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几点认识(精)
对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几点认识 作者:宋志红(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在《关于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报告中提出,“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应以《纲要》、《指南》为依据,为此而进行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公平的。”他谈到了评价工具的开发如: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测量工具主要部分是对于学生发展状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判断,测量工具其他部分是针对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设计的,测量工具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必须通过大样本的测试进行检测。还谈到了教育评价队伍的建设等,他报告中传达的讯息和精神对我们学前教育如何科学开展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推进幼儿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08年5月,上海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下发了关于《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文件,这一文本的颁发掀开了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崭新的一页。下面,谈谈我对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评价的粗浅认识:
一、我们的认识
1、强调价值取向
《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的试行,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意识,凸显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导向,为幼教工作者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南”,为教育教学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了依据,保证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达到基本的水准。
它强调了质量概念、质量意识,明确了质量的价值取向。如课程的价值:怎样的课程是优质的、高效的?幼儿发展的价值:幼儿的哪些品质是需要培养的、关注的?
2、突出重点方向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其源头是课程管理,出口是幼儿发展,即大班毕业的幼儿合格标准应是统一的。因此,《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中确立了幼儿发展与幼儿园课程两个部分。
“幼儿发展”评价指标包括“体能”、“习惯”、“自我意识与自理”、“ 认知”、“语言能力”、“社会性”、“美感与表达”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若干个评价重点与标准。
“幼儿园课程”评价指标包括“课程实施方案”、“环境创设与利用”、“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保健和特殊照料”、“与社区家长的互动” 等八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若干个评价重点与评价标准,标准又分“合格标准”与“优秀标准”。
3、体现自主发展
评价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常态管理。强调的是园所和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测、自我发展。强调园所自主发展意识,园长自主办园意识,教师自主成长意识。当然,评价也可作为行政、教研、督导等部门评价的依据。
4、提供完整工具
明确了关键性的指标,确立了可观测性(明确、具体的标准,提供了分层分级、多个视角的信息采集方式。
二、我们的做法
1、增强意识
《质量评价指南》从全面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分别从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发展两大部分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努力将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和《课程指南》的要求具体化,并渗透在各项评价指标中。
作为区域教研部门要引导广大幼儿园、教师树立质量监控的意识,积极研究质量监控的工作机制。如自评、他评、互评怎么评?评价周期、评价人员、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等如何更科学更规范?将质量监控的工作机制能够文本化、制度化。
2、有机结合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要与幼儿园课程改革有机结合;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与考核工作有机结合。
3、评价引导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其目的是对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的支持,为幼儿园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参考。教研员要鼓励和引导教师经常对自己的保教工作进行自评。同时,也可组织以诊断和改进工作为目的的互
评和他评。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让幼儿园逐步建立起“自我认识、自我监测、自我发展”的机制,使评价工作成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平台。
同时,要加强多元主体及不同阶段的评价信息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的后续解释分析;基于信息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及时探讨可能的行为转变。
总之,我们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质量评价指南》,积极探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的操作方法,不断积累质量评价的有效经验,不断完善质量评价的运行机制,以全面提高学前保教质量。
第二篇: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回答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其事实效应的是(C)
A.学前教育价值B.学前教育职能C.学前教育目标D.学前教育效益
2.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A.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B.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C.提高幼儿的知识和能力D.减轻家长保教幼儿的负担
3.作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一般(A)
A.以班级为单位B.以区域为单位C.以小组为单位D.以社区为单位
4.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要做到(D)
A.个性化B.大众化C.艺术化D.童趣化
5.物质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体现了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B)
A.主体性原则B.应性原则C.动态性原则D.效用性原则
6.幼儿园教育应以什么为基本的活动方式?(D)
A.学习B.上课C.玩耍D.游戏
7.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面探讨课程问题,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理论)的是(C)
A.布鲁姆B.斯金纳C.布鲁纳D.加德纳
8.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B)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1
9.幼儿教师在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时要(C)
A.以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 B.以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和功能为指导思想
C.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
D.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直观作用为指导思想
10.从本质上讲,因人施教就是(C)
A.对儿童实施个别教育B.只对一个儿童进行的教育
C.根据儿童实际,使儿童得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D.按儿童能力的水平差异实施的教育
1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构成通常包括四类(A)
A.效果标准、效益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B.效果标准、效率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C.成果标准、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D.成效标准、效功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12.整个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学前教育的(D)
A.基本条件B.基本手段C.基本内容D.基本问题
13.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基本的内涵是(A)
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B.托幼机构中受教幼儿的数量
C.托幼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D.托幼机构办园成本的降低
14.现代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B)
A.互主动性B.互主体性C.互依附性D.互隶属性
15.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是(A)
A.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B.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C.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D.能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运用日常用语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要叙述现代学前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学前教育评价原则是评价规律的反映,所以,我们在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一方面应遵循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另一方面也应发展这些原则: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与指导相
结合的原则.2.应用特尔斐法分配权重的步骤。
①设计意见征询表。设计意见征询表时,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表中所列的重要性等级必须有明确定义,即需要明确说明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算得上很重要,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算得上重要等,以免由于对这些词语的误解造成误差,从而影响意见征询的科学性;其二,为了使专家容易将上面的重要性等级换算成权重值,事先应对这些重要性等级赋值。②选择专家并请他们填写问卷表格。选择参加咨询的专家并要求他们不署名根据要求将对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重要性程度的看法写在问卷表格中。选择专家时应注意专家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代表性。
③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求出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的权重值平均数,同时求出每一专家给出的权重值平均数的偏差,然后将求出的权重值平均数反馈给各位专家,接着开始第二轮意见征询。
④不断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再一次将权重值平均数反馈给各位专家并给出某些专家不同意这个平均数的理由,让各位专家在得知少数人不同意这个平均数的理由后再一次做出反映。重复进行上述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的步骤,直至再重复下去观点集中程度或认识统一程度不能增加多少时停止.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如何运用泰勒模式。
泰勒模式又称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在教育评价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占据统治地位达30年之久。行为模评价模式给出了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前教育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由于根据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进行的教育评价活动能够获得关于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他在美国教育评价活动中占统治地位30年之久,以至于形成了教育评价史上的“泰勒时期”。但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一模式也存在很多缺陷:它没有提供评价目标本身的方法;没有提供用来判断评价目标与评价结果之间差异或矛盾的标准;它重视事前和事后的测验设计,而不重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方案的持续评价;它没有看到也无法评价方案所产生的非预期效果。尽管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在进行评价时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学前教育评价刚刚起步的我国学前教育界,它仍是影响和左右我们学前教育评价活动的主要的评价理论之一。所以,在我们的实
际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运用行为目标评价模式需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确定一般目标,树立目标意识;制定目标体系,具体化。
2.自我评价过程中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
原因:
1)、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自我评价往往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作为参照点,那么经常受到他人表扬的人就会获得自信心,在自我评价中多持肯定的态度;相反,工作中经常失败,总受到批评的人就会缺乏自信心,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自我评价中多持否定态度。
2).参照别人的水平评价自己。个体通过与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对比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日常评价中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由于类别的对象不同,很可能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同,从而影响了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通过自我分析评价自己。自我评价不仅仅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而且时在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在他人类比的基础上,结合自我观察、自我分析来完成的。自我分析是我们评价不可缺少的环节,可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其准确性受自我过程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如果个体的自我过程能力较差、自我分析水平低,那么自我评价的偏差就会扩大。
4).自我压力的影响。人一般总是希望受到表扬,得到肯定。而在自我评价时,又等于把自己公诸于众,于是不自觉的产生恐惧感,担心损坏自己的形象。
调控:
自评中评价者误差心理的调控主要是使自评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自我评价。
1).要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既必要盲目接受,又不要拒不理睬,要实事求是的吸收别人对自己评价中的合理成分。
2).要注意把握与别人类别时的可比性,注意类比时的类同点,不滥比,而把类比当作启发自我评价的手段。
3).对自己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发展的态度,力求客观。
4).要学会把别人的评价与别人类比、自我评价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而且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第三篇: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
还记得在大班里与我相处两年的孩子们,朗诵“毕业诗”时,师生纷纷落泪时的情景,那种不舍让我久久不敢面对。当我还在这种思绪之下,那一群并不熟悉的面孔,在我怀里撕心裂肺的要着妈妈,她们的哭喊声,让我不由的将自己百分百的精力,投入她们。让我感觉爱是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疯狂。于是,就这样我担任了小班的班主任。
在小班里我的收获是不一样的。也许是孩子稚嫩的小脸蛋,和他们那天真无邪的表情,和那并不协调的动作,还有她们那不完整的话语,那我深深的爱上了她们。我用她们对老师的爱,来爱他们,我收获了许多。并在教育教学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一、常规培养
在我们三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工作中不分你我,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孩子创造安全、快乐、快乐温馨生活学习环境而共同努力。在幼儿的常规培养方面,用了微笑、抚摩、拥抱等方式在晨间、随机、离园前活动中,向幼儿讲清常规要求,采用适合小班幼儿的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和集体观念的好习惯。幼儿入园后,一日的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的生活截然不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从家庭生活跨入集体生活是一个很大的转折,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小班的行为习惯培养的好,会为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我们采用直观的标记给幼儿确定他们的专属物品,如毛巾、口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已基本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能按要求整理归放物品。为了尽快让孩子学会洗手、擦手,老师除了给孩子讲洗手的要领步骤外,还用说儿歌的方式带小朋友们一起洗,小朋友们很快就学会了这一生活技能。在一日的学习、游戏、生活过程中,我们培养孩子倾听音乐的指令,根据听不同的音乐,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培养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入园后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候。我们教会幼儿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教学游戏活动中听从老师指挥,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学会安静地倾听和参与表演。听音乐信号分组如厕,并根据教学活动需要摆小椅子坐半圆,或放到活动室外!户外活动前两个小 1
朋友拉手站队,玩耍时不推也不挤、不东张西望,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活动时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和信号,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活动结束后能将玩具收拾整齐!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做到不说话、不掉饭粒、不东张西望,学会独自进餐。饭后能收拾自己擦嘴擦手。能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能自觉的排队打水!排队期间不用水杯打闹、不玩水杯!督促幼儿多喝水,随渴随喝!午睡前能自己将衣裤整齐放在小床上!独立入睡并保持正确的睡姿!午睡期间不随意讲话,不拿玩具、卡子、皮筋等危险物品,上厕所要轻轻的不打扰别的小朋友睡觉!起床后,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床铺,并放到规定的位置!自己学习穿外套和外裤,帮助小朋友系扣子,拉拉链等!
二、教育教学方面:
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学习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学会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们有意地采用智力游戏、动手参与等方式让他们学、玩、乐于一堂,在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智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动静结合,游戏与知识相结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三、保育工作
本学期里,为了增强孩子的体制
第四篇:《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作业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回答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其事实效应的是(B)
A.学前教育价值B.学前教育职能
C.学前教育目标D.学前教育效益
2.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A.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
B.促进幼儿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C.提高幼儿的知识和能力
D.减轻家长保教幼儿的负担
3.作为集体教养幼儿的场所,托幼机构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一般(A)
A.以班级为单位B.以区域为单位
C.以小组为单位D.以社区为单位
4.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要做到(D)
A.个性化B.大众化C.艺术化D.童趣化
5.物质环境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体现了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C)
A.主体性原则B.应性原则
C.动态性原则D.效用性原则
6.幼儿园教育应以什么为基本的活动方式?(D)
A.学习B.上课C.玩耍D.游戏
7.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面探讨课程问题,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结构主义的幼 1
儿园课程(理论)的是(C)
A.布鲁姆B.斯金纳C.布鲁纳D.加德纳
8.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B)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9.幼儿教师在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时要(C)
A.以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
B.以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和功能为指导思想
C.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指导思想
D.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直观作用为指导思想
10.从本质上讲,因人施教就是(C)
A.对儿童实施个别教育
B.只对一个儿童进行的教育
C.根据儿童实际,使儿童得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
D.按儿童能力的水平差异实施的教育
1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构成通常包括四类(A)
A.效果标准、效益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B.效果标准、效率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C.成果标准、绩效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D.成效标准、效功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12.整个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学前教育的(C)
A.基本条件B.基本手段
C.基本内容D.基本问题
13.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基本的内涵是(D)
A.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B.托幼机构中受教幼儿的数量
C.托幼机构经济效益的提高D.托幼机构办园成本的降低
14.现代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B)
A.互主动性B.互主体性
C.互依附性D.互隶属性
15.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是(A)
A.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B.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C.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D.能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运用日常用语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要叙述现代学前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2.应用特尔斐法分配权重的步骤。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如何运用泰勒模式。
2.自我评价过程中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
一、简答题
1、简要叙述现代学前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答: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5)目的性原则
(6)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7)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8)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2、应用特尔斐分配权重的步骤
(1)设计意见征询表
(2)选择专家并请他们填写问卷调查表
(3)整理和反馈专家的意见
(4)不断整理和反馈专家的意见
二、论述题
1、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如何运用泰勒模式
答:泰勒模式即为目标评价模式,在我们实际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运用泰勒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一般目标,树立目标意识
《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核心思想是“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这一表述不仅是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而且也可以看作是已经确定了的总目标。
一般目标确定以后,应该帮助所有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树立目标意识。有了目标意识,围绕目标选择内容、确定教育工作就不再是以前的事倍功半,而变成了事半功倍。
(二)指定目标体系
(1)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体、智、德、美
幼儿发展目标: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2)分解幼儿发展水平
幼儿发展水平目标应进一步分解为次一级的目标。
(3)确定学期、月、周的教育活动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目标,并根据本地、本园、本班幼儿的特点,在每学期开学后确定学期目标,然后再把学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月目标再分解成周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了。
2、自我评价过程中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
(一)自我评价中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
1、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2、参照别人的水平评价自己
3、通过自我分析评价自己
4、自我压力的影响
(二)自评中评价中误差心理的调控
自评中评价者的误差心理的调控主要是使自评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自我评价。
1、要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既不要盲目接受,也不要拒不理睬,要实事求是的吸收别人对自己评价中的合理成分。
2、要注意把握与别人类别时的可比性,注意类比时的类同点,不滥比,而把类比当做启发自我评价的手段。
3、对自己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发展的态度,力求客观。
4、要学会把别人的评价与别人类比、自我评价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而且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第五篇:学前教育质量之我见
学前教育质量之我见
【关键词】学前教育 质量 小学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04-03
儿童不仅是家庭的血脉,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让更多的儿童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近些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前教育质量问题理所当然地被提到了与规模发展相应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这意味着不仅要尽快普及学前教育,更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一、关于学前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
(一)质量的内涵
质量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来理解质量,他认为:质量就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德鲁克则认为“质量就是满足需要”;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菲根堡姆认为,产品或服务质量是指营销、设计、制造、维修中各种特性的综合体。ISO8402“质量术语”是这样来定义质量的: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005年颁布的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从以上几种关于质量的有代表性的理解看,“满足需要”是质量的核心内涵。这其中既包括满足主体需要也包括客体需要,既包括满足显性需要,也包括了满足潜在的需要。同时,质量概念包含主观的含义(比如产品质量高受欢迎但消费者未必购买),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质量是一个综合的相对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目标、成本、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最适当。
(二)教育质量内涵及其特殊性
1.关于教育质量的理解
《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这里,教育质量是“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评价与衡量的主题是学生。结果也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是衡量标准。
2.教育质量的特殊性
与一般产品质量不同,教育质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教育的“对象”和“产品”都是人。人是鲜活的生命,而不是普通的商品。其次,人具有可变性、不确定性和发展性。此一时彼一时,评价的结果难以准确说明人发展的全过程。第三,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没有必要和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追求同一个目标发展。因此,教育质量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如果说人的固有特性,那么人的身心发展、社会认知、思维与表达、数学和艺术、科学与技术等都是人固有的属性。
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质量观
(一)与学前教育质量观密切相关的决定因素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等特点。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影响学前教育质量观的决定因素是儿童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培养目标的合理设置对教育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1.儿童观
儿童观(beliefs on children)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态度。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现代儿童观认为,要保护儿童的生命与健康,必须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营养、居住、娱乐和医疗的条件;为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教育者和儿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者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意愿和兴趣,不得虐待、歧视和剥削儿童;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应该帮助、支持儿童获得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2.人才观
人才观是指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人才培养和教育等工作都受到一定的人才观的影响。科学人才观,就是对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育才聚才用才所必须坚持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符合人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科学观念和正确态度。2003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就指明了人才概念的基本内涵。《决定》还明确指出“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才不是少数精英,强调了人才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层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3.教育质量观
笔者认为,教育质量观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全面意识。是指评价的内容、质量标准以及方式方法要全面。其次,是发展意识。是指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育质量,注重过程评价。因为评价的对象是不断成长的人。第三,是多元意识。是指人以及学校的多样性意味着不能以千人一面的标准去衡量,必须尊重个性发展。
4.教育目标
任何教育活动在开始前就以目标的形式存在于设计者的头脑中,教育目标引导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目标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可以说,教育质量即是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因此,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前教育科学合理地设置教育目标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正确的学前教育质量观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学前教育质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本着尊重儿童、立足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为儿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而确立如下学前教育质量观: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学前教育能否促进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具体地说,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优良品格形成,激发和鼓励儿童好奇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认知能力;发展与儿童相适应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儿童在科学、艺术和数学等方面的兴趣。
三、建立学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学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教育全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一切因素进行控制,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分明、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一)人员使用
园长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保教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园长既要有学术权威,熟悉国家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又要具有领导才能,能够整合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加强对保教人员的培训是实现质量保证体系的先决条件,特别要注重保教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如儿童游戏及其他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不断扩大受益面。
(二)过程控制
一般而言,教育过程可以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阶段。加强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的运用是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特别是要对各阶段的难点、关键点和影响质量的控制点加以经常性检查和督导。同时,要明确问题解决的途径和具体要求,能够根据工作要求编写操作流程和指导书,力求明确、完备,具有可操作性。
(三)技术运用
强化现代技术的运用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志。小班化、分层教学是两种切实可行的能够保证质量的现代技术。小班化,能够让保教人员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多孩子身上,让孩子能够更多地享受教育的温暖;分层教学则是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传统,建立在对入学儿童进行科学评估基础上的分层编班,分类指导。
(四)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是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观念、方法和技术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要摈弃运动员、裁判员为一体的传统评价主体机制,克服自定目标、自定评价标准和办法,把结果强加于人的现象;要避免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幼儿园,对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幼儿园要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关注幼儿园的发展。因为,评估的目的是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鼓励幼儿园的办学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而不是“生命判官”。
四、若干思考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优质的小学资源奇缺,各地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小学入学成为难事。此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给城市学校(包括幼儿园)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在一些地方,优质学校组织入学考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在客观上迫使学前教育越来越向小学靠近。即使幼儿园和家长都非常不愿意学前教育小学化,但残酷的现实使得学前教育走了样。笔者认为,正视现实,尊重儿童健康成长,着眼于长远,科学安排保教活动才是办法。
(二)幼儿师资培养与培训
师资是保障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公办幼儿园只占幼儿园总数中很小的比例,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培训项目大多惠及公办人员,培训机会多,惠及人数少,为了能达到上级规定的培训人数,很多幼儿园反复派教师参加同一类别的培训,甚至有不少教师被迫成为“培训专业户”。另一方面,民办园没有机会选派或者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派不出人员接受业务培训。这样的局面如不有效解决,师资培训的实效和受益面将受到严重制约。另外,幼儿园师资培训资金的来源及幼儿园师资准入制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立足师范院校,以入学面试和资格证考试相结合才能有效保障师资培养的质量。
(三)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为了“还债”,各地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但重点是在幼儿园的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张,争取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只是数量极少的优质幼儿园才去关心质量问题。这和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几乎同出一辙:先追求数量满足,再提高质量;先牺牲环境,再关注环保。要真正重视质量问题必须切实营造质量意识的氛围,特别要做好民办园的工作,加强指导,以鼓励、教育为主,切记“一刀切”。
(四)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与地方化
如何评价学前教育或者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采用什么方式和途径去评价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是教育机构评价还是独立第三方,或者是家长群体?如果是三者合一,各自比例又怎么样建构?最大的难题是,依据什么标准评价?通常的做法是按照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幼儿园,可这样的做法切合实际吗?其实连评估专家自己都觉得不合适。事实上,在学前教育中,并没有一个全球通用的质量标准。因此,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才是有效保障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
质量和机会同等重要。人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复制和不可逆转的过程。如果单纯扩张学前教育规模而不关注其质量,将不利于儿童的发展,更不会为社会带来持久的利益。同样,没有正确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建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学前教育必然会走向发展误区,贻害儿童。
[1]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M].中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