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作业 5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5
单项选择题
1.宗教最早根源于(b)(2.00分)
A.神秘力量的压迫 B.自然力量的压迫 C.社会力量的压迫 D.阶级力量的压迫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间是(d)(2.00分)
A.1955年10月7日 B.1949年12月20日 C.1955年10月1日 D.1954年10月7日
3.中央王朝在西域屯田最早始于(c)(2.00分)
A.唐朝 B.秦朝 C.汉朝
D.魏晋南北朝时期
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b)(2.00分)
A.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团结 C.三个离不开 D.民族区域自治
5.《福乐智慧》是(b)的优秀民族文学作品。(2.00分)
A.哈萨克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6.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b)(2.00分)
A.构建和谐社会 B.维护祖国统一 C.维护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7.新疆正式归属祖国版图是在(c)(2.00分)
A.公元91年 B.公元702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1884年
8.民族属于(d)(2.00分)
A.生物学的范畴 B.体质人类学的范畴 C.阶级的范畴 D.社会学范畴
9.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b)(2.00分)
A.基本经济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纲领 D.基本路线
10.在新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形成于(b)(2.00分)
A.公元9世纪 B.公元16世纪 C.公元18世纪 D.公元10世纪
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总分30.00)
1.民族与文化的关系是(abd)(3.00分)
A.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B.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是文化的载体 C.文化必须依赖于民族
D.民族与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
2.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标志(ab)(3.00分)
A.萨图克·布拉格汗接受伊斯兰教 B.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 C.于阗王国灭亡
D.萨满王朝对喀喇汗王朝的圣战
3.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表现形式是(abcd)(3.00分)
A.宗教是一种“幻想”的反映
B.宗教信仰的对象实际上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C.人间力量采取超人间形式的原因是外部力量对人们的支配 D.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
4.“安西四镇”是指(ac)(3.00分)
A.于阗、疏勒 B.疏附、于田 C.焉耆、龟兹 D.鄯善、且末
5.民族问题具有(abc)等特点(3.00分)
A.复杂性、普遍性 B.长期性、重要性 C.敏感性、国际性 D.政治性、阶级性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bcd)(3.00分)
A.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
C.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D.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及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7.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bd)(3.00分)
A.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是个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B.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C.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D.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
8.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abc)(3.00分)
A.经济总量差距悬殊,人均GDP差距逐步拉大 B.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对外开放差距急剧扩大
C.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突出,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低下 D.思想解放程度差距不断扩大
9.“三股势力”是(abd)(3.00分)
A.宗教极端势力 B.民族分裂势力 C.民族自决势力 D.暴力恐怖势力
10.“三个离不开”是指(bcd)(3.00分)
A.地方离不开中央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C.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D.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点.答:、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盒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锁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河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助合作联合奋斗和谐发展。
2.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答:第一、国家的形式与民族的形成有一定联系两者都是在氏族部落制度解体后产生的。第二、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第三、从国家和民族的构成情况来看个人是构成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单位国民是构成国家的四个要素之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可以是由单一的一个民族构成也可以由多民族国民构成。
3.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第三、各宗教一律平等。第四、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五、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材料分析题
1.1982年11月10日至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了盛况空前的民族团结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会,大会表彰了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突出成绩的183个先进集体和322名先进个人,并通过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十条倡议,决定把每年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从1983年到今天已经有30个年头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众多感人的事迹为更多的人知晓,如王燕娜为少数民族男孩捐肾的故事、居买尔兄弟解救新疆大学学生王丽的故事等等。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结合材料,请谈谈民族团结的意义。
(3)具体说明你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
答:
(1)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盒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锁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河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疆域 共同捍卫着国家的主权。但是 在当今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 民族问题已成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密切关注民族问题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
新疆从古到今都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 而且是我国最大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新疆地区的和谐发展。
我们应从生活小事上做到民族平等。我们各民族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 我们都是一家人。当我们在一起学习、工作以及参加各项活动时 我们应互帮互助 不应该是那种汉族敌视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敌视汉族的局面。我们也不应该存在民族偏见 整天只和本民族朋友在一起。我们都是平等的 我们应该像一家人 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从身边小事做起。当我们进入民族餐厅时 应拒绝吸烟、饮酒 不吃少数民族有忌讳的东西 我们也不应带领民族朋友到汉餐就餐。当伊斯兰教民族丧葬时 其他民族群众不要帮助抬尸体 也不要去墓地看 但可参加追悼会或去死者家里进行慰问。总之 对于少数民族的生产、居住、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习俗和禁忌 我们都应该加以注意切实做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来说 就像一门外语 但迫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 他们不得不学习汉语。我们不应该以此来排斥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贬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那样就会在我们民族间产生矛盾 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少数民族朋友的帮助下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这才能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真正做到民族团结。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身边小事做起 切实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新疆的繁荣发展 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
第二篇: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作业 5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5单项选择题
1.宗教最早根源于(b)(2.00分)
A.神秘力量的压迫
B.自然力量的压迫
C.社会力量的压迫
D.阶级力量的压迫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间是(d)(2.00分)
A.1955年10月7日
B.1949年12月20日
C.1955年10月1日
D.1954年10月7日
3.中央王朝在西域屯田最早始于(c)(2.00分)
A.唐朝
B.秦朝
C.汉朝
D.魏晋南北朝时期
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b)(2.00分)
A.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团结
C.三个离不开
D.民族区域自治
5.《福乐智慧》是(b)的优秀民族文学作品。(2.00分)
A.哈萨克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6.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b)(2.00分)
A.构建和谐社会
B.维护祖国统一
C.维护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7.新疆正式归属祖国版图是在(c)(2.00分)
A.公元91年
B.公元702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1884年
8.民族属于(d)(2.00分)
A.生物学的范畴
B.体质人类学的范畴
C.阶级的范畴
D.社会学范畴
9.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b)(2.00分)
A.基本经济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纲领
D.基本路线
10.在新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形成于(b)(2.00分)
A.公元9世纪
B.公元16世纪
C.公元18世纪
D.公元10世纪
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总分30.00)
1.民族与文化的关系是(abd)(3.00分)
A.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B.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是文化的载体
C.文化必须依赖于民族
D.民族与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
2.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标志(ab)(3.00分)
A.萨图克·布拉格汗接受伊斯兰教
B.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
C.于阗王国灭亡
D.萨满王朝对喀喇汗王朝的圣战
3.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表现形式是(abcd)(3.00分)
A.宗教是一种“幻想”的反映
B.宗教信仰的对象实际上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C.人间力量采取超人间形式的原因是外部力量对人们的支配
D.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
4.“安西四镇”是指(ac)(3.00分)
A.于阗、疏勒
B.疏附、于田
C.焉耆、龟兹
D.鄯善、且末
5.民族问题具有(abc)等特点(3.00分)
A.复杂性、普遍性
B.长期性、重要性
C.敏感性、国际性
D.政治性、阶级性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bcd)(3.00分)
A.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
C.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D.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及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7.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是(abd)(3.00分)
A.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是个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B.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C.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D.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
8.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abc)(3.00分)
A.经济总量差距悬殊,人均GDP差距逐步拉大
B.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对外开放差距急剧扩大
C.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突出,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低下
D.思想解放程度差距不断扩大
9.“三股势力”是(abd)(3.00分)
A.宗教极端势力
B.民族分裂势力
C.民族自决势力
D.暴力恐怖势力
10.“三个离不开”是指(bcd)(3.00分)
A.地方离不开中央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C.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D.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点.答:、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盒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锁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河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助合作联合奋斗和谐发展。
2.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答:第一、国家的形式与民族的形成有一定联系两者都是在氏族部落制度解体后产生的。第二、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第三、从国家和民族的构成情况来看个人是构成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单位国民是构成国家的四个要素之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可以是由单一的一个民族构成也可以由多民族国民构成。
3.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第三、各宗教一律平等。第四、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五、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材料分析题
1.1982年11月10日至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了盛况空前的民族团结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会,大会表彰了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突出成绩的183个先进集体和322名先进个人,并通过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十条倡议,决定把每年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从1983年到今天已经有30个年头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众多感人的事迹为更多的人知晓,如王燕娜为少数民族男孩捐肾的故事、居买尔兄弟解救新疆大学学生王丽的故事等等。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请谈谈民族团结的意义。
(3)具体说明你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
答:
(1)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盒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锁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河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
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疆域 共同捍卫着国家的主权。但是 在当今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 民族问题已成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密切关注民族问题 坚持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政策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新疆从古到今都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 而且是我国最大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新疆地区的和谐发展。我们应从生活小事上做到民族平等。我们各民族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 我们都是一家人。当我们在一起学习、工作以及参加各项活动时 我们应互帮互助 不应该是那种汉族敌视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敌视汉族的局面。我们也不应该存在民族偏见 整天只和本民族朋友在一起。我们都是平等的 我们应该像一家人 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从身边小事做起。当我们进入民族餐厅时 应拒绝吸烟、饮酒 不吃少数民族有忌讳的东西 我们也不应带领民族朋友到汉餐就餐。当伊斯兰教民族丧葬时 其他民族群众不要帮助抬尸体 也不要去墓地看 但可参加追悼会或去死者家里进行慰问。总之 对于少数民族的生产、居住、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习俗和禁忌 我们都应该加以注意切实做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来说 就像一门外语 但迫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 他们不得不学习汉语。我们不应该以此来排斥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贬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那样就会在我们民族间产生矛盾 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少数民族朋友的帮助下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这才能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真正做到民族团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身边小事做起 切实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新疆的繁荣发展 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
第三篇: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班级: 学号: 姓名:
作业(1)
一、填空题
1、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
2、唐代在西域的最高军政建制是(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3、(伊利将军)是清朝在新疆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
4、唐代宫廷的十部乐中的《 龟兹乐 》、《高昌乐 》、《 疏勒乐 》都是西域乐。
5、喀拉汗王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写了一部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 》。
二、单项选择题
1、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A)A.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C.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D.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2、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其共同点是(A)A.它们都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 B.它们都实行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C.它们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复杂情况 D.它们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3、江泽民同志说:“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是(C)A.宗教的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具有一致性
B.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C.广大宗教信徒拥护社会主义,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D.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D)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简答题
1、简述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其产生的原因。
民族的长期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民族的原因:自身和社会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公民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第二,宗教必须在实施法律的政策范围内活动,第三,各宗教一律平等,第四。国家实行行政分管的原则,第五,宗教国体和宗教事物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3、如何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宗教团体和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相适应。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决定的: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政府取得了对宗教事务的领导权。把宗教从剥削阶级控制和利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割断了宗教与帝国主义的联系,成为中国人民自办的宗教事业,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宗教界爱国爱教,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
(二)解放以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宗教状况已经起了根本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信教群众与不信 2
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差异,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条件。
(三)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的基础上,又享受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四)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不得与国家分享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不干预行政、不干预司法、不干预教育。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原则。
(五)爱国宗教界人士是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体制中,中国共产党与宗教界人士结成统一战线和爱国政治联盟,宗教界人士参加各级人大、政协会议,参政议政,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六)宗教界爱国爱教,发扬宗教文化和宗教道德中的一切积极精神,发挥宗教的凝聚力,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作贡献
4、西域的涵义有哪些?
西域从字面讲就是西部地区,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天山,南北地区,而广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地区以至地中海东欧,北非的广大地区。
5、如何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
四、材料分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振兴和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为什么说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
政治问题?
(2)全面振兴民族地区,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发达地区要予以支持,但归根到底要靠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体现了什么?
作业(2)
一、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喀喇汗王朝的可汗常常在其头衔上冠以(“ 桃花石津 ”),意即“中国汗”的称号。
3、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划分为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奴隶制民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民族、(共产主义社会)。4、1944年秋,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爆发(三区革命)。
5、两个共同是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D)A、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D、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 C、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2、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不能反映的是(b)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C)。A.共青团B。党委C。人民政府D。政协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臵了(D)A.羁縻府州B。札萨克制C。伯克制D。西域都护府
5、新疆“三股势力”是指(A)、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 A.民族分裂主义B。殖民主义C。霸权主义D。大汉族主义
三、简答题
1、简述文化的涵义。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一、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二、广义的“文化”又有两层意思:1.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 文学、艺术、教
育、法律、科学等等。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传统”等等。2.考古术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等。
2、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哪里?
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宗教的认识根源是人类错误的认识精神与肉体关系的开始。
3、民族问题的特点有哪些?
民族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点”:
一是普遍性。
二是复杂性。三是长期性。四是国际性。五是重要性。“民族、宗教无小事”。、4、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虽然因信仰而结成的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也是社会实体,但它与民族有质的区别。民族与宗教都有各自发展变化的规律。然而,民族与宗教又是密不可分的。
四、案例分析
材料一 在十届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 从1955年至1998年,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共664.4亿元。1998年至2004年,中央对新疆各项补助累计1197.21亿元。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中,80%以上是中央安排的;新疆的财政支出中,50%以上是中央财政补助的。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是1995年的42倍,投资项目9万多个。(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作业(3)
一、单项选择: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2、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新疆()和平解放,(B)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1950年、1955年,B、1949年、1955年,C、1949年、1949年,D、1955年、1955年
3、公元前101年,汉朝设使者校尉,率士卒数百人,在轮台、(B)一带屯田积谷,以供往来使者,这是汉朝在西域设的第一个据点。A、新和 B、尉犁 C、新源 D额敏
4、下列不属于西域传统乐器(D)A、琵琶,B、箜篌,C、角,D古筝
5、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喀喇汗王朝、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三个时期,至明末,先后有维吾尔、(B)、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6个民族信仰,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随着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穆斯林的迁入,目前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达10个。
A、蒙古 B、哈萨克 C、锡伯 D、汉
6、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是指(C)。A、新疆民兵 B、新疆预备役 C、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B)、文化观;“四个高
度认同”指: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A、世界观 B、宗教观 C、人生观
二、填空题
1、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臵十分重要。
2、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3、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大陆上各民族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全面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自觉地注重各兄弟民族的共同发展,使各兄弟民族在现代化中走上繁荣发达富强的发展道路,才会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同时大家也认为,这个理论和因之形成的新的学术体系还需要作许多专门课题的研究,以使“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得到完整的发展。
2、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主要正确和把握社会发展与民族问题主从关系。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辩证关系。
3、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有哪些?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时代的主题,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更快地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与内地和沿海等汉族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彼此间的差距还呈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的存在,尽管主要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如果听任差距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自强自立观念和能力,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案例分析
《哈萨克族毡房做客》:小苏来到哈萨克族毡房做客,看见有椅子、凳子,他没有坐,却直接坐在了毡房的床上。小苏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第四篇:《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业四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作业四
一、填空题
1、清朝还根据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民族众多)的原则,制定了管理新疆的行政制度,即分别实行州县制、(伯克制)和(札萨克制)三种行政体制。
2、目前在新疆居住时间较长的13个民族使用11种语言,它们分别属于(3)种语系中的(6)个语族。
3、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4、新疆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之地。
5、唐朝将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四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史称“安西四镇”。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 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7、汉朝统一西域后,于公元60年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更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贸往来。
8、新疆历史的发展证明,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有效地行使了(赋税征收权)和最高司法权。
9、(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增强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巩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0、在新疆推行(“ 双语教学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民汉兼通,在懂得母语的同时也学好汉语。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的描述?(D)A 唐朝统一新疆地区后,三州官营手工业作坊分工细密,出现了韦匠、木匠、泥匠等不同专业,并有“行”的组织。
B和田地区的玉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改变了过去以输出玉石原料为主的境况,地产玉器成为对外馈赠的佳品。
C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种桑养蚕、缫丝织锦的技艺普遍提高,其中高昌锦、龟兹锦和疏勒锦是当时新疆地区的有名产品。D喀喇汗王朝时期上釉彩陶开始大规模生产,“卡申”陶是当时的名品。
2、塔吉克语属于(A)。
A 印欧语系 B 汉藏语系 C 阿尔泰语系 D 突厥语族
3、(A)在蒙元时期称之为“斡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或“额鲁特”。
A 蒙古族 B 乌孜别克族 C 达斡尔族 D 塔塔尔族
4、(B)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曾有“世界人种博物馆”之称。
A 云南 B 新疆 C 西藏 D 青海
5、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国56个民族中有(A)个民族人口的90%以上居住在新疆境内。
A 6 B 7 C 8 D 9
三、简答题
1、“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的实践根据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各民族人民就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在中国历史画册上绘出一页又一页的辉煌。少数民族给汉族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技艺,文化。可以这么说,中国没了少数民族,其文化将是暗淡无光的。另一方面,从过去到现在,中国的边疆地区一直居住着少数民族人民,尤其是西南,西北一带,他们对保卫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有这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新疆,西藏,云南,内蒙古等不也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么?没有了汉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少数民族地区很难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繁荣起来。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各民族几千年不断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各族人民居住在一起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学习,又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历史悠久,各种在各自发展中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及生活习俗。同时,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新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彼此加强交流。许多优秀文化互相浸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杂居”也显其优势,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理想。
2、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答: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应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宗教,对宗教所下的定义日趋多样化。在近代宗教学中,对于宗教的研究有三种方法和倾向最有影响,一是宗教人类学和宗教历史学,二是宗教心理学,三是宗教社会学。它们对宗教的本质和基本特性问题的看法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提出了不同的界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对于 “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在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出了回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宗教之所以为宗教的本质规定性,并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区别开来,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一、说明了宗教作为意识形式的本质特征“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都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不存在。
二、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就说明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超出经验之外、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三、说明了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这就是说,这些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四、它说明了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原因,揭示了宗教观念的世俗基础和客观根源。
3、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宗教与民族不能等同。一个民族的人们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例如汉族中有信仰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的人,也有不信教的人;同一种宗教可以被不同的民族所信仰,例如伊斯兰教在中国就有10个民族的群众所信仰。因而,宗教不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宗教不同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对宗教和民族风俗习惯的法律政策也不同。对于宗教,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合法权益;对于民族风俗习惯,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各民族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在宗教工作方面,有《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在民族工作方面,有《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政策和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的主题。
一般来讲,民族风俗习惯是由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造成的,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随着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的变化,民族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信徒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有规范作用。对于一般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来说,封斋、做乃玛孜属于宗教功课,履行宗教功课是穆斯林的基本职责。当然,随着生活现代化、世俗化的发展,也有很多穆斯林不再履行这些功课,有的认为只要内心信仰就可以了。
4、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划分为哪五种历史类型?
答:原始主义民族,奴隶主义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5、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1.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3.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体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这都闪耀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意义重大。
四、材料分析题
1、民族发展是民族形成后的一个长期历史现象和过程,一个民族发展变化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制约。
根据上述这段说明,试分析:
(1)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具体有哪些主要方面? 答:
1、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个人特质及生存环境
2、民族历史形成的民族地方性知识与现有发展水平
3、民族内部的重要人物的产生与其做出的决定
4、外来环境的影响与施压。
(2)民族最终能够消亡吗? 答:能
2、当今世界上共有2000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导致各国的民族成分构成越来越复杂,这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随之而来的民族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
(1)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哪些因素? 答:民族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民族差别的存在。这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因。民族差别通常是指每个民族在四个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等。这些差别在民族社会中普遍存在,一旦有条件,它就会在民族之间交往接触过程中,成为产生民族问题最直接、最基本的诱因。
二是人为因素。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内部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扩展、延伸到民族之间,导致民族问的压迫剥削和矛盾斗争,进而形成为民族之间的对抗关系;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执政党和政府由于某些主观认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有关民族政策、措施不当,而出现民族问题。
(2)民族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答: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国际性、复杂性、普遍性的特点 3、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系统总结50多年民族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的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新发展。确立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后,为我们新世纪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回答:
(1)“两个共同”论断的科学内涵有哪些?
答:,(一)根据指引对冲工具条规定,衍生工具通常可以用来作为对冲工具。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掉期和期权,以及具有在工具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长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例如,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铜库存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可以通过出售一定数量的铜产品,卖的是套期工具的期货合约铜产品的期货合约来实现。衍生物是不能够有效地减少对冲项目的风险,并且不能被用作对冲工具。例如,对于利率期权降权和选择期或通过购买的期权组合的问题,其实质相当于企业发行人的选项(即企业收取净保费),不能被指定为套期工具。(B)根据是否符合衍生工具对冲工具条件套期保值开始时的准则第六条,通常应指定其整体或作为对冲工具的一定比例。根据指引第七条,个人通常是指定衍生品对冲风险。通过各种衍生品,也可以指定一个以上的风险对冲风险,前提是他们能够清楚地识别对冲风险,可能被证明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同时确保与不同风险的衍生工具指定的存在之间的关系相伴具体。例如,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发出了五年美元的浮动利率债券。为了避免外汇风险和金融负债的利率风险,本公司与财务公司签署了交叉货币掉期和指定为套期工具,而美元的浮动指定为被套期项目利率债务。本合同执行完毕后,公司将获得定期的利息的金融企业美元的浮动利率,支付债券持有人,按固定利率支付给金融机构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将被改造成人民币浮动利率美元固定利率,从而避免了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风险,美国利率变动的风险。其次,按照第九条本规则的规定,商品库存,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长期借款的被套期项目,预计商品销售预计将购买在境外经营净投资等项目的货物,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风险,可能会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根据第十六条规定的标准,在同类资产或负债(即被套期项目)的投资组合的风险特征,以对冲各单项资产或负债被套期风险的投资组合应该共享和变更的组合各单项资产或对冲风险而产生负债的公允价值,应与造成的基本比例的组合对冲风险的公允价值变动的整体预期。例如,由于10%,在个人或个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冲风险因被套期风险变化的对冲投资组合整体的公允价值应通常被限制的9-11%的小范围内。第三,按照本规则第四条,套期会计的使用套期会计是指在同一会计期间,以抵消变化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的结果是利润或亏损的方法认可。例如,一家公司打算出售贵金属半年后有可能现金流量套期,以避免与贵金属价格带来的风险下滑,该公司可以在目前销售这种贵金属期货合约相同数量的并指定为套期工具,指定贵金属的预期销售为被套期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假定贵金属的销售预期尚未发生),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上涨了100元,对应的贵金属预期销售价格的现值下降了100多万元。假设上述条件与使用对冲套期会计的一致,对企业的公允价值应期货合约变动计入股东权益(资本公积),待预期销售交易实际发生,然后调出调整销售收入。四,评估根据第十七条的规定,套期保值标准的有效性,公司应该继续评估对冲的有效性,并确保该套期关系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的规定。常见的套期保值效果评估的方法有:(1)比较法的主要条款;(2)的比率数据;(3)回归分析法。
(2)“两个共同”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上的主题,是因为什么?
答: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华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3)把坚持“两个共同”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需要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
答: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就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民族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概括,既是我党几十年来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经验归纳,也是对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既顺应了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既科学、精辟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深刻内涵,也十分准确地阐明了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它高度集中地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及根本任务,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
第五篇: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网上作业五
一、单选题
1~10:BDCBBBCDBB
二、多选题
1~10:ABD、AB、ABCD、AC、ABC、ABCD、ABD、ABC、ABD、BCD
三、简答题
1、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盒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
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锁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河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助合作,联合奋斗,和谐发展。
2、第一、国家的形式与民族的形成有一定联系,两者都是在氏族部落制度解体后产生的。
第二、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第三、从国家和民族的构成情况来看,个人是构成国家和民族的基本单位,国民是构成国家的四个要素之一,一个国家的国民可以是由单一的一个民族构成,也可以由多民族国民构成。
3、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第二、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
第三、各宗教一律平等。
第四、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第五、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四、分析题
(1)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盒保障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
第四、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民族平等锁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都有着河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着国家的主权。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民族问题已成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党和国家密切关注民族问题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新疆从古到今都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而且是我国最大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新疆地区的和谐发展。我们应从生活小事上做到民族平等。我们各民族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都是一家人。当我们在一起学习、工作以及参加各项活动时我们应互帮互助不应该是那种汉族敌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敌视汉族的局面。我们也不应该存在民族偏见整天只和本民族朋友在一起。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像一家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当我们进入民族餐厅时应拒绝吸烟、饮酒不吃少数民族有忌讳的东西我们也不应带领民族朋友到汉餐就餐。当伊斯兰教民族丧葬时其他民族群众不要帮助抬尸体也不要去墓地看但可参加追悼会或去死者家里进行慰问。总之对于少数民族的生产、居住、服饰、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习俗和禁忌我们都应该加以注意切实做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汉字、汉语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就像一门外语但迫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他们不得不学习汉语。我们不应该以此来排斥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贬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那样就会在我们民族间产生矛盾我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朋友的帮助下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这才能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真正做到民族团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新疆的繁荣发展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