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结总结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结总结
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刚才资本收益处的同志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会上还印发了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的工作交流经验资本收益处的同志还要做业务专题发言希望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推进工作。下面我根据委里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国有经济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国有企业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省省市两级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与2005年相比实现翻番利润总额增长超过3倍。其中省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4倍、1.7倍、3.5倍。在2010年公布的全国500强企业中我省地方国有企业30户占全省51户入围企业的58.8其中省管企业12户。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范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措施。我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于2008年初开始试行。几年来各地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省管企业资本预算工作顺利推进2008年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省管企业资本预算工作开始试行。四年来省国资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较规范的省管企业资本预算工作体系。
第一、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按照“先立规矩后办事”的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基本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省管企业资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及监督检查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山东省省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省属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的程序和核定办法下发《关于省属企业申报应交利润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应交预算收入申报基数、收缴比例及时间要求出台《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及预算执行办法试行》规定了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流程及预算支出范围制定《省管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加强了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企业行为落实有关责任确保支出专款专用。
第二、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作配合。在研究出台相关的制度办法和预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加强沟通协商。二是与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研究建立了资本预算工作通报协调机制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三是委内建立了主任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职能处室主办、相关业务处室共同协作的工作机制。近期省国资委还制定了《山东省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工作规则试行》就资本预算支出工作流程进行规范。
第三、不断完善资本预算收入测算办法。资本预算工作试行之初企业应交预算收入是以集团公司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基数抵扣以前年度亏损并按《企业财务通则》规定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后按10的比例计算。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对预算收入计算方法做了调整。一是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不重复抵扣。二是对涉及上市公司收益由按实际分红改为按应享有的收益计算应交预算收入。三是对省管企业权属拟关闭、退出企业亏损额予以调整相应调整集团母公司当年应交预算收入基数。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整应交预算收入基数。
第四、充分发挥资本预算的导向作用。省管企业资本预算试行以来坚持了以收定支、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综合平衡的工作原则为促进省管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为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好的发挥了作用。一是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推进省管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这几年预算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弥补职工安置费用不足、解决破产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困难企业职工救助等。二是发挥预算资金的导向作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随着省管企业改革退出任务基本完成资本性预算支出比重逐年加大。2010年资本性支出占全部预算支出的532011年资本性支出占全部预算支出的65.3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三是着眼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发挥资本预算的激励引导作用。2011年通过安排预算支出对省管企业部分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设立省管企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基地建设。
第五、着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强化监督考核工作。为加强对资本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省管企业国有资本预算收益上交和使用行为去年商省财政厅出台了《省管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重点检查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申报的应交利润基数是否真实抵扣因素是否合规二是资本预算资金到位后是否按规划进度及时、足额用于资本预算安排的支出项目三是资本预算资金核算与实际用途、安排是否相符账簿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准确是否存在侵害国有资本或权益的情况四是资本预算资金使用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费用性支出能否实现相应社会效益资本性支出能否优化资产的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各市国资监管机构资本预算工作稳步开展目前我省已有12个市建立了资本预算制度从工作开展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建立了资本预算制度。12个市建立了符合当地实际涵盖预算编制、收益上缴、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的资本预算制度。威海、滨州、泰安、菏泽等市国资委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以国资委为编制主体的资本预算工作体制《意见》出台后统一按照省政府要求进行了调整。为加强基础管理青岛市国资委出台了《收益申报清算》、《预算资金收支台帐登记管理》、《预算收支集中管理》等管理制度。临沂市出台的《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将全部国有企业纳入试行范围。
二是确立了资本预算工作机制。各市普遍建立了企业申报计划、国资委编制建议草案、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草案、国资委负责预算执行等资本预算工作流程。青岛市国资委建立了《资本性收益收缴》、《产权转让收入收缴》和《支出预算编制》等工作流程确保了资本预算工作流畅高效。济宁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贸委、纪委、财政局、审计局、国资委等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资本预算工作领导小组。
三是明确了资本收益收取比例。从收益收缴情况看比例各不相同收入主要由企业上缴利润、股利股息收入、产权转让收入等组成。枣庄、济宁、泰安等市根据企业所处行业不同采取分类设定收益上缴比例方式。济南市、青岛市按10比例上交税后利润。枣庄市采取国有独资资源型企业不低于净利润的30、一般竞争性企业不低于
10、农林水企业不低于5的方式。
四是资本预算资金能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烟台市级资本预算支出在充分兼顾改革、稳定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增资扩股再投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开发研制和引进高附加值产品等。济南市资本预算支出主要包括资本性、费用性、扶持性等支出重点支持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项目。青岛市国资委在资本预算股权投资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通过支持华通集团融资增持青啤股份既保证了国有股东第一大股东地位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支持海湾集团对青岛碱业定向增发业务在加强控股地位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聊城市国资委根据国有经济发展需要逐年加大资本性支出比重2011年资本性支出占支出总额的77。
总的来看省政府《意见》下发以来各市国资委紧密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各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为一项新的工作各市资本预算工作的开展情况还不均衡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部分市尚未建立资本预算制度出资人的收益权职责尚未真正落实现有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评价制度还未完全到位资本性支出规模较小等等。这些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不断加以完善。
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资监管工作和国企改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一是全省国有企业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竞争日趋剧烈国有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带头有作用依然是全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全省国有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问题还比较突出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三是目前资本预算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新问题要解决、新变化要适应。在新形势下资本预算如何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更好地支持全省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需要我们努力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一建立合理的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强化国有出资人履职意识和责任到位资本的收益权是出资人的三项基本权利之一。国有出资企业的利润分配决策是各出资人按《公司法》规定和出资企业协议公司章程约定应履行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利。作为出资人不仅要组织预算收入的上交还要在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上正确行权履职。省管企业的资本经营预算对上市公司的应享有利润作为收益上交基数的调整也是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应牢牢把握出资人的职责定位着手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利润分配决策程序。
二制定合理的资本收益收缴比例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目前资本经营预算收缴比例的确定大多采取了参考的方式。正确把握企业经营积累和收益分配之间的关系对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都非常关键。一要研究企业利润分配结构问题。从省管企业几年来的利润情况看净利润占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占企业净利润的三分之一。要研究真正归属母公司的利润规模还要考虑到企业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二要研究如何针对企业所处的行业领域、发展规划、政策影响等确定收缴比例问题。
三研究资本预算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发挥资本预算的杠杆作用和带动作用国务院26号文件明确规定现阶段资本预算的支出重点应主要用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这种制度安排的根本目的是根据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配置国有资本发挥资本投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国有资本有序合理流动从而更好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因此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牢牢把握资本预算支出的重点和方向针对本地区国资监管的中心任务以培育本地区核心企业增强国有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带动力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本预算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推动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效果。
三、共同努力扎实推进资本预算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3月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鲁政发�6�72011�6�810号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国资国企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是指导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各市国资监管机构要按照省政府《意见》提出的全面建立国有资本预算制度要求认真总结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各项资本预算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于出资人职责建立健全资本预算制度体系资本预算的根本属性是资本核心是经济效益履行的是出资人职能。出资人职责定位是做好资本预算工作的依据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姜大明省长在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设区的市和国有资产规模较大的县市、区要在今年全部建立资本预算制度并逐步覆盖到全部国有企业。按照这一要求要从出资人职责定位出发全面建立健全资本预算制度。尚未建立资本预算制度的市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在学习借鉴中央、省及兄弟市先进经验基础上抓紧启动已经试行资本预算的市要结合资本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收入、支出、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同时各市要加强对县级的资本预算工作指导确保条件成熟的县尽快开展资本预算工作。
二加强收益管理提高资本收益的科学性资本预算的管理主要包括收益的管理、支出的管理、预决算的管理、会计的管理等。收益管理的重点是合理确定收益收缴范围和比例。随着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逐步到位资本预算的实施范围也将扩大要加强对各类国有资本收益的管理确保收益的及时足额收缴。在国有资本收益问题上决不能产生小金库。预算编制过程中要依据以收定支和资本性支出为主的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和重要性顺序及相关支出标准确保建议草案的编制科学合理。要切实加强资本预算的决算管理依据收益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资本经营决算。要通过设立资本预算会计强化资本预算资金的会计管理保证资本预算资金管理账目清晰、依据合法合规。
三加强资本预算支出管理确保预算资金支出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资本预算支出管理是将预算收入根据本级政府对国有企业发展要求通过资本注入等方式再分配并用于国有企业的管理。出资人的职责就是把预算收入资金用好以增量带动存量以支持激励科技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建立规范的支出运行机制。结合当地“十二五”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国资监管机构和国企改革发展阶段性任务正确把握资本预算支出重点和方向。要倡导效益和质量优先原则使有限的资金为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争取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四加强执行监督确保资本预算取得实效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是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资本预算工作的监督检查。一要强化资本预算工作的严肃性加强收益收缴监督实现应收尽收。二是要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的跟踪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并结合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对使用的预算支出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三是要探索建立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督促预算资金使用企业定期报告资金拨付到账、项目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全面掌握资金的运转及使用成效。四是探索建立资本预算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对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落实预算管理工作责任。
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资本预算工作环境资本预算工作涉及部门多、社会敏感度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要建立资本预算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向人大、政府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要及时汇报中央及省有关资本预算工作精神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二是加强与财政、审计等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要引导企业提高对资本预算制度的认识促进企业自觉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局出发积极做好资本预算工作四是加强舆论引导主动宣传资本预算工作通过建立资本预算信息披露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充分展示资本预算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形成公开透明的舆论氛围。
在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一下资本预算工作中的廉政建设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关系到国有资产收益权的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能否管好用好预算资金责任重大。各市国资监管机构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资本预算管理制度和具体业务操作规范真正从制度上、程序上堵塞管理漏洞实现资本预算编制、收益收缴、预算执行等制度的全过程覆盖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行为。同时要切实规范权力运行资本预算工作中凡是有制度规定的都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按程序办事要从根本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要毫不放松地抓好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大家要时刻牢记廉政责任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依法履职全面推进全省资本预算工作运行制度化、程序化、公开化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同志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注度高。从事这项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希望大家认清形势任务加强学习研究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以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工作态度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努力开创全省国资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做法的总结(共)
广元市财政局
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对市级国有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锁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企业范围
在试行编制之前,我市进行了市级国有企业摸底调查,通过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情况及市级各企业主管部门掌握情况,锁定了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企业范围。
二、规范建立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
在认真学习央、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制度基础上,先后草拟和出台了我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试行期结束后,我市根据十八大精神及时作了政策调整。结合我市实际,从2010年开始,将市级行政事业经营性资产收入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范围,做大了收入蛋糕。
三、规范运作,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期间,我市按照相关规定,将所有市级国有企业纳入预算范围,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根据市政府确定的预算支出重点,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并纳入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和重点检查范围,规范实施预算项目。
四、提高工作认识,强化责任义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之初,一部分主管部门及国有企业对利润上缴不能理解,我市通过市领导作要求,财政、国资开展政策宣讲、制度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国有企业负责人对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工作认识,逐步树立对国家资本所有者依法回报的责任观念,全市上下形成工作共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加强财务监督,规范企业管理
先后组织开展了所有市级国有企业利润专项审计及部分市级国有企业利润专项审计,摸清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研究制定各项企业财务监管措施,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六、建立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逐年递增机制,规范市属国有控股公司分配总额。
我市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根据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实行逐年递增。其中:市本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为2010-2011年:5%-10%,2012年:10%-15%;同时规定市属国有控股公司分配总额原则上不少于净利润的45%,2013年:15%-20%;规定市属国有控股公司分配总额原则上不少于净利润的45%,市属国有企业利润上缴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企业利润低于10万元的,则净利润全额上缴。纳入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国有资产收益全额解缴财政,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
七、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积极支持公益性企业及民生项目
我市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断解决国有企业改革历史遗留问题,逐年加大对国有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并将市公交政策性亏损补贴、市天然气公司管网改造和安全隐患排查等民生项目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第三篇: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意见
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意见
鄂政发〔2008〕21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国有资本收益的合理分配及使用,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配置,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积累、发展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及全省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适度集中国有资本收益,合理确定预算收支规模。
2、相对独立,相互衔接。既保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又保持与政府公共预算的相互衔接。
3、分级编制,逐步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编制,根据条件逐步实施。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和征收标准
(一)收入范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具体包括:
1、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的利润;
2、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国有股应分得的股息、红利和股利;
3、企业国有产(股)权转让净收入;
4、国有独资企业清算净收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清算净收益中国有股应分享的净收益;
5、其他按规定应上交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二)征收标准。
1、国有独资企业按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10%-30%的比例征收。具体比例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不同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剩余部分为国家所有,经批准后可转为国家资本金或资本公积。
2、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国有股应分得的股息、红利和股利全额上交。
3、企业国有产(股)权转让收入在扣除相关成本及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剩余部分全额上交。
4、国有独资企业清算净收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清算净收益中国有股应分享的部分全额上交。
5、其他应上交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支出范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主要包括:
1、资本性支出。根据国家和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等要求,安排的资本性支出。
2、费用性支出。用于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方面的费用性支出。
3、其他支出。
具体支出范围依据国家和全省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统筹安排确定,必要时可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项支出。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及分工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独编制,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二)各级财政部门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管部门。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及其他有国有企业监管职能的部门(包括交通、商贸、文教等国有企业监管部门)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以下称预算单位)。
文教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纳入“统一布置、统一编制、统一汇总”的范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实行单独征收与管理。
(三)试行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商预算单位,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各预算单位所监管(或所属)企业执行。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职责分工。
1、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修)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各项管理制度、预算编制办法和预算收支科目;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月报,报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汇总编报国有资本经营决算;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办法;收取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省财政厅负责审核和汇总编制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
2、各预算单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制订本单位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参与制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提出本单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组织和监督本单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编报本单位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草案;负责组织所监管(或所属)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由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按企业财务隶属关系收取、组织上交。企业按规定应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使用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及时、足额直接缴入国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以下程序办理:
1、提出申请。符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使用条件的企业,向预算单位提交申报材料,同时抄报财政部门。申报材料包括:(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使用项目申请表》;(2)项目可行性报告(包括项目目标任务、资金使用总体绩效目标、分分阶段实施目标等)和初步设计书;(3)立项核准(或备案)部门对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文件;(4)经中介机构审计后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5)项目资金证明书,包括项目已投入资金证明书和项目自筹资金证明书;(6)申请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出的企业,应提供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以及企业资金筹措、资产变现等资料;(7)预算单位、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2、项目审核。对资本性投入的项目,由预算单位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项目支出安排初步意见,送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会同预算单位提出项目安排计划,联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对用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出的项目,由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补助方案,联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3、资金拨付。财政部门根据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项目安排计划,下达项目安排计划文件,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资金拨付到用款单位。
4、考核评价。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绩效评价制度。用款单位按规定向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报送财务会计信息并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财政部门会同预算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项目安排计划的依据。
5、监督管理。财政部门会同预算单位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骗取、截留、挪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中如需调整,须按规定程序报批。预算确定后,企业改变财务隶属关系引起预算级次和关系变化的,应当同时办理预算划转。
(四)终了后,财政部门应当编制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草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组织实施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规范运作,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逐步在全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
(一)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暂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7‟100号)规定执行,从2007年开始试编,收取2006年省国资委出资企业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从2008年开始,对省政府各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全部企业(包括交通、商贸、文教等国有企业),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取2007年实现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二)市(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08年开始试编。
(三)县(市、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08年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从2009年开始试编。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制度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做好此项工作。省财政厅要会同省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抓紧制订有关配套制度和办法。各预算单位和有关企业要认真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各项制度和办法。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确保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四月十六日
第四篇:上海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办法
上海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根据《上海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是指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以下简称“其他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指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要求,以及本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安排的支出。
费用性支出是指用于处置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等方面的补助性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依据国家和本市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等,统筹安排确定的国资监管、国资预算管理相关的支出以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补充社保基金等支出。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方向和重点,应当根据本市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务适时进行调整。
第三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由预算单位根据市政府对本市产业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以及国资监管等要求和相关工作需要,在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时提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计划,对于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的支出项目,或因收入规模限制,上一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足额安排的支出项目,预算单位在安排当年国有资本预算支出时应予以优先安排。
第四条
市财政局统筹当年可安排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以及预算单位编制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安排的支出项目,确定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其他支出的具体内容,形成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安排。
第五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应严格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确定的支出内容执行,遵循先收后支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拨付。
第六条
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市财政局下达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批复的明细支出项目,组织所监管企业具体实施。
第七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本性项目支出,在具体执行时,由各预算单位向市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资委关于对部分市属经营性国资实施委托监管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9‟45号)的要求,明确项目的具体出资人以及资金到位的具体时间要求。
第八条
资本性项目支出在具体办理资金拨付时,市财政局 2 根据预算单位的书面申请,并经审核后,直接拨付到市政府明确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单位,由其拨付项目具体投资人或项目投资受款单位。
第九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费用性项目支出,在具体执行时,由各预算单位向市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明确费用性支出的具体项目和受款单位。
第十条
费用性项目支出在具体办理资金拨付时,市财政局根据预算单位的书面申请,并经审核后,按国库直拨的办法,直接拨付到受款单位。
第十一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其他支出,在具体执行时,属于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部分,由市财政局直接办理预算划转手续。属于国资监管、国资预算管理相关的其他支出的具体执行参照费用性支出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二条
费用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规定的内容,应按照《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三条
市财政局应在接到预算单位有关预算执行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预算支出申请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并将办理结果告知预算单位。
第十四条
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支出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各预算单位执行市财政局批复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过程中,出现需调整支出的情况,应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并按程序上报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支出项目。
第十五条
对于预算执行中,已批复预算总额内的支出项目调整,各预算单位应按照市财政局印发的《关于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动态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的有关规定,提出预算调整建议,按照规定程序报请审批后,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调整批复,执行调整后的预算支出。
第十六条
对于预算执行中,由于出现超收收入或欠收收入,需要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规模的,或者遇到国家和本市相关政策调整,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情况,各预算单位应提出预算支出调整建议方案,由市财政局综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预算调整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后,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调整批复,执行调整后的预算支出。
第十七条
各预算单位应对已拨付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各项支出进行定期跟踪检查,掌握资金的使用进度和效果情况,监督预算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
第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国资委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适时组织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和绩效管理,不断规范预算资金的使用,提升资金的使用绩效。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各项支出内容,接受市审计局等职能部门的审查和监督。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此前有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探讨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定性与定位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首先应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定性与定位谈起,因为这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而且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定性与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否正确。
关于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定性、定位问题,目前存在两种认识:
第一种看法,认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上。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依据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决议和条例。如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再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种看法,认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性、定位于行政化的监管者。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依据有:(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名称就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在《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也提到了国资委要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3)从国资委人员(如能力、素质和专业优势)来看,他们大部分来自党政机关,比较擅长于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而对出资人的职责却比较生疏,因此也乐于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性、定位于行政化的监管者。
上述两种不同的看法,究竟哪一种看法更符合改革的实际?就第一种看法而言,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性、定位于“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上,就是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实行政资分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而政府其他部门、机构也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彻底改变过去政资不分的局面。这是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一脉相承的。就第二种看法而言,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性、定位于行政化的监管者,势必存在一个问题,即这种“监管”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监管?是政府作为公共行政部门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监管,还是政府履行所有者职能对其财产的监管?如果是前者,那就是旧体制的复归,违背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政府双重经济职能分开”的初衷;如果是后者,则本身就是在履行出资人职责,即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这里的关键是要区分资产监管与公共监管的不同内涵。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是比较恰当的。那么,这种定性、定位对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首先,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就表明它本身不是政府机构,而只是政府的代理人,是各级政府的“直属特设机构”。尽管出资人也要对其资产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但它与政府部门的行政化监督管理职能是有根本区别的,是通过发挥其出资人的职能和作用来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因此,这种监督管理从本质上来说,主要是一种经济性职能。其次,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必然要求国资委强化其出资人的权利与责任,诸如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的经营收益权、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权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及相关的财务制度;提高资本运营的能力与技巧;建立国资委自己的良好治理结构和约束机制,等等。而这些都将强化其经济性,淡化其目前的行政管理色彩,对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将是十
分有利的。
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的原则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应当贯彻以下原则:
1.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为了搞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设置一定数量的管理与监督机构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定要因事而设,讲求实效,并且在开展工作时要讲求效率,切忌机构重叠、人浮于事,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2.坚持监管机构与商务运作机构分开,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授权营运机构商务操作平台的作用。如前所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定性、定位于“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上,但这里可以有两种选择:(1)由国资委直接作为企业的出资人,进行出资人的商务性操作;(2)设立中间层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来充当企业的出资人,代替国资委进行出资人的商务性操作,而国资委则对中间层公司的运作进行监管。根据国资委目前人员的素质状况、专业特长及从防范经营风险考虑,目前似乎采取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宜。但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监管机构与商业运作机构分开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授权营运机构商务操作平台的作用。
3.建立健全编制、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预算管理体制。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在预算管理体制上贯彻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使预算管理在编制、执行和监督三环节上适度分开,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办法。按照他们的做法,在每一个预算开始之前,由政府预算编制机关负责预算的编制;经立法机关审议批准,成为正式预算;预算开始之后,由政府行政机关负责执行预算,并由审计机关进行日常监督;预算结束后,由预算执行机关就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编制决算,经审计机关审计后,由立法机关予以批准。这样做的结果使得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分离开来,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来负责,这些机构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保证了预算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我国在预算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三权分立的思想,科学合理地设置机构,特别要强化立法、司法机构的监管力度,使整个预算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及管理流程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是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及其相互之间权、责、利的划分。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实践中,根据各国改革的经验及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人们比较一致地认同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企业”的三层次管理体制,并且无论从中央还是到地方都先后建立起了这种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从这一现实出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可以考虑采取“国资委-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二级预算管理体系。在这个预算管理体系中,国资委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宏观调控主体,负责所辖范围内整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组织管理工作;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微观运作主体,只负责它那一个营运机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组织管理。实施二级预算管理体系能够与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架构保持一致,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组织管理提供实际操作平台和组织保障。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流程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流程是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编制开始到审批、执行,再到决算和考评的整个管理过程。在此按流程的顺序对其5个方面14个基本环节逐一地加以阐述。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
(1)国资委必须在每一开始前的两个月(建议在上10月底前)下达下一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的原则和要求,部署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具体事项,规定预算收支科目、报表格式、编报方法。
(2)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应当根据国资委的要求,结合本机构的情况,编制本机构的预算草案,并于初(建议在2月初)报国资委审核。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凡按规定应当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范围的,必须实事求是填列。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核
(1)国资委审核、汇总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预算草案,并在综合平衡国资委财力的基础上,编制本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除包括国有资本营运机构的预算外,还应包括国资委从所辖范围整个国有经济大局利益(如适应国有经济实施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出发进行宏观调控的部分,而不是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预算额的简单加总。
(2)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出来后,应将其及时上报同级政府和人大审核、通过。最后,国资委将同级政府和人大审核、通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案向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下达。本项工作应在每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完成。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
(1)预算开始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在同级政府和人大审核、通过前,可先参照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金额安排支出,预算经同级政府和人大审核、通过后,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2)国资委按同级政府和人大审核、通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案,积极督促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完成国有资本预算收入任务,监督检查各单位管好、用好资金,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编制、汇总分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报表,定期向同级政府和人大报告执行情况。
(3)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必须按规定,积极组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并按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向国资委报告本机构预算执行情况。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预算执行单位应按规定及时足额收缴各种收入,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减收、免收或缓收,并及时将收入纳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应按规定管理预算支出,不得将预算支出挪作他用或截留。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决算
(1)国资委和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在每一预算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数字对账工作。决算草案各项数字应当以经核实的会计数字为准,不得以估计数字代替,不得弄虚作假。
(2)各国有资产授权营运机构要按照国资委的部署,认真编制本机构决算草案,并附决算草案详细说明,经机构法人签章后,在下一初(可考虑2月底前)报国资委审核。
(3)国资委在审核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上报的国有资产经营决算草案的基础上,汇总编制本委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草案,于下一的一季度末上报同级政府和人大审查批准。
(4)国有资本经营决算草案被批准后,国资委应当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批复决算。本阶段工作应在下一二季度初完成。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考核与评价
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作为国有资产授权营运机构经营业绩评价的依据之一,与企业考核评价、年薪制、股票期权激励挂钩。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好、效果突出的单位,国资委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虚报、瞒报及不按规定完成预算收支任务的予以处罚。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督体系
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督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内部的监督,这主要指与国资委同级的政府对国资委以及国资委对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监督;二是来自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外部的监督,这主要指人大、社会中介机构——审计部门对国资委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监督。前者已包含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流程之中,故这里不再赘述,而
主要研究后一方面内容。
关于人大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这是完全必要的,因为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同时它又是立法机构,理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监督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重任。
人大机构中与政府预算工作直接相关的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实行的是单式预算,没有专门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此,要适应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需要,还得先在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下设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专门机构,其职责就是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严格监督。首先,当国资委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上报到人大以后,这个新设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门机构应对其进行认真审议,提出修改意见。预算草案一经人大审议通过,就形成预算法案,成为法律,国资委及所辖企业都必须依法严格执行。其次,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门机构也要层层把关,细化预算科目,强调透明度,加强对预算调整、预算收入使用和预算科目之间资金调剂的审核和监督。最后,对国资委上报的国有资本经营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门机构也要进行严格审议与批准。
至于社会中介机构——审计部门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监督,就是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对预算执行及决算进行审计,这也是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进行监督的重要内容。人大应加强审计的力量,可考虑建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或聘请独立的审计机构对预算执行及决算进行审查。国资委也应设立审计部门对下属国有资产营运机构进行审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督体系的组织架构可用图1简略表示。
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的配套改革措施
为了构建完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与监督体系,还需要采取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加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国有资产法》迟迟不能出台,国资委的功能定位、管理模式以及与财政部、发改委、社保基金理事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始终无法明确界定,致使国资委处处受到掣肘,工作难以深入展开。因此要尽快出台《国有资产法》,为国资委的具体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操作规则。随着预算管理和国库制度改革的逐步深人,1994年颁布实施的《预算法》中关于预算的编制、审批、调整和监督的规定,已不能适应各级人大加强对预算审查监督的要求。应尽快修改预算法,健全、完善预算管理体制,使政府预算更加规范、透明。同时对预算编制的时间、内容和程序作出更为科学的规定,使《预算法》更具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还必须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机制,严肃财经法纪,对违反预算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2.设立相关职能机构,充实技术力量。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缺乏相应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就很难对预算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监督。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各级国资委都应成立预算部门,来承担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早于1998年12月就设立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但仍需要进一步适应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需要,建立专门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机构。从目前地方各级人大的机构设置来看,尚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缺乏专业性较强的审批预算服务机构。同时,地方各级人大的财经委员会一般人数较少,日常还要开展其他工作,不具备提前介入和初审的能力,这样审查监督工作往往难以深入。因此,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抽调一批具有专业知识,长期从事财政、审计、统计分析工作的人员成立预算工作委员会,为地方人大审批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提供技术支持。
3.加强审计力量,建立人大审计制度。从世界各国审计机构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趋势来看,各个国家审计机构的名称、职权不一,产生和组成的办法也有区别,但共同点就是协助议会审批监督预算。在我国,建立人大审计制度已提出多年,应尽早把各级审计机关划入各级人大序列, 使各级审计机关协助同级人大对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这有利于把人大经济监督推向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的轨道,以解决人大经济监督过多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被监督者)的问题。囿于政治体制,也可考虑建立人大自己的审计机构,由各级人大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保持预算监督的独立性。
4.运用当前国库制度改革的成果,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的监管手段。对收入项目,要保证国资委收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及时、足额纳入国库;对支出项目,也要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计划严格审核,实行单一账户制度,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执行,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