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4:4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第一篇: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结合市委组织部的专题课题调研,现就“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

(一)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部分村干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满心理,对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村少数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时工作只注重考虑村集体,没有兼顾经济社和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村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解决群众困难等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示范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在广大群众中充分体现。

(二)村干部的作风问题。一是个别村干部轻视理论、忽视学习,缺乏科学理论的武装,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农村工作处于创新不足、活力不足的状态。二是工作作风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个别村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决策不够科学,未能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三是领导作风上缺乏民主意识,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有待改进和提高,未能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造成党群、干群关

策水平不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不强,民主意识差,办事透明度不高,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引起群众不满。二是有时在面对部分群众的蛮横要求时不够冷静,甚至与群众争吵,态度强硬,采取以蛮制蛮、以恶制恶的方式,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三是以支部大会代替民主管理,党员对村的工作很少反对声音,平时没有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事件中未能发挥强大的群体支撑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站出来说明情况,阻止违法行为,成了“弱势群体”。

(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是我镇农村集体经济的共同特点,在我镇7个行政村中,只有蟠龙、高平、结村相对较好,而光明、东南、沙栏、三角等4个行政村,占总数的57.14%。由于村级集体经济不发达,发展缓慢,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村干部腰杆不硬,没有号召力和向心力,难以为各村加强管理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也与促进农民增收、开辟农民收入渠道办法不多等方面存在很大关系。

(六)农民的就业门路不多的问题。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就业奖励、免费培训和推荐就业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的就业问题,但从总体上讲,农民的就业

(八)群众的思想教育及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就我镇而言,近年通过实施“工业兴镇—工业强镇”战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主要是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没有随经济的发展同步提高,过去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随经济的发展同步转变,同时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给农村造成的变化与广大群众的期望不相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主观方面,镇党委、政府致力于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群众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法制观念,给了上访幕后策划者可乘之机。

(九)政策法规缺乏延续性的问题。征地政策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要求用新政策对待旧问题,提高征地补偿,增大了事件的处理难度。

二、对策研究

(一)抓升格,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我镇正大力推进村(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工作,归口管理村党支部和属地两新组织党支部。党组织升格后,将发挥领导和监督社区服务中心、集体经济组织、村工青妇等组织的运作,更好地统筹各方资源,优化社区服务。

(二)抓班子,强化农村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针对一些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的状况,我镇党委、政府将

教育的方式方法,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单张、有线电视等有效途径,加强对群众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普法力度,搞好法制宣传,帮助广大群众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引导广大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三是教育群众不要参加社会赌博,坚决打击六合彩,倡导勤劳致富,净化社会风气。四是教育群众树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做到是非分明,立场坚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抓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工作责任制,使村两委干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加强“两委”协调,促进“两委”和谐,确保村两委班子的高效运作。二是支持和帮助各村建立各项民主议事制度,实行一事一议,增强群众的参与度和管理权,着力防止歪曲和控制民意现象的发生。三是进一步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通过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提高村干部的公信力。四是进一步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约束制度。

(五)抓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我镇将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促进利益下移,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挖掘发展潜力,壮大集体经济规模,增加村集体

控制和应对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四是切实加强对稳定和信访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经常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移。五是建立领导下访制度,镇村两级的领导要经常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全面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委政府的形象。

第二篇:个别先进村班子跨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个别先进村班子跨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连春

近年来,个别先进的村级班子相继跨掉,多年来花费巨大心血树立起来的先进典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先进村班子跨掉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几个先进村级班子跨掉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导致村班子跨掉的原因大致有*种

*、名不符实,“先进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村。由于先进村认定单位制定的先进村认定标准存在不科学之处,更多地突出了经济建设方面的指标,弱视甚至忽视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考核指标,加之在先进村认定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对难于准确把握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指标把关不严,降低了这方面的考核标准。上述原因导致认定的“先进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村,这些村从被认定为先进村之日起就留下了跨掉的基因。

*、先进村班子的主要领导个人素质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家长作风严重。先进村往往工作业绩比较突出,村班子的主要领导具有较高威信,久而久之家长作风也慢慢形成,遇事不征求群众意见,不与其他班子成员商量,搞一言堂,造成班子成员不团结。二是不注意加强学习,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能逐步提高,对新形势、新变化、反应迟钝,对新问题、新矛盾解决起来束手无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三是工作懈怠责任心不强,满足于以往突出的工作业绩,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对群众的强烈呼声无动于衷,对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敷衍塞责久拖不决。四是不能清正廉明,不能认真执行各项法规和政策,公款大吃大喝摆阔气,大肆贪占挪用集体资产或资金。由于班子主要领导代表了班子整体,人民群众往往将主要领导的行为等同于村班子的行为,难免对村班子产生看法。

*、村班子自身建设不稳固。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基础差,先进村的个别班子成员是在家族势力影响下选配上来的,工作受家族的影响和牵扯,碰到涉及家族势力根本利益的重大事件时,不敢坚持原则,偏袒家族势力,进而同其他班子成员产生尖锐的矛盾,导致班子内耗。二是班子派性分化,有些先进村班子本来并无族性影响,但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部分班子成员由于私心膨胀,拉帮结伙,造成班子不团结,矛盾尖锐化,导致班子解体。三是村班子主要负责人特权思想严重,听不得不同意见,搞霸权主义,对其他班子成员实行高压政策,其他班子成员群起而攻之,“令不行、禁不止”,班子一盘散沙丧失战斗力。四是不能按要求及时召开各种形式民主生活会、谈心会座谈会等会议,不能及时化解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隔阂和误解,导致班子内部产生矛盾。

*、财务管理混乱,群众不满情绪严重。财务收支无计划,财务账目不清,账务处理手续不完备,程序不合乎财务制度的要求;重大开支班子成员不经集体研究通过,私拿钱款随便支出私开公报,个别班子成员甚至挪用集体资金,打着壮大集体经济的旗号,使用集体资金干自己的事;不遵守财务公开制度,不公开或者不全面公开,甚至搞假公开,编造虚假开支蒙骗村民。群众怨声载道,意见强烈。

*、发展意识不强,不思进取,工作无进步。面对迅速发展的宏观形势,不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干事创业,发展没有新思路,改革没有新突破,不下大力气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和增加群众收入的途径,只搞形式主义不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千方百计牟取个人私利,群众生活没有大提高,群众收入没有大增长。群众对村班子产生失望情绪。

*、村干部待遇低,使得能力强的村干部流失。现行的财权、事权分配极为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和不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迫使基层政府不得不千方百计的挖掘农村财力进行超越经济能力的超前建设,农村集体微薄的收入被大量挤占挪用,农村集体经济运转极为困难,个别村的村干部工资低于农民平均收入,甚至几年无法兑现,干劲越来越小,辞职另谋工作的村干部越来越多。

*、不能坚持理论和业务学习,政治理论水平不能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能增强,做不到与时俱进,班子的整体水平达不到不断变化的新形式的要求,满足不了不断开拓三个文明建设新局面的需要,体现不出先进性,群众产生不满情绪。

*、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如长期的巨额欠款、多年积压的土地、宅基地纠纷随着村民权利意识的迅速崛起大量暴露出来,这些解决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往往能将一些先进村班子迅速推倒。

二、针对上述先进村班子跨掉的原因,我们认为应采取从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基层工作考核办法,促使基使层党委和政府更加关心农村干部,减少超越经济能力的建设,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增强农村干部的吸引力。

*、加强先进村班子的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干事创业的本领。要实行分层次的农村干部教育和管理方法,对先进村班子尤其是班子的主要领导要进行更加全面、更系统党的基本知识、为民服务意识、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使之永保先进性。

*、严格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的村两委班子。在村两委班子的选举过程中,要切实发动好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严格村两委班子的选举程序,严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任职条件,让真正能为民办事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建立起一支团结

协作干事创业的村级班子。

*、建立和完善村级事务规章制度,积极推动村级规范化建设。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依靠人民群众制定和完善村务处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优化村级事务的处理程序,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保证村集体利益不受侵占。

*、对农村财务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狠抓村务公开,坚持月月公开,坚持月月进行民情答疑。实行严格的财权、事权分离制度,坚决杜绝村级主要领导管钱管物现象的发生。抓好对村级财务苗头性问题的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避免村民对村干部的无端猜疑。

*、强化先进村班子的发展意识。要采取组织先进村班子到先进地区考察、请先进地区单位的同志到当地做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先进村的村班子切实认识到:决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思进取,裹足不前甚至固步自封。要给他们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定更高的包含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指标。让先进村的班子成员,没有懈怠的理由。推动先进村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村民收入有更大的增长,生活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加大后备干部培养的工作力度。要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成人教育学校、基层党校等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储备充足的农村干部资源,拓宽农村干部选拔范围。

*、切实下大力气帮助解决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解决起来比较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负起帮助解决的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分解村级班子的压力。

第三篇:城市交通问题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策

城市交通问题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策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经济的载体,治理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事关各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是改善城市环境、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各大中城市、甚至部分县城不同程度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而且城市规模越大拥堵问题越突出,有些城市甚至在平峰时段也常常发生交通拥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交通拥堵都将是我省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深层次原因分析

城市交通体系庞大,交通拥堵根源复杂,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综合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交通流量激增

近年来,我省特别是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方面,城市人口(包括暂住人口)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交通需求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居民出行距离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而延长,造成道路交通量的激增,是产生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

(二)小汽车发展迅猛导致主次干道流量趋于饱和

从2006年起,我省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苏南地区超过5000美元,私人小汽车增长迅猛,近几年来的平均年增长率在45%以上,我省城市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正逐步进入汽车时代。汽车的通行和停放占有大量的道路,城市的主次干道交通流量(特别是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已达到或接近于饱和状态。

(三)道路基础设施供给不平衡导致路网承担能力差

各城市重形象、轻解决问题,往往只重视快速路和主干路网规划建设,忽视次干道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导致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合理,路网密度低,道路交通功能紊乱,难以发挥路网整体效能。我省的大部分城市支路网密度在1.5 km/km2以下。由于支路不足,大部分交通流量集中在主次干道上,加上多数单位将大门开在主干道上,进出车辆干扰严重,主次干道不堪重负。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交通设施建设时序存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交通设施供需不平衡注定将长期存在。

(四)停车泊位不足导致过多依赖道路停车

早期我省各城市对于各类建筑物制定的停车配建指标偏低,配建停车场根本无法满足停车需求,老城区的住宅区基本车位和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我省许多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与公共停车位之比不足10:1,大量的机动车必须依靠占道停车,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动态交通。

(五)公交分担率不高导致交通运输效率降低

全省每万人拥有公交车仅为11标台,大城市的公交平均出行比例约为14%左右,中小城市普遍不足10%,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城市40%-70%的公交出行比例差距巨大。政府对公交投入少,扶持力度不够,体制没有理顺,致使公交运输能力不足,服务水平较低,要使公交成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任务十分艰巨。

(六)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发展不协调导致交通问题被放大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相互脱节,没有实现一体化,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偏重空间形态、建筑艺术、景观效果等,缺乏对交通需求规模、结构和分布特性等的科学定量分析。城市地快跳跃性利用,无大容量交通协调,老城区商业、办公、学校、医院集中,新城区缺乏必需的配套服务设施,出现严重的潮汐式交通现象。不少地方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不重视项目开发对交通的影响,城市道路功能与两侧土地性质、强度以及出入口控制缺乏有机协调,导致许多交通节点拥堵严重。

(七)交通参与者素质跟不上导致道路通行效率降低

部分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跟不上城市化和机动化的步伐,文明交通的意识不强,交通行为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交通违法行为面广量大,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非机动车骑上机动车道、机动车争道抢行等交通违法行为,对交通秩序的干扰十分严重,使得道路通行效率降低,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二、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综合对策

交通拥堵问题是供需矛盾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会越来越突出。城市交通拥堵很难单单靠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必须按照“立足长远,狠抓当前,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从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化政策引导和综合管理、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等方面,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经过相当时期的艰苦努力才能有望得到改善。由于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的地域差异,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最优途径能够直接为所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责任在各城市政府,各城市政府应要早重视、早定思路、早抓落实,逐步解决城市交通深层次问题。

(一)构建高位协调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

治理交通拥堵不但需要规划,更需要决策。各城市政府应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直接牵头,规划、建设、交通、交警、城管、市政等多个职能部门参加的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交通领域内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处理。聘请科研院校的交通问题专家,成立交通决策协调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审议委员会,共同制定所有的政策框架,保证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建立交通影响分析评价制度,确立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位,与环境影响分析评价制度一样得到重视。

(二)强化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

各地政府和规划部门要更新规划理念,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强化城市交通意识,进一步提高交通在城乡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地位,将交通设施布局和交通政策作为引导城市化和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个阶段,加强对城市交通组织的研究,既要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又要选择合适的交通体系、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强度,同步建设新城区公共配套设施,减少老城区交通吸引源,增加外围的交通吸引源。

(三)继续加强和完善道路基础设施

针对道路网络结构性、功能性缺陷,各城市在建设城市主干道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次干道和支路网的建设,优化整体路网结构,使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密度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要利用老城区改造,拓宽、加密支路,改善支路行车条件,形成微循环系统。要高度重视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通道建设,减轻交通瓶颈带来的压力。要以精细化的理念指导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改善道路断面配置,优化路权分配,确保道路功能的正常发挥。进一步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倡导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出行方式。

(四)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

以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化速度,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终将依靠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其发展应当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以构建和维持强大的、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确立公共交通在客运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容量的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大城市都应该制定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也要开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前期研究和筹备工作。

(五)加强城市停车系统建设

各城市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时,要同时组织编制公共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城市规划中要预留停车用地,合理布设公共停车场。制定符合各城市实际情况的建筑停车泊位配建标准,鼓励新建公共建筑增建停车泊位,向社会车辆开放。对配建不足、改变停车泊位使用性质的,严格执行征收建设差额费措施。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对中心城区的公共停车设施,采取适度供给、总量控制、提高收费等策略,控制长时间停车,提高车位利用率。

(六)开展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公众交通意识的提高是保障交通秩序和道路通行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因此,各城市政府要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主动提供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空间,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交通,提高公众现代交通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明确公众作为交通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通过开展“无车日”活动,鼓励公众使用绿色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增强公众的公交意识。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使公众从小养成文明交通的习惯。强化汽车生产商、销售商、驾培学校、保险公司、公交公司以及社区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行车走路的常识。

三、公安机关如何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虽然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主体责任在城市政府,城市规划不合理、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公交分担率低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但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还是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受到的指责和误解越来越多,交通管理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充分履行职责,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城市畅通工程这一载体

实施畅通工程当初是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和建设部的意见,考核评价的对象是各城市政府,政府开始是重视的。后来一直由公安部交管局和建设部城建司检查和通报,影响力逐渐降低。因此,建议提高畅通工程的组织层次,由公安部、住建部和交运部重新进行部署,积极争取将获得畅通工程模范管理水平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加分项目,以引起各城市政府的重视。聘请交通问题专家,加强全国、全省性交通问题的对策研究,完善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和交通管理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反馈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定期向政府反映交通拥堵情况,提出对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

(二)全面实施交通系统管理

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2009)等技术标准的要求,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禁停桩等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进一步明确路权分配。建立合理的交通组织体系,组织单向交通,设置公交优先或专用车道,加强学校、医院及道路施工路段的交通组织,科学合理地调节交通流。合理渠化交叉路口,改进交通信号配时,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大中城市都应积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区域面控和主干道绿波控制,进一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充分发挥路网潜力和效益。

(三)适时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是公安机关应对城市交通拥堵最直接、最有力的办法,各地都应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手段的研究,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适时选择交通需求管理手段,控制交通出行总量,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如:单位错时上下班、学校错时上下学,减少高峰时段交通量。利用经济杠杆,合理制定交通价格,调节机动车拥有量和出行使用量。主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将迫使一部分私家车主放弃使用私家车上下班,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而改选乘坐公交、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

(四)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工作

交通违法行为多、交通秩序乱对交通畅通影响较大,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违停、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酒后驾驶等普遍性的交通违法现象,已成为交通陋习,对交通安全畅通影响大,整治难度也大,全国、全省应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营造强大的整治声势,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整治本地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交通突发事件快处机制,提高交通事故保险理赔中心的运作效率,提高轻微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率。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故障车救援机制,提高道路清障效率。

(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推进“五进”宣传活动,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实施“千万名驾驶人再教育”工程,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加强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志愿者上路劝导,深入社区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素质。

(六)提高民警管理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

再有效的方法措施都需要人去执行,民警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态度是做好城市交通缓堵工作的重要方面。各地都应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民警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民警指挥疏导能力和工作效率。科学管理交通需要一批专业人才,无论是交通组织、智能交通系统应用,还是参与城市规划、建设方案的论证,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各地应建立交通科技人才队伍,部局、总队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为各地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使其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提高动手能力,以增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第四篇:公司组织生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公司组织生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公司党组织机构概况

公司党委共有基层党委10个(直属9个、托管1个),基层党总支5个(直属5个),基层党支部200个(直属11个,托管2个),现有党员总数2899名,其中在岗党员2580名,离退休党员319名。

二、公司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及案例

党组织生活是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的根本保证,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有着突出的作用。当前,公司各级党组织坚持开展党组织生活整体落实较好。

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方面,公司党委每年年底前统一部署安排所属党组织严格按照确定召开时间和主题——深入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撰写发言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情况通报——会议记录的流程组织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达到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在“三会一课”方面,公司党委要求各所属党支部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并将“三会一课”要求纳入到“创先争优”考评标准中,每季度对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价,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改进,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以及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评价的依据。今年“七一”前后,公司党委除按照要求由支部书记讲党课外,党委委员也分别到所在党支部为支部党员讲党课,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党性意识。公司办公室党支部书记以详细解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主要内容,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党课,公司领导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该支部的党课活动。

在党日活动开展方面,公司党委按照“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党日活动的程序、内容以及时间要求,绝大多数党支部均能按照每月一次组织开展党日活动。“七一”前后各所属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奉献岗位、义务劳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公司党委通过制度约束与指导,做到了党日活动开展有方案、有资料、有总结、有评比、有落实。通过活动经费的拨付对党日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党日活动按流程、按要求开展起到了督导作用。

三、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从目前公司党组织生活的现状看,总体上实现了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个别党组织在坚持开展党组织生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的具体要求不甚明了。一些党支部将“三会一课”简单地理解为党日活动,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落实不到位。有些党支部把支委会开成了工作会,对组织生活会的具体要求一知半解。

二是组织生活还存在形式主义现象。部分单位党内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只是在形式上继承,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个别党组织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民主气氛不够浓厚,思想放不开,做不到畅所欲言,存在等待观望的现象。

三是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和创新。部分党组织大多以开会形式过组织生活,且党组织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大多数是单向的,主要由党组织书记或者是组织者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缺少互动性。组织生活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为主,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四是组织生活系统策划不到位。个别党支部未按照要求对组织生活进行系统策划,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存在着组织随意、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组织生活目标不明确,效果不理想。

五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缺乏自觉性。有的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持无所谓态度,以工作忙等理由推托,表现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不强。有的党员反映组织生活形式陈旧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缺乏参与兴趣;有的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一言堂”,缺乏党内民主,参与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干部存在“重经营,轻党建”的思想,不能真正从战略和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把组织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会议,仅停留在执行制度的要求上。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感悟到组织生活对党的组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组织生活质量的高低对党组织建设以及促进经营管理有多大的促进等。

二是缺乏组织生活抓落实的管理体系。个别单位未建立起针对党组织生活落实情况的监督落实机制,缺乏有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内容记录上的检查,而忽略了质量上的指导和评估。

三是党组织书记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各所属单位党支部中,支部书记大多为兼职,个别支部书记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专业技能上表现优秀,但对党务工作不重视、不精通,理论水平不高,造成党建工作打不开局面,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四是开展组织生活与经营管理工作脱节。个别党组织对组织生活需解决的问题、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关系把握不准,把开展组织生活与经营管理工作完全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认为组织生活就是纯粹的党建工作,导致开展组织生活缺乏实效,难以产生具体工作价值,得不到广大党员、职工的认同。

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

要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就必须明确要求,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精心安排。

一是要充分认识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过好党内组织生活,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党章》规定:党内不允许有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因此各级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过好组织生活作为一件头等大事,在思想认识上要上水平,这是确保组织生活不走过场的关键之所在。

二是要明确组织生活的制度。各所属党组织要进一步明确组织生活相关制度要求,加强组织生活日常管理,用制度管人,凭制度管事,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评价制度,真正把着眼点放在促进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上。

三是要加强党务工作人员培训。要落实党务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尤其是要加强党组织负责人培训,使党组织负责人指导自己该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四是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开展组织生活要在内容上要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经营管理工作重点相结合,与广大党员的思想现状相结合,立足时效性和针对性。力求通过组织生活这一途径,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改革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五是要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会影响组织生活的质量,会影响党员的参与热情,选择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可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生动而富有成效。因此,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呈现出多样性,对传统的活动形式要有选择的继承和创新。如可通过组织开展“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大赛、“创意党课”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篇:师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师德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师德建设始终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要工作方面,师德是教师执教之本,因此我校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近几年来,我校绝大多数教师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并涌现出了周德利、于清等一批师德先进个人。随着师德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我校师德建设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全体教师为贫困学生捐资3700余元,捐物93件,年轻教师中还出现了无偿为学校义务维修校舍等一糸列动人事迹。我校教师师德素质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高度信赖。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队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亟待解决的师德问题。

一、当前我校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问题一: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工作积极性低、只讲索取、不求奉献,甚至利用工作捞好处,工作之外挣外快等。究其原因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个人的经济动机已合法化,追求利益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遭遇到猛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苍白乏力,加之教师工作的付出与报酬尚不相当,个别教师追求个人利益,关心福利待遇,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的精神被遗弃。

问题二:存在有损师表形象的言行。主要表现为个别教师语言粗俗,存在抽烟、赌博、酗酒、课上打电话、挑拨是非等不文明行为。应该说广大教师在接受了长期的学校教育以后,确实比社会其它阶层的人群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与良好行为。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教师也是社会一分子,也必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因素影响。以至于有些教师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败坏了教师形象,影响了教师队伍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的发挥,破坏了教师队伍的团结,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问题三:不尊重学生人格。主要表现在个别教师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和歧视“问题学生”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为了眼前的学习目标和谋求自身的工作业绩,往往不尊重学生人格,不能理性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恨铁不成钢”为充足理由,对学生施以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不能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真正关心、理解、引导,信任他们,而是歧视他们,就此泯灭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愿望,牺牲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原因之二是学校评价的导向性错误,使教师急功近利。如果学校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就必然导致教师的思想压力增加,进而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将会被激化,产生以上问题就在所难免了。

二、解决以上师德问题的基本对策

首先,加大正面教育的力度。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和师德典型的事迹材料。广泛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和“忌事忌语,应事应语”等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能够自觉约束,规范行为。我们还要努力培养一批师德优秀的先进典型,在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和人人争当师德先进的良好局面。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弘扬爱生如子、心系学生的高尚品德,努力形成自警自励、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发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全力创设刻苦钻研、勤耕乐业的育人环境。

其次,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要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科学、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要改革评价方法,坚持全程、全方位考核教师,形成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共同认可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要与评优、评先、晋级等挂钩,真正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再次,加强保障监督作用。我校将加大师德建设的社会监督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作用,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意见,开展师德评议活动。二是以设立意见箱、监督电话等形式,虚心听取来自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社会、学校、学生、同行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积极开展自我批评,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整改措施。

最后,认真查处违规事件。对少数违反师德规定的教师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姑息。根据相应的处罚细则,对违规教师要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取消当年晋级资格、解聘等处罚,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通过当前开展的师德建设年活动,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必将产生一个新的跨越,我校全体教师将不懈努力,去迎接教育发展的又一个美好春天。

下载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进村变问题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干部作风问题原因和对策

    对近年来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去年是机关作风教育整顿年,今年又是“作风建设年”,作为一个纪委的宣传教育工作者,在这“作风建设年”应当以怎样的舆论导向去......

    空心村问题产生的原因暨对策

    “空心村”问题产生的原因暨对策西安市国土资源局长安分局 吴颖茹“空心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管理滞后。市级政府侧重于抓城市建设,乡镇侧重于抓集镇建......

    民主生活会原因分析及对策

    民主生活会产生原因及对策 三、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 一是理论武装不够。新形势下,政府办领导班子没有能够像重视抓经济工作那样,时刻注重抓理论学习;主观上对加强理论学习的紧......

    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人才流失的原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 纵观现代企业的人才流失,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类: 1、个人原因 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员工,其大多是将企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

    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清泉二小李丽芳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而审题能力是一种获......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大全)

    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农行本着励精图治精神,较好的实现了各项财务指标,经营成果一年上一个台阶,扭转了长期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形势可喜可......

    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 要: 中学生的辍学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学生的辍学问题几乎在所有的中学都存在,农村乡镇中学......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8-8-29近期我们对某地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发现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呈快速下滑趋势,信贷风险的内部制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