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快乐德育 提高育人实效
构建快乐德育 提高育人实效
鼎城区灌溪镇中心小学是一所花园式农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抓住养成教育、班级管理两条主线,坚持德育常规,坚持抓好有特色的养成教育训练和主题教育,积极构建“快乐德育”,努力提高育人实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而又系统科学的德育工作路子,多次获得省、市、区的表彰。
一、建机构 立规矩 抓阵地 实现环境育人
为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校成立了“三组一会”德育机构。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为成员;校外辅导员小组。由老干部、劳模、优秀企业家、交警为成员;学生自我管理小组。由少先队干部和各班班长组成;班级管理研究会。由班主任、家长代表和任课老师组成。并分别制定了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的工作细则,从组织上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为让校园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努力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柱成为育人的好帮手,达到了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效果。建起了一座象征着不断进取的“希望”雕塑和12个宣传橱窗。橱窗里各种内容主题鲜明,更新及时;布置了高标准的少先队室,每年一年级学生入队前,都要到队室参观,了解队史,接受教育;办好红领巾广播。特别是表扬师生的通讯稿,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编好《春芽》队刊。该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每期的封面、封二都集中宣传了学校一些优秀学生。这一刊物一直倍受广大家长和学生们的关注和青睐,也获得了“湖南省中小学生优秀文学社”称号;“把英雄人物请进校园”。教学楼的墙壁上到处悬挂英雄人物头像和名言。校道旁、花园内竖起了警句格言匾牌,用儿童化的语言提醒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组建了腰鼓队和管弦乐队;建立了校外教育基地,我们把市新农村建设点村、中联重科起重机分厂、和谐园、敬老院等作为校外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系列阵地的创设,大大增强了德育教育的可操作性,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为了使德育教育制度化。学校围绕“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制定了“灌溪中心校争创星 级文明班级管理方案及考评细则”,由教导处、少先大队、卫生室、体育室、后勤组五个部门每周考评班级“纪律安全星”、“精神文明星”、“卫生保健星”、“体育锻炼星”、“爱护校产星”五个星级类。量化打分,学校利用每周升旗时间对获星班级进行表扬,每月进行阶段性评比。期末结束,由学校颁发星级牌。
二、订计划 编教材 建体系 实现管理育人
学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教育与日常养成相结合并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去,建立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体系,编写了《灌溪中心校学生德育逐月教育内容》,即:二月学常规,遵章守纪;三月学雷锋,乐于助人;四月讲传统,学做勇敢人;五月学礼仪,行为要文明;六月理想教育月;九月尊师长,孝心献长辈;十月爱祖国,立志成能人;十一月学规范,当好合格生;十二月比勤奋,学习攀高峰。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目标,形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系列化、层次化、重点化的工作特色。
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课》,从“天天佩戴红领巾,见到师长有礼貌,卫生保洁做到位,排队要求快静齐,升旗敬礼要严肃,两操动作求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课间活动讲文明,坐姿端正专心听,作业工整速度快,食堂用餐有修养,爱护公物意识强”等方面,确保教育到位,训练到位,查评到位,管理到位。
为了更好地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学校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德育工作。开办家长学校,一期对家长进行两次面授,培训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教育专家陈红女士和赏识教育专家李晓玲老师等来校给家长做讲座。学校建立《家校联系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学校还把文明礼貌、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内容和《灌溪中心校学生一日活动规范细则》印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协助搞好教育。最大限度地拓展德育工作影响面。学校获得了“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称号”,其省级家长学校课题《孩子的爱心——快乐心态的培养与家庭指导》,获省级二等奖。
三、借平面 抓常规 重细节 实现活动育人
我校化大为小把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定在课堂、定在“三会”。坚持围绕行为规范的教育,制定 了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和大、中队主题教育方案,坚持有特色的养成教育训练。设立“文明礼仪示范岗”,每日早晨迎师进校,礼仪示范,检查规范学生仪表。“红领巾巡视岗”、课间检查纠正学生不文明行为。经常检查,反馈及时,发出“表扬单”、“友情提醒单”、“整改单”等。
为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每期请法制副校长、灌溪派出所教导员廖立和到校给学生上法制课,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了我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知法守法,做一个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好少年。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每年“六一”,学校组织全校学生投票,评选表彰“十佳少先队员”和“优秀少先队员”。
学校融常规训练于主题教育之中,从学生的每一个生活环节抓起。真正体现“严、细、实、恒”的养成教育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道德修养。
抓好升国旗仪式等活动,规范制度和内容,坚持国旗下讲话、呼校训、演唱爱国主义歌曲等。将每个活动都当成对学生进行养成和品德教育的良机,精心准备,认真落实,使之系列化、专题化和规范化,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让学生受教育的目的。
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三五”学雷锋纪念日,学校开展了“一个水果一颗心”活动,学生们自愿带来水果、鸡蛋并写上对老人们祝福的话语,送给敬老院、烈军属和退休老师。清明节时,校少先大队组织优秀队干部到革命烈士公墓,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六一”大型文艺汇演。做到文艺搭台,德育唱戏。国庆前后,开展了参观新农村,感受祖国大变化体验活动。通过“看一看”、“访一访”、“谈一谈”、“写一写”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让学生从活动中感悟到爱祖国必须从爱家乡、爱校园做起。爱人民必须从爱身边的人做起。学校还编写了《崛起的灌溪》乡土教材,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形成了学校一大特色。建队日,学校开展了“学队史、敬队礼、唱队歌”比赛。
“手拉手”活动是我校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品牌。我们先后与灾区和贫困学校小学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为他们捐款捐物,征订队报队刊、寄贺卡交朋友、鸿雁传书、两校举行联欢。学校获得了“全国手拉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针对现今外出打工家长多的特点,为了给留守孩子更多的爱,学校开办了“亲情聊天室”、“建 立了谈心小屋”,得到了团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全国《少先队活动》杂志刊发推广。
学校认真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本着“参与就是进步!提高就有奖励”的宗旨,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大队部制订了“两个阶段、三个步骤”的达标争章方案。两个阶段即把一至三年级划分为初级段,四至六年级划分为高级段。初级段的队员主要争夺课程章、自学章、友谊章、礼仪章、节俭章、自理章、服务章、保健章、自护章、队章、自律章;高级段的队员主要争夺先锋章、国情章、国防章、历史章、艺术章、环保章、科普章、探索章、社会考察章、体育章。三个步骤即争章、考章、颁章。队员们按照手册上的达标要求,积极争获每一枚奖章。学校每期组织一次规格较高颁章活动,给在“雏鹰争章”活动中的优秀学生佩戴奖章。
学校把德育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编印了“三字经”读本下发给每一名学生,开展了千人共诵“三字经”、“课本剧”表演,把德育教育和新课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们自编自演了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课本剧,寓教于乐。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 “社会实践”、“阳光小义工”等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超市,走上街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其活动在全省、全市有一定的影响,资料图片被团市委选送到团省委编辑成册。
近几年,学校德育工作已初见成效,先后获得常德市“名优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绿色学校”、“合格化学校”、“湖南省四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校少先大队两次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学校也多次获得省、市、区的表彰并介绍经验。
学校德育工作已形成特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的好学生。学生铁爽、文劲涛被评“全省十佳少年队员”,黎安司琪同学被评为全省“文明少年”,文劲涛、洪盈盈、周鑫宇、廖晶等同学也先后被评为市区“十佳少先队员”和“优秀少先队员”。
第二篇:拓展育人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
拓展育人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我们在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实德育内容、积极研究德育工作规律的同时,重点以拓展德育工作途径为突破口,力求把德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其认识与做法如下:
一、健全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由中心小学、各学校、班、队组成的四级管理德育纵网络和由学校、家庭、村委会组成的三位一体德育横网络,明确了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村委会主任、班主任、家长代表、大队辅导员、班长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行成了上下联系,左右配合,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时时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格局。充分发挥了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活泼的德育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保证
众所周之,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具体渠道,是贯彻德育原则的有效手段,要想改革单一枯燥的育人说教,必须探索寻找活泼多样的育人途径,使其成为最实在、最有效的德育工作载体。
1、学科育人。我们不仅主张使学生在自己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且主张把德育寓于学生的各学科教学之中。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 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各学科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深挖教材的德育内涵,把育人有机地融入教书中,使思想教育润物无声。一方面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阵地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按照德育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使各学科的课堂成为德育的有源之泉,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和承担德育工作,把教育和教学轻松自如地熔于一炉,达到“目的”和“手段”的和谐统一。
2、活动育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广泛地渗透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良好途径。一是利用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举行主题纪念活动,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建党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上,组织师生举办“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书画艺术展评、“我爱祖国”为主题的诗朗诵大赛、“和谐社会大联欢”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举行作文比赛、书信比赛、演唱会、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参与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春天是植树的大好时机,我们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参加义务植树劳动,让学生感觉到劳动的愉快,并写好“小树长,我也长,我跟小树一起长”为主题的体会作文;公路旁、街道上处处有塑料袋乱扔,我们定期组织学生拣“白色垃圾”,实施“绿色行动”,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是严格升降旗制度,周一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周五举行降旗仪式,同学们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演讲活动,自觉增强了爱国热情,从而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3、榜样育人。在德育工作上,我们的理念是“典型引路、榜样带动、整体提高”。一方面,我们在德育课内容中,选出古今中外的名人和英雄的典型事迹,让学生学习领会感悟伟人的高尚品质,伟大精神,使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伟人名人树为榜样,让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鼓舞自己。另一方面,我们把学校内部的优秀同学,“三 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树为身边的模范,把这些优秀小朋友身上平凡而又值得学习的东西提炼出来,让全体学生比、学、赶、超,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孔子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德育工作者就是要培养学生向先进看齐,不断提高自己品德素质的上进意识。
4、环境育人。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投资投力创建校园环境示范学校,尤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多做文章,力求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绿色、书香校园,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一是精选书写育人理念新、育人内涵深的校园标语,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改理念。二是在校园内醒目的墙壁上统一布置张贴名人名言瓷砖画,要求学生学名人、背名言,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让名言、哲理感化自己的心灵。三是各学校定期更换校园内的黑板报、教室中的学习园地,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时事政策,发挥好宣传阵地的作用。四是统一定制橱窗,展示学生优秀的学习作业和艺术作品,展示师生的教学优秀成果,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五是大面积绿化、合理硬化校园,为学生学习提供优美的环境。另外学校领导、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环境来感染学生幼小的心灵。
5、团队育人。小学生成长在学校中,更是成长在班集体中,成长在少先队组织中,因此团队育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方面我们首先重视班团队建设,每学期,加强一次班委会建设,使班委会的成员在一个班集体中发挥好学生领导的作用。每学年,进行少先队员入队建设,做好少先队员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和少先队的任务考核。评选出优秀少先队员和队干部。其次是重视团队具体工作。每年一次的主题队会,完善队会程序、突出德育主题。三是在法制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班委会开好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四是办好队报,各中队有自己的队报,以黑板报为主要形式,板报设计要新颖、美观,色彩要明丽、和谐,内容要生动感人、有趣。五是每月搞一次“小手拉大手”的社会实践 活动。
6、一体化育人。以学校为中心以及相对封闭的学校德育体制,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困惑,并且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近几年,我们重视这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横向德育网络雏形。一是建立了学校德育指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村书记、家长代表组成。二是有效地开展德育指导工作,每学期开一次由学校德育指导小组组织的家长会,在会上班主任介绍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情况,学生的作业等跟家长见面。三是德育指导小组对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特教生进行定期的家访,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了“一体化”在一些特殊学生德育工作上的联系作用。
7、管理育人。德育工作的优化管理,本身体现了育人的科学性。我们所属的10所完全小学和4所初级小学,每学年都有详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包括周活动安排。根据自己学生实际,每学期都有重点突破的德育内容。而中心小学有总的德育工作思路,这样一个有分有总的德育工作计划体系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有效目标。中心小学定期对计划内容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年终对各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评选德育工作先进的学校、班级、团队和个人。尤其重视班主任工作,每学期期中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把成功的经验向各学校扩散、推广,加强德育科研的指导。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我校的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绩。学风、校风日益端正,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县19个单位评比中位居第四,所属光丰小学被树为市级示范性小学,有3所学校被树为市级环境示范校,另有3所学校被树为县级环境示范校,上学年共有213名学生的作文和书信在县级竞赛中获奖,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有53篇获省、市、县级奖励或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上报50余件艺术作品参加展评并获奖,全国英语竞赛能力竞赛实现了多年零的突破。
第三篇:做强德育特色,提高育人实效
引言:酝酿已久的《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期向市民公开征询意见。此举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参与,积极为常州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掀起了一个讨论教育规划纲要的高潮。教育行政部门也为《纲要》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做好一切准备和铺垫工作。近期记者走进诸多活动现场,把教育行政部门各个条线上的具体行动呈现给广大市民,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常州教育更进一步的热情关注和深入思考。
《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德育的全员化和专业性,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德育融入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2月10日下午,常州市局属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现场展评会在实验初中举行,来自相关学校的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参加了活动。通过德育特色创建来提升德育质量、深化学校内涵已经成为教育的共识和常识。本次德育特色评选重在“特色”,分别从“特色理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现场答辩”四个环节对申报学校考评。展评各校厚积薄发,精彩的汇报展示和智慧答辩引发了全场的阵阵掌声。这是一次评比,更是一次展示和引领。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丽华中学整合德育资源,将学生的教育置身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中思考,“家长学校”进社区,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学校向每个社区提供讲座菜单,学校按家长所需每学期举行1-2次专题讲座等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西藏民族中学则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加强藏汉文化的融合:融情爱生教育成为着力点,对藏族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主线,常规管理成为主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主阵地,社会力量参与更是对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丰富与升华。
——大力提倡主体德育。北郊初中实施“发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德性的成长,“校长助理团”让学生换个视角看学校,换种身份做学生,“诚信超前考试”让主动学习成为风尚。“发现教育”注重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在体验、探究中发展德性,德育活动的设计从“无设计—被设计—隐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的主角。正衡中学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体验为核心的学生“自主教育”模式,设计了各年级的学生发展规划方案,命名为“追寻梦想,自主发展”:七年级制定自主发展规划之第一篇——对接正衡脉搏;八年级第二篇——放飞青春梦想;九年级第三篇——完美正衡生涯,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计划现在,让学生产生“我的青春我规划”的强烈意识。市北实验初中围绕“教育从尊重开始”的理念,推行“尊重教育”,开发“尊重”系列校本课程:七年级以“学会自尊”为主题,八年级以“尊重父母”“尊重教师”“尊重他人”为主题,九年级以“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差异”为主题,环环相扣,不断深化。
——常年坚守生命教育。二十四中通过开放“心灵港湾”心理辅导室、设立“牟老师电子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激发生命活力。兰陵中学围绕“感恩、励志、尽责”的德育主线,以生命故事会、生命教育学生论坛为平台,开发并实施了6个系列40个课时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收集、制作了30余部生命教育视频资源,推行国学经典《弟子规》,帮助学生奠定生命的底蕴。
——用心经营德育文化。朝阳中学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每年举行校园民歌节、“唐宋名篇朗诵会”,学生通过诵名篇、唱民歌,参加京剧社、武术社、古筝社、书法社等,既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也培养了良好的人文素养。花园中学的“三名教育”以“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为主体,通过组建“我爱名著”俱乐部、小小画家社团和名曲社团,开辟“三名”之窗和文化长廊、各教室设有“三名读书角”,开设“三名阳光工作室”,定期举办“三名艺术节”、“三名”读书竞赛和“三名之星”评比等活动,让“三名”成为校园主体文化。田家炳实验中学坚持“仁”和“礼”,组织编写了《田中校园道德“三字经”》《田家炳之路》,通过五星级学生颁奖活动、田园文学社、文体俱乐部、科技俱乐部、体育科技艺术文化节、学生电视台,构建田中“以文化人、以德悦人”德育特色的美丽风景线。外国语学校以人文精神统领常外德育文化:班级每日寄语由名人名言改为教师、学生的激励格言,《常州文物保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礼仪课堂》、《精彩卷首语》、《走进校园植物》、《走进社会》等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德育含人文精神。
——积极建构多元评价体系。清潭中学在“关爱生命、唤醒生命,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续写“新三好”教育活动的新的篇章,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实践体验中都能尽情的绽放生命的情怀,享受生命的快乐。蓝天实验学校开展赏识教育,用心赏识学生,赞美学生,激励学生,让流动儿童学会自强自立,乐观乐群,成为课堂的主人、班级的主人、校园的明星、和生活的强者。
——不断夯实心理教育。北郊高中“以心育德,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上的成长”,经过多年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特色,他们实施“全员心育”,提出“只有阳光心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心态的学生”;开展心理节,以“四心”系列活动作为励志教育的载体:我励我心(心理铭言)、我画我心(心理海报)、我抒我心(心情故事)、我写我心(心理剧剧本)等活动,把磨练意志、承担责任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做强公民教育,为德育特色打底色。第五中学作为“江苏省首批公民教育项目学校”,通过公民教育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新途径,新思路,重在开展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教育学生关注社会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以自己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逐步增强公民意识,活动结束后,评委代表、武进区教育局包丽娜科长对整个活动作了精要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各个参赛学校在德育特色创建上做出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成绩,并针对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对“德育特色”的内涵作了进一步解读:德育特色评选不是德育工作总结,而是立足于学校实际,为德育寻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抓手,一个纲举目张的切入口,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这个抓手和切入口,将德育做实做精做强。她还通过举例进行说明,给人启发很深。(曹奕 殷涛 奚萍 栾燕)部分学校德育主任活动感悟:
每一所学校的学生无法复制,那么每一所学校的德育也就无法复制。参加德育特色学校的考评,我想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交流和提升,在于借鉴和反思。我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两点感触最深:一是尽早谋划,我们在校长室的带领下,从暑假就开始着手准备,搭好班子,明确分工;二是团队合作,现场汇报涉及到写、听、看、答四个方面,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一次次研讨、修改,甚至一幅照片的选取和一个词语的打磨,都很用心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交流和分享。(北郊高中
张鹤)
纵观整个展评活动现场和流程,有不少让人欣喜的地方:每个学校的与会者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并给予汇报者以热烈的掌声;整个展评的流程,很顺利,也很公平,并且进行了现场观众投票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评分方式。虽然每个学校是汇报自己学校的特色,但有些好的活动,好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展评的机会将它们推广开来,形成常州德育的特色,形成“大德育”。(花园中学
凌富艳)
今年我是刚刚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从一线班主任的岗位走到管理工作岗位,对我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带着非常认真的的态度和好学的心态来参加活动,希望通过这次观摩,认真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做法,积极准备,为下次的申报积累经验。整个展评活动我自始至终认真聆听,认真记录。许多学校的做法对我启发很大,我边听边思考自己的德育特色思路,思考如何围绕特色开展德育活动。包科长的讲话也为我打开了思路。我要以这次活动为起点,认真准备、思考自己学校德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下次积极申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上一新的台阶。
(翠竹中学
屠国斌)
说实在的,从事德育主任工作也将近四年了,还真没认真地提炼过自己学校的特色到底是什么?恰逢教育局开展此项评比,给了我一个仔细思考的契机,从前期地梳理提炼到后期地修改成笔,到最后视频课件地制作,再到现场地陈述和回答专家的提问,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在整个过程中,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地认识;现场兄弟学校的展示也给我了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也带回了很多的思考,在今后的学校德育工作中怎样将特色工作开展的更好?怎样将德育工作这条路走的更宽?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德育工作者多学习、多积累、多交流,就能不断做到更好。(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于娟)
第四篇: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实效
西窝铺小学于海波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是每个德育管理者的工作出发点和追求目标。德育工作的实效是由多个原因促成的,德育过程的管理对德育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注重德育的过程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德育实效。抓德育的过程管理,就是抓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的管理。抓住了基本环节的管理,德育管理者的目标就容易实现。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建设
拥有坚实高效的健全组织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抓好学校德育管理的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立目标——德育管理的灵魂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它是德育活动的蓝图和方案,是有待实现的一种设想或安排,只有确定好德育目标,德育的其它措施诸如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才能在保证其科学性上获得一个理论前提。德育目标制约着整个德育活动,一切德育措施都是为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服务的。德育目标又是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十分密切联系。
2、组建机构——德育管理的网络
学校德育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方位、多层次、复杂而多变的系统工程。要使各部门、组织和人员为同一目标协作,必须科学地设置管理机构和层次,确立他们的职权和相互关系,组成健全而高效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各组织、因素和成员都处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有领导有控制地协作,发挥整体功能,保证共同目标的实现。
3、制定制度——德育管理的支柱
德育管理制度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障德育组织机构运行的重要手段,为良好校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学校德育管理制度的内容因校而异,但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职责类。从德育领导班子到班主任、任课教师,人人有明确的工作职责,事事都有专人负责。
(2)常规类。包括教师工作制度、教育教学常规制度等都有明确规定、学生守则等。
(3)考核奖惩类。考核制度是根据职责和常规中的要求来制定的奖惩制度,是对考核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制度。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施途径
1、学科渗透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教材里蕴含的德育因素,需要教师去挖掘提炼,并通过教学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才能达到学科渗透的效果。
2、德育活动的管理。
学校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思想品德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的必须,活动能满足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能为他们开辟一个进行思想对话、感情交流、建立友谊的好场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接受教育。
(1)规范升旗仪式。每周一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认真参加,仪式安排规范,严肃。每周推选二位升旗手,国旗下讲话内容、讲话人员事先作好安排,内容均作记录。
(2)各班级坚持上好晨会课、班队课,学校作好检查记录,经常开展思想品德、班队、心理辅导教学研究课;少先队大队部则经常举办各类小干部培训班、例会,来推动班队课的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推动优秀班集体建设。
(3)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3月5开展“学雷锋树新风”,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开展绿化专题活动; “五·一”劳动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都有特定的专题活动;特别是每年六月一日,是学校规模最大、最隆重的庆祝活动,所以要精心组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陶冶情操。
(4)积极开展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坚持法制教育不放松,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特别是对各班行为偏差学生定期开展帮教会。
3、家校合作的管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教育效果。虽然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但是家庭、社会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学校不能完全控制和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必须取得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学校和家庭应成为合作伙伴,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应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会、家庭访问、建立家庭联系册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还应开展各种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系列讲座、问卷调查、听课、讨论交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人格至上,从不同程度上提高家长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步骤,协调行动,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以便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学校德育管理的评价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管理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在目标实施的基础上,对其成果作出客观评价的管理活动。学校德育方案可行与否;教师的德育工作过程状况如何;效果和目标是否能达到或者已经达到;德育活动质量如何,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如何;学生接受了教育后是否发生了种种积极变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德育评价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德育工作研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给部分家庭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是,出现了更多的婚变现象,还有许多父母为了生计而奔波,长期外出打工等导致孩子无人看管,有的父母由于身体残缺而无法对孩子全方位进行照顾,导致孩子心理上和思想上受到极大的挫折和伤害,生活出现许多困难,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甚至遭受歧视。长期以来使他们的感情饥渴,变得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厌学弃学、为难自卑、敌对逆反、冷漠人生等,这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今天人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这些孩子应该成为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关爱的对象。因此,要根据实际,对特异家庭子女的思想进行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
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总之,我们的德育工作任务还很艰巨,工作中好的经验我们将继续采纳,不足之处努力弥补。我们还将以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德育工作的重点,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创新。
第五篇:构建有效德育课堂,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
构建有效课堂,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
安徽省铜陵市工业学校王叙林
邮编:244000 【摘要】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现状很难适应新形势德育工作的需要。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推进中广大教师的一种共识。本文根据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特点,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对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与实践。
【关健词】德育课教学有效课堂
去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又是完成德育课的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场所。德育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德育工作的成效。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状况却令人担忧,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甚至聊天、打闹。德育课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成了许多德育课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困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构建有效德育课堂,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真正发挥德育课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有效课堂的标准思考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至于中职德育课堂的效性,虽然,衡量的角度不一,标准也就不同,但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行为者——老师和学生的活动效果应当是最主要的参照尺度,通俗的说就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通过参与体验感悟,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激发其求知欲和探求欲,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最重要的指标。从教师教学效果
来看,是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参照的。
(二)构建有效德育课堂的策略
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知识、责任意识、教学能力;其次是学生,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原有水平、学习动机;还有其它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师生关系。
近年来,有效教学的理念逐渐深得人心,许多老师都在致力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但中职教学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职学生无论在学习基础、还是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方面与普通中学的学生都有很大差异。针对中职学生实际,笔者就构建有效德育课课堂进行了以下探索与思考。
1、充分了解学生是构建有效德育课堂的前提。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的学习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育的视野要从“知识”转向“人”,特别是中职德育课教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强调在备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弄清他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来安排教学,把握学生的学习倾向,努力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第二,要了解学生对德育学科的了解程度,即学科的知识基础,要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要在激活思维上下功夫,在调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设计学习方案时准确到位,才能使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最大程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三,要了解学生对德育学科的期望值。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特别是中职学生,许多同学都认为到职业学校主要是学习技能的,德育课能不能学好无所谓,这种心态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对德育课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期望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德育课的期望值,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让学生也有参与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先前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这里,特别是要引起我们中职德育课老师注意的是,由于我们德育课老师所带教学班级比较多,每周基本上一个班只有一次课,很多老师对所带班级的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这种现状必须加以改变。
2、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有效德育课堂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学生如果对课堂内容产生了兴趣,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愿意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
教学方法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教学的成败,还关系到是否能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问题。对于基础比较差的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对学科、对知识不感兴趣,不仅与学科、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作为中职教师,特别是德育课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摸索和创新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接受教育。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与借鉴的一些方法。
(1)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否具有艺术性,决定能否激起学生兴趣,能否活跃课堂气氛和能否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从而也就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中职学生这样的群体,对德育课这样的学科,教师在上课时要特别注重课的导入,采用一些有趣的形式导入,引起他们的兴趣,营造一种愉快的轻松的气氛。课的导入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如音乐导入、讲故事导入、讲笑话导入、设置悬念导入、朗诵导入、简单而有趣的表演导入、案例导入等。
(2)运用有趣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前几年在旧书摊上买了本《通俗哲学》,该书把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通过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而且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讲“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时,我列举的典型事例是:古印度国王要奖励象棋发明人麦子故事。国王对应奖励的麦子数的认识是感性认识,发明人对这一数
目的认识是理性认识,说明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可靠。这些有趣的故事像一个强烈的磁场,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说者兴奋,听者入神。
(3)采用游戏和竞赛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争强好胜,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和肯定。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的注意力不仅持久、稳定,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游戏、竞赛中,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涨,并在愉快的气氛中持续着。如我在教学中经常借鉴体育赛事或一些媒体上学生常见的游戏、竞赛节目来组织教学,如抢答、接龙、小组PK、辩论赛等。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新颖,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可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体会到新时期德育课教学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无疑会诱发学生情感上的参与。教学中运用富有直观性的多媒体有助于化难为易,化乏为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创设民主、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是构建有效德育课堂的重要保障
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但是目前我们的中职德育课课堂有很多是:要么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教师不苟言笑、一脸严肃;要么一盘散沙,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甚至打闹。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师,首先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心理认同,获得了心理自由,由此使学生产生心理的“向师力”。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良好纪律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证。虽然我们强调“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但是他应该建立在有序之上。特别是中职学生,由于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中职德育课教师如果放任自流,那么连起码的教学秩序就无法维持,更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和巧妙的措施化解课堂教学中不利于教学的现象,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如去年我在上《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一课时,正好碰上学校领导来听课,学生们很兴奋,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定先要采取措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临时决定在正式上课之前带领大家做一个课前小游戏:【规则】老师说出单数,学生举左手,老师说出双数,学生举右手。通过这个小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导入了本课的学习,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还有针对中职学生,平时我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有没有带好,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总之,构建有效课堂,决不能止于口号,也不能换汤不换药。我们中职德育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充分地了解学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真正建构起有效课堂,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真正发挥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欣.《课堂教学艺术》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 [5]韩树英主编,《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1月版
[3]钟启泉 《有效教学的理念》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
教职成〔2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