有益的精神食粮。

25.思想因素决定着思想品德的性质和方向。

26.教育职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最基本的职能。

27.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应包括以下两部分人:领导干部和青年。

28.人生观教育包含: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教育、生命观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29.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属于运行层次的原则,主要有民主原则、示范原则、层次原则等。

30.实践锻炼法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直接理论依据。

31.自我教育分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两种类型。

32.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有开会、谈话(心)、理论教育、党组织及群众团体组织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载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网络载体等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 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范畴:个人与社会(终点范畴);思想与行为(起点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中心范畴)

内化与外化(结果范畴); 教育与管理(中介范畴)学科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意义: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

地位:1,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2,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功能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层次性,发展性。个体性功能:个体生存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个体享用功能

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1,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

2,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

3,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功能:1,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2,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3,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文化功能:文化传播,选择,创造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根本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确立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原因: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目的:在一元的根本目的的指导下具多元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检验依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党的奋斗目标;受教育者精神世界;

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1、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2、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3、道德教育是基础4,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如何实现:坚持理论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

这章多看书,结合课本。此处不多说。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与契机,环境是人格的支柱

二、特点: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可创性。

三、类型:从影响范围看: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从性质上看: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 从状态上看: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

从内容上看: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精神环境 功能:强化功能;导向功能;感染功能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观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普遍性、特殊性、长期性;渗透性;针对性;亲和性和权威性。)学校环境影响(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计划性,权威性,持久性,全面性)

社区环境影响(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度,社区风气,道德规范,人际交往)同辈群体的影响(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良性环境的作用:感染,促进,约束。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化:

优化原则(整体性,互利性,自主性)。方法:环境选择实验法,环境选择隔离法。方面(措施):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舆论环境。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思想品德结构: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综合系统,是心理,思想,行为其要素和功能相互联结而成的三维立体结构。(心理是思想品德基础,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思想是核心,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行为是外显因素。)

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与外部制约过程的辨证统一。

外部制约与内部转化,详见ppt。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一为内在诸要素的发展矛盾;二为社会要求与原由思想品德的矛盾)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概念注意:

1、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

2、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3、是教育双方互动的双主过程

PS: 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一个属教育活动,一个是属人的发展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思想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要素(自觉的教育要素),不是全部的要素(还有自发的环境要素等)。同时二者关系密切。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方案的制订(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优选方案);方案的实施(传导观念,实施影响,促成转化);评估(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实践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基矛: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Ps:具体规律:

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自我教育规律,反复递进规律,主体差异规律。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

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职能:教育职能;管理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特殊性: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能动的人

工作过程的特殊性----难以计量的精神生产活动

工作手段的特殊性----劳动工具以个人的个性品质为主 工作成果的特殊性----劳动成果取得具长期性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素质:

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品德;政治水平;政策水平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

道德素质----爱党、爱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知识素质----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所需的知识;相关知识。

能力素质----调查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决策计划能力;宣传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激励能力;运用新科技能力。生理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特征:广泛性,层次性,可塑性,主体性(能动,自主,创造性),时代性,复杂性。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历史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立体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育对象内在积极性、实现其思想转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优劣对群众有极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

青年的生理特点:

1、身体形态迅速发展。

2、身体机能趋向成熟

青年的心理特征:1,个性发展

2、智力发展

3、情感发展

4、性心理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联系: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区别: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平等;理解;尊重;共享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为客观依据,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为现实依据。因此具有丰富多样性,动态发展性。确定思政治教内容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目的原则;重点要素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具体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世界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政治观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人生态度教育。

道德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美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法制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社会主义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与心理健康;现实状况;解决方法。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是教育者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辨证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主要依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及原则体系就是由这些联系或关系决定的。)原则确立依据: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上位规律,决定了从属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性质与方向)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平行系统的关系(反映的是中位规律,是确立关联层次原则的依据)

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下位规律,是确立运行原则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疏与导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原则:方向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是根本原则。如何贯彻:统一认识,讲求科学,一贯到底)

求实原则: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如何贯彻:

1、尊重事实

2、讲究方法

3、勇于创新)民主原则:提倡原因:(1、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2、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规律决定的:

3、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决定的;

4、时代特点的要求;

5、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坚持民主原则的要求:

1、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2、要敢于和善于发扬民主

3、要科学地实行集中 渗透原则:实施意义:产生教育合力,易于接受,适应思想政治社会化要求;更好发挥效能。

如何实施:强化渗透意识;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寓教于无形,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循序渐进,促进教育对象思想的良性循环。

层次原则:实施的意义:符合教育对象多层划特征;克服教育中的一刀切;满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如何贯彻层次原则:

1、调查研究,科学分层,2整体筹划,统筹安排。

3、创造良好条件和适宜氛围,依据层次特点正确选用教育内容与方法,满足教育者个性发展需求。激励原则:实施原因:

1、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决定

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符合

人的行为规律。

如何坚持激励原则: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坚持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为主,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2、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

主体原则:实施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质的要求 如何实施(实施要求):

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2、力促自我教育

3、将自我教育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较结合起来。

示范原则:如何实施:

1、教育者以身作责,为人师表。

2、身体力行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思政教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

意义: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特点:以马列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吸纳其他学科成果。讲求应用性、针对性、综合性、创造性。

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劳动教育,社会考察,社会服务活动),实施要求:

1、完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2、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

3、实践锻炼要持之以恒

自我教育方法:方式----自我修养;反思;自我改造;自我管理。(包括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

典型教育法: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

要求----典型的真实性、层次性、代表性、时代性。学习典型要有创新性;关心爱护典型。比较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回忆对比法;类比法。感染教育法:形象感染;艺术感染;群体感染。

咨询辅导法:具体方法----疏导咨询法;交友谈心法;自我调控法。

要求:人员要专业;诚信;工作要循序渐进;活动应普及;多途径 预防教育法:重要性----增强先导性;提高主动性;强化有效性。

具体方法----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明示与暗示;启示与警示。、思政教育方法的要求:针对性,综合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含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主要艺术----疏通引导缓解冲突的艺术;语言文字表达的艺术;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突破口的艺术;把握适度的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运用制度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的艺术。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涵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或物质实体。

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客观性和主观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承载性和传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管理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渗透到人们的具体工作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其特征:普遍性、强制性、阶级性、组织性、规范性(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管理为载体:

1,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

2,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3,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出了客观要求。作用:1,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 2,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效果提高

3,有利于人们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管理载体的运用要求:1,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2,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3,健全制度(一岗两责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管理目标和内容)。4,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要求和内容制度化。5,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文化载体:

含义: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文化产品的教育因素,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项文化建设中,让各种文化活动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特征:形式多样;对人影响全面;影响方式具渗透性。

作用:1,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实现教育目的。2,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利于全民一致的价值观的形成

运用要求:保证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加强群体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活动载体:

涵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有意义的活动中,使人们在活动中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特征: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突出的社会实践性。

功能:内容的潜移默化功能;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功能;促进教育客体主体化功能。

要求:活动应有目的有指导;因地制宜;具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能有效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众传媒载体:

涵义:以大众传播工具为载体向广大群众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门在接受社会信息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特征:覆盖面广;传递快、时效性高;增殖性、促进力强。类别;印刷类载体;广播载体;电视载体;网络载体等。

功能:1,能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民树立共同理想,2,能满足人们社会化需求,促进人们与时俱进,3,能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强化教育效果。

运用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综合效应。

3,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消解其负面影响

网络载体特征:信息海量化专门化;信息传播和更新快捷;传播手段多媒体化;传播方式互动平等。劣势:真实性、权威性差,网络安全无保障;虚拟性下的网络道德问题严重。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指挥、调控和评价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效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特征:方向性,民主性,开放性。手段: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思政管理内容:目标管理(科学、渐进、有效);计划管理(系统、联系、预见、可调);规范管理(制度、法规);信息管理(科学、真实);队伍管理(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性、动态性)。过程:决策形成过程,决策执行过程,总结反馈过程。决策执行过程:决策执行的保障:人、财、物

决策执行的机制:责任制度;考评制度

总结反馈过程: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

第四篇:2018最新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道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原因:1.制约其他矛盾

2.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依据

3.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推动其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项活动由来已久。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为客体,其目的在于科学的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

2、思想与行为;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4、内化与外化;

5、教育与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阶级性;

2、实践性;

3、综合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内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根本)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特征)2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社会理想)3坚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政治立场)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论品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2.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P27)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如何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二.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必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表现: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4.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三、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

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1.人的存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2.人的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1)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五、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仍要坚持“灌输”原则: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工人阶级还不可以从狭隘的社会分工中解放出来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但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加强思想灌输是防止和挫败和平演变图谋的重要手段 3.无产阶级整体意识虽然提高了,但具体内部个体仍然需要灌输

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反正,则是人民的敌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八荣八耻

八、执政党建设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等形式中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

二.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 思政教育功能特点:客观性 多面性 层次性 发展性

思政教育功能分类:

个体性功能:

1.生存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法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发展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3.享用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社会性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

1.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2.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的政治行为 3.沟通社会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水平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政教育目的的功能: 1.为思政教育指明方向 2.2为思政活动提供动力

3.为衡量思政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依据

思政教育目的根本任务: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四有新人是根本任务的原因:

1.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2.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

四有新人精神素质培养的几个方面: 1.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3.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4.增强守教育者的法治观念

5.引导受教育者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1.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2.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思政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政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政教育环境特点: 1.复杂性 2.动态性 3.特定性 4.可创性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特点:1.基础性 2.普遍性和长久性 3.渗透性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特点:1.阶级性2.导向性 3.全面性 4.潜隐性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五、同辈群体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教育的主要原则: 1.方向原则 2.求实原则 3.渗透原则 4.民主原则 5.主体原则 6.激励原则 7.层次原则 8.示范原则

人的思想品德结构的含义: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一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思政教育过程含义: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思想教育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教育介体 教育环体

思政教育的基本矛盾: 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表现:1.思想政治教育者与社会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3.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4.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之间的矛盾

思政教育过程三个阶段:制定方案;实施;评估

思政教育过程的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含义:

是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的特征: 1.阶级性 2.主体性 3.客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教育职能:1.开展教育活动 2.传授知识和品德 3.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4.引导教育对象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管理职能:1.确定目标和计划 2.进行制度管理 3.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特征: 1.广泛性 2.层次性 3.可塑性 4.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1.领导干部 2.青年

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1.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魅力(前提)2.树立民主的教育观念(基础)

3.加强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交流(重要举措)

4.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与教育对象平等的对话(具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世界观教育(前提)、政治观教育(核心)、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重点)

确定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

1.突出教育内容的政治性、目的性和先进性 2.注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3.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4.注意运用系统论方法不断优化教育内容结构 思想政治教教育的主要原则: 1.方向原则 2.求实原则 3.渗透原则 4.民主原则 5.主体原则 6.激励原则 7.层次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1.灌输法 2.实践锻炼法 3.榜样示范法 4.自我教育法 5.比较鉴别法 6.咨询辅导法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要求: 1.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须讲求针对性 2.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工作 3.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思政教育过程的特征:

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教育介体 教育环体

思政教育的基本矛盾: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表现:1.教育者与思政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3.思政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4.思政教育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之间的矛盾

文化载体的特征:形式的多样性 对人影响的全面性 影响方式的渗透性

文化载体的功能:

1.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面 2.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级仲昭旭整理

第五篇:2012年福建省高师培训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全)

题型:是非题(10题*2分)、名词解释(4题*4分)、简答题(4题*8分)、论述题(2题*16分)

一、是非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

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劳动)(√)

3、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50%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4、学位分 学士 硕士 博士三级

5、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 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我国高校的 教职工代表大会 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7、宏观高等教育结构 包括: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布局)管理体制结构

8、微观高等教育结构 包括: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 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9、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

10、课程 从层次构成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从形式上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相关性而言),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

11、大学生的科研指导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

12、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3、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14、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 目的统一 但途径不同

15、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要注重情感体验。

16、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选择、传递、保存、创新、发展 17、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强调科学研究是大学职能之一;大学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大学要有学术自由等

18、一般来说,教育目的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文化:广义——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

3、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4、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5、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6、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 的本性、才能 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7、学制: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

8、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

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 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 等

9、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10、专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1、学科: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12、教学原则: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3、狭义的课程: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合

14、广义的课程: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5、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6、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7、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8、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 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19、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20、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映

三、简答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展开p7)

一、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四、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二、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三、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3、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三、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四、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4、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表现在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培养上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

三、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5、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一、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二、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而发挥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

6、为什么 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是从高校发展历史来看,培养专门人才一直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中心;

二、是从高校性质来看。培养专门人才主要途径是教学,所以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当前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意义就在于此。

7、为什么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一、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

二、现代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具有明显优势:

三、学科比较齐全,基础学科研究更显实力;

四、研究队伍素质高、数量较多;

五、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研究经费比较到位;

六、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比较频繁。

七、高校教师是国家科研的重要主力军之一

八、大学科研在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8、为什么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一、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能够为社会各方面工作提供指导与咨询,帮助社会解决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为社会服务,有针对性的展开科研和教学活动,促进高校发展。

三、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

9、简述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能

一、是培养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三、是服务社会

上述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10、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说

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合理性:社会本位观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对于教育走出隔世的状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局限性: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没有分清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容易导致误解,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要社会需要都适应。

没有区别社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容易导致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

容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11、评述高等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说

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 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合理性: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为后世的教育 指明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变革新路

局限性:没有揭示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将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简化,导致教育的某些弊端: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容易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位置,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社会责任感下降。

12、评述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

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但 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13、评述专才教育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主要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但 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14、高校教师的作用(p171)

一、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15、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特点

一、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二、教师劳动特点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三、教师劳动特点的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16、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p175)

一、坚持在职进修为主,脱产进修为辅

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三、建立激励机制

17、大学生的主要问题(p193)

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大学生的经济生活

三、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8、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在高校师生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二、高校师生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之上

三、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应该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

19、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一、加强理解和沟通

二、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三、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 20、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促进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21、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与学校教育的其他途径相比,教学活动的效率高,系统性强,在完成多方面的任务时综合性比较强

22、大学生学习特点(p224)

一、独立性增强

二、学习的自主性增强:重视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时间;重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23、优化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计划是以其整体来体现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因此,优化课程体系就是从目标出发调整各方面的比例,并以最后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作为衡量的标准

二、要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削枝强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三、根据人才市场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但不能过于频繁和随意 四课程体系必须服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以教师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和课时安排

24、高校专业计划的概念和组成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组成: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二、课程设置

三、主要教学活动

四、时间分配

五、学年编制(学历)

25、课程建设基本内容

一、课程教学梯队建设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三、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

四、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五、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26、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及内容 结构 章节的重点难点

二、广泛阅读和积累相关材料

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 进行备课 并反映到教案中

27、如何上好一堂课(简述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a)遵循教学原则;

b)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c)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d)使用准确、生动、清晰的教学语言; e)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f)

善于调动和控制课堂气氛

28、为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应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大纲P20

29、大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一、符合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二、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要求

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相适应

五、为教学的条件所允许 30、疏导性原则

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 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另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说服教育,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以积极的引导

3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二、教职工的三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后勤职工服务育人)

三、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

四、校园文化

五、社会实践

3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内涵: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启迪,自我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内部因素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二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方面);

四、论述

1、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受到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展开p7)a)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决定了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c)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d)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a)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b)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c)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a)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d)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a)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表现在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培养上

b)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 c)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3、请结合本校特点,谈谈如何处理好各项职能的关系(p28)

4、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

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强调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合理性:社会本位观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对于教育走出隔世的状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局限性: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

没有分清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容易导致误解,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要社会需要都适应。

没有区别社会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容易导致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影响社会的长远利益。

容易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抹杀

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 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合理性: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弥补了社会本位观的某些不足,丰富了人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为后世的教育指明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变革新路

局限性:没有揭示出真实存在的个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将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简化,导致教育的某些弊端: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教育面对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容易把个体需要强调到不适当位置,导致教育中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社会责任感下降。我们在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上,应该寻求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背景及其教育状况的 抉择 与整合的思路,应在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做出动态的调整。

5、论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和现实选择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

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但 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专才教育主要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但 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两者恰当的结合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结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培养人才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度结合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

6、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速度要适度

要注意规模适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

(二)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

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

(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 多元化筹资体系

(四)发展终身教育

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不仅仅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包括终身教育。

7、如何理解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以此特点说明培养具有创造性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劳动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不断推出新的劳动成果、增加新的内容的创造性劳动 他体现在备课、上课、学生的思想工作 科研(不断探索未知,创造知识)等 方方面面 有创造力的老师 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才能不断创造新的知识

8、高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

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整个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

二、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教学过程绕过人类探索知识时走过的弯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知识本身含着世界观、价值观等内容,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种种思想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对学生起着熏陶教育作用

9、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内涵与运用要求

内涵:知识是人们后天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属性和联系。能力是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密切联系。知识积累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发展又是知识积累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运用要求:

一、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识能力都能积极地活动起来,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二、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三、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改变目前考试方法,注意考出学生的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内涵和运用要求

内涵: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学生的主动性,除了以积极、能动地学习之外,主要是通过独立地、自主地及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到实现。运用要求:

一、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11、课程建设基本内容和目标 内容:

一、课程教学梯队建设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三、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

四、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五、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目标:

一、必须具有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

二、有合适的教材

三、具有完整的教学资料

四、有科学的考核手段

五、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工作梯队

六、有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能取得一定效果

七、拥有比较先进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施

12、上课的基本要求(p257)遵循教学原则;

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使用准确、生动、清晰的教学语言;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善于调动和控制课堂气氛

13、各国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共同趋势

一、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

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积极主动——消极被动;思考理解——死记硬背;全面发展——片面发展。首先,着眼于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注重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

二、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

三、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1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请解读,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的判断依据就是看选择教学方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一、符合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二、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要求

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相适应 五为教学的条件所允许 展开:P275+p267

15、高校思政教育原则体系与各原则的精神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映

一、方向性原则

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

二、疏导性原则

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 一方面要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另一方面,要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进行说服教育,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加以积极的引导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政教育既要重视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又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育;

既要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又要求受教育者响应实践行动,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启迪

自我教育是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内部因素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五、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受教育者个性的多样化

16、高校思政教育方法体系与各方法的精神实质

一、调查研究法

指收集事实、数据、占有资料、熟悉情况,并从现象中寻求本质,从经验中推导出理论的方法。

二、说理启迪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开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

三、情感交流法

通过情感交流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互相依赖,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教育方法

四、榜样教育法

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榜样来启发、激励青年学生的方法

五、参观访问法

利用社会大课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典型的事物进行实地考察,对典型的人物进行采访,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扩大实业、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学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学-2013

    2013年考研苏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真题一、简述题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指导意义。 2、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3、如何发挥教师在......

    思想政治教育学

    1、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2、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视角出发谈谈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3、请谈谈你对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 1、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而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

    高师培训教育学总结

    1.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的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见的指责、权限的划分等。2.高等教育学制:指一......

    (0319)《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思考题.(5篇)

    《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思想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

    (0319)《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定稿]

    (0319)《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思想,是指客观存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到人的大脑后,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理性认识和观念......

    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 归纳[最终定稿]

    第一章 教育 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的本质 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起源; 1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2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 教育的心里起源论 4 教育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