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志教坛育桃李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矢志教坛育桃李
——— 记********(单位)教师********同志
********:1994年参加工作,1995年任教至今,从刚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立志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倾尽所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神圣的三尺讲台,以忘我的精神和行动,以对教育的执着和奉献,谱写教育新篇章。他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这一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
在3尺讲台上奋斗了12年,学生遍布各大厂矿企业,成为各单位的骨干。接到来自学生的电话;看到一张张来自远方贺卡上的深情祝福;走过校园,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看到教室里莘莘学子崇拜的目光,他常常感叹:“此生无悔!此生无憾!”
在教学上,他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合理并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加强培优补差,对于钳工方面的特长生,不断的拓宽其知识视野,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加强指导,善于发现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学好钳工技能,在********同志所带过的学生中,从未出现过钳工考试不合格的现象。
如果说默默奉献是********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那么开拓创新则是他给人的第二大印象:“无私奉献,不断创新”是他的人生信条,在教学生涯中,他不断探讨创新,不断教研,为了更加便于教学,他利用业余时间绘制实习挂图,为了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记忆,又加工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结束了学校实习教学无课件的历史,也为学校的实习教学开创了又一个春天。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在2006年临沂市技术院校教学大赛中,********同志获得实习组教学能手称号,2007年在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比赛中勇夺实习教学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为本人争得了荣誉。
为了提升学校品牌效应,突出技能的特色,打造我校强势教学专业。********同志在搞好普通教学的同时,勇挑重担,主持指导了多次钳工强化训练,在多次训练中,牺牲节假日,休息日的同时,还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为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任务,总结训练成绩,为此,他经常在办公室或车间工作到凌晨。
成功来源与投入,成绩更得益于付出,在他的努力下,多次比武都取得了优异成绩。1996年8月主持指导的学校学生代表队参加全国煤炭系统技校学生钳工技能比武山东预选赛获个人二,三,七名,团体第二名。同年,该同志也被山东省煤炭教研室聘为山东省代表队指导教师。1997年6月,参加指导的山东省代表队在全国比赛中包揽个人前六名,以绝对的优势取得团体第一名。2000年4月,指导的学校学生代表队,参加临沂市技校学生钳工比武获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二名。2004年10月********同志参加临沂市技术院校教师工具钳工比赛获个人二等奖;2010年参加“临沂市职业院校教师钳工技能大赛”获得个人第一名;2010年8月参加“临沂市劳动之星技能大赛”获得矿井维修钳工专业第一名。
经过多年的努力,将钳工专业打造成为我校的强势专业,受到省,市领导的多次表彰,作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同志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她包涵了高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志将爱事业和爱学生相结合,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更是真心爱护学生,坚持做到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班里学生生病,他都去探望,指导学生就医,并为住院的学生垫付医疗费,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安心的投入学习,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经常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从而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了解学生心中的“结”,帮其排解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为学生排忧解难,对学生的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回首过去,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面对鲜花和荣誉,********同志没有陶醉。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他正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点燃红烛的事业,十年奋斗添佳绩,再创辉煌上征程,他正为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奉献自己的一切。
第二篇:情系教坛终无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DOC)
情系教坛终无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
——我市部分优秀教师风采
文字整理:石泽凤
学高身正 垂范教坛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宁国中学校长李为民
他孜孜不倦从教30余载,学科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教研成绩突出,是宣城市目前唯一在岗的中学化学特级教师;他呕心沥血引领学校发展十余年,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工作出色,被安徽省教育厅专家组高度评价为“专家学者型校长”;他是一名理科教师,却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文学界的朋友们称他为“校长诗人”。他以对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当选为宁国市政协常委,宣城市政协委员,安徽省人大代表。2011年,他又荣获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安徽省劳模代表赴京接受国家领导人颁奖。他为自己画了一个诗意般的素描:培桃育李为民忙,痴情教坛一书生。这正是宁国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为民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教三十余年李为民在教坛精英云集的宁国中学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特级教师,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了教师业务成长的巅峰;从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校长、名校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教育管理事业的辉煌。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他常说:“做校长是一阵子,当教师是一辈子,即使不做校长,我仍然是个好教师。”担任校长期间,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一系列荣誉都是靠教学专业的硬功夫“铸”起来的。在安徽省中学化学界,他是颇有名气的专家;在宣城市中学化学界,他被同仁们推选为化学学会理事长。仅此,在我省校长队伍里也不多见。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很贴切地印证在李为民及其管理的宁国中学上。自他1998年担任宁国中学校长以来,宁国中学的发展便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教学成绩与学校面貌齐头并进。尤其是高考成绩神奇般地提升,使宁国中学声名鹊起,享誉皖东南大地。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学校事业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宁国中学连续三届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跨入了安徽省高中名校之林。
满腔热忱 一心为校
——记宁国市港口中心小学校长李胜美
从教几十年来,她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地、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连续当选为中共宁国市第九、十、十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04年被评为宁国市教体系统“巾帼十杰”,2005年荣获宣城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6年又被评为宣城市中小学优秀校长,2009被评为宁国市十大女杰。2010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学资源
2003年8月,包括原港口、山门、太平三个中心小学及港口煤矿小学四个单位合并组建了新的港口镇中心小学,当时共有17个村完小及教学点,有些学校硬件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效益低,针对这种状况,李校长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进行了大幅度的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干部管理,增强发展后劲
港口中心小学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大、教师最多的小学。李胜美担任校长一职起,就致力于学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让港口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近年来,李校长又在干部管理方面进行大胆尝试,2009年学校公开竞聘选拔港口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这在全市小学人事制度管理上开了个先河,2010年暑假,学校又率先在全市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取得了圆满成功。注重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
李校长始终把教学看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她经常与教导处的同志在一起商谈教学改革的措施,制定教改方案。经常挤时间深入课堂听课,帮助教师分析教学的得失,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她要求年轻教师要积极参入教研课题的研究,近几年,学校先后有多项课题在宣城市和宁国市立项结题。同时把“合格+特长”的作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先后成立了计算机、艺术、书法篮球、乒乓球等多个兴趣小组,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无悔的选择 青春的光彩
——记津河中学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邓小卫
邓小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任津河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有着一长串荣誉称号:宁国市“青年骨干教师”、首届讲师团成员、“讲三德,做三好”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宣城市“军训标兵”。2011年5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团干部称号,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团员、团干部、团组织表彰座谈会。善于学习,善于总结
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中,他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道理,善于根据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他的课堂上总是欢声笑语,深受学生喜欢。
邓老师还通过开展各种的课堂活动,把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还获得了演讲、交际、动手等能力,尤其是培养了学生自信、进取、乐观、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他所带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无悔选择,不懈追求
邓小卫在担任团委书记期间,成立了津河中学志愿者队,后被共青团宁国市委升格为津河中学志愿者站。分年级部分别开展了敬老、助残,环保等志愿者活动。2010年津河中学青年志愿者们参加了“文明创建我先行”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争创第二届省级文明县城”活动,被共青团宣城市委授予“优秀志愿者站”称号。
畲乡深山女教师 三十二年桃李情 ——记云梯小学教师叶巧荣
叶巧荣,女,中共党员,1962年10月出生,1979年9月参加工作,是宁国市云梯畲族中心小学毛坦教学点唯一一名教师。32年来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扎根在宁国最偏远的农村教学点;参加工作后,一干就是32年的班主任、32年的教学点负责人、32年的老师、32年的妈妈;她没有惊天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的坚守,是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山区孩子纯洁的心。
云梯畲族乡毛坦村山高路险,距离中心小学有20多公里山路,交通不便给村里的低龄学童带来了诸多困难,叶巧荣高中毕业就被选招当了民办教师,几十年来,她在这所学校既当老师又当妈妈,山区村民地广人少,家长整天忙于农活,很少有时间管自己的孩子。
三十多年来,无论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她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的两个孩子都是暑假出生的,孩子一满月她就走上了讲台,没请一天产假。
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着毛坦小学负责人、一二年级班主任及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附近的村民每天都会看到:第一个到校的是叶老师,把学校门打开,迎接每一位学生,下班最晚的也是叶老师,等所有学生走光了才离开学校。
她任教三十二年,也就做了三十二年的班主任,对待每个学生她做到“宽而有度,严而有方”,当学生不小心犯错时,她会给予宽容一笑,当学生胆怯不敢向前时,她会给予真心的安慰和鼓励,当学生调皮捣蛋时,她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给予真诚的批评,又送上和风细雨的叮咛,她时常把微笑绽开给学生,把鼓励、赞赏传达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着真爱。三十二年来,叶巧荣由青年而中年,由黑发到两鬓斑白,但不变的是她对自己这份事业的默默坚守,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先后被评为曾宪样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宁国市岗位责任制先进个人及云梯畲族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
爱的旋律,伴你我共成长 ——记宁国市城关幼儿园教师李海燕
自1993年毕业来到宁国市幼儿园,工作已有19个年头了,李海燕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简单、温馨而深情的音符;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以拥有这份平凡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和自豪。
19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2006年开始同时担任年级组长工作。工作中,她勤奋努力,认真踏实,时时以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幼教事业,关爱孩子,善待家长,团结同事,不计个人得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更要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工作中,李海燕始终坚持做到“爱心、细心、耐心”,关爱每个孩子。
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李海燕不断创新,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她辅导的幼儿卡拉ok、讲故事、绘画等多次获省、市一等奖;编排的幼儿舞蹈多次获得宣城市、宁国市一等奖;参加排练的幼儿体操,获得全国银奖,省一等奖;编排并参加演出的教师节目多次获宣城市、宁国市的一等奖。今年,在宁国市建党90周年大型庆典文艺汇演中,她编排并参演的自创情景诗朗诵《千年宁国》获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十几年来,她以满腔的热情、大胆的创新,用爱心和孩子们一起绘制爱的音符,共同演奏出了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乐章!
创新、坚持、收获
——记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教师项群
项群,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担任体育和计算机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宣城市《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先进个人、获劳动部高级技能及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全国首届职教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二等奖、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获第一名,在今年首届对口体育高考中,他教的学生100%达本科线。
项群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教学一线,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踏踏实实工作,始终坚持“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为教学多努力”的良好心态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其中有酸甜苦辣,有成绩和喜悦,这一切都让他更加坚信和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项群老师在教学中善于为学生创设自由空间,他在教学、训练及竞赛过程中,总是穿插一些放松的活动,如: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放松或者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等。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项群从来都不是仅备一套教学计划或是生搬硬套教学计划,而是不断地创新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多种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并检验。他总结出:创新+坚持=收获,这也是他在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网络综合布线”收获第一名的一个秘诀。
在项群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都穿插着“苦心”,这种“苦心”在今年的对口高考体育训练中转化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在日常训练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想练”和“我要练”,最终取得了本科达线率100%的优异成绩。
甘于平凡 乐于奉献 ——记方塘学校教师戴建国
他,96年毕业于芜湖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先后任教于东岸初中、天湖学校、方塘初中。在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十五年里,他勇挑重担、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他用满腔挚爱书写一个农村教师的无悔选择。
十五年来,戴老师一直担任着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特别是担任了十年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作为偏远落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他对学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在每一届学生身上,他都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倾注了全部精力,像家长也像保姆,是良师更是益友。他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致力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和可贵品格。他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和春风化雨般的爱心培育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班集体,实现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的美好梦想。在语文教学方面,他勤奋学习,精研教材,注重教研,落实常规,向课堂要质量,于课下求效益。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他先后多次受到地市级表彰,教学论文和优质课多次在市内获奖。如今,新的目标又在眼前,他又将踏上新的征程,努力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培育更多的桃李。
在平凡中收获喜悦 ——记天湖学校教师周子林
1990年从宁国师范毕业后,周子林老师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小学的条件艰苦,但热爱教育的周老师却不以为然,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四年。
1994年,周老师被调往东岸小学,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数学的周老师同时代了学校里的体育课。光阴荏苒,几个春秋就这样走过。
2000年,接到调往天湖学校的通知,从那时起,就深深地扎根在了天湖学校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在学校里,他除了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总是找学生谈心,倾听他们的忧愁、烦恼。为他们出谋献策,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尽快恢复安居乐业的心情。很多学生家庭境况很差,没有钱买书买作业本,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想自己贫困的家庭,摸摸干瘪的口袋,但还是忍不住从生活费中挤点钱为学生买来了书本和学习用品。每当遇到天气突变或者赶不上班车回家的学生,他总是放心不下,只好又亲自把孩子送回家,寒来暑往,那条泥泞的小路留下了周老师深深浅浅的足迹。碰到孩子生病,那更是急坏了周老师,夜里八九点也要背着学生到镇上看医生。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毫不退缩。
现在,年近半百的周老师还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上,并代了几个班的数学课,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校园里,哪怕看到地上很小的一张纸片,他都会弯下腰来,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他处处以身作则,让学生和同事十分敬佩,而他自己也乐在其中。
多年来他多次被评为“宁国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并获得宣城市“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
在育人中成长 ——记万家学校教师王文娟
王文娟,2000年通过宁国市教师进编考试来到万家学校,现在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来到万家学校的第一天她就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她这样定位,也就一直这样要求着自己。从教十余载,先后多次荣获校、市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被评为宁国市信息技术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宁国市第三届“教坛新星”。同年,参加了宁国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荣获二等奖,辅导的范雪徽同学也欣喜地获得了宁国市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每每在荣誉面前,她总是淡然一笑。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扎根乡村,从一人一校的村教学点,从教学点到万家学校总部;从一个小女孩,到一位孩子的妈妈,从没有忘却自己当年的追求。一届届学生在她那儿找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一届届学生从她那儿,更是学会了什么是坚韧。而她自己,却从未因家庭之累,忽略学生、忽略学校,工作之中,从未因多承担几节课,而斤斤计较,唯独忽略的,也只有她自己。在教学上,她特别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特别注重解放学生,还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她的课,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她则是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对于后进生,她总是给予特殊的的照顾,有时还要肩负起做妈妈的责任,留在身边辅导、谈心。作为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更是琐细而繁重。她几乎每晚都要深入宿舍,查看学生就寝情况,及时解除学生因初次离开父母照顾而滋生的害怕和焦虑。
十几年来,班级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行举止,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称赞,王文娟也在教书育人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无悔的坚守
——记胡乐初中教师张钒辉
十七年前青涩的他走进了胡乐中学,一个颇具规模但却僻远的农村初中,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结下缘分的还有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任班主任的初始阶段,他向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虚心请教,订阅《班主任之友》从中汲取经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明白学生需要什么。一段时间后,渐渐形成了清晰的思路: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抱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宗旨,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努力营造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团体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执着的追求,最终他实现了。
十七年来,一直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工作目标和教学任务,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语文、会学语文,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十七年如一日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付出并不为了回报,但付出总会有回报,他获得“讲三德,做三好”师德标兵、“魅力教师”、“宁国市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深感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唯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品尝坚守的喜悦。(
第三篇:优秀班主任事迹:许身教坛终不悔 一片爱心育桃李
优秀班主任事迹:许身教坛终不悔 一片爱心育桃李
1998年,我大学毕业,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xx乡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这14年来,我深爱着我的工作、我的学校,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为了我爱的和爱我的学生们,使出浑身解数,点燃生命中的所有热情,不知疲倦地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追求课堂的精彩,追求师生的共同发展。天道酬勤,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我收获着人生过程的充实感和人生价值的满足感。
用爱心为工作导航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以情感人,以爱育人,善于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对症下药,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倾注情感教育,关心每个学生,善于挖掘闪光点,调动积极性。2005年,我班有一位同学基础较差,性格内向,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在六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他在日记里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在大家看来,他是“无药可救”了。但是我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顺利升入初中,继续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多次找他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课外主动找他辅导功课,经过努力拼搏,成绩大幅度提高,同时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这位同学顺利升入了初中、考取了高中,去年他以骄人的成绩考取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今年春节他在给我的拜年短信中写道:“您那顽固的学生找到了他要走的路,感谢您,许老师……”
将教育藏于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14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用伯乐般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园丁满腔的热忱去浇灌,他们都可能是一匹千里马。一个好教师,不但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且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积极培养。教育藏于细节。
2008年9月,我接手六年级
(二)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看学生的档案资料时,李某的名字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五年级期末成绩一塌糊涂,班主任老师写下的评语非常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恨铁不成钢之情。我感到,似乎从班上的同学上的眼神,这个孩子就已经对我充满了“敌意”。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一次见面,他冷冷的眼神,就向我横劈过来,充满抵触,充满“敌意”。在见识他的调皮捣蛋、无心向学的同时,我看到了他的一个闪光之处,交给我的语文作业里,他抄写古诗工整而且清晰。虽然只是一个优点,但是我将它放大,鼓励他将这个优点发扬下去。在这个班级里,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认可,对他人的“敌意”也逐渐逐渐软化下去,慢慢的接受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帮助。我告诉他,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鼓励他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一年后,他以全班第三的成绩顺利深入初中。
现在,每当我听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工作中成绩突出时…,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学生的精彩是老师千回百转的梦,在课改路上前行
在教育教学中,我不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内涵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
2010年开始,新课改春风吹遍我市大江南北。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这次的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著名教师的教学经验,参加现代教育技能培训,逐步体会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感受教学创新的过程。从此我也养成了教学研究的习惯,在学校公开课上,我把自己对课改的探索与同行老师交流,虚心学习,汲取营养,促进自己的提高。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曾以为学生“爱”听,就是一节好课,成功的课。后来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从新课标出发、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反思,逐渐体会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驾驭课堂,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课堂既开放又有效。基于这些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抓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核心,逐步形成了“自主·质疑·探究”为主导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我把每一节课都当做给学生的礼物,三尺讲台就是我的舞台,在这里,我是学生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我工作着,我快乐着。在新的征途上我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高的热情、矢志教育,情洒教坛,努力为教育事业再增一份春光,再添一片春色。
第四篇:优秀班主任事迹:许身教坛终不悔一片爱心育桃李
优秀班主任事迹:许身教坛终不悔一片
爱心育桃李
优秀班主任事迹:许身教坛终不悔 一片爱心育桃李
1998年,我大学毕业,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xx乡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这xx年来,我深爱着我的工作、我的学校,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为了我爱的和爱我的学生们,使出浑身解数,点燃生命中的所有热情,不知疲倦地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追求课堂的精彩,追求师生的共同发展。天道酬勤,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我收获着人生过程的充实感和人生价值的满足感。
用爱心为工作导航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以情感人,以爱育人,善于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关心爱护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对症下药,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倾注情感教育,关心每个学生,善于挖掘闪光点,调动积极性。xx年,我班有一位同学基础较差,性格内向,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在六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他在日记里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在大家看来,他是“无药可救”了。但是我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顺利升入初中,继续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多次找他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课外主动找他辅导功课,经过努力拼搏,成绩大幅度提高,同时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这位同学顺利升入了初中、考取了高中,去年他以骄人的成绩考取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今年春节他在给我的拜年短信中写道:“您那顽固的学生找到了他要走的路,感谢您,许老师……”
将教育藏于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xx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我们做教师的用伯乐般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玉人的利器去精心雕琢,用园丁满腔的热忱去浇灌,他们都可能是一匹千里马。一个好教师,不但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且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积极培养。教育藏于细节。
xx年9月,我接手六年级
(二)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看学生的档案资料时,李某的名字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五年级期末成绩一塌糊涂,班主任老师写下的评语非常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恨铁不成钢之情。我感到,似乎从班上的同学上的眼神,这个孩子就已经对我充满了“敌意”。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一次见面,他冷冷的眼神,就向我横劈过来,充满抵触,充满“敌意”。在见识他的调皮捣蛋、无心向学的同时,我看到了他的一个闪光之处,交给我的语文作业里,他抄写古诗工整而且清晰。虽然只是一个优点,但是我将它放大,鼓励他将这个优点发扬下去。在这个班级里,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认可,对他人的“敌意”也逐渐逐渐软化下去,慢慢的接受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帮助。我告诉他,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劳一分才”,鼓励他对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一年后,他以全班第三的成绩顺利深入初中。
现在,每当我听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工作中成绩突出时…,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学生的精彩是老师千回百转的梦,在课改路上前行
在教育教学中,我不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内涵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
xx年开始,新课改春风吹遍我市大江南北。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这次的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著名教师的教学经验,参加现代教育技能培训,逐步体会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感受教学创新的过程。从此我也养成了教学研究的习惯,在学校公开课上,我把自己对课改的探索与同行老师交流,虚心学习,汲取营养,促进自己的提高。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曾以为学生“爱”听,就是一节好课,成功的课。后来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从新课标出发、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反思,逐渐体会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驾驭课堂,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课堂既开放又有效。基于这些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抓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核心,逐步形成了“自主·质疑·探究”为主导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我把每一节课都当做给学生的礼物,三尺讲台就是我的舞台,在这里,我是学生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我工作着,我快乐着。在新的征途上我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高的热情、矢志教育,情洒教坛,努力为教育事业再增一份春光,再添一片春色。
第五篇:满腔热血洒教坛 扎根山区育桃李1
满腔热血洒教坛
扎根山区育桃李
我叫武维华,现年
47岁,1980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近三十个春秋。回顾几十年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中既有苦也有乐,把爱心献给了山区教育也无怨无悔。几十年来虽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也不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只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大胆尝试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自己所带的班级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现将我些年来的 几点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
多年来,始终坚持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宗旨。这样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全班养成了热爱集体,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优良风尚,例如,我班王保卫同学原来是全校有名的大差生,又不遵守学校的纪律,老师、同学都对他冷眼相看。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当我得知他因为不洗脸、不洗手,我班未得到流动红旗时,我简直快气疯了,全班同学一年的努力又白费了。我气冲冲的冲进教室,一把拽住这个屡教不改家伙,吼道:“不是告诉你,让你好好剪指甲吗?你自己看看你的手!”话还没说完,我已经看到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象两个面包、手背上、食指、小指上已经绽开了许多裂口,有的结成了血痂,指甲里是黑泥,我的喉咙里好象被什么东西噎住了。我把他领到办公室,到了一盆热水,我轻轻地握着他的手,“先泡泡吧!”我说。我又为他打香皂,顿时他的眼角闪着晶莹的泪花。从哪天以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通过许多次的“心灵沟通”,他健康成长起来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期末他还被评为全班“三好学生”呢。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看到的容易忘记,听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经历的才会刻骨铭心,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在“实验”、“探究”、“创造”、“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的感受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我校每年假期总要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实践活动,这些自发性的活动,在社会中各具特色,颇有影响,让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体验与收获,通过多种形式在学校专栏中展示出来,如,把学生活动中的照片贴出来,办一个摄影作品展,将学生所学的活动过程中遇到或发现的问题或经验办成手抄报,或把自己的活动形式用漫画画出来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批“小人才”在活动中脱颖而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三、为学生排忧解难
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喜悦,也有忧愁。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作为老师,排解学生的忧愁,也是分内的职责。记得2003年初三毕业前夕,我班李红霞同学父亲不幸得病去世,她奔丧返校后整天情绪低落,经常一个人落泪,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中考还有两个月,这一定会影响她的成绩,于是我想了许多办法,让她快乐起来。我给她谈心,经常带她到我家吃饭,动员同学们和她玩,还特此为她举办了一次“爱的奉献”的主题班会,这深深的感动了她,她有了笑容,也有了动力,最后在 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好成绩。另外,在学校可能都或多或少丢过东西,丢东西后的心情一定非常糟糕。去年我班的几位同学连续丢了几十元钱,我很气愤,心想,一定要揪出这个“小偷”。终于经过三天明查暗访,水落石出,原来是校门口的一位青年偷走了钱。最后他不仅赔偿了同学们的钱,还向同学们道了谦。同学们暗地里还称我是一位好“警察”呢。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点点滴滴,象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也表达了我对山区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加任重而道远,我愿以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