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3: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卫生事业 李章宏

一、问题和困难

建市以来,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和社会事业较快发展的同时,卫生事业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应该看到,与全国、全省一样,制约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市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发展与城市卫生发展不平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呈金字塔形,重点为广大最基层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所走的却是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呈现倒金字塔形,医疗资源80%在城市,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大多数农村医疗点还停留在血压计、听诊器、温度计的“老三件”水平,而占人口80%的农村人口仅享有20%的医疗资源。从我市农村和城市卫生资源分布上看出,我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在县城和市区,农村虽每个乡镇有一所卫生院,但从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看,远不如分布在城市的二级以上医院。全市2222个行政村,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都有卫生所,但仍有一部分卫生所基础薄弱,人才缺乏。从财政投入看,对城市大医院的财政投入远大于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这表明,我市农村卫生和城市卫生的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与城市人口获得卫生服务不公平,加重了农民看病难与贵的问题解决。

(二)预防和医疗发展不协调。医学上有句格言,人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它从一个侧面强调疾病预防对健康的重要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医疗卫生工作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几年前,突发的“非典”和禽流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疾病预防的认知度。但现实生活中,重治轻防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我们在疾病预防上的投入远远低于对医院发展的投入,使预防工作还停留在宣传上,停留在监测报表上,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研究;二是人们健康观念还存在重治轻防的问题,即便收入较高的群体,如果不是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很少有人主动去做常规的例行体检。有专家估计,预防疾病每投入1元钱,功效相当于治疗中的10元甚至更多。必要的预防投入,对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无疑是一剂良药。从另一层面讲,重治轻防问题还表现在对待预防医学的理念上,从事预防的医学工作者社会认知度远低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但扁鹊“良医治未病”之说对我们是很好的告诫。

(三)卫生战线人员的待遇和责任不对等。从党和政府赋予医疗卫生的责任来说,医疗卫生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重大事件、普及科学生活习惯、保护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责任,可以说是责任重于泰山,2003年的“非典”足可证明医疗卫生的社会责任。全市近2万名医务工作者每年要承担220多万群众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等任务,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成千上万,处理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数十起,可谓任务艰巨。按照承担的责任和权益相统一的原则,医疗卫生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应该予以足够保证。但从我市的实际来看,除5家妇幼保健机构的王作人员是全额财政拨付工资、承担各项保险外,其他所有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工资都是差额补助、自负盈亏,财政拨付工资比例平均不足30%,有的单位财政不拨付一分钱。由于没有财政的补助,全市95%的医护人员没有加入医疗保险,相当一部分的医护人员没有加入社会养老险。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连自己的医疗保障都没有,何谈责任?另一方面医院既要发展,又要留住人才,钱从哪来?只能是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同样在追求经济效益。由此可见,责任和待遇的不对等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中医和西医的发展不同步。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相比较而言,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所以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看病时一般选择西医,而很少顾及中医。而中医治病更重视病人,突出以人为“本“。其整体调整、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的观点,兼顾机体内外环境、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别,在现行医学体系中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尤其从疫病流行来看,中医药疗效更是独树一帜。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客观现实,我们应该看到中医价廉效显的独特优势,应该大力发展中医事业。从目前我市医学发展的实践看,中西医发展极不平衡,我市是全省11个地市中唯一没有市级中医院的城市,现有的5家县级中医院生存也很艰难,一些中医院虽挂其名,实际西医占着绝对的份额。而在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虽是必设科室,但却处于逐渐萎缩的状态。究其原因是政府对中医的投入不足,使中医的发展缓慢,中医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和飞速发展的卫生改革严重脱节;其次现代人的观念不同,看病时一般选择西医,而很少顾及中医;再是由于中医院病人少,医护人员收入少,一些从事中医的医生出于利益的考虑,弃中从西,导致中医人才的流失,造成中医的发展后继无人。中西医发展不同步的直接结果将导致传统中医学的慢慢消失,人们享受不到中医整体调整、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兼顾机体内外环境的治疗。

(五)软件和硬件的建设不匹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吸引更多的服务群体,纷纷加大医院的硬件建设投入,从医院环境的治理、房屋的修缮、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到推出各种层次的病房,医疗机构是想方设法改变形象,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近年来,政府也在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支持力度,帮助医院进行硬件改造。但在软件的建设,尤其是人才建设上跟不上硬件建设的步伐。据统计,在全市乡镇卫生机构中,大学本科学历仅有16人,仅占0.58%,大专人数占24%。一方面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引进和待遇上,现在市县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倾斜政策,各医疗机构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好多农村医疗机构多年没有进一名大学生,原有的不少技术人才也因为待遇低而另谋高就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医院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医护人员一旦分进去,就很难流动出来。由于缺乏危机感,医护人员学习没有动力、工作标准提不上来、服务态度跟不上,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严重的造成医疗事故。硬件快和软件建设的不匹配事实上阻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影响和谐卫生的构建。

(六)医患之间的关系不融洽。医患之间本应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寄托给医生。但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纠纷接连不断,有的甚至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敛财的“医托”、“医闹”。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市二级以上医院的医患纠纷逐年递增,患者家属谩骂殴打医护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聚众在医院闹事,扰乱医院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人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处理。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整个社会大背景的诚信度降低,人和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度降低,缺乏真诚的沟通。还有新闻媒体的过度炒作,使本来简单问题的处理变得复杂化。当然医患关系的紧张与一些医生技术水平低下,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不好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一些个体诊所,设备简陋,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但受利益驱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导致医疗事故频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加大,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变化,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已经成为社会的难点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对策及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我市卫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措施和方法,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民生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应实施以下六大工程,努力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一)实施农村卫生体系建设工程。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市政发〔2006〕22号)文件要求,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县乡村农村三级网络建设的投入,建设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改变乡镇医疗机构房屋破旧、设备老化的现状。其次要加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严密组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或调整试点方案,提高农民受益水平;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简化报销程序,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患者;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增加工作透明度,拓宽监督的范围;拓宽筹资渠道,做大基金规模,提高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农民受益水平。最后是加大卫生支农力度。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和乡镇卫生机构结成支援对子,选派医疗技术好、作风过硬的医护人员到农村进行支援,通过传帮带形式,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

(二)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市政府刚刚通过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建设,依据社区人数和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距离,合理配置中心和站的位置。政府应加大对中心和站建设的支持,从房屋、设备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帮扶。建立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支援单位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会诊、开展讲座和进行技术指导,免费接受社区医生、护士进修;积极推进社区医院“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通过病人合理分流,使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三)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各级政府按照十七大要求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卫生人才工资福利和待遇,并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文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财政应全额拨付工资,保证基本的生活待遇;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应从工作、生活上关心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施展能力的平台,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在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应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使医护人员有压力感,让工作不努力、业务学习不积极、对待患者态度不好的医护人员离岗,优秀人才放到重要位置上去。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全市卫生技术人才进行综合培训,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培养我市医疗专家和技术权威。“十一五”期间,使重点医师岗位的本科生、大专生提高20个百分点。

(四)全民健康教育工程。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大力普及健康常识,矫正群众重治轻防的不健康理念,引导群众把有限的资金向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倾斜。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内涵建设,延伸卫生工作的触角,加大卫生执法工作力度,使公共卫生的阳光雨露覆盖更多的人群更多的场所。要关心爱护疾病预防工作者,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工作。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借助创建国卫家级卫生城市的强劲东风,健全各类环卫设施,强化居民的城市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长效的爱国卫生工作机制。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将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为避免重走一些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凡新上工程项目必须进行认真的环境卫生评估,实行环境卫生一票否决;对现有工程项目,必须补好环境卫生这一课。唯如此才是治本之策,否则单纯的疾病预防控制充其量只能是扬汤止沸。

(五)实施振兴中医药工程。当前,振兴中医药事业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首要的还是必须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十一五”期间,要建设一个市级水平的中医院,发展我市中医诊疗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中医的医疗服务。要在政策上实行倾斜,扶持中医药业发展,调动中医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的管理,解决良莠不齐的问题。

(六)实施医德医风建设工程。坚持教育与监督并重、奖励与惩处并重的原则,规范引导从医行为,使现有医务人员能修为医之德、怀律己之心、思贪欲之害、弃非分之想。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在挖掘、发现、培养、提高上下工夫,宣传医疗卫生战线救死扶伤的先进典型。与此同时,必须考虑提高医护人员的入行门槛。“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步入此行的人不仅要有热情有技术,还要耐心细心和专心,要有同情心慈悲心平常心,视事业如生命,视名利如草芥,视患者如亲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医务工作者。

第二篇:深化征管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深化征管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辽宁省大洼县国家税务局

董海日

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征管方针,各级税务机关采取积极措施,围绕纳税申报、纳税服务、征管软件的开发运用等等,先后推出了网上申报、税库银联网、一窗式、CTAIS、数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执法管理系统、税收管理员系统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完善了新税制,促进了依法治税,强化了税收征管,进一步提高了征管的质量、效率和水平,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为纳税人的办税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也为税务机关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纳税人实施管理创造了条件,使征纳双方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很快,个体、私营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确保税收各项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深化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方面的问题

就我省来说,绝大多数的一般纳税人己经开通了网上申报这一形式,网上申报的优势在于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的自行申报纳税,同时也减轻了税务机关的负担,最主要的是明确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权利和责任,也表明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一种信任。但目前来看,纳税人自行申报的质量却不是很高,CTAIS系统中大量的错误及垃圾数据足以证明。由于涉税信息的采集渠道有限,主要局限于纳税人申报的纳税信息,所以造成了申报不实的问题,主要原因:

1、纳税人主观上存在着虚假的纳税申报,利用网上申报系统录入一些不实的经济数据,从而导致CTAIS中一些经济数据的失真,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乃至地区预警指标的准确率;

2、纳税人的填报错误所致,一部分纳税人在网上申报时不够认真,数据填写不准确,逻辑关系不正确,都可以造成数据的失真;

3、现行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等逻辑关系较强,比较复杂,普通的正常报一般没有问题,但有检查调整或复杂的涉税问题时填报就比较困难,容易出现错误信息;

4、是现行的网上申报系统对数据的逻辑关系监控与CTAIS并不完全一致,网上申报能通过的,导入CTAIS后有可能存在问题数据。由于系统处理权限的限制,税务机关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不够及时,也影响了纳税申报质量的提高。在优化服务方面,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一窗式服务理念,在近几年的运行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纳税人感受到了办税的快捷与方便。但是由于新的税收政策的不断出台,各种涉税管理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一窗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纳税人的要求。在一般纳税人审批、防伪税控系统的发行、税控器具的使用、普通、专用发票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防伪税控系统、税控器具的发行维护方面有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而这些中介机构基本都是税务机关指定,如果出现处理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纳税人理所当然会对税务机关出现不满情绪。就目前来看,纳税人仍然有很多业务在窗口不能一次性完成,重复性的往返依然存在,与一次性告知,一次办结仍有很大差距。

(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问题

新的征管模式是要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就是要以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作为基本手段,以其网络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税收管理。随着CTAIS系统的开发运用以来,围绕着CTAIS系统又开发运用了数个系统,这些系统的开发运用从总的方面来看是好的,在实际征管工作中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绝不能有单纯依靠计算机的思想,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计算机是重要的,但却不是万能的。我们现在运用的CTAIS系统本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一些基础数据的录入方面CTAIS并不监控,能够保存上,然而在数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却不能够通过,继而派发生成任务,层层较发给税收管理员进行调查修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改事后监控为事前监控,就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再有计算机管理是要以准确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如果数据不准确,计算机就无法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也就起不到依托的作用。目前,网络数据失真的问题比较严重,我们事后再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去甄别这些数据就会得不偿失,反而是一种浪费。

(三)、重点稽查方面的问题

税收征管法中明确了税务稽查打击偷、逃、骗、抗税的职能,“34字方针”中也提出要“重点稽查”,稽查是加强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起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然而在现实工作中,“选案准确率”、“查补入库率”等一些量化指标严重削弱了税务稽查的打击力度和威慑作用,造成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征管法中规定的偷税处罚幅度过宽,绝大多数偷税处罚均是50%的罚款,这种处罚幅度只会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纳税人的角度看,他要计算偷税的成本,如果得不偿失,他就不会去冒这个险,在西方发达国家,纳税人几乎不去考虑偷税,而是想着如何能不漏税,因为他知道,一旦偷税,后果不堪设想。而国内相当一部分的纳税人恰恰相反,总是在计算如何去偷税、漏税,因为他知道,一旦露出马脚,还有自查;自查不成,还有纳税评估;纳税评估不成,大不了税务稽查,最多就是补税、罚款。这就是外商能在本国老老实实纳税,却在中国偷税的原因,也就是打击力度的问题。税收有税收的成本,偷税有偷税的成本,利益驱使的原因,只要有利可图,就会产生这种偷税的心理。

(四)、强化管理方面的问题

管理在整个税收征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贯穿于税收征管的整个过程,强化管理是税收征管的手段和目的统一,从税务登记、税源监控、发票使用、纳税评估等等一系列的税收活动都要以强化管理来要求。现实工作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结算方式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市场主体间贸易现金结算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金管理漏洞,运用大额现金交易从事洗钱、逃税等金融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的正常秩序。在我国,由于信用制度的缺失,这种现金交易很难被控制。纳税人通过现金交易,一方面感觉到安全可靠,另一方面也规避了有关部门的监控,大量的现金交易使纳税人的经营现况更加隐蔽,税务机关很难进行调查取证。现在商业银行职能已经转变,它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经营进行,如果银行不能提供令企业“满意”的现金服务,企业就会转移开户银行,虽然人行对开户及现金支取有一定的限制,但非法套现活动却屡禁不止。实际上,不只是个体工商户,众多的中小企业都大量存在着这种现金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也是税收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2、纳税遵从的问题

我们现在提倡的是纳税人的自主申报,税务机关强化对纳税人的服务这一征管理念,近几年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加强、不断地完善中,纳税人的自主申报中有多少是真正如实地申报纳税,这个数据不得而知,从每一年全国纳税评估及税务稽查的统计数据中也许可知一二,但这也可能只是暴露的冰山一角。据有关资料,影响纳税遵从有几种情况,一是自我利益驱使,这类纳税人最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他们如果认为被抓住被处罚的机率很小,就会选择去逃税,反之,就会尽量的遵从;二是受益理论,一些纳税人认为他们的纳税没有换来他们所应得到的公共服务,所以对纳税产生反感,对社会公共服务不满意,造成税收不遵从;三是公平环境,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年拉大,基尼系数早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在中国,20%的群体占有80%的市场份额和拥有80%的社会财富,这些“先富起来的人”都是靠辛勤劳动、依法纳税富起来的吗?这三种情况,在我国都普遍存在,而现在我们只是单一的强调如何去进行税法宣传,如何提供纳税服务,片面的认为只要税法宣传深入人心,提供了优质的纳税服务,就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这是远远不够的。

3、发票管理的问题

发票是经济活动的法定有效凭证,是税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增值税改革以来,发票的这种作用更显得尤为突出。现行通用的发票主要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两种,防伪税控系统的推行很好地限制了专用发票的虚假开具,但防伪税控系统也不是十分完善,目前也只能对发票的真伪做出辨别,而对开具内容等不能辩认。普通发票问题更加突出,一是各地执行标准、版式、种类都不一样,普通发票的使用量巨大,虚开、代开、假开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存在大量的经济活动不开发票的现象,特别是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中下游产品。据测算,全国每年因发票而流失的税款已接近万亿元,这也是税收流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三是假发票泛滥成灾,充斥市场,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虽然普通发票也已经纳入CTAIS管理,但发票的查询功能不强,查询条件与发票印制标识不统一,查询范围过小,比对难度大,这些都制约了税务机关对发票进行的检查。

二、深化征管改革的思考

(一)健全纳税人网上申报管理制度,推行“一窗通办”乃至“一城通办”方便纳税人办税。

1、对纳税人要强化自主申报的法律责任意识,纳税人要缴纳多少税,事前只有纳税人最为清楚,只要纳税人进行了如实的申报,税务机关才能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真实的涉税信息。所以,纳税人的如实申报是税收征管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整合征管流程的各个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数据、逻辑识别标准,突出事前管理,事前监控,鼓励发展中小纳税中介机构,实行代办纳税事宜。加强基层税源管理部门的力量,使之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

2、建立并优化纳税服务体系,在纳税集中地区开办“一窗通办”乃至“一城通办”。重组优化税收业务流程,推进纳税服务的高效化,对纳税人的所有需求,都能通过办税大厅的服务窗口进行受理、内部传递、办结返回,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步建立纳税人需求及评价反馈机制,以提高纳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简化操作流程,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应用水平。

整合系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的工作量,使人能从计算机中解脱出来,能够做到人管机器而不是机器管人。利用计算机系统主要解决税源监控、重点稽查、办税服务及降低税收成本为目的,充分发挥计算机所具有的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存储量大、查询和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要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对涉及程序方面的系统操作能够按照提示流程来进行,防止出现各类错误操作,在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到广大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的方便,做到简便、实用而又易于操作,同时又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强化稽查职能,转变稽查观念,变“收入型”稽查为“打击型”稽查。

税务稽查具有打击、震慑、促进管理、增加收入的职能,而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打击、震慑的职能,一要严查,二要严打,重在处罚,处罚幅度空间不能过大,应该有严格的标准,真正能够触到偷税者的痛处(比如5倍),使其不敢以身试法。并且要对一些重大稽查案件定期通过新闻媒体等有效途径予以公开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打击不是目的,目的是营造一个依法、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这种威慑力,才能使之成为税收征管中的重中之重。同时,要转变向稽查要税收的这种观念,如果说稽查查补的税款年年创新高的话,就证明我们在日常征管中的漏洞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征管越来越难管,稽查越查越多,也越来越疲于应对。税务稽查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这种震慑作用能够深入人心,那么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就会自觉遵守税法,形成一个人人依法纳税、个个争先纳税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社会合作意识,全方位强化税务管理

强化管理从线上看不仅仅只是征管一个方面,而是贯穿税收工作始终的一个主题;从面上看,也不仅仅是税务机关对税收征管的一个要求,而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协同的结果。

1、解决现金交易的问题

在全社会建立公司、个人信用制度,降低市场的现金流,规模以上经济业务严格禁止现金交易,禁止多头开户,储蓄账户与经营账户要分开,纳税人不得将生产经营性资金存入储蓄账户,也不得通过储蓄账户办理日常经营资金收付业务。在建全制度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违法现象的查处力度,要狠狠打击违反经济制度的犯罪行为,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高压态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2、建设和谐社会,提高纳税遵从度

我国的税收宗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让纳税人能够感受到这一点,感受到作为纳税人的那种自豪感。一方面我们要采取正面的鼓励机制,对依法纳税的纳税人要在税收管理中适当给予宽松的政策,调动其纳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采取负面的惩罚机制,对不依法纳税的纳税人不仅要在稽查、处罚上加大力度,而且在税收管理当中也要从紧,迫使其被动性遵从。加大对社会公共设施的投入,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税收带来的福利保障,改善政府工作形象,真正体现政府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这一宗旨,加强反腐败工作,在税制上进行调解,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使纳税人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生活与生产环境,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3、规范发票使用标准,完善发票网上查询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加强,发票管理也逐步得到了完善,但是手写版发票仍然大量的存在,且问题十分突出,无论是普通手写版还是剪贴式手写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假开、虚开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强化发票的使用范围,只要是存在着应当开具发票的交易活动,就必须开具发票。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发票上使用价税分离的方式,直接让纳税人能感受到税款的存在。二是一律取消手写版发票,实行电子版发票,并且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电子版发票由各省或各市分票种分别冠以代码,从发行到查验以及开票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系统。三是完善发票的网上查询功能,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查询系统查询每一个省的发票,只要录入发票代码、号码就可以查询发票的发售税务机关、开票方、受票方以及开具金额、名称等,彻底堵塞发票管理上的漏洞。

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是国家税务总局在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总体部署,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和协作才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还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以便进一步完善它,使之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税收管理,更好地为税收服务。

第三篇: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晓刚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3期

[摘要]推广群众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和体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分析,并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试图找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群众体育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畜牧业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畜牧业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陈德进

改革开放以来,不能断学习借鉴其它国家经验,也推进了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复制其它国家的模式。我国农牧业资源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农民数量多,土地资源短缺,无法搞土地密集型农牧业。我国农村金融短缺,也无法搞资本密集型农牧业。根据比较优势,只能扬长避短地发展劳动密集型农牧业。不能照搬它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只能从国情现实出发,选择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我国地域多样、气候多样、地貌多样、生态多样、民俗文化多样。各地之间农业资源各不相同,甚至县与县之间也差异显著。缺乏同质化集中连片的土地资源,不适合搞专业化模式。应该根据多样化的资源特征,走中国特色的多功能、多业态、兼业化的路子。

我们不能照搬模式实行完全的市场化体制。在完全市场化自由竞争的状态下,产业链成员都是互相独立的市场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能稳定协调地形成一体化运作,频繁出现市场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畜产品价格关系着城乡工农两大群体的利益分配,短缺时价高影响城市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过剩时跌价则伤害农民的利益。大起大落既损害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伤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因此,政府要参与监管,不可大撒手。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力量的无形之手要结合起来,双手并用、两手都硬;盈利性的商业组织与非盈利性公益组织要共同努力,实行两条腿走路,走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畜牧业发展之路。

一、我国畜牧业追求大型规模化的误区。象美国、荷兰等国家是以大型规模化为主要特征,美国、荷兰的奶牛业、肉牛业是大型规模化的,美国的肉鸡业、蛋鸡业也是大型规模化的,美国的肉猪业还是大型规模化的。他们畜牧业发展模式以规模化为核心,构成了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标准化等特征,几乎成了畜牧业现代化的“标志”,也主导着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思维。受这些影响,我国畜牧业片面突出规模化,达到了不顾国情的极端程度。认为规模小就是传统的、落后的,规模大才是现代的、先进的。在畜牧业领域,认为一家一户分散饲养,规模化养殖程度低,是传统落后需要淘汰的,极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

我国饲养奶牛追求纯种和追求高单产的目标导向,导致农户种养分离。奶牛养殖户在饲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奶牛饲养成本上升、牛奶收购价格长期低迷的情况下,陷入无利亏损的困境。大型规模化养奶牛,自家没有足够的草场进行放牧,也没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饲料。所以,饲草需要购买,饲料需要购买,牛犊需要购买,劳动力也要花钱雇佣。提高了交易成本,导致整个饲养成本提高。我国的奶牛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化,这种违背国情、贪大求洋的规模化,将中国奶牛业引入误区。造成奶牛业种养分离,不仅饲养成本高,还造成环境污染,提高环保 治污成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奶牛业,不仅是规模化的,还是种养结合的。规模化是外表是形式,种养结合是实质是真经。遗憾的是,我们生搬硬套地学了人家的外表和形式,没有学到真经。由于美国土地资源丰富,农民的数量少,可以廉价地大量提供土地给奶牛户,用来大面积地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草,为大规模养殖奶牛提 供质优、价廉、量大的饲草料资源。美国尽管资金实力雄厚,也并不花费大量资金建设排污设施,从事运行费用高的设施化治污。而是采取种养结合方式,利用农田消化养殖业的污物,变废为宝资源化地解决养殖业污染。

二、我国农户手中拥有的土地面积少,土地集中流转又受到制约。农户大规模养奶牛,无法实现种养结合。养牛户实行种养结合,只能采取小型规模化饲养方式,自家土地(包括草地、林地、荒地)能提供多少饲草和饲料,就养多少牛。土地规模小,就相应降低饲养规模。实行种养结合,饲草饲料自家种植,劳动力来源于自家,牛粪由自家农田消化,牛犊来源于自家母牛,滚雪球式发展壮大。放弃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实行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养牛户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按人头分田到户,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种养环节实行规模化经营,需要对土地进行流转集中,如采取股份制企业化形式,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规

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土地入了股,成为股份制企业的集体化法人财产,农民不能再支配。在市场化环境中,企业有生有死,一旦企业破产解散,土地等资产要用于处理债权债务,不能再还原给农民,等于让农民失地。农民入股后成为股东,股东要通过股东代表大会行使权力,作为自然人,农民没有权力支配资产,也不能直接行使管理权,只能坐等分红,或给股份制企业打工,导致农户自主权丧失。

三、中国特色的规模化是小型规模化,微观经营主体是农户有什么样的国情,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走土地流转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受到政策制约限制。土地流转集中也有法律障碍,还有农民寸土不让的心理障碍。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小型规模化。或户养300-500只鸡,或户养20-30头猪,或户养10-20头牛,或户养30-50只羊。与大型规模化的千头牛、万口猪、几十万只鸡相比,是不足挂齿的。但与庭院零星养殖的一二口猪十几只鸡相比,饲养规模已经是几十倍了,也今非昔比。小型规模化农户从事的是社会化商品生产,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采用的也是良种良法等现代技术,不是传统的土法上马,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同农户手中的资源相匹配。在我国现行的政策制度下,农户手中拥有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等),可以用来种植饲草和饲料。它们手中还拥有棚圈等饲养设施,部分农户还拥有基础母羊母牛等生产资料,可以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活动,有些农户家庭中还有剩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畜牧业生产当中,这些资源要素农户都能够自主支配。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它手中拥有多少资源,就力所能及地搞多大规模。不贪大求洋,不大兴土木,不大量举债。由于是种养结合,种植与养殖互相配套,农户根据自己所掌握资源的数量与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组合。农户有了支配权,有了选择权,有了组合权。可以看菜吃饭、量身裁衣,充分发挥微观经营主体的作用。

四、畜牧业的经营规模与经营形式紧密相关。美国模式的大型规模化,需要采取企业化经营方式,中国特色的小型规模化,适合农户家庭经营。农户家庭经营与企业化经营相比较,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沟通协调成本

低、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省等优势。农户家庭经营机制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强。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管理层次简单,责权利集中统一。不需要庞大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众多的管理人员。适合农民的管理素质和驾驭能力。

农户家庭经营门槛低,关卡少。与小额信贷等农村金融政策相配套。农户内部与农户之间,靠亲缘关系进行沟通协调,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信用成本低。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承技艺,技术培训成本也最低。我国农村“家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但现代企业制度文化基础却十分薄弱。如果采取企业化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董事会、监事会等,在农村中往往会形同虚设,最后会跑调走样,被家族化、家长制、亲戚网所取代或发生变形。

我国对畜牧业采取完全市场化机制来运营,畜牧产业链各环节、各个成员都是市场化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这种缺乏整体性分散型的市场化体制,造成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分离,种植业与养殖业是分离的,分别由不同的场户来从事;养殖业与加工业也是分离的,分别由加工企业与养殖场户来从事;加工业与 销售业还是分离的,销售环节掌控在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销售商手中。由于不是一体化运作,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通协调障碍,产生着极高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寻找交易对象耗费的人财物和时间,包括公关摆平交易壁垒、交易摩擦所发生的沟通协调费用。交易成本不包括交易价格,是价格外的金钱与时间代价,或者是某些不便、关卡、障碍等。由于农民位于产业链的最底层,地位低、分量轻,不掌握关键资源,没有话语权,经常被逼无奈地接受霸王条款,长期支付过高的交易成本。

五、我国畜牧业缺乏“攻守兼备”的自主能力,导致国际化冲击威胁加大当今的市场化,是全球一体的大市场化。我国农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与价格的大起大落,都有国际化的背景和因素,是国际化因素造成了供需失衡。如美国是全球最 大的玉米、大豆、生物乙醇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能够独享玉米大豆涨价带来的好处。美国联手巴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用大豆生产生物柴油,人为地制造了玉米大豆的市场短缺,拉动了全球玉米大豆 价格的上涨。现代国际金融资本的力量无比强大,以股票、期货、基金等金融衍生品做工具,利用全球联网的股票期货市场做平台。通过人为炒作,既可以制造过剩,也可以制造短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制造市场价格的起伏跌荡。

加工业是畜牧产业链的咽喉要道,流通业是畜牧产业链的制高点,在畜牧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极为突出。在大豆产业链中,跨国公司就是通过购并垄断了中国大豆加 工环节,上游控制大豆种植业,下游则控制豆油豆粕环节,拥有了呼风唤雨的话语权,主导操纵了我国的大豆产业链。在中国,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大超市已经星罗棋布,麦当劳、肯德基等大型餐饮连锁店更是遍地开花。流通业跨国公司在我国已占据垄断地位,掌控了采购价格的话语权。通过进店费、促销费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对供应商进行巧取豪夺。利用帐期等手段占压供应商的资金,为集聚人气吸引消费者,经常拿肉蛋奶产品开刀,搞特低价促销,人为制造猪贱伤农、鸡贱伤农的悲剧,还凭借垄断地位恶意摧毁供应商品牌,试图让中国供应商长期做生产车间。

畜产品需求弹性低,产业进出的门槛低,市场有不确定性,生产有地域性、季节性,畜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有滞后期,在生产环节受自然因素左右,引发市场大起大落的不稳定因素多。为了畜产品的稳定和谐持续发展,对畜产品要重新定位,既承认它是商品,也承认它的公益品属性,承认它的社会事业属性。畜牧业欲实现稳定持续和谐发展,不能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加工和零售环节不能交给商业利益集团,而应该掌控在政府手中,再廉价租给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将咽喉要道的加工厂的资源给予农民,将商业制高点的农贸市场资源也注入给农民,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具有实力,能够将种植与养殖结合在一起,将养殖业与加工业结合在一起,将加工与销售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运作。通过占领制高点、控制咽喉要道这些关键性的战略资源,实现产中产前产后、上中下游一 体化运作,农工商无缝对接。形成具有较强自主性的畜牧产业体系,有效化解国际化带来的冲击。

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与国际市场已连接在一起。国内市场也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畜产品的国际化战略,需要国内与国际市

场一盘棋,即要走出去,也要守住国门。当前,守住国门比走出去更重要。走出去开拓畜产品贸易的国际市场,我们面对的是比关税壁垒更强大的绿色壁垒,是加了锁又设了岗的更高门槛。国内市场资源在我们自己手中,是在自家的地盘上操作,比开拓国际市场争抢别人的地盘总要容易些。“天上的仙鹤,不如手中的麻雀”,中国畜牧业的强大,要立足于国内市场支撑,在目前不宜舍近求远地盯着国际市场,需要把家门口的市场牢牢地抓在手中。通过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对国内市场实行化整为零分片包干式的产销平衡,进行市场区隔,等于修建战壕堤坝等防御工事,减弱化解国际化的冲击。利用鲜肉、鲜奶、鲜蛋产品做市场进入壁垒(国外产品是漂洋过海远距离运输进口的,只能采取冻肉奶粉等保质期长的产品形式)。鲜肉鲜蛋鲜奶实行地产地销,节约物流费用运输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减少了动物疫病传播的渠道。

第五篇:乡镇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审计作为审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各项改革的实施,逐步成长壮大。乡镇设置了审计助理职位,建立了事业性质的审计机构,审计工作渗透至乡镇经济的各个方面并发挥了较大作用,得到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据统计,2007年全市乡镇内审机构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195个,查出损失浪费金额463万

元,促进增加效益1398万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179条。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4起,建议给予行政处分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人。

但是,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近年来,乡镇审计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与不断辉煌的国家审计、日渐成熟的社会审计相比,乡镇审计正在弱化、甚至在一些地区面临被撤销的境地。

一、乡镇审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对象和范围正逐渐缩减。一是农村集体企业改制基本结束,企业审计已难以开展。改制后,多数企业已成为民营企业,少数集体资产参股的企业,集体资产一般不占主导地位,企业对政府的利润分配主要采取定额上缴或协议上缴的方式。何况乡镇审计机构在法律上不具备鉴证资格,企业可以不接受乡镇审计或不认可审计结果。二是机构改革和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乡镇审计的对象被削减。通过两轮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数量已大幅减少。财税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改革,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步减少、逐步规范,国库集中收付覆盖范围不断向乡镇延伸,随着财权逐步上划,事权逐步下移,乡镇对财政资金的支配权、调控权越来越小,乡镇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专项资金的监督面变得窄小。三是乡村民主管理程度的提高,约束了对村级财务的审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镇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要求加强民主管理,加大村组财务公开,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因此,随着民主管理的完善,村级财务将以村民内部监督为主,只有出现村委会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或其他经济法规,以及村委会或具有代表性的村民要求审计等情况时,才能依法对村级财务进行外部的审计监督。四是新文件的出台,村官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机构产生了矛盾。农业部等三部门根据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精神,颁发了《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经办[2005]12号),要求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村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从全国范围看,有些地方的乡镇审计是农经部门的所属机构,而更多的地区则是单设机构。从审计独立性来讲,村账镇管后,农经部门一方面管理村账,另一方面又要实施审计,显然是不妥的。审计署虽没有出台文件对村官的审计进行明确,但乡镇审计对村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已有多年的实践。因此新文件的出台,造成乡镇在由谁对村官进行审计时无所适从。

(二)编制、经费、人员问题难以解决。乡镇审计的法律地位在较长的时期都没有得到解决,近几年一些地区才将其明确为内部审计性质。因此,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审计机构第一轮改革就遇到了撤并,审计人员的事业编制也随之被撤编。尽管乡镇党委、政府普遍认为审计机构十分重要,实际运作中,并没有撤消审计机构,但县级人事部门根据改革方案,无法给予列编,审计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工资标准等无法确定,成为“四不象”单位。同时,乡镇政府也进行了多轮的撤并,乡镇的规模扩大,所属事业单位人员也普遍膨胀,有的财政所近40人,有的审计机构也达到10多人。显然,减少事业单位、分流富余人员的乡镇“瘦身”计划仍将继续,审计机构的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三)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近几年乡镇审计机构已无法补充新鲜血液,在岗的审计人员绝大多数是财会专业毕业生,投资审计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难以对乡镇基础设施、农村水利建设开展审计;审计手段也停留在手工查账阶段,与会计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审计监督力度不够,乡镇审计缺乏执法权,发现问题拿不出准备得力的处理措施,查处无力度,审计经费难以保障,往往是财政拨一点,其余自己解决,造成为收费而审计,审计成为走过场。审计报告也无深度,审计的影响力不断下降。

二、推动乡镇审计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乡镇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首先要立足大局。要跳出审计看审计,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乡镇审计的有效需求,用发展的眼光为乡镇审计准确定位,而不能为解决乡镇审计机构和人员的问题而片面强调自身的重要性;其次要依法发展。只有依法发展才是健康、长久的发展,要从依法治国,建设法制社会的角度理性思考乡镇审计发展的问题,探索解

下载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晋城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状况我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20多家银行的3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

    当前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曲思奇 (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 摘要:民办教育正处于成长期,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学生数量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民办教育呈现小弱乱差的局面,......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合集)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公开,招聘......

    ***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思路

    ***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思路当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全面推动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改变农村卫生工作落后、被动局面,保护和促进广大农民健......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介绍,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积极稳妥......

    贫困地区县级党校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i(写写帮整理)

    县级党校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中共灵台县委党校 闫耀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加强......

    浅谈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李达(天津商业大学 商学院 工商管理1006班 20102876) 摘要:我国物流业面临许多问题: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产业设备陈旧落后......

    遂昌县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最终定稿]

    遂昌县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 要】随着生态公益林扩面和禁伐保护,遂昌县国有林场建设面临着资金紧缺、人员包袱过重、发展空间狭窄、职工收入过低和生存发展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