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时间:2019-05-12 17:3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篇: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时长:150分钟

题型:

填空题:(10*2=20分)

名词解释(5*3=15分)

简答(5*5=25分)

论述(2*13=26分)

案例分析(1*14=14分)

知识要点:

1、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学前教育学的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学科分支之一的学前教育学。二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学。

2、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学前教育有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是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一、学前教育对儿童的个性、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3、学前教育基础性的内涵:

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的起点。

4、学前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及其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体现(p24)

内涵: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体现: ①学前教育的非排他性与排他性。为学前儿童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是确保实现人的教育权的必然要求,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学前教育,因此,要将某位儿童排除在学前教育的消费群之外,在理论和法理上市不允许的,这体现了非排他性。但在现实中,会因种种原因而出现不足,还无法非排他性的满足所有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即具有部分排他性。

②学前教育的非竞争性与竞争性。对学前教育而言,对某一幼儿园的某班增加一个孩子,对幼儿园的供给者而言,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而对已有孩子的影响也不大,即学前教育的消费存在非竞争性。但任何一家幼儿园的规模是、保育人员的服务范围是有限的。幼儿园的边际成本不会始终为零,因为随着入园孩子的增加,必须为增加的孩子准备更多的设施设备。同样,幼儿园班级人数超过一定的限额,会降低保育人员对幼儿的关注度,从而降低原有儿童的收益水平。由此可见,学前教育的消费在一定范围内是非竞争的,超过范围就是有竞争性的。

③学前教育的外溢性。学前教育的消费效用首先直接为每位接受学前教育服务的孩子所有。之后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学龄前儿童,最终会通过后续教育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社会最终会享受到良好学前教育的收益。

5、学前教育的任务

① 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促使他们在体、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 ②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发端,承担着为儿童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任务

③ 承担着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保障家庭新服的任务(解放女性生产力)

6、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

7、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p61)

一、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中的儿童 马拉古奇:①儿童具有丰富的潜能②儿童拥有自己的权利③儿童有主动学习的愿望④儿童是有差异的⑤儿童是“关系”中的儿童

二、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中的环境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马拉古奇设想的幼儿园环境,需要对学校大厅入口、学校广场、教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精心设计。

三、提倡方案教学马拉古奇反对“漏斗式”教学,提倡方案教学,儿童可以在综合性活动中自由探究、选择、欣赏,从而实现、拓展其潜能

四、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和家长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因此,马拉古奇非常重视教师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8、科学儿童观的内涵(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p93)

①儿童是人

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③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9、儿童观的演进形态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三、文艺复兴时期:从新的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四、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的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

五、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10、儿童观的内在结构(p92)

①儿童是自然的存在②儿童是社会的存在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11、儿童权利公约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共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② 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和其他手段以实现本公约所确认的权利

③关于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缔约国应根据其现有资源所允许的最大额度并视需要在国际合作范围内采取此类措施

④提供福利时应酌情考虑儿童及所负有赡养儿童义务的人的经济情况和环境,以及与儿童提出或代其提出的福利申请有关的其他方面的因素

⑤缔约国确认每个幼儿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⑥还提出关于儿童权利的四项基本原则: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12、儿童权利的含义

是指儿童作为权利主体,享有与成人相同的利益、价值、尊严、自由等

13、我国的“托幼一体化”的内涵17

①托儿所、幼儿园管理体制一体化。即理顺托幼管理体制

②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一体化

14、当代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表现。

①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显著提高

③ 前教育制度灵活多样,能够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要求

④ 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④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15、我国当代主要的政策法规: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16、学前教育目的内涵与结构

内涵:是指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有关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质量规格的总要求

结构:是指学前教育目的比较稳定的形式与内容构成模式,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素质构成维度的不同划分。

17、《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目的的表述。

任务:①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②幼儿园同时还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目的:①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

③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感情,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18、幼儿智育的含义

是指幼儿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获得初浅的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的教育活动。

19、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

㈠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榜样典范

第一,同伴榜样。

第二,成人榜样。

第三,象征性榜样。

㈡为幼儿创设移情训练的机会与环境

第一,故事法。

第二,角色扮演法。

第三,生活情境体验法。

㈢对幼儿的言行提供正面引导与评价

第一,正面进行言语引导。

第二,恰当进行行为评价。

20、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150-15

5㈠ 正确、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

①尊重儿童的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

②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提供适宜的教育

㈡合理的专业知识

①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②其他文化科学、艺术知识

㈢扎实的专业能力

①观察与评估幼儿的能力

②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③管理班级的能力

④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⑤沟通交流的能力

㈣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①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②热爱幼儿

③健康的身心素质

21、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⑴教育者

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

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③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④幼儿学习的引导者㈣㈣

⑵公共关系的协调者

⑶幼儿游戏的伙伴

⑷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⑸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2、有效师幼关系的特征

第一,体现相互主体性,尤其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

第三,教师和幼儿间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

另外,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

23、有效的师幼关系建构策略

⑴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

⑵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⑶与幼儿进行有效地沟通;

⑷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

⑸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

⑹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⑺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

24、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园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影响

幼儿年龄特点是影响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主要因素。幼儿的身体器官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如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有意注意不持久。

活动安排时,需要幼儿集中有意注意的集体活动时间不能过长。活动内容最好能够让幼儿有较多的感官参与,时间最好安排在幼儿精力充沛的时候。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是消化功能差,幼儿宜少食多餐,一般幼儿园安排三餐两点。幼儿的骨骼肌肉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幼儿每天应有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且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一般需要11—13个小时睡眠,幼儿园每天应安排午睡,以保证幼儿的充足睡眠。各项活动具体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定。

25、建立生活常规的合理性标准

一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必需;

二是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进行之必需;

三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的。

26、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

27、角色游戏的内涵与指导策略

内涵:角色游戏又称想象性游戏、模仿游戏、假扮游戏、社会性游戏等,是指学前儿童能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指导策略:第一,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第二,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环境;第三,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第四,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等。(对游戏的观察和记录是教师指导游戏的基础)

28、结构游戏的内涵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或造型游戏,是指幼儿运用积木、粘土、沙、纸等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或构造,从而反映现实生活的创造性游戏。与角色游戏相比较,结构游戏具有以下特点:以造型为基本活动的游戏形式;活动成果往往以具体的造型物品呈现;与角色游戏存在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29、创造性游戏的类型

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等。

30、国外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经验

⑴体现了真正把幼儿当成是独立、完整的人的理念;

⑵真正考虑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

⑶追求自然朴实的风格;

⑷以低结构、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为主;

⑸重视户外环境的充分利用,开展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

3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得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如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活动材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得最基本保障。

32、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它因园长的和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大众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与物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

33、幼儿园活动室内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

⑴目的指向原则。一切以促进幼儿的探索和发展为创设目的及出发点;

⑵动态原则。活动区的种类和材料的投放以及墙饰等,都应该围绕一定的主题目标进行,并且要根据主题及其具体内容及时补充和更换,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

⑶层次性原则。活动的材料和内容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 ⑷安全原则。所有的材料和设备都必须安全,无毒、无污染、无容易刺伤的尖角;

⑸潜能弹性原则。教室的空间设计不能过于特定化,而应该体现多功能性的特点,既要考虑到其他主要功能,也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⑹适宜原则。避免完全的成人化,适宜和满足幼儿充分的参与环境创设、享受环境创设及在环境创设中学习的权利和需要。

34、幼儿园投放的优秀活动材料的特征

⑴应该是能够有所反应的材料;

⑵应该在提供时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对于各种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 ⑶应该能够引起儿童的参与和学习行为;

⑷应该包括一些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

⑸能够促进儿童某项技能的学习。

35、幼儿园和社区合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存在的问题:

⑴社区大背景不利于幼儿园和社区的合作;

⑵幼儿园与社区教育的衔接合作流于形式。

解决策略:

⑴转变观念,树立社区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大教育观;

⑵以主题式单元组织幼儿园与社区的活动,使幼儿园与社区的结合有目的性;

⑶建设学习型社区,共同缔造社区文化;

⑷加强行政干预。

36、家园合作的主要方式

⑴间接合作,指家长和教师通过间接的交流方式了解幼儿的状况,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①个别方式的家园合作,运用最多、较受家长欢迎的是接送孩子时的“个别交流和谈话”、“家园联系手册”和“电话交流”等。另一种是幼儿园较少使用的家访。②集体方式的家园合作,如“家园板报”、“家长园地”和“家长座谈会”等。

⑵直接合作,指家长亲自参与、配合以及援助幼儿园活动,它可分为三种形式:①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②制定“家长老师”制度,或者设立家长委员会。③开展亲子活动。

第二篇:学前比较教育学复习要点3

学前比较教育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1、比较教育学概念:p4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2意见》p23、学前比较教育学的意义:p11的认识

(二)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

(三)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分类区域研究问题研究(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比较法(纵向和横向比较)

第二章

1、美国教育行政的特点

特点:联邦具有广泛影响,州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是美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

2、美国第一所幼儿园:(年在威斯康星州奥格顿的家中创办。)

3、提前开始教育运动:(p32童提供社会服务与家庭教育;(3)加强对志愿服务人员的使用;(4)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5)做好入小学的准备。

4、影响美国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流派 :(、会学习论(文化传递派)、芝麻街(进步派)

5、美国主要的早期教育模式:

(1)直接教学模式(由教师发起活动、幼儿参加活动的模式);

(2)开放教学模式(由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活动、进行活动的模式);

(3)幼儿中心模式(有幼儿发起活动,教师回答活动的模式。教师对幼儿提出额度要求和愿望作出回答。)

第三章

1、英国教育行政特点:

2、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p92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于1816年在新兰纳克的工厂中创立的一所幼儿学校,接受一岁以上的儿童)5岁以下儿童学前公共教育的先驱p94:(麦克米伦姐妹)

3确立包括保育学校、小学中学和专科学校在内的公关学校系统;

2、禁止不满12岁的儿童做工;

3、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15岁;

4、小学免收学费;

5、小学分为5~7和7~11岁两个阶段;

6、多为2~5岁设立保育学校,强调以儿童为中心)蒲洛汀报告(英国中央委员会的主席1963年)谢彻白皮书(1972年英国)

4的集体,也是成人的组织,因为成人是小组的支柱,为孩子提供各种游戏的建议并在工作中使自己也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四章

1独立性)

2议下创办,京东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日本幼儿园种类:p140(国立、县(市)力、私立三种。)

3方面的保证;

3、新生儿剧增的要求。)《学校教育法》幼儿园振兴计划:(1、扩大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适用范围;

2、增加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数额;

3、确保公私立幼儿园园舍设施建设补助费。)

4、《幼儿园教育要领》教育内容:p155境、语言、表现五方面)

5、日本学前教育师资:p16

2二、保育所保姆的任用资格和培训)

6、日本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一元化;

二、重视三岁幼儿的教育;

三、进一步改革和充实学前教育的内容;

四、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力量;

五、进一步加强家庭、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学前教育的联系和协作。)

第五章

1、前苏联教育行政的特点:

2、前苏联幼儿教育机构:国营农场幼儿园;

3、疗养幼儿园;

4、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

5、特殊儿童幼儿园)

3、克鲁普斯卡娅的主要教育思想:的,不是通过天生素质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儿童的教育主要取决于儿童的生活条件。)

4、乌索娃的贡献:学前教育领域中并加以具体化;

2、确定了学前教学的任务;

3、对学前教学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4、创立了感觉教育的新体系;

5、创造了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

5造型创作》、1949年的《学前儿童的美育》。)

第六章

1、影响和决定学前教育的因素:p215前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文化传统、国家政策等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2、学前教育发展模式:p222纳维亚模式;

3、社会主义国家模式;

4、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复习

学前教育复习

学前教育学复习

填空&辨析

1教育分段:胎儿期、新生儿期(0-28天)、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或0-3岁)、幼儿期(3-

6、7岁)、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学龄晚期.2儿童观的形态:社会主导形态 学术理论形态 大众意识形态

3学前教育方法:活动教育法 语言教育法 直观教育法 评价法 环境陶冶法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5课程目标的层次:长远、中、近、期目标。

6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7幼儿园教育目标可分为五个层次:1幼儿园教育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学期教育目标 4单元(主题)教育目标5教育活动目标

8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9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全面性 启蒙性 社会性 发展性 科学性

10幼儿园课程的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社会课程。

11学前教育活动四类: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

12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是指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幼儿力所能及的,也要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13概念理论本身不能直接成为幼儿掌握的内容。

1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适合幼儿的兴趣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5幼儿园课程设计四个基本要素:课程目标(主导)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课程评价 16教育观:即是对幼儿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教育的航向

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1幼教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人格修养是指教师的性格气质、品行涵养、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等。幼儿园提出幼儿教师对幼儿要做到“五心”:即“爱心、童心、关心、热心、耐心”,具体地规范了幼儿教师角色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它包括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等。还要具有教育能力。

2我国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如下: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一)环境的安全性

1、安全的物质环境

2、安全的精神环境

(二)环境的多样性 灵活多样:动态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环境的童趣性 两层含义:趣味性(童趣)是儿童自己的环境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基础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胎儿至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学前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托儿所、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教机构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研究和指导学前教育的科学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它的规律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5 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各种认识和看法。儿童观包括对儿童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儿童期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看法等。

6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与启蒙性

2、教学方法的游戏性、情境性与活动操作性

3、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7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性

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课程,它是幼儿的,其次才是教师的。

特性:·对于幼儿行为而言的亲历性·对于教师行为而言的支持性。

2、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活动

特性:·行动性 ·即时性 ·整体性(整合)·真实性

3、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 问题—解决”活动

问题有三种情形

·教师提出问题 ·幼儿提出问题 ·是问题来自幼儿,但幼儿自己不一定能够发现

8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9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

一 因人施保施教,满足幼儿在生活上的不同需要

二 优化环境,引发和支持幼儿的生活活动

1、运用图示标记。

2、创设生活活动区

三 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使幼儿乐于掌握各项生活技能

四 以有趣的形式激励,使幼儿感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五 拓展生活活动空间,使幼儿体验自主活动的乐趣。

10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

共同性课程:是指面向各类幼儿园和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具有保底作用)选择性课程:是指因人而异,因园而异,体现尊重幼儿园和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他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特殊需要,尊重幼儿园的自主性以及幼儿的选择权,使之形成个性化的风格和特色。

11.课程内容(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就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必须包含能够满足儿童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的制定:·目标要明确,表述不要过于宽泛·要有价值定位,让目标实现。·目标陈述要清楚,要有整体的思考(目标与目标之间是独立的,不能有交叉)

范围:广博、浅显、启蒙。应覆盖儿童身心发展的所有方面,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

选择: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幼儿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知识的科学性与整体性。

遵循的原则:系统性、科学性、适度新颖性

案例分析

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加德纳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1.语言智能: 2.音乐智能: 3.逻辑 4.空间智能: 5.肢体 6.人际智能: 7.内省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8项组成每人都拥有不同智能的优势组合。加德纳亦质疑传统智力观的适当性 ,认为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 , 他认为智力应是“ 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 ,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

启示: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智能面前人人平等

2发现、发展幼儿的智能强项 ,扬长补短带动其他领域的学习

3认知方式多样性 ,进行个别化学习

即教师必须有多元的智能观 ,多元的认识、理解和研究孩子 ,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论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和“定向功能,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作好教育工作。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园教育目标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三、幼儿园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含义:

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正确、符合客观规律,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应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

教学的思想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施德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教师加强学习,以保障教给幼儿科学的知识,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

B、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科学回答幼儿的提问,帮助幼儿形成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

C、注重情感渗透,切忌说教。

2、积极性原则 要点: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应提供条件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积极性原则 的含义: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发

和促进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

3、发展性原则 的含义: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要能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直观性原则 的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实物或教具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其感性经验,使他们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5、活动性原则 的含义:活动性原则是指教学时应保证幼儿充分地活动,以使他们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四、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1对个人在师幼关系中的角色准确定位

老师需要慎重思考自己在师幼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因为它将影响和幼儿之间的交往模式。提倡良师益友的师幼关系。

2永远尊重并不断了解儿童的心理需要

幼儿几乎不能掌握自己的话语权,所以我们更要尊重并了解儿童内心的需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3理解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感官和身体动作常伴随其学习的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需要丰富而适度的学习环境,反之不适合·其学习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常出现重复操作和模仿活动

·学习时候要经常与人互动交流

·内容应涵盖健康认知语言艺术社会性等各个层面,须均衡而整合4及时调适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带动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幼教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复习

 学前教育学复习

第一章

1,颜之推《颜氏家训》朱熹《童蒙须知》《小学》

2,柏拉图《理想国》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3,亚里士多德《政治论》

4,学前教育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5夸美纽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代表作《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奉献给父母与儿童的良好教材,《母育学校》是世界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创立学前教育理论的第一次尝试。

6卢梭,《爱弥儿》

7,在学前教育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8、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9、康有为、《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10、蔡元培提出咯学前社会教育体系,11、张雪门、北京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12、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又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13、陶行知,他的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并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14、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5、欧文,成立的“性格形成新学院”是为工人子女实施学前公共教育的首次尝试,16、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

17、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理论性

18、发展阶段特点,学科体系更完善,理论化和科学化显著提高。

19、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阀体上可以划分为:孕育阶段(16世纪)、萌芽阶段(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初创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20、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

21、学前教育的任务: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学前儿童教育管理与领导等。

22、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对个人而言(1)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2)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对社会而言(3)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4)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5)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23、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注意事项:(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2)要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理论(3)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5)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第二章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功能分为三个层次:期望才能盖茨、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学前教育是向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领先性、广泛性、对象性、发展性、延后性

3、学前教育功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科分为学期教育的期望功能(理想的功能),即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正功能,和学前教育的实际功能,即它实际产生的功效;从范畴

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又可以分为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4,期望功能: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它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正功能。实际功能:学前教育的实际功能即是指学前教育事实上个个体与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5、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任职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6、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1)经济功能: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经济功能上,(2)政治功能: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还表现在政治上,具体主要表现在促进政治民主化上,(3)文化功能:学前教育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上,(4)家庭功能

6、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督(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5)多渠道举办托幼机构(6)为学前教育立法

7、教育效益,人类的教育实践能够获得效益,教育效益,即人们通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的成果效益,教育效益与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本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教育效益,就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由此可见,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和性能,而教育效益则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本质觉得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教育有什么样的本质功能,就会通过教育过程获得什么样的效益。

8、(1)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2)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9、学前教育效益的类型,(1)狭义学前教育效益是指与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与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2)广义学前教育效益还指社会效益,主要是学前教育发挥其社会功能在整个社会领域所获得的效益。

(3)个人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在个人认知、经济等方面的收益,(4)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主要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

10、学前教育效益提高的途径,(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第三章

1、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能力的重要之一,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学前儿童情绪是的激动性、易感性、易表现性

2、人的个体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幼儿园是影响其社会化的醉主要的因素。

3、学前教育不仅能促进人的内在发展,而且对于个体的外在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实施的佩里计划表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其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主要体现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独立、少女怀孕情况以及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因此,从总体上说,学前教育对于个体将来的学习成就、中学毕业率、文化水平、职业发展、经济独立、犯罪率、经济效益等七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4、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家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学历等,其中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溺爱、专制、民主和政治等四种类型。

5、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样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可以分成四种,即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者,分享体验

5、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三方面,6、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7、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的行为,第四章

1、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2、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1)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我国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3、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以下要点(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4、刺激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第一,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第二,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第三,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5、幼儿园工作的原则,(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6、体育与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教育活动。它具有重大意义,(1)学前儿童体育关系到未来的国民体质,(2)学前儿童体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特殊需要;(3)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7、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第一,保护学前儿童的生命与健康,锻炼身体,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第二,发展学前儿童的基本动作,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第三,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8、学前儿童体育内容涉及四个方面;生活卫生教育、自我保护欲保健知识的教育、身体的运动与锻炼以及心理卫生教育,9、学前儿童的实施途径有:(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地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

(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有:讲解演示、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榜样范例。

10、学前儿童智育是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1、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12、智育的内容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智力的教育(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3)学强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13、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表现为:(1)他律性,(2)直观性(3)情绪性。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是(1)不稳定性、(2)模仿性(3)外露性。

学前儿童大的意志的特点表现在:(1)自觉性比较低(2)自制力弱(3)坚持性不强。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知行常常脱节(2)容易反常

14、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是:(1)学前儿童是全球化对时代的需要;(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有:(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原则(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4)集体驾驭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5、名词解释;(1)说服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学前儿童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学前儿童分清是非,使学前儿童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2)范例即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3)练习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4)评价是指对学前儿童品德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

16、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逐渐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再发展到有意识地感受美、表现美三个阶段,学前儿童美感的特点有: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

17、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表现在:(1)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花的需要(2)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3)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学前儿童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第五章

1、幼儿园教育活动分为: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

2、广义生活活动是指儿童在园的一切活动,这里的生活活动特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狭义的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是指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3、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意义有:(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4、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5、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类型:

1、根据组织形式分,可以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2、根据活动领域分,可以分为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3、根据学前儿童的参与形式分,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6、思想性原则是指在幼儿园全部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7、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8、课堂教学活动又是幼儿园集体教学的基本形式。

9、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0、课堂教学活动评定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一、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二、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三、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内容;

四、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11、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游戏条件的创设,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二、角色游戏指导,1、丰富儿童的知识体验;

2、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儿童游戏;

3、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4、帮助儿童学会扮演和分配角色;

5、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6、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7、使儿童愉快地结束游戏。

三、结构游戏的指导,1、丰富并加深儿童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吸引儿童积极参加游戏;

3、帮助儿童掌握构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儿童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和爱护结构材料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表演游戏的指导,1、选择适合儿童表演的文艺作品;

2、教师要帮助儿童熟悉文艺作品;

3、吸引儿童参加表演游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戏的准备工作;

4、鼓励儿童自然地、生动地表演;

5、重视在表演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五、,1、智力游戏:选编合适的游戏;教会儿童正确地玩智力游戏;鼓励每个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

2、音乐游戏:倾听音乐,让儿童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感受音乐的性质、节拍、曲调等;指导儿童学习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尊重儿童,可以让儿童自己创编不同动作完整地表现音乐。

3、体育游戏:游戏中,有的包含角色、情节,有的需要运动器材配合,有的带有竞赛性质,向儿童提出一定的任务,在游戏中必须遵守规则;游戏的动作要达到正确、灵活、协调、熟练、游戏的结果要能反映儿童的体力和运动技能状况;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注意儿童的安全,以免游戏中儿童受到伤害。

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

1、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二、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

四、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2、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3、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一、熟悉的环境;

二、舒适的环境;

三、富有新意的环境;

四、贴近自然的环境;

五、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

六、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4、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5、“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6、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参与性原则;

四、开放性原则

7、教学和游戏,是教学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能。活动室的空间设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开放式的,一种是区隔式的。

8、幼儿园户外场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园只设一个大型的共同游戏场地,另一种是同时设班级游戏场地和共同游戏场地。

9、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大致包括三个区域,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1、幼儿园教师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受社会委托向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施加教育影响,并从事保育和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2、幼儿园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与身份,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

3、幼儿教师的角色有:

一、指导者;

二、工程师;

三、支持者;

四、养护者;

五、研究者;

六、中介者。

4、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符合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要求,直接影响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效率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5、观察是一种知觉活动,使人们对周围事物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活动。观察力即人们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所谓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

6、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

一、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二、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三、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7、沟通能力的基本要素有:

一、目光沟通;

二、动作沟通;

三、语言沟通;

四、面部表情沟通;沟通技艺有:

一、熟记儿童的名字;

二、选用适当的语言;

三、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四、语调语速要适当;

五、语气要和善;

六、善于倾听;

七、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8、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有:

一、提高语言素养;

二、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三、多参加集体活动。沟通能力的作用:

一、有助于调动学前儿童全面参与的能力;

二、有助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

三、有利于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情况。

9、从事教学研究活动。对于教师来讲,直接从事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

10、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三、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培养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有:

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二、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

三、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11、教历指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是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

12、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已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13、教历研究的流程:

一、一般项目;

二、课前计划;

三、过程描述;

四、课后反思;

14、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基本形式有:

一、对话;

二、协作;

三、帮助。

15、案例教学的内涵: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环节有:

一、案例引入;

二、案例讨论;

三、案例总结。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1、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2、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二,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四、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五、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3、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联系方式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

4、家园联系本是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

5、在农村,主要有流动幼儿园、巡回辅导站、家庭活动站、巡回游戏大篷车等几种主要形式。

6、亲子班:由社区组织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与亲子活动。幼儿园则提供师资等,组织具体的亲子活动,多方面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

7、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8、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一、设置专门的社区学前教育基地;

二、成立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

三、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1、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

3、我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途径:

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学前儿童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学前儿童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学前儿童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学前儿童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三、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学前儿童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

4、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一、增进两个教育阶段的相互了解;

二、改革现有的教育机构,把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联系起来。

三、为学前儿童规定统一的教育方案和要求;

四、改革师资培训工作,使从事小学低年级教育的教师与学前教育的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达到统一的要求。

五、提前一至二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使学前教育纳入国家统一的教育计划。

六、加强科学实验研究工作。

5、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

一、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学前儿童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

三、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使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都了解衔接阶段儿童的教学内容、教学文法和组织形式。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 复习重点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1.2.3.1.2.3.4.5.6.7.8.一.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有哪几个时期?【P4】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二.现代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8】 学前教育趋于公共化和公益性 托幼机构功能加强且形式多样化,幼儿入园率迅速提高 关注学前教育公平重视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 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引起全球重视 强调学前教育的文化性 全纳教育将成为未来之路 学前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战略地位

三.生态发展观的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P25】

四.妇女与学前教育是什么关系?【P38】

妇女与学前教育的历史渊源:父母在孕期及儿童早期所采取的决定和行动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有力而深远的影响。自古就有“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而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一般是潜移默化的教化,其效果取决于母亲在道德、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素质。可以说,孩子是母亲的作品,是母亲的创造。

妇女与幼儿的独特关系:由于女性承担着人口再生产的任务,由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女性生育观、教育观和养育方式,对后代的成长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首先,儿童的胚胎期须在母体中度过。其次,幼儿的教养者主要是妇女。

妇女解放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妇女地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妇女参与社会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妇女的婚姻和家庭状况等实现其影响。首先,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其次,妇女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学前教育发展。再次,妇女的婚姻和家庭状况直接影响学前教育。最后学前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妇女解放,这也是妇女解放的重要举措。1.2.3.第二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P45】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非常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优生、胎教和儿童公育的理念。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P4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人类的导师”。他的学前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和《理论学》等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观点。

三.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观点【P46】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欧洲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被看作是系统教育理论产生的标志。他为父母们编写了系统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南《母育学校》,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并为幼儿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

四.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P47】

卢梭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让儿童“归于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儿童的天性,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他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0-2岁)、儿童期(2-12岁)、少年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

五.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P48】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性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将“自我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六.▲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P50】

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她在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蒙台梭利教学法:1.她将环境视为教育的三大要素之一,认为“我们教育体系的最根本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要求教师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2.她的学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读写算的练习和实际生活的练习。3-6岁的儿童已经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读写算教育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在感官教育的过程中进行。3。教育者应当利用幼儿的学习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和教具,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4.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5.幼儿学习的根本原则是自由原则。总之,蒙台梭利教学法对于培养幼儿的纪律、责任心及读写算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有显著效果,但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七.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积淀【P57】

1.胎教是立教之本。

2.倡导及早施教。

3.重视环境的熏化陶然。

4.重视德性的教育。

5.教育原则贯穿“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

八.现代典型的学前教育方案【P71】【本章全部看书】

1.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2.多彩光谱项目

3.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案

陈鹤琴是“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一)“活教育”的理论来源

陈鹤琴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做中学”等基本观点,以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实验而提出的。

(二)“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思想的目标。

2.“活教育”的课程理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的概述。

3.“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活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1.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尊重儿童主题的地位,培养他们操作的能力。

3.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第三章 学前教育制度

一.学前教育制度【P84】:学前教育制度是是国家关于教育目的、任务、方针和实施方法的总和,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制约。

二.学前教育的特点【P85】: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灵活性。

三.中国托幼机构的类型与工作任务【P100】

1.托儿所:(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及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3)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4)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学的观念。

2.幼儿园:(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3.学前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我国托幼机构担负着教养幼儿和支持家长的双重任务。

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

1.2.3.4.5.6.7.8.1.2.3.一.幼儿的特性【P104】 幼儿是自然人 幼儿是社会人 幼儿是完整的个体 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 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个体 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 幼儿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儿童观的演变历程【P107】 古代典型的儿童观为“小大人说”与“原罪说” “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犹如一块白板,将儿童看做是无知无能的“人”,因此,儿童被当作罐装知识的容器,等待成人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灌装到儿童的头脑中。近代儿童观:卢梭:以儿童为本位,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儿童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①人性本善②主张要赋予儿童应有的地位,尊重儿童的天性。③儿童是具有天赋力量和发展潜能的个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和需要,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现代儿童观:三种价值本位的儿童观:①.国家本位儿童观②.家族本位儿童观③.个人本位儿童观

三.幼儿的基本权利【P111】 4.1.国际社会对幼儿权利的认识

2.幼儿的基本权利:幼儿的生存权;幼儿的健康权;幼儿的和谐发展权;幼儿的受教育权。

四.现代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有哪些角色?【P114】

1.幼儿教师角色观历史演变:保姆;保育员;专职幼教工作者;多样化。

五.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有哪些?【P118】

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阶段和途径【P130】

第五章 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一.德智体美的定义【P146】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四育”的内容

智育内容:1.培养幼儿的观察智力2.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3.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德育内容:1.公民意识教育2.公民能力的培养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体育内容:体育内容:1.生活护理于健康教育2.幼儿体育活动与游戏课程3.情感教学与体育活动治疗

美育内容: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2.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力

三.“四育”的特点

德育特点:1.幼儿德育的实质是道德的去自我中心化和社会道德的内化过程2.矛盾和冲突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3.幼儿德育必须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4.幼儿德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智育特点:1.问题性2.活动性和游戏性3.生活性

体育特点:1.集锻炼与教育为一体2.趣味性与规则性相统一

美育特点:1.情感的表现性2.清洁的虚构性3.表现手段的主体性4.主体的自由性5.目的的非功利性

第六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及其基本原则

一.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特点

1.重复性与感情性的统一2.自在性与制度性的统一

二.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1.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完整生活的部分

2.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

三.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1.拟定长期周期的日常生活活动计划2.创建有益于开展日常生活活动的空间环

境3.重视日常生活活动的随机教育4.重视家园合作

四.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1.保教并重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4.三位一

体的原则5.环境与人原则

第七章 幼儿园教育的拓展与合作

一. 幼儿园家庭衔接中的问题

(一)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

1.周围环境的变化2.人际关系的变化3.生活习惯的变化

4活动方式的变化

(二)、幼儿入园常见的问题

1.分离焦虑2.不适应集体生活

(三)、入园不适应的原因

1.对陌生环境的恐惧2.生活作息规律的改变3.不良生活习惯

4.同伴间的冲突

(四)教师对待幼儿入园不适应问题的不当做法

1.隔离幼儿2.给予幼儿消极的情感体验3.言语恐吓4过分顺从幼儿

二、幼儿园于家庭衔接的策略

家庭方面:1.家长教养观念的转变2。交给幼儿适应的方法3.与伙伴交往兴趣与技能的培养4.做好入园的准备5.谁是关注幼儿的入园适应情况

幼儿园方面:1.家庭化环境建构2.教师和家长随时沟通,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3.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4.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二.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

(一)、生态环境的变化

1.儿童学习的变化2.物质环境发生和精神环境的较大差异

(二)、幼儿对生态环境突变的不适应

1.儿童对外部规则于人际交往关系的不适应2.儿童对学习的不适应

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策略

教师方面:幼儿教师:1教学活动时间相互靠拢2.儿童学习习惯与学习内容的相互衔接3.幼儿教师应把握好知识传授的适度问题4.重点加强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

小学教师:1.设置“学习准备期”2.课程设置的容量与幼儿园相适应

家长方面:1.心理上的准备2.学习上的准备3.生活能力上的准备4.社会能力上的准备。

名词解释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学

制)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体系。包括组织机构或组织系统

儿童观: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认识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生活环节和每天都

要进行的日常活动。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幼儿教师在个人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

和团体合作,促使其教学品质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下载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学复习总结(本站推荐)

    一、 填空和判断1,科学。234,巴拉图《理想国》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开始,未最重要之点。而于娇嫩之儿童,则更宜注意。盖其将来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时也。”他第一次提出了......

    学前教育学复习(含5篇)

    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广义:是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

    比较教育学复习要点

    【比较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

    《教育学》复习要点

    2013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 1、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1. 教育环境大致分为哪些方面? 2. 节日活动的功能? 3. 相对其它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有三个明显特点? 4. 学前教育课程编......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公育公养。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模式是家庭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模式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

    学前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

    学前心理学复习要点(★)

    考点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 婴儿期(乳儿期) 0~1岁  新生儿期 0~1月  婴儿早期 1~6月  婴儿晚期 6~12月  先学前期 (幼儿早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