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险控制部工作流程(共)
风险控制部工作流程
根据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局《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和七部委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制度,围绕公司整体战略目标,为严格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保持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运营,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公司各部门风险控制
按照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公司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形成检查、检验报告,报送公司风险控制部门,风险控制部根据部门报告进行监督评价,在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总经理(或财务总监)报送监督评价报告。
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
1、贷前调查
小额贷款公司接到客户申请后,要本着“小额、分散"的原则,及时地进行贷前尽职调查,在对借款人的收入情况、还款来源、担保等进行系统调查的同时,还要对借款人的信用高低进行评估(财务分析),以确定借款人将来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偿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其内容包括:品德、才干、资本、担保品、经营环境,根据分析的结论,确定授信额度,评估还款能力,预测未来盈利趋势,形成贷前调查报告。
1、贷中审查
风险控制部接到客户经理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即进行贷时法律审查,其内容包括:(一)、借款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法人代码证、贷款卡等法律文件,看是否在有效期内办理年检手续;是否发生内容、名称变更;是否已吊销注销、声明作废等。
(二)、借款人法定代表人的真实性。要审查其身份证原件,核实法定代表人与营业执照上所载明的法定代表人是否相符;该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所规定的有效日期能否保证其签署的与本贷款有关的一切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三)、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的真实合法性,要审查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印章是否使用合法;经办人是否超越职权使用法人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法人及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是否真实,授权内容、期限、事项是否清楚,授权是否有法律依据;审查法定代表人、经办人身份证号码,核对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盖章与预留印鉴是否相符;审查有关合同、文件、授权书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经办人签字,合伙组织是否有各合伙人签字盖章,并审查其身份证。个人借款是否有个人签字盖章并审查其身份证。
(四)、企业产权是否明晰。审查借款人是否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且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重点审查借款人的财产是否产权清晰,是否存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形。
(五)、借款人注册资本是否足额到位及其真实性。要审查借款人由谁出资、所占份额、资本金是否到位,权利义务是否明确,贷款偿还责任是由企业法人独立承担、合伙人连带承担、家庭承担还是个人承担。
(六)、借款人经营方式、范围是否与贷款用途相符。
(七)、借款人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审查借款人全部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是否一致,固定资产中房产、地产应核对产权证。
(八)、承包、租赁经营形式企业的审查。审查借款人章程、合伙协议、承包协议、租赁协议等,了解其经营管理方式,审查其贷款偿还责任是独立承担、合伙人连带承担、家庭承担还是个人承担。
(九)、借款人资产抵押、担保情况。主要审查借款人资产是否已被其他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抵押,如已设立抵押,看留下的是否足以保障贷款安全。
(十)借款人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或成为重大经济案件的被诉人,可能严重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
通过以上审查后,提出审查意见交客户经理进行核实和完善后,上报审贷会进行审批。
2、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要负责贷后的检查管理,主要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内容为:(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贷款卡等年检材料并及时更新档案资料;(2)、股东变动情况资料、公司章程修改资料、实收资本变动信息、对外重大投资信息及其他重要信息,(3)、客户在他行融资信息、担保方式、利率水平信息;(4)、财务报表要按月收集并分析器真实性;(5)、风险预警信号资料;(6)、其他认为需要的相关的资料。如发现上述情况有异样或情况,要及时向风险控制部门报告,风险控制部门经核实后,及时向总经理和风险委员会报告,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化解贷款风险。
贷后管理频度。(1)、贷款发放7各工作日后,贷款尚未全部使用的,应对未使用的贷款继续实行跟踪检查。(2)、贷后日常检查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客户所有业务全部属于低风险业务的6个月做一次检查;(3)、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客户经理要向借款人发出还款提示通知,提醒借款人进行还款准备,如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时还款,要求展期的,客户经理要按程序上报,如同意再进行展期调查、报批、办理有关展期手续;如不同意,要积极督促借款人按时还贷。(4)、客户经理在现场检查后,出具书面贷后检查报告,交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风险部备案;(5)、对贷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情况或预警信号,客户经理应撰写专题报告,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在核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并书面报告风险控制部;(6)、风险控制部根据预警情况,按照公司《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
(一)、保前调查立项
担保公司接到客户申保申请,经初审确定后,根据立项条件和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保前项目评审立项,对已立项的项目,由项目经理报送风险控制部,风险部经理指定风险管理员A、B两名进行初审,A负责《担保评审报告》,B负责提交《补充意见》,经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业务部,建议补充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组织初审,进入初审程序(初审条件参照立项条件)。
(二)、保前初审
1、初审由风险管理员负责,有关联系、协调事宜由客户经理牵头;经进行现场考察的担保项目,初审过程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完成,风险管理员交《担保评审报告》,客户经理提交《补充意见》。
2、个人担保金额在30万元(含)以内,企业担保金额在50万元(含)以内的项目,由风险员负责现场考评;个人担保金额在30--100万元(含),企业担保金额在50--100万元(含)的项目由风险部经理负责现场考评;担保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或风险程度难确定的项目,应建议上级主管参与 现场考评。初审工作从立项开始要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风险部经理根据《担保评审报告》及《补充意见》出具初审意见,将材料移送业务部。
3、项目审批
项目初审合格后,项目经理依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上级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担保金额在30万元(含)以下的项目,由副总经理审批;金额在30—300(含)万元的项目,由总经理审批;30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重大影响、复杂的担保项目,组织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
4、保后管理
(1、)日常跟踪:已担保的项目由项目经理负责日常跟踪,风险部负责监督及风险管理,项目经理根据风险程度定期实地调查和详细记录被担保单位的情况,并于调查后3个工作日内作出《跟踪报告》,经风险部会签后报送公司领导。
(2)、项目经理应于贷款到期前一个月与银行联系,随时掌握被担保单位资金动态,并提醒被担保单位筹资还贷,如有异常应及时向风险部反馈,风险部根据情况建立预警档案,制定风险防范计划。
四、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
一旦发现借款人或被担保人出现预警信号,风险控制部即根据客户经理提供的情况,立即通过有关途径加以核实,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同时按照公司《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损失发生或扩大;对出现贷款逾期和代偿风险的,要果断采取保全措施,确保公司资产安全。
第二篇:风险控制部工作职责
风险控制部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和社里各项风险控制制度。
二、建立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我社经营与业务风险,对全社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提示;
三、负责对全社信贷业务的相关政策及监管意见的传达,接受和配合相关部门对信贷业务的检查;
四、负责对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票据贴现中心的信贷业务及业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需要对上报贷款审查委员会的贷款进行尽职调查,预防和控制操作风险;
五、负责对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授权范围外的贷款资料和调查情况进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抽查;负责对授权范围内贷款的贷后抽查工作;
六、负责定期组织、召开审贷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及时根据会议精神出具会议纪要并交付相应部门办理;
七、负责对全社已起诉的不良贷款进行清收、化解工作;
八、负责对收取的抵债资产妥善保管,确保抵债资产安全,尽快实现抵债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有效转化;
九、负责及时向总经理汇报我社重大信贷决策并揭示信贷风险隐患;
十、配合董事会风险控制与关联交易委员会做好信贷风险预警与调整工作;
十一、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风险控制流程
一、公司各部门风险控制
按照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公司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 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形成检查、检验报告,报送公司风险控制部门,风险控制部根据部门 报告进行监督评价,在5 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总经理(或财务总 监)报送监督评价报告。
二、贷款风险控制
1、贷前调查
接到客户申请后,要本着“小额、分散”或者大额低风险原则,及时地进行贷前尽职调查,在对借款人的收入情况、还款来源、担保等进行系统调查的同时, 还要对借款人的信用高低进行评估(财务分析),以确定借款人将来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偿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其内容包括:品德、才干、资本、担保品、经营环境,根据分析的结论,确定授信额度,评估还款能力,预测未来盈利趋势,形成贷前调查报告。
2、贷中审查
风险控制部接到客户经理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即进行贷时法律审查,其内容包括:(一)、借款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法人代码证、贷款卡等法律文件,看是否在有效期内办理年检手续;是否发生内容、名称变更;是否已吊销注销、声明作废等。
(二)、借款人法定代表人的真实性。要审查其身份证原件,核实法定代表人与营业执照上所载明的法定代表人是否相符;该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所规定的有效日期能否保证其签署的与本贷款有关的一切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三)、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的真实合法性,要审查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印章是否使用合法;经办人是否超越职权使用法人公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法人及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是否真实,授权内容、期限、事项是否清楚,授权是否有法律依据;审查法定代表人、经办人身份证号码,核对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盖章与预留印鉴是否相符;审查有关合同、文件、授权书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经办人签字,合伙组织是否有各合伙人签字盖章,并审查其身份证。个人借款是否有个人签字盖章并审查其身份证。
(四)、企业产权是否明晰。审查借款人是否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且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重点审查借款人的财产是否产权清晰,是否存在产权界定不清的情形。
(五)、借款人注册资本是否足额到位及其真实性。要审查借款人由谁出资、所占份额、资本金是否到位,权利义务 是否明确,贷款偿还责任是由企业法人独立承担、合伙人连带承担、家庭承担还是个人承担。
(六)、借款人经营方式、范围是否与贷款用途相符。
(七)、借款人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审查借款人全部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是否一致,固定资产中房产、地产应核对产权证。
(八)、承包、租赁经营形式企业的审查。审查借款人章程、合伙协议、承包协议、租赁协议等,了解其经营管理方式,审查其贷款偿还责任是独立承担、合伙人连带承担、家庭承担还是个人承担。
(九)、借款人资产抵押、担保情况。主要审查借款人资产是否已被其他金融机构(或其他债权人)抵押,如已设立抵押,看留下的是否足以保障贷款安全。
(十)借款人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或成为重大经济案件的被诉人,可能严重影响其正常经营活动。
通过以上审查后,提出审查意见交客户经理进行核实和完善后,上报审贷会进行审批。
3、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要负责贷后的检查管理,主要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内容为:(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贷款卡等年检材料并及时更新档案资料;(2)、股东变动情况资料、公司章程修改资料、实收资本变动信息、对外重大投资信息及其他重要信息,(3)、客户在他行融资信息、担保方式、利率水平信息;(4)、财务报表要按月收集并分析器真实性;(5)、风险预警信号资料;(6)、其他认为需要的相关的资料。
如发现上述情况有异样或情况,要及时向风险控制部门报告,风险控制部门经核实后,及时向总经理和风险委员会报告,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化解贷款风险。
贷后管理频度。(1)、贷款发放7各工作日后,贷款尚未全部使用的,应对未使用的贷款继续实行跟踪检查。(2)、贷后日常检查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客户所有业务全部属于低风险业务的6个月做一次检查;(3)、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客户经理要向借款人发出还款提示通知,提醒借款人进行还款准备,如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时还款,要求展期的,客户经理要按程序上报,如同意再进行展期调查、报批、办理有关展期手续;如不同意,要积极督促借款人按时还贷。(4)、客户经理在现场检查后,出具书面贷后检查报告,交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风险部备案;(5)、对贷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风险情况或预警信号,客户经理应撰写专题报告,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在核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并书面报告风险控制部;(6)、风险控制部根据预警情况,按照公司《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三、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
(一)、保前调查立项
担保公司接到客户申保申请,经初审确定后,根据立项条件和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保前项目评审立项,对已立项的项目,由项目经理报送风险控制部,风险部经理指定风险管理员A、B 两名进行初审,A负责《担保评审报告》,B负责提交《补充意见》,经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业务部,建议补充材料;对符合条件的组织初审,进入初审程序(初审条件参照立项条件)。
(二)、保前初审
1、初审由风险管理员负责,有关联系、协调事宜由客户经理牵头;经进行现场考察的担保项目,初审过程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完成,风险管理员交《担保评审报告》,客户经理提交《补充意见》。
2、个人担保金额在30万元(含)以内,企业担保金额在50万元(含)以内的项目,由风险员负责现场考评;个人担保金额在30--100万元(含),企业担保金额在50--100万元(含)的项目由风险部经理负责现场考评;担保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或风险程度难确定的项目,应建议上级主管参与 现场考评。初审工作从立项开始要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风险部经理根据《担保评审报告》及《补充意见》出具初审意见,将材料移送业务部。
3、项目审批
项目初审合格后,项目经理依照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上级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担保金额在30万元(含)以下的项目,由副总经理审批;金额在30—300(含)万元的项目,由总经理审批;300万元以上或有其他重大影响、复杂的担保项目,组织评审委员会集体评审。
第四篇:风险控制流程
风险控制是风险评估完成后实施的行为,是风险管理的第二个过程,它包括对风险评估过程中建议的安全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评估和实现。风险控制不属于风险评估本身的工作内容,但与之密切相关。
因为消除所有风险往往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也是近乎不可能的,所以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职能主管有责任运用最小成本方法来实现最合适的控制,将使命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级别,使得对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1 风险控制选项
风险控制是一种系统化方法,高级管理人员可用它来降低使命风险。风险控制可以通过下列措施实现:
? 风险承受:接受潜在的风险并继续运行信息系统,或实现安全措施,以把风险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级别。
? 风险规避:通过消除风险的原因和/或后果(如在识别出风险后放弃系统某项功能或关闭系统)来规避风险。
? 风险转移:通过使用其它措施来补偿损失,从而转移风险,如购买保险。
在选择风险减缓措施时应该考虑单位的目标和使命。要解决所有风险可能是不实际的,所以应该对那些可能给使命带来严重危害的威胁/脆弱性对进行优先级排序。同时,在保护单位的使命及其信息系统时,由于各机构有其特定的环境和目标,因此用来控制风险的措施和实现措施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最好的方法是从不同的厂商安全产品中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再伴以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非技术类的管理措施。2 风险控制策略
高级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在了解了潜在风险和安全措施建议后,可能会问:“何时以及何种情况下我该采取行动?何时我该实现这些安全措施来减缓风险,从而保护我的单位及信息系统?”图1所示的风险控制图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图中,标有“是”的地方是应该实现安全措施的合适点。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点
通过下面的规则可以对这一战略作更加清晰的说明,它对于如何采取行动来控制由于故意的人为威胁所带来的风险提供了指导:
? 当存在系统脆弱性(缺陷或弱点)时:减少或修补系统脆弱性,降低脆弱性被攻击的可能性;
? 当系统脆弱性可被恶意攻击时:运用层次化保护、结构化设计、管理控制将风险最小化或防止脆弱性被利用;
? 当攻击者的成本小于攻击的可能所得时:运用保护措施,通过提高攻击者成本来降低攻击者的攻击动机(例如使用系统控制,如限制系统用户的访问对象和行为,这些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攻击所得)。? 当损失巨大时:运用系统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及结构化设计、技术或非技术类保护措施来限制攻击的范围,从而降低可能的损失。上述的风险减缓策略中除第三条外(“当攻击者的成本小于攻击的可能所得时”)都可运用来减缓由于环境威胁或人员的无意威胁(如系统或用户错误)所带来的风险。安全控制的实现方法
当必须采取安全控制时,可适用如下规则:
解决最大的风险,以最小的成本来足够地减缓风险,同时使风险对其它使命能力的影响降至最小。
下列风险控制方法学描述了实现控制的方法: 步骤1——对行动优先级进行排序
基于在风险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风险级别,对风险控制的实现行动进行优先级排序。在分配资源时,标有不可接受的高等级(例如被定义为“非常高”或“高”风险级的风险)的风险项应该最优先。这些脆弱性/威胁对需要采取立即纠正行动以保护单位的利益和使命。
步骤1输出——从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的行动。步骤2——评估所建议的安全选项
风险评估过程中建议的安全措施对于具体的单位及其信息系统可能不是最适合和最可行的。在这一步中,要对所建议的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如兼容性、用户接受程度)和有效性(如保护程度和风险控制的级别)进行分析。目的是选择出最适当的安全措施,使风险降至最低。步骤2输出——可行安全措施的清单。步骤3——实施成本效益分析
为了帮助管理层做出决策并找出成本有效性最好的安全控制,要实施成本效益分析。
步骤3输出——成本效益分析,描述实现或拒绝一个安全措施时的成本和效益。步骤4——选择安全措施 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应确定成本有效性最好的安全措施来降低单位的风险。
步骤4输出——所选择的安全控制。步骤五——责任分配
遴选出那些拥有合适的专长和技能,可实现所选安全措施的人员(内部人员或外部合同商),并赋以相应责任。步骤5输出——责任人清单
步骤6——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现计划
在本步中将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现计划。这套计划应该至少包括下列信息:
? 风险(脆弱性/威胁对)和相关的风险级别(风险评估报告的输出)? 所建议的安全措施(风险评估报告的输出)
? 优先的行动(将高优先级赋予“非常高”或“高”风险级的项目)? 所选择的预期安全控制(基于可行性、有效性、机构的收益和成本来决定)
? 实现预期安全控制时所需的资源 ? 负责小组和人员清单 ? 开始日期 ? 目标完成日期 ? 维护要求
步骤6输出——安全措施的实现计划 步骤7——实现所选择的安全措施 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所实现的安全控制可以降低风险级但不会根除风险。实现安全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为残余风险。步骤7输出——残余风险清单
上图显示了所推荐的风险控制方法。
第五篇:成本控制部工作流程
一、外部招投标工作流程
收集招标报建所需资料(前期部提供)→通知代理公司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上报投标单位资料→向十二师建设局提交报建表待其批复→审核发放招标文件→组织专家参加十二师开标会议→领取中标通知书→开始签订合同
二、内部招投标工作流程
项目启动→发布招标公告→编写招标文件(需工程技术部提供技术条款)→汇总报名的投标单位信息→发售招标文件→组织开标→汇总整理评标结果→根据招标领导小组确定的中标人,开始起草合同
三、合同管理工作流程
起草合同→根据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修改合同→总裁、董事局批准后通知法务部出合同→盖章→分发合同
四、工程价款审核
确定方案→施工方报价→工程部签署意见→成本控制部按工程部要求审核
五、现场核量流程
工程部确定方案→施工方准备工作→工程部确认是否具备施工条件→成本控制部根据方案及现场实际发生进行工程量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