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州证管办关于清理规范原越权审批设立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0]120号 【发布日期】2000-11-13 【生效日期】2000-1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州证管办
关于清理规范原越权审批设立和擅自设立证券
营业网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粤府办[2000]120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广州证管办关于清理规范原越权审批设立和擅自设立证券营业网点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一、清理规范证券营业网点是一项难度较大、敏感度高、涉及面广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确保我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中国证监会广州证券监管办公室(以下简称广州证管办)的工作,并在广州证管办的统一组织、指导下认真负责地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清理规范工作。对在清理规范中发现和暴露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彻底清查,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二、妥善解决好清理规范证券营业网点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贯彻“堵”“疏”结合的方针。凡符合条件的原越权审批设立和擅自设立的证券营业网点,均可申请规范为合法证券营业部或服务部;不符合条件的,要按照“谁设立,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一律由其设立机构自行清理撤销。涉及政府及有关部门合营联办或参与利润分成的,必须退出并尽快把所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具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各有关市信托投资公司停业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广州证管办的《方案》要求,积极支持、配合对所属已停业整顿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的证券营业网点的清理规范工作,并妥善处理好债权债务的清理转让。
三、三、广州证管办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清理规范证券营业网点问题的通知》(证监机构字[2000]235号)的要求,保证在2001年4月下旬之前,完成对我省有关证券营业网点的清理规范工作。广州证管办应向所有证券经营机构公开可申请规范为合法证券营业部或服务部应具备的条件、审批程序以及需报送的材料等,接受社会监督;要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各有关证券营业网点统一进行审计,体现清理规范工作的公正性。
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向广州证管办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十一月十三日
广州证管办关于清理规范原越权审批设立和
擅自设立证券营业网点工作方案
根据中国证监会 《关于清理规范证券营业网点问题的通知》(证监机构字[2000]235号)的精神和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为完善证券业监管,清理规范证券营业网点,杜绝无证经营,防范化解证券市场风险,特制定清理规范我省辖内证券营业网点工作方案:
一、一、清理规范范围
(一)证券经营机构移交中国证监会管理后未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换证的证券营业网点;
(二)未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证券经营机构擅自设立的证券营业网点。
二、二、清理规范原则
(一)符合以下条件的证券营业网点可申请规范为证券营业部:
1.在1998年年底前设立并开业;
2.1999年日均股票、基金交易量在500万元以上;
3.没有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没有违规吸收社会资金;
4.计算机信息系统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5.由证券经营机构独资设立、独立经营。
(二)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清理规范远程证券交易网点的通知》(证监机构字[1999]123号)规定的设立证券服务部的条件的证券营业网点可规范为证券服务部。
(三)对以合作、租赁、承包形式设立或经营的证券营业网点,如果在2000年12月31日前其所有权、经营权已全部转移给证券经营机构,并且符合(一)或
(二)中所列条件的,可申请规范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否则予以撤销。
(四)已停业整顿的信托投资公司已不具备经营证券业务资格,其所属证券营业网点,如果在2001年1月31日前有关信托投资公司已与证券公司就证券营业网点转让事宜达成协议,且证券营业网点符合(一)或
(二)中所列条件的,由受让的证券公司申请规范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否则予以撤销。
(五)虽在1998年年底前就已设立并开业,但1998年年底至2000年10月11日期间已停业或关闭的,原则上予以撤销。
(六)对其他不具备规范为证券营业部和证券服务部条件的证券营业网点,一律予以撤销。
三、三、清理规范步骤
(一)先由各证券经营机构对属下证券营业网点进行自查,由所在法人机构于2000年11月30日前将自查报告和填好的《需清理规范的证券营业网点申请表》(广州证管办另文下发)上报广州证管办。证券经营机构申请将属下部分或全部证券营业网点转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的,还应同时报送申报材料(一式3份)和预缴审计费。
申报材料包括:
1.申请规范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的请示(包括对证券营业网点的沿革、经营情况、技术条件等的详细说明);
2.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证券营业部或服务部规范要求制定的整改方案;
3.拟聘任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报材料;
4.营业场所购买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5.营业场所《消防安全合格证》和《金融机构安全合格证》(复印件);
6.公司《 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7.内控制度及有关内部管理制度;
8.广州证管办要求的其他文件。
若证券营业网点已被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提交申报材料的单位还应于2001年1月31日前,提交法院同意证券营业网点有关转让等变更事项的函。
申请规范为合法证券营业部、证券服务部的原越权审批设立或擅自设立的证券营业网点,由广州证管办指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每家证券营业网点预缴审计费为10000元,缴入广州证管办指定的帐户,审计结束后多退少补。
(二)广州证管办将于2000年11月下旬至2001年1月中旬,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请规范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的证券营业网点进行专项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为:设立时间、开业时间、出资单位、营运资金、经营方式、1999年交易量、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情况、吸收社会资金情况等。
(三)由广州证管办对有关证券营业网点的信息技术系统进行现场核查。
(四)经广州证管办批复同意规范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的证券营业网点,应在批文下发之日起一个月内办理换领《证券经营机构营业许可证》和变更工商登记手续。
(五)对在限期内未报送前述申报材料以及经广州证管办审查不同意转为证券营业部或证券服务部的证券营业网点,由其设立机构于2001年2月28日前将制订的撤销方案报广州证管办备案,并由其设立机构负责在2001年4月1日前按照撤销方案予以撤销。
证券营业网点撤销方案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拟撤销证券营业网点挪用的股民保证金或各类集资款应全额归还;
2.对拟撤销证券营业网点的股民应就近妥善转移至合法证券营业部。
(六)广州证管办将于2001年2月初在省内的主要报刊、电视台、电台公布全省合法证券营业网点的名称、地址,呼吁投资者到合法证券营业网点从事证券交易,明确宣布在非合法证券营业网点从事证券交易的投资者,其权益不受法律保护。凡未列入合法证券营业网点范围的原证券营业网点名单,将于2001年4月份在全省主要传媒上公布,以引起投资者注意。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执行〈关于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1997]22号 【发布日期】1997-10-23 【生效日期】1997-10-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关于执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
的规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1997)22号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局以上单位: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关于执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若干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执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
重大事项的规定》的若干意见
省委、省政府: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通知》(中办发〔1997〕3号,以下简称《规定》),认真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现就执行《规定》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除《规定》指定须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人员外,下列人员也必须报告个人重大事项:
1、省属处级或相当于处级以上、市属科级或相当于科级以上、县属股级或相当于股级以上国有企业中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正副书记、纪委正副书记、工会主席,企业的正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正副厂长(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
2、在《规定》和本意见所规定的须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人员范围中,已经办理退(离)休手续,又被返聘担负领导工作的和已到退(离)休年龄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
二、二、对《规定》第三条所列报告事项,有关人员必须在事后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下列事项必须事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告:
1、本人、配偶营建私房;
2、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
3、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
4、本人因私出国(境)。
三、三、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的报告,按以下办法办理:
1、担任正职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的报告由同级党委(党组)负责受理,并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2、对不需要答复的报告由报告人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受理。
3、对需要答复的请示,由负责受理的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在接到报告人的请示后十天内予以答复。
受理报告的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未按上述时限答复的,视为同意;报告人不按党组织答复或审批意见办理的视为违纪。
四、四、领导干部有《规定》第三条所列事项,属《规定》发布以前发生,发布后仍在延续,以前未报告过的,须在今年11月底前报告一次。《规定》发布后发生的个人重大事项,按《规定》和本意见的要求报告。
每年1月10日和7月10日前,各级党组织应将受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情况,向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书面综合报告一次,同时抄报上一级纪委。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单位执行。
附: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情况统计表
填表单位:
填报时间:
------------------------------------ | 类 | 级 | 人 | 其 中 |
| 别| | |---------------------| |单 | | | 第 | 第 | 第 | 第 | 第 |第|其它| | 位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六| | | | 别 | 次 | 项 | 项 | 项 | 项 | 项 |项|事项| |----|---|---|---|---|--|--|--|-|--| | |厅
级| | | | | | | | |
|党政机关|---|---|---|---|--|--|--|-|--| | |处 级| | | | | | | | |
|----|---|---|---|---|--|--|--|-|--|
|社会团体|厅 级| | | | | | | | | | |---|---|---|---|--|--|--|-|--|
|事业单位|处 级| | | | | | | | | |----|---|---|---|---|--|--|--|-|--|
| | | | | | | | | | |
|企
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厅
级| | | | | | | | |
| |---|---|---|---|--|--|--|-|--|
|合 计|处 级| | | | | | | | | |---|---|---|---|--|--|--|-|--| | |企
业| | | | | | | | |
------------------------------------
注:表中所列第一项至第六项是指中办发[1997]3号文第三条所列报告事项。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
第三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国土局关于对越权批地和违法用地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6-01-11 【生效日期】1996-01-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国土局
关于对越权批地和违法用地处理意见的请示的通知
(1996年1月11日川办发〔1996〕7号)
四川省国土局《关于对越权批地和违法用地处理意见的请示》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对越权批地和违法用地处理意见的请示
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土地执法检查组在检查各地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清查处理荒芜土地和越权批地的紧急通知》(川府发〔1995〕66号)中,基本查清了全省越权批地和未批先用土地的情况,客观地分析了造成这些违法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经反复研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如下:
一、一、对越权批地行为的处理意见
越权批地是指具有一定征用、使用土地批准权的政府机关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批准权限,非法批准用地的行为。
(一)超越批准权限而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必须依法重新补办手续。补办手续的具体办法,按《四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逐宗逐级上报(按从简补办手续原则,附当地政府申请报告、原越权批地文件、原基本建设计划原征地协议书、原征地图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逐宗批复。对逐宗上报确有困难的,可造册记列表上报,表中逐宗写明原越权批地机关期间、文号、项目名称、用地单位名称、用地位置用地面积(包括耕地和非耕地面积)、补偿安置情况、征地费用总额、规划计划等,有批准权人民政府只作原则批复,并在批复中注明补偿、安置、权属等问题一律由原越权批准的政府机关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办理并承担与之相关的法律责任。
上述两种补办手续的具体办法,不含土地审批权属国务院的项目;依法属于应上报国务院的,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二)对1995年3月30日川府发〔1995〕66号文下达前的越权批地行为,鉴于来自土地的收入,已由当地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1996年4月30日以前主动申请补办用地手续的,按上述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办理。
(三)对1995年3月31日以后发生的越权批地行为,必须逐宗逐件严格依法进行处理。
二、二、对未经批准违法用地的处理意见
未经批准违法用地,是指需经过依法申请审批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含各类开发区)和个人,没有报经批准并取得法定手续而擅自占用土地的行为。
(一)对1995年3月30日以前未批先用的违法行为,属县以上人民政府和国土管理部门曾经许可(但未正式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用地后农民的安置补偿落实,没有遗留问题的,可以按照前述对越权批地行为处理意见的第(二)条逐宗补办用地手续。对未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和国土管理部门同意擅自违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必须依法补办用地手续,如数缴纳有关税费,并视情况予以处罚。
(二)对1995年3月31日到6月19日期间发生的未经批准的违法用地按《四川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办理;对1995年6月20日以后发生的未经批准违法用地按《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处理。
三、三、对1995年3月30日以前发生的越权批地和违法用地(含各类开发区自行征用、划拨和出让土地的行为),超过1996年4月30日仍不主动申请补办手续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严处理。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四川省国土局
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2]13号 【发布日期】2002-02-20 【生效日期】2002-02-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
“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02〕13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2号)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将特殊教育列入工作议事日程。重视和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关系到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及稳定。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要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坚持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与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使特殊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登记制度,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并协助做好入学工作。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工作。要建立特殊教育的项目责任制,作为各级行政首长政绩考核项目之一。
二、二、明确发展目标,加快发展速度
“十五”期间,全省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可以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保留率分别达到或接近当地其他儿童少年同等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努力创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要达到100%,其他市县(区)分别达到90%以上。
每个地级以上市应有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型的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考虑在原有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上改建或扩建,使其成为当地特殊教育的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在人口30万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新建或利用现有学校改建、扩建一所综合性的、质量较好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同时向周边县(市)辐射;在乡镇中心学校附设特殊教育部(班)。
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除在特殊教育学校和社会福利机构举办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班或附设幼儿园外,积极鼓励在普通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各种类型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康复机构。积极支持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机构以及社区、家庭开展3岁以下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活动。其他地区也要想方设法努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事业。
大力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积极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及其以上层次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残疾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努力扩大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条件的高校要新办特殊教育学院(系)或特殊教育专业(班)。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不得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
三、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要坚持文化科技教育与劳动技能、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强劳动技能和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让学生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学生毕业实行双证书制度(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要对残疾学生进行德育、健康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残疾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加强对特殊学校信息技术的教学,信息技术开课与当地中小学同步,并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所有的特教学校全部能与互联网相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积极开展特教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功能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建立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社区教育基地,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形成教育网络。进一步加强对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四、建立保障措施,推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坚持“特教特办”,千方百计地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各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断加大投入,保证特殊教育必需的办学经费,并使特殊教育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加,省级财政也将适当增加对特殊教育事业补助费,并根据实际情况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拨部分经费,支持当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各级社会福利基金也应划拨一定比例金额,支持当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助学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要减免杂费、书本费,对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寄宿的给予食宿费用补助。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校舍无危房和校园校舍的安全,并努力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校园校舍建设标准。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建立“广东特殊教育网”。对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必要的特殊教育专业书刊和专用设备。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加强特殊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五、加强特殊教育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特教干部、特教学校校长、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可在全国相关院校引进特殊教育教师或在本省的高校中专门培养。师范院校应开设有关特殊教育的课程,以适应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或随班就读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利用卫星电视或网络培训教师。在省和各地级以上市教育部门设立或增加随班就读的教研人员。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各种待遇,使他们安教、乐教、善教。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特教津贴,其额度为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之和的30%,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适当提高特教津贴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职工退休时,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15年的,应将该项补贴计入工资基数。各地在工资统发时,要保证特教津贴的及时足额发放。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二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8〕35号 【发布日期】2008-06-10 【生效日期】2008-06-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粤府办〔2008〕3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8〕33号)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输入最多的省份,在粤的各少数民族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致力发展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着力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各部门务必从民族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33号文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我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切实帮助少数民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省有关部门及辖有自治县、民族乡的市县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根据实际制订具体帮扶的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特别是珠三角各市要针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制订相关措施,主动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子女读书难、就医难等问题;要根据回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员生活中的特殊需要,做好清真饮食网点设置和清真食品管理工作,对从事经营清真饮食业的少数民族人员,在办理营业执照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针对近两年来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涉及少数民族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要加强对各类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的教育,绝不允许在执法过程中发生歧视少数民族,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现象。
三、认真做好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近期,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近年来发生涉及少数民族的纠纷事件问题较多的地区和单位,要给予重点指导和检查督促。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侵犯少数民族权益、影响民族团结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33号文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对各地、各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省人民政府将适时组织检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六月十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办发〔2008〕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各族人民正在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但是,在近期维护藏区稳定和加强反恐怖工作中,有少数单位在工作中发生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有的机场在安检保卫工作中以民族作为划分对象,有的出租车、宾馆、商店等出现拒载、拒住、拒卖等侵害少数民族群众正当权益的现象,这些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地区和单位,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将严重损害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纠正,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
民族平等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石。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根据宪法这一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对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比如,选举法规定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选举权利;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出版发行,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出版权利;诉讼法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权利;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利;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权利等。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党和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特殊的、优惠的政策措施。比如,在财政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各种专项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在教育方面,设立专门的民族学校和民族教育补助专款,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在医疗卫生方面,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在就业方面,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求职就业上的平等权利,民族自治地方录用聘用国家工作人员给予照顾;在生活方面,制定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需用品的优惠政策;在干部培养使用方面,制定了配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规定,等等。
有关保障民族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深刻认识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各项民族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依靠各民族干部群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切实防范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发生,防止授人以柄,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二、严格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坚决纠正和防止发生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在履行发放许可证书、开展执法检查、实施行政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等职责中,尤其是在车站、机场、码头、出入境等安全检查中,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不得有影响民族关系的言行,一经发现违法情况,要立即纠正,严肃查处。
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保障民族平等的规定,在招收员工时,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得生产经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在提供有关服务中,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各类宾馆、商店、餐饮等单位不得拒绝少数民族群众入住、购物、饮食;各类交通工具经营者不得拒载少数民族群众。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中不得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录取条件、提高录取标准;在考试等教学活动中,要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平等权利。各类医院对少数民族患者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对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执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要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调查研究和综合协调,组织开展对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前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形势和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加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法律政策观念,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宣传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注重实效。要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成就,用模范遵守民族政策的事例,用少数民族对祖国做出的贡献,宣传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要采取多种方式,让有关法律法规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产经营和服务单位。各族人民群众都要互相团结、互相友爱,共同建设国家,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共同维护祖国统一。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正气,在全社会营造宣传民族政策、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切实把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一项突出的政治任务来抓。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分管负责人要在职责范围内认真抓好落实。要明确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确保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对于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侵犯少数民族权益、影响民族团结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要制订和完善处理违反民族政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加强信息工作,及时了解有关动向,努力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重要情况要及时上报。
接到本通知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平等政策的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