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生 创新 上报
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优化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环境
——哈达湾街道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的主要做法
哈达湾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六个社区,常住居民34,561人,流动人口高峰时可达3,800余人。几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先后推出了‚五步工作法‛和‚六重管理‛模式,很好地指导了街道社区计生工作实践,受到省市计生部门肯定:2007年全省计生工作现场会在我街麻棉社区召开;2008年12月我们的主要做法与成果以‚农民工在这里有个家‛为题上了《中国人口报》;2009年度我街的创新方法成为全市计生工作普及推广的‚655‛规范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五步工作法”为社区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了基本操作方法
由于地理环境偏僻,棚户区面积较大,房价相对比较便宜,哈达湾街道域内一直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市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2007年以来,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在区计生局指导下,我街摸索、总结出了‚五步工作法‛,经过工作实践检验成效明显,已在全市进行推广。
‚五步工作法‛即:一访、二送、三跟踪、四建档、五反馈,这五步包含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全过程,符合工作 规律,切合基层社区计生干部的工作实际,所以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具体来讲,‚一访‛就是入户走访,主要是了解流动人口各种服务需求,采集流动人口信息。‚二送‛是在入户走访的前提下,为流动人口送信息、送服务,为重点人群送药具、送温暖。‚三跟踪‛是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网络,对有婚育行为的流动人口实施随访跟踪;对居住时间较长的流动人口,实行管理跟踪;对新流入的外来实行服务和宣传跟踪;对于生活困难的流动人口,及时启动‚爱心捐助‛给予帮扶救助。‚四建档‛就是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图、表、卡、合同四类相关档案。图即社区流动人口分布图和自治管理网络图,表即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卡即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登记卡、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合同包括出租房屋计划生育责任合同书、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书、计划生育信息员包保责任书等,这些都是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基础档案,部分表卡还会通过平台录入生成电子文档。‚五反馈‛是指工作中应当做到的几个反馈:一是信息员向社区做出的流动人口流动情况的信息反馈,二是社区向街道做出的流动人口婚育情况和服务需求反馈,三是街道计生办通过信息平台、信件、电话等形式与流入人口户籍地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反馈,四是街道、社区同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所做出的信息核查互动反馈,五是社区向流动人口做出的服务结果反馈。
几年来,在‚五步工作法‛的指导下,街道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逐步理顺,日趋规范,流动人口接受管理的主动性增强了,与街道社区的关系更加融合了,社区计 生工作也变得越加有章法。哈达湾街道连续几年荣获市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单位称号,这一方法在区、市、省相继推开,国家计生委主任李斌也对‚五步工作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二、“六重管理”模式将街道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引入规范化轨道
继‚五步工作法‛之后,在区计生局的指导下,哈达湾街道继续以创新思路为统领,站在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全局的高度,综合各方工作实践,推出了以综合管理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根本、以分类管理为手段、以重点管理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方向、以服务管理为宗旨的‚六重管理‛工作模式,将街道层面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引入了规范化轨道。
(一)以综合管理为核心,六方携手构建大环境 街道社区、公安、工商、驻街单位、房东和流动人口协会网络是我街道针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在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下的、以综合管理为核心的‚六位一体‛工作网络。
几年来,街道社区通过成立‚流动人口之家‛,承担起为流动人口实施具体管理与服务的职责,凡是流动人口所需要的,只要提出来,‚家‛都尽可能地予以满足;中钢吉林炭素、第五人民医院等驻街单位,在为本单位及所在社区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保障的同时参与综合管理;房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将租房信息及时向社区反馈,并配合社区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服务,定期与社区居委会签订计划生育包保责任书;流动人口协会则是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来不断规范自身的计划生育行为。哈达派出所、工商所作为‚六位一体‛的关键环节,不但能及时为流动人口提供安全与经商保障,还积极主动地与街道签订流动人口综合治理责任书,建立起计生信息的核查通报制度,在我街综合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以规范管理为根本,全面施行“五步工作法” 为保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的连续性,我们将‚五步工作法‛也融入到‚六重管理‛之中,并将其作为规范管理的根本内容全面施行,抓实抓好。
张桐林和李秀东小两口是2006年1月结婚并怀孕的一对新人,同年4月来到我街麻棉社区居住。关于他们的信息就是信息员反馈给楼长,又通过楼长反馈到社区的。社区对他们进行了入户走访,在女方怀孕期间及时送生殖保健知识上门,孩子出生以后又定期送去避孕药具,并及时进行跟踪服务,建立相关档案。当得知女方生完孩子后身体状况不适合带环时,社区又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当作了一项定期任务,使这一对夫妻深受感动。
来自山东省肥城市过桥镇高村的刘文玲,在麻棉社区买房居住已经有三年多了,已生育过一个孩子,社区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她再次怀孕。为了核实她是否持有《再生育证》,街道计生办及时将这一信息在信息平台上提交,经户籍地反馈核实后,确认是持证怀孕,我们便将跟踪管理与服务纳入工作日程。
(三)以分类管理为手段,化整为零确保长效性 在我街,流动人口居住时间在三年以上的约有600余户,其中买房居住的约300余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根据流动人口居住时间长短进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即:对居住三年以上的实行静态管理;对一年以上的实行动态管理;对一年以下、流动性较强的,实行经常性管理;对于户内有已婚育龄妇女和有婚育行为的,实行重点管理,以此确保管理的可行性、长效性。已婚育龄妇女郗玲在麻棉社区居住近四年,已在社区帮助下办理了买房手续,社区对她实行定期查验,定期孕检,并同常住人口一样安排接受各种免费服务。担任社区流动人口协会会长以后,日前郗玲已成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骨干力量。33岁的卢尚红是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何家村人,2007年5月随丈夫务工来到麻棉社区居住,同年9月持证生育了第二胎。社区在实施动态管理过程中,一面定期上门送避孕药具,提供免费上环技术服务;一面同时查验其《婚育证明》持证情况。当了解到她没有办理《婚育证明》时,及时与户籍地沟通,并敦促她在7月5日完成了《婚育证明》的办理。分类管理增加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以重点管理为基础,以静制动严把入口关 由于流动人口的来往居住都与出租房有关系,管住了房子也就等于把住了入口,管住了人,所以与出租房主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就成为重点管理的核心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街仅出租房屋就有2,000余户,其中有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的近1,600户。几年来,街道社区共与出租房主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1,300余份,为实现‚以静制动‛目标奠定了基础。
西河社区18委17组的于志军,很看重与社区签订的计 划生育管理合同,每次在把房子租给流动户以后,他都能及时督促流动人口到社区登记。另一名房主史晶在发现自己的房子于2008年4月住进了一户有新生儿的流动户以后,马上给社区主任反馈信息,保证了重点管理方法的实施。
在与出租房主签订计生管理合同的同时,我们还尽量争取把他们吸收为社区计生信息员,以上提到的于志军和史晶两人就是。在我街,70%以上的房主都是信息员。他们不但承担着协助社区监督管理流动人口的任务,还拥有信息沟通的责任,是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的骨干力量。我街为此专门制定了信息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并与每名信息员都签订了《包保责任书》。
(五)以科学管理为方向,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出租房和流动人口全员信息输入电脑,由信息网络平台完成由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转变,是科学管理流动人口的现代手段。多年来,我街按规定录入未持证以及信息不全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信息百余条,基本都通过网上查询、沟通,完成了异地流动人口的信息交换和反馈。此外,还录入流动人口全员信息1195条,实现了信息化网络管理。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科学管理途径,对21名无证流动人口简化了办证手续,补办了《婚育证明》;对42名长期居外的流动人口落实了避孕节育措施;对8名政策外怀孕流动人口,经说服教育采取了补救措施;对从交换平台反馈的我区域内的流动人口个案信息100%进行了核实、处理,推进了计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六)以服务管理为宗旨,打造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 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是我街实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基本理念。进入2007年以来,我街进一步拓宽了服务管理范畴,将为农民工服务纳入其中,相继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塑造新江城人‛活动、‚流动人口‘三生’服务月‛活动、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等,打造出流动人口‚市民化服务‛的新格局。
生产服务方面。街道劳动保障部门协调市区就业部门,多次为有就业愿望的流入人口提供就业咨询、培训,利用信息平台等渠道,提供用工信息。麻棉社区的农民工夏桂荣、赵宝瑛、隋玉修都有一手房屋装修技术,社区了解这一情况以后,通过中介为他们联系到了刮大白的活计,以后又多次为他们介绍家庭装修的机会。造纸社区的刘伟晶来自于榆树大坡乡下河村,家境贫寒,独自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找工作非常困难,社区得知以后,帮她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并给她联系了在市场卖菜的摊位。此外,我街还通过劳动保障所为41名农民工提供了免费学习电脑、美发、电焊技能的机会,使他们同常住居民一样享受到免费的就业服务。
生活服务方面。很多流动人口在买房时,遇到难题都会找到社区帮忙,社区总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联系房源,办理相关手续。在‚关怀关爱‛活动中,我街共为18名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子女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为52户困难家庭提供生活救助,为10余名流动人口办理了居民医保手续等,使其享受到与常住人口均等的服务,拥有市民化的待遇。
生育服务方面。组织协调辖区卫生服务部门,为流动人 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全街共有80余名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享受到了这项免费服务。同时,我们还在驻街企业支持下,为拓普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和巧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的育龄职工提供了免费避孕药具服务,使企业流动人口不出厂门就能获得所需的药具服务。基本实现了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拉近了流动人口与社区、街道的距离,实现了流动人口由以往的 ‚躲猫猫‛,逐渐向社区主动靠近求助的巨大转变。
三、网底建设成为下一步街道社区强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日益深入,我街域内的平房区面积越来越小,流动人口也逐渐从平房转入楼房、变租房为买房,呈现出新的‚三多‛特点,即:买房的多了,上楼的多了,服务需求多了,也由此带来了工作中的新‚三难‛,即:上门找人难,信息采集难,服务管理落实难。为此,我们在巩固以往创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维,紧紧抓住服务和管理两条线,开始建设街道社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底工作机制,已收到初步效果。
一是强化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为了理顺工作机制,严格奖惩落实到位。去年我们出台了一个规定,计生工作在社区实行分片管理,社区干部都是计生员,主要负责管理服务自己的居民委。社区书记抓全面负总责,主管计生的干部具体抓负主责,其他社区干部各负其责,形成了全员抓、人人管的良性氛围。同时,我们通过专业辅导、以会代训、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工作 考核,不断把有活力、有能力、适应工作需要的社区干部配备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岗位上来。
二是壮大社区计生信息员队伍。将社区的楼长、单元长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家属全部纳入信息员队伍中,共同参与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不断延伸流动人口的管理视野和服务触角,不断完善能级管理体系。
三是建立社区计生志愿者服务队伍。特别发挥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积分卡活动,号召党员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各种亲情服务。此外,对信息员和志愿者工作突出的个人,街道年底进行统一表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激励其在‚编外‛岗位发挥作用。
这三支队伍,构成了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底工作网络的基本框架。为确保这一机制的有序运行,哈达湾街道从计生办到社区干部再到社区信息员队伍,层层实施能级服务管理,自上而下层层进行任务部署、分解和督导,自下而上层层进行反馈、汇总与上报,形成‚金字塔‛式工作结构,为网底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多年来,在市区计生部门的指导下,哈达湾街道不断谋求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环境,推进了全街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的提升,为市区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第二篇:创新落实上报材料
落实《规定》的制度、推进办法和措施
一是乡学习贯彻《规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四查四看”:即,查每个学习人员的读书笔记,看学习人员的笔记记录是否认真、细致,以便于掌握每个学习人员的学习态度如何;查工作作风,到村了解一些学习人员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看是否求真务实,是否有新的转变,特别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查心得体会,看是否与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学习情况相结合,以便看出那些学习人员的心得体会是应付公事,那些学习人员是真正通过学习后自己的真实体会;查通过学习后的个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表现,看群众的反映和社会形象如何。通过四查四看,进一步促进了渠村乡的学习效果,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渠村乡的整个学习有序开展。
二是推行了“两跟一汇总”责任制,促进了学习,取得明显效果,促进了活动有序进行。
所谓“两跟”,即:科级干部跟管区,乡党政班成员全部分到各管区,并让科级干部跟着管区一起工作,一起入村,一起学习,使之尽快了解管区所辖村的学习开展情况;跟站所、部门,根据分工对每名科级干部主抓及联系的站所及乡直部门跟踪学习,并跟踪督导监督。“一汇总”即:每名科级干部跟管区、站所、部门每周汇总一次情况,汇总内容包括:管区每名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村级干部的学习情况,村所存在的问题,站所、部门学习、工作开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每名科级干部每周汇总一次结果,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便在整改时有路子、有目标。
三是推行“积分制”。参学人员的学习情况的积分在乡宣传栏内每周公布一次,把好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在展示栏内进行展览,以使全体党员学习阅看,在全乡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所谓“积分制”就是:把乡干部职工的学习情况规定为100分,共分六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均占一定的分值,其中签到情况占10分;笔记的字数、页数占10分;心得体会的篇数、字数占10分;笔记和心得体会是否书写认真、整洁占10分;自学情况占20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工作作风转变情况占40分。根据上述评分标准,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给每名职工进行计分,包括单项分值和总分值,对于总分值低于75分的要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对于分值高、成绩好的在乡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时进行表扬,并把笔记和心得体会写得好的在乡干部职工中传阅学习,在展览栏内进行展览。
成效
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 掀起机关干部厉行节约之风
学习贯彻《规定》活动以来,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促使在乡机关掀起了厉行节约之风。
一是节约用水,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二是节约用电,乡政府所有房屋限量用电,规定一人一间房屋的每用电不超过50度,严禁常明灯现象,一律做到人走灯灭。
三是节约一粒米。以前,餐厅里扔馒头、掉剩饭剩菜的现象时有发生,活动开展以后,干部职工节约的自觉性增强了,能吃多少就成为盛多少,剩馒头、剩菜、剩饭没有了,仅此一项,每天就可节约100元的生活费。
四是节约办公经费开支,尽量使用网络无纸化办公,打印纸张做到正反两面使用,此举每月即可节约300元的办公经费。
反腐倡廉科技手段创新
学习贯彻《规定》以来,创新反腐倡廉科技手段,实行严格的电话和手机举报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和手机号码,明确专人负责电话接听记录,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制定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以及举报信息被泄漏后的问责制度,消除了举报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乡便民服务代理卡上也公布了代理员的电话,群众对代理员的满意度及意见可以快捷地通过短信反馈到乡纪委。
第三篇:创新落实上报材料
落实《规定》的制度、推进办法和措施
一是乡学习贯彻《规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四查四看”:即,查每个学习人员的读书笔记,看学习人员的笔记记录是否认真、细致,以便于掌握每个学习人员的学习态度如何;查工作作风,到村了解一些学习人员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看是否求真务实,是否有新的转变,特别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查心得体会,看是否与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学习情况相结合,以便看出那些学习人员的心得体会是应付公事,那些学习人员是真正通过学习后自己的真实体会;查通过学习后的个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表现,看群众的反映和社会形象如何。通过四查四看,进一步促进了渠村乡的学习效果,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渠村乡的整个学习有序开展。
二是推行了“两跟一汇总”责任制,促进了学习,取得明显效果,促进了活动有序进行。
所谓“两跟”,即:科级干部跟管区,乡党政班成员全部分到各管区,并让科级干部跟着管区一起工作,一起入村,一起学习,使之尽快了解管区所辖村的学习开展情况;跟站所、部门,根据分工对每名科级干部主抓及联系的站所及乡直部门跟踪学习,并跟踪督导监督。“一汇总”即:每名科
级干部跟管区、站所、部门每周汇总一次情况,汇总内容包括:管区每名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村级干部的学习情况,村所存在的问题,站所、部门学习、工作开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每名科级干部每周汇总一次结果,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便在整改时有路子、有目标。
三是推行“积分制”。参学人员的学习情况的积分在乡宣传栏内每周公布一次,把好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在展示栏内进行展览,以使全体党员学习阅看,在全乡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所谓“积分制”就是:把乡干部职工的学习情况规定为100分,共分六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均占一定的分值,其中签到情况占10分;笔记的字数、页数占10分;心得体会的篇数、字数占10分;笔记和心得体会是否书写认真、整洁占10分;自学情况占20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工作作风转变情况占40分。根据上述评分标准,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给每名职工进行计分,包括单项分值和总分值,对于总分值低于75分的要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对于分值高、成绩好的在乡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时进行表扬,并把笔记和心得体会写得好的在乡干部职工中传阅学习,在展览栏内进行展览。
贯彻《规定》创新性重点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效
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
掀起机关干部厉行节约之风
学习贯彻《规定》活动以来,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促使在乡机关掀起了厉行节约之风。
一是节约用水,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二是节约用电,乡政府所有房屋限量用电,规定一人一间房屋的每用电不超过50度,严禁常明灯现象,一律做到人走灯灭。
三是节约一粒米。以前,餐厅里扔馒头、掉剩饭剩菜的现象时有发生,活动开展以后,干部职工节约的自觉性增强了,能吃多少就成为盛多少,剩馒头、剩菜、剩饭没有了,仅此一项,每天就可节约100元的生活费。
四是节约办公经费开支,尽量使用网络无纸化办公,打印纸张做到正反两面使用,此举每月即可节约300元的办公经费。
反腐倡廉科技手段创新
学习贯彻《规定》以来,创新反腐倡廉科技手段,实行严格的电话和手机举报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和手机号码,明确专人负责电话接听记录,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制定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以及举报信息被泄漏后的问责制度,消除了举报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乡便民服务代理卡上也公布了代理员的电话,群众对代理员的满意度及意见可以快捷地通过短信反馈到乡纪委。
第四篇:2012毕节试验区计生创新
附件七 关于毕节试验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试验的 实 施 方 案
为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闯出一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路子,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结合毕节试验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人口控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建立“三个一体化”管理机制,即: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管理一体化、计生资源与卫生资源分配使用一体化、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与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通过处罚从严、奖励从重、扶持从优,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毕节试验区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92‰以内,自然增长率5.75‰以内,20-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5年以上。到2015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17‰以内,自然增长率5‰以内,20-59周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新增劳动力转移30万人。
三、改革重点
(一)强化“四级书记”抓计生,激活推进工作发展新动力。一是地委书记要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每季度听取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定期召开地委委员会专题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开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二是县市区党委(党工委)书记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勇于担当责任,善于排忧解难,推进工作开展。必须每月到乡村督查调研工作一次以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常委办公会,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按核定编制配齐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并强化作风建设和教育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设立“人口计生专项奖励金”,对在基层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奖励或补助,并大力宣传表彰。确保人口计生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并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保证按时到位使用,80%以上用于基层人口计生事业。细化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推进综合治理,实现信息互通,严格考核奖惩。三是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具体分管人口计生工作,必须做到落实到位,考核奖惩到位。四是村(居、社区)党支部书记要具体抓好抓实人口计生工作,做到无常住人口政策外生育和手术库存,无出生人口漏报。
(二)不断强化行政手段与司法介入双制动,构建社会制约生育行为新机制。一是对违法生育家庭社会抚养费进行一次性清理核算,坚决采取行政和司法措施,做到应收尽收;今后出现政策外生育的,按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上限征收。二是推行诚信计
生承诺制。通过村(居)民自治,组织计生管理服务对象签订承诺书,自觉履行人口计生相关法律责任。违反承诺,政策外生育不按时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拒不缴纳社会抚养费、政策外怀孕未采取补救措施的,暂缓享受各种惠民政策。三是必须凭人口计生部门证明方可办理新生人口户籍手续。
(三)全力破解“三个难点”,形成加速工作发展新模式。一是推行流动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模式。在流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划定网格管理区域,落实管理人员,每月清理核查。区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实行“一盘棋”双向管理、双向问责。对流出区外的完善个案基本信息,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定期组织开展异地协作联动。二是完善二女户节育“全程优抚”服务模式。即术后一次性重奖,生产发展持续帮扶,子女教育政府买单,基本养老保障落实的一条龙服务。三是建立早婚早育“教育、监督、服务”并重的控制模式。加强法制教育、优生优育和避孕知识宣传,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婚育行为,实施群众监督,形成舆论压力,落实防范措施。
(四)全面推行乡村干部绩效考核,形成基层管理有效的新格局。一是以计划生育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乡村干部实行绩效考核。村(居、社区)干部(含人口计生主任)工资提高到每月人均1200元以上,其中800元作为绩效工资严格考核发放。二是织牢基层网底。乡级按满足工作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原则,配齐乡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人员,村级按每2000人配备1名的标准配齐人口计生管理人员。三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大力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
(五)深入开展计生家庭“四优”行动计划,培育生育行为自控新体系。整合涉农惠民政策、项目和资金,对计生家庭优先奖励、优先扶持,充分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优先发展、优先致富。一是农村计生“两户”家庭,由财政代缴个人应缴部分参加新农保,提高标准提前发给夫妻双方奖励扶助金。其子女参加中考、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笔试成绩加10分,服兵役退伍的按城镇居民条件安置,就业同等条件优先。二是农村计生家庭,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计生“两户”100%报销;其子女实行“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含职业高中),其中计生“两户”子女再补助基本生活费和住宿费。三是全面推开城镇居民中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独生子女户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四是争取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帮助实施的“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同时由地方政府出资担保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农村计生“两户”发展生产。
(六)着力创建全省“三个一流”,树立优质服务新标杆。以服务设施、技术人员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在全省达到“三个一流”的目标。一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建成全省一流的优质服务阵地、中心乡站优生实验室,配齐先进技术设备。二是采取引进技术人才、公开招聘和在职教育等方式,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技术人员结构,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引进区外、省外优质技术服务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在推广应用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微创技术等方面全省率先。计生服务
机构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再创建3个“国优”和1个“省优”县。
(七)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平台。深入开展“婚育新风唱响乌蒙大地”主题活动,扶持一百支“民间文艺宣传队”、建设一千个“人口文化大院”、打造一万户“四生家园”(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宽裕、生态环境优美、生育文明有序)示范户。
(八)严格兑现考核奖惩,形成奖优罚劣新导向。实施专业机构督查、实绩考核督查、过程开单督查,实行层级目标管理,加大个案责任追究力度。一是奖励增比进位。以工作实绩和回归数据为依据,连续三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且综合评比位于同级考核前三分之一位次的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口计生部门负责人经考察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二是处罚工作后进。对未完成人口出生率或符合政策生育率目标的县乡实行“一票否决”。在同级责任目标考核中,综合得分低于总分的80%且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县乡,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班子成员不予提拔重用;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口计生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履职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必要时,可根据情况作组织处理。(省牵头单位:省人口计生委。省配合单位:省人社厅、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高院。实施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责任人:杨华昌、吴安玉。毕节地区牵头
承办单位:地区人口计生委,责任人:石承钧。毕节地区配合单位:地区人社局、地区卫生局、地区教育局、地区民政局、地区公安局、地区中院。)
(九)以实施“两个项目”“三个试点”为抓手,拓展提高人口素质新途径。围绕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实施“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加快毕节承担教育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试点方案的实施。(省牵头单位:省卫生厅。省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口计生委。实施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责任人:张光奇。毕节地区牵头承办单位:地区卫生局,责任人:安宁。毕节地区配合单位:地区教育局、地区人口计生委。)
(十)多策并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新进程。深层次推进“统一战线同心·智力支持工程”和“百人教授团”工程,以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一是围绕“两后生”和适用技术开展培训,提高技能资格认证比例。二是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奖励基金制度,优先培养新型乡土人才。三是建立多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培育规范的专业化人才服务中心,鼓励引进创新人才。四是积极参与区外人才市场运作,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引进人才,培育区内人才市场。(省牵头单位:省人社厅。省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口计生委。实施单位: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署,责任人:吴勇。毕节地区牵头承办单位:地区人社局,责任人:李文汉。毕节地区配合单位:地区教育局、地区人口计生委。)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点:大方县。
四、实施步骤
(一)广泛动员,全面部署(2011年5月-6月):地县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改革试点工作;由牵头单位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各项改革内容的专题推进会,研究制订相关改革配套措施,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参与支持改革试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大方县6月底前制订改革试验方案报毕节地委、行署审批实施,并确定一个条件好的乡镇先期开展试点。其余县市区也要同时推进改革试验工作。
(二)开展试点,重点突破(2011年7月-2012年6月):用一年时间,相应集中力量,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改革内容开展试点。试点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规范、工作标准、机制建设、责任分解、调度考核等方面率先探索,先行试验,力求在重点难点工作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叫得响、推得开、能示范的经验和模式能全区面上推广。
(三)全面铺开,扩大成果(2012年7月-2015年12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加速发展,迅速扩大改革试验成果并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形成网络健全、管理规范、服务满意、保障有力、工作高效的新格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统筹解决毕节试验区人口问题改革试
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改革试点工作,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奖惩到位,形成合力抓落实、出成效。
(二)明确责任。省直单位要沉下基层,主动指导,不断推进改革试验工作。毕节地委、行署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改革试验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改革试验县要细化任务,明确时限,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三)健全机制。(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牵头单位每季度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改革试验的有关工作,解决改革试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2)建立督查机制。把改革试验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3)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省地都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科学设置考核内容、标准和权重,将各项改革试验任务纳入对省直责任部门和地、县(市、区)目标考核。
第五篇:2060创新工程阶段性总结上报
2013年2060创新工程阶段性总结上报
2013年,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发展愿景,制定了《2060创新工程工作方案》现将近几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亮点
(一)在在“立德树人”方面
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行“主体德育”和“生活德育”的教育思想,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我校建设心理咨询室,设有心理健康老师,制订好心理教育的相关制度,每班班主任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开展好心理教育讲座,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疏导办法。
2、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以班主任科任教师抓本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实为主,以年级主任检查验收为辅。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分工与责任,一层抓一层。一是抓细节抓小事,且常抓不懈。我们坚信“做不好小事的人,肯定做不好大事 ”。如:学生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写字的姿势、书写,待人接物的礼仪、在楼道办公室不大声说话、不吃零食等等。学生没做好,不许找借口,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二是树榜样。通过橱窗、楼道展板、校刊、校会、升旗演讲等宣传表扬优秀的学生,让同学们学有榜样,做有标准;三是抓好操练。通过班级事务分工的“日清”培养学的主人翁意识和做事认真的习惯。通过课间操训练学生的服从意识、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和审美意识。
3、问题生、学困生的管理。一是班主任承包问题生、教师承包学困生(后6名)。制定帮扶计划,从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不间断地跟踪管理和指导;二是课堂上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提问、辅导吃偏饭;三是利用小组互帮互学,由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四是检查验收,学期中、末,由教导处对教师帮扶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问题学生由年级主任和班主任承包,单独指导问题学生制定周计划,并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家校共管,形成合力;排座位时打破常规,把问题生、学困生排在第一排,以便提问和指导,提高关注度,减少开小差的机会;德育处建有问题生档案,有谈话机制,不管出不出问题,承包人员都要定期找其谈心,了解情况,进行警示和激励,学期末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
(二)在严格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方面。
我校认真落实《河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提出的八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我们控制学生在校的时间和作业量,严格执行市、县有关教学规定。减轻学生负担,多布置开放式作业、探究性作业,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位教师布置作业每日不超过20分钟,有记录,有档案可查。并有班干部监督老师留作业的情况。
(三)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方面。
我校开全开足开好全部课程,特别是确保音体美等课程的课时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加大学校课程开发力度,开展了“礼仪”“书法”“安全”等校本课程,突出学校特色,提高学生志趣,培养学生特长。
我们加强了体育、艺术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在体育活动方面。
我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按照初中每周三课时的要求开足上好体育课。大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健身活动,坚持“阳光60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切实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借助田径队、男女篮球队参加县级体育比赛。在学校内开展的活动有:校运动会、课间操评比、单项趣味活动(班级集体跳绳、拔河比赛、圈圈乐比赛、开火车比赛、九人十足跑、踢毽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
(五)在建设书香校园方面。
我校制定了《读书活动方案》。目标是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引导学生达到从“阅读”到“悦读”的境界,引导学生书香相伴成长。
在教师读书方面,一是利用暑假、寒假同读一本继续教育书籍,开学后进行交流活动;二是平时读书。每学期在阅览数不少于30学时,必须完成规定书目的阅读。三是逢会必学,会前十分钟交流,结合实际工作谈体会谈收获。会前10分钟学习演讲。教师会校长负责,班主任会德育主任负责;教研会组长负责,推荐材料学习完后交资料室存档。我们坚信有评比才会有提高,能说才能想,能想才能做。四是建立学校教育博客,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的浏览和论坛作为学习提高的考核内容之一。
在学生读书方面,要求每日读书不得少于30分钟。每班出“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组建“班级图书角”,推荐阅读书目等来营造氛围。通过这些活动来具体操作:
1、课前诵读经典
2、主题班会:我和我的书
3、沐浴阳光,齐诵经典
4、“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5、语文知识竞赛
6、读书小报评比
7、经典读后感征集
8、现场作文比赛
19、书香班级评比(教务处、政教处)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逐渐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本着“读书成才”、“读书育人”、“读书励志”的理念,积极构建学习型学校,让学校成为阅读的殿堂,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通过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读书兴趣,确保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六)在加快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为了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推行高效课堂改革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优化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
(1)课堂改革。彻底打破现有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借鉴盘锦、洋思、杜郎口经验,结合自己实际,开拓创新,形成有自己风格的高效课堂,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为主的课堂。成立课堂评价小组,加强自身的学习,负责课堂的指导和综合评价。
(2)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推门听课及业务理论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调动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规范学科教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执教水平。
(3)推广典型事例,树立学习榜样。积极为名师、能手、新秀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举行汇报课、示范课、讲座等活动,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做法。
2、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常规,掌控整个教学活动,高效管理。
备课实行电子教案和教学简案;作业精选分层并及时公布,教学处跟踪管理,真正落实“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究”全批全改,及时反馈(自习或课前讲评)。考试期末一次,有考务手册,从开考务会、布场、监场、阅卷、试卷分析、讲评试卷、考满分工作结束,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记录;师生同考不分主副科至少1次,初三下半年模拟考试教师必做,教师要完整答题并交教导处保留好,期末卷要电子版;听推门课是常态,同科教师每周互听一节课,简要记录课堂内容过程,重点是对课堂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培养了学生那些习惯,听评课记录周五放学前上交教导处;自习课还给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入楼即静,入室即学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轮流坐班或巡回辅导,一律不准讲课或限制看自己所教学科)。
(2)落实常规月检查制度。对教师读书、批备、辅导、成绩、基本功等实行月检查验收制度。加强教学日清、周结、月评工作,并及反馈和评价,促使教师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习惯。
(3)从严、从细抓好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教师的职业习惯和行为习惯。开展“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自检和校查活动。每个班都建立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为了小组的荣誉,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课后,对课堂上知识点仍未掌握好的学生,小组成员分工负责,习题、单词、背诵内容等,一一帮其过关。个别不能“清”的,由老师指导帮助。周末由学生向家长汇报。
(八)在强力推进综合实践课程方面。
我校依托少年宫活动室,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培养学生广泛兴趣,发挥才艺,发展智力和动手操作技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成功机会。已经成立并按计划开展活动的兴趣小组有: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诵读小组、手工小组、棋类小组、书法小组、合唱小组、舞蹈小组、乐器小组、踢毽小组、跳绳小组、文学小组、绘画小组、微机小组、生物小组等。
在家校合作中。我们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教育合力,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周等形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
我校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逐渐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九)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我校重视校本教研。一是领导参与教研组活动,与教师一同备课,一同研讨。二是每周集体教研半天,集体学习、主题研讨、听评课、编写电子教案或精选训练题等。三是开展活动,如教师基本功比赛、公开课、读书交流、经典诵读、才艺展示等,活动来展示各组的教研水平,并评选优秀学科组和教学班组,提升合作水平。四是师生同考。学校坚持了五年,老师们已经形成习惯,即使不做规定,大家也会按部就班的做实、做好。五是特别注意提高教师的五种专业技能。一是解读课标的能力。二是试卷设计能力。三是精选习题的能力。四是反思能力。五是授课技能。
(十)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努力建设民主化学校方面。
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民主管理学校实行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参政议政制度,保障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履行广大教师审议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合法权益的职责;坚持每年召开两次教代会,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按规定进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开放办学。
2、提升管理人员水平。落实日清”管理:一是值班日清,全员参与的领导带班教师值班,每天反馈工作情况;二是科室工作日清。安全、财务、教学按照要求,根据工作进程表进行日清检查通报;三是班级管理日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时做。班级工作突出学生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实行小组成员捆绑评比竞争机制和品行考核公示制度;四是校长、主管领导每天的巡查,检查各组值班值勤情况,进行点评和个别谈话;五是每天公布“日清简报”,进行核心提示和工作指导,通过好的过程取得好的效果。
二、工作中的不足。
目前学校比较突出的问题:
1、学校的管理体系对照现代化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还有很多不足,在教代会的监督与决策和学校行政部门的执行方面,在学校的各部门的协同和提高效率方面,在保证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改进之处。
2、按照职业素养的要求,我校教师在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方面还要加强培训和提高。
3、某些学科有学科带头人,某些学科没有学科带头人,各学科之间教师的素质水平差距较明显。
4、音乐和美术等艺术类教师缺乏,限制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5、部分教师掌控开放性课堂的能力还比较差,在教学中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的意识还较强。
6、部分教师教吃老本的多,开拓的少,借鉴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在全县乃至全市的名师少。
三、改进措施。
1、开展有效教研,特别是听评课的研讨交流,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推行课堂改革,彻底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学校出台了新的课堂评价量表,组织教师学习盘锦、洋思、杜郎口三所学校改革经验,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认同感,成立课堂评价小组,统一认识,强力推进。三是调整教师考核方案,为课堂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3、进一步调整整合教师队伍,特别是小学科教师的培养,提升专业水平。
4、学校管理层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优化学校顶层设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建议
上级多提供先进学校的信息,以便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