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职工子弟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包铁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试题 2017-01
第Ⅰ卷 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
②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③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问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
④“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1.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书法艺术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
B.“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
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
D.“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
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
B.第②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韵”的内涵。韵不注重书写的技巧,更注重类似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脱俗。
C.第③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
D.第④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B.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
C.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被推到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2015年1月10日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
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摘编自《新京报》2015年4月29日)
相关链接: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
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摘自杨三喜《微 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B.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
C.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D.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5作为老师,李小文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4分)
▲
6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就你印象最深的谈谈看法。(5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妈妈的银行存款(美)凯瑟琳·福伯斯
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钱分成好几摞。
“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一堆。
“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银币。
“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
“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孩子当中有人提出。
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
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头的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情景。我们看见几个不认识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怜的简森太太眼泪汪汪的。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这一切会不会,可不可能也落到我们的头上?
这时戴格玛滚烫的小手伸过来抓住我的手,还轻轻地对我说:“我们银行里有存款。” 马上我觉得又能喘气了。
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
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昆斯廷摔断胳膊请大夫时动用过。戴格玛得了重感冒,爸爸要买药的时候用过。
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
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
我们一致同意。
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
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之后,说道,“我戒烟。”
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
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
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即使在罢工期间,妈妈也不多让我们操心。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在那段时间,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得到的报酬是一大袋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妈妈说,新鲜面包对人并不太好,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
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老板给他3夸脱(1夸脱等于1.14公升)鲜牛奶,发酸的牛奶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奶做成奶酪。
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了家。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
在那个时候,我们买下了那所小房子,爸爸开始领养老金。
也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
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我对她说:“这是给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
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
“我用不着去,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账上了。”
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
“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妈妈的银行存款”是这篇小说的线索。小说讲述了一个“善意的欺骗”的故事,“我”家生活拮据,妈妈却一直骗家人说家里在银行有存款。
B.小说中的妈妈在生活上的勤劳节俭、精打细算深深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莱尔斯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到副食店干活养家,爸爸也把烟戒了,我和其他姐妹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C.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布局精巧,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妈妈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也让读者知道了真相。
D.“父亲”虽沉默寡言,却是家中的顶梁柱,他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关爱,辛劳一生,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状况。
E.小说综合运用了语言、外貌、心理、细节等描写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妈妈”这一人物形象,彰显了“团结”“乐观”“奋斗”“拼搏”的主题。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妈妈”的人物形象。(4分)
▲
9小说中用“并不存在的‘银行存款’”一直“骗”着全家,有人认为文中的“妈妈”对孩子们“说谎”是不应该的,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很有道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②。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③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⑤,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②唐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宋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③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④泛然:漫不经心,随意。⑤更衣:如厕。10.对下列 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指瑕》以擿其失 擿:揭发,挑出 .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檄: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声讨的文书 .C.是且交构 交构:相互构陷 ..D.不易一字 易:改动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王勃才华的一组是()①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③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④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⑤公矍然曰:“天才也!” ⑥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授予官职。
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没有能为滕王阁聚会写出序言,他毫不推辞,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了厕所的都督闫公欣赏赞叹,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 书》中的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5分)译文:
(2)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悔然尚闭关。①胡居士:王堆朋友,家境清寒。②袁安:东汉人,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雪去访他。袁安正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洛阳令问:“你为什么不求亲戚帮助一下?”袁安说:“大家都没好日子过,大雪天我怎么好去打扰人家?”③翛(xiāo)然: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14.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是写雪景的名句,历来评价很高,任选一联赏析其表达技巧。(4分)
▲
15.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短暂,羡慕长江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通过傍晚江面景致,渲染滕王阁景色壮丽的诗句是。(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回乡后喜话家常、以琴书为伴的句子是。
第II卷 表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他一直对自己在那段荒唐岁月里的行为,然而在最近出版的自传里,他终于站出来向被自己伤害过的人道歉,与挣扎的过去做了一个了结。
②在事故的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四处寻访证人,试图以此打开缺口,但是不少受访人,不肯配合,只是调查工作陷入困境。
③直到媒体报道,村里人才知道原来村子西头那间土房子里住着的老人是抗美援朝的英雄,老人一直对自己参加过志愿军并立下战功的事情。
A.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B.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C.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 D.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的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去年9月24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将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成功地送入火星轨道,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执行火星任务的国家。
C.近期,本地猪肉价格一路下滑,一跌再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供过于求。养殖户盲目大幅度增加养殖数量,最终导致市场上猪肉严重过剩。
D.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社会的质疑。
19.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创造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变动发展的 A.⑤②①④⑥③ B.③④①⑤②⑥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②①④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①,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有利于推动“书香社会”建设。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哺育;一个家庭的幸福,②。一个“书香家庭”,无不有追求,有道德,有品位。其实,一本真正有用的书的价值比一件名牌衣服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一本好书,小则使人获得知识,懂得道理;
③,改变人的一生。“耕读传家”,让书籍“走入”每一个家庭,营造读书的环境,沁人心脾,其乐无穷。
▲
21.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微信”下定义,不超过50字。(5分)①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②微信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③微信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
④微信界面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
▲
四、写作(60分)
22.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60分)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墙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二篇: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狼吞虎咽(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B力能扛鼎(káng)数见不鲜(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C东船西舫(fáng)歆享(yīn)宵柝(tuî)贿赂(lù)D瞠目结舌(ch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chǎn)度长絜大(xiã)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自怨自艾(yì)锲而不舍(qiâ 潸然泪下(shān)如火如荼(tú)B 前仆后继(pú)翘首远望(qiáo)拾级而上(shí 断瓦残垣(yuán)C屡见不鲜(xiǎn)揠苗助长(yā)因噎废食(yē)日臻完善(zhēn)D为虎作伥(chāng)奄奄一息(yān)鳞次栉比(jiã)弄巧成拙(zhuō)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神涣散 火中取粟 良辰美景 明察秋豪 B功亏一匱 墨守成规 不可明状 情投意合 C再接再厉 黄梁美梦 棉里藏针 鸦雀无声 D天伦之乐 飞扬跋扈 轻歌曼舞 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貌和神离 各行其事 广袤 踌蹰
B瞋目 杯盘狼藉 甘拜下风 百无聊赖
C反馈 殓声屏气 慢不经心 别出新裁 D寒喧 五采斑斓 头晕目眩 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二、(9分,每小题3分)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
8.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
三、本大题为11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1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惊 B.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合乎法度
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得住 D.可矣,厚将得众 厚:仁厚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之所
B.生庄公及共叔段 无庸,将自及 C.初,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13.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段略写战争的场面和战争具体经过,详写的是两兄弟矛盾不断激发的过程。B.郑伯认为制这个地方十分险要,会危及共叔段的安全,所以不愿意给共叔 C.姜氏厌恶庄公,宠爱共叔段,并为共叔段争取到了京这个地方作为封邑。D.祭仲反对姜氏和共叔段的所作所为,庄公表面容忍,心中早有防备。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2分)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晋书·隐逸》
注:向:如果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辟:征召 B.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经年:一年 C.路人不取,固辞 固:坚决 D.翻于是不逆其意 逆:接受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徒步而归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C.乃复沉没取之 屠乃奔倚其下 D.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其皆出于此乎
17.上文中反映郭翻自甘淡泊的一组句子是(2分)①辞州郡辟 ②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③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④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⑤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⑥复沉刀于水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把下面的两句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4分)
(1)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2)尔向不取,我岂能得!
19.用“/”给下面的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赏析诗歌颔联的“空”字。(3分)
(2)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4分)
(3)李白的诗歌长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蜀道难》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蜀道的奇丽惊险。这首诗歌中李白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指出。(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2-25题。
禅房的树
指尖
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有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中有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
22.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3.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4分)
24.分析下列句子含义。(6分)
(1)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2)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2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6分)
七、作文(60 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说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读了这段文字,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A狼吞虎咽(yàn)针砭时弊(biān)B力能扛鼎(gāng)数见不鲜(shuî)洿池(wū)C项东船西舫(fǎng)歆享(xīn)
2.A 解析:B前仆后继(pū)拾级而上(shâ)C屡见不鲜(xiān)揠苗助长(yà)D奄奄一息(yǎn)鳞次栉比(zhì)
3.D 解析:A火中取栗 明察秋毫 B功亏一篑 不可名状 C黄粱美梦 绵里藏针 4.B 解析:A貌合神离 各行其是 C敛声屏气 漫不经心 别出心裁 D寒暄 五彩斑斓
5.B. 解析:A项中得“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不可用于水平、成绩等,侧重于品质。B项中的 “不孚众望”,指“不合于众人的期望”,使用正确。C中的“美轮美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错,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这句话中用以形容石刻作品,是不恰当的。D项中的“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6.D。解析:“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如比赛刚进行了一半就中止了,本句谈“岗位培训”的意义,人离开了学校到了工作岗位,随时都可以进行岗位培训,而且是终身的,不应该中途停止,所以不用“中止”;而“终止”则指结束和停止,是指最后的结束和停止,在本句中所谈的“学习”是指终身学习,不是学习的最后结束和停止,所以选用“终止”。“退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或者其构造完全消失,如鲸、海豚等的四肢退化成了鳍,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物,虱子的翅膀完全消失了,退化了;二是泛指事物品质由好变坏,由优变劣,本句是在谈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变化,由好变坏,由优变劣,可见选用“退化”;而“蜕化”则指虫类动物脱皮,多用来比喻腐化堕落,用在此句中不论是本义还是比喻义都不妥当。“难免”是指不容易避免,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不免”指免不了,比如旧地重游,不免想起往事。本句谈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就相当于旧地重游了,所以用“不免”。7.B 解析:A项主客倒置,应为“观众给予红楼梦很高的评价”;C项介词多余,“据”去掉;D项主谓搭配不当,去掉“迎接”。8.A(B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说法不全面。C“对等地位”错。D不是“中外文论”)
9.C(A原文意思是“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10.B(目的有误,原文是说“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11.D厚:土地扩大
12.A(A介词,替,给。B 第一个连词,和;第二个动词,到,遭到。C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向。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目的)
13.B郑伯不把制这个地方给共叔段,主要担心共叔段会占据险要的地方,万一叛乱,会控制不了,而非担心共叔段的安危。14.(1)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他(共叔段)安排一个适当的地方,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何厌之有”倒装1分,注意“厌”、“为”、“蔓”等字的翻译。3分)(2)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2分)[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娶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恐,因此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让君主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允许这样做。
到了庄公即位以后,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 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城邑哪一个都可以。”请求京这个地方,让共叔段去管理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说:“大夫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这是诸侯国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夫的)大的都城不超过诸侯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不合限度,不是先王规定的制度,您将受不了。”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避除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能满足的呢!不如早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蔓延滋长。如果蔓延滋长,就难以想办法对付了。蔓延的草尚且不能除掉,更何况您的处于尊位的弟弟呢?”庄公说:“如果做了许多不合道义的事一定会自己倒下去,你姑且等着看吧!”
事后不久,共叔段让西边和北边的城邑也从属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分裂的状况,您打算怎样来对付呢?如果想把国家大权给大叔段,那么就让我下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会走向灭亡。”大叔段又收取两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城邑,他的势力到达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领地扩大了将获得更多的民众。”庄公说:“多行不义,民众不会亲近他,领地多也将垮台。”
大叔修好城墙聚集民众,修缮武器,准备好军队,将要偷袭郑都。姜氏将要为之打开城门。庄公听到了大叔姜氏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除掉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乘去讨伐京的士民。京邑的士民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到鄢地讨伐大叔段。五月辛丑,大叔出走逃到共地。史书说:“郑伯(庄公)在鄢战胜段。”段不守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如同两位君王,所以说战胜:称郑庄公为伯(长兄意),讥讽(庄公)没有教导(弟弟)啊。说这就是郑庄公的目的(除掉弟弟),不说出逃[以后的事(共叔段被逼自刎)(是)责难他(庄公)啊。15.D(逆:违背)
16.C(A的/定语后置标志;B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C于是;D代词,他/语气副词,大概)17.D(①取:捞起; ②取:接受; ③沉:使„„下沉; ④沉:潜水。)18.(1)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2)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
19.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译文] 郭翻,字长翔,是武昌人。郭翻年少时就很有志向,常推辞官府的征召和社会贤达的举荐,不去做官。安家于临川,不管世事,只以钓鱼打猎为乐。生活清贫无以为业,想开垦一块荒地。于是先在上面立了一块标志,一年来,地无人认领,他才进行耕种。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县令知道这件事,责问认领人,要他把稻谷还给郭翻,郭翻不接受。郭翻曾经驾车去打猎,距离家有一百多里,路上遇到病人,就用车送病人,自己步行回家。郭翻打的鱼,捕的禽兽,有人向他买,他便随手给了人家,不但不要钱,连自己的姓名也不向买主和外人显示。由此士人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认为他很高尚。郭翻曾经掉刀于水中,有过路人下水为他捞上岸,他于是把刀送给这个人,这个人不接受,坚决推辞,郭翻说:“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这个人说:“我若接受这把刀,将被天地鬼神责骂了。”郭翻看到他最终不肯拿走刀,于是把刀又丢到水中,这个人觉得不可理解,就又下水把刀捞上来。郭翻于是不再违背这个人的心意,就拿出十倍于刀的价钱给这个人。郭翻清正廉洁不愿受人恩惠,大都是这样。
20.(1)空,白白的。诗人登舟望月,空阔渺远的境界很容易触发人对于古今的联想。(1分)此时此地此景让诗人联想起了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联系自身实际,顿生怀才不遇之感,于是用了“空”字。(1分)从结构上来说,“空”字有引出下文之作用。(1分)(2)①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②以景结情,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3)“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虚。(每点1分)21.(1)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3)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4)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22.①树活得坚强,有尊严,不计较生活的地方;②树宽容大度,无委屈,无埋怨,不计较人的好歹;③对人不屈服,不对抗;④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⑤努力地庇护凡人。(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3.例如:用人对树的态度和树对人的态度相对比,人忽略树、摧残树、局囿树,树却努力地庇护凡人,(例子2分)通过对比突出了“树的好”,树的大度善良。(作用2分)24.(1)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1分),说明古树被人砌在墙里的框裹、挤压,表明作者对古树的同情,对人这一做法的不满。(2分)(2)这句话强调了树的重要性(1分),说明树是生命活着的标志,真正对人活着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实是树而不是神。(2分)25.①对古树的崇敬之情,文中多处赞美了古树的品质;②对以“禅房”为代表的人工打造景致的厌弃,认为其“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③对人的混沌浑噩的不满,认为人没有善待树,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上。(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第三篇: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折耗/折中 舍弃/退避三舍 差强人意/差之毫厘 ......B.供应/供词 当场/安步当车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颤音/颤栗 载体/载歌载舞 大处落墨/大大落落 ......D.散漫/散步 倔强/强弩之末 靡靡之音/望风披靡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缀,从长计议,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
B.陈洪瑶热情周到地接受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C.近年来,黄山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D.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于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晚,我市新落成的艺术中心上演了第一场高雅音乐会,基本爆满的上座情况为我市领导和市民挣足了面子。
B.班主任要张烨负责出一期庆祝国庆的黑板报。这个任务,对于重理轻文的张烨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
C.李辉解这道数学题的方法很有新意,可是他很不自信,一次又一次找老师确认,老师不胜其烦。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所以又称之为“中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④⑤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①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注释:①涵煦:滋润化育。②本:描绘。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按照 .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数:计算,列举 .C.道其风俗之美 道:陈述,称道 .D.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命名 .6.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耸然而特立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辟地以为亭 不然,籍何以至此 ..C.盖天下之平久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一致的一项()(3分)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例句: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颍考叔,纯孝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虽有商贾往来,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们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以珍惜的命意。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也”“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3分)②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简要赏析三、四句的艺术手法。(4分)
(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报任安书》)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
密《陈情表》)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师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风雅之美
无论是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还是灵异,应该说中国的所有戏曲形式都对这些有所涉及,但是“风雅”二字大概是只属于昆曲的特质。
大家看昆曲会发现,几千年的浩荡沧桑、一个人的命运起落,有可能都凝聚于一时一地,展现在一个空空的舞台之上。昆曲之美是一种虚拟之美,写意之美,是人的幻化之美在想象中共同完成的延伸。审美是一种眼光,一种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同样的审美高度。一个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发现美的人,当他去看昆曲的时候,所把握住的美一定会比别人要多一些。
昆曲的风雅就在于它没有边界,你会在一种既定的审美引导下去配合它完成一种默契的想象。昆曲表演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媒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扇胸是非常风雅的,巾生一般都穿着长褶子,长衫颜色浅浅淡淡,扇子在胸前飘飘逸逸,儒雅风流,这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气质的。无法想象,一个巾生把扇子拿在肚子上会是多么的可笑。武者身形高大,气魄较强,如果他的扇子缓缓在胸部扇动,那反倒显得拘泥了,所以武行扇扇子一定扇在腰上,令人感觉整个人气势是阔大的。丑诙谐幽默,扇子扇到肚子上,这本身就具有喜剧感。媒婆扇子扇到肩上,展现的是她们阿谀逢迎、八面玲珑的个性,将扇子拿得高高的,自然而然就表现出一种有点轻浮的、油滑的市井中说媒拉纤的形象。“僧扇手心,道扇袖”则反映的是出家人与凡俗的不同。一把扇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学问,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但是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
中国戏曲的写意之大,可以大到三步五步走过千里万里。昆曲舞台上的《千里送京娘》,说的是大英雄赵匡胤在路上搭救了赵京娘,又送她回家的故事。两个人在台上走走唱唱,三转两转,千里之路已经走完了。林冲夜奔,不过是听到舞台上几声更鼓,已经一夜天明。
这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写意。跑圆场也好,听更声也罢,所有的一切都溶入在人的生命故事里,一个人的生命背景、教养出身,会决定他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风范,这些风范又会在一些归类的人身上凝聚成一些大体相同的程式。
其实,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总在发展之中。任何一个个体学习一出代代相传的戏码时,他都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进行自己的个性处理,可能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处声腔,还可能是行头打扮甚至是舞台布景。比如现在大家很熟悉的舞台上的白素贞的形象,一身素白,头上一个红绒球,这是梅兰芳先生确定下来的装扮。一身缟素是她冰清玉洁的象征,鲜红的绒球犹如画龙点睛,她不同凡人的身份一下子就呼之欲出了。从个性化的处理到最终成为一种程式,正是一代代艺人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这种程式化一定是变化的、流动的,在规矩与创新之间。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在中国戏曲中也有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这一说法是闻一多先生在谈格律诗时谈到的,意思是说格律诗的创作受到限制在于它有格律,但是如果你能灵活运用这些规矩,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反而更有铿锵的节奏,更有力度和韵致。戏曲也是一样,如果完全受到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那么它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大艺术家,都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戴着镣铐起舞,舞出一种极致的无可替代的美。
(节选自《于丹〃游园惊梦》,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得5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这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所共有的特点。B.观赏昆曲需要审美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敏锐发现美的人,才是具有高度审美眼光、能够领略昆曲风雅美的人。
C.历史的沧桑变化、人物的命运起落,都有可能在虚拟的有限时空场景中展现出来。D.诺大的舞台,三两个人物,简单的动作,几声更鼓,这就是所谓戏曲的写意,它注重人物的态度风范,注重故事。
E.戏曲表演的程式是艺人个性化创作与无数艺人不断努力探索、完善的结果,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13.下列对有关“戴着镣铐跳舞”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但凡创作,都有形式问题,古诗尤甚,所以“镣铐”说法最为恰当。B.中国的戏曲离不开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这就是它的“镣铐”。C.规矩未必就是戏曲表演负重的“镣铐”,关键还在于能否灵活运用。D.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距”,也就达到了“戴着镣铐跳舞”的理想境界。
14.“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却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请以扇子的表演为例,说说昆曲程式中主要的“密码”是什么。(4分)
15.从文意上看,昆曲的“风雅之美”具体指什么?(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与历史亲近的时刻
高 鹏
一个梦,一个不曾长大的梦,如一片枫叶含在稚童的书页唇间,如一个笑靥旋在少年的睡中,如老人们述说娓娓的童话,印在夏夜纳凉蒙童神往的双眸中。
然而,在6月渐渐炽热的暑气挟带着风沙侵袭京城时,我却让这个成长了几十年的梦,瓜熟蒂落为一个圆满的现实。
北京,这个旧时多少帝王希冀天下平安、四海平安、万世平安的首都,沉淀和爬伏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苍苔;天安门这个耳熟能详、几近圣明的名词,已不再是仓颉所造方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块字的抽象,我终于走近了您,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
气屏住了,脚牵住了,目光凝住了,血凝住了,这就是千百回在画中、课本中、报纸中、广播中、影视中连连轰炸过大脑屏幕的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般的天安门么?梦境与现实仅几步之遥,其后却逶迤了30余个台阶,而每一个台阶就是整整365天,就是整整一轮春夏秋冬!我身临其境,心境正如同美食家面对美味佳肴,总先停箸止叉,细细品尝食物的美色和诱人的醇香以及它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温馨;旅游家不急于接近山水的极致,只是远远地陶醉那迷离青黛色的山影在天边划下的连绵千里的际线和悬在其上的晚霞的壮美,细细体味由此所带来的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一样;面对天安门,我如仓猝上阵的士卒,急急调整装备着心境,真正舍不得那样快地接近这个曾经为之梦萦魂绕的圣殿,只是眼含热泪远远地伫立,目光所及,将天安门城楼的每一堵红墙,每一握栏杆、每一块琉璃、每一个雕梁摩挲,并陶醉于由它所带来的一波波激动、眩晕和不可捉摸的虚幻感。而当我真正走进天安门时,我竟举止失措、如痴如呆地用我的十指一寸一寸地盲人摸象般地抚遍了弧弧曲桥、峙峙华表、朱红厚墙、锃亮门叩。唯有肌肤之亲,一切的虚幻才不再虚幻了。
我知道,我正在亲近天安门,正在亲近一部浩浩渺渺的中国历史。刮过几个世纪的朔风,羌鼓依然隐隐可闻:幡旗猎猎,狼烟四起,马蹄沓沓,滚过了秦关汉堞,驮来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射向大漠渺渺,雕落之处,便隆起了一座巍峨大都,便腾飞了大漠龙蛇。又过了几世纪,凤阳布衣,揭竿再起,披甲穿铠,轰隆隆哗啦啦烧坍了百里流金的故都,凤凰火中涅槃再生,重又垒造了个威凛凛加四海、剽悍悍震天下的北平之都。历史真是太沉甸,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
墙,朱红的;烽火,朱红的;鲜血,朱红的;和平,朱红的;灵魂,朱红的:整个中国的历史就是朱红的。荒蛮远古,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力竭而倒,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邓林为芳菲;精卫填海,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昼夜不息,矢志不改……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天安门红色的城墙;秦风汉月、唐诗宋词元曲离骚赋,也分明在琉璃鳞瓦上流韵溢彩,天安门任人仰视为一条七彩的虹。历史悠悠,华夏煌煌。当历史的巨剪并不酣畅淋漓地剪去曳在清朝脑后的长辫之时,也剪开了近代历史的帷幕,长辫怦然掉地,中国也怦然掉地,这个雕琢了5000年的精致瓷器,一时四分五裂,五裂四分。直至1949年那个宜人的深秋,一个湖南伟人弯下他魁梧的身躯,收拾金瓯一片,用他的巨手重新聚合了这个古老的瓷器,并将它高高地举过了头,让世人重新炫目了它四射的芒刺。
登临天安门城楼的台阶,短短地只需几分钟,而历史地整整踯躅徘徊了成百年。铺着红地毡的台阶呵,曾目睹了多少帝王将相的沉浮荣辱,也谛听了共和国一代领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笑声。站在天安门城楼,我努力地去贴近去还原那个曾经发出过“从此站起来”的巨吼的地方,去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我扫视了辽阔广场,历史有如片片浮云,聚拢而来,作铜钟大吕之声。此刻我进一步领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我知道,我就站在历史的中心,就站在历史的巅顶,俯瞰四海五洲。16.文章开头所写的“梦”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梦”写起?(4分)
17.作者在“与历史亲近的时刻”,经受了哪些“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请结合全文分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条表述。(5分)
18.“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天安门红色的城墙”一句中“民族魂、民族气概”指的是什么?选择其中一种内涵,结合现实谈谈要如何体现这种精神。(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8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20.温州高铁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车体为何掩埋”的提问时表示,埋车头盖土是为了便于抢险,“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句话被作为“高铁体”在微博、论坛等大量传播,受到网友热议。这句话迅速蹿红的原因是什么,请进行点评。(4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身处海滨城市的你,对大海一定不陌生。它也许牵动过你的记忆,也许触动过你的情绪;它也许是你学习的榜样,也许是你前进的动力……
请以“面对大海”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7.C(A使动用法,B为动用法,C意动用法,D形容词作名词)8.A(原文“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9.(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错两处扣1分)
(2)①向滁州人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诸、近各1分,句意1分)
②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刺史)的事情。(以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10.(1)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2分)。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出征将士早已阵亡成为无定河边凄凉的白骨;闺中少妇(少女)却仍做着年轻英俊的丈夫(情人)归来团聚的美梦,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2分)。
(2)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1分),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1分),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灾难(1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仲尼厄而作《春秋》(必须有书名号)(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12.【信息整合】(5分)C E(A 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等并非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共有的特点。B 原文的意思是审美能力高的人,则对昆曲美的把握会比别人多些。D 原文并没有说到戏曲的写意是注重态度风范,注重故事。)(错一个扣3分)13.【概念理解】(3分)A(“镣铐”的说法是针对格律诗而言,并非指所有古诗,“古诗尤甚”一说与文意不符)14.【句意理解】(4分)
借助特征性的动作表现人物(2分),人物身份、性格不同,动作也不同(2分)。15.【要点归纳】(4分)
写意式的舞台表演带给观众美妙的幻化想象(2分);看似简单的程式传递生活深厚内涵,令人怦然入心、过目不忘(2分)。16.特点:珍贵、甜美而又令人神往。
原因:①因为有梦,才有圆梦的企盼和入梦的行动;②为下文叙写走近北京、走进天安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门的所见所思所感作铺垫。(特点2分,原因各1分)
17.①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②中国历史的分裂之痛和聚合之喜;③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④领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一点1分,能分点罗列写满4点得5分)
18.①开拓精神;②牺牲(或追求)精神;③奋斗(或矢志不移)精神。
(第一问3分,一点1分;第二问3分,能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19.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一句2分,共8分)
20.此句话迅速蹿红表面上看是人们对王勇平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的不满,(2分)从深层次看表达的是人们对漠视生命、推脱责任的不公现象的强烈不平和愤懑。(2分)译文: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汕头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汕头金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折耗/折中 舍弃/退避三舍 差强人意/差之毫厘 ......B.供应/供词 当场/安步当车 曲突徙薪/曲高和寡 ......C.颤音/颤栗 载体/载歌载舞 大处落墨/大大落落 ......D.散漫/散步 倔强/强弩之末 靡靡之音/望风披靡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缀,从长计议,制定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B.陈洪瑶热情周到地接受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C.近年来,黄山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D.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于耳。....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晚,我市新落成的艺术中心上演了第一场高雅音乐会,基本爆满的上座情况为我市领导和市民挣足了面子。
B.班主任要张烨负责出一期庆祝国庆的黑板报。这个任务,对于重理轻文的张烨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
C.李辉解这道数学题的方法很有新意,可是他很不自信,一次又一次找老师确认,老师不胜其烦。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所以又称之为“中和”。,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③④⑤②① B.④①②③⑤ C.③⑤①②④ D.④⑤③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
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①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注释:①涵煦:滋润化育。②本:描绘。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按照 .B.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数:计算,列举 .C.道其风俗之美 道:陈述,称道 .D.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命名 .6.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3分)A.耸然而特立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B.辟地以为亭 不然,籍何以至此 ..C.盖天下之平久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一致的一项()(3分)例句: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颍考叔,纯孝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滁州介于江淮之间,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纳清凉。虽有商贾往来,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滃然”,就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们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以珍惜的命意。D.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也”“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不思危的隐忧,要人
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3分)②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7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请简要赏析三、四句的艺术手法。(4分)
(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
(1),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报任安书》)(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
密《陈情表》)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师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风雅之美
无论是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还是灵异,应该说中国的所有戏曲形式都对这些有所涉及,但是“风雅”二字大概是只属于昆曲的特质。
大家看昆曲会发现,几千年的浩荡沧桑、一个人的命运起落,有可能都凝聚于一时一地,展现在一个空空的舞台之上。昆曲之美是一种虚拟之美,写意之美,是人的幻化之美在想象中共同完成的延伸。审美是一种眼光,一种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同样的审美高度。一个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发现美的人,当他去看昆曲的时候,所把握住的美一定会比别人要多一些。
昆曲的风雅就在于它没有边界,你会在一种既定的审美引导下去配合它完成一种默契的想象。昆曲表演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做:“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媒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扇胸是非常风雅的,巾生一般都穿着长褶子,长衫颜色浅浅淡淡,扇子在胸前飘飘逸逸,儒雅风流,这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气质的。无法想象,一个巾生把扇子拿在肚子上会是多么的可笑。武者身形高大,气魄较强,如果他的扇子缓缓在胸部扇动,那反倒显得拘泥了,所以武行扇扇子一定扇在腰上,令人感觉整个人气势是阔大的。丑诙谐幽默,扇子扇到肚子上,这本身就具有喜剧感。媒婆扇子扇到肩上,展现的是她们阿谀逢迎、八面玲珑的个性,将扇子拿得高高的,自然而然就表现出一种有点轻浮的、油滑的市井中说媒拉纤的形
象。“僧扇手心,道扇袖”则反映的是出家人与凡俗的不同。一把扇子竟然有如此多的学问,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但是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
中国戏曲的写意之大,可以大到三步五步走过千里万里。昆曲舞台上的《千里送京娘》,说的是大英雄赵匡胤在路上搭救了赵京娘,又送她回家的故事。两个人在台上走走唱唱,三转两转,千里之路已经走完了。林冲夜奔,不过是听到舞台上几声更鼓,已经一夜天明。
这就是戏曲舞台上的写意。跑圆场也好,听更声也罢,所有的一切都溶入在人的生命故事里,一个人的生命背景、教养出身,会决定他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一种风范,这些风范又会在一些归类的人身上凝聚成一些大体相同的程式。
其实,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总在发展之中。任何一个个体学习一出代代相传的戏码时,他都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进行自己的个性处理,可能是一个动作,可能是一处声腔,还可能是行头打扮甚至是舞台布景。比如现在大家很熟悉的舞台上的白素贞的形象,一身素白,头上一个红绒球,这是梅兰芳先生确定下来的装扮。一身缟素是她冰清玉洁的象征,鲜红的绒球犹如画龙点睛,她不同凡人的身份一下子就呼之欲出了。从个性化的处理到最终成为一种程式,正是一代代艺人在表演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这种程式化一定是变化的、流动的,在规矩与创新之间。
在中国戏曲中也有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这一说法是闻一多先生在谈格律诗时谈到的,意思是说格律诗的创作受到限制在于它有格律,但是如果你能灵活运用这些规矩,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反而更有铿锵的节奏,更有力度和韵致。戏曲也是一样,如果完全受到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那么它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大艺术家,都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戴着镣铐起舞,舞出一种极致的无可替代的美。
(节选自《于丹·游园惊梦》,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得5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2.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这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所共有的特点。B.观赏昆曲需要审美能力,能够在生活中敏锐发现美的人,才是具有高度审美眼光、能够领略昆曲风雅美的人。
C.历史的沧桑变化、人物的命运起落,都有可能在虚拟的有限时空场景中展现出来。D.诺大的舞台,三两个人物,简单的动作,几声更鼓,这就是所谓戏曲的写意,它注重人物的态度风范,注重故事。
E.戏曲表演的程式是艺人个性化创作与无数艺人不断努力探索、完善的结果,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13.下列对有关“戴着镣铐跳舞”说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但凡创作,都有形式问题,古诗尤甚,所以“镣铐”说法最为恰当。B.中国的戏曲离不开程式、装扮和传统的约束,这就是它的“镣铐”。C.规矩未必就是戏曲表演负重的“镣铐”,关键还在于能否灵活运用。D.做到“从心所欲不逾距”,也就达到了“戴着镣铐跳舞”的理想境界。14.“看似一个简单的程式,却埋藏着一系列的密码”,请以扇子的表演为例,说说昆曲程式中主要的“密码”是什么。(4分)
15.从文意上看,昆曲的“风雅之美”具体指什么?(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与历史亲近的时刻
高 鹏
一个梦,一个不曾长大的梦,如一片枫叶含在稚童的书页唇间,如一个笑靥旋在少年的睡中,如老人们述说娓娓的童话,印在夏夜纳凉蒙童神往的双眸中。
然而,在6月渐渐炽热的暑气挟带着风沙侵袭京城时,我却让这个成长了几十年的梦,瓜熟蒂落为一个圆满的现实。
北京,这个旧时多少帝王希冀天下平安、四海平安、万世平安的首都,沉淀和爬伏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苍苔;天安门这个耳熟能详、几近圣明的名词,已不再是仓颉所造方块字的抽象,我终于走近了您,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
气屏住了,脚牵住了,目光凝住了,血凝住了,这就是千百回在画中、课本中、报纸中、广播中、影视中连连轰炸过大脑屏幕的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般的天安门么?梦境与现实仅几步之遥,其后却逶迤了30余个台阶,而每一个台阶就是整整365天,就是整整一轮春夏秋冬!我身临其境,心境正如同美食家面对美味佳肴,总先停箸止叉,细细品尝食物的美色和诱人的醇香以及它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温馨;旅游家不急于接近山水的极致,只是远远地陶醉那迷离青黛色的山影在天边划下的连绵千里的际线和悬在其上的晚霞的壮美,细细体味由此所带来的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一样;面对天安门,我如仓猝上阵的士卒,急急调整装备着心境,真正舍不得那样快地接近这个曾经为之梦萦魂绕的圣殿,只是眼含热泪远远地伫立,目光所及,将天安门城楼的每一堵红墙,每一握栏杆、每一块琉璃、每一个雕梁摩挲,并陶醉于由它所带来的一波波激动、眩晕和不可捉摸的虚幻感。而当我真正走进天安门时,我竟举止失措、如痴如呆地用我的十指一寸一寸地盲人摸象般地抚遍了弧弧曲桥、峙峙华表、朱红厚墙、锃亮门叩。唯有肌肤之亲,一切的虚幻才不再虚幻了。
我知道,我正在亲近天安门,正在亲近一部浩浩渺渺的中国历史。刮过几个世纪的朔风,羌鼓依然隐隐可闻:幡旗猎猎,狼烟四起,马蹄沓沓,滚过了秦关汉堞,驮来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射向大漠渺渺,雕落之处,便隆起了一座巍峨大都,便腾飞了大漠龙蛇。又过了几世纪,凤阳布衣,揭竿再起,披甲穿铠,轰隆隆哗啦啦烧坍了百里流金的故都,凤凰火中涅槃再生,重又垒造了个威凛凛加四海、剽悍悍震天下的北平之都。历史真是太沉甸,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
墙,朱红的;烽火,朱红的;鲜血,朱红的;和平,朱红的;灵魂,朱红的:整个中国的历史就是朱红的。荒蛮远古,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力竭而倒,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邓林为芳菲;精卫填海,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昼夜不息,矢志不改„„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天安门红色的城墙;秦风汉月、唐诗宋词元曲离骚赋,也分明在琉璃鳞瓦上流韵溢彩,天安门任人仰视为一条七彩的虹。历史悠悠,华夏煌煌。当历史的巨剪并不酣畅淋漓地剪去曳在清朝脑后的长辫之时,也剪开了近代历史的帷幕,长辫怦然掉地,中国也怦然掉地,这个雕琢了5000年的精致瓷器,一时四分五裂,五裂四分。直至1949年那个宜人的深秋,一个湖南伟人弯下他魁梧的身躯,收拾金瓯一片,用他的巨手重新聚合了这个古老的瓷器,并将它高高地举过了头,让世人重新炫目了它四射的芒刺。
登临天安门城楼的台阶,短短地只需几分钟,而历史地整整踯躅徘徊了成百年。铺着红地毡的台阶呵,曾目睹了多少帝王将相的沉浮荣辱,也谛听了共和国一代领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笑声。站在天安门城楼,我努力地去贴近去还原那个曾经发出过“从此站起来”的巨吼的地方,去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我扫视了辽阔广场,历史有如片片浮云,聚拢而来,作铜钟大吕之声。此刻我进一步领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我知道,我就站在历史的中心,就站在历史的巅顶,俯瞰四海五洲。16.文章开头所写的“梦”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梦”写起?(4分)
17.作者在“与历史亲近的时刻”,经受了哪些“心灵的震颤和灵魂的洗礼”?请结合全文分条表述。(5分)
18.“所有这依附于瑰丽的上古神话的民族魂、民族气概早已结结实实地夯进了天安门红色的城墙”一句中“民族魂、民族气概”指的是什么?选择其中一种内涵,结合现实谈谈要如何体现这种精神。(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8分)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20.温州高铁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车体为何掩埋”的提问时表示,埋车头盖土是为了便于抢险,“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了”这句话被作为“高铁体”在微博、论坛等大量传播,受到网友热议。这句话迅速蹿红的原因是什么,请进行点评。(4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身处海滨城市的你,对大海一定不陌生。它也许牵动过你的记忆,也许触动过你的情绪;它也许是你学习的榜样,也许是你前进的动力„„
请以“面对大海”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7.C(A使动用法,B为动用法,C意动用法,D形容词作名词)8.A(原文“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9.(1)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错两处扣1分)
(2)①向滁州人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诸、近各1分,句意1分)
②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刺史)的事情。(以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10.(1)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2分)。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出征将士早已阵亡成为无定河边凄凉的白骨;闺中少妇(少女)却仍做着年轻英俊的丈夫(情人)归来团聚的美梦,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2分)。(2)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1分),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1分),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灾难(1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仲尼厄而作《春秋》(必须有书名号)(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12.【信息整合】(5分)C E(A 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等并非是中国所有戏曲形式共有的特点。B 原文的意思是审美能力高的人,则对昆曲美的把握会比别人多些。D 原文并没有说到戏曲的写意是注重态度风范,注重故事。)(错一个扣3分)13.【概念理解】(3分)A(“镣铐”的说法是针对格律诗而言,并非指所有古诗,“古诗尤甚”一说与文意不符)14.【句意理解】(4分)
借助特征性的动作表现人物(2分),人物身份、性格不同,动作也不同(2分)。15.【要点归纳】(4分)
写意式的舞台表演带给观众美妙的幻化想象(2分);看似简单的程式传递生活深厚内涵,令人怦然入心、过目不忘(2分)。16.特点:珍贵、甜美而又令人神往。
原因:①因为有梦,才有圆梦的企盼和入梦的行动;②为下文叙写走近北京、走进天安门的所见所思所感作铺垫。(特点2分,原因各1分)
17.①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却千年;②中国历史的分裂之痛和聚合之喜;③体验一颗伟大心灵终铸伟业百感交集时的激动;④领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钧重压。(一点1分,能分点罗列写满4点得5分)
18.①开拓精神;②牺牲(或追求)精神;③奋斗(或矢志不移)精神。
(第一问3分,一点1分;第二问3分,能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19.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一句2分,共8分)
20.此句话迅速蹿红表面上看是人们对王勇平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的不满,(2分)从深层次看表达的是人们对漠视生命、推脱责任的不公现象的强烈不平和愤懑。(2分)译文: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第五篇:临川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 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应当将阅读看成是一种宗教,一种超越任何宗教的一个宗教,把阅读看作是一个宗教行为。一个正当的、有效的阅读应当将对经典的阅读看作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几家出版社共同推出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一共是六十种,乍一听是否觉得这么多的书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沉重了,可是我们如果把它反过来问一下,一个孩子,他念了三年初中,又念了三年高中,这六年的时间里边,看上六十本书,每年才十本,每个月才不到一本,还多吗?多看这六十本书与加重他们的负担,是毫无关系的。因为这些书仅仅是供他们阅读,而并不是作为课程被要求的,这种情况下的阅读其实是在缓解学习的紧张。
何谓经典?在阅读中,所谓的经典就是那样一种东西,是至高无上的。这里的阅读是一种仰视,就是事情到这里为止不能再过去了,就像来到一座高山下面。经典肯定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对于现在的东西,它可能成为经典。经典的作品肯定是能说出一些东西来的,不是不能把握的,比如说它的艺术性,比如说它反映的那个问题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等等。
对时尚文字的阅读是必要的,但一个人倘若将时尚文字作为阅读的全部,那么这种阅读注定是一种低质量的阅读。而事实是现在的阅读不论是成人的,还是孩子的阅读,往往为时尚的文字所包围,使他们无法接受经典,特别是孩子。这个现实是应当被我们关注的。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的社会。大家看看今天为孩子所制造的文字,大部分是缺少经典的许多宝贵的品质的——它的忧郁感、它的悲悯、它的雅致、它的美感、它的圣洁、它的庄重和意境等等。大家去看看现在的少年儿童读物里边,经典的品质都是很少的,或者说是不具备的。而这些文字往往都流于毫无意义的嬉笑与一味的喧嚣和热闹,因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是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的。
许多人认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这个定义应该修改为: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而这个快感包括悲剧性快感。你看安徒生的童话有几个是让你快乐的?
不是!它是让你悲哀的,让你忧伤的,让你意识到这个世界存在的人的那种苦难,甚至说是巨大的苦难。一些人给孩子制造的那种快乐叫“傻乐”。一个小孩如果长期在傻笑中长大,那么长大了他不是个白痴,也是个准白痴。但是这个观念我们现在几乎是无法纠正的。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一个孩子如果不能使他回到经典性的文字,而长期沉落于这些轻飘的、快乐的、没有忧伤的文字,这种阅读在建构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方面,它会起到一个怎么样的作用?恐怕十分微弱。
一个孩子理想的阅读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
1.下列关于“经典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阅读是对那种至高无上的作品的一种仰视,它可以帮助人们把握一些东西,如经典的艺术性,经典反映的问题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等等。
B、经典阅读只是把经典作品提供给学生阅读,而不是把这些作品作为课程来要求学生,因而不仅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反而会缓解学习的紧张。
C经典阅读应被看成是超越任何宗教的一个宗教,应当被看作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因为这样的阅读是正当的、有效的阅读。
D、经典阅读并不排斥对时尚文字的阅读,但如果我们把时尚文字作为阅读的全部,那么阅读就是低质量的,就会妨碍人们接受经典。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的社会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为孩子们制造的文字大部分缺乏诸如忧郁感、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和意境等宝贵的品质。
B、儿童文学应该给孩子们带来快感,包括悲剧性快感,而不是给他们带来快乐,安徒生的童话没有几个是让人快乐的就证明了这一点。
C、现在的阅读往往为时尚的文字所包围,而这些文字往往又流于毫无意义的嬉笑与一味的喧嚣和热闹,缺少经典的品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D、悲剧性的经典作品可以让人意识到这个世界存在的人的苦难,而现实的那些时尚文字往往在给孩子制造“傻乐”,这种“傻乐”不利于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一个孩子理想的阅读应该从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忧伤,甚至苦难的文字开始,来构建孩子健康的精神世界和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
B、时尚文字的泛滥是与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的社会密切相关的,对时尚文字的过多阅读,容易使孩子们缺少经典所具有的许多宝贵的品质。
C、现实是许多人过多地追求文学应该给孩子带来快乐,却忘了也应该给孩子带去悲剧性的快感,但这个观念我们现在却几乎无法纠正。
D、经典作品就像一座高山,阅读经典就像是仰视高山。经典的东西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随着时间的迁移,现在的东西也可能成为经典。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狄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昼潜山谷,州县擒捕系狱者数十人。仁杰曰:“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乃明榜要路,许以陈首。高宗喜曰:“仁杰识国家大体。”乃颁示天下,宥其同类。.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①,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叛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②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③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人?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之比。
(节选自《大唐新语》)
【注】①诖(guà)误:贻误,连累,牵累。②戎旃(zhān):军旗,这里指军队。③著纲:颁布法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矜其诖误 矜:怜悯 B.宥其同类 宥:饶恕 ..C.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乖:违背 D.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 让:谦让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一组是(3分)()
①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②时狄仁杰哀其诖误
③止司刑使,停斩决 ④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⑤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⑥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小时候就表现不凡,出言不俗;在歧州时做事,被高宗称赞“识国家大体”。B.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百姓闻讯,都抱头痛哭,伤心至极。C.狄仁杰上表为越王事件中受连累的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D.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为愤怒;狄仁杰毫不畏惧,据理抗争,斥责其纵容手下贪功滥杀。
7.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5分)
(2)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8-9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5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昆山玉碎凤凰叫,(2)岩扉松径长寂寥,;垆边人似月,(3)戎马关山北,;,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我不是个好儿子
①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②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③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④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
⑤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⑥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
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节选自《贾平凹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③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倍感孤独落寞。
B.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C.第④段写母亲喊醒熟睡的我和弟弟继续推磨,“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生活的艰苦。
D.文章两次写到“钱”,第③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⑥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E.纵观全文,作者采用了顺叙、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情感厚重,含蓄隽永。
(2).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3).文章最后两段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意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赏析。(6分)
(4).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试结合全文分析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的一项是(3分)()..A.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B.为满足都市主流人群的文化阅读需要,《采风》杂志从2011年1月起改头换面,以充....分彰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C.他们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把自己信手拈来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D.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疑是饮鸩止渴。....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后,“炸鸡和啤酒”不仅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就连男主角书房中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也成了不少观众的枕边书。
B.5月8日以来,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发生,截至5月11日20时,此次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C.经警方初步查明,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爆炸是一起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暴徒持刀砍杀群众,同时引爆爆炸装置,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
D.五一期间,位于唐家湾远大美域的花海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建设有配套的儿童欢乐城堡、下沉广场、小型高尔夫推杆练习场、高地观景亭可供人游玩。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朗诵一首好诗歌,;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①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 ②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 ③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 ④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 ⑤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 ⑥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
A.①⑤④⑥②③ B.①⑤④⑥③② C.④①⑥⑤②③ D.④⑥①⑤③② 16.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诞生之日起就广受世界范围人群的热烈欢迎。用户通过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布信息,与自己的关注者(“粉丝”)即时分享,同时也可以成为别人的“粉丝”,分享别人发布的信息。你的关注者(“粉丝”)越多,你所发布的信息传播面越大。现在,就请你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一则个性说明,自我介绍一番,来推广你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尽力地获得更多的“粉丝”。注意语言要生动、得体。(不超过140字)(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用鲜明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6分)一双鞋,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 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①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年前,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荧屏热播,引发了人们诸多争议。有人说,中国人见不得别人好,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不是眼红妒忌,就是暗地里诅咒,恨不得别人比自己糟糕百倍。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道:“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站在陌生人面前,你想说什么?你会展示什么?你的心态如何?熟人和陌生人,在你心中有着怎样的位置?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请以“面对陌生人”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6.B 解析:“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非狄仁杰。
7.(1)这些囚犯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对他们)说:“是我们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啊!”(得分点:次,郊,活)
(2)当初,张光辅凭宰相身份讨伐越王,平定(越王叛乱)后,将士依仗威势,对当地横征暴敛,毫无节制,狄仁杰一概不听。(得分点:以,讨,平,恃,应)
8.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9.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1.(1)AC(5分,选对B项得3分,选对D项得2分)
A项“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不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是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境,而现在我们又时常不在她身边。
C项“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的艰苦”有误,插叙内容主要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认真。(2)(1)她勤劳,常常天一黑就收拾磨子;(2)她善良,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都给
他们糖吃;(3)她节俭,“我”给她的钱,她要攒下了将来整着给“我”;(4)她无私,她为儿子做了很多,却不求回报;(5)她细心,她临走前仍帮我整衣领,提醒我刮胡子。
(3)(1)细节描写:作者通过描绘母亲临走前的一系列动作,表现出母亲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这些细致的动作,是母亲爱的体现;
(2)对比衬托:母亲不关心我成不成名人,无论我收到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但当她得知我生病住院,便不顾一切地哭着来了。作者通过描绘母亲对两件事不同的态度,表现出母亲对我健康的关注胜过一切;
(3)善用叠词:临走前,母亲“紧紧”握住钱,“整整”衣领,“摸摸”我的脸,提醒我用毛巾“捂捂”,“好好刮刮”胡子,表现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4)语言朴实:母亲朴实的一句“我娃这是什么命啊”,直接而深切的表现出母亲得知我生病后的急迫和无奈;另外,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娓娓道来,而又感人至深。
(4)母亲对我做的太多太多,而我能为母亲做的又太少。直到现在还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这种不对等的爱使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力报答,因而心里十分的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爱是相互的,只有被爱而不去爱只能说明我们不成熟甚至没有健全的人格。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所以,珍惜现在,好好爱我们的父母吧。(分析原因及认识感悟各3分,言之有理即可。第II卷 表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