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石阡县紧紧围绕省第五轮“石阡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试验”主题,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始终遵循山地经济规律,以现代高效为路径依托,以园区引领为推动载体,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瓶颈,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坐山吃山、坐山养山、坐山治山、坐山靠山,着力念好“山字经”、唱好“龙头戏”、打好“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的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2014年10月,在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工作中,石阡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
一、依托自然禀赋,“以山聚财”探新路
(一)产业进山、产品出山,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结合山区实际,确定以茶叶、林业、烤烟、蛋鸡养殖为主导,大力发展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2.5万亩,居全省第二,建成茶叶初、精加工厂84个,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22家,“石阡苔茶”先后荣获“贵州三大名茶”、“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企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为造林主体,以先植后补、非林地林木确权、林权证抵押贷款及森林政策性保险等为具体抓手,快速推进生态大县建设。两年来,申请实施造林补贴面积12.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5%,获国开行林权抵押贷款1.64亿元。种植烤烟4.6万亩、中药材5万亩、水蜜桃2.2万亩、养殖蛋鸡140万羽,年产值分别达1.3亿元、2.5亿元、0.34亿元、2.2 亿元。
(二)园区环山、基地绕山,打造农业发展平台。坚持“以园带区、以区带业、以业带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让山地种出“摇钱树”,生出“金元宝”。围绕茶、果、药分别以规模化的基地、专业化的管护、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打造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园区11.5万亩,先后建成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青阳现代烟草园区、石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汤山现代农业展示和观光示范园区、聚凤油茶园区、白沙羊角山茶叶园区、大沙坝食用菌园区等9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五德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本庄蛋鸡养殖产业示范园区被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进行重点打造。
(三)投入强山、基础壮山,全力夯实产业基础。农业要发展,基础要先行。石阡县通过捆绑项目、整合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水利(饮水安全)、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农业机械、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石漠化治理、通村油路、退耕还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产业基地、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茶、烟、畜等重点园区公路116.78公里,实现了产业区全面通公路,重点园区全面通油(砼)路;投入10.65亿元夯实水利基础建设,投入1.32亿元完成土地整治4.4万亩,投入1000余万元提升重点产业园区供电保障能力。农业基础实现全面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游客上山、农民下山,助推农旅深度融合。农村发展,关键在促农增收。石阡县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思路,把龙塘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打造成石阡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依托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把尧上仡佬族民族文化村打造成展示石阡民族文化的形象窗口和精品景点;成功举办两届五德桃花节和龙塘采茶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游园采果、休闲养生、体验农事,全面带活了园区及周边餐饮等服务业发展。通过推动农业园区转型发展、标准化接待、特色服务,走出了一条量、质并举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不仅转化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借山聚财的“农旅融合”效应日益凸显。
(五)保障护山、机制助山,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石阡立足县情,在山地现代农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围绕“三个万元”工程和“1112”扶贫增收计划,在强化项目推进保障和机制助推上下功夫,探索并建立了政策扶持、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服务、农作物保险等一系列发展的体制机制。先后出台了《生态茶产业建设安排意见》、《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案》、《支农专项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等,为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快速有序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山地农业求变,“五重五强”促转型
山是石阡农民群众的“金饭碗”,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是石阡特色,也是石阡优势。该县充分吃透中央、省、市精神,认真研究县情、农情,着力在“五重五强”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山地农业的“规模化、多元化、集约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一)重土地流转强化园区带动促规模化。通过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创新土地经营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一条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之路。一是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成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积极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村委会根据流转的土地划分为若干承包单元,同价流转给有意愿、有实力发展产业的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县级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和群众推选出的监事会和理事会,负责土地纠纷调解和村委提留管理费、保险金监督。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摞荒地流转:召开群众会,引导农户将摞荒地向村委会流转,村委会再同价流转给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村委会按年度支付租金,前三年农户可以在自己流转出来的土地上套种花生、中药材、红薯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获得收入,并可获得每亩200元的管理费。产业(园)流转:按照“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企业(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三种主要运行模式,采用农户入股的方式,农户将自己种植的茶叶(油茶)、经果林、中药材等产业(产业园)流转给企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又参与企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管理、收成,农户按月获得“薪金”,年底参与分红。村委会根据当年效率分配利润,农户占自己流转产业面积总利润的82%,村级提留总利润的15%,预留3%作为风险金;村级提留总利润的15%,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由村监事会和理事会全程参与监督和管理。三是加大土地流转扶持。对大户50亩以上、家庭农场100亩以上、专业合作社和企业200亩以上,且流转年限10年以上的,流转面积、定植时间、流转依据报县茶叶局和县园区办备案,对手续齐备、合法、管理到位的专属基地,按200元/亩进行政策补助,每年扶持1次,连续扶持2年。
(二)重主体培育强化产业推动促多元化。着力破解“小农一统天下”的困局,有效缓解了农业“小规模与大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一是建立产业企业发展体系。立足提升传统农民、转化失地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引导转化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招商引资新上一批、借助外力挂靠一批产业企业,形成大企业带小企业、主体项目带配套项目的企业发展体系。二是拓展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民”的方式,实现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完善家庭农场认定机制。出台了《石阡县家庭农场认定及管理办法》,把家庭农场划分为坝地种植型、山地种植型、畜牧养殖型、水产养殖型和种养综合型五类,按照农户申请、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初审、县农牧科技局组织农经、农技(畜牧、水产)等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的程序,分别提出认定的规模经营标准。目前,该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9个,社员9万人,注册资金近12亿元,带动产业化基地11.5万亩,认定家庭农场21家,其中市级9家。
(三)重融资渠道强化资金拉动促集约化。通过“国开行小额农贷”、“三权抵押”和信用乡镇创建,在破解农民、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实施“开行小额农贷”提升产业发展实力。该县抢抓“国发2号”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的政策机遇,获得国开行“十二五”期间20亿元扶贫贷款授信,并发放首批2.5亿元的贷款扶持茶产业发展,省扶贫办为此贴息。开创了一个“开行小额农贷”的石阡模式(即,地方政府是组织推动者,国开行贵州分行是贷款人,县国资公司是借款人,县泉都担保公司是担保人,农户、合作社及茶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是用款人,省扶贫办对贷款贴息)。二是创新农村“三权抵押”激发产业发展活力。积极创新农村“三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含房屋所有权>)贷款工作。在铜仁市率先开展以非林地确权颁证促进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改革,即将农户非林地上的茶园、核桃、野生油茶、中药材、果园等进行确权颁证,作为金融机构向农业生产者放贷的有效抵押物。截至目前,全县现已完成9.14万亩非林地确权,获得抵押贷款1.64元元。三是探索信用乡镇融资增强产业发展引力。以创建信用乡镇为“钥匙”,为农业产业发展打开一条融资绿色通道,落实“区别对待,信用优先”政策,让守信群众分享到信用创建的红利。既提高了支农资金的配置速度和效率,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又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和农村金融部门运营的安全性。目前,全县共创建信用乡镇6个,信用村103个,评定信用农户87069户,落实贷款总额21亿元。
(四)重质量安全强化科技驱动促科学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形成由点到面、逐层扩散的技术传播和应用模式。一是加强装备设施建设。在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广并建设设施大棚、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温湿调控等先进设施设备。推广应用的现代农业机械,不断提高农业设施化、机械化装备水平。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省农科院专家在示范区开展覆黑膜移栽、套种对比等试验,探索以科技手段解决茶叶发展技术难题,全面推进烤烟“井窖式”移栽。提倡发展生态、循环、有机农业,通过农牧结合、立体种养、间作套种和资源循环利用等节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仅省农科院在龙塘高效苔茶示范园区就推广实施重大科研项目2个,引进先进适用技术13项,取得创新成果2项,获专利7项。三是注重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全面开展“三品”认证和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贵州大学、省茶科所共同在园区开展绿色防控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茶区推行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安装“黄板”、杀虫灯等物理、生物综合防控设施,实现核心区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坚持农残零容忍。积极研发“苔茶绿色生态蛋”,并申请国家专利和有机生态品牌认定等等。
(五)重资源统筹强化机制促动促专业化。坚持创新发展模式和保障机制,整合园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形成全县抱团发展,团结齐心的氛围。一是建立资源要素整合机制。立足山地特色、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将园区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扶贫生态移民等工程结合起来,形成帮扶园区发展的新合力,一大批以园区为依托,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正在加快形成。二是建立领办联营产业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改非、退休干部领办产业,发挥其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带领园区群众投入农业产业。支持乡、村干部以合股、独资及干部出资金、信息或技术,农民出土地出劳动力等方式投入农业产。三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实施农技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选派100名科技干部到贵州大学培训基地培训、深造。建立政府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金和企业人才奖励基金,鼓励、支持企业采取自主培养、联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具有战略眼光的农村经纪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农技人员工作在一线,职称评定在一线的考核评定机制。
三、几点启示
石阡立足山地特色,探索以山养山、以山聚财的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山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探出了富有石阡特色的新路径,颇具启示意义。
(一)立足自然禀赋是基本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山曾是石阡农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石阡始终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立足“山”字做文章,创造了“山顶植树造林建设绿水青山、山腰栽茶种果创造金山银山、山下农旅融合助力富山美山”模式,把山地劣势转化为山地特色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引领,围绕山地特色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一条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
(二)夯实基础设施是重要保障。山区农业发展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依存度很高,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石阡通过财政投一点、银行贷一点、项目整合一点、引导社会投一点“四个一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整合水利(饮水安全)、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石漠化治理、通村油路、退耕还林等项目,用活国家开发银行支农贷款,全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和保障服务体,实现产业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实现全面提升,把影响山区农业发展的“晴雨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效提升了山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三)坚持园区引领是实现路径。产业规模化、园区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石阡围绕茶叶(油茶)、林业、烤烟、蛋鸡养殖、中药材、经果林等主导优势产业,将政策、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现代农业发展要素聚集起来,合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农业产业园区9个,规划面积11.5万亩(其中3个被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重点建设,3个市级示范园区平台、3个县级示范园区平台),以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四)强化科技支撑是发展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石阡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和科技支农体系建设,以破除制约主导产业的科技瓶颈为突破口,促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以科技手段破解了茶叶发展技术难题。与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示范区开展覆黑膜移栽、套种对比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强化对茶叶等产业示范园区生态有机认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技术,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五)培育经营主体是活力之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石阡坚持以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破除农民分散、竞争无序的小农经济格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规范合同,土地经营权入股等,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连接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市场;鼓励和引导兴办家庭农场,促进农户向农业企业转变,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过渡。目前,全县已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153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9个,社员9万余人,认定家庭农场21家,其中市级家庭农场9家,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第二篇:水城县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汇报材料汇总
水城县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情况汇报
近年来,水城县紧紧抓住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市委“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的“3155工程”(六盘水党发„2014‟2号文件),水城县结合山地区域的特点,扎实抓好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现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推进了水城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水城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情况
2012年以来水城县在保持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的同时,紧紧抓住水城县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土壤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因地制宜抓特色农业的加快发展、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农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特别是2014年以来,在以六盘水党发„2014‟2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以核桃、猕猴桃、茶叶等产业为主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效果明显。从2014年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实施“3155工程”70.9972万亩(不含28万亩野生猕猴桃),其中,猕猴桃完成3.88万亩,茶叶完成7.24万亩,核桃完成19.41万亩,蔬菜完成6.73万亩,中药材完成3.6064万亩,红豆杉完成4.3777万亩,油茶完成2.16万亩,花卉、苗圃完成0.8949万亩,刺梨完成11.712万亩,特色经果完成4.1488万亩,人工种草完成2.824万亩,改良草地完成4.0137万亩。
在水城县富硒茶叶产业示范园区,新种植茶叶基地以“农户+公司+基地”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茶叶种植前期未产生效益的第一至第三年,公司将基地交由农户管理并按亩兑现管护费,第四年以后,农户自己管护茶园,公司负责按市场价格收购农户的茶青。这样,农民除得到固定的土地租金外还有相应务工收入,两项相加远大于传统农业种植收入,大大减少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家门口打工、家门口增收致富。
(五)强化体系建设,助推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贵州大学动科院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与中国社科院贵州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猕猴桃产学研基地,引进29名硕士研究生,增加新的技术力量。二是投资促进支撑体系。精心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产业园区主要负责人带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园区入驻企业81家,签约资金59亿元,到位资金22.6亿。依托农业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开展银企对接、银园对接、信用担保等,累计为园区企业和农户提供贷款近5亿元。三是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按照“市场化运作、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分别成立猕猴桃和茶叶协会,以农户+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方式进行管理;筹建猕猴桃、茶叶集团公司,按照“五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加强品牌建设和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水城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特色产业有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有关政策知晓率不高;有的乡镇和部门、干部职工对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缺乏项目建设资金,参与工程实施的公司、专业合作社等载体较少,经济实力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实施业主贷款、担保难、招商引资难度大。工程建设相关政策补助没有落实到位,尤其是茶叶、猕猴桃等产业2011年以来的补助资金至今仍有大部分未兑现,仅茶叶产业就有上千万元,影响实施的企业、合作社、大户的积极性,部分业主有上访的意向。
(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水利、交通设施,严重影响农业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成规模集中连片土地流转难度大,土地流转成本呈增长趋势,目前县内土地流转租金一般在600元/年,高的在800—1000元不等。
(四)相关产业建设技术人员不足,特别是茶叶、猕猴桃、蔬菜、中药材等方面技术人员更难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目前全县虽有近300名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农业特色产业建设,但绝大多数农业技术人员不能很好为产业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即使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不高,制约产业建设规范化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也导致部分产业效益低下。
(五)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劳动力成本较高。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或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不能满足猕猴桃、茶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农忙时节用工的需要,出现了农忙季节存在竞相争夺劳动力现象。
(六)地理条件及干旱等自然性灾害,极大地制约和威胁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三篇:现代特色农业红枣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特色农业红枣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红枣是我县的传统栽植果业。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战略重点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要求,推进红枣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企业化转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至今红枣产业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进一步壮大红枣产业上遇到了不少问题。为此,我们深入全县多个乡村及多家红枣加工企业,就红枣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我县红枣发展的现状
(一)红枣种植及品种构成的基本状况。我县大面积有计划的栽植枣树始于上世纪末的退耕还林时期,之前的红枣栽植一直处于自发、盲目状态,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目前红枣保存面积16万亩,挂果面积10万亩,正常年份产鲜枣3万吨,产值近6000万元。现在黄河沿岸已形成长50公里、宽5公里的红枣林带,红枣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樊家畔、下山畔等产枣大村的枣收入占农民农业总收入的90%以上,在东部沿黄红枣村的带动下,西部乡村红枣栽植与生产也取得长足发展。从2005年开始,张家山乡仅用两年时间,新建红枣标准示范园10000亩,覆盖全乡11个村,成活率达70%以上,加快了我县东枣西延的进程,扩大了红枣生产基地。1
(二)良种示范园已建立,单一品种的局面有新改善。为有效优化红枣品种结构,适应消费者需求,在我县品种选优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油枣、梨枣、灵宝大枣、圆铃枣等新优品种,形成了齐家山、中心苗圃和康家塔为重点的新品种示范园,为扩大品种改良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引进的骏枣,干果重量、出肉率均高于本地木枣,可溶性糖和游离态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含量也大于本地木枣,很有推广价值。
(三)科学栽培初见成效,丰产技术已被相当一部枣农应用。目前后焉村建成100亩矮化密植示范园,张家山乡应用“孟岔模式”流转土地1100亩,康家塔高接换优800亩,下山畔、王家圪崂按接改良500亩,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当一部与枣农十分重视红枣的经营管理,能够应用新的丰产技术,每年进行整形修剪,深翻改土、修集雨窖、培保水塄,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并适时防虫,使红枣中的科技含量稳步提高,扭转了原来的粗放经营模式。
(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枣树是抗旱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在黄土高原栽植枣树,不仅可减少干旱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可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枣树逐步成为我县农村的“生态树”、“致富树”,同时栽植枣树也成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途径。
(五)红枣加工营销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我县红枣加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目前全县有红枣烤炉600多座,大型加工企业光大、巨人、国丰等10多家,研制开发了鲜枣酥、紫晶枣、空心脆枣等加工品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成为****红枣外销的窗口。
二、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县的红枣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依旧存在一些制约我县红枣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品种单一。到目前为止,我县枣树品种基本上是木枣占85%,团枣、牙枣占14%,而新引进的优良品种仅占1%,在优良品种和类型未能形成规模,在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没有好的质量,最终会被淘汰,这对我县枣业现状不能说不是一个警示。
(二)基础设施落后。我县部分行政村交通状况很差,虽然有许多村新通了水泥路,但一遇雨,排水不畅,那确实是“水和泥”的路,只有三轮能够通行,大多数枣园没有田间生产道路,缺乏灌溉设施,离村较远的枣园防虫用水困难,加大了管理难度,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影响了成品的采收速度,现有的条件根本不能满足红枣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春季病虫危害、夏季落花落果、秋季裂果腐烂、冬季霜冻抽干,是红枣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特别是2007年秋,阴雨连绵半个多月,全县红
枣普遍绝收,损失可想而知,严重影响了枣农的经济收入和积极性。
(四)缺乏规范管理和科学管理意识,部分枣农认为枣树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栽植管理简单容易,所在栽植中存在重挂果、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以致幼树成活率低,生长量少,成型慢,造成了大量低起点、低标准、低质量的低产枣园,在成龄枣园的管理上采取的是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枝条生产无序,许多农民怕影响产量而拒绝整形修剪(老枝),致使红枣质量急剧下降,同时大量使用剧毒农药杀虫,单一使用化肥,致使红枣单产低、品质差,全县近5万亩枣园逐步变成低效枣园。
(五)产品加工量小,能力差,深加工不够,产业发展的层次不高。近几年,以烘干为主的初加工有所发展,但烤炉数量少,规模小。目前全县标准烤炉不足300座,农村小型土烤炉300余座,年加工能力不足红枣产量的20%,具有一定深加工能力的企业不多,而且加工量也很小。由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难以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加之深加工跟不上,又没有高质量的冷库和气调库,绝大多枣农只能停留在出售鲜果和干果的初级阶段。从栽植到采摘包装,主要还用传统粗放的采收,标准化技术的组装和配套不够、不能实现优质生产和集约经营,产业效益低下。
(六)品牌培育滞后,带动力不强。我县红枣尤其是黄河
沿岸的红枣,无论在品质上还是在外形上都堪称一流,可时至今日,仍旧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品牌,主要是由于培养地方品牌自主意识不强,没有长远眼光,看不到品牌对产品的带动及潜在价值的提升,以致“****红枣”的品牌效应没有显现出来。
三、对策建议及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枣园道路建设,切实解决交通运输问题,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通村油路建设。二是枣树周围建集雨坑,积极推广下山畔挖集雨窖的经验,在枣园高处修建集雨窖,遇到旱季即可灌溉,黄河沿岸和有河流经进的村庄,可积极修建抽水设施,解决干旱季节的灌溉问题。三是大力兴建烤炉力争在两到三年内新建烤炉600座,同时在红枣集中地建设高质量的冷库和气调库,延长红枣贮藏期。
(二)加强现代科技应用,普及红枣丰产技术,要积极总结现有的实践经验并予推广,努力建立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体系。一是要选取一些专业人员到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进修学习及参观考察,以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二是积极组建培训班,深入农村尤其是一些种枣大村进行技术培训,使枣农都能掌握和应用实用技术;三是红枣研究单位和科技部门要围绕红枣生产中的难点问题,确定科技攻关项目,尤其在抗旱、防裂和防治病虫害上下功夫,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优质服务。
(三)大力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枣果质量。在市场竞争如
此激烈的环境下,果品本身的质量则占有市场的根本性因素,要扩大品种资源,优化品种结构,从外地引进名优品种,通过建立苗圃和示范园的形式,确定适应性强、丰产性稳、品质性优的品种予以推广。在推广中要坚持因地制宜,按不同类型和时段进行分区栽植,分类指导以发挥最佳效益。
(四)进行红枣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在烘干等初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到兄弟县区红枣产业较好的乡村和企业学习经验,由政府支持新建一批影响力大、吞吐量大、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积极试验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使农民成为利益风险的分享者和承担者,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力争实现红枣企业的系列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开发科技含量高、品种花样多、竞争力强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扩大知名度。
(五)加强宣传力度,切实拓宽红枣销路。建立专业性强、具有一定规模的红枣批发市场,使其成为知名度高、销售面广的产品集散地,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网络,使用现代营销手段,在大中城市设立专门销售点,并通过代理商和批发商打开销售门路,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要利用各种农产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和红枣交易会等机会,大力宣传*****红枣,广招客商,要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网络发展电子商力,通过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平台。
(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都要树立“兴枣富农”的战略思想,把红枣产业作为“三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县、乡、村各级领导都要建立任期目标制,把发展红枣产业作为一项指标列入议事日程。二是计划、财政、扶贫、科技、金融、保险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通力协作,人、财、物、技配套投入,形成合力,综合作用于红枣产业开发上,特别是县财政应拿出一定财力予以扶持,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主体,金融支持为补充的投资机制。三是县、乡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村,抓典型、树样板、总结经验、辐射推广,使其中下山畔、樊家畔等老典型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再创业绩。
红枣作为我县林业优势果品产业,是立足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加强对红枣的扶持力度,加快我县红枣产业发展步伐,使我县红枣产业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造“两个****”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水果产业调研组
根据黔农科院办发﹝2013﹞27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关于开展“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调研的通知》,2013年10月28-29日和11月5日,我们精品水果产业调研组陈良副院长、蔡永强所长、万明长书记、陈才俊副所长、欧国武副所长和周洋等一行对三都县交梨山地特色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葡萄、观光农业)、长顺县东西合作示范园区(苹果、绿壳蛋鸡)和乌当区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区(樱桃)进行了调研。三都县县委、人大、政协、政府办、农工局、葡萄研究所、长顺县农工局与扶贫开发局、乌当区农村工作局、园区办和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有关领导接待了调研。调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发现并总结园区成功经验与做法,了解并学习园区先进的产业化配套品种与技术;二是调研并发现园区在运行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科研院所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攻关提供依据;三是加强与各园区的联系,促进“产、研”结合,为成果推广与转化奠定基础。
一、园区基本情况
三都县交梨山地生态葡萄产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5万亩,其中核心区1万亩,涉及交梨乡、三合镇和普安镇的20个行政村。园区由葡萄产业区、特色生态养殖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和农业休闲观光园构成。规划建设年限为2013年-2017年。目前,园区内葡萄生产基地达5万亩,挂果面积为3.6万亩,建成1万亩葡萄产业核心区和3万亩山地原生态葡萄产业带;引进了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成立了三都县山野水晶葡萄合作社等6家农民合作组织。园区葡萄平均亩产1600公斤,批发价为4.6元/公斤,葡萄鲜果销售额为2.65亿元,园区果农人均葡萄销售收入达到9703元以上。2017年,全县计划完成葡萄种植20万亩。“十三五”期间,计划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达到人均1亩葡萄,全面实现小康。
长顺县东西合作示范园区集苹果种植和绿壳蛋鸡养殖两大产业于一体,集生产加工、销售和冷藏于一体。利用长顺县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展早熟苹果,涉及广顺镇和种获乡2个乡镇4个行政村。规划期限为2013年-2017年。规划苹果种植10万亩,绿壳蛋鸡养殖300万羽。核心区总面积7万亩,目前已发展苹果种植3万多亩,绿壳蛋鸡养殖50万羽。核桃、葡萄、中药材、烟草等作为辅助产业,实施以短养长。苹果平均亩产3000公斤,销售价格为16元/公斤,亩产值4万8千元。绿壳蛋鸡年产蛋80枚,每枚价格为3元。核桃种植面积按发苗量计算有15万亩,但因周期长,农户管理不到位。葡萄品种为紫王葡萄,种植面积为2.5万亩,藤上挂果时间长达3月,亩产2500公斤,售价为24元/公斤。中药材雪参亩产4000公斤,售价为2元/公斤。
乌当区下坝樱桃产业示范园区以樱桃产业为主,打造集产业发展、科普基地、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沿20公里河谷地带,设置引种育苗、立体山地栽培、花蔬果配套园、药果配套园和农家乐等5个功能区,规划年限为2013年-2015年,园区规划樱桃发展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2万亩,主栽品种为黑珍珠樱桃。园区重点打造核心区,加强核心区高科技示范作用和产业发展服务。核心区由园区办和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联合建设,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提供征拨土地200亩,并提供技术服务。核心区设新品种露地引种示范园、高标准栽培园、大苗樱桃栽培示范园和设施栽培园等五个示范园,成立育种、培训、产品组装配送、产品展示中心等5个中心,建设多种水果引种示范基地和配套产业基地等5个基地。目前,核心区各项工作正在进行,引进了中国及国外多个樱桃品种和枇杷、杨梅等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开展了樱桃设施育苗、樱桃起垄栽培示范、观光走廊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建设等。园区樱桃种植面积达1.7万亩,挂果面积8000亩,亩产樱桃2000斤,销售均价为10元/斤,创造产值1.6亿元。计划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休闲宾馆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二、成功经验与做法
1.健全园区管理机制。各县均成立园区管委会,县、局领导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协调园区建设工作;从农村工作局、乡镇农技站等部门抽调科技及管理人员到园区管委会开展专职或兼职工作。三都县园区管委会安排24个编制,目前在编14名,6名为专职工作人员。长顺县园区管委会,设置30个编制,目前从各乡镇农技站抽调10多名工作人员作为园区兼职工作人员。各地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例如:乌当区园区管委会区长书记亲自主持每周1次的园区建设例会,并提供政策保证,园区建设特事特办,实行备案制。
2.注重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三都县园区管委会聘请科研技术单位协助撰写园区规划,并制定了园区工作计划,重点抓好10项工作任务:结合重点产业及配套服务,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引进7家企业入驻园区;健全园区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体系;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设葡萄绿色防控体系;举办首届中国山地葡萄文化旅游节等。乌当区园区管委会规划定位准确,重点打造城郊鲜食水果和休闲观光旅游基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例如:建设智能温室大棚等。
3.产业定位准确。园区建设,产业定位非常重要。三都县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和水晶葡萄抗性强的特点,着力打造水晶葡萄山地生态种植之乡。长顺县园区管委会利用长顺县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展南方早熟苹果,抢占早期苹果市场;同时,充分利用长顺绿壳蛋鸡地方品种资源,着力打造绿壳鸡蛋产业。乌当区园区管委会利用贵阳城郊区位优势,在原有樱桃产业的基础上,定位明确,提升樱桃产业科技含量,发展鲜食水果和休闲观光旅游,带动樱桃产业化发展和农家乐乡村旅游。在主导产业基础上,各县园区管委会均设置了相应的辅助产业,例如:核桃、葡萄、杨梅、烟草、中药材和蔬菜等,以改善园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以短养长,为园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稳定园区农户经济收入。4.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三都县园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病虫害检测防治点、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观光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长顺县注重建设防雹炮点、气象观测站、灌溉设施、园区实时监控和农产品溯源跟踪设施系统等。乌当区着力建设高科技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设施,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喷灌设施、观光走廊、产品展示厅等。
5.整合项目资源,捆绑使用投入园区建设。三都县政府整合农发、小农水、土地整治、小流域治理等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投入到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葡萄种植,从建园到挂果,每亩投入需3000元,各类项目补贴1000元/亩,农户自筹2000元。长顺县政府整合农林水、科技、发改、畜牧、财政等部门各类项目资金资源,捆绑使用投入到园区建设。苹果园建设成本为800元/亩,绿壳蛋鸡养殖鸡苗和圈舍成本30元/只,都由各类项目资金支持。乌当区政府整合各项项目资金约2000万元,投入到园区建设。
6.注重科技支撑。园区建设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各地园区管委会均搭建园区科技平台,加强科技合作与支撑。三都县园区管委会与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等科研院所协会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成立了县级葡萄研究所,推广绿色防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加强技术培训。长顺县园区管委会长期与省农科院畜牧所、草科所、果树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种草养畜、病虫害防治、疾病防疫、苹果园生态养殖绿壳蛋鸡标准化建设等先进技术,为园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乌当区园区管委会邀请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贵州省果树研究所、贵州省园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品种引种试验,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户形成共同体,推广示范樱桃起垄栽培、病毒病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7.创新园区运行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和成立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整合资源建设园区。三都县园区管委会引进7家企业,实施生态葡萄谷整体开发、农业创新改良及生物科技项目,完成招商引资6.38亿元,成立了三都县山野水晶葡萄合作社等6家农民合作组织。长顺县园区管委会依托长顺县畜牧局成立公司,负责绿壳蛋鸡育种、鸡苗孵化及鸡蛋销售;苹果种植和绿壳蛋鸡养殖等产业发展均成立专业合作社,选择有条件的农户作为大户发展,示范带动。乌当区园区管委会配套产业基地,引进了龙头企业开展铁皮石斛设施栽培,计划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休闲宾馆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8.加强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各地园区管委会均注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生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三都县园区管委会争取到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的“中国水晶葡萄之乡”荣誉称号,完成水晶葡萄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注册了“山野水晶”、“江柳”、“柳源香鸡”、“巫不香猪”等品牌,抓好园区产品统一品牌分级包装销售工作,加强企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长顺县园区管委会注册打造“品长顺”多种农产品品牌,在贵阳、重庆、深圳、广州等地设置销售点,注重品牌维护,加强政府监管和品牌打假,实施农产品二维码管理,开展农产品溯源追踪。乌当区园区管委会重点打造无公害樱桃品牌,开展樱桃病虫害综合生态防治,降低化学农药施用量。
9.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多渠道为园区建设筹集资金。三都县和长顺县等省级重点园区利用省扶贫办1000万元专项资金、乌当区省级重点园区利用省农委5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到园区建设,并整合农林水、科技、扶贫、发改等部门项目资源。三都县园区管委会用好省财政500万元奖励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启动土地承包权、林权、宅基地的抵押贷款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机构管理机制还未理顺,农技人才缺乏。农业园区为空架子,编制还未解决,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不得专人管理,不利于协调园区建设工作。园区管委会人才资源匮乏,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三都县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从县农村工作局抽调,缺乏从事葡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长顺县园区防疫人员严重不足,缺乏防疫技术。
2.园区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可操作性较弱。以鲜食水果和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园区,无法考核加工业产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的增比进位,导致部分园区可能被淘汰出重点园区或无法进入省级重点园区,失去政策资金支持。
3.园区建设资金和各类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缺乏保障。很多政府政策资金还未到位,严重影响园区建设进度。各类项目涉农补贴标准偏低,园区建设必须高标准,必须提高产业扶持力度,补助标准需提高。资金整合缺乏政策支撑,各部门各类项目资金多为专项资金,制定了财政预算。若整合资源、资金捆绑使用投入到园区建设,就会违反原有财政项目预算的用途,涉嫌违规。配套建设资金不匹配,政府政策资金注重产业发展,缺乏对市场开拓的支持,加工环节多为园区企业来运行,政府政策资金应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4.园区产业发展缺乏农业保险机制。农业园区的葡萄、樱桃、苹果等产业易受到旱灾、雹灾等自然灾害的危害,产业发展风险大,但目前的农业保险没有覆盖葡萄、樱桃和苹果等产业。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园区产业损失严重,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5.园区产业发展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作物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园区产业的发展。三都县园区3万多亩葡萄品种存在品种单
一、品质退化、种植密度高、果园老化等问题;三都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98%为水晶葡萄,亟需引进酿酒葡萄等加工品种,调整种植结构,为葡萄加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水晶葡萄采收期短,不耐储藏,葡萄颗粒易脱落,严重影响葡萄销售,亟需加强葡萄储藏保和深加工。长顺县园区苹果产业存在果园管理差、苹果钙含量优势不明显、早期落叶病严重导致农户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偏高、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爆发严重等问题,亟需改善果园管理,改善措施提高苹果钙含量和生态防治落叶病及虫害,以维护高钙苹果生态品牌;绿壳蛋鸡养殖存在品种退化和防疫问题,长顺县绿壳蛋鸡为地方品种,目前绿壳蛋率仅为70%左右,亟需开展提纯复壮,提高绿壳蛋率。乌当区樱桃树存在病毒病问题,亟需培育樱桃脱毒树苗,为樱桃园更新和发展提供树苗。这些问题均严重制约着园区产业的发展。园区产业发展亟需科学技术支撑。
6.园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设施和机制还不健全。旱灾、雹灾、多雨等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园区产业发展。三都县2010年旱灾造成局部水晶葡萄死亡,乌当区2013年雹灾造成樱桃严重落花落果。然而,园区仍然欠缺应对自然灾害的设施和机制,例如防雹炮点、灌溉设施、避雨栽培设施等。
7.农民技术培训严重不足。园区管委会技术人员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对农户的培训严重不足,农户技术水平亟需提高。三都县农户水晶葡萄种植、长顺县农户苹果种植和乌当区农户樱桃种植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亟需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升园区农民产业发展技术水平。
8.园区辅助产业核桃种植脱离农村实际。核桃产业发展周期长,需7-8年方能见效益。农户因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而放弃了对种植核桃的管理,形成恶性循环,前景不乐观。例如,按发苗数计算,长顺县核桃种植面积为15万亩,但因管理水平低,成活率偏低。
四、专家建议及科技合作
1.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多方呼吁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单位性质与级别,设置相应编制,配备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增强园区管委会协调作用和技术水平。
2.争取政策支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园区建设。从省政府各部门层面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机制和政策,整合农林水、科技、发改、畜牧和财政等项目资源,集中建设园区,避免专项资金运作过程中的违规问题。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建议银行为园区建设匹配贴息贷款,鼓励开展林权、宅基地等抵押贷款,解决园区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建议将葡萄、苹果、樱桃等农产品列入农业保险农产品名录。
3.进一步改善园区基础设施。为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病虫害、鸟害等,提升园区建设科技水平,应加强改善园区灌溉设施、防雹炮点、防雹网、防鸟网、杀虫灯、智能温室大棚、气象观测点、冷藏库、水肥一体化设施等,为园区产业发展和生态品牌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积极发展葡萄等农产品冷链运输与储藏,立项建设冷藏库,延长农产品货架期。
4.注重品种选育、结构比例和合理布局。品种是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三都县水晶葡萄品种从云南引进,经多年栽培已发生变异,可寻找葡萄优秀变异,培育适宜品种。引进紫秋葡萄和提子等品种,为葡萄产业深加工提供原料。水晶葡萄抗性强,适宜坡地种植,紫秋葡萄和提子只能在平地种植。种植结构要适应加工业发展,尽量避免加工企业一季性生产,造成加工设备闲置浪费。葡萄苗木可由葡萄研究所或企业来做,提倡大苗管护上山,减少农户前期投入,并可控制苗木质量。长顺县园区应开展绿壳蛋鸡品种提纯复壮,提高绿壳蛋鸡产蛋绿化率。乌当区园区应开展优质樱桃品种组织培养和设施工厂化育苗,为樱桃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脱毒树苗,有效防治樱桃病毒病。可引进国内和国外樱桃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搭配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延长葡萄采摘和休闲观光旅游期限。以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匹配一定比例的辅助产业,实现以短养长,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例如,乌当区园区建设以樱桃为主,引进多种樱桃品种,延长樱桃采摘时间;同时,适量引进种植葡萄、枇杷、杨梅、桃等其它果树品种,让园区四季都有水果采摘,为休闲观光和农家乐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5.加强园区产业管理水平,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三都县园区应提倡推广葡萄避雨栽培,引进防鸟网和防雹网,同一株葡萄高位嫁接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注重微量元素施用,加强葡萄与草莓等复合栽培模式创新。长顺县园区果园应注重苹果修枝整形,防止果园郁闭,增强果园通风透光。针对苹果用药次数多和用药量大的问题,要筛选出适合的药品控制病虫害,加强植保技术力量,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加强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提倡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治病虫害,防止农药残留超标。乌当区园区应推广应用樱桃起垄轻简化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种植技术,减少劳动力了投入,提升樱桃品质。加强农产品品质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加强科技合作,为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联合申报项目,攻克园区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为园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省果树所研究人员可协助三都县园区开展葡萄品种选育和引种试验,并联合申报葡萄产业创新体系贵州试验站,定期到三都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协助开展地理标志申报所需的数据检测与收集。针对苹果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等虫害问题,省果树所、园艺所和植保所与长顺县果树站和植保站科研人员可联合申报项目,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园艺所与长顺县农工局可联合制订苹果栽培技术标准。针对绿壳蛋鸡提纯复壮和防疫技术问题,省畜牧所和现代所与长顺县畜牧站科研人员可联合申报项目,开展绿壳蛋鸡品种提纯复壮和防疫。针对樱桃病毒病问题,省果树所、园艺所、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和乌当区园区管委会可联合研究开发樱桃脱毒苗,示范推广樱桃种植水肥一体化。
7.加强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培训。针对园区建设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整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建设》等项目资源,针对三都县葡萄产业发展、长顺县苹果和绿壳蛋鸡产业发展、乌当区樱桃产业发展,省果树所、现代所、园艺所、植保所等研究所可为园区管委会农技人员和农民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园艺所与长顺县农工局可联合制订苹果栽培技术标准,开发培训教材,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8.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销售与加工,延长园区产业链,提升产业产值。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协调功能,整合土地和人力资源,积极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园区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园区产业发展科技水平。
第五篇:关于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安排,我们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对全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认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以茶、菜、桑、果、黄烟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作物达到24万亩,其中茶园面积9.7万亩,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的42%、69.16%和74.21%;以貂、狐为重点的特种动物饲养量达67.55万只,占全市的1/3;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家。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751元,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作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发挥优势,在打造特色产业上求突破。按照“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突出发展“绿茶、蔬菜、桑蚕、果品、黄烟”五大产业,培育建设五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的结构调整思路,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计划从2009 年到2011 年,三年内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面积75150 亩。各镇办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计划,AA镇以 “三大流域”、“四个片县”为重点,突出建设沿AA山庄—四季茶园—
2行了大胆的尝试,但是仍然面临了很多问题。
一是总体规模小。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提升,但与当前形势相比,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全县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3家,500万元以上的21家,并且大多是水产品冷藏加工企业。
二是加工能力弱。全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78家,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加工环节薄弱,不仅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同时也造成了农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实现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
三是利益联结松。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县3/4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
四是农业投入少。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土地流转难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投入不足,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老化现象仍然普遍,严重影响农业发展。
三、对发展我县特色农业的建议
一是严格督查,落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按照农业发展三年规划的任务和进展计划,及早做好动员和宣传,腾好地茬,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农业部门严格督查落实,确保将调整任务落到实处,完成发展任务和目标。
二是规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提升农民组织化生产水平。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引导规范现有合作社的发展,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茶叶生产加工等领域建成一批全市运作规范、知名度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典型农民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使更多的农民认识合作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参加合作社,提高农户组织化生产水平,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提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当前县委、县政府和各镇办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产业调整扶持奖励政策,但是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根据调查,当年大规模的发展成片茶园,种子投入约150元/亩,土杂肥100元/亩,整地深翻费用400元/亩左右,以此计算新发展每亩茶园当年基本投入为650元左右,而我县100亩连片以上的仅仅奖励100元/亩,虽然今年县政府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将扶持力度增加一倍,也只是达到了200元/亩,奖励额度达不到基本开支费用的三分之一,广大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各镇办要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政策,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作用和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发展成片特色农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奖励额度,做好土地整理、种子供应等服务,对成片产业县内的水、路、渠、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四是注重科技的推广应用,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