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时间:2019-05-13 20:3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第一篇: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

第二小组理论讨论

讨论题目:

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

一 理论概念

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

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我国,广义的市政职能包括国家在城市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事务方面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在市政管理过程中体现为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决定的执行。狭义的市政职能主要是指城市政府在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功能,同时也包括组织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管理地方公共事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二 小组讨论

今天讨论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而城市政府的职能具有以下特点:(1)、广泛性,如邻里关系、社区卫生、公共事务、居民福利、商业网点、公共设施、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事务等。(2)、服务性,与农村的大多自给自足相比市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政府或者公营机构的公共服务,如供电供水。(3)、规范性,主要向法制化和科学化发展,如政府更加规范化权利和范围合理化,城市间事务更协调等。(4)、自主性,各个城市有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如可以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有矿藏的开发采矿业等好多都是自主的管理。(5)、多样性,也就是管理的内容多事务繁杂而且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当讨论和了解城市政府的职能的函义;市政职能的意义、特征、分类;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和弊端;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改革等方面。三 组长发言

今天讨论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同时了解了城市政府的职能的函义,市政职能的意义、特征、分类。我国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和弊端;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改革。一个城市的管理是复杂多元的,如何能更加和谐发展还需要政府努力,就拿上海市的发展来看,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1.邱培钰:我认为市政职能的具有以下意义:

1、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各项公共事务及其管理活动的组织化,代表了城市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目的和宗旨。

2、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政府管理范围和组织规模。

2.宗慧慧:我认为市政职能的意义还包括(1)、市政职能既取决于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又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各级政府上下左右的行政关系,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权责分工和事务分割的重要依据。(2)、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实施“三定方案”(定人、定编、定机构)的重要依据。

3.陈依玮: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特征

(一)广泛性;

(二)服务性;

(三)规范性;

(四)自主性;

(五)多样性。我们还应当了解市政管理职能的分类,我们从不同角度把市政职能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从各个角度透视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市政职能。4.宋晓青: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产生的时代可以将市政职能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两种类型。传统职能,是指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初期出现并保留至今的职能,例如治安管理和消防职能等。现代职能,是指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兴起、并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的职能。5.纪佳琴: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职能的作用方式又可以将其分为消极职能和积极职能两种类型。

消极职能又称为防御性职能,是指通过限制性、保护性的手段,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以及谋生条件的职能。积极职能又称建设性职能,是指在基本的秩序和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采取鼓励、计划、组织、导向、指挥等主动手段,谋求为城市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便利的条件、更富足的生活的职能。6.沈思君: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职能的服务方向又可以将其分为内向职能和外向职能两种类型。内向职能是指对城市政府的运营起支持作用的职能,其目的是向城市政府补充养料、收集信息,为城市政府正常运转打下人事、财务、物资、资料等方面的基础。外向职能是指面向城市社会的职能,其目的在于向城市人民以至城市之外的社会,提供一个优良美好的生产、建设、贸易、生活、娱乐的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服务。7.张金源: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按职能作用领域又可以将其分为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两种类型。根据现代城市事务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我国城市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城市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组织都具有的职能,称为“一般职能”,其中主要是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专门职能主要是城市政府特有的或特别突出的职能,其中主要有经济、社会、规划、建设、管理等职能。一般职能和专门职能共同构成我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

8.王震: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我国市政管理职能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调整,根据目前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信息引导、提供服务、检查监督的指导思想,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内容有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职能 :

1、城市规划与管理职能

2、城市建设与管理职能

3、环境保护职能

9.张洁: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内容有还有城市社会发展、社会控制与社会保障职能,这方面的职能内涵十分复杂,从主要方面来看包括:

1、公安管理;

2、司法行政管理;

3、民政管理;

4、计划生育管理;

5、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

10.沈明: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的范围与分类内容有还有公共经济管理和经济振兴职能

1、公共财政职能;

2、公共产品供应和公共经济服务及其管理职能;

3、公共经济规制职能;

4、城市经济振兴职能。

11.邱培钰:我认为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有以下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12.宗慧慧:我认为从我国传统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还有它的不足之处,体制上过度集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3.陈依玮:我认为从我国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及政府与社会、与市场来看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等。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14.宋晓青:我认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城市的确立,市政职能开始由过去的“计划、管制、调控”逐步转变为“调控、仲裁、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管理是地方行政管理的一个层次,其经济调控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既具有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共性要求,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15.纪佳琴: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市政职能应当有以下的特征具体说来,这些特征是:

1、双向性,即市级政府中观调控作用目的的双向性;

2、间接性,即中观调控作用方式的间接性;

3、综合性,即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调控;

4、有限性,即市级调控作用范围的有限性;

5、超前性,即市级政府中观调控作用时效的超前性。

16.沈思君:我认为就我国目前的市政管理职能应当做出适当的改变或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过了由直接向间接、由微观向宏观、由计划向市场的职能转变之后,进一步地把间接管理具体化,宏观职能与微观职能相结合,市场规制职能与城市服务职能相融合,仍然是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注重管制职能而忽视服务职能,现在应当重视服务职能而较少地运用管制职能。

17.张金源: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要转变任务,首先要实行市政职能的分解,就是对原有市政职能进行具体分解,划分出哪些职能是应取消的,哪些需要继续保留,哪些是要下放或转移的,哪些是需要充实加强的。通过职能分解,确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行政运行机制以及任职资格和条件,将职能具体化,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工作关系,从而为落实人员与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18.王震:我认为市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其次要加强市政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建设,市政管理是法治管理,各种市政决策都要依据法律。为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对机构的设立、机构编制都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依法的基础上,做到政务公开,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使各种违法事件都能受到法律制裁。逐渐形成以法治政、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市政职能运行状态。

19.张洁:我认为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在对市政管理职能进行分解的基础上,还要科学配置市政职能职位:(1)同一类业务由一个部门集中管理,减少中间交叉扯皮的情况,提高办事效率;(2)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管理的业务要分清主辅关系,明确业务接口;(3)进行综合管理,对一些长期扯皮、难以划清的业务归并到一个部门,以减少部门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市政管理的效率性。20.沈明:我认为除了加强市政职能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训练,市政职能岗位人员必须符合市政工作要求。市政管理人事部门要经常考核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不合格者及时撤换,以保证市政工作的效率性,优良地实现市政公共服务的各项基本职能。还要转变市政管理手段,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在法律前提下,使用稳健和灵活的公共政策,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管理效果。因此,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组长总结

我认为在整个城市的实际管理中最大问题,是一直没有跳出的思维怪圈,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简单的叠加式的思维方式,只做加法、减法,不做乘法和除法,城市功能只做内部疏散、不做外部疏散;结果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只好针对后遗症又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政府管理部门却忙得团团转。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交通问题,交通拥堵有增无减;比如城乡结合部的环境脏乱问题死角,还有许多管理的盲点和空白;比如群防群控问题,发挥广大居农民的作用,在一些特殊问题上是有效的,比如对抗击非典,但对城市管理掌握基础数据和基本情况不具有普遍意义;比如随着中国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低素质的外来人口在北京聚集的问题。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要靠大城市之间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要靠开放式管理,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管理道路,理论界长期争论较多,焦点在于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要模式,还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要模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对我国城市管理发展做出了这样的表述: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这一表述为我国的城市管理道路,指明了方向。为什么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以及怎么走,这些问题都应进行深入研究。

世界各国城市管理道路没有统一模式,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来抉择的。世界城市发展模式大致有四种:(1)同步城镇化;

(2)超前城镇化;

(3)滞后城镇化;(4)逆城镇化。

各国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日本模式(出口加工和海外销售一体化); 拉美模式(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印度模式(人口压力下,新经济的工业发展的局部增长)上述一些模式都值得我国借鉴。

六、老师评语

该组同学的讨论非常热烈,认真、仔细地讨论分析了在现代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的题目,最终得出了总结性的结论,非常好。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和框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反思,要靠大城市之间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要靠开放式管理,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面对快速多变的环境(全球化、城镇化、市场化等),为求得自身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具有针对性、竞争性和纲领性的特点。城市政府的职能应当快速、实效、创新、宏观的谋划,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调动各种资源和各种积极因素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争取更快地发展,把城市做大做强。

第二篇:城市政府职能

城市经济学前沿-----城市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的全面展开和国际合作向纵深方向扩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与此相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08年的45.68%,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66%左右。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快速集中,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各种问题,深刻影响和考验着现有城市功能及其管理。日益复杂的城市化发展环境冲击着及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集权、同质、全能”的城市管理体制,并对城市利益结构调城市化发展新的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相伴,20世纪后20年,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衰退、财政危机以及公民对政府服务的不满,兴起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浪潮,通过“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以及政府权力的多元化”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府再造”运动中产生了政府治理理论,提出了市场政府、弹性化政府以及解制型政府等政府管理模式。这些理论使政府的角色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他从单纯的管理者变成公共事务的服务者。

城市是一个国家各个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发展中心,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城市的发展关乎改革的成败与国家的兴衰,而城市政府的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舵手又在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城市政府作为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更为息息相关,与多样性的地理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在执行中央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和实施国家的法制方面,就更具有针对性和效率性。因此,为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转变政府“全、能、大”的职能是关键。

城市政府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维系国家的政治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城市政府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发挥特定的职能,城市政府的作用只有通过城市政府的职能才得以实现。其职能的发挥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其职能作用不仅在依靠公共权力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建立较为公平的社会福利机制,而且还在于通过民主制度为城市的发展从最初的自发集合、无序发展到科学有序的发展。因此,城市政府肩负着弥补市场缺陷,为城市居民谋求最大福利的责任,同时也是契合中央政府与企业、市场关系的纽带。城市政府职能也叫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依法行使的职权和承担的职 1

责的总称。

城市政府作为地方政权的实体,不仅具有政治职能,而且具有直接组织经济活动的职能,它能够根据中央的指示制定、下达和实施经济建设计划,能以行政命令方式配置经济资源,但这只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一种缩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市场机制规定的责任范围内,在城市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具体说,是指城市政府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依照宪法和中央政府赋予的权利,为满足城市社会的共同需要,在实现城市公共品配置的过程中,独立的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城市经济运行,以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有效发展的作用和功能。

从城市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可以将城市政府职能划分为传统职能和现代职能。传统职能是指从城市发展的初期 就出现并延续到现在的只能,如治安、卫生、照明、供水和文化教育等职能。这些职能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它们作为维系城市的基本职能,必将会长期存在。现代城市职能通常指第二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而逐步行,并且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职能,如现代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和产业振兴等职能。这些职能决定着城市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生产性、战略性和导向性等特点。

从城市政府职能作用的方式的角度,可以将城市政府职能划分为保护性职能和建设性职能。

保护性职能是指城市政府通过限制性、保护性手段,用于维系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正常秩序的各项职能,其目的在于预防和限制事情朝负方向发展。如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环境与资源保护、市场监督管理、安全管理、技术与质量检测监督等职能。保护性职能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处于主导的地位。建设性职能是指在城市的基本秩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为了谋求城市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更大满足,城市政府采取鼓励、引导、规划、组织等手段,管理公共事务的有关职能。如城市土地和资源开发利用、市政建设、居民生活服务、产业振兴、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等职能。保护性职能和建设性职能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城市政府职能体系。但是仅仅固守于保障基本的社会秩序,忽视了城市的建设性职能的发挥,城市的发展也不可能实现。

从城市政府活动的性质出发,可以讲城市政府职能划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三类。

城市政府具有两重性——阶级性和社会性,这是因为城市政府是为了实现国家目的而维系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建立的。政府的阶级性决定城市政府必然具有政治职能。由于经济

职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不断加强,所以经济职能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了与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并立的三大城市政府职能。

虽然城市政府的基本对象是城市社会公共事务,但是城市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政治职能。城市政府要运用自己的职权,保障国家法律和政令在城市中的贯彻实施,维护国家和城市安全,保护国家和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和城市的政治秩序。

经济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利用经济、财政、金融、法律和行政手段,宏观上对城市经济进行调控、管理,提供相应的服务,目的在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和产业正色,价格、质量、计量的规制,劳动和环境的保护,竞争的保护与促进,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确定并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各种经济管制手段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对城市经济进行管理与控制。经济职能是现代城市政府一项最重要的职能。无论何种性质的国家,城市政府都以一定方式对城市经济实施相应的管理。不同之处之于,各个城市政府对经济的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有所差异。

社会职能主要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社会生活领域的公共事务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目的在于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安全、福利、保障、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社会职能涉及面广,种类繁多,是城市政府与市民关系最密切的职能。

城市政府职能是不断发展着的。传统的城市政府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城市文明组建兴起时逐渐形成的。它从最初简单的治安职能,发展到个人财产的保护、市场秩序的维护,这一时期城市政府的保护性职能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城市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日渐突出,并从其他职能中分离出来,在城市政府职能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城市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阵型产业、保护和促进竞争、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职能也日益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城市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环境、住房、就业等问题日提凸显,城市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环境管理、土地住房管理等职能受到了重视,城市规划职能、城市社会保障职能和城市环境保护职能被提到了新的水平。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也在不断发展,城市政府职能必须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断适应这种改变化,不断调整与完善。当代我国实行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之下,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管理者和生产经营者,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个“为消费而有计划组织生产的大消费合作社”③。我国政府职能结构不合理,职能重叠交叉现象严

重,条块分割严重,运行只能单一贫乏。

我国现有的政府体制虽经数次改革,但在许多方面仍不适应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弊端。

主要表现在:

1.职能范围的“缺位”与“越位”。即经济职能过强,社会职能过弱。经济职能中,微观管理职能过强,宏观调控过弱;社会职能中,社会管制功能过强,社会服务功能过弱。一方面政府职能“越位”现象表现在政府无所不管、政府权力无限的管理格局。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结果必然是该管的许多事情却没有管好,同时,社会组织和公民由于自身应负的责任也被政府承担了,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依赖心理。譬如,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应用性研究的投资、弥补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亏损等等。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缺位”现象表现在政府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建设,导致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致使像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典型的公共事业由于资金不足而发展严重滞后。

2.政府职能缺陷引起的“税不重费重,摊派无底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用于补偿公共支出的财源应主要是税收而不是其他收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但我国大量预算外收费的存在已成为“中国特色”。收费实际上已变成一种寻租行为,其危害表现在:形成费挤税,削弱了国家的税收能力;收费部门和收费标准的五花八门,导致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直接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积极性;与部门利益挂钩的自收自支收费项目,严重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导致以权谋钱,腐败产生。

3.政府机构臃肿, 管理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几十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造就了一个庞大臃肿的政府机构体系,据统计我国政府人员每年以100多万的速度递增,机构与人员膨胀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使有限的财力更加捉襟见肘。

4.政府在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形成方面缺乏调控力度,导致行业“拥挤”和资源浪费。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对资源的基础作用还不能在所有领域发挥,政府应承担起在宏观上引导投资方向和提高产业结构水平的作用。事实上,我国几次出现的社会投资一哄而起,使许多行业出现拥挤的现象,如小汽车生产线等,生产能力过剩,造成过度竞争和资源大量浪费。政府处于短期利益和政绩的需要,积极参与甚至直接投资这些所谓热门行业,产权约束不清使投资人缺乏足够的市场理性,干好了成绩归自己,干不好就算交学费。

5.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方面缺乏力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的外部性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外部性的解决实质上就是使其内在化。在产权不明晰,或产权明确但交易成本大

于零的情况下,只有政府能承担起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我国外部不经济的现象比比皆是,集中表现为污染、拥挤、公共卫生恶化等。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1776年出版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最著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它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并导致了合意的市场结果。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不能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一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应该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活动加快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职能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加快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部分政府职能,加强城市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提高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质量;转移部分职能,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体,撤销政府的生产经营性职能部门,把它们转移出去,交由市场和企业承担,属于社会自我管理性的职能,交由社会团体和自治组织承担等;扩展部分职能,如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生态规划、社会福利和信息服务等职能。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应积极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完善我国的城市管理体系,探索一条较为符合我国现状以及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② [美] 麦金尼斯:《多种新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译丛总序。

③ 《列宁全集》第九卷

高培勇 《城市财政管理》

第三篇: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摘要:华尔街的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错,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错。格林斯潘理应为此道歉,反思也会继续深入下去,但上世纪很多国家所进行过的经济体制试验会重来一次吗?我觉得不会。自由市场信念无关价值、无关“左”“右”、无关意识形态,现实中的自由市场体制也无非就是一种协调分立的个体经济行为选择的机制而已,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创造财富上,这种机制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政府监管的手段和边界在哪里,才是危机反思中的真问题。注意,是“监管”,而不是“干预”,“监管”是政府制定比赛规则,“干预”则是政府亲自下场踢球。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经济危机 经济转轨 房价 正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进入中后期,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近些年大量发生的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现象把地方政府推到了改革的前台,使得人们广泛地争议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政府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历史上很多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由放任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市场的自发运行会给社会带来高效率,政府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反作用,政府需要作的只是提供安全和秩序。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自由经济体制的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类型中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自由市场经济一般与土地和资产私人所有的经济制度相联系。不可否认,在没有政府监管的自由市场中,自由市场能够自发起的作用,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官僚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而且,历史表明,在美国盛行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确刺激了信贷市场的高速发展,刺激了经济增长。然而,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

笃信自由市场理念的格林斯潘道歉了,但这否证不了关于自由市场的共识。华尔街的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错,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监管部门和政策部门的错。格林斯潘理应为此道歉,反思也会继续深入下去,但上世纪很多国家所进行过的经济体制试验会重来一次吗?我觉得不会。自由市场信念无关价值、无关“左”“右”、无关意识形态,现实中的自由市场体制也无非就是一种协调分立的个体经济行为选择的机制而已,历史反复证明了,在创造财富上,这种机制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政府监管的手段和边界在哪里,才是危机反思中的真问题。注意,是“监管”,而不是“干预”,“监管”是政府制定比赛规则,“干预”则是政府亲自下场踢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迅速影响全球经济,使人们再次思考政府的一些基本问题:它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些事情。因此,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问题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理论问题,如何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应对转型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

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转型期,处于转型期的政府的经济职能除了要弥补市场机制天生的内在缺陷而产生的市场失灵外,还要解决市场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市场扭曲”问题。

因此,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除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外,还要落实和实施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方针和措施,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和供给,促进市场机制发育,规范市场秩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与中央政府经济职能高度一致。改革开放30年来,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期间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由政企不分向政企分开的转型,地方政府基本上退出私人产品生产领域。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进一步转型变得更加迫切和复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要实现由经济建设为主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从培育市场向规范市场的转型,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不仅涉及地方政府自身,还涉及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涉及政府与各种非营利组织、企业、市场的关系。因此,必须把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放到当前的体制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复杂关系网络中,理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才会有广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选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从经济转轨的过程看,我们发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实际上在左右着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而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复杂性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垄断企业改革的延宕,甚至会让人揣测,经济体制转轨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市场发展的容忍度,这种容忍度体现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即对主要商品生产的控制、对重要利益分配的控制)被市场挑战的程度。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是政府公权逐渐与市场私权相脱离,政府公权主要用于对市场秩序的维护,而非与市场私权相纠结、利益相互输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政府所做的只是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而不是对市场主体应有权利的限制或剥夺,甚至深度介入利益的纷争,外假公义而内挟私心。按照“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国将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成熟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为什么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似乎越来越尖锐?而诸种矛盾和冲突恰恰发生在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产出都有了飞跃式的增长的背景之下。我们认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匹配上,或者说,经济转轨在相当程度上落后于社会转型,抑或说,社会转型所需要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滞后的经济转轨来实现。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承受社会冲突之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犹如中国发展之双毂,一大一小不均衡必将影响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甚至会使发展脱离既定轨道。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表现在不同阶层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有了较为完善的表达机制,尽管其愿望要求和结果实现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转轨的滞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体现在不同市场主体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平等竞争,社会体制的完善体现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能够依法得到合理的满足,而政府则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实施的监管者出现。中国经济转轨滞后于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是本来能通过市场手段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利益分配,却由于政府公权的侵入而使得现有分配机制扭曲,受损利益团体对主持利益分配调解的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质疑。

比如当前的房价问题。近年,政府一再下决心对房价进行调控,但是,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其中的问题,并不在于市场交易中房屋需求者与房屋供给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与我国的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密切相关,不改革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土地财政现状就不会得到扭转。在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需要依靠土地出让金来支撑的当下,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不会有结果,房价的理性回归也缺乏最为基本的支撑。

市场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完全不同,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市场,必须在某些领域“不作为”;但是市场本身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领域正是政府职能所在。政府政策可以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强化市场调节的效果。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足取的,必须将市场调节和政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对于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应保持在一个平稳调控的状态,既不会影响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又能跳出市场,高屋建瓴,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篇:行政管理论文——浅谈政府职能的转变

XXXXXXX 电 视 大 学

本 科 论 文

谈转变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

学 号:

姓 名:XXXXXX 专 业:行政管理

2015年4月

目 录

内 容 摘 要.................................................................3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与问题................................................3

(一)政府职能过多而效率低下.............................................4

(二)政府机构庞大而行政能力不足.........................................4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新型政府应当注意的问题................................4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4

(二)建立责任政府,推动政府依法行政.....................................5

(三)建立诚信型政府,推动诚信建设.......................................5

(四)建立透明政府,实行政务公开.........................................6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与方向................................................7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7

1、战略引导职能......................................................7

2、平衡协调职能......................................................7

3、保护职能..........................................................7

(二)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8

1、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弱化微观管理职能的基本方向................8

2、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方向................8

(三)分化部分政府行政职能...............................................8

1、以事务性质划分政府职能............................................8

2、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内部分工系统....................................8

(四)转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9 参考文献....................................................................9 内 容 摘 要

本篇论文着重论证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

通过对政府职能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该文建议,为了加快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首先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基于此,又进一步论述政府职能转变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该文论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通过对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进程,进一步调整、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进行政管理模式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本文提出几点启示。

本文共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由于政府职能滞后所引起一系列负面影响以及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责任型、诚信型、透明新型政府。第三部分:从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弱化政府微观管理,分化政府行政职能以及转化政府的某些社会管理职能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政府职能 政府机构改革 职能界定 模式 方向

谈转变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

我国“入世”承诺的基本条件是按世贸组织规则办事,开放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不具有企业的属性,不能成为市场的直接参与者。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都要转变职能,规范行为,遵守规则。一些与世贸组织不符合或矛盾的法规、政策都将清理调整,有的要废除;现行的一些调控手段,有的会逐步失效,有的将会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能型政府职能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由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导致行政手续繁杂,效率低下,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与问题

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政府的实质和活动的内容与方向,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政府在性质、内容、手段和方向上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经济化和社会化愈来愈突出,但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和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全能型政府职能,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自身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成为引发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等一系列负面效应的重要根源之一。

(一)政府职能过多而效率低下

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职能体现为全能型政府特征。一方面,政府机构集中了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职能,其结果是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承担了太多的本不属于政府的职能,使政府执行自身职能的能力─—诸如宏观调控,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等一一受到削弱。另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不受任何限制的干预,必然造成的结果是“官本位”,行政权力垄断一切资源配置、交换、分配、权力在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再分配中起决定作用。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加上法制化的行政体制不健全,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扭曲变形,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政府机构庞大而行政能力不足

政府机构是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载体,政府职能的实现由相应的机构来完成,政府机构的设置构成的科学性,对政府充分履行职能、管理好经济社会事务至关重要。由于我国政府职能过多,机构设置不规范,必然形成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加之行政机构单位化,导致政府机构庞大而行政能力不足。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新型政府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本质上是社会本位、民本位,政府管什么不管什么,全看社会和公民是否需要,并以此来作为政府职能定位的依据。它与传统的以管本位、权力本位为特征的管制型政府相比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以人文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了自运行以来的第八次大规模审批提速,在去年提速24.67%的基础上,总承诺时限又压缩了15.03%。同时,畅通绿色通道,扩大网上审批。上半年共有204个项目进入绿色通道,网上审批率达到37.7%。现在,每一个区镇、机关部门和单位都自加压力,以企业所需、民生所急为提升服务的空间,改进工作作风,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创新便利化服务方式,坚持能办则办、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推行异地就医结算模式,为在省内推广进行了有益探索;科技局在国内率先对台资企业开放科技项目及进行经费支持,助台企转型,创新服务典型不断涌现,“亲商、安商、富商”,“亲民、爱民、为民”,“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全过程、专业化、高绩效”的服务理念得以传承和发扬,“三个敢于”、“三个竭尽”已成为孝感服务的金字招牌。

(二)建立责任政府,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在以往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下,政府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和失衡,强调权力配置而忽视追截责任,重视行使权利而忽视承担责任,注重虚置监督形式而忽视追究责任。依法行政作为原则,关键是摆正政府与公民、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通过制度建设,使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和运用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好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职责,做到有权有责、接受监督、违法必究、侵权赔偿。

(三)建立诚信型政府,推动诚信建设

市场经济师信用经济,与此相对应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也应该是一种信用机制。政府的信用不仅表现为法律的尊重和保护,也表现为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托付于它。政府的信用的危机也是其合法性的危机,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崩溃。政府信用机制的建立,除了依赖法律建设好道德约束之外,必要的制度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制度建设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一是否透明,是否有助于社会公众的监督,缺乏制约的制度是危险的。二是否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种自我约束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政府权威行使的合理性。三是这种制度是否有弹性,是否具有随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僵化的制度限制政府效能的发挥。

“讲效能”,就是要坚决解决好五种“机关病”。要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治“懒”、治“庸”、治“推”、治“拖”、治“贪”。要树立“凭实绩用人、无功便是过”的理念,让那些不想干事、不干实事、干不成事的人没有市场、没有位子。要坚决反对推诿扯皮的不良作风,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守廉洁自律底线,不越雷池半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

“树品牌”,就是要全力塑造“效能苏州”的良好形象。以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为目标,大力实施“政务效能工程”,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本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开展规范政务行为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增强政务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力抓好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防体系,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

(四)建立透明政府,实行政务公开

透明政府充分体现公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要求政府重大决策和制定政策的过程和程序公开,及时披露与政策相关的必要信息,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同时,政府所掌握的个人与公共信息要向社会公开,公民有权接触并使用这些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国家安全法规定的不能公开的除外)。这样政府机关的绝大部分活动,立法、执法、提供资讯、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信息都将向全体公民开放,供全体公民使用。只要公民有这方面的需求,政府机关就有义务提供;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也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众,以供公众索取。建设透明政府不仅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实现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有利于执法规范性和程序化,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各区镇和各部门按照《条例》的规定,履行各项职责,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转入日常化、长效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一是实行网上公开。市政府以政府网站为政府信息公开主阵地,将需主动公开的政府文件、政府重要会议、政府重点工作、规划计划、人大审议通过的各类报告、人事任免、政府应急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行政权力等事项均向社会全面公开,让群众知晓,接受社会监督。全市56家政府信息公开单位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将机构概况、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业务工作、行政权力等向社会全面公开。二是实行现场公开。市级各单位、各部门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和类型分别采用信息公开栏、触摸屏、办事指南等多种形式,开展政府信息现场公开。市行政服务中心还针对每一个审批事项制作服务手册等多种公示资料,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实行服务公开。在各区镇建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站(室),构建起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做到了群众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市。四是实行结果公开。结合政风行风建设,打造 “政风行风热线”品牌栏目,全年共播出47期,参与部门和单位50个,市民与各部门领导对话交流方式进一步丰富。整合 “民声110”和城市服务中心功能,建立市“民声110”城市服务中心,开设了“12345”城市服务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不间断服务。全年共受理市民来电29640件,其中咨询件15564件,发放任务单14076件,办结率96%。五是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公开。我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成立于2005年,设在市档案局。2009年,根据《条例》和上级有关要求,督促和指导各有关单位认真梳理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向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报送。市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共收集全市100多家单位自2000年至2008年以来产生的文件3000多份,供市民查询。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与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方式,以增强行政能力,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有限”管理和“无限”服务的辩证关系,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政府组织内部简单的职能分割和权力的收放上,更重要的是要具体整合、调整政府的行政权力,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职能的转移输出、收缩和增加,在具体的职能界定和行使上做到有取有舍、有强有弱和有进有退,从整体上建立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的职能体系。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面对入世,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浆”。加强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缺陷的政府干预,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积极调控经济活动。

1、战略引导职能

政府的职能要转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战备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的研究和制定方面。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问题平衡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和实施以中长期发展战略为主的指导性计划体系,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政府要依靠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控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调整目标,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2、平衡协调职能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克服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针对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采取诸如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帮助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靠收入分配和税收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兼顾公开,防止两极分化。

3、保护职能

政府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努力实现本国利益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最大化。WTO规则并不过分地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求政府将干预的重点转到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来。WTO的规则框架仍然允许一国采取支持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政策,主要是对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起作用的一般性政策,而不偏好或歧视任何特定的产业或生产者。

(二)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

一方面弱化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职能,从根本上改变由政府统一计划,配置人财物的权力模式,将这种职能切实交还给市场,尽可能减少或取消政府在微观中的审批权、核准权、管理权、制约权,使用政府权力从“无限“变为“有限”。另一方面,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职能。政府要转变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的做法,还企业以自主经营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能依据市场信息进行自我调整,要真正使政府从绝大多数微观经济领域中退出来,使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参与者、操纵者,改变为指导者、监督者、服务者。

1、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弱化微观管理职能的基本方向

在旧体制下,政府扮演了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包打天下”的角色,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审批环节之繁琐令人吃惊,动辄要盖几十个公章,跑断腿、磨破嘴、受尽气。难怪有人开玩笑:企业盖个厕所都要层层请示。

2、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方向

要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传统方式,必须着力解决关键性的问题,实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的环节,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切入点。

(三)分化部分政府行政职能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使地方政府发权和中央政府集权达到动态统一和平衡,中央政府在强化宏观控制的过程中,应尊重地方政府的权益,兼顾地方利益,并给予地方必要自主权以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责权限。应当控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要求,实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做到分级管理的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1、以事务性质划分政府职能

坚持以事务在国家生活中地地位及事务的性质作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限划分的基本标准。

2、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内部分工系统

要建立一个以满足公共需要为主要目标的、高效运行的政府内部分工系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更为合理的划分。

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方面,中央负责有关全国统一市场的立法、执法和必要的行政规制,地方根据中央确立的法律和行政规制框架,制定一些适应本地特殊情况的执行细则,在维护全国统一市场秩序的前提下维护本地市场的竞争秩序。同时,要对地方政府可能采取的地方分割、垄断、壁垒和与竞争精神相矛盾的保护行为进行限制。

(四)转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是资源控制权由政府部门高度集中向社会和市场分散转变的产物,同时促成多元化、社会化的资源控制体制和配置体制的形成。政府要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大力发展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大胆向社会组织分权,将政府所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协调性工作,诸如会计事务、审计事务、法律事务、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物业管理、行业管理、社会自治管理等,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

参考文献

1、阮成发《WTO与政府改革》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2、《江苏社会科学》杂志2000.2

3、《中国机构》杂志2000.3

4、《理论与改革》杂志2000.1

5、乌杰《中国政府与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出版社

6、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郝宇青《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促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学术论坛》1996.3

8、“入世受冲击最大的是科学”载《南方日报》2001-11-26

9、陈辰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袁继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五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余年中,在中国共严党的正确引领下,我国各项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尤为明显,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人均GDP持续增长。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得益于行政体制的改革,即由过去大包大揽的管制型政府向现代宏观调控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这30多年里,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即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又专门研;.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在《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总目标。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 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据此,也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构改革,落实“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组织实施的根本路径。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

1.第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一国务院组成部门大调整

1982年进行第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经济性质是计划经济。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议,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进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历时3年,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标性较强的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第二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一调整经济管理部门

到1988年进行第二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尽管加了诸多限制,但性质已经是商品经济了。1988年机构改革首次提出转变职能的概念,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设专业机构,减少专业部门对企业的干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第三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

到1993年推动第三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国已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撤并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的机构,将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化为经济服务实体,将综合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到t观调控上来。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是此轮改革的重点。

4.第四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998年的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实行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以及直接管理企业的脱钩,同时大幅度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精简人员编制。

5.第五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加入WTO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体系

2003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对国有资严管理、宏观调控、金融监管、流通管理、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严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体制进行调整。

6..第六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关于探索实行政府大部门体制的新思路,即“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甲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次改革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既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伐,又保持国务院机构的相对稳定性和改 革连续性,为今后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前五次行政体制改革最大的不同是,“大部制”方案中加入了“决策、执行、监督”分立的倾向。

二、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成就和不足

1982年第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精简了各级领导成员,推动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也没有真正减少。

第二轮行政体制改革的局限性在于,由于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原因,改革措施没有贯彻执行,地方机构改革没有同步推进,后来经济过热又导致政府机构迅速膨胀起来。

第三轮行政体制改革中,国家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到2002年进行所得税改革后,完成了建国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的重大制度创新。

第四轮行政体制改革中,政企关系进一步理顺,同时建立并完善了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局限性在于,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很多政府职能改由事业单位承担,从而加剧了政事分开的难度。

第五轮改革的主要成就表现为,政府机构进一步精简,部门职责进一步理顺,抓住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政府职能调整合理。改革的局限性在于,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的现象非常普遍。

上述五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表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很难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1 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几乎是一次数量增减性的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到1988年,中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1 993年更进一步提出行政体制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同时为深化国企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清除了体制障碍。很显然,每一次改革都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式改革链条中的一环。

我国已开始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与30多年前相比,新阶段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严品短缺的突出矛盾,这两大矛盾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以行政管理体制为中心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二是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为公共治理型政府。

三、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高效政府

1.改革行政管理方式

行政管理方式是行政管理的形式和方法问题,常常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的自由,也决定了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的关系。例如,采用行政许可、处罚的方式管理,就会形成命令服从的关系;采用合同、指导的方式管理,就会形成平等协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行政管理的方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行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将面临两个挑战:一是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要求政府行政管理由全能主义向有限政府转变:二是加入WTO加剧了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WTO的规则和管理规程,要求政府行为增强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实行阳光行政,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2.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显民生、和谐、长效的理念,把公共决策的思维建立在真正代表、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之上;把立足点放在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上来。把落脚点置于真正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上来。深入基层、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研究机构的职能作用,提供决

策的预见性和创造性;对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公众性的重大问题,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决策;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对因违反决策程序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即公民了解法规政策、政府运作信息的权力。在民主政治社会,公众有知情极、参与权、听证权、话语权,而且是制约行政权的有效手段。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是利用现代科技,以建设电子政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变模糊管理为透明管理。完善政务公开机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通过举办政策咨询会、听证会等形式,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公正性;建立政府公告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政府规章、措施及政务活动;建立健全对重大决策的制定和重大项目的审批监督约束机制。

4.完善依法行政机制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领导人民更好地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遵循“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原则,使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政府,必须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要注重观念转变,使广大公务员正确应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正确对待改革带来的对传统权利观、利益观的冲击;加强廉政建设,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置于广大群众监督之下;加强政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公众树立良好形象。

下载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秋行政管理城市政府职能定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原城市定位(范文)

    太原城市定位 太原城市定位 提 纲:一、城市定位基本理论 二、所用理论 三、太原城市定位的逻辑思路和科学依据 四、太原城市定位的阐释 摘 要: 城市定位是引导城市发展的指......

    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现代农业经济学论文——关于对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 (2007级经济管理专业) 学号:20071019姓名:周嗣东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乡......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转型

    府的本职是实施行政管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管理必须依法行政。行政管理的主要形式就是行政执法,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类型。本文从贯彻落实《行......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转型

    府的本职是实施行政管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政府管理必须依法行政。行政管理的主要形式就是行政执法,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类型。本文从贯彻落实《行......

    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关于温州经济模式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苏冬冬调查时间:2009年7月20调查地点:浙江温州调查对象:温州的部分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温州模式”已经成为......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2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社会发展学院 政教0901 090304125 欧月丹 摘要:目前在现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乡镇政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清楚乡镇政府职......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如何定位(共5篇)

    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如何定位1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市场经......

    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

    江门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江门市区发展目标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江门市区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和发展机遇因素;保持和扩展已获得的发展成就;借鉴相关规划中的江门发展目标;也应当充分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