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养老院医疗服务功能,打造幸福养老社区
完善养老院医疗服务功能,打造幸福养老社区
理由: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社会步入老龄化的今天,“家家有老人”,如何养老的问题已摆上议程。长期以来,医疗和养老各司其职,前者隶属卫生,后者归属民政,使得医疗和养老被割裂开来,造成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养老院老人难以获得好的医疗服务。为了使“医疗+养老”能结合成功,充分地整合和利用医院和养老院的资源,给老人提供更好、更方便的专业医疗服务,组建医护型养老制度,打造幸福养老、幸福广州,有利于“和谐广州”的建设。
一、我市民营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们对市民营养老机构的调查中,以下几个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民营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覆盖面有限,由于主管卫生局对申请内设卫生机构设置台阶较高,申请内设医疗机构很困难,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更是屈指可数;其次,养老机构内缺乏基本的医疗护理人才,医疗设施有限,而且在养老机构内治疗无法享受到医保待遇。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改善老人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老人度过幸福晚年,这是做好养老医疗服务的关键。
调查显示,以下几方面是导致市民营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不足的 因素: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养老机构资源比较匮乏。广州公办养老院的配置费一般为5000元-8000元每人,而多数民办养老院却高达1万-5万元。民办养老院的高收费源于经营困难。公办养老院的基础设施和养老服务等都得到政府的资助支持,而民办养老院则需要自负盈亏,其中地租就是很大一部分支出。经营困难来源困难,大大限制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市民营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有广州市荔湾区颐和养老豪庭公寓、广州市良典养老院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养老院、广州市颐寿养老院有限公司、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广州市养和怡老院、广州市康桦长乐老年公寓、广州市白云博爱园老人院(共8个)。
为扶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发展,广州于今年4月份出台了《广州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办法》,同时也提高了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资助标准。其中规定,非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按下列标准给予资助:特级、一级护理的,每人每月补贴300元;二级护理的,每人每月补贴200元;三级或其他一般护理的,每人每月补贴150元,而营利性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也有相应的资助标准。但150-300元真正能起到什么作用?于是,最近广州市物价局起草的《关于规范我市托老服务收费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各等级房费标准和护理费均有了较大幅度上涨,涨幅在71-242%不等,但最终的支出还是转嫁给回了广大的广州市民。
2、卫生主管部门对申请内设卫生机构设置的高台阶成为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的“绊脚石”。虽然民营养老机构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公立养老机构的压力,同时民营养老机构为了给入住老人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千方百计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许可,争取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立医疗机构。但主管卫生局对申请内设卫生机构的单位设置台阶较高,导致申请内设医疗机构非常困难,以至于全市民营养老机构有内设医疗机构单位只占10%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入住老人的需要。
3、批准在机构内设医疗点的要为入住老人提供社保医疗刷卡困难。社保医疗主管部门是社保局,强调申请机构要有对外医疗服务功能才可获批准,要开展对外医疗服务,就必需有一定的医疗卫生技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的民营养老机构无法开办对外的医疗服务,因此无法满足社保局的要求,造成入住老人就医不能刷医保卡。为了减轻自身医疗费用的负担,老人就医往往要辗转多个单位和路程才能实现,给入住机构的老人增添诸多不便和困难。
4、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要开展医疗服务,必需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护人员。但由于许多养老机构招聘的医生、护士因没有医疗单位的挂靠,不能参加职称晋升,没有继续教育再培训的机会等,影响了自身专业的发展和工资待遇的提升,导致机构内医护人员自身的发展得不到保障,使各机构在招聘和留住医护人员方面遇到很大困难,高素质的专业医护人才更是难以挽留,使得为老人服务的日常医疗工作的连贯性、有效性也得不到保障。
办法:
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能使老年人在享受养老服务的时候,又能得到较好的医疗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民营养老机构的入住率,缓解公立养老机构的压力。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完整的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也是全面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各职能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付出努力。
一、加大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提供资金和政府购买服务两种方式为民营养老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前者如建立养老机构专项基金或加大资助的力度。后者如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等,或是在地皮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减免地租等,使得民营养老机构摆脱经营困难的困境,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去进一步发展医养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减少不必要的办事流程。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经卫生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经医疗保险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其收养老人中的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通过卫生管理部门和社保局的通力合作,方便按照基本医疗保障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减轻老人医疗费用负担的同时,避免老人就医要辗转多个单位,解决入住老人医疗报销问题。
三、卫生行政部门给予更好的政策支持,使医护人员愿意留在养老机构内工作服务
民营养老机构自身要积极行动,多渠道招聘医护人员,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医疗资源,实现医养结合,解决养老机构内老人“就医 难”问题。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给予有医护人员单位在批准内设的医疗点,给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让更多的养老机构能设置医疗点,同时给养老机构内就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在继续培训和晋升晋级方面开通渠道,让医护人员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以便有医疗资格的养老机构能招聘到并留住更多的医护专业人员,更好地为入住机构的老人服务。
四、政府做媒,医院参与,利用现有的医护服务队伍,让没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也能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
目前绝大部分的民营养老机构都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发展到能够设置医疗点困难重重,而广州市内基层医疗单位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才,因此可考虑由政府出面,发动基层医院的医疗优势,利用医院的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如让基层医院与养老院签署合作医疗协议,派驻医疗团队专门负责养老院的日常医疗保障工作,结合养老机构的养老功能,不仅方便入住老人看病、治病,同时让老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安享幸福晚年。
第二篇:完善政务服务功能 打造“政务超市”
政务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的,把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具有行政审批权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集中起来,为社会公众办事的机构和新型办公场所。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06年4月1日按新机制运行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四川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倡导“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原则,严格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的运行模式,打造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务超市”。
一、转变观念 树立公仆意识
树立广大企业和办事群众是顾客、是上帝,窗口工作人员是服务员、是公仆的观念,彻底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状,实现“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转变。
二、创新制度 提高行政效能
(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项目名称、法定依据、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六公开”,并把“六公开”内容印成《服务指南》,同时在中心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供服务对象查阅。目前,中心网站访问量达32万余人次,月平均访问量达2.7万人次。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各窗口采用专用行政审批软件录入受理,并开通网上咨询、查阅服务和手机短信自动通知系统,及时通知服务对象已办结审批事项。由于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真正做到“阳光作业”,中心运行至今,没有一起举报“吃拿卡要”的问题,同时,行政收费得到规范,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完善监察投诉机制
在中心服务大厅设立咨询投诉窗口,由中心管理人员轮流值班,接受办事群众的咨询投诉,要求做到:凡口头咨询投诉的必口头回复;凡书面咨询投诉的必书面回复。同时在大厅触摸屏设电子评价装置、办件受理单上印评价意见,办事群众可以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能力等进行现场评价。
(三)完善规范管理制度
为使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得到约束,中心出台《蓬溪县政务服务工作目标考核实施细则》、《职业道德规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十余项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仪表等做出具体规定,每月进行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对工作人员和窗口单位进行考核。此外,为方便办事群众,同时提升队伍形象,中心实行“早九晚五”作息时间和上班时间统一穿着正装。
三、优质服务 做群众贴心人
走进大厅,一张桌、一根凳、一支笔、一张纸、一杯水、电脑触摸屏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服务大厅里,每天到窗口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同时,中心的环境是敞开的,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眼皮底下,正因为如此,工作人员的服务和办事的效率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大厅面向的是广大社会公众,在工作中难免不会遇到由于服务对象不理解而产生情绪,甚至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行为,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微笑服务,为此,中心特别设立了“委屈”奖。
四、丰富内涵 拓展服务外延
中心会同法制办对40个职能部门清理审核的529项行政审批事项应进必进,邀请与行政许可相关的中介组织、服务型机构进入中心办公。目前,邮政局特快专递已进入中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政府采购中心、项目招投标、新闻媒体投诉等前移到中心办公。让办事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有的事。
弹指一挥间,蓬溪县政务服务中心已走过一年的历程,中心不断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完善政务服务功能,实行阳光作业。一年来,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3万余件,即办件达61.2%,承诺件按期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8%,极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您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是中心永远的追求。
第三篇:打造六位一体完善服务功能,建设
打造“六位一体” 完善服务功能 ――攀枝花西区构建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
2008年以来,攀枝花西区政务服务中心按照“三中心合一”(政务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一)的模式,全力打造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惠民帮扶、效能监察、资源配置、信息查询“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公正、廉洁、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品质。
主要做法是:一是扩建行政审批集中服务平台。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对原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整体搬迁,建成后的新址办公面积达1400平方米,满足“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方案实施后的部门入驻率100%、项目入驻率100%的需求。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攀枝花西区中心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维权等热点问题,将涉及区内10个部门和单位的27项公共服务项目纳入统一平台,强化了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三是构建惠民帮扶平台。攀枝花西区中心建立了以区惠民帮扶中心为龙头,覆盖全区街办(镇)、社区(村社)的三级便民惠民网络。同时,中心还致力于惠民帮扶实体的建设,6月12日,由市、区两级政府联合设立的西区惠民超市正式开业。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投入150万元向低保群众发放惠民购物卡,持惠民购物卡的低保群众在惠民超市购物享受8.5折优惠,此举惠及4159户,8203名城镇低收入群众。四是建立电子效能监察平台。投入100万元建设行政效能监察系统,并首次实现与省、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联网,引入办事群众满意度测评,采用电子监控,对大厅办件情况实时跟踪、监管,客观评议,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五是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政府投资(所有)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非煤矿山矿权、国有资产产权等四大类共47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纳入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心设立独立的评标室、开标厅、监控室、专家通道,各交易主体全部挂牌入场。同时,中心采用无线网络系统、LED电子显示屏信息发布系统、实时网络音像监控系统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对交易过程实时跟踪,有效保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六是建立信息查询平台。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列》,在大厅设立政府信息查询台,现行法律法规、政府公报、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在查询台都可以免费查阅。
达到了“四个效果” :一是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并联审批制、全程代办制等服务方式,减少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今年截止到8月,大厅累计受理事项36855件,办结事项36861件,办结率达99.98 %。中心承诺件办结时限从过去平均20个工作日,缩短为平均13个工作日,审批时限缩短40%以上,其中95% 的项目都是提前办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36场次,成交金额达984.2万元,节约财政性资金161.4万元,节约率为14%。惠民超市接待困难群众7000多户/次,完成帮扶资金15万元;政府信息查询平台接待群众查阅政府文件1.5万/次,社会公众和各市场主体的要求正日益在政务大厅高效便捷的服务中得到实现。二是为从源头预防和遏止腐败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近年来我区惩治腐败问题的案例反复表明,一些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根源。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交易、非煤矿山矿权交易等招投标活动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位。今年,中心抓住政务大厅新址启用的有利时机,按照“统一集中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实施严密监管”原则,通过不搞过夜评标、及时公布中标候选单位、评标现场设置音像监控、制订《现场评标操作规程》等措施,增加公共资源交易的透明度;同时,建立项目完成时间、顾客满意度、质疑投诉情况、平均节约率等考评体系,对投标代理机构进行评价,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质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向“阳光操作”的更本性改变。三是强化了对行政权力行使的监督。政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三中心合一的模式,改过去分散、独立行政行为模式,变为集中、开放、规范的现代行政行为模式。管理方式的调整创新,使各种监督措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务大厅管理机构通过制度建设,强化了对各部门行使行政权力的约束。监察局在政务中心设立的效能监察室,直接受理投诉和举报。在政务大厅受理、办理的所有事项,随时接受新闻媒体的跟踪采访报道,企业和群众可以评议各个部门的办事态度及效率,真正有效地把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并切实落到了实处,有力地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四优化了投资软环境。政务服务中心的建立和高效运作,为客商、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树立了区委、区政府公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优化了发展环境,有力促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经济区域合作。今年上半年,西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4303亿元,同比增长45.8%,完成全年目标的62.35%;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8.06亿元,同比增长54.21%。
第四篇:养老院医疗服务协议书
医疗服务协议书
甲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乙方:*****养老院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积极促进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发展,实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尊重和自愿的原则,为在院老人集中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职责和义务
(一)为在院老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维护。
(二)根据需要提供健康知识教育;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队,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四)免费提供健康咨询、家庭药箱指导、转诊咨询指导。
(五)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合理要求提供预约服务。
(六)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含检验、心电图等。
二、乙方职责和义务
(一)乙方自愿聘请甲方以家庭医生为代表的团队为乙方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并提供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成为甲方的服务对象,配合甲方工作,服从甲方健康管理。享受《芜湖市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项目包》的服务优惠政策。
(二)乙方负责统计和及时更新在院老人信息,并及时通知甲方。
(三)乙方及其家庭成员需尊重和配合家庭医生及相关医务人员
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变化或外院就医情况等,及时告知家庭医生,保证沟通通畅,并完善相关健康档案信息。
(四)乙方原则上只能和甲方签约。
三、乙方对甲方服务不满意,可请街道办或社会事业局协商解决,也可申请重新选择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甲方必须保护乙方及在院老人个人隐私。
五、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1年;期满后如需解约,乙方需通知甲方,协议终止;期满后双方如无异议且符合协议规定的,协议自动续约。
六、本协议壹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报**街道办备案壹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第五篇: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幸福社区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幸福社区
2011年5月28许伟机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老龄化社会问题愈显突出,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社区老年人绝大多数是居住在家中,那么依托社区资源,拓宽社区为老服务领域就成了社区加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社区为中心,建立一种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并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形成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组成的综合服务网络,兼有护理、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应急救援的综合性服务。
实践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是目前破解养老难题最经济、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也是开展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就业再就业新的着力点,是建设幸福社区的一种方式。
所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养老方式,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居家养老力图通过社区有偿和无偿两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养老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信念,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
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体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当前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支持力度不够。社区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公共财政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少,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使社区难以开展正常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也给规范化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难以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标准化服务。
二是服务内容比较单一。目前大多数社区主要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 “家政服务”,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尚未开展。如:家庭医疗保健服务、独居、空巢老人全天候的求助服务等,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社区自愿者服务队伍难以稳定。由于社区为老人服务的自愿者人数不多,且社区工作经费少,无法给予自愿者服务人员适当的物质支持,往往要求志愿者出钱又出力,使本来为数不多的自愿者队伍人员很难稳定。因而,无法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及时所需的服务。
四是社区硬件设施简陋。各个社区由于缺少资金,无法增加和完善社区老年人室内外活动场所和设施,即使有活动场所也较为简陋,功能不全,多数是“一室”多用,难以独立。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社区老年人学习、活动的需要,同时也
制约了为老服务档次的提高。
五是社会氛围还难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是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多数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认为老年人家中有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是老年人自己子女们应尽的义务,而其他人只能是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些帮助。也有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
针对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采取以下措施能有效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开展:
(一)加强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的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有一个充分的心情宣泄、情感疏通之所。加强社区多功能活动室、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老年人每天都能开展舞蹈、歌咏、戏曲、乒乓等文体活动。根据调查,对于社区老年人关注的健康状况,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讲座。
(二)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40、50人员中招聘,熟悉辖区内的老年人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社区仍需加强对专职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敬业的为老服务队伍,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形式的需求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来,完善对志愿者的意愿及服务特长与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以方便对志愿者进行分类,拓展邻里互助式志愿者服务,使志愿者尽可能地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服务效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服务人员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从不同的侧重点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并得到较好效果。
(三)拓宽资金渠道,增强服务购买意识
扩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政府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驻区单位应大力支持场地和更多的硬件设施,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政府购买和驻区单位提供的服务。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为老年人自费购买较高层次的服务,这样既实现了政府购买服务,又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四)改变居家养老的观念,促进市场化运作
加大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宣传,使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转换思维,改变养老的观念。企业也应关注日益庞大的“夕阳红”这个经济产业,多渠道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满足老人
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总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较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得到较好的保障。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