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导

时间:2019-05-15 00:3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导》。

第一篇: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导

《职业教育学》复习指导

一、考试类型及题型:

全院统考,闭卷;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分析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实训题;

二、重点章节

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科研;

以上章节的重点内容请参考《教学大纲》;

三、复习参考

1. 概念:职业、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培养目标、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说课、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专业化、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活动本质观、能力本位、教学目标、双元制、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职业教育科研、学习力、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叙事研究法

2. 重点章节的相关分类、程序、原则、方法

如:职业教育的功能及作用、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等;

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注意重要事件及人物;

四、复习方法:

以教材为主,参考课件;

因任课教师参考的资料不同,故只看课件可能不全面,要结合起来看;

第二篇:教育学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代表性人物、著作 中国:《论语》《学记》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从事的教育活动。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政治人才、社会公民)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统一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

.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构成: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学制的构成: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近代历史几个有名的学制癸卯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壬寅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颁布,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劳动任务目的的全面上;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上;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上)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4)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滞后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规律:教与学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相长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原则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性质来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6)依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我国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5)教学基本功坚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

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代表性人物、著作 中国:《论语》《学记》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从事的教育活动。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政治人才、社会公民)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统一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

.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构成: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学制的构成: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近代历史几个有名的学制癸卯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壬寅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颁布,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劳动任务目的的全面上;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上;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上)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4)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滞后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规律:教与学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相长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原则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性质来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6)依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我国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5)教学基本功坚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

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代表性人物、著作 中国:《论语》《学记》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从事的教育活动。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政治人才、社会公民)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统一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

.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构成: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学制的构成: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近代历史几个有名的学制癸卯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壬寅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颁布,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劳动任务目的的全面上;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上;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上)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4)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滞后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规律:教与学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相长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原则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性质来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6)依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我国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5)教学基本功坚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

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第三篇:《小学社会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小学社会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总成绩的构成

小学教育专业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综合计算成绩的方式。平时作业分为四次,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

二、期末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和形式 1.本课程的考试题类型为:填空题(20%)、名词解释(20%)、选择题(10%)、简答题(36%)、论述题(14%)。

2.考试时间和形式: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形式采取闭卷。

三、各章的重点内容 绪 论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②小学社会教育学的任务

③小学社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名词

①综合课 ②文献法 ③观察法 ④调查法

第一章 小学社会教育目的

1.问题

①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③小学社会教育目的的内容 2.名词

①生活目标 ②职业目标 ③人生目标 ④全面发展

第二章 小学社会及小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

1、问题

①小学生认识活动的心理特点 ②小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

③小学社会教学要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心理发展水平

2、名词

①社会心理学 ②道德认识

第三章 小学社会课程设置与内容

1、问题

①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原因 ②小学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 ③小学社会教学内容

④在小学社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小学社会教学过程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 ②小学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认识过程

③小学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

④小学社会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名词 ① 个性 ②个体社会化

第五章 小学社会教学组织形式 l、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②备课的基本要求

③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④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2、名词

①课堂教学 ②参观和访问教学 ③社会调查教学

第六章 小学社会教学原则和方法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基本原则 ②小学社会几种主要教学方法

2、名词

①小学社会教学方法 ②讲述法 ③问答法 ④读书指导法 ⑤演示法 ⑥参观法 ⑦讨论法 ⑧练习法 ⑨实习法 ⑩作业法

第七章 小学社会与其他教育途径的关系 l、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②小学社会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关系

第八章 小学社会教学评价

1、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学评价的原则 ②小学社会教学过程评价的方法

③小学社会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 ④小学社会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

2、名词

①小学社会教学评价 ②教学目标

第九章 小学社会教师 l、问题

①小学社会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②小学社会教师的素质

2、名词

①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 ②教学研究能力

第四篇:中学地理教育学考试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地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地理课程的基础,也是地理教材编写、地理教学实施和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指为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培养的能力和掌握的方法。

3、地理课程设置:指地理课程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变化有:设置学习模块、分设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4、地里感性基础知识:是指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在人们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中属于初级阶段,即地理事实材料。主要有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地理演变等。

5、地理感性知识:是指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知识,在人们 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中属于高级阶段,即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达成是地理感性知识的升华和发展。主要有地理特征、地理概论、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

6、地理名称:这里专指地理空间实体的名称。

7、地理概念:指地理理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的“原件”,也是进行地理思维的基础,在地理教学中意义重大。

8、地理教学原则:指客观教学规律的主观反映,是有效进行地理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地理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9、地理教学模式:指依据一定教学思想和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系统组合。

10、地理情景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教师精心设置的特定教学情景中,在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环境内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11、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专题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2、地理教学方法: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工作方式与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

13、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评议:即观摩者深入教学第一线,直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现场调研,掌握教学动态的一种听课方式。

二、简答

1、地理课程标准包括:

(1)前言,有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说明等部分组成,“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活动”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

2、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

第一,课程理念:体现新的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注重地理问题的探究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第二,课程内容设计:淡化学科体系,强化教学弹性

(1)课程内容顺序不作规定。初中地理课程“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乡土地理”四大部分相对完整独立的教学内容排列不分先后

(2)地理要素学习采用不同呈现方式

(3)对区域划分和选择留有自主空间

第三,课程目标确定: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与方法”需培养的能力和掌握的方法:

地理能力:感知能力(观测、观察、调查、阅读地图和图表等)

地理思维能力:(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

“研究”能力: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等能力及实践能力

知识运用、表达交流等能力。

地理方法:地理观测法、实验法、调查法、地图阅读与分析法、地理空间分析与空间思维法、区域比较法和区域综合分析法

第四,内容标准陈述:以行为目标方式规定基本要求。

3、初中地理新课程内容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

(1)体系结构突出主干知识,减少层次性。

(2)内容选择强调重点,删减难、繁、杂内容。

(3)内容呈现注重开放性、时代性。

4、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改革:

必修模块,包括地理

1、地理

2、地理3

选修模块,选修1宇宙与地球、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整合内容,加强综合性

(2)精简内容,突出地理性

(3)增补内容,注重时代性

(4)精选内容,凸显实用性

5、地理基础知识的构成(1)按地理要素划分为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2)按认知层次划分为地里感性基础知识和地理理性基础知识

地理感性基础知识主要有: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地理演变等

地理理性知识主要有: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成因。

6、地理基础知识教学:

(1)地理名称教学。一应注意读音准、书写准和空间指位准,地名最终要求准确地再现于地图上,地图也有助于地名的空间记忆。二是应注意揭示地名所包含的地理意义,进行有意义的教学。三应注意了解语源、利用语意、引导意义识记。

(2)地理分布知识的教学。有先阅读地图后文字概括、按照地理事物空间形态和分布趋势读图、充分利用地图。

(3)地理概念知识的教学。从地理特征中抽取地理概念内涵、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把握地理概念的相互关系、地理概念运用、同一概念的不同名称。

7、地理基本技能的构成:

第一,运用地图技能。

(1)认识地图(2)熟知地图(3)填绘地图(4)阅读地图(5)分析地图 第二,运用地理图表技能。

(1)认识图表(2)阅读图表(3)分析图表(4)绘制图表(5)图文转换 第三,地理观测、地理制作、地理考察技能

8、地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第一,养成良好观察习惯

(1)养成观察的自觉性。

(2)养成观察的目的性。

(3)养成观察的有序性。

第二,逐步提高观察质量

(1)学会全面观察。

(2)学会独立观察。

9、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p64

(1)充分利用联想

(2)适当运用机械记忆

10、地理想象能力的培养p65

(1)丰富地理表象积累。

(2)提供广阔想象空间。

11、地理德育教育的内容p69重材料分析

第一,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1)国情教育(2)民族团结教育(3)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教育(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4)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5)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振兴中华的教育

第二,科学世界观教育。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等教育。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科学地理价值观教育(3)无神论教育 第三,个性品德教育。P71至73

其特点有:广泛性、时代性及独特性。

12、地理教学原则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即客观教学规律的主观反映,是有效进行地理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地理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我们还需学习几组关系原理:

(1)地理教学原则与地理教学原理。(2)地理教学原则与地理教学规律

(3)地理教学原则与地理教学规则。

作用:(1)制定地理课程标准和编写地理教科书的理论依据。

(2)设计和完成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

(3)检测和评价地理教学的主要标准。

13、我国学校地理教育任务的一般教学原则:p85

(1)赞可夫的发展教育原则。主要包括: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2)布鲁纳发现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4、地理教学原则体系:p88至104重点

第一,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原则。

(1)内涵: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2)该原则的贯彻:一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阐述人地关系;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地分析人地关系。

第二,地理事实与原理并重的原则。

(1)内涵:反映了地理教学中地理事实材料与地理原理知识、地理感性知识与地理理性知识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2)贯彻:一是联系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二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是联系地理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四是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第三,常用地图及其他媒体的原则。

(1)内涵:体现了地理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利用地图系列以及电化教学、多媒体等手段,着力发挥地图及其他媒体的整体功能。

(2)贯彻:一是充分利用教学地图、模型等直观教具;二是积极利用投影、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三是逐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第四,综合分析与比较思维的原则。

(1)内涵:反映在地理教学中应以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方式看待地理事物,同时,要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2)贯彻:一是突出地理事象本质特征;二是加强地理知识内在联系;三是促进地理思维发展。

第五,师生互动与启发思考的原则。

(1)内涵:强调课堂教学中要促进作为主导的教师和作为主体的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广泛沟通、相互影响,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

(2)贯彻:一是创设问题情景;二是活动形式多样。

15、地理教学模式的概述:

第一,概念:

第二,组成:(1)教学理论(教学思想)(2)教学目标(预期结果)

(3)教学程序(操作程序)(4)师生组合(师生角色)

第三,特征:(1)完整性特征(2)中介性特征(3)操作性特征

(4)开放性特征。

第四,区别:(1)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

(2)方法论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

16、地理教学模式的类型:p113

第一,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

(1)程序: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检查反馈。

(2)特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比较迅速地、有效地接受较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传授,掌握地理知识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得到发挥,对传授知识来说,效率高,是最经济的教学模式之一。

第二,自学---辅导模式

(1)程序:提出要求、独立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2)特点:一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启发指点、重点讲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使教学更加具有弹性和针对性;三是经过学生独立自

学、独立思考、独立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引导---发展教学模式

(1)程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提高总结。

(2)特点:在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下,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第四,参与---活动地理教学模式

(1)程序: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论。

(2)特点:一是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二是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发展学生特长;三是重视教学进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结果;四是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不够,课时不足,外部条件不具备时不宜采用。

17、地理教学模式的应用p11818、地理教学方法的概述

第一,内涵: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与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一是是实现地理教学目的的活动方法;二是体现一定的地理教学思想;三是是由师生活动方式组成的系统。第二,特点:继承性、地理性、多样性、实践性、创造性。

第三,作用:促进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促进地理能力的发展;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地理教学方法的组合选择依据p140:地理教学目的与任务;

第五篇: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指导

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指导

一、复习的安排

考前两周的复习重点是补缺,补漏。我们建议:新的计算题和综合题基本上可以不再去做了,学员这时主要应该做的复习事项是总结有代表性的例题、练习题、考题的解题思路,而且经常温习各科目的相应思路。这个阶段你所要做的是把各科教材及考试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考点扎实,吃透。因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根本目的还是以考察大家是否具备基本的会计、审计能力和知识,以备将来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工作。所以,再难的题,只要基本功扎实,都是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的。

1、考前冲刺题:大家应该重视新华会计网冲刺班课件中的“模拟试题”提供的相关冲刺题,它能让您提前训练并适应正式考试时的氛围和要求。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员一定要按正式考试时的规定时间完成我们的这个冲刺测试,即使做不完,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停笔。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才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社区论坛:考前这段时间,考生可适当上网校论坛查询一些相关的考试信息,说不定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当然,大家在这个阶段也应该适当控制上论坛的时间,建议每天一至两小时为宜。

3、保持良好心态:学员应该对于将至的考试充满信心,考生可以这样做心理暗示:我只要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考前其他提示:

1、休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因为要考试了就开夜车,以至打乱了生物钟,否则,你可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调整过来的。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对顺利通过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的。建议大家以平常心对待这场虽然对你很重要,但不是你生命中的唯一的普通考试。

2、饮食:考试会消耗考生大量的体力,脑力。所以,每位考生均需要适当的补充些营养,这里,你也不用购买多高档的营养品,适当喝些鱼头豆腐汤补补脑就很有益了。

3、必要工具的准备: 2b的铅笔,卷笔刀,橡皮,钢笔,签字笔,(建议多带几只,以防万一),准考证,身份证及其他要求携带的物品。现在天气比较凉快,建议每场考试可以带一瓶矿泉水。

3、特别提示大家四样东西不能带进考场:

一是通讯工具,包括手机;

二是带有文字储存功能的计算器,商务通等;

三是红色笔,在考卷中涉及的会计处理中,如果涉及负数凭证,你直接用负数表示,或者用方框表示即可,绝对不能用红色笔;

四是涂改液,答错的点,你直接用黑色钢笔划掉就行了,千万不能用涂改液。

上述四种情况只要涉及一样,你的试卷都有可能会被作为无效处理,情节严重的,将按舞弊处理,请大家切记。

4、熟悉考点位置:这里要重点提示要到外地考试的考生,你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你所在考点的具体位置,同时,应该提前请亲友给你在考场附近找好旅舍(建议要离考点近些,同时,环境要安静些,那些乱七八糟的低档旅店最好别选,虽然便宜,但是可能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影响你的正常考试。)我们建议考生考前一天应该提前到考点就具体位置、乘车路线、你所在的考场的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做到心中有数。正式考试这天,建议应该提前20-30分钟到考场,这样,可以让自己尽早适应考试的环境及氛围。

下载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教育学

    广东省技工学院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师教育理论函授培训作业册答案《职业教育学》一、名词解释: 1、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科学。 2、......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大二教育学考试

    09级江思海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狭义的教育为学校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目......

    2014复旦大学考研:专家指导教育学复习

    2014复旦大学考研:专家指导教育学复习 复旦大学教育学难度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因为其对考生要求比较高,复试要求严,英语必须完全翻译外国的高等教育的文章。因此前期的复习工作......

    教育学 复习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

    教育学复习

    2011第2学期教育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关于教育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的教育,即。A、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B、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

    思想政治教育学考试复习(高师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复习内参》 第一章 绪论 1、熟悉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外化等基本概念。 思想工作:一定阶级人群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

    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时长:150分钟题型:填空题:(10*2=20分)名词解释(5*3=15分)简答(5*5=25分)论述(2*13=26分)案例分析(1*14=14分)知识要点:1、 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以......

    毛概考试复习指导

    关于毛概考试的大概范围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先提出。 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