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8月全国最新去产能政策汇总
2016年8月全国最新去产能政策汇总(附限产数据)
各省和各央企钢铁去产能计划陆续公布
目前已公布计划的省份和央企有:天津、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四川、广东、甘肃、青海、新疆、宝钢、鞍钢、武钢 各地去产能目标总和明显超过全国目标
截至2015年底全国粗钢产能约12亿吨,计划用3-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根据各省去产能的规划,钢铁大省中,河北预计五年压减1亿吨产能,江苏、山东计划压减产能均在1500万吨以上。重庆、天津、宝钢压减产能在800-900万吨,其余大部分省份压减产能均在300-500万吨左右。各地计划去产能的总和已明显超过全国规划。各地钢铁去产能的主要措施
各地钢铁去产能的措施主要包括: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按市场化原则法治化原则淘汰落后产能,主动压减过剩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国际合作,转移和化解部分产能,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发展钢结构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企业转型升级,谋求多元化发展,省内钢铁企业重新布局,数量上聚焦龙头,地理上向沿海布局,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尽量转岗不下岗。各地区去产能进展不平衡
各地去产能进展不一。根据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内容,截至7月底,钢铁行业去产能完成全年任务的47%,总体进度不理想,地区之间进展也不平衡。其中,浙江等4个省份已经完成全年任务;河北、辽宁等8个省份工作进度在10%-35%之间;超过10个省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尚未实质性启动。
风险提示:若钢铁价格后续上涨,个别企业或重新开工扩大规模,去产能警惕政策空转全国各省和各央企钢铁去产能政策概览
各省和各央企钢铁去产能政策详情 天津:计划压减粗钢900万吨
2015年,天津市钢铁产量2608万吨。根据《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到2017年年底前,天津市行政辖区内钢铁产能将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
天津市将钢铁行业作为去产能的工作重点,实施“消化、重组、改革”,压减粗钢产能900万吨。整治“散、弱、低、粗、污”企业,关停一批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从2014年起,天津市就不再新增钢铁产能。上海:产能淘汰遵循法治化市场化
上海市供给侧改革意见并未对钢铁行业做特殊的目标和要求,《意见》要求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调整淘汰计划,加快调整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企业、产品和工艺。
1、产业调整遵循法律和标准
研究梳理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合力。
2、差别收费促进落后产能淘汰
对限制类、淘汰类装置及单位产品能耗超标的生产装置、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推进实施差别化的能源价格和排污收费,促进落后产能的调整淘汰。重庆:将产能控制在800万吨左右
重庆市要求在2016年底前基本完成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全市钢铁产能控制在800万吨左右。主要措施包括:
1、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能耗、水耗、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技术准入标准,对工艺装备落后、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项目,列入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加快淘汰。
2、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压减过剩产能
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行业、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压减过剩产能、延伸产业链、促进转型转产。
3、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产业投资禁投清单》,不得新增列入负面清单的产业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土地、能评、环评和项目核准、备案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新增授信。
4、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压减部分过剩产能。积极开展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引导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转型转产消化产能,支持引进资本和技术,调整工艺路径和产品方案,开拓市场,实现企业转型转产。对外合作转移产能,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转移部分产能,实现互利共赢。
5、推进结构调整
支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支持钢铁企业调减船板生产能力,转产薄板、钢结构等精品用材。河北:去产能近1亿吨,从数量和空间上优化产业布局 河北省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压减炼铁产能4989万吨、炼钢4913万吨,将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下。其中2016年河北共计划压减炼铁1726万吨、炼钢1422万吨,2017年压减炼铁产能3715万吨、炼钢3117万吨。
在产业格局上,到“十三五”末形成以河钢和首钢两大集团为龙头、三家地方集团为重点、十家左右特色企业为支撑的“2310”新格局,钢铁企业由109家减少到60家左右。张家口、保定、廊坊钢铁产能全部退出,秦皇岛、承德原则上按照50%的比例退出,其他城市和城市周边的钢厂也要逐步退出或退城进园、向沿海搬迁。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打好去产能这场硬仗》,河北省钢铁去产能的主要措施有:
1、目标细化到地市
河北省政府与相关市、省国资委、河钢集团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时期钢铁压产能的目标任务,形成了全省钢铁去产能的目标体系。
2、严控新增产能和封停设备复产
严控新增产能,一旦发现违规新建钢铁项目,所在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一律先免职、再处理。具备拆除条件的封停设备尽快拆除,暂不具备拆除条件的全面落实断水、断电、拆除动力装置等措施,确保封停设备不再复产。
3、通过严格标准进一步淘汰过剩产能
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推动钢铁去按照产能,修订完善了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六类地方标准,六类标准均比国家规定和行业平均水平要严格,同时研究促进钢铁业提质增效的有关配套措施,形成“6+N”标准和政策,倒逼钢铁过剩产能退出、促进钢铁行业提质增效。
4、紧盯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力促钢铁产业“瘦身健体”
一是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以河钢集团作为重点,今明两年河钢集团压减炼铁产能260万吨、炼钢502万吨。
二是力促“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河北省钢铁企业中初定有11家僵尸企业,将逐个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兼并、重组、破产等方式,争取2018年市场出清。
三是加快推进重大搬迁改造项目。对列入《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首钢京唐二期、唐山渤海钢铁搬迁、石钢搬迁、永洋特钢和太行、冀南退城进园6个重大项目,将专门成立工作组,进行搬迁改造。
山西:去产能的重点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升级
根据《三年推进计划》,山西省钢铁去产能的工作重点在兼并重组和产业链升级。
1、加快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
将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能置换、升级改造相结合,促进省内钢铁行业装备水平的明显提升和产业布局的大幅优化,打造太原、临汾、吕梁、运城、晋东南五大千万吨级钢铁基地。力争培育3-4家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支持太钢集团成为产能达到2000万吨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2、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增强太钢集团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发高铁等重大装备用高品质轴承钢、车轴钢、车轮、弹簧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耐热钢,高档不锈钢等深加工产品。支持建筑钢材生产企业主动适应减量化用钢趋势,重点发展4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抗震钢筋、高强度线材,高强度、抗震、耐火耐候钢板和H型钢。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供应能力,完善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及市场配送体系。
江苏:多为民营企业,计划到2020年再压减钢铁产能1750万吨
江苏省也是钢铁大省。目前产能约为1.3亿吨,产能利用率75%左右,共49家钢铁企业,与河北等钢铁大省不同的是,江苏省的钢铁企业基本是民营企业。
江苏省在2013-2016年已化解850吨钢铁产能,计划到2020年,再压减钢铁产能1750万吨,到2018年,钢铁行业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完成“十三五”压减产能目标的70%,“僵尸企业”基本出清。2016年,压减钢铁产能400万吨。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主要措施有:
1、推进过剩产能就地消化
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途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督促位于城市主城区以及布局不合理的钢铁企业加快退城入园,在搬迁改造中压减低端、低效、负效产能;产品低端、环保设施落后、持续亏损或濒临亏损,已无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及早退出市场。退出产能须拆除相应生产线主体设备,并不再恢复生产。
2、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简化企业兼并重组审批流程,开设兼并重组审批绿色通道,推行兼并重组网上并联审批。健全企业兼并重组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
3、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以更加严格的环保、安全、质量、能耗等标准,加大落后、低端低效产能淘汰力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
4、严禁新增过剩产能
各地、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技改和搬迁项目必须实行产能减量置换。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上述新增产能项目土地、采矿权、环评、能评、取水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已享受国家奖补资金和有关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不得用于置换。
安徽:2020年前共压减生铁产能527万吨,粗钢产能663万吨
安徽省从2016年起,按5年规划、前3年攻坚的要求,压减粗钢过剩产能。2018年底,压减粗钢产能506万吨,到2020年,全省将压减生铁产能527万吨,粗钢产能663万吨。
1、鼓励企业多渠道去产能
严控新增钢铁产能,依法依规退出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的产能,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退出部分产能,严格执法监管,推动行业升级。
2、引导产能向境内外转移
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和引导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企业富余产能向境内外转移。
3、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倒逼产能退出
综合运用奖补、税收、金融、土地、标准等政策措施,形成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合力。
4、做好职工安置 把职工安置作为工作重点,企业主体作用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多措并举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山东:“十二五”产能不降反升,“十三五”计划压减粗钢产能约1500万吨 山东省是另一个产钢大省,从2012年开始,山东省就开始着手淘汰落后产能。然而,在2015年之前,山东省的产能越减越多。根据《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明确到2015年底,将本省钢铁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实际上,山东省2015年全年实际粗钢产量为6619万吨,远超过5000万吨的控制量。
在2016年公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山东省将在2018年之前,力争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以上,产能压减1000万吨以上。具体计划为:2016年压减粗钢产能270万吨。2016—2018年压减产能生铁850万吨、占全部去产能的87.63%;粗钢1065万吨、占全部去产能的71%。2019年压减产能生铁120万吨、占全部去产能的12.37%。2020年压减产能粗钢435万吨、占全部去产能的29%。
河南:在2016年压减生铁100万吨,粗钢240万吨
2016年河南省去产能的目标为:压减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240万吨。具体任务包括:驻马店南方钢铁公司10月底前拆除420立方米高炉和45吨转炉2座,退出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160万吨;南阳市鼎鑫钢铁公司10月底前拆除40吨屯炉2座,退出粗钢产能80万吨。
湖北:压减300万吨,力争3年完成
湖北省目标压减全省钢铁过剩产能300万吨,力争3年完成。
1、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供地、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加大清理查处力度,对违规建设的要严肃问责。
2、压减过剩产能
坚持用市场办法、法治办法倒逼过剩产能退出市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报经有批准权限的地方政府批准后关停退出。
3、鼓励引导兼并重组和产能转移
研究制定激励性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搬迁改造、国际产能合作等形式主动化解过剩产能。发挥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作用,采用市场化方式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和建设产业园区。
广东:2018年前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欲健全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
钢铁去产能方面,广东省将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在2018年以前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
在具体政策方面,除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省内产业转移、企业兼并重组之外,广东省还有两项措施:
1、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珠海—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一批合作项目。研究制定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基地和经贸合作园区,重点推进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及临海工业园、伊朗格什姆自贸区、沙特吉赞经济城等合作项目,带动富余产能转移。
2、建立健全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
适时发布落后产能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通过产业政策、金融、财税、质量、环保、能耗、电价等手段,倒逼一批落后产能退出。
四川:到2017年压减420万吨,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
《四川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到2017年,全省将压减粗钢产能420万吨。
四川省还将支持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鼓励非国有资本依法参与国有“僵尸企业”改制重组,完善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积极稳妥做好“僵尸企业”信贷退出,落实好贷款损失税前扣除政策。
宝钢:2018年前压减钢铁过剩产能920万吨,亮点在结构转型
目前,宝钢的粗钢产能在3000万吨以上,2015年其粗钢产量为3611万吨。其去产能的主要措施有:
1、淘汰过剩产能
宝钢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压减钢铁过剩产能920万吨。
具体包括: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50吨转炉3座,2016年完成;上海不锈钢有限公司750立方米高炉1座、2500立方米高炉1座、120吨AOD炉2座、150吨转炉2座、100吨电炉2座,2018年完成;宝钢特钢有限公司100吨电炉1座,2016年完成;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420立方米高炉1座、50吨转炉2座、100吨电炉1座,2017年完成;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90吨电炉1座,2017年完成。宝钢将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或封存相关冶炼装备,不再恢复生产。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职工转岗不下岗
通过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整合和企业深化改革,继续加大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力度。例如,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拓展国内外市场化解部分过剩产能、将宝钢罗泾地区的厂房园区转型成为云计算产业的平台等。因产能淘汰、转移而离开钢铁生产线的员工,将有机会通过职业培训、双向选择,进入新的园区、新的企业工作,通过宝钢集团内部的战略调整使得第二产业的过剩劳动力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武钢:去产能试点企业,筹划与宝钢重组
2016年5月23日,总理视察武钢,将武钢作为钢铁去产能试点。提出几点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加快研发创新,提高高端钢材的产品质量;保证多余工人转岗不下岗、转业不转行;瘦身健体,剥离非主营业务,将主营做精做深。2016年6月27日,武钢网站发布停牌公告,宣布筹划与宝钢的战略重组。鞍钢:关停并转,精简机构,开展契约承包经营
鞍钢在2016年2月发布《鞍钢集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没有公布具体的去产能目标,方案要求按照“国家政策支持一批、扭亏无望关停一批、实施“两个转移”搬迁一批、放权经营搞活一批、优势互补重组一批”的“五个一批”政策实行关停并转,推动结构调整。其改革目标在于按照国务院要求“三年扭亏为盈”。
根据《鞍钢集团2016年以来深化改革综述》,其主要改革措施有:
1、实施关停并转
关停攀钢西昌新钢业钢铁产能120万吨,关停攀成钢钢铁产能180万吨,关停鞍钢莆田冷轧产线,实施鞍钢天铁冷轧股权划转,对矿业集团大连两矿整合关闭大连矿的基础上,对攀钢北海钢管公司10万吨钢管及冷弯型钢产线整体关停。
2、开展契约化承包经营
按照鞍钢股份无缝钢管厂内部承包经营的创新模式,对朝阳钢铁实行承包经营,对机构设置、采销研、人事用工和薪酬分配等方面均予以授权。朝阳钢铁按市场需求优化生产组织模式,今年上半年实现投产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3、精简结构,做好职工安置
按照“瘦身做精”原则,鞍山钢铁、攀钢工程、鞍千矿业均对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了调整,将管理条线简化优化,精简内部人力资源。攀长特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内部退养等途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现扭亏为盈转型升级。
第二篇:国家针对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配套政策
国家针对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配套政策
一、政策集中学习
最近国家针对煤炭行业去产能问题,出台一系列宏观性意见和配套措施,其中与人员安置和生产劳动组织有关的政策要点如下:
(一)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
要点:提出了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其中专门对职工安置工作提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把职工安置作为重中之重。
1.保障职工利益,安置方案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转岗培训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由失业保险支付稳岗补贴。
3.实行内部退养,发放生活费,不再缴纳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
4.依法依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发改运行【2016】593号)
要点:自2016年开始,全国所有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即按照现有合规产能的0.84核减。同时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保证职工正常节假日休假休息。
(三)人社部《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32号
要点:强调在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框架内,用市场办法,解决人员安置问题。
1.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一是开展转岗培训,政府给予培训补贴;二是企业开展双创和多种经营,采取灵活工时稳定现有岗位,不裁员或少裁员,政府给予稳岗补贴。目前,公司权属单位中,2016年的稳岗补贴,大部分单位已申领到位。
2.对不能安置离开企业的职工由政府进行再就业帮扶,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政策支持,组织跨地区劳务输出,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
3.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可以实行内部退养,发放生活费,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内退人员所在单位破产的,可以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或预留社会保险费和生活费。内退人员在企业职工安置方案通过时一次性确定。
4.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托底,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
5.强调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企业合并分立的,职工工龄连续计算,实行内部退养和转岗安置的,变更劳动合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6.对企业拖欠的工资、社会保险费、退养费用、经济补偿金等,应由企业或所属集团公司等筹集资金解决。中央财政设专项奖补资金。专项奖补资金结合地方和中央企业任务完成情况(与产能挂钩)、需安置人数、困难程度等因素,进行梯级奖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安置工作。
(四)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2016】118号)
【略】
(五)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土资规【2016】3号)
【略】
(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安监管四【2016】38号)
要点:1.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即按照现有合规产能的0.84(276除以330)取整数核减。
2.做好节假日停产和恢复生产的安全工作。煤炭企业要建立停产企业和复工的管理制度,制定恢复生产的方案和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应急值守、安全调度和恢复生产前的检查工作。停产期间保证正常的通风、排水,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安排瓦检员正常巡查。恢复生产前,必须安排人员对通风等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地点、机电硐室和关键岗位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七)国家煤监局《关于全国煤矿生产能力重新确定工作部署会议精神》
要点:
1.解读了276天工作日的由来:全年365天-11个法定节假日-78个休息日(全年52周,每周运行1天半休息);
2.按照矿井生产能力核减而不是按照企业或者集团的产量核减;
3.即将开展两个专项行动,一是督查276天确定产能和按照备案工作日制度组织生产的情况,二是6月份开始各省煤监系统超能力生产专项检查;
4.2016年生产天数前4个月按照原生产能力和330个工作日考核,从5月1日起开始按照重新确认的产能和276个工作日考核。
二、工作措施
(一)跟踪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加强研读,借鉴同行好的做法,出台《瘦身减负工作实施意见》,对内部退养、创新创业、人员分流问题进行规范。
(二)完善内部两级劳动力市场办法,建立人力资源配置平台,在权属企业间灵活调配人员。
(三)化解产能矿井输出人员统一按借用关系管理,出台《集团公司借用人员管理办法》,规范原劳务输入输出单位的用工机制。
(四)做好化解产能单位人员管理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奖补政策。
第三篇:国家去产能政策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
国家去产能政策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
2016年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去产能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2.5亿吨的目标任务,2017年煤炭去产能1.5亿吨目标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两年内累计退出煤炭产能超过4亿吨。
同时,国家去产能政策的有效执行也进一步提升了煤炭产业的集中度,目前,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三地,数据显示,2017年前9个月,晋陕蒙宁四省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36%。此外,煤矿数量也在大幅减少,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目前的不足8000处,1200多处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占全国的75%以上。
随着煤炭去产能工作的顺利推进,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果,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煤炭消费结束了持续3年的负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煤炭消费量约为28.1亿吨。除建材行业外,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用煤均为正增长,四大行业合计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作用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也不会改变,所以煤炭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大型煤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引导市场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我国从煤炭大国到煤炭强国的转变,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四篇:今年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的政策动向分析
买钢管网讯,2016年是煤炭政策频出的一年。环绕国务院7号文件,“去产能、保供给、稳价钱”的主线贯串了一全年,并获得了实效。对煤炭企业而言,认清情势和偏向,坚持感性和坚韧,尤为主要。为此,本报特邀神华团体政策研讨室研讨主管张熙霖,解读政策,供给思绪,愿望对广阔煤炭企业有所自创。
“去产能是2016年煤炭家当政策的症结词。上半年月表一个阶段,自9月起则进入另一个转机点。”神华团体政策研讨室研讨主管张熙霖说,往年的煤炭家当政策很密集,力度很大,影响愈加深远。
记者理解到,往年2月,《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多余产能完成脱困开展的看法》(简称国务院7号文件)下发。随后,以国务院7号文件为主线,相干部委密集出台了人员安顿、资金保证、“三供一业”剥离、减量置换、债权处理等去产能配套文件。
回忆往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张熙霖以为,合理且获得了积极的成效。
前不久,国度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在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现,依据中央和相干央企上报的数据,往年煤炭去产能的义务已提早超额完成。
2016年以去产能为主线,同时统筹释放先辈产能,以包管市场供给。在张熙霖看来,2016年,我国煤炭家当政策以去产能为主线,同时统筹释放先辈产能,以包管市场供给,“9月是政策的一个分水岭”。
上半年,煤炭去产能政策履行得很果断,加入产能7227万吨。因冬储煤需求较大,供需关系发作了变更,煤价开端上升。8月31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每吨495元,频年初下跌了125元,涨幅33.8%。8月底,原煤库存4.6亿吨,同比降低12.2%。“进入9月,国度发改委开端出台波动煤炭供给的政策。”张熙霖说。
钢管市场了解获悉,9月8日,国度发改委召开波动煤炭供给、克制煤价过快下跌预案启开工作会议。事先,5500大卡口岸下水煤市场价超越500元/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作为受权代表和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签署了自愿承当波动市场调理总量义务协定,标记着煤炭分级减产呼应机制正式启动,全国每日可减产30万吨。
两周后,国度发改委宣告启动煤炭一级呼应,即煤炭每日减产量上调至50万吨,呼应规模扩展至全国74处先辈产能煤矿。
尔后不到一周,国度发改委再次召开保证夏季煤炭波动供给的会议,并提出四时度可在276个任务日至330个任务日之间释放产能,对应煤矿增至1503处。
张熙霖说:“释放产能政策出台后,煤价还在下跌,这存在客不雅缘由。”
一方面,煤炭需求有时节差别,面对冬储煤顶峰期,煤炭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铁路运力、口岸装船量等需求调剂。此外,煤矿减产需求一个进程,产能释放需求必定的工夫来完成,减产和市场需求比拟存在滞后性。
“鉴于多种要素,到今朝为止煤价根本波动。国度发改委为此也做出了尽力,特别在一些机制上。”张熙霖说,“例如,鼓舞煤电单方签署临时协定、克制市场投契等。”
往年11月,神华团体、中煤团体与华能、国电、大唐、华电、国投五大电力团体签署了电煤中临时协定。同月,山西焦煤团体与河钢、首钢、鞍钢、宝钢、马钢、华菱钢六大钢铁团体签署了炼焦煤中临时协定。
“最终签署的价钱关于供需单方来说,多是比拟合理的,而且价钱可以一个月一调,统筹了市场变化。这是防止煤炭市场大幅度动摇的无效之举,是一种双赢的形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张熙霖说,阅历了煤炭“黄金十年”和市场低谷,今朝供需单方都比拟感性。中临时协定的胜利签署,基于供需单方对来岁煤炭价钱的根本判别——来岁煤炭价钱根本波动。
“假如煤炭价钱呈现大起大落,煤电总会有一方缺少实行长协的动力,往后应当研讨若何让长协标准化、机制化。”张熙霖说。
钢管厂商了解获悉,11月9日,郑商所通知布告称,动力煤期货包管金比率于11月11日起调剂为8%,涨跌停板幅度由原比率调剂为6%,以防备市场风险、克制市场过热。
张熙霖以为,煤价过快下跌是不正常的,不完整是市场感化的后果,能够包括投契成分,有些证券商或许期货商伺机囤货。调剂郑州买卖市场指数对波动煤价起到了必定的感化。
政策与市场并不矛盾,好政接应更重视引诱而非呈现成绩再补偿
“无论是兴旺国度照样开展中国度,无论何种动力、哪个行业,微观调控多是需要的。”张熙霖说,“政策与市场不矛盾。”
张熙霖以为,市场的安康开展不克不及只依托市场行动。“假如人人都去追逐利润,国计平易近生、动力平安就很可贵到保证。假如煤价掌握不了,电价就会上升,工业产物价钱也会下跌,每一个人的生涯都邑受影响,政策与市场不只不矛盾,用好了,还可以互相增进、互相感化。”张熙霖说。
国际外对可再生动力的鼓励性政策,是采取政策影响动力开展的典型案例。
张熙霖通知记者,德国太阳能发电程度世界抢先,不得不归结于当局的引诱。在太阳能发电的初始阶段,德国当局赐与补助,给企业利润空间,鼓舞其开展。但当太阳能发电家当开展到必定水平时,德国当局下降并逐渐中止补助,转为鼓舞企业经过技巧提高下降太阳能发电本钱,进步竞争力。由于当太阳能发电家当开展到必定水平时,假如持续补助,就会起反感化。补助越高,企业范围越大,越没有动力去研究技巧,不只会使补助金额充足,并且会形成产能多余,晦气于行业开展。
“何时补助、何时加入,都属于微观调控的范围。”张熙霖说,有些人以为“行政干涉就是方案经济,影响了煤炭市场安康次序”,这是不担任任的谈吐。
张熙霖以为,政策有补偿政策和引诱政策,这两种政策都很需要,但好的家当政接应该更重视引诱,而不是呈现成绩后再去补偿。当局制订政策前要对行业有明晰的掌握和研判,应多收罗本行业、范畴一线专家和从业者的看法,由于他们可以较为精确地理解市场。
张熙霖表现,煤炭“黄金十年”时,受利润使令,守法违规的小煤矿大量呈现。煤炭“黄金十年”的成果掩饰了多种矛盾,如乱采滥挖、毁坏生态情况、平安变乱频发等,就不得不再去依托行政、法治手腕遏制这些行动。
煤炭是我国的根底动力,牵扯到国计平易近生、煤炭上下流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动力行业间的关系等,这些范畴都需求停止政策研讨。“例如,倡议煤电一体化、强调煤炭干净开采和应用等,假如政策没有引诱好,将会支付很大价值。”张熙霖说,最近几年来,国度借煤炭市场不景气之机把落伍煤炭产能镌汰失落,鼓舞开展先辈产能,这是准确的偏向。
“释放先辈产能和去产能并不矛盾。”张熙霖说,“其实质是镌汰真正落伍的,鼓舞真正平安高效的,今朝看来已获得成效。
钢管企业了解获悉,往年11月,国度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在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现,依据中央和相干央企上报的数据,往年煤炭去产能的义务已提早超额完成。全国6000多处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中已有2600多处列入去产能的规模,煤炭营业板块进一步优化。前10个月,范围以上煤炭企业完成利润537.7亿元,同比增加了112.8%。
在获得成果的同时,煤炭政策的制订与落实也阅历了一些曲折。
“往年的煤炭家当政策在履行时,总比市场慢半拍。”张熙霖说,从履行276个任务日轨制到依照330个任务日释放局部先辈产能,政策存在动摇。但一项新政策的制订需求有探索的进程,相干部分在政策方面做出了测验考试,并依据市场情势逐渐调剂优化,最终知足煤炭市场可继续开展的需求。
“先辈产能由相干部分认定、煤炭企业自立申报,由行业协会停止考察。但什么样的产能算是先辈产能?今朝缺少一个定性、定量的行业规范。”张熙霖说。
深条理矛盾一直要靠发力去产能化解,将来行业集中度会更高
供应侧构造性变革是严重指点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经济任务安排,是普惠性政策,“三去一降一补”是为中国经济切脉,为推动供应侧构造性变革开出的药方,许多企业曾经开端从“三去一降一补”中受害。
“在‘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中,去产能是头一条。2017年,煤炭去产能还会持续,从总体来看,我国煤炭产能照样多余的。”张熙霖说,“‘十三五’时代是我国煤炭耗费进一步掌握增加的时代,我国煤炭产能严重多余的场面并没有发作基本改动,煤炭企业的债权成绩、资金成绩并未失掉本质性处理。”
据统计,今朝,全国煤炭产能超越60亿吨,而我国煤炭消费市场空间在34亿吨到37亿吨阁下,产能多余达20亿吨。
截至2015年,全国煤炭总产能约57亿吨,包含正常消费的产能约39亿吨、改扩建或新增煤炭产能15亿吨(含守法违规建立8亿吨),停产矿井范围约3亿吨。依照国务院7号文件的请求,将来3年至5年内,煤炭行业去产能范围为5亿吨,正当在建矿范围为7亿吨;依照减量置换的请求,将来正当新减产能掌握在2亿吨阁下,实践产能为39亿吨。“十三五”计划中,我国2020年的煤炭消费目的折合原煤约41亿吨,思索39亿吨的产能加长进口煤炭数目,根本可以知足这一需求。
“从静态平衡的后果来看,去产能政策是合理可行的,并将会持续落实下去。”张熙霖说,2017年,减量置换政策将充沛推动。小型高危矿井的关停或持续放慢,优质高效新建产能将在减量置换的前提下释放;减量置换也可以跨区域停止交流,不影响全体去产能的目的。
张熙霖表现,2017年,产能应用率的控制政策或将逐渐抓紧,276个任务日轨制等经过下降产能应用率来限制产量的政策将作为短期政策能够会逐渐淡出。去产能的政策重心将从“降产量”向本质“去产能”转换。
关于我国将来的煤炭家当开展情势,张熙霖给出了本人的判别。
起首,假如去产能政策继续无效履行,真正分清落伍产能和先辈产能,应用好去产能资金,加上市场的选择力度,2018年至2020年间,煤炭家当根本可以完成供需均衡。
其次,从下半年的政策可以看出,假如煤炭去产能速渡过快,煤价就会敏捷上升,这反应了煤炭在我国根底动力中弗成撼动的位置。短期内,可再生动力无法替代传统动力,地方屡次指出:推进动力消费和消费反动,起首要完成煤炭的干净应用。
若何让更多煤炭干净高效应用,是往后煤炭家当开展的症结成绩,也是调剂动力构造、完成动力平安的请求。完成煤炭的消费反动和应用反动是两大趋向。
“煤炭很脏是一种落伍认知。任何一种动力在运用进程中都邑对情况有影响,处理动力情况成绩,绕开煤炭是不理想的。”张熙霖说。
钢管信息了解获悉,将来煤炭行业的集中度会更高。在他看来,跨区域重组是进步煤炭行业集中度的一个主要手腕。从全部行业趋向来看,大企业必定会兼并其他的企业,乃至包含央企、国企之间的整合重组,个中既有市场的自觉成分,又有当局的引诱成分。
张熙霖以为,2016年以来的一系列煤炭家当政策,有利于推动煤炭干净应用、镌汰落伍产能。对企业而言,应当抓住煤炭政策调剂的机遇,顺势开展。煤炭企业需求认清近况,坚持感性。国度日夕要镌汰失落落伍产能,煤炭价钱在市场和当局的影响下也会逐步趋于波动,最终完成供需根本均衡。
“思索到消费本钱、情况本钱、运输本钱、洗选本钱、合理利润等,今朝5500大卡动力煤吨煤均匀价钱(500元到650元)是合理的,这个价钱根本可以反应出该商品的价值。跟着供应侧构造性变革无效推动,今后煤炭价钱猛烈动摇的状况将不会呈现。”张熙霖说,“各煤炭企业不要一看到煤炭跌价就一哄而上,要多些感性判别。”
张熙霖以为,煤炭企业在平安和情况维护上不克不及抓紧。煤炭作为一个高危行业,假如自觉消费,平安就保证不了;假如没有合理的消费方案,情况与资本就会被毁坏。
“今朝,神华团体已到达较高的干净开采与应用程度,而更多中小企业还需求当局政策上的引诱支撑。”张熙霖说。(本文章转载于买钢管网)
第五篇:全国房地产去库存背景及政策
全国房地产去库存背景及政策
当前,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在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多行业产品积压以及产能过剩,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房地产而言,前几年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大规模地进行开发,但未能有效消化,从而导致市场库存逐步走高,明显阻碍了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房地产去库存的意义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由于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作为支柱性产业,因此房地产去库存不仅对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于经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房地产去库存也有助于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去拓展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再次,房地产去库存也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转型;最后,房地产去库存有助于引导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对于老百姓居住问题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一、全国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脉络
近些年,房地产去库存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2015年底前召开的一系列中央会议上,房地产去库存被多次提及: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提到,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要针对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点。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这是中央领导首次提及房地产库存问题。
2015年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5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化解房地产库存”作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并提出六个方面的工作部署:一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二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三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
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四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五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六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可见,房地产去库存已成为2016年中国经济工作与房地产政策的主要目标。从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降房贷首付比例、调降房产交易税费等一系列力度更大的政策看,无疑也彰显了中央刺激楼市、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决心。
2月2日,央行、银监会发布房贷新政,要求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
2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通过实施土地、规划、金融、税收等相关支持政策,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引导企业投资购房用于租赁经营,支持房地产企业调整资产配置持有住房用于租赁经营,引导住房租赁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新建租赁住房;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调整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保险业务,提高对农民工等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棚户区改造以及其他房屋征收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鼓励引导农民在中小城市就近购房。
2月19日,财政部、国税总局、住建部就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发布通知。通知自2016年2月22日起执行。通知指出,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通知还指出,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另外,关于营业税政策,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
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通知强调,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暂不实施本通知第一条第二项契税优惠政策及第二条营业税优惠政策。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房地产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4月1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结合房地产去库存,实施有效用地调节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对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允许尚未开工房地产项目用地按照有关规定改变用途,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4月20日,财政部官网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通过货币化安置,由棚户区改造居民自主到市场上购买安置住房,或者由市县相关部门搭建平台,组织棚户区改造居民采取团购方式购置安置住房,切实化解存量商品住房。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于房地产方面,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
5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满足群众住房需求。会议指出,实行购租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快改善居民尤其是新市民住房条件,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会议提出,支持利用已建成住房或新建住房开展租赁业务。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
二、地方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分类与特征
随着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结束,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措施,房地产去库存也逐步在各地得到落实。今年以来,截止到4月中旬,全国各地出台的以去库存为目标的刺激型政策主要可归纳为六大类:
1、采取宽松的财政税费政策
多地出台了包括减免税收、清理房企开发过程中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为房企减轻负担,推动市场和企业走出低潮期。列举如下:
重庆市: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售收入的计税毛利率由20%调整为15%,非普通住宅、商业、车库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率由3.5%调整为2%,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执行1%。
江西省:全面下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产品计税毛利率,具体到南昌市,在市区范围内多个开发项目的销售未完工产品计税毛利率,由原来的24%调整为22%,其他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危改房计税毛利率由7%调整为3%。
辽宁省:降低开发企业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将非普通住宅、商业、车库的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调整到2%,普通住宅土地增值税预征率调整到1.5%。
同时,在房地产需求端,为购房者降低交易税费或者实施交易契税补贴等措施。列举如下:
甘肃省:将住房转让手续费整体下调33%,居民购买住房交易契税税率超出1%的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照公积金贷款利率计算,确定补贴年限后,差额部分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2、积极利用公积金杠杆工具
住房公积金已成为各地去库存的重要工具,多地公积金贷款率超过50%。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放宽提取条件等已成为各地公积金新政的“标配”。列举如下:
江西省和甘肃省:开始落实公积金贷款全省“一体化”政策。
四川省:与全国20家省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签订了互贷互认协议,积极推进异地购房。并推进住房公积金向城镇稳定就业新市民覆盖。
湖北省:探索在乡镇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
陕西省:活化了公积金的用途,支持职工租房、购房、“养房”提取,允许在公积金所有人同意的条件下直系亲属“互提”,允许职工本人、配偶及直系亲属因重大疾病、家庭困难提取公积金。
3、多举措鼓励支持农民进城购房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安家。截止今年4月,全国已有20余省先后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主要举措包括: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发放购房租房等补贴、允许申请公租房、推出针对性的信贷支持等。列举如下:
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份:逐步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新市民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
河南省和甘肃省:要求用工单位要将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依法保障其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
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租赁补贴、搬迁补贴、物业补贴等方式,展示出吸引农民工来当地购房的诚意。
广东、湖南、吉林、浙江等省份:多地与当地农行分行展开合作,推出“农民安家贷”产品,可以较为灵活地处理贷款业务。
四川省:专门拿出30%的公租房房源用于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而且房租比市场租金低50%。
4、推进棚改、商品房回购等工作
不少地区利用棚户区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政府回购商品房等政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列举如下:
甘肃省:计划今年4.6万套保障房中的3.3万套从存量商品房中回购。福建、新疆、湖南等省:要求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且不再新建公租房,通过盘活存量商品房的形式作为保障房,鼓励开发商自持、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存量房开展住房租赁业务,扶持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河南省:出台新政策探索“租售并举”,规定公租房承租对象租住一定年限后,符合规定的可选择申请直接购买所租住公租房。
湖北省:实行“市场租金、分类补贴”,力争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商品住房20万套,并坚决打击小产权房的建设和销售,严格规范私人建房。
珠海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政府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
5、实施房地产供给侧改革
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创业等地产,开展多元化经营等措施,已经逐步在库存量较大的地区出台。列举如下:
山东、海南、辽宁、新疆、江西等省:探索将空置海景房、山景房改造为分时度假酒店、养老养生地产、家居式短租客栈等持有型物业;将符合条件的非住宅库存改造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电商用房、都市型工业地产、“创客空间”等;还允许开发企业修改城镇规划、允许调整住房套型结构相关内容,将已供应但未开发的住房用地或商业营业性用地,调整为跨界地产或新兴产业用地。
新疆、辽宁、江西等省: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
6、进一步拓展购房群体
北京市:允许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在境内工作、学习和居留的,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的,可在北京市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境外机构在北京市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经批准从事经营房地产的企业除外)可在北京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沈阳市:支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购房,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最高贷款额度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购买商品住房的,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政策。
海南省:鼓励高知人员购房,并给予补贴,国家985和211高校毕业生等在海口市工作并缴纳3年(含)以上社保的,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政府予以不超过2万元的住房货币化补贴资助。
广东省:允许有条件的城市可放开香港、澳门居民购房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