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寒山区学校学生过冬取暖存在的困难及一些建议
高寒山区学校学生过冬取暖存在的困难及一些建议
随着冬季来临,高寒山区一些学校学生冬季取暖的问题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从国内某地区的一份调查报告上,一组组数字让我们感到不安:在该地区的一万余名高寒山区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约占到40%。并且由于这些学生处于边远苦寒的高山,因此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在离家一二十里的乡镇中小学寄宿。他们的日均生活费不足6元,两三名学生只能盖一床被子,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越冬衣物和棉鞋。同时,由于学校位于高山上,冬天温度极低,甚至把水管冻结,使得学生的供水仅仅只能维持饮用,一个星期在学校根本没有洗漱用水,更谈不上热水的使用。也许对别人来说,冬季是赏雪游玩的最佳季节,可是对于这些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学生来说,冬季越漫长,意味着难以忍受的寒冷越漫长。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民间的高度关注,更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一是家庭生活的贫困,让贫困孩子求学之愿困难重重。就以忠县的石子乡来说,由于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加上地处高山苦寒地区,历来素有忠县西藏之称,为忠县最为偏僻贫困的乡镇之一。该乡的人均纯收入在忠县28个乡镇中居于下等,全乡绝对贫困人口达总人口四分之一,相对贫困人口达总人口一半之多。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农村的青年男女大都远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全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每年3000多元的收入让家入不敷出,贫困的家庭使得学生仅仅只能图个吃饱饭,但冬天大雪,学习的御寒衣物就严重不够了。即便在太阳高高挂的冬日晴天,但阵阵寒风仍将穿着一件薄毛衣的学生们吹得瑟瑟发抖。“一些孩子整个冬天就只穿着一件薄毛衣,脚蹬一双单球鞋;有的孩子衣服上也补补丁丁,从进入冬季到冬季结束,他就没有换过一次衣服,因为冬天就只有这么一件厚实的棉衣。”学校老师这样说道。
二是环境条件的恶劣,让贫困孩子就学之路举步维艰。作为忠县最为偏远贫困的乡镇,石子乡环境的艰苦不言而喻。就在两三年前,全乡还没有通自来水,连乡场上的职工教师们也要提着水桶去打水喝。全乡只有一所中心完小,偏远的村子如向阳村、芋溪村等,学生读三四年级就要到乡场完小读书,因为乡场离村子实在太远,这些年龄不过八九岁的小孩子们就得开始寄宿。在城市中,八九岁的孩子还在天天钻在爸妈的怀里撒娇,可是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就得寄宿在离家几十里的学校里,开始进行独立的生活。环境条件的艰苦,学生们的年幼不懂事,使得他们的冬天困难重重。很多学生的一双小手整个冬天都冻肿得像红萝卜一样,一些学生的脚后跟甚至发裂流血,苦不堪言。
三是学校经费的足,严重制约学校教育发展。每年投资的教育经费基本用于危旧房改造,贫困学生学费、杂费及生活费用的补贴以及教师培训、远程教育等方面,而对于寄宿制学校取暖只能采取教育拨一点、学校自己贴一点等方法勉强维持。此外,生活基本用品严重不足是造成寄宿制学校冬季取暖不足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基本上寄宿制学校都存在被褥单薄、越冬衣物不足、伙食标准低等现象。经费的不足,使得学校本身也是有心无力。
针对以上几点,提出以下几条能够改善高寒山区学校学生冬季取暖的建议。
一是加大扶贫力度,切实增加群众收入,从根本生解决学生贫困。石子乡近几年依托资源和旅游优势,经济发展速度飞快,20012年与三年前比较,人均纯收入增加5000以上,真正实现农民群众三年户增收一万元的目标。同时,政府加大扶贫力度,通过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助等多种形式,逐步改善农民群众落后的面貌,使得农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里有了余钱,学生们过冬也才能够穿上温暖的新棉衣。
二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出行方便。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乡、村、社公路全硬化,方便群众出行。以往不行需要一两个小时的几十里山路,现在坐车只要十几分钟,大大方便了学生们的就学条件,冬天也不用留在学校寄宿,早出晚归的上学方式让农村的孩子们每天能尝到家中香喷的饭菜,烤到温暖的火炉。三是多方筹措供暖资金,努力筹措冬季学校取暖经费。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各项要求,努力筹措冬季学校取暖经费,并设立了专门的账户,加强对取暖经费的监督管理,决不允许截留、滞留和转移、挪用取暖专项经费,确保学生冬季取暖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校,并全部用于学生取暖。
此外,要大力开展防寒取暖及安全教育。各学校在校园内外合理设置提示牌,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被,防止出现冻伤事故。学校制作了校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向学生宣传冬季防寒取暖及生炉取暖安全常识。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自供暖学校的取暖锅炉、生炉取暖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深入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场所,实地查看供暖设备和通风设施,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现场给出指导意见,并限期进行维修改造,确保冬季供暖设备设施安全;加强对学校锅炉操作员的培训,制定了供暖应急预案;加强了采暖用煤情况的采购督查。
第二篇:工作总结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乡2011工作总结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在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
2011年,我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造全国果业强乡、全省文明乡乡、全市宜居城乡”的三大目标,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地开展。今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3.35亿元,占年计划的105%,其中: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占年计划的103%;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占年计划的108%。同时,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占年计划的110%;农民人均纯收入5960元,完成任务5711元的104%,同比增长2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6224元,完成任务26181元的100.1 %,同比增长23%。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发展持续较快增长
1、今年新栽苹果6670亩,完成任务的119%。苹果套袋2亿只,铺设反光膜5500亩,果园种草10000亩,树盘覆盖7000亩,召开农民技术培训会20余场次,印发宣传资料2.2万余份,培训果农8040人次(其中技术员780人次),全乡挂果园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优果科学技术到位率100%,消除了“四项”关键技术推广死角,优果率达到90%以上。创建市(区)级示范园39个、面积4000亩。配合区果业局完成**生态示范村建设任务。建立直销窗口4个,召开促销座谈会5场次,培养发展了10名营销大户、67名经纪人、19名果商。利用电脑
工作任务,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配合区林业局完成了刘家沟村两委会活动场所的绿化工作。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581万元,村庄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5、种植粮食2万亩,产量达到5260吨。其中:种植小麦1.2万亩,玉米7000亩,油菜2300亩、产量达到173吨。种植烤烟500亩、产量达到1020担。中药材种植506亩。发展蔬菜2490亩,产量达到3169吨,新增设施蔬菜300亩、630吨,建成了**蔬菜示范村,食用菌产量109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疫苗利用率达到100%,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
(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年召开了2次科技工作专题会议,建立**村、**村2个科技示范点,共组织苹果栽植、畜牧养殖等各类培训35期、培训5250人次。
2、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计2020人。
3、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成功举办了“颂歌献给党,红歌大家唱”歌咏比赛、“党在我心中”诗歌大赛、“党旗飘扬”书画展等文艺演出活动6次。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工作管理的力度,我们采取每季度1次的抽查或突击检查,对学校、幼儿园周边环境进行重点检查,对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4、2011全乡共出生205人,性别比为97。计划生育率98%,出生率为7.3‰,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累计手术192例(女扎25例、上环167例)。各项计生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清理清查率、手术及时率、育龄妇女三查率均达到100%,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拆除违规建筑,硬化巷道,粉饰裸墙,修建垃圾屋,配备垃圾收集车、垃圾箱,设立垃圾填埋场,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全乡所有的行政村达到卫生村标准,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考核中,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表扬。
投入“四创”资金60余万元,完成乡区减速带设臵、排洪渠清理、人行道渗水砖铺设,配备了果皮箱,补植、修剪行道树。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周末卫生日制度及加强环境秩序综合治理等措施,乡区环境面貌大为好转。
2、全乡耕地保有量2.88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336万亩。成立机构,落实专人,加强对全乡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零伤亡”。
3、完成春季造林1000亩,育苗30亩,四旁植树20万株。新栽干杂果700亩,改造提升1200亩。着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全面完成了集体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任务。
(五)社会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1、调整充实了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与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及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53份,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50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7份。向珠峰煤业有限公司派驻了专职驻矿监督员。
2、与各村、辖区各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17份,提高平安建设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坚持每月召开2次矛盾纠纷排查会,通报矛排结果,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黄牌警告”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切实发挥乡信访联
恳请区政府及区级相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育布局不合理,辖区内**高中学生数量少且素质较差,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建议撤销该学校,将闲臵土地流转出去,积极鼓励推动农民进城。
(三)城乡统筹规划先行,避免盲目推进,造成重复建设,建议全区统一在2至3年内高标准完成各乡乡城乡统筹规划,同时配套完善相关的政策。
(四)我乡是2002年全省第一批小城乡建设示范乡,是建乡较早的一个乡乡,是印台东部集贸大乡,交通便利,但是后来由于305修成后,**乡区位优势大为减弱,小城乡建设步伐迟缓,基础设施欠帐较多,项目争取难度加大,资金缺乏。尤其是未列入全省107个重点乡之列,缺乏投资渠道,更加制约了小城乡的繁荣和发展。建议区政府能够将小城乡建设维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小城乡开发建设。
(五)村组干部待遇低,日常工作繁琐,导致基层干部队伍不稳定。建议切实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工作报酬,保障待遇落实。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村组干部队伍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篇:学校存在的困难情况(范文模版)
学校存在的困难情况
近几年,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全面实施“两基”攻坚战略以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资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玛沁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随着“两基”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校现有的校舍、师资、基建等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所需,成为制约我校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建设方面 1、2007年我校拆除80年代所建的土木结构教师住房4排38间,消除了我校教师住D级危房的安全隐患,但教师住房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绝大部分教师在校外或租房居住,加上我校校园围墙、厕所等多处出现倒塌、裂缝,虽经过几次维修,但给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日常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我校只有一栋学生公寓楼房,每间房屋都安排12—20多人,只能满足现有的在校生住宿所需。由于学校无法安排多余的学生在校住宿,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将严重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师紧缺方面 我校的师生比为1:22,加上寄宿制比普通学校管理难度大,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和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特别是专业教师的紧缺,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我校现在急需的专业教师有英语、音乐、美术、计算机、生物、化学等教师。
(三)校园道路硬化、绿化方面
由于受本地区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我校校园绿化建设发展极为缓慢。我校的校园绿化起步较晚,校园硬化、绿化建设几乎为零。解决对校园主要道路硬化及美化校园环境所需经费是我校构建标准化校园的一个瓶颈问题。
(四)体育设施简易、陈旧
我校只有一个简易篮球场和一个沙石路面的足球场,健身器材等体育设备几乎为零,给我校师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美化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以上问题是我校在长远发展,提高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希望上级部门能结合我校实际,给予逐步解决为感!
第四篇:山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山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南河镇中心学校帅德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成为趋势。在山区农村,绝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外出务工,很多是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其结果是造成大批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要不就是自己照顾自己,要不就是被爷爷奶奶代管,或者是由亲戚托管。他们长期缺乏父爱或者母爱,更缺乏父母的教导,针对这种情况,山区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本人发现了一些山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山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
在农村学校,一直受之前的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校里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他们受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忽视对道德教育的开展。
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严重脱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对已经变化了的农村现状没有深入的研究,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
三、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缺失
当前,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四、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导致目前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第五篇: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大石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自治县扶贫办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大石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依然很大,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钱少粮、缺衣少住、入学就医和群众饮水困难等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如此,落后的交通条件、闭塞的信息、脆弱的经济基础,犹如一道道鸿沟,严重制约着大石山区特困村群众发展。
一、大石山区基本情况
石山地区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土地极其稀缺,同时又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而本地区工农业不发达,无力吸收过剩的劳动力,由此造成石山地区的贫困。这些地区耕地面积少,除一小部分地区是峰谷平原外,绝大部分是石山坡地。但是,这些区域却聚集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低比较少,土地又贫瘠,耕地短缺,决定了石山区在农业经济时代是难以摆脱贫困。
二、大石山区的主要特征
一是贫困面广。石山区所属的县、乡镇、村都是被国家列为扶贫开发新阶段重点扶持对象;二是贫困人口多。按照新调整的1196元贫困人口标准测算,大石山区的贫困人口占的比例多;三是贫困程度深。大石山区贫困人口的贫困特点各不相同,有的缺粮,有的缺钱,有的无住房,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的相对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旧观念依然存在,自我致富、自我发展的能力较低。近年来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搞好石山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面临着艰巨的扶贫任务。目前,就我县而言,全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村99个,占全县村级数的70.2%,有贫困人口 7.23万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19.05%。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95元,位于全区倒数第一。全县贫困人群中普遍存在在综合素质低、缺乏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劳动技能和生产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脱贫标准低,生产条件和科技素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遇到较大自然灾害或天灾人祸,绝大多数脱贫人口容易返贫,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二)面临发展基础的制约。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不仅科技含量小、市场需求弹性小,而且附加值低,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短、产业拉动作用受到限制;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95元,分别比全区、全国低3224元 和1848元),农民用于生产的投入少,绝大多数农户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三是基础条件薄弱,石山地区农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三)面临着环境因素的制约。从环境方面看,石山地区贫困人口多住在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的贫困人口甚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土地贫脊,主要靠牛耕锄挖,劳动生产率低下;一些地方石漠化比较严重,既缺水又缺燃料,失去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石山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滞后,开放程度极低,对外经济交往不多,外来投资者少,这也直接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发展。
(四)面临着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瓶颈制约。一方面,石山地区农民十分缺乏有效的科技指导,直接制约了农业结
构调整的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原有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已是“线断、网破、人散”,大量的科技人员养在机关,农业科研成果远离农民,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乡镇各站(所)科技人员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几分几合,事权、物权属乡镇直接管辖,其工作精力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乡镇的“中心”工作上,几乎没有时间投入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缺位”现象普遍存在。
(五)特色产业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群众普遍思想观守旧,视野不开阔,多数人沿袭古老的生产方式零散生产或经营,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高或自给自足观念严重,市场概念模糊,信息不灵,不知道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专业化生产观念等等,使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四、对策思考
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石山地区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多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如果缺乏完整的制度措施和政策支撑,只是简单的强调农民需要资金、技术和把资金、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最终都将有可能演化为政府人员的“一厢情愿”。开展扶贫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市场机制、农民需求和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同时政府部门也要通过自身的创新带动整个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同时又要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相配套,通过创科技扶贫方式,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一些长效机制使科技知识真正广泛渗透到农业产业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促进石山地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石山区高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农业靠天吃饭局面一时无法改变。要实现贫困人口长期摆脱贫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作好“两个转变”,真正树立科教兴县和科技扶贫的思想,以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帮助、扶持贫困人口提高自身素质,使之具备积极参与致富活动的能力和条件。以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为手段,利用科技力量战胜贫困。其主要对策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搞好石山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是当地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臵,落实好县、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格局。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看扶贫开发成效,要看群众是否解决温饱,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是否改善。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帮扶。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挂点联系一个贫困村,帮扶一个贫困户。乡(镇)和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都挂点帮扶贫困村,并明确了帮扶时间、帮扶目标、帮扶方式和帮扶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包村单位的各种优势,帮扶干部利用自己科学知识较为丰富和信息较为灵通的优势,为贫村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村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石山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涵盖面广,涉及多个部门,要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扶贫、计划、交通、水利、电业等部门配合做好贫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实施上级分配给我县各项财政扶贫项目和以工代赈项目;农业和林业部门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科技部门做好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宣传部门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报道,广泛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关政策,鼓舞干部群众的斗志;财政、审计、纪检部门做好扶贫资金的管理、审计和监察,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效益,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合力。
(三)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执行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认真巩固“两基”成果,农、科、教互相依托,努力提高石山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力开展
科技普及和科技培训,培养造就“乡土人才”和新一代农民,通过典型引路、科学示范,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从心底里激发“不应苦熬,但要苦干加巧干”的强烈持久的脱贫致富的欲望,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健全培训网络,增加培训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石山地区贫困农户手中,增强劳动者的科技意识,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造就一代新型农民。同时,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选拔,重点对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力扶持、培养回乡知识青年和乡土人才,创建一支科技扶贫的“永久牌”工作队伍。
(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当作扶贫工作一件大事来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成立组织机构,健全信息网,建立健县、乡、村劳动服务网络,为农户提供劳务信息。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工作站,为他们排忧解难,收集和向本地区反馈企业的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1—2门就业技能,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参与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地客商和本地能人创办企业开发地方特色产品;采取亲情招商办法,鼓励在外本县籍懂技术、有资金、会管理的经济能人回乡创办企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在本地转移就业。
(五)抓好生态扶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防止掠夺性开发,以自治区开展“十百千”项目为载体,在石山地区贫困村特别是大石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就如我县大力发展毛葡萄产业,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分,打好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种植、群众容易接受的,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和用材林。继续推广使用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薪柴消耗,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创造条件。
(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是扶贫开发工作最根本的措施。加强以提高人的素质、人的能力建设为目的的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力实施科技扶贫,组织科技进村入户,加快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贫困农户学技术、用技术,提高种养加工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七)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提高扶贫效果。扶贫资金 管理使用要实行“阳光工程”。在资金使用上,要按照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每年制定的计划,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确保重点,突出效益,并实行张榜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做到公开公正。严格推行公告、公示和报帐制度,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按计划执行,由项目实施单位提交项目执行计划。财政、扶贫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展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组织实施,不得随意变更、滞留、挤占和挪用;在资金的管理上,严格按省市要求,专户储存,捆绑使用,由县扶贫、经发部门共同监管使用,避免资金外流和挪作他用。扶贫项目一律实行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验收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真正到村到户,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审计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定期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及时报告,并纠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