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2017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分析及优秀考场作文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阅卷分析 2016.11.20 13(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句式以及对句意的把握。平均得分2.6分,难度系数50%。阅卷标准:“诣”翻译为“到”“去”等得1分;“节度”翻译为“指挥调度”“指挥”“调度”“调遣”等得1分;“以利啖之”翻译为“用好处收买他们”“用金钱利诱他们”得1分;“冀”翻译为“希望”“期望”等得1分;“为”翻译为“被”“为„„所”等得1分。
答题情况:此翻译本身并不难,基本都是对课内知识的考查,但是学生答题情况并不乐观。“诣”基本都能答对,“以利啖之”很多同学没有字字落实,(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以”翻译成“凭借”“因为”,“之”翻译不出来,“啖”部分同学翻译为“说服”“劝说”不得分,能翻译出“引诱”“利诱”“收买”的都给分,翻译成“贿赂”不得分。“冀”也翻译的不错,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翻译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不得分。“节度”仅有少数同学能够翻译出来,大部分同学翻译为“接受节度”“成为节度使”或者“接受节度使的职位”,不得分。
13题第2小题平均得分2.5分左右。
得分点为“手书”“报”“效”“不之顾”大意通顺。“手书”可译为“亲手写信”“用手写信”“亲自写信”,“报”译为“回复、回答、答复”都行,“效”译为“仿效、效法、仿照、效仿”皆可,“不之顾”必须翻译出宾语前置句,同时“顾”要翻译对,译为“理睬、理会、搭理”正确,意译为“不听、不管”也可。大意通顺的一分基本给了学生,也就是对一个点就给2分。问题:
1、错别字太多,像仿效的“效”、理睬的“睬”,出现错别字该处不得分。
2、对课本知识点的迁移使用很不好,像“手书”,《项脊轩志》中有“手植”,《报任安书》中的“报”,翻译的都不好。“手”翻译为拿着、手持、手捧,“书”翻译为写文章、写奏章、写文书,“报”翻译为禀报、报告、上报、回报等。“期”未做得分点,翻译的也不好,如约定、期间、满一年,“效”翻译为效力、效忠、效命,“顾”翻译为在意、顾及、顾惜、考虑、回头看、回复、看、不屑一顾等。
建议:
1、加强学生的翻译训练,尤其是尽量做到直译,多多落实实词的翻译,尽量让学生举一反三。
2、重要的特殊句式必须落实好。
3、必须提高学生结合语境把握句意的能力,避免翻译出来的句子不通顺,不合逻辑,不合常理。
14(1)此题考查的诗歌的炼字。平均得分2分(2)标准:放宽了答案标准,只要这两句诗句翻译准确,得2分,然后如果对句意概括分析出景象特点如:宏大、壮阔、壮观、辽阔、壮丽、恢宏等类似词语的再加2分。有些同学按炼字型题目作答,很好,但看卷时,没有按步骤赋分。因此,答上情感的不管对错,均不作赋分要求。(3)出现的问题:诗句意思不理解。比如“积气”的气,很多同学理解为怨气。诗句不会概括分析,仅仅翻译诗句。没有概括出景物的的点。(4)错例展示:
1、“冲溢”为动词,冲,冲起;溢,溢满,运用对偶,将长岛的环境进行渲染,抒发了自己惋惜之情。0分
2、用“冲”“溢”两个动词表现长岛的气浪之大,太阳升起后光芒四射的场景,动静结合,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落寞孤寂。14(2)阅卷情况反馈
1.得分情况: 大多数2-3分,平均分2分。2.阅卷标准: 阅卷标准相对宽松,能给分的尽量给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得4分。但是只罗列情感术语,比如“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的悲伤、惆怅、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只能给1分,相应的表现手法分析正确,再加相应的分数。3.学生答题情况:
(1)整体情况: ①对情感的分析大多数能抓住“被贬之后的悲伤、壮志难酬”等,但是对美景的喜爱答出来的较少。②近一半的同学没有答出表现手法,只有情感分析。
③对诗句的情感理解有误,表现手法与内容分析不对应,比如“二三两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悲伤、失落或愤懑的感情”。④错别字现象:愁怅、壮志难筹、朝庭、直抒胸意。(2)具体得分情况示例:
①手法、分析到位的,4分。②手法、分析不全面,漏得分点,3分或2分。③只答感情,没有手法,大多数得1分。
第16题,属于压缩语段,难度较小,平均分3分。
赋分原则:学生只要能答出四个关键词,且语意连贯即可得满分。
①按答案要点赋分,语意不连贯扣一分 ②“多次变轨”答成 “变轨”,“逐步靠近”答成“靠近”不得分。③本题错别字未扣分。出现的问题:
① 要点全,但语意不连贯。如:载人飞船共进行了四次停泊,将捕获锁伸出,卡在天宫二号卡板器里,往回收缩使二者拉近。其中载人飞船多次变轨,到达与之相同轨道,完成对接。② 有的同学把该题理解成了“概括新闻内容”。如: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③ 错别字太多。“天宫”写成“天空”,“捕获锁”写成“捕获索”等。
④ 有部分学生“对接过程”概括不全,只概括了最后的“对接”。如:载人飞船在两者相距30米时伸出捕获索„„完成对接。17.(1)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表达能力,可根据文段内容与各语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理解。具体来说,这是一道填充关联词语的题目,关联词语连接的是复句,所以填充时一定要分析前后句的句间关系。①处前后语句构成的是因果关系,此处应填写“因此”“所以”等表结果的关联词;②处前后语句构成转折关系,应填写“但是”“可是”“然而”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③④处根据语境,应该是由前面句子中“如果„„”引发出的表示假设关系的一组关联词,并且最好将③④两个句子构建成递进关系,以增强句意的表达效果。(2)阅卷标准: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答案,现将这四处答案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①处写“因此”“所以”“那么”“于是”“因而”等均对;②处写“但是”“可是”“其实”“然而”“而” 等均对;③处写“就”“那么就”“那就”“便”“既”“不仅”“则”“非但”“不但” 等均对;④处写“更”也更”“也就”“而且”“进而”“更加” 等均对。(3)典型示例: 此题较简单,满分很多,平均分在3.5分以上。错因在于部分同学根本不清楚关联词的概念。比如部分同学将答案填写成了诸如“显然”、“正如”、“现在”、“由此看来”、“所以说”、“可见”“但实际上”“将会”等词语。还有小部分同学审题出现失误,补写的内容为一个句子。18试题分析:本题为图文转换题,同2016、2014年全国卷的17题为同一题型。要求把所给流程图转换为文字。做题思路为把流程图一分为二,依次解说。其中,“适合接种”的多了一个小插曲。
评分标准:1.按照答案的赋分标准评分,缺一个环节扣1分。2.标点不独立占格或全程“文不加点”的扣1分。
3.“适合接种”中的“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和“接种”顺序错扣1分。答题情况:本题同学们答的较好,多数3分以上。出现的问题如下: 1.开头空两格,此题没有必要。这种情况没有扣分。2.标点没有独立占格,或全程不加标点。
3.“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和“接种”顺序错。
4.因为流程图中“离开医院”为两种情况共用,有的同学把其中一情况的“离开医院”漏掉。5另有部分同学不是两种情况依次解说,而是把两种情况糅合起来,横向一层一层的一块解说,这咱情况多数表述不清。
19题是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这类题型是高考常考题型,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该题型的答题步骤:手法(遣词造句)+句子分析+效果。本题的第一个句子分析,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出现问题,如把比喻手法与拟人手法混淆。第二个句子出问题的相对较多,部分学生没有分析出手法,也没有看出对藤蔓的嘲讽之意,所以在看这个题时,答案限度相对放宽了:学生们只要回答出手法对比(反衬、衬托),并分析出是为了反衬青檀的高贵精神,就可得2分;学生答出对藤蔓的嘲讽(蔑视、鄙视等),但没回答正确手法,也可得1分;回答是拟人的,0分。本题的平均分数3分左右。
【建议】1.该题型是高考常考题型,但是部分学生到现在还没记住该题的答题技巧,更没理解。务必理解并掌握该题型的答题步骤;部分学生的手法理解不准确,部分学生把比喻与拟人混淆,如部分学生出现:运用比喻的手法,“握、抚、敲”动词的运用,赋予青檀人的动作„„甚至有的学生把手法书写错误,如似人、反称等。希望加强学生对手法的理解与掌握。第20题平均分3分
1、试题分析:本体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难度系数不大。
2、阅卷标准:只要能扣住文中“长得丑,不被知”“不随波逐流”“解放”且会分条,做到书写规范认真,就痛快得给4分。不分条书写超级烂,不会从文中筛选概括信息自己瞎编乱造,一刀切为0分。如果书写好会分条,答案组织不是很完美2分以内。扣住“挣脱了石之束缚的青藤”的定语作答理解也到位。
3、答题情况:大部分同学能很从容地从文中筛选出答案,且书写规范认真分条作答。但也有很不少的同学不会从原文中筛选答案,答得乱七八糟。有的只是空洞地罗列答题术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化文章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等等,答得一塌糊涂,直接不按套路出牌!
4、存在的问题:书写欠规范,一个字“乱”。原文意识偏差,不会从原文中筛选和概括信息。分条意识薄弱。文本理解不到位。
5、教学建议:指导学生读懂文本、读懂题干。作答要有原文意识,学会从原文中抠答案,作答尽量整合原文语句回答。熟悉答题套路。强化书写,永远记住游戏规则:漂亮是笔下留情的王牌,丑陋是永远也打不赢的官司。要有分条意识。21题(略)
第22题“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平均得分3.5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探究题,而是一个句子含义理解题。此段共三句话,每句为一层:①作者写青檀之硬,实际上写的是青檀不媚俗、不丧失个性的顽强坚韧的品格;(2分)②作者认为这种精神是不会腐朽的,将会永远留存;(2分)③认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会使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作者呼唤、向往和追求这种精神。(2分)★存在的问题:
(1)其中第一个要点,应从青檀的骨气、气节、节操的角度作答,而不是身处困境却直面困难,不屈服不放弃等。
(2)本题不同于答段落的作用题。有些学生从内容到结构答些空洞的套话,如:以青檀为线索贯穿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与题目,使文章结构完整。卒章显志,升华主题,表现作者以青檀的喜爱。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对主题理解有误。如:劝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要保护大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等等。★建议 :
(1)要有题型意识,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如句子含义理解题不能答成句段作用题。(2)要有分条作答意识,6分题一般至少三个要点。但仍有很多学生不分条。(3)要有关键词意识,有些学生答的很多,但答不到关键的得分点上。23题作文试卷分析:
这是一则典型的时评类材料,以南锣鼓巷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商业大潮发生了碰撞。学生写作时,可就事论事写成时评类作文,也可推而广之按一般材料作文来写。可以从“游客”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南锣鼓巷”角度来分析。从“南锣鼓巷”角度分析时,可以抓住“宁可不要丰厚的旅游收入,也要恢复老街往日的宁静”来分析,也可从“主动取消3A级景区资质”来分析。写时评类作文主要探讨“应不应该取消3A资质”这一争议点。可肯定南锣鼓巷做法,也可否定之,言之成理即可。具体立意如下:
(一)游客角度:
素质、修养(与修养同行);文明旅行
(二)肯定南锣鼓巷做法: 1.守护传统文化、历史文化
2.留其本心、本真、本色,保持永恒
3.莫为经济、物质利益所诱惑(莫为利益熏染古文化之香)4.取舍(放弃铜臭、守住文化/舍弃吵闹、守住宁静/舍铜臭以存优雅/学会舍弃,享快意人生)5.抵制诱惑,留住宁静/追求最初的宁静/还传统文化一丝宁静
(三)否定南锣鼓巷做法: 自己取消3A资质是要一种倒退。应该积极去研究全域旅游时代发展的新规律和新特征,并努力化解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若从思辨考虑可以从 “如何兼顾旅游收入与保护历史文化”“如何兼顾旅游收入与闲适优雅”等考虑,当然以上所有立意都不难写出思辨性。
按一般材料作文来写的同学占大多数,也许这与老师淡化时评作文有关。★主要问题:
1.学生作文选用实例与其本身论点不符。
2.写时评作文,文中缺少必要事实论据,只是学生自己在絮絮叨叨写,也没有就材料联系到生活实际,缺少说服力;再者,缺少相应举措的提出,只是单纯的评说,体现不出“任务驱动”。3.有些同学写如《莫被利诱,固守本心》《莫让利益坏了初心》,“本心”“初心”是什么没有说清楚,脱离材料,导致偏颇。
4.文面不规范。有些学生作文结构欠合理,如整篇文章3段4段;书写潦草,不认真等。5.写传统文化写得太空。光说传统文化很重要,不说如何保护,即所采取的措施。
6.本次作文最佳角度是论证传统文化与商业经济的逻辑关系,但有些同学只写了一个角度,如只写守住内心的宁静。
7.切入点不对。如:题目《学会放弃》,如果写放弃铜臭、守住文化,或舍弃吵闹、守住宁静,都是最佳立意,但有些同学写时与材料无关,写做事时要勇于舍弃,举鲁迅弃医从文一例,举做题时要有选择地放弃,这些与材料无关的例子严重影响了得分。
8.写素质、保护环境、文明旅游等角度,虽然审题角度可以,但写的太肤浅,导致作文45分左右。★教学建议:
1.平时作文练习时,关注现实,贴近现实,突出时代精神,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文化热点切入,引导学生激活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
2.加大思维训练力度,更加注重材料文字表述内容及含义的广度与深度,尽量让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发挥最佳的思辨和写作才能。
3.作文题切合考生实际,关注学生人生成长这一大的范畴。
4.强化审题训练、强化思维训练、强化素材积累、强化分析能力训练、化文面规范应当贯穿每次作文训练!★考场范文:
1.古风长存,民生常乐
万里长城之绵延兮,自古传至今昔;秦兵马俑之睥睨兮,自秦时而现;方亩孔庙之盛香兮,燃千年学风。中华之博物,怎少得了历史文遗?试问:焉用亡古物以倍忧?
南锣鼓巷自成景区后,相貌可谓大变。曾经的闲适优雅荡然无存,老北京味道也变为汗味儿,更有垃圾堆街、私闯民宅等乱象。但在居民熟虑后,舍弃的旅游收入又换回了往日的宁静。
在信息交流发达的当下,老民房改景点、老村落变旺街的现象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但其结果则何如?南锣鼓巷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过分的拆、迁、改只会造成日增的烦忧,唯有古风存,才能民常乐。
诗人陆游有诗《游山西村》,诗人在外流浪,途经村落必会高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西村也尽如人意“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在此地游山乐水,正可谓欢乐,若突然天翻地覆,游人成结群队的踏破村落,垃圾随溪流一路流向山谷,吾恐陆游的兴致如火苗遇到了冷雨,一丝也不会剩余。
看看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否能让我们看到残桥雨巷、佳人提伞;是否能让我们听道百虫欢鸣、群鸟呢喃?是否我们的双眼被灰尘所蒙住,我们的耳朵因嘈杂而失聪?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刻,迈开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的步伐已刻不容缓。
张家界的电梯,何其幼稚可笑,我们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导致国民自身的羞愧,为何一定要用旅游收入带来一片唏嘘呢? 对古物尤其是古建筑的保护,何尝不是为了自己谋求幸福呢?阳谷进酒的做法,我们不可取啊!小利,大利之残也,若我们反立足脚下一隅而望却远方的美景,后期景区整治的代价不可谓不惨痛啊!
守住古村落,保护古建筑,让我们在漂泊的路上记得乡愁;让游子在孤单时望见炊烟。不要等到家乡面目全非时伤怀慨叹,何不让古风长存,让民生常乐呢?
2.还传统文化一丝宁静
中华民族文化上下五千年,老祖宗为我们创造了无数引以为为傲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明。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珍惜并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应做的是保护发扬传统,因此请还传统文化一片宁静,让它永存。
南锣鼓巷至今仍保留着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因而引来了众多游客的参观,这里的一切就都变了样,乱扔垃圾,私闯民宅„„老北京味儿就变成了人挤人的汗味,闲适优雅荡然无存。居民们甚至主动申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只为保留传统的一丝气息,还传统一片安宁。
物质文化值得每一位中国人欣赏和传承,同样处在消失边缘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高密的剪纸、景德镇的制瓷,江南的丝绸„„这些文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浮华喧嚣的社会,年轻人都向往外面的灯红酒绿,很少有人愿意再继承老祖宗的手艺,所以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走向没落,甚至消亡。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担起责任,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后人心中有一份来自文化的骄傲。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们始终不忘老一辈的手艺,坚持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行业中,剔头匠靖奎就是这样一位坚守文化的人,九十多高龄仍然日复一日地,带一面圆镜,一手把剃刀,一把方凳在古老的大树下为路人剃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只为传承传统的手艺,让每个人心中留存对文化的敬意。
中央举行的听写大会也是为了让人们铭记文化,不忘初思,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承经典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去游览去感受一下传统,去青春孔子的故乡、雄伟的兵马俑、闲适的四合院,奇特的筒楼等,但是请自觉遵守规则,心有敬意的去欣赏,切忌破坏传统文化,留传统文化一丝宁静,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引以为傲的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传统文化,但是请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破坏文化,还传统文化一丝宁静。
3.学会舍弃,享快意人生
巍巍昆仑,撑不起雄狮被践踏多少遍后弯曲的脊背;滔滔江水,洗不掉周身被屠戮多少载后染了血的衣裳。人的一生,不过寥寥数十载,怎能承的住亿万的欲望,不过在红尘中摸滚打爬,最后化为一抔黄土。因此,年华易逝,欲享快意醇美的人生,静享灵魂的欢乐,请务必学会舍弃。
古人云:“欲得万世陶然,必舍身外千金。”舍得舍得,有舍方才有得。就如北京南锣鼓巷的人们,舍弃了金钱的物欲,换来了耳根清净,安宁的生活。而那些仍坚持开放景点的村落,或许想安享午休都不得,而静看庭前花开,笑看庭后云舒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有时看似舍弃了一些十分重要的身外之物,实则换取了灵魂更加干净而生动。
曾称霸商界的乔布斯在临终遗言中写到:“黑暗中,我感受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在向我靠拢,我忽然觉得生前引以为傲的东西:名誉、金钱,在此刻都毫无意义„„人在有足够多的财富时,应该去追求更重要的东西,或是梦想,或是爱情,或是兴趣„„”是呀,有人追求财富,到头来却灵魂空洞,空有一身铜臭,却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我们每一天都迎着晨光向远处奔跑,为了什么,为的就是活的更好,好好体验这一次生命之旅,享受快意的醇美人生。当然,追求因人 而异,有人渴望过田园安宁的质朴生活,有人渴望无尽的财富抑或是官名身份。我们需要的时发现我们灵魂深处的真正所愿,然学会舍弃羁绊我们愿望的人或事,然后静享平湖烟雨,岁月山河。
生活中亦是如此。中国的许多父母,整日工作,为了给徒子徒孙留下财产,累及一生。而被称为“不负责任”的歪果仁,却大都选择将积蓄用来享受生活,而也未见有孩子饿死的情况,反而更加自强自立。因此,中国大部分父母若学会取舍,相信中国的幸福感会更进一大步,青年们的依赖性也会大大降低。
《菜根谭》有眼:“世人为名利缠缚,动日尘世苦海,殊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谷答樵讴。”朋友,愿你也学会舍弃身外之物,追寻快意人生。愿我们在数十年后的生命黄昏,发自肺腑的说,我这一生,值了。
4.莫让文化绿洲变为沙漠
梁晓声曾谈到:“文化是发自内心的内觉。”这种自觉体现在现代社会里,便是对原有传统文化的保护。没有了文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建筑注定会摇摇欲坠,与世界强国更会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应该提高文化保护意识,莫让文化绿洲变为沙漠。
像材料中的南锣鼓巷一样遭受商业发展冲击的案例如今比比皆是。就如曾经“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如今已是商店铺满河岸,到处弥漫着浓郁的商业气息,失却了本属于它的古香古色。那些曾经蕴含这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物,早已随着古人一起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黑心的店家与金钱的诱惑。文化,正从绿洲演变为沙漠。
文化之于我们的意义,正如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它或许是一条代代相传的家训,或许是陈旧在储藏室里基本褪色的书,或许只像老北京那种闲适优雅的生活方式一样虚无缥缈。不可否认,文化存在于我们的生命,流淌于我们的血液,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思想更新的源泉。
我们中国在世界的版图中,向来因文化精深以脱颖而出。实际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保护已使它满目疮痍。由于利益的驱使,文化成了商人们赚钱的工具。人们沉迷于吃喝玩乐的享受中,对商业经典趋之若鹜。无形之中更助长了商家的竞争。而这一切的直接影响,便是冲淡了本地区原有的文化传统。像南锣鼓巷,曾经的胡同,四合院被游客随意闯入,闲适优雅的老北京生活被打破,老北京文化荡然无存。这一切都源于人们的浅薄与浮躁,对金钱的重视和对文化的漠视。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呢?像南锣鼓巷居民一样对文化坚决保护的人恐怕还是少数。我们需要的是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为文化绿洲“植树”成为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们也应抵制以牺牲固有文化为代价谋取利益的行为,让保护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为一种行动。
岁月如山亦如海,时光的岸滩上大浪淘沙,以利益取代文化的行为注定会遭到历史的泯灭,最终留下的一定会是对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我相信,只要我们肯付出努力,文化绿洲一定不会变成文化沙漠!
5.莫让文化变了味
有言道:一个有英雄却不懂得尊重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而我亦有感:一个有文化却不懂得保护的民族是悲哀的。材料中的南锣鼓巷为什么会从往昔的闲适优雅到如今的荡然无存,为什么会从原来的无北京味道到如今的人挤人的汗味儿,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的不重视,不保护。为了守住我们的文化,为了留住文化的味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近年来,景区的环境破坏,游客的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可以说是经常发生的了。但是这种却难以好转。这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当地居民和政府不够重视。居民会受利益的影响,像南锣鼓巷居 民一般,能够拒绝丰厚旅游收入的人可能只占很少数。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很有必要了。只是政府的执行力度往往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难道我们要任由我们的文化被破坏吗?
其实政府可以做的很好。美国某地政府曾为其当地的森林公园设下旅游限制,每天只售二十张门票。于是这座公园至今仍保持着其苍郁整洁的风貌。当地政府之所以能够有效的保护公园,当地居民的协作配合起了很大的作用。居民对森林的保护意识可以说是十分顽强。
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很好地保护文化,首先也是要从根本上做的便是唤醒人民对文化的保护意识。值得一提的便是近期较火的“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华好诗词”等节目,这便是一种对人们文化保护意识的呼唤。
文化如酒,或芳香,或辛辣,只有懂得珍藏和保护,才会散发出美好而醇厚的味道。对于游人,我们不应只是遗责,更应进行自我的反省。只有我们人人从内心热爱文化,才会懂得尊重文化。只有这样闲适优雅才会长存,老北京味道才不会改变。
如此三方参与,或许是对景区文化,社会文化最好的保护了。
如果说文化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一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问文化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一定是发自内心的阳光。为了文化常青之树常青,为了文化之花不败,让我们一起用心保护。
6.舍铜臭以存优雅
昔日居士于南山题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慢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闲适和悠然让我为之心漾。可如今,“南山”何在?所有的闲适都离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人山人海的嘈杂。
南锣鼓巷的老北京味或许能让我们每个人心神俱醉。可是游人来了,乱扔垃圾、乱闯民宅,闲适与优雅荡然无存。幸好,巷子的居民们深谙舍铜臭以存优雅的道理,毅然取消了国家3A级景区的资质。智也!
“倘若要我在优雅的活一天和低俗的一辈子中选择,我选择前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如是说。假使没有这些像南锣鼓巷这样的地方的话,那么将会让多少锦瑟从历史中抹去。假若没有,太白的金星会从穹顶坠落,子美的赤壁二赋将成空谈,东坡的悠然又将在何处寻觅?
“非宁静无以致远”。老街恢复了往是的宁静,可是类似的事情依旧在上演。面对利益与生活,人们该何去何从?
杭州,西湖,就是那个柳三变吟唱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地方,如今在节假日却是人山人海,嘲哳声鼎沸。可悲亦可思。人们只想到了旅游带来的收入却忘记了生活的本质,所有的优雅都荡然无存。还有那更不堪的“万仞山”黄山,如今万仞仍是万仞,可是游客带来的热气仿佛就可以把万米的云雾冲散。
静思之,是什么使得杭州、黄山和南锣鼓巷结局如此迥异?“人事过于天事”,正因为古巷的人们明白环境的闲适与优雅重于景区资质的虚名和旅游收入。要是不明白舍铜臭以存优雅的道理,安能让巷子像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的那么闲适:“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晨火车站旁的街道昏暗无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南锣鼓巷的人舍弃了铜臭才换来了这样的优雅与安详。
于是,残筑续上了弦又奏响了高山流水,回首又见得南山,褪色的红笺又变成绯色,宁静的空谷还能传来跫音。
远方的人啊,懂得优雅的贵之后,记得给我寄来几片没有铜臭的桂花,我想那时,未及扑面可能早已心神俱醉。
第二篇: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向自己的三个朋友发起挑战。
②关于“冰桶挑战”的起源,一个广为认可的说法是,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们发起了这项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并让世人对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据悉,目前针对ALS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
③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美国《大西洋月刊》15日称,Facebook上参与这个话题的网友已达1500万人次。参与者包括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名人效应带来连锁反应。短短两周内,ALS协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不过“认怂”的名人也有。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 巴马在被点名后,并没有选择湿身,而是选择用捐款来支持该活动。这几天,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战”是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短短几天,阅读量已达数亿。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土豆CEO古永锵、奇虎董事长周鸿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战。可以想象的是,国内掀起的“冰桶”热,动静也不会小。
④然而,在“冰桶”热背后,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一部分网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批评该活动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达到目的就好。笔者以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确实达到了目的,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的同情心。从这点上说,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冰桶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它借助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得未来其他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另一方面,尽管活动参与者的初衷或许不错,不过指名道姓击鼓传花式的传播方式,虽说造成了很大影响,实际上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⑤“刻奇(Kitsch)”一词来源于德语,原意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广为人知。后来,“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种网络现象,可以理解为“虚假的崇高”“灵魂的虚肿症”。“刻奇”的一种结果就是,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场情感洪流,就会被定义为居心不良。我们在网上常见的诸如“不转不是中国人”“你必须懂的10条做人道理”等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现。
(摘编自2014年08月21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冰桶挑战”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冰桶挑战”规则非常简单,挑战者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
B.美国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顿大学棒球手弗雷特发起了“冰桶挑战”活动,“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在于筹款。
C.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名人效应又带来连锁反应,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名人的参与为ALS协会带来了更多的捐款。
D.“渐冻人”病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存活期只有2至5年,让世人对这种罕见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之一。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介绍“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及起源,指出了“冰桶挑战”活动所承载的公益性。
B.③段指出“社交网络”有力推动了“冰桶挑战”的迅速传播,表明由于名人效应引起的连锁反应,媒体给予关注,多方助推使得“冰桶挑战”成为热门话题。
C.④段提出舆论对于“冰桶挑战”有不同看法,作者认为,单从宣传角度来看,该活动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营销,但其传播方式却是一场“刻奇主义”的胜利。
D.⑤段紧承④段,提出“刻奇主义”一词的来源及含义,并借此指出“冰桶挑战”是一场网络媚俗,表明作者对这场活动所持的态度是否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冰桶挑战”搭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快速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尤其是借名人效应,使得它在短时间内成为热门话题。
B.从“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看,它实则是以一种崇高绑架别人意志的“刻奇主义”,尤其是名人,一旦被点名,便身不由己。
C.从“冰桶挑战”活动的目的看,美国总统奥巴 马的举措实则是一种最符合“冰桶挑战”活动本意的做法,值得我们称赞。
D.当某个东西被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便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这类网络现象中的“刻奇”表现是虚假的崇高和灵魂的虚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刺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二 十 九 年 出 济 南 路 总 管 府 事 时 总 管 阙 孟 頫 独 署 府 事 有 元 掀 儿 者 役 于 盐 场 不 胜 艰 苦 因 逃 去 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 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孟頫才华横溢,受到皇帝器重。他看书过目成诵,写文章一挥而就;尚书省刚设立,他便承旨起草诏书,受到皇帝赞赏。
B.赵孟頫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元掀儿的父亲诬告他人,被诬告的人也已认罪,赵孟頫怀疑另有隐情,悉心审理,真相大白,受到人们称赞。
C.赵孟頫见识过人,体恤百姓。他分析赵全案件,认为王虎臣难以秉公办理,不宜派去查案;劝阿剌浑撒里上奏免除百姓钱粮,得到皇帝应允。
D.赵孟頫文学、书画闻名天下,政治才华常被忽略。皇帝称赞他可与李白、苏轼相比,他的书法作品被天竺国视为宝物,政治才能却少被提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①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
[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8.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对人生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理 解
[美国]佩里萨罗
我伸展着双腿坐在起居室的桌前,随手拿起一封信看起来,这是一封来自玛递尔百货商店的信,信中说:我们欠他们一百七十五元钱。我愣住了,这肯定是误会了,因为我和詹妮特从来没有花过这样一笔钱,因为我们俩人已合计好,存钱付买房的首批付款。我又端详了一下账单,走进卧室,看见妻子詹妮特正蜷缩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一份杂志,我对她说:“玛递尔百货商店给我们寄来了一份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肯定是搞错了,会不会是十七点五元呢?”妻子没有回答,她只是慢慢地把杂志放到胸前,平静地说:“这件事我想暂时先不要管它好吗?”
我突然意识到:妻子可能花了这些钱,我两眼紧紧地盯着她,好像现在开始,我才认识她,妻子微笑地对我说:“我到时去支付这些钱不就得了。”“不,我想知道的是:你究竟用这些钱买了什么东西,我并没有看到家中添置什么新东西啊!”妻子垂下眼睑,低声说:“巴尼,这是我自己想买的东西,我不想告诉你。”我听到这更加迷惑不安了。这笔钱的花销,意味着我们将要推迟一个月买房了,更糟的是:我能够再信任她吗?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我厉声对她说:“你不要兜圈子了,我想知道你究竟花钱干了些什么,我有权知道。”
妻子轻轻地碰了碰我的胳膊温和地说;“不要生气,好吗?你最近很辛苦,但是你的情绪似平太激动了,这样很不好。”听到这些话,我更生气了,但是妻子也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她对我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忽然,我想起来一件事,肯定是那条该死的貂皮围巾引起的。卡洛尔在两个月前曾买了一条貂皮围巾,妻子看了满眼羡慕之情,就在玛递尔百货商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她那欣赏貂皮围巾的情形又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我对妻子说:“你耍了一个小把戏吧!我知道你买了什么,我真想用诅咒的方式来阻止你的行为。你是一个挥霍者,还以为我是一个大傻瓜呢!”妻子对我说的这番话感到气愤,她立即跳下床,两脚踏在地毯上,“难道你想象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吗?”她喊着,看到她开始气呼呼的样子,我顿时溢出了一点莫名的满足感。妻子对我的积怨像洪水迸发一股脑地向我涌来:“你知道爱情是什么吗?我想,你还得花很长时间去寻找它吧?我要乘出租车去我母亲那里,你不要用电话来干扰我,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这时,我才发觉,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了,但我没有向她让步,我想她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对她生这么大的气,我可不是那种可以让人任意摆布的人。
第二天早晨,在办公室里,我埋头工作,没有与人攀谈,也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的情绪。当用完午餐返回办公室时,碰见了比尔汉姆瑞,他向我展示了一套新的高尔夫球用品,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也买一套最钟爱的高尔夫球用品,那么不是和妻子的矛盾就扯平了吗?
这天下午,我去了高尔夫球俱乐部,并把用品拿回了家。我在家里地板上挥杆击球,一个球骨碌碌地从起居室滚动到卧室,钻进了妻子半开的壁柜中。这壁柜很大,里面很黑,妻子的很多衣物还挂在这里。我弯腰在里面摸索着找球,手上忽然碰到一个硬东西。原来这是一个大盒子,里面竟然放着一套漂亮的高尔夫球用品,比我见的那些都要好,从盒上的标牌上可以看出,这些全部购自玛递尔百货商店。忽然,我记起来一件事,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将在这个星期二,细想起来,我竟没有能为妻子买点什么礼物,妻子想用她的爱心给我一个惊喜,然而,我却是多么的愚蠢可笑啊!
我想,我有一件事情必须立即去做,那就是:明天立即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悄悄地把它放在我的壁柜里。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对玛递尔百货商店一百七十五元的欠账单疑惑不解,而詹妮特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杂志,因为她知道这笔钱的底细。
B.“我”认为一百七十五元钱被詹妮特挥霍掉致使我们要推迟一个月买房,这正是“我”当时觉得不能够再信任她的原因。
C.“我”明白了妻子用一百七十五元钱为“我”买高档高尔夫球用品后,准备为她买一条漂亮的貂皮围巾,这样就不欠她人情。
D.詹妮特说“我同你结婚,并不意味着我失去拥有私人秘密的权利”是由“我”态度恶劣引起的,她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E.这篇小说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了矛盾冲突,并且层次清晰地表现了詹妮特对“我”的态度由平和、耐心到不满,怨愤的变化。
(2)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安排有多方面的特点,请任选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妻子的爱心经历了一个由误解到理解的过程,请你就对“误解”和“理解”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文本类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孙自法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给力”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殊荣。
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年,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敏的极大兴趣。1947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4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
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1956年1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爆炸力学研究 的序幕。
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郑哲敏还通过对“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认为“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
在郑哲敏眼里,现代科学精神的 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郑 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 放出来。
已89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作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
B.1955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学森的鼓励,他们同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
C.郑哲敏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才开始爆炸力学研究。
D.郑哲敏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E.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
(2)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郑哲敏院士的主要成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3分)
① “古有刘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 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 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A.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女作家之手。
B.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C.能否使课堂教学回归教育的本真,是课堂教学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
D.如果心中淡了人民这个情怀,干事少了群众这把尺子,不能做到“己之温,思人之寒;己之安,思人之艰”,我们就会被人民唾弃。
15.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
。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①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②这是很“唯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③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
④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⑤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
⑥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A.④③⑤①⑥② B.④③②⑤①⑥
C.④③①⑥②⑤ D.⑥④③⑤①②
16.根据下面的短文,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5分)
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大国宝”。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在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 部分。
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鹞子抓住了栖息在大树上的一只夜莺,正要吃掉它。夜莺请求说:“我这么小,填不饱你的肚子,如果你真的缺少食物,就应该去找更大的鸟。”鹞子回答说:“如果我放弃到手的食物去追求那渺茫的东西岂不成了傻瓜?”“那你永远成为不了一只翱翔天宇的雄鹰。”夜莺临死前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即:“非开卷考试,除了题目,任何东西都不能看地做功课”。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项中间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ó)泯灭(mǐng)猝然(zú)迸溅(bèng)
B、黄晕(yùn)地窖(jiào)收敛(liǎn)姊妹(zhǐ)
C、洗濯(zhuó)发髻(jì)主宰(zǎi)宽恕(shù)
D、酝酿(liàng)寥阔(liáo)芊芊(qiān)枯涸(gù)
2、下列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
A、贮蓄 嘹亮 玷污 可望不可既 B、澄清 蹂躏 迸溅 花枝招展
C、清冽 抖擞 珇咒 险象叠生 D、磅礴 禀告 点辍 问心无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议论文不靠人物形象塑造取胜,但涉及到相关事例的描述时,也应做到细腻传神、具体而微。
B、由于采制工艺精湛独到,制出的茶质地优良,冲泡后汤色翠绿,饮后齿颊留芳,令人心旷神怡。
C、报告会上,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认真聆听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很多人表示获益匪浅。
D、相声大师侯耀文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精彩表演却深深地留在了观众们的记忆里。
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D、但是,让有限的生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光彩”的意思是指活得风光体面,取得一定的地位。)
5、我国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下面三和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请指出各诗句分别写什么节日(4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1分)
(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1分)
(3)叶落疏同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1分)
(4)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1分)
6、下面是小强写给爷爷信中的一个片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我们已有几个月未见面了,我常常惦念您。①有时思念之初,我恨不得一下子很快到您的身旁,②向您汇报和倾述思念之情,爷爷,③通过您多年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目前,我各科成绩都很好,请勿挂念。④我打算寒假到您那里去玩,请您务必同意……
(1)(2)
(3)(4)
7、班上准备组织一次以“辨别不良广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1)班上准备围绕活动主题办一期墙报,请你就墙报内容提两点建议。(2分)
建议一:
建议二:
(2)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要求必须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2分)
(3)电视台的“XX白酒”广告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未成年人一起举杯说:“真好喝!”你准备打打电话向该台投诉,请把要说的话写下来。(2分)、《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9、默写填空(7分,每空1分)
①《钱塘湖春行》中表现莺燕争春的诗句是:,②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学科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写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匆匆逝去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志在千里。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
(3)思而不学则殆()4传不习乎()
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朋自远方来 B、为人谋而不忠乎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不亦乐乎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进入初中时是一种全新生活的开始,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吗?(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8题。(1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4、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分)
15、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2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16、“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2分)
17、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3分)
描写质地的:
描写色泽的:
描写生长旺盛的:
18、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在原文中画出来,它是你联 想到一个什么成语?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9—22题。(13分)
这样的父亲 马丽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特,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完然哽咽了。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其 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采,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
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爸!”
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我们也终于明白:这祥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摘自《辽宁青年》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9.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①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②
③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④
20.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路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21.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2分)
22文章结尾写到“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与感悟。(4分)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 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那一次,我真的____
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再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淳安县睿达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C
2、B
3、D
4、D
5、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6、(1)“一下子”和“很快”删其一(2)“回报”删去
(3)“通过”或“使”删其一(4)将“请您务必同意”改为“您同意吗?”
7、建议一:说明什么是不良广告;剖析不良广告的危害。
建议二:如何辨别不良广告;如何投诉不良广告。
(2)例一:揭露不良广告,维护切身利益。例二:不良广告危害大,学会辨别好处多。
(3)例一:您好。你台近期播出的“XX白酒”广告中,出现了未成年人喝酒的画面,会误导青少年。请你们严格审查该广告,并希望对该广告进行修改。例二:您好。你台近期播出的“XX白酒”广告中,让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起喝酒,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请立即停播。
8、母爱、自然 _爱的哲学”。(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9、默写填空(7分,每空1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山光悦鸟 性,③学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④老骥伏枥,⑤随风直到夜郎 西。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10、(1)(复习)(2)(生气,发怒)(3)(有害)4(老师传授的知识。)
11、D1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地方。(如果有就要改正。)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重大的责任而且路程遥远。
13、自己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待人接物的正确方法,要学会替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比如:珍惜安静的求学环境。喧闹的教室不是你想要的,也不要为别人创设这样的环境。(解释意思1分,分析1分,举例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4、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内容1分,作用1分
15、C16、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2分,没有分析零分)
17、嫩嫩的,软绵绵 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8、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春华秋实;作用:既丰富了写景的层次,又开拓了美的境界。(句子1分,成语1分,作用1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9—22题。(13分)
19.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①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②
③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④
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2分,若只答出“生动形象”,无具体分析,不给分)
21、形象特点:“卑微”(或“拘谨”)(1分);“坚强”(或“自尊、坚毅、坚忍、乐观、有责任感、能担当、深沉”)(1分)(注意:在两个方面都要答对一个词方可得2分。)
22、要点:①父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所能给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②父亲自尊、坚强、昂扬的精神面貌对儿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儿子的出色是对伟大、厚重父爱的最好回报。(4分)(言之成理,答对两点给满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第四篇: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试卷分析范文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23题第(1)小题(安丘)
本小题以历史上郑国渠修建之前渭河以北部分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载体,考查学生材料解读与信息获取能力,基本地理分析与归纳能力。命题使动词是分析,考查的方向原因,对学生的答题要求是必须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与逻辑表达,突出“原因”是答题的主体。
命题采用一题两问的形式,与材料中“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土壤盐碱化严重,难以种植”密切关联,材料与图对问题设置的支撑充分,既要求学生根据图中“阴影区域”的位置特征,联系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又要求学生对“多湖泊沼泽和土壤盐碱化严重”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解,因为这两个问题存在,导致“难以种植”,说明要以自然原因的分析为主。这两个问题看上去是两个独立的问题,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湖沼众多”说明地势低洼;“零星陆地”说明是在众多湖包围中的陆地,也是盐碱化土地,本身就隐含了“地下水位高”这一盐碱化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学生构建地理空间模型。学生的答题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分析湖沼众多的原因;一部分分析零星陆地盐碱化严重的原因。
答案与评分标准:
地势相对低洼,排水不畅;(1分)夏季多暴雨,河流流量大;(1分)由北向南注入渭河的支流和坡径流面在此汇集。(1分)
多湖泊沼泽,地下水位高;(1分)春季和初夏气温高,风力强,蒸发强烈;(1分)随土壤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集聚。(1分)
从答案与评分标准来看,本小题突出了考查的知识点覆盖,并不符合高考命题的赋分要求,但作为一轮复习,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考查还是非常到位的。
得分点:地形特征(1分)河流补给特征(1分)地表径流特征(1分)地下水位高(1分)季节性蒸发强烈(1分)土壤盐分活动特征(1分)要求学生对上述得分点进行归纳,缺一不可。学生答题存在主要问题:
审题思路不清,答题思路混乱,两个问题混杂在一起。语言表达不规范,逻辑性不强 答题方向跑偏,“盐碱化”有大量的学生答了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材料中明确有„„“难以种植”,说明对材料解读不到位。答题要点不全最为突出。
书写质量差,部分学生没有答在规定的区域。
23题第(2)小题(高密)
1、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某水利工程建成之初起到的作用及分析依据。考生需要具有很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试题的能力。符合高考题命题特点,灵活但不脱离实际,且答案需从材料获取。
2、答题情况;
该题难度较大,满分5分,考生大都得0分或1分,得3—4分者很少,得满分的非常少。设问中实质是想考察两个问题,作用和依据,而考生在回答时不分作用和依据,让阅卷者无法分清哪些是作用哪些是依据,导致失分,最好的是给出提示语,作用:依据:。另有不少考生把依据答成了原因。3.评分细则:
(1)作用回答不正确的,该小题判为0分,作用和依据要对应(2)作用2分,两个要点,第一个答出“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种植面积”即可得1分,“开垦荒地”不得分;第二个要点答出“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均可得1分。学生把作用大都答成“灌溉”、“防洪”导致整个小题不得分。
(3)作用答对者,依据基本都能从材料中获取到 4.备考建议
(1)由于平时综合题训练分析原因类问题比较多,此次考试反其道而行之考查依据,让考生无从下手,不知该从材料中获取答案。以后综合题的训练设问应该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2)教师应当亲身示范引导学生认真审材料,获取材料信息。(3)书面语用语规范
23题第(3)小题(青州)
23题(3)本题设问:分别分析郑国渠和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评分标准制定:
本题分值五分,要求分别分析郑国渠和六辅渠,把二者合起来一块分析共同优点的答案不予赋分。其中郑国渠的工程设计优点分三个要点采分,每要点一分 要点一:大致沿等高线修建,地形较平坦,工程量小(1分),只要出现工程量小或施工量小即可得分; 要点二: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向东自流(1分)只要答案中出现自流即可得分;
要点三:地势北高南低,干渠布置在地势较高处,沿途接纳(截断)其它河流补充水源,扩大淤灌面积(1分)只要答案中出现沿途接纳(截断、截留)其他河流或扩大淤灌面积即可得分。六辅渠的工程设计优点分两个要点采分,每要点一分
要点一:借助北高南低的地势向南自流,增加灌溉面积(1分),只要答案中出现自流或增加灌溉面积均可得分。
要点二:农田排水顺地势流入渭河,避免农田积水和减轻土壤盐碱化(1分),只要答案中出现避免农田积水或减轻土壤盐碱化(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均可得分。出现的主要问题:
本题平均得分不到一分,得三分以上的同学极少数。失分原因如下;
一、相当一部分同学审题不清,没有分别说明两个工程的优点,笼统分析导致得零分。
二、本题一个要点一分,很多同学组织答案按照两分一个要点来组织答案,一共组织两三个要点,导致要点数量不够。
三、同学们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对图文信息的挖掘不够,比如在图中郑国渠截断其他河流这个要点,极个别同学分析出来;对文字部分土壤盐碱化严重到后来的良田的变化缺乏有效提取。
24题第(1)(2)小题(市区)24(1)(2)
(1)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说明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气候条件。(4分)(2)与韩国相比,分析延边明太鱼加工业规模大的原因。(4分)
一、试题分析 本小题比较对象: 2017年全国卷Ⅰ36题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背景材料均为看似常规实则新颖的农产品及其相关产业,考查思路相似,设问接近,切入点小,考查内容细致,属于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考查,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和规范表达。
二、阅卷反馈
答题情况:两小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28分,难度系数0.41,极少数同学得满分。(1)答案: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2分)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2分)评分标准制定:
本小题考查气候条件,答案体现两个关键点“晾晒”“优质”。回答时要求体现答案关键词,同时要有简单的分析,不能出现明显逻辑混乱。问题表现:
①地理专业术语用词不规范,如:气温多变,冻融多;夜晚上冻,白天解冻,肉感质量高;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气温冷湿等;
②简单罗列知识点或逻辑混乱,如:漏掉蒸发;纬度高;纬度低,冻融作用强,晾晒效果好;受东北信风影响,气温低,晾晒天数多;最低温高于远东地区,利于冻结再融化;延边气候寒冷,冰期长,利于明太鱼的晾晒;气温高,鱼干不易冻坏;远东气候干冷,不利于鱼干冻结,融化次数增多等; ③材料信息运用不到位,如:材料“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许多同学答出:温带季风气候,夏秋降水少,晴天多,光照足;气温年较差大;位于沿海,受日本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气温高等;
(2)答案:延边靠近明太鱼主产区,运输成本低;纬度高,便于明太鱼干晒制、贮存;地广人稀,晾晒场地广阔;劳动力、土地价格低,生产成本低。(4分)评分标准修定:
本小题考查加工业规模大的原因分析,得分点体现“晾晒条件”(气候、场地)两个点各1分,“生产成本”(运输、劳动力、土地)三个点任取两点得2分。考虑到材料中“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阅卷时添加生产工艺(或经验)一个得分点,即五个点答对四点得4分,同时要求必须体现行为动词“分析”这一要求,简单罗列 该点不得分。问题表现:
①缺少分析简单罗列要点,如:劳动力丰富廉价;地理位置优越;据市场近;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广阔;原料丰富;靠近原料地;科技发达;运输便利等;
②审题与答题定位不准,逻辑混乱,如:气候寒冷,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利于发展其他产业;延边位于寒冷地区,结冰期长,晾晒时间长;港阔水深,利于进口明太鱼;以答“韩国。。;韩国。。”为主,而答延边少等; ③卷面书写规范性差,如: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字体大小不当,字间距疏密不等,字体浓淡不一,错别字;要点序号混乱或无;乱涂乱画;答错位置等等。
三、教学建议
1.紧跟全国高考和考纲,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关注热点,挖掘经典,了解地理新鲜事物和现象。精选或改编题目时力求体现上述原则。
2.调整节奏,整合主干,重点问题重点练。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多追问,讲细讲透,让学生“懂道理”;人文地理中的条件、措施等基本题型借助高考题、典型题,让学生“会套题”。
3.加强学生四项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答题思路进行规范指导,培养审题习惯、答题技巧、语言组织能力。4.强化卷面规范书写训练。24题第(3)小题(昌邑)
题目分析:延边无明太鱼,明太鱼加工需要从北部海域进口,加工后再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的产业链。在整个产业链中加工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很多就业岗位,从而增加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出口的明太鱼产品价格较高,国际需求量大,可以为当地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销售方式和渠道日益网络化、高速化和多样化,围绕明太鱼的销售可以带动物流、电商、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整个产业对延边的社会和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阅卷标准:本题目共3分,需要答出3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第一个要点,凡能答出出口创汇多、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等均得1分。促进经济发展不得分,带来集聚效应不得分,提高城市化水平不得分。第二个要点,凡能答出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等均得1分。社会效益明显不得分,形成品牌效益不得分。第三个要点,带动物流、电商、贸易、相关产业发展等均得1分。带动基础产业发展不得分,完善基础设施不得分。
存在问题:1.就问答问,不具体。如促进(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审题不清,答错方向。有不少学生回答了发展加工业的措施,如加强国际市场的拓展、大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拓展交通、发展科技、增加投入等。3.画蛇添足,同时答上的生态方面的,如导致过度捕捞、破坏渔业生态等。
教学建议:1.审题审题再审题,确保答题的方向要正确,材料的用途要把握,绝大部分材料是有用的。2.要明确和学生交代,“就业及居民收入”是高中地理问题中最重要的“社会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是个很不具体的表述词。3.设问动词要引起重视,如“分析、说明、简述”等,要教会学生在这些动词下如何准确答题才能得分。25题第(1)(2)小题(诸城)
25题(1)(2)问以“修桥建桥”为主题开展设问,情景、设问新颖,情景与设问契合度高,设问小切口,重点考查学生用地理视角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个设问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要求较高。阅卷标准
25.(1)泥沙(流水、河流)淤积(堆积、沉积);河谷(河床)抬(升)高;埋没下桥(下桥交通功能丧失、下桥交通能力降低);(修建上桥、桥上修桥)恢复(两岸、东西)交通,但“恢复南北交通”不给分。每个要点1分
25.(2)峡谷高差(相对高度)大;坡度大(陡);桥墩高度太高(工程量大,难度大);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滑坡多发、地质灾害多发),但“泥石流多发”、“地质条件不稳定”不给分;建桥墩对河谷生态破坏大(建桥墩对河谷自然环境破坏大、有利于保护河谷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河谷自然环境),但“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不给分。其中:峡谷高差大;坡度大;桥墩高度太高(工程量大,难度大)3点为必答点,每点1分,若答出“坡陡谷深”给2分。后2点答出其中1点给1分,都答出也只给1分。
二、学生答题出现的主要问题
25(1).很多同学能答出“河流含沙量大”但不能直接推出导致“泥沙沉积,河床抬升”,而得分点恰好出现在后两者;河床抬升,多数同学答成水位升高,不准确;淹没下桥或下桥交通功能丧失有一半同学能答出,但有些同学答成通航功能下降,不得分;“恢复两岸交通”基本上没有答出的,有个别同学写成恢复南北两岸交通,属于审题不细。从本题看,学生的语言太口语化,不规范,希望老师在讲评中强调语言的专业性,规范性。25(2).此设问总体得分率很高,出现的问题较少。其中坡陡谷深,工程量大,难度大,成本高基本都能答出,用词也较准确。但建设建桥墩对河谷生态破坏大,很多同学写成对植被的破坏,保护植被多样性,保护鱼类的生存环境等等。教学建议
1、转变复习备考的认识。一轮复习的目的之一是“夯实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仅是“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有“基本技能,如信息获取和解读的技能”、“基本方法,如审题的方法”。
2、提高地理备考复习的站位。地理高考评价已经实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目前是“能力立意”与“核心素养立意”双侧重。地理教师要提高地理教育教学的学科站位,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在抓实抓好“知识掌握”的同时,狠抓“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培养”。
3、课堂教学讲练结合,做题、讲题之后给学生留足反思总结的时间与机会。督促学生不断的回看、反思错题。
26题第(1)小题(昌乐)试题分析:
该题设问为“分析大通县成为高品质沙棘果产地的自然原因。(6分)”,考查重点内容为农业生产区位条件分析。该题通过小切口——“高品质”的自然原因分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此外,从图表、文字材料中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该题中也体现的非常突出。该题很好的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如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该题选材新颖,立意好,考查角度好,难易适中,有很好的区分度。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审题出现偏差。没有抓住“高品质”这一关键词,审成“适合沙棘果生长”的原因,错误地从地形、土壤、水源、气候四个方面去分析。
区域定位不准。误认为此区域为西北内陆地区。
规范表达不严谨。答案组织前后矛盾,或者无因果、逻辑关系。如:纬度高(应该是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答案要点本身出现错误。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等。
综合思维能力有待再提高。很多学生仅答了2-3个要点,思维综合性、全面性不够。
26题第(2)(3)小题(寿光)
两个小题一共10分,平均分5分,现在就阅卷中两个题出现的情况分析如下:
第(2)小题,1、审题不清:问的是打造“世界沙棘谷”的有利条件,有不少考生只是针对本区沙棘生长的有利条将进行了描述。而原材料中提到了“集沙棘保护、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这样的关键词,就说明本题要分析的有利条件不仅仅是针对农业方面的。另外有的考生回答的内容为打造“世界沙棘谷”的影响,也是不符合题意的。
2、回答不全面,主要是分析原题给的材料不到位。“分布着约10万亩天然沙棘林”得出答案第一点,“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优良”得出第二点,由“其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得出第三点,由“伊纳维康投资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得出第四点,由“青海省通过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得出第五点,由“组织当地藏民”及图片资料得出第六点。
第(3)小题,问题没有理解到位,有比较多的考生只抓住了“生态脆弱”这个关键词,不断地强调生态保护方面的措施,没有注意到还要“脱贫”,还要发展经济,还要稳定社会。也有的考生出现相反的情况。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
第五篇:高三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1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崛起(jué)憎恨(zēng)显露无余(lù)
B.绷直(bēng)威慑(shè)以偏赅全(gāi)
C.匮乏(kuì)婀娜(nuó)炙手可热(zhì)
D.蹙眉(cù)摒弃(píng)上乘佳作(ché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圭臬 博采众长 噩梦 完壁归赵 B.取缔 雕虫小技 疏浚 精神座标
C.诟骂 销声匿迹 荒诞 琳琅满目 D.苍海 惟古是尚 戮力 时过景迁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 ;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②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体现。
③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A.一鸣惊人 未尝 荒凉 B.一蹴而就 何尝 荒僻
C.一鸣惊人 何尝 荒僻 D.一蹴而就 未尝 荒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有毒奶粉事件说明,在社会转型期中,缺乏诚信和唯利是图的奸商们的胡作非为,损害了整个民族产业的发展步伐。
B.《红楼梦》塑造的林黛玉等一群至真至美的诗意女子形象,是中国文学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奇观,也是世界文学的奇观。
C.由于时代久远,《诗经》和《楚辞》中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D.省交通厅最近下达文件强调,各地车站要合理安排运力,挖掘运输潜能,确保春运畅通,确保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4小题)。(4分)
(1)大阉之乱,四海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竭诚则,傲物则。(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路曼曼其修远兮,。(屈原《离骚》》),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荣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舒婷《舒婷的诗》)
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在横线上填写出结论式的句子。(3分)(不超过30个字)
联合国有关组织的最新(2006年)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人均耕地为22亩。其中美国人均耕地为117亩,印度为33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135亩,2006年为2亩。
二.(共2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登记 ks5u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谢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为王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到,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②几以不纳死
B.①不如因善遇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C.①欲诛有功之人 ②亏无为之大道哉?
D.①而听细说 ②毕礼而归之
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任选2句,每句2分,共4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10.试比较《鸿门宴》中樊哙对项羽说的话和刘邦对项伯说的话,在内容和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1—12题。(6分)
越 中 览 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苏 台 览 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①苏台:苏州姑苏台,吴王阖闾创建,吴王夫差加以增筑,为吴王游乐场所。②菱歌:采菱时所唱的歌。
11.填空。(2分)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 主题。(15个字左右)
12.两首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有相同之处,请简要赏析。(4分)(40个字左右)
三.(21分)
(一)近代西方的“童年革命”摧毁了成人优越论,把早期教育从“以成人为中心”转化为“以孩子为中心”。中国自古有“不打不成才”式的强制读书,过去以“读经”为基础的“童子功”,发展到如今“小升初”的疯狂竞争。中西在教育哲学上有着深刻的分歧。中国早期教育的主流,仍然坚持着“以成人为中心”的知识传授的原则。西方则更强调“以孩子为中心”的自发、自动型教育。这一分歧的根本,在于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童年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发生。
“童年革命”乃是伴随着19世纪欧美工业革命的一场文化和社会革命。这一革命的土壤,首先是母亲地位的变化。在工业革命前夜,欧洲发达地区的城市工商阶层日益富裕。家庭主妇们得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精心养育孩子成为母亲的天然使命,早期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被卢梭(1712-1778)等哲学家所大力鼓吹,成为深入人心的主流意识。卢梭在他的《爱弥尔》中哀叹我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特点。他把童年和成年明确地区分开来,并确立了“童年本位”的教育学说。不过,卢梭只是个哲学家,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则真正开始在教育实践中应用他的原则。他致力于培育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冲动,彻底废止了老师无休止的满堂灌式授课,代之以“实物授课”。在教育史上,幼儿园是一大创造。“幼儿园”最早由福禄倍尔创立,他第一次把学龄前儿童组织成课堂,把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核心,让他们自发、自由地活动。他把裴斯泰洛齐实体教育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说福禄倍尔是早期教育的教父的话,之后的蒙台梭利就是教母,她彻底地颠覆了“成人优越论”。蒙台梭利指出,一个孩子在生命头三年的学习成就,要成人奋斗60年才能达到。孩子学习最有效率的时期,也恰恰是他们还不能和成人进行有效地语言交流、成人无法对之施加直接影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应该当尽量为他们提供自然生长的环境。在大致差不多的时间,以哲学家杜威等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进一步转化了美国的教育。杜威要求学校从书本中心转化到创造中心,充分利用传统乡村生活的教育功能。要求学生通过各种生活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自此以后渐渐确立为主流。
遗憾的是,西方的“童年革命”却从来没有在中国发生,中国当今的教育还像停留在18世纪的欧洲!看看现在市面上的图书就知道,不仅是学校,整个社会都以教材为中心,在孩子的心灵中强制灌输成人的理念。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中国几乎完全错过了“童年革命”,从来没有通过改造童年来创造“新民”。一个没有“孩子们的自由共和国”(福禄倍尔语)的社会,还算是一个现代社会吗?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问的。
(选自作者:《南方周末》,有删节)
13.阅读第一段,解释“成人优越论”。(不超过15个字)。(2分)
14.结合全文给“童年革命”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3分)
童年革命是
1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旨。(30字内)(3分)
(二)红房子
[德]黑塞
①从你身旁经过,头一回经过时,我的流浪的乐趣就震颤地想起它的对称极,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有一个家,绿色花园里的一幢小屋,周围一片寂静,远离村落;在小房间里,朝东放着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间里,朝南摆着我的桌子,那里我也会挂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亚买到的。
②正如白昼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间,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消逝的。也许有朝一日我会达到这样的境地,旅途和远方在心灵中属我所有,我心灵中有它们的图像,不必再把它们变成为现实。也许有朝一日我还会到达这样的境地,我心灵中有家乡,那就不会再向花园和红房予以目送情了——心灵中有家乡!
③如果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力从这个中心出发向两端摆动。那时,生活会是多么不同啊!
④但是,我的生活没有这样的一个中心,而是震颤地在许多组正极和负极之间摇摆。这边是眷念在家安居,那边是思念永远在旅途中。这边是渴望孤独和修道院,那边是思慕爱和团体!我收集过书籍和图画,但又把它们送掉。我曾摆过阔,染上过恶习,也曾转而去禁欲与苦行。我曾经虔诚地把生命当作根本来崇敬,后来却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爱护。
⑤但是,把我变成另一个模样,这不是我的事情。这是神奇的事情。谁要寻找神奇,谁要把它引来,谁要帮助它,它就逃避谁。我的事情是,飘浮在许多紧张对立的矛盾之间,并且作好了精神准备,如果奇迹突然降临到我头上的话。我的事情是,不满并忍受着动荡不安。
⑥绿色花园中的红房子!我对你已经有过体验,我可不想再次体验了。我曾经有过家乡,建造过一幢房屋,丈量过墙壁和屋顶,筑过花园里的小径,也曾把自己的画挂在自己的墙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欲望——我也想按照这种欲望来生活!我的许多愿望已经在生活中实现了。我想成为诗人,也真成了诗人。我想有一所房屋,也真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来也都有了。我要同人们谈话并影响他们,我也做了。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以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但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怀疑起写诗来了。我觉得房屋变狭窄了。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
⑦我还会走许多弯路,还将实现许多愿望,但到头来仍将使我失望。总有一天一切都将显示它的意义。
⑧那儿,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爱的眷念的群星还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16.通读全文,阐释“红房子”的两层意思。(2分)
17.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应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4分)
18.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3分)(不超过40字)ks5u
19.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其特色,请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人称使用等方面分条举例赏析。(任选两个方面即可)(4分)
【附加题名著阅读】(6分)
20.请简要分析曹禺《雷雨》中的某个人物形象,要求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少于100
四.(4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身;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读了这则材料后,你有什么联想,有什么感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