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服务体系的探索
实
习
报
告
老年服务体系的探索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 11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二班
实习单 位 :大连应达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指 导 教 师 :
完 成 日 期 :
2014年4月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摘 要
养老服务体系既包括家庭提供基本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也包括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条件,更加包括政府、社会提供的有关服务的形式、制度、政策、机构等各种条件。主要是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
关键词:养老服务理念、养老服务体制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我们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我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基层单位,了解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可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大连应达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模具加工、普通机械加工制造、铆焊加工;五金交电化工商品(不含专项)、塑料制品、钢材、水泥、电线电缆销售,并且从事养老服务。于2003年1月7日在大连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我公司的办公地址位于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旗下经营一家养老院。该养老院是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装修设计的,楼内设计高中低档床位260张,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自理、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人的经济能力和生活需要,适合不同阶层老人的选择。医疗设备先进,医护人员齐备,全力关注老人的身心健康。让老人了却了身体带来病痛的折磨,以健康的身体度过每一刻时光。现拥有40名从业10年以上经验丰富的专业护理员,并且他们均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
在养老院中,我作为一名实习的养老护理员,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卫生清理,关注身心健康等。首先作为养老护理员,我们要具备热爱本职工作,廉洁自律,事业心强,爱岗敬业,以院为家。尊重老人,互尊互爱,想院民所想,急院民所急。团结协作,献计献策,使院民度过幸福的晚年。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一)工作能力
做为养老护理员首先要有一定的耐心,爱心,细心。和老人沟通一定要有耐心,老人愿意讲什么,就要让他讲,且不要计较方式,啰嗦,反复。由于老年人十几年在家形成的某种不良习惯,作为养老护理员要耐心帮助其纠正。对老人讲话要客气一点,语气要温和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一点,要做到周到、细致、实为老人工作时切忌粗暴、不耐烦。特别注意观察老人的文化程度、脾气性格、身体状况、年龄大小、性别不同,对其管理、要求应有所区别,有所不同。作为护理员的我们还应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即动手能力,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实习方式
本次实习,我们以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进入到实习单位。作为一名实习学生,我被安排在本院二楼的瘫痪患者区。本病区的老年人共分两类:全瘫痪老人和半瘫痪老人。在实习过程中,我能够吃苦耐劳,不迟到早退,认真听护理员阿姨的指导,由于该层老人大多数不能自理,就需要我为老人梳洗,定期的翻身,按服药和进食,协助排便等生活护理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最难的就是给老人喂饭,虽然在校期间,老师曾教过我给老人喂饭的基本技能,但应用到实际中还是有些生疏,生怕呛到老人。但我会努力克服困难,每日观察护理员阿姨的工作方法和要领,虚心向护理员阿姨学习。个别老人在注射点滴时,需要我帮助看点滴,并观察老人的情况。配合医生对老人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做好相关检查内容的记录。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当我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实习单位。在工作过程中,我主动与工作人员沟通,积极与老人沟通并了解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将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不懂的问题虚心向护理员阿姨求教,平时工作仔细观察护理员阿姨是如何照顾好老人的。并且有空的时候多有关养老方面的书籍,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对待老人要细心,耐心,有爱心。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过程中,从工作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性。许多原来并不熟悉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一步步探索,完善。当然在课本中所提到的理论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有了比较刻的体会。首先是团队合作方面,在实习中团队精神尤为重要,我们在平日里照顾老人,互相配合互相学习,不分你我。其次是为人处事方面,其实我认为毕业实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在实践中初识社会,了解社会,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即走出校门的我们,往往对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感到迷茫,需要时间去积累。在实习中,我学会了与人真诚沟通,平时多与同事交流互换工作上的意见,来彼此产生同事之间的信任,对我来说也是一笔财富,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就学了重要的一课,来经历社会的残酷。最后是要具备苦耐劳的精神。在没有实习之前就充分地想象吃苦是怎么回事,概括性的在脑海里琢磨。然而现实和想象是完全不同的,偶尔会有些心不在焉,身体吃不消。但转念一想,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能做得非常出色,我差在哪里?!同样是在一种环境下工作,为什么别人能坚持,而我不能呢?问题就在于我没有自身态度,没有端正态度去积极的面对,总容易在挫折面前低头泄气,所以让我学会不管做什么事,先要端正态度,才有能承受客观存在的困难的勇气。
我们应该用心对待每个人都会老,但老了也不应该被社会遗弃,我们都要应尽最大努力去照顾好他们。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虽然他们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绝不能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快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历朝都有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里孝感动天的虞舜,卧冰求鲤色王祥,尝粪忧心的庚黔等。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更加幸福,安享晚年。
四、老年服务体系的探索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相应的老年服务需求迅速上升,但目前社会供给远滞后与需求,若不能有效解决这一突出的供求矛盾,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更大的压力。而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途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完善。要大力推进老年服务事业社会化、产业化的的进程。如何打造多层次老年服务体系,这就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化解矛盾和机制障碍,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发展老年服务事业,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一)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中国正在快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家庭养老问题多、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建筑缺乏统一性标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这些都需要解决。中国老龄事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在不少方面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形式要求,老龄事业面临许多困难,法律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
1.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提高。些地方和单位对人口老龄事业规划和综合协调不够,缺少必要的制度制度安排和物质准备;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覆盖范围保障水平问题等。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目前,城市建设对养老服务用地和养老机构、服务设施建设缺乏规划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缺的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匮乏。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等问题。
2.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大多停留在基本的生活照料上,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方式单一。大多数民办养老院还处于投资阶段,有的靠对租用的民房仓库或闲置房屋进行改建,存在环境差、设施陈旧简陋的问题。建筑设计不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且往往因缺乏资金无力改建或因受场地限制难于扩建。民办养老院的服务相对落后,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理员往往服务七八个甚至十几个老人,使老人无法得到精心照料。社区服务和社区照顾的发展状况也很不乐观,根据调查显示,能够提供上门包护服务所覆盖的老年人比例,城市为55.1%,农村仅为8.2%。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少,专业人才更为匮乏。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整体知识水平比较低。由于工资水平较低,很多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学历不高。在专业人员配套上,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没有配备或没有意识到要配备具有专业护理、老年心理学、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员的重要性,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也难上更高的档次。
(二)养老体制性机制障碍问题
由于老年病常常表现为多病共存、功能低下、智能障碍、肢体残疾等特点,因此照护专业人才应由老年病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中医学、康复学、老年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社会福祉人才组成的服务团队,要经过系统全面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由于照护老年的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特色专业还未真正建立起来,专业人才的缺乏。现有的养老设施或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少,缺乏相关政策支持,虽然需求较大,但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科教育建设滞后。
政府转型滞后,体制性机制障碍中国在公共福利事业领域的实际供求不足,了主要与政府财政投入有关外,根本上是体制性机制障碍问题。
1.体制性机制障碍。虽然养老服务的投资主体与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由国家、集体单一投资变为国家、集体、企业、社团、个人、外资等多元化投入,经营模式由原来单纯国营转变为国办民营、民办公助、私营、股份制、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但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政策仍定位在福利性、非营利性范畴,这就使许多非公有制养老机构难以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有的地方甚至不公正地对待民办养老机构,使得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搁浅。缺乏宏观规划指导,国家对老年服务体系还没有系统化的、宏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尤其在市场培育和开发方面,缺乏相关产业规划指导,政策不配套。使老年服务业处于自主、无序、盲目发展状态。各级政府扶持养老服务业不得力,重公办、轻民办。
2.未建立法规管理制度。在公共福利事业领域没有形成规范的分工和管理制度,造成了公共服务指标的软化。行业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养老机构管理的专项行政法规,养老机构的准入机制尚未建立,民政部门对各类养老机构的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一些养老机构和小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在任何部门登记,游离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虐待老人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老年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缺少具体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护理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等。扶助政策缺位,中国财政仍然是经济建设型财政。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造成了体制机制方面不健全。政府没有强化自身的建设与约束,在公共福利事业域中存在着错位、缺位现象,没有真正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养老行业属于投资回报率低的微利行业,民间资本参与的意愿不强。尽管国家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加上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够,许多政策落实困难。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等问题。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养老服务事业有所发展,出现了许多亮点。但与老龄化进程加速、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不相适应。养老资源供求矛盾,城乡分割,服务水平低下,体制性机制障碍已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四大“阻碍”。
中国的养老机构运营模式还处在建设和摸索阶段,需要不断深化对老年产业的认识,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开阔思路。中国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为辅,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养老优势。近年来,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机构,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方面,创造了多种养老机构运营模式:①国家或集体兴办。②集资兴办。③政府与非营利机构联办。④民间资本兴办。第一种模式代表着国办养老机构有效利用现有养老资源,提高资金效能的有效模式。第二、三种模式不仅不宜推广,造成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隐含着不安定因素应该严格限制。第四种养老模式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民间资本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既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又能提供养老服务,满足了日益增长需求,同时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养老机构的重要性
养老问题属于民生工程,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国在继续发展现有的居家养老、社会养老和政府福利养老机构模式的前提下,必须大力推进老年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和法制化进程。社会养老机构目前处于初创阶段,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在完善政策、培育市场、示范引导、加强监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障其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利国利民,是老年服务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使老年服务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礼记•礼运篇》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思想学说指出,人在年老时有要人奉养,以终天年。人在年轻时代,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未成年的孩子在社会关爱下成长,让鳏寡孤独的老人和有疾病残疾人,皆有所养。这虽然是一种社会理想,但也正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思想精髓。每个人都在步入老年,如果社会能让老年人幸福地生活,就能让所有人都对未来养老充满信心,就能增加全社会的幸福感。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
第二篇:探索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探索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上金乡依法行政示范项目
近年来,上金乡政府狠抓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全乡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借此申报县级依法行政示范点的契机,上金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我乡依法行政示范项目,努力营造规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现将我乡创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确定该项目的理由汇报如下:
一、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配齐政务服务基础硬件。
我乡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十二五”规划》要求,一是办公区投入资金30000多元打通乡政府办公楼一楼三间办公室,扩大服务中心的办公场所,办公区面积65㎡,粉刷了建筑内外墙,整体整洁、庄重大方。二是制作了上金乡政务中心标示牌,并挂在服务中心入口处。三是结合服务中心实际,设置了管理办公区、窗口办公、业务受理、电脑信息公开查询区,并在政务大厅设置了信息公开显示屏,购置了两排塑料固定座椅,方便群众业务等候。四是投入资金8000多元,设置配备了高0.75M、宽0.8M、长12M蓝色工作台。在8个服务窗口正上方制作挂置了窗口吊牌。各服务窗口制
作摆放工作人员标识牌、《服务指南》、部门信息公开指南、服务专用座椅等设备及填写文具。8个服务窗口均配备一套办公桌椅、部分窗口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电话等。安装了互联网线路。五是便民服务区购置了2个饮水机、纸杯、休息沙发、填写桌椅、文具、印台等。六是信息公开区配备了一台电脑信息查询,制作上墙服务宗旨、管理办公室及窗口工作人员一览表、窗口职责、经办事项、三项制度、投诉电话等。
乡政务服务中心隶属乡党委、政府领导,做到了设施、人员、制度三到位。
(二)、研究为民服务事项进驻中心。
我乡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将林业站、民政办、计生站、国土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司法所8个审批职能部门统一纳入乡镇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实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监督管理。
(三)、创新政务服务管理制度建设。
我乡不断创新政务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各方面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制定了《上金乡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制度》、《上金乡政务服务中心AB岗工作制度》、《上金乡行政审批管理工作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20多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重要制度在中心以版面的形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乡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及大厅悬挂办事流程图,工作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廉政规定等。
(四)、做好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
一是按照《关于做好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的通知》(龙政办发【2012】51号)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站所担任成员,负责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及保密审核工作,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乡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人员和经费三到位,同时安排乡党政办一名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秘书担任信息联络员。
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公开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载体。建立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核“三查、三把关”工作机制,确保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安排专人负责发布政府信息,坚持信息发布做到“日清日结”。
三是设置政务公开栏,将群众密切关注的人事任免、事项决策、教育、医疗、农资、社保、就业等信息进行公开并及时更新。配备了一台电脑信息查询,便于群众查询所办业务和各项便民惠民信息。制作上墙服务宗旨、管理办公室及窗口工作人员一览表、窗口职责、经办事项、三项制度、投诉电话等。
二、创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理由。
(一)政务服务是政府为民服务的窗口和镜子。
政务服务中心是为民服务窗口,是各单位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政机关的一面镜子,处处折射出干部
队伍的形象。通过为民提供优质服务,力争做到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群众满意,能充分彰显乡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宗旨。
(二)政务服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实践证明基层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不同程度地与基层政府政务、财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够详细有关系。有些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腐败,甚至可能做得完全正确,但群众认为是“暗箱操作”,同样难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加强政务公开,群众与干部的思想感情能得到有效地沟通,一定程度上能化解干群的矛盾纠纷,既能给群众一个明白,也能还干部一个清白。过去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现在公道不公道,一看就知道,百姓心里亮堂了,也就愿意配合干部开展工作。
(三)推进政务服务公开是新时期规范政府政务工作的需要。
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皆为近几十年来世界行政改革浪潮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当今政务发展的潮流,并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推进政务服务公开至少有三重作用:第一,政务公开可以打破政务或行政系统的封闭性,增加行政权力或公共权力行使者掩盖非法行为的难度,从而减少或防止权力滥用,压缩腐败的空间。第二,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和意义难以估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是行政机关及其他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职能。政务信息公开有助于信息的自由流通,发挥信息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三,政务公开可以让公众了解行政运作
和公共管理的运转,参与并监督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活动,促成行政机关和公共管理者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
上金乡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20日
第三篇:补齐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短板
补齐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短板
总书记强调,要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上重要位置,坚定改革信心,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满足民生需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老年教育诉求的与日俱增和现实供给的短缺,造成老年人“学无所教”,折射出供给侧的乏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理所当然成为解决我省老年教育之困有效战略,其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化解教育需求老大难问题。
目前,我省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结构上存在缺陷,一是从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的整个链条来看,有着明显缺环;二是从为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提供的各类保障来看,有关制度、机制、法律有着明显缺失。推进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老年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
科学谋划,补上制度建设短板。客观而言,制度建设一直是我省老年教育发展短板之一,省级层面尚无制定出台《老年教育条例》一类的政策规章,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现代政策学研究表明,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成功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推进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首先应弥补制度建设短板。要科学谋划,尽早制定出台符合我省老年教育发展实际的《老年教育发展促进条例》,规范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要跟踪我省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和学习需求,科学谋划制定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整体策划布局五年、十年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开展老年教育政策调查研究,为政府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实施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优化配置,补上资源供给短板。“机会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质量总体不高”是当前我省老年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常住老龄人口中享受老年教育人口覆盖面超过60%”,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尤为紧迫。弥补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侧短板,要进一步激活文化教育资源,优化老年教育资源配置,整合现有各级各类老年教育资源,面向全社会开放各级各类、各系统举办的老年教育机构和教育资源,使之能够为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形成发展合力。要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老年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市场在老年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老年教育服务、试行PPP模式等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老年教育机构等,使全社会共同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
培养人才,补上专业队伍短板。长期以来,老年教育事业专业人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教育的发展。要从根本上促进老年教育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好人才不足的问题,补齐专业队伍建设短板。老年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畅通老年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入口”和“出口”,实施老年教育人才梯队工程。依托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开设与老年教育相关的课程,加速培养老年教育事业所需的经营和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健全老年教育师资库,整合社会优秀人才,形成一支数量稳定、规模合理、结构优化,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管理队伍,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为老年教育提供志愿服务。
老年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对老年教育的公共需求、完成政府承担的老年教育义务,对老年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有效保证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四篇:2020年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20年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1.建立完善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老年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老年医院、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鼓励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和护理医疗机构;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设立老年病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到2022年,所有市、县(市)均有1~2所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或护理院,至少有1所安宁疗护中心;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到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促进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引导和推动发展适宜老年人的商业健康保险。(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河南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立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手续,积极培育建设医养结合机构。把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鼓励医养结合机构加入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结为医养联合体。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设立失能老年人护理床位。(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机制
1.建立完善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机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层老龄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大学等,利用多种方式和媒体媒介,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开展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监测、评价和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积极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实施失能预防项目,宣传失能预防核心信息,为失能老年人上门开展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绩效评价的主体责任,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绩效评价。加强适老环境建设和改造,加快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锻炼场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安全、适合的健身活动场所,配备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健身器材;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质监测,为老年人提供符合实际的运动锻炼处方,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完善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针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广电局、省体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完善老年疾病诊治服务机制。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医疗机构普遍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开展老年友善服务,到2022年,80%以上的综合医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强化老年人用药保障,开展老年人用药使用监测,加强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建立老年慢性疾病长期处方制度。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完善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充分发挥老年医疗护理在老年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依托护理院(站)、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鼓励各地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开展中医特色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立完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顾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探索建立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属于治疗、护理、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的,按现有项目收费;属于关怀慰藉、生活照料等非医疗服务的,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老年健康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专业教育。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药学、护理、康复、心理、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展学历教育。推动老年医疗机构与相关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作用,着力解决老年医疗、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人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适应老年医疗健康需求的问题。(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规范培训。建立完善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若干老年医学临床医疗、护理、康复培训中心或培训基地,通过有计划的规范化培训,提高老年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技能和服务能力。(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3.壮大人才队伍。鼓励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待遇。增加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鼓励退休护士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充实长期照护服务队伍。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开展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提高工作待遇。完善老年健康相关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和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拓宽职业发展前景。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注重体现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技术服务价值。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鼓励相关机构投保责任险、医疗意外险、人身意外险等,防范应对执业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适当提高上门服务人员的待遇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地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强化政策支持。
各地要积极出台实施扶持政策,在土地供应、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对老年健康服务发展予以支持和倾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完善上门医疗护理和家庭病床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及收费和支付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实现城乡、区域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并做好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衔接。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推动形成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医保局、***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强化学科发展。
推进老年医学科发展,加强老年健康相关科学研究,通过各级财政科技计划支持老年健康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老年健康相关适宜技术研发与推广。(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信息支撑。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可穿戴的老年人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开展远程实时查看、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加强老年健康服务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各类健康数据的汇集和融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一批智慧健康服务示范项目。(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第五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的更替,党和国家相关领导人纷纷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体系。随后,各行各业也开始跟随国家脚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等体系的建立。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一员,也积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应该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体系,值得人们思考。该文将通过分析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进一步从财源支撑、内容供给、监管评价三方面来说明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广播电视 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b)-0076-02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广播电视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效稳定供给的支撑系统的总称,既包括硬件系统,也包括软件系统;既包括基础设施,也包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网络信息的推动下,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有线广播、无线电视、卫星等,使得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由城到村、由沿海到内陆;同时,传输形式逐渐从单向模式向交互模式改变,这大大提高了传输服务的质量。然而,由于城乡发展速度不一致,导致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不能实现均等化;同时,由于资金技术投入不足,使得传输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如选秀节目、辩论节目、历史讲评、社会热点评析等,节目内容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公众的需要。但是,也应该看到节目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一些广播电视台过分追求利益,将收视人群定位为高端消费人群,忽视了弱势群体的精神需 求;内容的设置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背离,缺少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其次,广播电视的内容中含有过多的广告以及娱乐性节目,同时,原创类节目少;在新闻中,过度重视其宣传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它作为大众传媒的监督功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财源支撑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的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以及广告收入,其中公共财政负责基础设备的建设,而广告收入则负责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广播电视的基础设备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因基础设施的公共性以及建设费用比较高,导致市场一般不会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所以,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农村等较为贫穷的地方,主要由政府出资建设。但同时,由于我国缺少专门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机构,使得如今的广播电视不仅要负责宣传公共信息,同时还要负责节目的制作。节目的制作成本主要来源于广告收入,而广告收入又取决于节目的收视率,这就导致公益性的广告因缺少投资而不被播出或播出次数较少。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仅仅依靠财政投入以及广告收入是不够的。因此,未来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撑应选择财源多样化的路径,具体见表1。
2.1 公共财政支持
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对于广播电视的投入也逐年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在2010年至2014年间,我国对文化传媒的投入逐年增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共财政不仅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加大对公益性节目、广告的投入。
同时,在资金投入方式上,也应有所改变。如:加大对农村等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运用一定的财政手段,鼓励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较为贫困的地区进行资金援助。在资金利用方面,应该将财政支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同时,通过减税、补助等手段,加快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
2.2 广播电视运营收入
广电运营收入有两类:一个是公共财政与商业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公共财政负责公共内容的宣传,而通过商业运营所得利润,则用来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一个是完全商业模式,主要指将商业所得利润抽取一部分用于公共内容的宣传。商业资金一般来源于广告收入、数字电视节目订阅以及网络节目收入等。据调查,目前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商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娱乐性广告的过度播放对广播电视的收视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因此,如何规范地播放广告成为现在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广播电视机构的做法,可以通过限制广告的播出时间以及增加对公益广告的播放次数来规范广告的发展。
2.3 社会资助方面
广电的资金部分可以通过向社会求助(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资助)来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资助方不可直接参与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去,这会使广播电视的公益性受损。总之,我国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应采取财源多样化的模式,将公共财政、广告收入、版权收入以及社会资助相结合,共同促进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内容供给的路径选择
在市场运作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以及类型都变得丰富起来,但是,部分电视台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尽可能多地去播放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忽视了公共内容的宣传,不利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现在的广电运营中,广告成为广电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该节目的收视率越高,其广告收入就越多。因此,为了提高收视率,广播电视台会根据社会大众的兴趣,来制作节目。其中,节目的娱乐性及鼓励消费性大大增强,而文化教育的公益性大大降低。从各大卫视的节目单中就可以看出,节目的类型以及内容不够全面,不能覆盖公众全体。如表2的节目单为湖南电视台的节目单,从中可以看出上述问题。
因此,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内容供给的未来路径选择应向平台专门化方向发展,实现节目的经济、政治、公共属性的均衡发展。广播电视作为公共服务内容的重要供给对象,应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工作重心,增加公益性节目的播放时间;同时,还要积极对节目的类型以及节目进行创新,尽可能地制作具有艺术以及实用性并存的节目。同时,国家还应设立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用来专门制作公益性节目。如:在节目类型上,广播电视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宣传者以及教育者、引导者,积极播放公益性的节目。当然,还应做到:对于新闻类的节目,应积极发挥其舆论引导及监督职能;尽可能多地增加公益节目的类型,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采用教育节目的形式(如汉字英雄等),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限制商业型广告的播放次数以及广告的播出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内容供给的大众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监管评价的路径选择
广电公共服务体系良好的监管模式,有助于充分调动政府、广播电视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实现多方面的制衡,促使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根据外国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监管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行多元化的监管模式,促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运行。为实现多元监管模式,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4.1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首先,应加强法治,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要明确规定政府及广播电视机构的权利及义务,保证广电公共服务的公正;其次,要合理利用行政手段,采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确保广播电视的公共属性不被经济属性以及政治属性所侵犯;最后,应该鼓励社会组织及公众积极参与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监督管理中去,加强广电的自我规范,如成立电视节目消费者保护协会或者公共服务顾问组织等,对广播电视进行全方位监督。
4.2 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目前,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节目的收视率以及广告的收益来进行的,这种考核方式完全取决于市场条件下,大众的消费需求。这与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不符。广播电视节目不能仅根据简单的数据来考核,应建立以质量为主、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如2011年,央视制定的以影响力、专业力、传播力、引导力是个标准为主的评价标准,这有助于广播电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结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的更替,党和国家相关领导人纷纷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体系。随后,广播电视行业也紧跟党及国家的脚步,积极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为解决广播电视节目的娱乐性过强、公共性过弱、商业性过重等问题,必须实现财源支撑机制的多样化、内容供给机制的平台专门化以及监管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刘晓鹏.信息、传媒与公共服务――治道变革与中国政府信息空间的重理[J].国际新闻界,2005(3):11-14.[2] 陈积银,彭金山.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J].视听界,2005(6):27-29.[3] 杨明品.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