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险控制——期货入门流程
当前位置: 99期货 >期货学院 >入市指南 > 风险控制
期货市场的风险来源有哪些
1.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
操作风险是指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客户等市场参与者由于缺乏内部控制、程序不健全或者执行过程中违规操作,对价格变动反应不及时或错误预测行情,操作系统发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越权交易、隐瞒头寸、隐瞒亏损、超限持仓、过度投机、误导客户、挪用保证金等等。2.市场风险(Market Risk)
包括价格的波动、市场的不确定性、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特点等都会使投机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区间。
3.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流动性风险是指交易者难以及时成交的风险。4.信用风险(Credit Risk)
信用风险是指期货市场中买方或卖方不履行合约而带来的风险。
1.会员资格审批制度 2.保证金制度 3.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4.涨跌停板制度 5.限仓制度 6.大户报告制度 7.强行平仓制度 8.稽查制度 9.风险准备金制度
投资者投资期货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首先是价格波动风险。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杠杆效应,易诱发交易者的“以小博大”投机心里,从而加大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其次是结算风险。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使客户在期货价格波动较大,而保证金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至最低限度时,面临被强制平仓的风险,由此造成的亏损全部由客户负责。
最后是操作风险。投资者的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非理性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手法。主要表现在:对基本面、技术面缺乏正确分析的前提下,盲目入市和逆市而为;建仓时盈利目标和止损价位不明确, 从而导致在关键价位不能有效采取平仓了结的方式来确保收益或减少亏损。
投资者可以采取哪些手段来控制风险?
1.严格遵守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一切风险管理制度。2.关注信息、分析形势,注意期货市场风险的每一个环节。
3.加强对各类市场因素的分析,提高判断预测能力,通过灵活的交易手段降低交易的风险。4.控制好资金和持仓的比例,避免被强行平仓的风险
5.充分掌握各种期货交易的知识和技能,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6.规范自身交易行为,提高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
7.在充分交流和了解的基础上,选择经营规范的经纪公司,并及时认真检查自己每笔交易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交易资金情况。
8.在遇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不公平、公正地侵害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向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有关机构进行投诉,要求对有关事件和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选择品质优良的期货经纪公司标准有哪些
1.是否是合规经营的公司。
2.股东实力是否雄厚,要了解股东对期货投资是否有明确规划和长期支持,了解股东实力变化情况。3.要了解期货经纪公司运行的流动资金状况如何。目前期货经纪公司注册资本金要求3000万,事实上支持公司发展的资金仅数百万,有些更少,如果流动运营资本不足,则可能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营能力。
4.要了解期货经纪公司是否处于长期亏损状况,长期亏损说明公司发展能力不足,容易威胁到客户资金安全。
5.要了解期货经纪公司总经理人品及公司股东与经营管理高层的关系。在我国期货市场制度与法规不不完善情况下,这点最为重要。
什么是保证金制度
在期货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须按照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5%至10%)缴纳保证金,作为其履行期货合约的财力担保,然后才能参与期货合约的买卖,并视价格变动情况确定是否追加资金,这就是保证金制度,所交纳的资金就是保证金。
什么是涨跌停板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又称每日价格的最大波动限制,即指期货合约在每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波动不得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什么是持仓限额制度
持仓限额制度是期货交易所为防范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防止期货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对会员及客户的持仓实行限制的制度。超过限额,交易所可规定强行平仓或提高保证金比例。
什么是大户报告制度
当会员或客户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投机头寸持仓限量80%以上时,会员或客户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客户需通过经纪会员报告。
什么是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指当会员或客户的交易保证金不足并且未在规定时间内补足,或者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量超出规定的限额时,或者当会员或客户违规时,交易所为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实行强行平仓制度。也就是说,是交易所对违规者的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第二篇:期货市场——期货入门流程
当前位置: 99期货 >期货学院 >入市指南 > 期货市场
什么是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这种买卖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的投资者参加,由保证金制度等各项相关制度为保障,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进行交易。保证金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用较少的钱做较大的买卖,保证金一般为合约值的 5-15%,与现货交易和股票投资相比较,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投资资金比其他投资要小得多,俗称“以小搏大”。期货交易的目的不是获得实物,而是回避价格风险或套利,一般不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在于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手段,并通过公平、公开竞争形成公正的价格。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1987年前后,一些关于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文章见诸报端。为了解决价格波动这一难题,使有效资源能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指示,决定研究期货交易。1988年3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市场贸易,探索期货交易。”从而确定了在中国开展期货市场研究的课题。
经过一段时期的理论准备之后,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遍布全国各地的交易所数目一度超过50家,年交易量达6.4亿手,交易额逾10万亿元,期货品种近百种,交投可谓非常活跃。但是,当时的法规监管较为滞后,发生了不少问题。因此,国务院决定全面清理整顿期货市场,建立适用于期货市场的监管法规,将交易所数目减少至15家,期货经纪公司数目大幅缩减,并限制了境外期货交易。第二阶段是1996至2000年,国家继续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加上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期货市场步入低潮。1998年,国家把14家交易所进一步削减至3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2000年,期货交易量萎缩至5400万 手,交易额为1.6万亿人民币。
从2001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期货市场逐渐复苏,期货法规与风险监控逐步规范和完善。2004年,国内新增棉花、黄大豆2号、燃料油与玉米4个品种。2005年交易量恢复增长到3.23亿手,交易额达13.45万亿。白糖、棉花交易平稳,小麦品种较为成熟,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2006年,中国期货市场即将推出金融期货品种。
国际期货市场是如何产生的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国际贸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更为复杂,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场供求预期变化的远期合约交易价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要求有能够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广大生产经营者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生产,回避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价格风险,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就产生了。
一般认为,现代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开始。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贸易的中心地带。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到了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当时,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实践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以防止价格的暴涨暴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二是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并获得贷款。这样,现货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例如,他们只愿意按照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价格下跌的风险。由于芝加哥贸易商和加工商的买价太低,到芝加哥商谈远期合约的当地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寻找更广泛的买家,为他们的谷物定个好价钱。一些非谷物商认为有利可图,就先买进远期合约,到交割期临近再卖出,从中盈利。这样,购买远期合约的需要渐渐增加,改善了当地经销商的收入,当地经销商支付给农场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它只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现货中、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在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堪称革命化的变革,一是合约的标准化,二是结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化期货合约。合约标准化包括合约中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以及付款条件等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反映了最普遍的商业惯例,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转让期货合约。同时,使生产经营者能够通过对冲平仓解除自己的履约责任,也使市场制造者能够方便地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货交易的市场流动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合约标准化的同时,还做出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的规定。
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结算环节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起初采用的结算方法是环形结算法,但这种结算方法既繁琐又困难。1891年,明尼阿波里斯谷物交易所首先成立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渐趋完善,期货市场结构才算健全起来。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现代期货市场的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期货市场的功能是什么
1.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期货市场最突出的功能是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回避价格风险的手段,即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回避现货交易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锁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预期利润。也就是说,期货市场弥补了现货市场的不足。
2.发现价格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形成的。期货市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的供求信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又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供求状况,同时又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格,起到了“发现价格”的功能。3.定价功能。国际期货市场往往也是世界性的定价中心,具有定价功能。如CBOT已成为世界大豆定价中心。我国是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定价功能将日益显现。
4.风险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期货为投资者提供获取风险收益的功能,包括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套期图利和期货投机。同时,期货市场快捷的信息传递、严格的履约保证、公平公开的集中竞价、简捷方便的成交方式,全方位地、迅速有效地抹平区域性不合理的价差,达到资源配置的效果。
期货市场的构成
参与期货交易,要对期货市场中的组织机构和功能有准确的认识。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政府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期货行业协会三级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1.政府监管部门。指国家指定的对期货市场进行监管的机构。国家目前确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派出机构对中国期货市场进行统一监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期货经纪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工作。我国期货市场由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家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对地方监管部门实行由中国证监会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根据各地区证券、期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监管对象比较集中、监管任务比较重的中心城市,设立证券监管机构。
2.期货交易所。指国家认定的以会员制为组织形式的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的有组织的场所,它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自律管理的机构。
3.中国期货业协会。协会主要宗旨体现为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在国家对期货市场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发挥政府与会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加强对期货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资格管理,促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4.交易所会员。指拥有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可以在期货交易所内直接进行期货交易的公司。国内期货交易所分两类会员,一类是为自己进行套期保值或投机交易的期货自营会员,另一类则是专门从事期货经纪代理业务的期货经纪公司。
5.期货经纪公司。指由中国证监会颁发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营业执照的拥有期货交易所会员席位、专门受客户委托进行期货交易的专业公司。
6.期货交易者。指为了规避风险而参与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者,或为获得投机利润的期货投机者。他们通过期货经纪公司在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
期货交易所与证券交易所的性质和功能相似,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的性质和功能相似。投资者交易期货要到期货公司开户与股民交易股票要到证券公司开户一样。期货与证券交易目前都实行网上交易。
第三篇:风险控制流程
风险控制是风险评估完成后实施的行为,是风险管理的第二个过程,它包括对风险评估过程中建议的安全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评估和实现。风险控制不属于风险评估本身的工作内容,但与之密切相关。
因为消除所有风险往往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也是近乎不可能的,所以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职能主管有责任运用最小成本方法来实现最合适的控制,将使命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级别,使得对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1 风险控制选项
风险控制是一种系统化方法,高级管理人员可用它来降低使命风险。风险控制可以通过下列措施实现:
? 风险承受:接受潜在的风险并继续运行信息系统,或实现安全措施,以把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级别。
? 风险规避:通过消除风险的原因和/或后果(如在识别出风险后放弃系统某项功能或关闭系统)来规避风险。
? 风险转移:通过使用其它措施来补偿损失,从而转移风险,如购买保险。
在选择风险减缓措施时应该考虑单位的目标和使命。要解决所有风险可能是不实际的,所以应该对那些可能给使命带来严重危害的威胁/脆弱性对进行优先级排序。同时,在保护单位的使命及其信息系统时,由于各机构有其特定的环境和目标,因此用来控制风险的措施和实现措施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最好的方法是从不同的厂商安全产品中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再伴以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非技术类的管理措施。2 风险控制策略
高级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在了解了潜在风险和安全措施建议后,可能会问:“何时以及何种情况下我该采取行动?何时我该实现这些安全措施来减缓风险,从而保护我的单位及信息系统?”图1所示的风险控制图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图中,标有“是”的地方是应该实现安全措施的合适点。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点
通过下面的规则可以对这一战略作更加清晰的说明,它对于如何采取行动来控制由于故意的人为威胁所带来的风险提供了指导:
? 当存在系统脆弱性(缺陷或弱点)时:减少或修补系统脆弱性,降低脆弱性被攻击的可能性;
? 当系统脆弱性可被恶意攻击时:运用层次化保护、结构化设计、管理控制将风险最小化或防止脆弱性被利用;
? 当攻击者的成本小于攻击的可能所得时:运用保护措施,通过提高攻击者成本来降低攻击者的攻击动机(例如使用系统控制,如限制系统用户的访问对象和行为,这些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攻击所得)。? 当损失巨大时:运用系统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及结构化设计、技术或非技术类保护措施来限制攻击的范围,从而降低可能的损失。上述的风险减缓策略中除第三条外(“当攻击者的成本小于攻击的可能所得时”)都可运用来减缓由于环境威胁或人员的无意威胁(如系统或用户错误)所带来的风险。安全控制的实现方法
当必须采取安全控制时,可适用如下规则:
解决最大的风险,以最小的成本来足够地减缓风险,同时使风险对其它使命能力的影响降至最小。
下列风险控制方法学描述了实现控制的方法: 步骤1——对行动优先级进行排序
基于在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风险级别,对风险控制的实现行动进行优先级排序。在分配资源时,标有不可接受的高等级(例如被定义为“非常高”或“高”风险级的风险)的风险项应该最优先。这些脆弱性/威胁对需要采取立即纠正行动以保护单位的利益和使命。
步骤1输出——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的行动。步骤2——评估所建议的安全选项
风险评估过程中建议的安全措施对于具体的单位及其信息系统可能不是最适合和最可行的。在这一步中,要对所建议的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如兼容性、用户接受程度)和有效性(如保护程度和风险控制的级别)进行分析。目的是选择出最适当的安全措施,使风险降至最低。步骤2输出——可行安全措施的清单。步骤3——实施成本效益分析
为了帮助管理层做出决策并找出成本有效性最好的安全控制,要实施成本效益分析。
步骤3输出——成本效益分析,描述实现或拒绝一个安全措施时的成本和效益。步骤4——选择安全措施 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应确定成本有效性最好的安全措施来降低单位的风险。
步骤4输出——所选择的安全控制。步骤五——责任分配
遴选出那些拥有合适的专长和技能,可实现所选安全措施的人员(内部人员或外部合同商),并赋以相应责任。步骤5输出——责任人清单
步骤6——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现计划
在本步中将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现计划。这套计划应该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 风险(脆弱性/威胁对)和相关的风险级别(风险评估报告的输出)? 所建议的安全措施(风险评估报告的输出)
? 优先的行动(将高优先级赋予“非常高”或“高”风险级的项目)? 所选择的预期安全控制(基于可行性、有效性、机构的收益和成本来决定)
? 实现预期安全控制时所需的资源 ? 负责小组和人员清单 ? 开始日期 ? 目标完成日期 ? 维护要求
步骤6输出——安全措施的实现计划 步骤7——实现所选择的安全措施 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所实现的安全控制可以降低风险级但不会根除风险。实现安全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为残余风险。步骤7输出——残余风险清单
上图显示了所推荐的风险控制方法。
第四篇:风险控制流程
一、公司各部门风险控制
按照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公司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 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形成检查、检验报告,报送公司风险控制部门,风险控制部根据部门 报告进行监督评价,在5 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总经理(或财务总 监)报送监督评价报告。
二、贷款风险控制
1、贷前调查
接到客户申请后,要本着“小额、分散”或者大额低风险原则,及时地进行贷前尽职调查,在对借款人的收入情况、还款来源、担保等进行系统调查的同时, 还要对借款人的信用高低进行评估(财务分析),以确定借款人将来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偿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其内容包括:品德、才干、资本、担保品、经营环境,根据分析的结论,确定授信额度,评估还款能力,预测未来盈利趋势,形成贷前调查报告。
2、贷中审查
风险控制部接到客户经理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即进行贷时法律审查,其内容包括:(一)、借款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法人代码证、贷款卡等法律文件,看是否在有效期内办理年检手续;是否发生内容、名称变更;是否已吊销注销、声明作废等。
(二)、借款人法定代表人的真实性。要审查其身份证原件,核实法定代表人与营业执照上所载明的法定代表人是否相符;该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所规定的有效日期能否保证其签署的与本贷款有关的一切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三)、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的真实合法性,要审查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印章是否使用合法;经办人是否超越职权使用法人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法人及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是否真实,授权内容、期限、事项是否清楚,授权是否有法律依据;审查法定代表人、经办人身份证号码,核对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盖章与预留印鉴是否相符;审查有关合同、文件、授权书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经办人签字,合伙组织是否有各合伙人签字盖章,并审查其身份证。个人借款是否有个人签字盖章并审查其身份证。
(四)、企业产权是否明晰。审查借款人是否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且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重点审查借款人的财产是否产权清晰,是否存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形。
(五)、借款人注册资本是否足额到位及其真实性。要审查借款人由谁出资、所占份额、资本金是否到位,权利义务 是否明确,贷款偿还责任是由企业法人独立承担、合伙人连带承担、家庭承担还是个人承担。
(六)、借款人经营方式、范围是否与贷款用途相符。
(七)、借款人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审查借款人全部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是否一致,固定资产中房产、地产应核对产权证。
(八)、承包、租赁经营形式企业的审查。审查借款人章程、合伙协议、承包协议、租赁协议等,了解其经营管理方式,审查其贷款偿还责任是独立承担、合伙人连带承担、家庭承担还是个人承担。
(九)、借款人资产抵押、担保情况。主要审查借款人资产是否已被其他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抵押,如已设立抵押,看留下的是否足以保障贷款安全。
(十)借款人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或成为重大经济案件的被诉人,可能严重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
通过以上审查后,提出审查意见交客户经理进行核实和完善后,上报审贷会进行审批。
3、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要负责贷后的检查管理,主要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内容为:(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贷款卡等年检材料并及时更新档案资料;(2)、股东变动情况资料、公司章程修改资料、实收资本变动信息、对外重大投资信息及其他重要信息,(3)、客户在他行融资信息、担保方式、利率水平信息;(4)、财务报表要按月收集并分析器真实性;(5)、风险预警信号资料;(6)、其他认为需要的相关的资料。
如发现上述情况有异样或情况,要及时向风险控制部门报告,风险控制部门经核实后,及时向总经理和风险委员会报告,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化解贷款风险。
贷后管理频度。(1)、贷款发放7各工作日后,贷款尚未全部使用的,应对未使用的贷款继续实行跟踪检查。(2)、贷后日常检查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客户所有业务全部属于低风险业务的6个月做一次检查;(3)、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客户经理要向借款人发出还款提示通知,提醒借款人进行还款准备,如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时还款,要求展期的,客户经理要按程序上报,如同意再进行展期调查、报批、办理有关展期手续;如不同意,要积极督促借款人按时还贷。(4)、客户经理在现场检查后,出具书面贷后检查报告,交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风险部备案;(5)、对贷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情况或预警信号,客户经理应撰写专题报告,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在核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并书面报告风险控制部;(6)、风险控制部根据预警情况,按照公司《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
(一)、保前调查立项
担保公司接到客户申保申请,经初审确定后,根据立项条件和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保前项目评审立项,对已立项的项目,由项目经理报送风险控制部,风险部经理指定风险管理员A、B 两名进行初审,A负责《担保评审报告》,B负责提交《补充意见》,经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业务部,建议补充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组织初审,进入初审程序(初审条件参照立项条件)。
(二)、保前初审
1、初审由风险管理员负责,有关联系、协调事宜由客户经理牵头;经进行现场考察的担保项目,初审过程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完成,风险管理员交《担保评审报告》,客户经理提交《补充意见》。
2、个人担保金额在30万元(含)以内,企业担保金额在50万元(含)以内的项目,由风险员负责现场考评;个人担保金额在30--100万元(含),企业担保金额在50--100万元(含)的项目由风险部经理负责现场考评;担保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或风险程度难确定的项目,应建议上级主管参与 现场考评。初审工作从立项开始要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风险部经理根据《担保评审报告》及《补充意见》出具初审意见,将材料移送业务部。
3、项目审批
项目初审合格后,项目经理依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上级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担保金额在30万元(含)以下的项目,由副总经理审批;金额在30—300(含)万元的项目,由总经理审批;30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重大影响、复杂的担保项目,组织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
第五篇:【股票入门】股民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股票入门】股民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核心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是我们每一个不管是已经入市还是还未入市但对股市少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警示条语。可见风险控制对于我们入市股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都知道,证券公司里贴着,身边的人提醒着。但即使如此,我们已经入市的股民朋友在操作股票的时候并没有把它放在头等位置去考虑和提防,这里面或许有种种原因,但结果就是我们往往在操作股票的时候因此而造成股市的失利。在这里我们将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阐述,希望能在我们股民朋友后期的操作中派上用场。
在股市有一个定律叫墨菲定律,墨菲定律里面说到: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会导致灾难,那么必定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而墨菲定律要告诉我们的是,容易犯错误时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会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尽可能的想得周全和全面一些,而如果真的发生不幸和损失,那就笑着面对吧。关键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而不是掩盖事实。
因为我们都知道对于事实进行掩盖在很多时候是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的,就像古代带兵打仗的将军,如果谎报战败的军情,它会带来战场上更大的失利。因为面对事实,我们将能解决已有的过失,而掩盖事实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只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而对于股市中的风险控制,我们有很多技巧,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结合软件指标进行组合运用来防范。如图
1图1
在图1盛世赢家软件(可百度免费下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圈圈出来的地方,这是弘历软件中的特色指标趋势王,当实线为绿色的时候,则代表大的行情是呈下降趋势的;而当主线变紫的时候,则代表股市中期行情可能即将来临,而一旦如果和图中一样,红色K线占上紫线则代表中期行情的确立,而这个时候也是风险较小的时候。
当然,这只是进行风险控制的方法之一,因为它结合了软件,所以会比较方便。风险控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对股票进行止损位的设置等等。
所以,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这都会受股民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的敏感度以及股民自己的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当股票下跌时,很多股民朋友往往会成为风险的爱好者,他们在这个时候不是不知道风险的存在,而是因为心态的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更多的损失。
股市有风险,也就已经表明要我们的每一位入市者都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也希望我们的方法以及经验能给我们的股民朋友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