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

时间:2019-05-13 03: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119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民政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中国老龄协会研究办理

提 案 人:陈重华 主 题 词:福利 老年 提案形式:个人 内 容:

一、社会化养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政府、公民所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养老行业有较大的发展,但与中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相比,与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家庭养老实际问题相比,社会化养老行业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化养老观念尚未为各方所普遍认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化养老被一部分人认为是子女不孝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将社会化养老等同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2.筹资渠道主要靠财政。虽然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投资体制已经初步呈现,但大多数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维持经费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财政拨款,潜在的投资者因社会化养老机构的政策不完善和效益低下而不愿涉足。

3.不同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冷热不均。一般来说,城市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比较高,而农村的入住率比较低,这与居民的养老观念及经济收入有关;国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高,而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低,主要原因是民办养老机构收费相对较高,加上有不少老人认为国办养老机构更可靠,会更注重社会效益。

4.缺乏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由于受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大多是外来女工,文化程度较低,更缺乏专业服务知识和技能。多数只能承担一般的家政服务和简单的康复护理,与养老服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志愿者队伍尚未形成规模,无论是法规、制度建设,还是社会公德宣传、伦理观念等都相对滞后,使志愿者队伍规模小且不稳定。

二、发展市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

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认识到,社会化养老既是居家养老的主要补充形式,也是现代社会普遍推行的养老方式,尤其对双方都有工作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子女在外地工作的家庭来说,社会化养老能使老人在生活上得到更好的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慰藉,有效缓解社会负担、家庭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2.完善政策,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养老服务覆盖范围,发挥养老保障资金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根据经济增长状况以及养老服务扩展需要有序增加投入,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基础上,拓展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和资助范围。开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社区助老服务的资助和民办机构护老服务的补助。同时,制订激励政策,在用地、用水、用电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更多企业和民间组织投资或集资建设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服务设施;制订“国有民营”的相关政策,鼓励民间机构经营国有养老机构。

3.积极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

支持社会福利中介组织的发展,是推进社会化养老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要研究制定培育和扶持政策,引导和推进中介组织发展,使其逐渐从简单的生活起居照顾向高层次、规范化服务转变,有能力为养老机构提供计划、实施、评价等一系列全方位的服务。支持鼓励中介组织通过连锁、加盟等形式,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降低成本。二是加强对中介组织和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

4.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

一是要把老年卫生服务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纳入社区发展规划。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形成能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多种保障服务能力。二是通过卫生资源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老年医院,集养老、医疗、临终关怀于一体,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

5.发展老年文化体育事业

一是完善社区老年大学、“星光老年之家”、社区托老机构和社区文化场所的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保障活动安全。二是丰富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积极健康的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三是设立老年活动专项资金。通过社区募捐、周边企事业单位赞助等形式筹集社区老年活动资金,专门用于养老设施的配置、维修以及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定期公开老年活动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6.建设养老服务队伍

首先,要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照料需要大批的服务人员,可以结合养老服务社会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有计划地培养和扩大养老服务队伍,为下岗职工尤其是“4050”人员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经过专门的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二是积极推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按照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逐步纳入职业资格制度,从而实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结构。三是建立社会工作者制度。大力开发养老服务领域的社工岗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管理水平。四是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继续倡导“今天我服务你,明天他服务我”的社会互助精神,把为老服务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领域,将社会各层次、各领域有爱心的人士组成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并努力使志愿者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人口老龄化巳经悄然向我们走来,昔日自然条件下已沿袭了千百年赡养老人的传统模式,在商品经济社会残酷竞争的冲击下,变成了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就XX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对策进行了初步调研,认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是提升养老福利服务水平,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XX县总人口112122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7411人,占总人口的15.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3%。目前XX县有一家中心敬老院(法人事业单位),设置床位320张,两家小规模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共设置床位50张。2000年以前各乡镇设置的敬老院,因基础设施普遍简陋,管理服务水平低下,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近年来,XX县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04年,XX县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集中供养事业的发展,满足了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的养老需求。2009年5月在云和镇新华社区进行了居家养老为模式的试点工作,2009年底覆盖到其它5个社区,这为老年人提供了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2008—2010年全面启动农村老年福利“星光计划”,目前已完成51个“星光老年之家” 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场所、图书阅览、棋牌等休闲娱乐设施。

二、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口高龄化和老年家庭“空巢”引发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养老机构欠缺之间形成的矛盾,迫切需要通过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解决和落实老有所养的问题。目前,XX县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对形势认识不清,养老服务意识淡薄。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情况下,人们对悄然而至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养老服务事业缺乏合理性规划、投入不足、宣传不够到位。老龄工作机构人员不足,经费欠缺。从目前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养老服务机构少,覆盖面狭窄。长期以来,XX县养老福利机构主要是针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城镇“三无”人员,养老服务覆盖面较为狭窄。再过一二十年,50年代、60年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将陆续进入老年阶段。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这种被称为“421”的家庭模式越来越多,让人们焦虑的是,多数子女有“全方位”奉养老人之心,但无日日伴其左右之力。独居、空巢、高龄、无人照料的老人将成为主流,养老形势非常严峻。另外,XX县目前还没有一家针对高龄、残疾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病医疗机构。高龄、病残老年人看病难,护理照料难问题依然突出。

(三)服务队伍薄弱,专业化水平欠缺。专业的、职业的、上档次的养老护理人员十分缺乏。除县中心敬老院由民政部门直接管理有为数不多的经过培训养老护理人员外,其它的养老机构都缺乏

专业护理人员。在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部分来源于外地民工,部分是由社会各界组织的志愿者、义工等临时性护理人员。这些人员没有老年服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多也只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务而已,很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

三、主要对策及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经济社会新格局、时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破解难题,逐步建立健全与我县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广泛动员,切实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要根据《XX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认真部署,落实目标责任,力争将符合参保人员都纳入保险,实现“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加快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党的十七大把“基本养老”作为加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这是对养老事业提出的重大目标和工作要求。因此,在大力推进以社区为依托,居家养老为模式和创建“星光老年之家”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提升敬老院的服务功能,推进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转

型,满足部分自费寄养型老人的需求。二是加快老年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速度,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满足家庭条件好(较好),但子女无时间照顾的自费寄养老人的需求。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兴办养老机构,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三)健全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把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能,负责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等。二是乡(镇)建立相应的组织,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三是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明确职责,把该项工作的组织情况、实际绩效等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实。

(四)创新载体,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工作进程。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延伸与更新,是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的养老功能,支持和帮助集中精力开展为老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巩固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地位。通过组织实施创建敬老爱老模范村居(社区)、敬老爱老模范家庭等多种形式,为实施居家养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社区已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起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设施不断完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

(五)政府主导,搭建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平台。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

[2008]72号)精神,制订出台县级《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细化地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优先供地等扶持政府,全面提升我县养老服务水平。一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对已有和今后符合建设标准且运营规范、合法登记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应根据有关政策,给予相应的床位数和运营补贴。二要落实国家和省优惠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使用税。政府主办和特许经营的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经营单位,应为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收费。

(六)建好队伍,规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养老护理行业发展,是老龄化社会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内在要求。要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专业服务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护理队伍。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各类养老机构护理员、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培训工作,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七)保障权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有效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坚持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普法教育内容。由县人大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检查老龄工作的落实情况;司法部门应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下基层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二是有力落实老年人优待措施。按规定及时核发《老年优待证》,落实城市公交、公园等公共场所优惠政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服

务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优先给予老年人挂号、就诊、划价、缴费、化验、检查、取药、住院等服务。三是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事业。切实加强老年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举办“老年文体艺术周”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八)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力度,宣传尊老、爱老、助老等方面的先进典型,鞭策漠不关心、不尊重老人的不道德行为。利用每年的老年节,开展为老宣传月活动,引导老年人树立健康的养老观念和消费理念,引导成年子女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弘扬我国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篇: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

关于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建议

2012年05月22日

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巢和独居老人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以解决子女对老年人生活照顾的困难。同时社区养老既能使老年人享受社会服务, 又不脱离温馨的家庭环境、熟悉的社区环境,是一种人性化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还可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政府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对下岗职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同时达到再就业与社区养老双重目标。因此,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得到重点发展。

现就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营造市场运作机制,开拓资金保障渠道。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积极培育民间组织,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走向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在税收、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培育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文体设施健康发展,鼓励社会捐赠资助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超市、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为养老市场的发展搭建社会平台。第二,严格规范健全体制,构建服务评估体系。在社区内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综合协调社区与各部门的关系,明确责任,让信誉好、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和管理,努力形成社区养老服务的强大合力。政府部门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设施管理、服务资金、从业队伍等诸方面,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兴办,运作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到位,管理规范有序的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社区养老服务机制健康运行,并在社区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第三,建立专业服务队伍,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专业服务人员培养,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老年人生理学、心理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取得上岗服务资格。可以结合“4050”人员开辟就业渠道,并进行专业培训,逐步提高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推进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专业社工人才的培训、评估及激励机制,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社工队伍,为持续、稳步、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高素质人才。

第四,积极鼓励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参与程度。鼓励和支持社区单位、居民、大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加强舆论宣传,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为老年人提供义工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和中老年人参与自愿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自助能力和代际间的互助意识。推动社会多种力量以志愿者的形式发挥合力,加入到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中来。根据实际,逐步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

第五,着力建设养老服务项目,惠及特困老人群体。对社区老年人特困群体进行疏理,配置一对一服务,体现人道关怀。在社区服务中探索与实施三个服务项目。即:

(1)助餐点:鼓励餐饮业关注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发挥品牌餐饮企业的行业优势,选择可行的集中就餐点,提供配送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选择社区附近信誉良好的餐饮企业,由政府购买服务,为社区特困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做好助餐点后勤保障服务。

(2)助医点:为特困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为特困老人提供体检、医疗就诊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3)紧急救助点:为特困老人提供绿色生命通道,建立社区特困老人紧急救助电话热线,配置值班人员,畅通紧急救助的信息渠道,消除特困老人的后顾之忧。彰显服务政府与责任政府的宗旨。政府部门在服务项目建设中,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及时巩固成果,根据区级财力,逐步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投入,逐步扩大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惠及面。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除了各项制度建设外,我们应推进社区养

老服务信息化网络建设,构建社区老年人信息档案,建立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硬件设施,以提升社区服务能级。积极探索面向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等领域,围绕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不断开拓社区服务新领域。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生活状态、条件和需求,合理分配资源,规划设施,择取方式,由纯福利、公益性等传统型服务向方便老人现代型服务转变,形成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第四篇: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目前,“老有所养”不仅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了挑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政府养老、社会化养老的形成、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探索全国联网、区域布局、城市设点的连锁经营,实现“一处置业、全国居住”的社会化养老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2-0116-03

??

收稿日期:2008-02-19??

作者简介:

谢代银(1963-),男,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四川省遂宁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7%,是判断一个国家人口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测算,200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5亿人,其比例达到了11.08%。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亿,其比例将上升到17%。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由于老龄化社会的悄然而至,人口区域结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不可逆变化,老龄化社会对我们的影响不仅在经济层面,还将在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挑战,有的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拥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敬老之路,不仅是新形势下理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实践工作者需要积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面对和无法逾越的历史课题。

一、问题: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

我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国度。上千年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是家庭养老这一模式能够沿袭至今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与繁衍的重要条件。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一旦离开土地便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这种“反哺式养老”模式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观念不断得以强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暴露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一)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独生子女的长大结婚,一个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又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一对夫妇必须照顾四位以上的老人,这些年轻夫妻们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抚养孩子,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挂念家人,尤其是一些在异地工作的年青人,更是一心挂几处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空巢老人”家庭的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二)政府支出力不从心。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首位,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仅依靠政府兴办公益性的养老院、干休所、敬老院等福利机构,已经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遂宁市现有382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0.6万人。目前,政府投资兴建的福利院共有108个,仅能供养5043人。如果依照国际惯例,尚需增加20257张床位才能满足目前遂宁市老年人的需要,要达到和实现这一标准,全市还需投入40.5亿元的建设费用,这对目前遂宁市的财力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三)老人需求多种多样。最近,遂宁市对城乡老年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老年人对70岁以后的生活都有后顾之忧,43%的老年人愿意集中生活,享受社会保障,21%的老年人愿意拿出自己的部分养老金,参与相对稳定的旅游式定居生活。目前,许多“空巢老人”深感孤独,担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后无人看管,也有的“空巢老人”体谅子女,生了病仍然坚持硬撑,怕让子女分心,结果事与愿违。一些父母状告子女的案件更令人深思,这些父母状告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不是因为家庭经济的拮据,而是要求子女必须定时来看望自己。由此说明,“空巢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怀,而且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人怕孤独,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更需要家庭、子女和社会的关怀。

二、现实:多种养老模式将并存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政府养老为辅、社会化养老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据统计,我国养老福利机构现有床位170万张,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数仅占0.8%。如按国际最低标准计算,我国现有老人中的5%需要机构养老,至少要700万张床位才能基本满足。目前,政府机构养老还主要针对的是复退优抚、残疾和享受低保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老人。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全国已建成的各种社会福利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条件差、管理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这种现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老人颐养天年的客观要求。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早在2000年国家就制定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但由于投资养老事业所需资金量较大,一般来讲地方政府对这种没有税收的公益性项目缺乏积极性,国家所制定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导致了投资这项事业的回报周期较长,且业主们难以获得社会资本的平均利润,从而形成了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事业的热情低于其它行业的客观现实。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更多走向富裕、实现小康的老人,迫切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众多家庭儿女无法满足、目前政府难以实现的服务内容,社会化养老将以“上为党政分忧,下替儿女行孝”的崭新姿态,逐渐走入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并逐渐弱化我们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支持和鼓励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家庭、政府、社会养老协同发展格局,将是新形势下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创新:社会化养老的新模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1.5亿老年人且每年以3.2%的上升趋势,无疑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成分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顺应时代的养老敬老新模式,是目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加以回答的问题。

对此,本文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化养老的基本思路是:全国布网、区域布局、城市布点。??

这一养老新模式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全国统一搭建平台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并按照“产权式公寓、连锁式经营、酒店式管理、标准化服务”的市场理念进行管理,实现养老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为众多老人提供更多层次、更好内容的社会福利。

所谓全国布网、区域布局、城市布点的思路,是改变目前就老年公寓(机构)谈养老、谈建设的做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来谋划和思考社会资源的配置,这样既可以解决很多单一养老机构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提高资源使用和投资回报率来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并为广大老年人享受标准化的养老服务提供了可能。

同时,通过全国布网、区域布局、城市布点的办法,并通过“产权式公寓、连锁式经营、酒店式管理、标准化服务”的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与学习、医疗、保健、旅游融为一体。这样的环境,对没有房产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他终身的居住地;对生病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医疗保健院;对一个有广泛爱好的老人来说,这里就是他最为理想的学校;而对于更多健康的老人来说,产权式公寓、连锁式经营、酒店式管理与标准化服务的养老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一处买房、全国居住”实现资产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而且还可以通过酒店式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从纷繁复杂的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接受更加专业的生活护理和个性化服务,并通过全国性统一的网络平台,把全国众多的景区作为自己旅游的目的地,从而实现自己人生幸福指数的最大化。

四、建议:推动社会化养老政策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又是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级政府不仅应把养老事业的发展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而且还应该通过规划、土地、资金以及舆论等具体的措施来支持这项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讲:

1.通过编制规划引导发展。规划是行动的先导。因此,科学编制未来十年、二十年老年事业的发展规划,不仅是各级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时代需要,而且也是我们搞好老年事业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把老龄化问题的科学研究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制定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已经显得刻不容缓。对于众多地方政府来说,把本地区老年事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也是克服未来老年事业在发展上无序、成效上无为、布局上无章的重要方略。

2.通过落实政策鼓励发展。社会化养老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在开发建设环节,更离不开政府在土地、税收、水、电、气及其配套设备等方面给予优惠。一些国家政府在老年事业的发展上其支持是全方位的,如在贷款方面大行方便,或者免收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等,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化养老按照“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机制运行,走产业化道路。目前,我国投资业主很少有人愿意涉及这一领域,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各级政府在推进社会化养老,特别是兴办各类社会化养老机构,除在批地、引资、拆迁、税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或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外,还应通过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的办法降低投资成本,推进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

3.通过强化管理规范发展。目前,我国不仅社会化养老工作进展缓慢,而且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也显得较为迟缓,行业管理滞后、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的现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老年事业的发展。因此,要促进我国社会化养老工作健康发展,我们认为:一是必须实行准入制度。当前,我国应尽快出台和完善老年服务的相关法规,以规范化的市场行为和严格准入标准来促进老年事业的有序发展。二是必须加强教育培训。随着我国养老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化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计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对老年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训,是推动社会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三是必须加大行业自律力度。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养老机构和老人的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建立和养老社会化服务队伍的逐步壮大,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养老中介组织及行业协会的建立,以实现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组织化。

4.通过舆论宣传加快发展。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机构养老被视为鳏寡孤独的代名词,到敬老院、福利院中去生活被视为一种耻辱。这种观念显然是一种传统落后的观念,因为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根植于农耕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区域结构、家庭结构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与众多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极不相称。因此,利用各种传媒引导和宣传,社会化养老对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对构建和谐生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对加快我国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应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化养老新模式的逐步建立,更多的“空巢老人”将从孤独中解脱出来愉快地安度晚年,众多子女们将更加安心于工作,政府也能够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更加需要关爱的人群中去,和谐社会的建立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证。

责任编辑:金华宝

第五篇:全市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全市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的人数将会增加到两亿多,就是说在所有的老年人当中有90%以后都将是空巢老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群体,未来一段时间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急需高品质养老服务的群体日益增多,老年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的期盼水涨船高,这也是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在养老领域的典型呈现。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21世纪以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城市的*因求学求职、出国劳务等原因,青壮年大量迁出,老年人“空巢”、独居现象较为突出。优先优质解决养老问题,不仅是最广民生、最大福祉、最好发展、最高文明,更是战略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当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背景下,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是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必选项。

一、*市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年至20*年,*市*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人增加到**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上升至*.*%,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发展进程更快,面临的养老形势更加严峻,这是对当前*老龄化现状的基本判断。

(二)*市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应对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市多措并举,推动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年以来,*市大力推进养老院建设,扩大机构接待规模,服务能力提档升级。截至2021年*月底,*市共有*家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院,包括7家公办养老院和*家民办养老院。养老院总面积比20*年增加**平方米,增幅达*.*%;养老服务床位合计*张,比20*年增加*张,增幅达*.*%。

一是加强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作用。

目前*家公办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张床位(其中护理床位*张),入住院民数*人,多为农村五保户及城市三无人员。二是提升民办养老机构的特色服务能力。民办养老院多数是由个人自筹资金开办,经营管理各有特色,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运营模式,*家民办养老院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有*张床位(其中护理床位*张),入住院民数*人。三是大力推进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但完成*家养老院均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协议,还探索创“公办民营”新模式,先后将新英安镇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新春化镇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分别承包给*市锡和医院和*市利康医院,创建集因病托老、老年康复及护理于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成为我省公办民营试点。2021年*月正式投入运营的*中医医院(朝医)医养结合项目,是一所集临床医疗、康复治疗、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其养老部分建筑面积**平方米,床位*张,大大提高了*市机构养老服务层

次。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举措不断创新

一是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显著加强。

新建*家具备规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室全覆盖,每个社区配备*名居家养老协理员,负责调查居民养老需求、受理申请和上门服务。日间照料室提供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为困难老人实施“二帮一”救助服务方案,即由两名社区工作人员携手通过居家养老服务、城市低保、医疗救助等方式帮助一名困难老人的基本生活;部分社区启动智能服务体系,为独居老人发放“一键通”手机,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二是农村居家养老幸福大院普及到行政村。到目前共建农村居家养老幸福大院*所,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餐饮、文化娱乐等居家养老基本服务,为农村空巢和独居老人带来生活气息。

3.养老扶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一是政府制定和完善了《关于深入开展尊老爱老助老工作的决定》《*市老年人优待规定暂行管理办法》。

二是将全市贫困老人和高龄老人列入社会救助,养老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和均等化转变。本市内公园、旅游景

点、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和城市公共汽车等对*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各公立医疗机构免收*岁以上老人的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诊疗费;为*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三是*市城市福利院成为全州唯一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单位并稳定运营,为享受此保险政策的老人每月节省一千多元护理费。

二、*市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较弱

当前和未来,因家庭小型化和子女外出等原因,就多数老人而言,不可能再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模式中居家养老将是绝大多数老人愿意选择的模式,因此居家养老成为现阶段养老事业的重点和难点。但是作为其主要支撑的居家养老支持体系还很薄弱,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还比较弱,与广大居家老人所反映出来的实际需求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是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大多数社区与家庭脱节,存在着服务简单化、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目前社区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大多还停留在助餐、娱乐等日间照料的水平,居家老人真正急需的个性化上门服务无法实现。没有上门服务作为支撑,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想实现居家养老存在很大难度,这就无法实现国务院养老以“社区为依托”的工作要求。二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市场化运营还没有起步。要解决庞大且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使其发挥重大作用,把居家养老服务交给相关企业去承担,这样才能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高效、长久。但是目前能够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二)机构养老有效供给不足

一是养老院总体服务水平不高。

现有养老院大多薄利经营,再投入资金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精细化、多样化养老需求。二是从业人员服务管理水平不高。护理员队伍难招人、难留住人,要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难度很大。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偏低且人手紧张,这是当前入住院民和家属意见较大的主要原因。三是农村养老基础薄弱亟需加强。当前农村老龄化程度远比市区高,农村“空巢”和独居老人问题更加严重,但是建在各乡镇的公办养老院只收“五保”和“三无”老人,而收费标准较高的民办养老院,对于收入低、支付能力差的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门槛又太高。

(三)政府兜底保障作用不足

一是养老经费投入不足。

养老服务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基层养老服务工作经费不足、人手紧缺,只得停滞于“无力办事、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低端。作为居家养老重要支撑的社区服务,因经费问题开展工作比较困难,虽然近年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室和农村居家养老幸福大院的数量增加明显,但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手不够的问题,事实上无法承担居家老年人所需要的基本服务,更谈不上提供精准化和专业化服务。全市公办敬老院仅7家且主要面向“五保”和“三无”人员,普惠面窄,大量农村老人和市区相对贫困老人的机构养老问题得不到保障。二是政府还没有制定社会化养老服务统一标准。老年人需求量最大的居家上门类服务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服务标准等,这是一些医养机构不敢也不愿提供上门服务的原因之一。三是针对养老机构的补贴措施不够精准。针对民办养老院的补贴仅有床位建设补贴,按照床位数量一次性发放每床*元的补贴资金,这种方式无法避免机构盲目多建床位的结果,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且增加后期管护费用,不利于机构的健康发展。

(四)社会资本投身养老服务业积极性不高

一是养老院经营利润低、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长,社会资金投资积极性一直不高。

民办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短缺且融资艰难。*市民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按照老人生活自理程度普遍从*元到*元不等,而此收费标准,也仅能满足机构正常开支以及管护费用,随着近年来物价以

及人工费用的上涨,民办养老机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运营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自去年爆发疫情以来,作为政府防疫重点场所的养老院其运营成本进一步上升,对机构来说是雪上加霜。二是居家养老服务具有用户较分散、偶发因素多、协调管理复杂等特点,加之老人整体支付能力较弱和缺乏具体政策指导等原因,社会资本要迈进居家养老服务领域还存在不少顾虑。

三、*市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社区和机构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功能互补,织牢织密养老服务网络。

1.着力保障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一是树立居家养老为养老服务主体的理念。居家养老不必使老年人脱离原有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也方便接受子女照顾,老人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居家养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使养老成本大大降低。居家养老是当前绝大多数老人最理想的养老模式。二是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养老服务业发展具有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多种经济社会效益。就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从投资角度而言,科技门槛低,启动资金少,回收资金快,发展空间便于操控,经济效益具有可视性,项目可行性强,在商海竞争激烈的今天,不失为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只要出台合理的扶持政策,就能有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加入进来。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企业自然会提高服务水平,打造自身品牌,扩大服务市场,这将在客观上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模式。当前农村居家养老两大重点问题就是“人”和“钱”,在农

村推行同村低龄老人有偿照顾高龄老人的“互助式养老”,盘活农村土地资产的“以地养老”,是有效解决这两大问题的关键。

2.充分发挥社区平台和对接作用。由社区发挥自身优势了解掌握辖区老年人具体情况,引入市场机制,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养老服务企业以及社区服务网络进行对接,把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交给相关企业和专业服务组织去承担,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打通为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的通道。相关企业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日间照料室为据点,辐射周边的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这是一种最经济也是最高效的方式。整个过程中社区要发挥自身扎实基层治理工作体系的整体优势,对企业的服务情况起到监督作用,充分保障处于弱势地位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推动机构养老专业化发展。目前民办养老机构之间存在服务种类相似、无序竞争问题,要想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需向以养为主、养医结合、以医为主等不同需求专业方向发展。这也是解决当前*民办养老机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挥政府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在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构建与老龄化形势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保基本、兜底线,重点保障孤寡贫困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

1.加大养老资源和经费投入。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养老经费,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保障政府兜底领域养老经费足额到位,要改善投入方向和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吸引社会捐助和公益慈善资金投身养老事业。

2.鼓励社会资本投身社会化养老行业。一是重点扶持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发展。制定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质量评价等行业规范,引导相关行业健康发展。针对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予以政策倾斜,如允许其适当扩大和拓展养老项目的服务范围,增加经济效益,帮助补齐其基本服务费的差额,激发市场活力。主要依靠企业的力量和作用支撑起*市居家养老。二是政策扶持机构养老行业。帮助其渡过目前的难关,保障机构养老行业稳定发展,保障广大入住院民的养老需求。

3.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志愿性养老服务。将每年的党员主题活动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结合起来,由市直机关党工委和宣传部联合民政卫生等部门,动员全市共产党员和招募网络志愿者,组建若干义务养老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志愿服务,以此缓解当前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短缺困局。对于党员的管理,由市直机关党工委委托各社区党支部进行考评、强化管理;对于网络志愿者,采取储蓄志愿服务时间和次数的方式予以认定。

4.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保障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发展。一是加强监管,防止社会资本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异化背离现象。养老先是事业后是产业,以行业标准约束社会资本,防止其唯利是图、过多集中在经济效益高的高端养老服务领域,毕竟更多的老人还是处在低端领域的基本服务需求阶段。要是低端领域在服务上产生异化,就会背离养老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宗旨。二是配套完善地方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及时出台地方配套政策措施,使国家相关养老政策能够及时在当地落地生根,推动当地社会化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三)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把*打造成养老圣地

近年来,*市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当地气候优良、生态极佳、风情浓郁等宜居优势,突出发展健康养老这一现代服务产业,计划将*打造成为影响*、*省乃至整个*的养老福地。充分发挥以“冬居三亚、夏住*”的靓丽名片,谋划建设医养结合的全方位、多功能、高水平的养老城市,大力推进健康养老这一现代服务业,全方位助推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未来,应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品味的整体升级,同时突出医养结合特色优势,筑巢引凤,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建高水平养老机构,在不断升级*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面向早已步入老龄社会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吸引他们到气候宜人、社会服务业相对发达的*来就医和养老,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下载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行业发展的提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

    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 吴国卿 2012-11-15 15:29:58 来源:《社会》(沪)2000年12期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以居家养老为核心辅以社会化养老服务,这是我国新型的养老模式。应以......

    社区养老社会化实施方案

    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实施方案为了推进我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根据街道办事处《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街建设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

    如何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县农业局针对农业机械发展迅速,但用户主要是“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因而势单力薄,缺乏规模经营优势,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

    郴州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精选合集]

    郴州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服务业科课题组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老有所养,乃......

    养老服务社会化调研报告

    实施养老服务社会化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是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较早的城市之一,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0年左右。以铜梁为例:据统计,我县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4......

    黄石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黄石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实施方案为了推进我市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办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专题

    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 自2000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1】口比例将增加至29.9%的高水平。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寿命的延长......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提案[全文5篇]

    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建议 养老事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出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