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发的思考
指导大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引发的思考
1.大学生深入企业实践活动概述
活动起因:近几年来,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也成为高校应届求职大军中的宠儿。在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类专业毕业生仍然十分走俏,需求量在各类专业中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建筑类专业大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机会不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所学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企业对毕业生素质颇为不满。为此,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山东省建筑类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走进企业,走向成功”的活动,推动大学生深入全省建筑类企业,全面了解山东省建筑类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省内建筑类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以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建立起山东省建筑企业信息库,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专业能力等综合能力,还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合理性建议,改进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体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前期准备:学校组织了7人的工作研究团队,具体负责这一工作的研究实施。团队共同讨论确定了“走进企业,走向成功”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分工相继完成了下列工作:一是多种渠道收集全省建筑类企业名录。收集了全省17地市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400余家(不含设计院)和多年来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3000余家。二是按照“先认领、后指派”的原则,发动各学院紧密结合专业优先选择一级企业调查走访。对各学院所选单位进行汇总,并适当调整。三是各学院选拔有责任心、工作能力较强、能吃苦耐劳、文字水平较好,且生源地与企业所在地相吻合的学生。走访的学生涉及到各个年级,实行大三年级学生带领大
二、大一年级学生的帮带模式,同时根据学生个人特长每组2-3人,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活动,每小组走访2-3家企业。四是培训参加走访企业的学生。主要培训:“走进企业 走向成功”活动基本情况(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基本礼仪培训(沟通技巧等)、专业知识培训(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等)、安全防范等。
学校暑期放假前相关的工作全部安排到位。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共选了385个目标企业,千余名学生参与了这一活动。
学生深入企业的工作任务:一是按照学校提供的“调查提纲” 深入目标企业,走访企业各职能部门经理、校友和优秀员工,全面、深入地了解目标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企业业绩和企业人力资源等情况,感受企业文化和理念,通过了解校友和优秀员工先进事迹学习企业精神,学知识长才干;二是按照要求写出3000—5000字的调查报告。
学校放假后,走访开始。各小组奔赴各地市,对目标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一部分学生前期准备充分,通过校友、朋友或亲属提前与企业的主要领导进行了沟通,把学校这一活动的目的及相关要求与企业进行了初步交流,得到了企业的支持。到企业调研时非常顺利,相关的情况了解的也很全面,部分学生还得到了实习的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没有提前与企业沟通,在遭到拒绝、吃闭门羹后无计可施,只好打道回府。期间老师对学生的走访进行多次的调度、指导,在学生走访受到冷遇、收集资料不知如何处理、调查报告写作受阻等过程中,老师分别从面上和点上反复予以指导。
调研结束20天后,学生开始陆续传来了“调查报告”。第一眼看到学生写的调查报告,真是让人大失所望,五花八门,根本就没有按照要求去组织材料。只好再次重申调查报告的内容要求和格式要求,让学生修改充实完善。开学后将学生重新修改的调查报告汇总、审核,针对每一篇报告再次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同时让学生与企业沟通,请企业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多次反复,走访企业的调查报告基本成形。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实的体会到实践的魅力,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我从中却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原来我以为只要我够努力用心,进入社会就一定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原本我以为我们大学生不是想别人说的一样,只有成绩没有能力。但是参与了这次“走进企业,走向成功”的活动后,我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了。当我们真正独立的走进社会,拿着大学生的牌子需要别人尊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被别人拒绝。”“其实有时候不是别人不给我们机会,反而有时是我们没能抓住机会。只有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才能领悟到:原来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必须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大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组织者的问题:对困难估计不足、对学生能力估计过高。我们在做这一工作时考虑的过于简单,认为把走访调查的企业名单、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提供给学生,把要调查的内容圈定,再对相关的知识、礼节、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要求等做好培训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部分企业不愿意给年轻的大学生一个了解企业了解社会的实践机会,同样也使企业自身失去了一个宣传企业、吸引人才、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机会。同时我们对学生参与此活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估计过高。部分学生对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深层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遇到一点阻力,就成为放弃的借口。如有个别学生被企业门卫拦阻之后便有了放弃努力的理由,打道回府,给指导老现的答复就一句话,“门卫不让进”。他们认为是给老师做工作,忽视了这一过程是个人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个别学生以应付交差的心态去走访企业,走马观花、肤皮潦草,为完成任务而蜻蜓点水。相对好一点的同学也只是把调查的材料直接堆砌起来,交给老师,缺乏对企业内涵、企业文化底蕴的深层次把握和思索。
组织者与企业提前沟通不足,也是导致学生不能真正深入企业的原因之一。组织者对学生的培训内容过于简单,培训理论上、面上的东西多于实际操作层面和点上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在走访中遇到具体问题不知所措。
学生的问题:认识偏颇。不少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没有把它作为提高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是片面地把它看成是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不去而已。所以行动乏力,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只是被动地参加,心不在焉,敷衍了事。
学生眼高手低、浮燥、粗心,缺乏韧劲与认真的态度,是不少学生的社会实践流入形式的重要原因。
企业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自身的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毕竟学生到企业实习,需要培训,需要指导......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都会增加一些投入。但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企业的义务,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是企业承担人才培养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社会与政府的问题:缺少有效的保障制度。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社会事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都是自愿的,社会和政府没有建立起具有法律约束的支持和鼓励企业接受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的新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相关权益保障制度,如人身安全及经济利益保障等制度缺乏;各个企业在接受大学生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培训、指导等千差万别,不仅造成学生的困惑、也使学校在这一工作中无所适从,出现纠纷时企业、学校和学生都难以处理,没有相关制度规则可以遵循。
三、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1、思想重视是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更高。未来的竞争归结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或单位要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站住脚,人才是关键。《纲要》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呼声,也是实现科技兴国的保证。同时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明确了人才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高校等共同努力。
高校要完成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首先就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政府各部门重视这一问题体现在对宏观政策的调控上,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的投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环境保障;企事业单位应把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提高到为国家、为民族、为单位承担人才培养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应尽力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2、政策制度是保障
政府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环境。尽快出台鼓励各行业、各单位、社会各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法规,对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对每年能接受一定数量实践学生的企业在税收等资金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实践大学生的劳动付出、人身安全等在法律上立法给予保障。
高校要建立配套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能力培养。首先要建立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核方式等各环节,健全规范实践能力培养的各项检查、考核、奖励制度。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教师定期到校内外实习基地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实践锻炼做为制度固化,鼓励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在人才引进时相同条件下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可优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实建立定期从企业选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学的制度,以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能力。再次,规范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师跟踪指导考核制度、学生实践期间的管理考核及信息反馈制度、学校与实践基地定期交流制度,同时要探索建立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和负责的安全保证制度、安全责任事故的认定与分责制度、政府、学校、企业分担实践经费制度等等,加强校企合作,保障实践基地作用的发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
企业要把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当成是吸引人才、选聘人才、储备人才的渠道,把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纳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制度、传帮带制度、考核鉴定及交流反馈制度等,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3、抓好落实是重点
政府、学校、企业要建立诸如“校企合作委员会”之类的专门工作机构,专人负责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工作,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涉及的政策法规制度层面的职责让职能部门承担;或明确现有的职能部门增加这一职责,并要把它作为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责职大力推动,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变目前政府有政策、学校有制度、企业有岗位,师生员工无行动的局面,使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学校和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相关的激励政策和评价体制尚不完备。我国长期注重的是知识教育,已形成了一套与之匹配的教育、教学和评价体制。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施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如对学校、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是否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是否有对应的评价策略?社会普遍关心的升学、考试是否为实践能力评价留有一席之地?以上相关支撑的不足,造成了实践活动走形式、低效重复现象非常突出。一些学校为了避免“麻烦”,把实践活动全部转移到“假期”。一次性“实践活动”造成活动领域单
一、广延性不足,活动时间的经常性不足,活动质量严重“缩水”。
政府要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一工作,要把它作为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的责职大力推动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表彰,以调动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涉及政府政策法规层面的职责让“委员会”具体办事机构承担;或明确现有的职能部门增加这一职责。目前基本上属于“不管地带”。多年来,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提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但因政府缺少具体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落实这一工作,因而这项工作还停留在号召、引导的层面上,缺少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
经费保障: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必然会发生相关费用支出,如师生的交通、吃住等费用,企业接受大学生实践必然会在组织管理、设备损耗、劳动酬金等方面产生费用支出。此外,大学生如果在实践期间发生意外,受到伤害,必将产生巨大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给企业、学校和学生家庭造成很大负担,也因此阻碍了这一工作的推进和(积极性)。为此政府应从资金上给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支持,为企业、学校、学生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
(一)增强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当前提高教育
观念更新涉及的行政主体有三个方面,政府、企业、学校;涉及的人员有政府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学校领导及师生、企业领导及员工。
政府转变观念是指不能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只看成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事,政府有责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政策法规、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学校转变观念是指不要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它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必要形式,学校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规范管理和考核制度。企业转变观念是指不要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看成是企业的负担,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是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2、健全保障体系:
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环境。尽快出台鼓励各行业、各单位、社会各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法规。如对每年能接受一定数量实践学生的企业在税收等资金上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实践大学生的劳动付出、人身安全等在法律上立法给予保障。
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保障:政府要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一工作,要把它作为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的责职大力推动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表彰,以调动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涉及政府政策法规层面的职责让“委员会”具体办事机构承担;或明确现有的职能部门增加这一职责。目前基本上属于“不管地带”。多年来,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提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但因政府缺少具体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落实这一工作,因而这项工作还停留在号召、引导的层面上,缺少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团中央)
经费保障: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必然会发生相关费用支出,如师生的交通、吃住等费用,企业接受大学生实践必然会在组织管理、设备损耗、劳动酬金等方面产生费用支出。此外,大学生如果在实践期间发生意外,受到伤害,必将产生巨大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给企业、学校和学生家庭造成很大负担,也因此阻碍了这一工作的推进和(积极性)。为此政府应从资金上给大学生社会实践予以支持,为企业、学校、学生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
3、管理措施到位:
(二)高校要健全教学实习管理体制。首先要稳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应挑选素质好、业务精和责任心强的老师。实习准备要充分,实习内容应符合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的规定。在实习过程中要发挥兼职实习指导老师的作用,与学校专职指导教师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其次,要加大教学实习费用的投入,并合理使用实习经费,确保教学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对认识性的实习进行压缩,增加计算机网上虚拟实习,减少重复性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执行“就近就地”原则[4]。
(三)逐步创建大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工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科学性、工程的综合性,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大型企业和重点工程的有利条件创建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条件不断改善,使实习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还会带动企业与高校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要明确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工程教育,属于技术教育的范畴,顾名思义,是工程教育,不是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两者的区别在于“工程”与“科学”的内涵不同。“科学属于知识范畴,工程属于实践范畴;科学以发现为己任,工程以发明、革新和应用为宗旨。”[1]进一步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应用性。它的专业基础课以工程技术科学为其主要背景;其专业课突出强调技术应用。二是实践性。高等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十分强调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因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清楚的,就是要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坚持一种传统的说法,即: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工程师,不是科学家。其次,树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工程化”的教育思想[2]。“工程化”教育思想强调的是,在高等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工程特色、突出工程教育的主体意识,而不是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中有关科学、人文、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简单地叠加、组合起来,避免出现过分强调学术的科学教育倾向。
(二)完善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程教育体系 首先,构建适应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可用三句话概括:一是贯穿一条主线,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这条主线是自始至终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一个原则,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体现“工程化”。在培养规格、培养计划中要很好体现这一原则。三是做到两个并重,工程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训练并重。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互不相干、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有着内在联系的同一系统的两个不同方面。其次,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注意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渗透与融合,课程要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包括要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控制课程总门数和总学时数。与此同时,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做到:第一,内容要新,能够反映最新的相关学科专业的科学技术。第二,知识要精,以能够满足工程实践能力需要的知识基础为前提,以够用为度。第三,方法要活,要切实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讨论式、自学辅导式等方法,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引进现代多媒体教学。有些加工原理用多媒体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第三,突出工程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实践训练是任何理论学习都无法替代的,在工程教育中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此,首先要明确要求。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只能通过实践去获得。实践性教学体系更要强调“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另外,还可以通过与生产实践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接触,使学生感受和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实践性教学体系还要强调“动手”。实践性教学要注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定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例如,可让学生自己设计零件、设计工艺,自己动手去完成加工工程。应该说,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动手”,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做,让学生成为某个工种的熟练工,更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为他们的知识积累、工程意识培养提供一个实践上的平台。第二要做到整体设计。整体设计包括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各教学环节,例如,实验课、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这些环节构成了工科学生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各自发挥作用。整体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整体设计的这些要求要体现在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之中,作为实践性教学的规范性文件执行。第三要抓好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教学环节。上面谈到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应该说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从工程技术入门角度来看,金工实习对于工科学生获取工程知识和工程感性认识至关重要,对于工科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为了进一步发挥金工实习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金工实习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由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转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从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转向素质的综合训练;由重复、模仿式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转向启发、探索式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实现四个结合:一是实物训练与虚拟训练相结合。传统的工程训练是在固定的场地使用实物设备进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工程训练也要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因此训练项目也要相应随之增加。由于有些昂贵的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往往在数量上难以满足训练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机会,可以开发基于网络的虚拟训练系统,使学生既可利用实物也可利用网络进行训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二是固定训练与开放训练相结合。传统的工程训练内容基本是不变的,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训练。为了使不同专业和不同爱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并对训练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在固定训练的基础上分层次地增设了开放训练项目,全天候进行,由学生自己选项目、定时间完成实验和训练。三是传统的训练与创新训练相结合。传统的训练基本上是基于常规的技术和工艺训练,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增设些创新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可以是学生自带,也可结合课外科技活动进行。四是工程训练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近年来有些工科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工程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在进行工程训练的同时,将其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学生通过培训达到了一定水平,通过技能鉴定,可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设高素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针对目前工科院校专业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训练能力的问题,学校要采取多种灵活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还可聘请来自工厂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到工厂、企业参加科研和工程实践或参与学生实际训练的指导等工作,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提倡中青年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一专多能,从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二、大学生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近几年,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实习困难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教学实习观念落后。首先,许多学校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建设相对滞后。其次,许多学校实习工作缺乏服务意识,缺乏“双赢”思维。再次,实习工作计划不周。在实习前,学校没有系统地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的基本知识、实习心态、实习素质及目标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一般远离学校,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却出现指导老师指导不到位,甚至没有实习导师的现象。还有的搞所谓“开放式”实习,但终因把关不严,把一些好的实习机会错过了。
(二)实习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教学实习管理不严格,教
学实习效果较差。在实习前实习生派出方与接收方只有口头协议,对实习生接收方的指导老师并无约束措施,指导老师采取何种态度指导实习生,校方只能听之任之,缄口难言。同时,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实习结束后又无完善的审核答辩机制,不少同学没有实习却也拿到了盖了章的“实习鉴定”,教学实习完全流于形式。二是教学实习管理模式单一。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实习都是批量进行,并且每次实习时间短,功利性强,盲目性大;各个学校几乎又都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这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发生冲突,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大批量的学生参加实习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当实习单位需要人时,学校却没有实习安排,这自然影响了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三是实习经费短缺。随着高校的扩招,投入到实习中的经费逐年减少。四是指导教师实践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培养的高校教师,学历层次高,但很少有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实习指导工作。
(三)教学实习与学生学习关系处理不当。随着我国高等
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而高学历势必可以增加就业的砝码,为此,相当多的大学生把考上研究生作为自己上大学的奋斗目标,加上各种实用证书的获得也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使部分大学生对实习不感兴趣,主观上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时间去实习;然而,教学实习是各高校必须进行的教学环节,并规定学生参加教学实习是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必要条件,况且部分用人单位也较注重学生是否有工作实践经验,大学生从客观上不得不参加实习。这样,很多学生就陷入两难境地,很难在实习和学习、单位和校园之间作选择。不少学生为了实习,竟将学业搁置不顾;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学习,对实习置若罔闻,最终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许多单位对大学生的教学实习不如以前热情,甚至拒绝接收大学生实习。一是部分实习单位鉴于技术和管理的保密性,担心学生会将之泄露,不愿接受实习生;二是高校安排的实习时间相对较短,这与实习单位所要求的实习时间较长发生矛盾;三是教学实习可能影响实习单位正常的工作进程。四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责任分担不明确。学生实习远离校区,在陌生环境中安全隐患较多,易出事故,实习单位甚至还要承担很大风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习单位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且没有接纳学生实习的指令性任务。
(五)国家缺乏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及法规。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实习的组织者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其他单位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如加拿大就从制度上规定,企业单位有接收大学生实习的责任,其他国家也有类似规定并且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以免去部分税收。这种政府行为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对于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问题,也缺乏制度化的规定,如学生在实习期内出了事故,实习单位与学校互相推却责任,使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三、解决大学生教学实习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一)高等学校必须转变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2]。产、学、研结合是世界高教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包括在科技和生产上的合作,也包括高校与企业及社会有关部门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培养人才。这不仅有利于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而且也会推动企业与高等学校相互沟通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也有利于企业有效地从高科技的教育资源中受益,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高校要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即实习教学与服务生产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理论应用与企业科研相结合[3],从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高校要健全教学实习管理体制。首先要稳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应挑选素质好、业务精和责任心强的老师。实习准备要充分,实习内容应符合教学计划和实习大纲的规定。在实习过程中要发挥兼职实习指导老师的作用,与学校专职指导教师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其次,要加大教学实习费用的投入,并合理使用实习经费,确保教学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对认识性的实习进行压缩,增加计算机网上虚拟实习,减少重复性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执行“就近就地”原则[4]。
(三)逐步创建大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各高校
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工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起重要的作用,其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科学性、工程的综合性,以及优秀的企业都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大型企业和重点工程的有利条件创建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条件不断改善,使实习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还会带动企业与高校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国家尽快制定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大学
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和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及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教学实习及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应从财政、税收、交通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社会支持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形成社会各界自觉支持教育的运行机制。如通过立法规定企业有义务提供实习机会,并可根据接受实习生的数量获得某些税收及其他政策优惠。劳动部门、立法部门,应该对大学生实习工作予以立法,确保学生实习工作有章循,促进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目前现状【2]【3】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实习工作,社会企事业单位普遍接收热情不高,甚至有少数单位拒绝接收。部分大学生实习依靠长期建立了感情基础的老国有企业或所谓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与学校制定的实习计划存在一定的距离:部分依靠校友、同学的私人情感,实习走马观花,实习质量大打折扣。
1.1认识和行动存在误差
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将大学生动手能力作为基本综合素质来培养的广泛共识。学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终身学习能力、个性化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但鉴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难,尤其是社会实习难的局面,往往将教育更多地限定在学校范围内.使大学生缺少了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
1.2企业接收实习热情不高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或高新技术应用等因素,企业出于自身生产效益和技术保密的考虑,不欢迎大学生实习.甚至拒绝接纳。
l-3学生实习效果不佳
实习的学生仅在校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企业出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等方面考虑,接纳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接收学生实习。一般也不让学生接触一线生产岗位和最先进的设备、工艺,生产实习变相成参观,不能真正接触生产一线实际。也有少数企业将实习的学生当成I临时工,安排他们做一些与实习计划毫不相干的工作。学校为完成实习任务也只好顺其自然。
1.4实习费用过高
少数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将接收实习作为自身业务来对待,收取高额的实习费用,使学校难以承受,导致必须的实习时间大幅度缩减。实习质量下降。
2.原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难,尤其是工科类大学生实习难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法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与教育体制现状有关联。
2.1社会缺乏共同育人意识
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是社会的义务。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时代,接待大学生实习是指令性的,企业也将大学生的实习视为工厂的任务,形成了一种制度。在那个时期.各高校的培养计划都有一个多月的生产实习和3一周的毕业实习.一般这种实习由学校 划,于实习前的一个学期与工厂协商,安排具体的实习时间、岗位和内容。工厂不但免费接待学生在生产一线实习,为大学生指定师傅,而且实行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吃苦爱劳的精神。进入8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工厂免费接待学生实习的制度也自然逐渐消亡。企业都不愿花费自己的资金和精力协助学校共同培育人才,淡忘了企业承担育人的社会责任,随之出现了大学生实习难、实习质量差的现象。这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一种短视和不理智行为,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大学生实习难,而且延误了对年轻人创造能力培养的时机。
2.2政府缺少有效的依法管理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企业运作由过去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走向了市场调节、自主经营。与此同时,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导致具有公益性质、对处于企业产品经营范畴以外的社会事业的参与缺少有效法律监管。这种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消失,而又未建立起具有法律约束的新的规则.企业参与社会事务只能是自愿的,这是造成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难的根本原因。十多年来.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号召多。企业家响应少;教育部提及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件多,社会建立的大学生实习制度少。例如.1990年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鹏同志在政府T作报告中呼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和欢迎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为他们创造条件.做好安排。”再如,1992匀z重组后的煤炭部为扭转属下院校大学生实习质最下滑的现状,下发了《煤炭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大学生实习暂行办法》,实行在校大学生实习费用由煤炭部结算的“三联单”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煤炭系统院校大学生实习质量的提高。但是,随着煤炭企业的改制和煤炭部的撤消,这一保障制度也随之消失。这说明: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依法管理是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关键.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学生实习难、不断提高实习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2.3社会保障存在漏洞
在生产一线实习,尤其是在T程类生产现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作条件都有着严格的安全规范要求.任何人的一个违规动作都有可能造成生产事故,轻则影响生产.重则造成人身伤害.这样的事例全国每年都有发生。虽然大学生正式实习前都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但作为学生没有任何一线工作经历,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猎奇感和好动心理。一旦出现事故.“自主保安”的安全生产原则难以成立.不仅给企业、学校造成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而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大学生实习出险既不能享受医疗保险,也不享受工伤福利等国家的救助待遇,这也给企业、学校和学生家庭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所以,从规避责任的角度。目前企业多数不情愿接收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很少安排在生产一线实习。学校也只能对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听之任之。校提出实习计
2.4-数量与时间失衡
一是连续多年的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与此相反,同意接纳大学生实习的企业在减少。二是部分学校安排大学生实习只注重大企业和知名企业,忽视具备实习条件、能够培养大学生基本动手能力的中小企业,而且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能够提供大学生动手操作的岗位减少。三是学校签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协议多.能够满足学生实习条件的基地少。四是学校从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角度,实习时间过于集中,将实习安排在开学初和放假前的多,顾及企业生产任务和分散时间安排实习的少。
企业面临三难
我国大学生实习难“症结”在哪里?随着高校的扩招,能够接收实习生的单位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这是造成实习难的表象因素,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某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开放实习机会。
据了解,目前,企业拒绝接收实习生主要有三难:
一是培训难。一家物流企业人事部主管的话颇具代表性:“一方面,大多数实习生到企业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公司反而还要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帮教,同时还要占用电脑之类的办公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实习时间短,企业刚投入了培训成本还没看到效益,实习期就满了,企业很不合算。”
二是使用难。有些公司从事的是一些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需要的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而刚毕业的学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作人员。企业觉得招收实习生,既要花人力、物力,又要在两三个月时间里使学生学到相关的技能,难度比较大。
三是留用难。不少单位发现,花了很多成本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但这些实习生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
而一些大学生对实习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是把实习当成找工作。在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现实习结束无法留下后,则开始敷衍,不愿花时间、精力做好工作。二是认为没有收益不如不实习。企业常常出于与学校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实习生,但并没有具体安排实习生的工作。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实习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内容归结为八个字——“端茶”、“倒水”、“拖地”、“擦灰”。这种总结虽有偏颇,却形象地表现出了实习内容的尴尬。不少大学生认为,这种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实习,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实习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引发的思考
大学生张某(女)远在异地就读的高中恋人赵某通过视频聊天“喜欢”上了睡在自己上铺的好友王某,并背着自己和好友“交往”。在意外得知真相之后,张某被恋人和好友的双重背叛击倒,并在当晚割腕自杀„„由于被室友发现,抢救及时,得以保住性命。在这个自杀事件中,张某在举刀时竟没有考虑到身患癌症病入膏肓的父亲,把为人子女的责任抛之脑后;王某虽有悔意,称“自己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但也不愿放弃和赵某的“感情”,或许是认为当第三者也不是什么问题;而赵某在得知此事之后,只是说“希望两个女孩可以互相照料,共度难关”,绝口不谈自己的错误及责任„„
如果说上述事件只是个案,不能代表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弱化甚至缺失,那么纽扣掉了去找辅导员,而不是自己学着缝;考试挂科就埋怨老师出题难,而不是检讨自己平时学习不认真;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也只是一味的抱怨对方的种种不是,而不是在自身寻找原因等等这些现象,则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作为大学老师,面对学生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多次教育无效后,多数时候也很无可奈何。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个体本位和金钱万能等观念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传统道德分化,导致了道德共识危机;黄赌毒等现象的蔓延,污染了社会生活环境;错误的舆论引导,造成大学生消费观、认识观的改变。有些大学生觉得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与当今社会的“要求”不吻合,为求得现实的世俗幸福,他们将金钱的多少与幸福的程度等同起来。他们对现实的不满不是为了完善社会,而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利益难以充分实现而否定这一社会,但对于自己在净化、改善社会风气方面的责任,却不愿意承担。
2.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学生责任感缺失。
我国的学校教养向来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只是挤出极少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并习惯于以政治视野中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标准,盲目地要学生背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这种“乌托邦”式的苛求往往导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状态。
3.家庭教育的空缺是造成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孩子从小就缺乏回报他人的实践,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和对自我、家庭、社会负责的精神。当前很多大学生责任感状况不尽如人意,与家庭没有对他们从小进行责任感教育不无关系。“只要专心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不用做家务,不必关心父母,闯祸自然有父母担着„„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在父母如此的教育下,未必专心学习,却学会了以学习为借口逃避责任。因此,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责任心往往呈现出“超重”的趋势,而子女则出现了责任“失重”的状况,他们把本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1.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践证明,大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包括公民责任意识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的公民责任意识。反之,公民责任意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因材施教,多给与学生赞赏和鼓励,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引导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从而培养责任感。
2.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有效整合的教育网络。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整合与互动才能逐渐形成。对于社会而言,对具有强烈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给予广泛宣传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感化作用,引导和激励社会公民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另一方面,对不具备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批评和道德谴责,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具有公民责任意识的健康的、良好的、是非分明、扶正驱邪的社会氛围。对于家庭而言,家长应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应摈弃孩子上大学是为了给自己脸上争光和光宗耀祖的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教育孩子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好好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学校而言,应重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生活环境,增强教师,尤其是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公民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并希望社会、家庭和学校看到这个现象,能及时吸取教训,从基础做起,从娃娃抓起,让如今的“90后”以及今后的少年儿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不缺乏责任教育,成长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第三篇: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及其引发的思考
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及其引发的思考
【摘要】 本文在与河北省部分大学生村官开展访谈及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年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形势变化对此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村官选聘条件变化的利弊,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新形势下对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及对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建议。【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村官
选聘
选聘高校毕业生农村任职,是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人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经党中央同意,相关部门审议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逐步选聘lO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全国农村任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必然选择。然而逐年严格的选聘条件却将许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拦截在参与选聘村官考核的门槛之外。根据这一社会现象,我们了解了村官产生的背景,对近年来村官的选聘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由此引发了相关的思考。
一、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一)什么是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人选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确定,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年~3年。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
(二)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的出台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讲,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有利于推进农村治理的合法性形成,使农村治理工作更加公开化、公平化、公正化,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在农村实现的进程。从现实角度讲,社会利益的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基层治理危机的频发。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有利于改进
农村领导结构,实现科学管理村务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农村领导综合素质。从时势角度讲,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对村务工作者的数量进行了补充,为农村输送了新鲜血液。此外,国家不断扩大大学生招生规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代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对建设新农村政策的出台及目标的形成,也是促使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
(三)大学生村官产生的意义
综合以上背景,大学生村官的产生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和城市人才过剩;有利于缓解农村知识人才匮乏、村干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有利于倡导农村文明风尚,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实现法治;有利于村级干部的培养以及储备后备干部;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条件及分析
通过对河北省08年—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研究对比并联系到在此阶段内全国选聘条件,我们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选聘条件的逐年变化作对比分析
1、选聘人数有所增加。
从河北省村官选聘数量来看,四年来稳中有升。从全国来看,党中央预计08年—12年五年内选聘大学生村官10万人,而仅在2008年,31个省级单位发展大学生村官就达66856人。
数量***025002000***020082009年份2010201******8153000河北省2008—2011年村官选聘数量变化
数量
2、学历要求有所提高。
就河北省而言,2008年、2009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大学生村官对学历要求为专科以上,本科与专科比例基本为4:1。自2010年开始,选聘村官学历河北省2009年各市选聘村官本科人数、专科人数统计表
城市 本科人数 专科人数 廊坊市 157 39 石家庄市 216 54 保定市 303 75
唐山市 253 64 沧州市 279 69
秦皇岛市 110 28 衡水市 243 61
承德市 122 31 邢台市 252 63
张家口市 203 51 邯郸市 262 65 要求为本科以上。
3、多项条件趋于严格。
2008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党员与非党员均可参加村官选拔;到2009年,即要求党员(或预备党员)占村官选聘总人数的80%;到2010年,则要求参与选拔的大学生必须为党员(或预备党员),且对入党时间的下限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2010年以前,河北省参加村官选拔的大学生可以是毕业时间不大于两年,2010年开始,则要求参与选拔的大学生为应届生。除河北省外,有些省份还要求参与村官选拔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任学生干部,并对所任学生干部类型做出了要求。
总的来说,全国各省市对参与村官选拔的大学生的要求都在逐年改变且选聘条件趋于严格。
(二)选聘条件的逐年严格作利弊分析
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逐年严格对参选大学生、农村等方面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严格的选聘条件优势鲜明。选聘条件的逐年严格会优化村官队伍,全面提高村官综合素质,使一批知识功底较硬,综合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进入农村。这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其提供具可靠的人才保障;有利于推进农村治理的合法性形成,严格的选聘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农村的制度规范。综合素质较强的大学生对村务工作的适应能力也应相对较强,能较快的掌握从事
村务工作所需知识及能力。与此同时,严格的选聘条件也能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充实着自我、严格要求,为在校大学生提前为就业做准备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大学生角度来看,日益严格的选聘条件将许多有能力有抱负但却不符合某些条件的大学生拒之村官的门槛之外,失去了服务农村的机会。从农村的角度来看,选聘条件的严格同时意味着高素质村官的进入,高素质的大学生村官与原有村干部差距较大,会造成村干部结构脱节,这对于缓解村干部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可能产生阻力,加大了大学生融入农村的难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不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将使政府为大学生搭建的就业平台的受益范围缩小。除此之外,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也将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流失。
三、对于大学生村官选聘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总结了新形势下对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及并对村官的选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新形势下对选聘大学生村官的要求
1、知识功底较硬,思想觉悟较高。
选聘大学生村官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的投入,村干部有了较硬的知识功底,才能科学合理的从事村务工作。同时这也要求大学生村官将先进的知识技能带入农村,并运用这些知识切实地解决当代农村存在的问题或运用到农村管理、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选聘大学生村官对大学生是否为党员的要求日益严格,从侧面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不仅局限在物质层次,更要体现在精神层次的原则。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将党的思想、方针政策进一步在农村深化,并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很高的思想觉悟,这必将有益于倡导农村文明风尚,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2、工作能力、适应能力较强。
大学生村官选聘时会优先考虑学生干部,这表明大学生村官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尽快的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实现由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此外,大学生村官需要有亲和力及较强的沟通能力融入到农村,融入到农村干部队
伍。这就要求在校大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3、切实投入农村工作,就业危机感强,择业动机端正。
村官作为一种职业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表明政府在扩招的同时也在为大学生们寻找着就业出路。因此,作为大学生村官,就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切实地投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去,以服务农村、农民为指引参与工作,具有端正的择业动机。同时,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的日益严格也在提醒着大学生们增强就业危机感,通过完善自我来拓宽就业渠道。
(二)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村官问题的几点建议
1、增加大学生村官试用期,对大学生村官实行淘汰制。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的同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的适度的考核,对大学生村官在职期间表现进行反馈调查,以筛选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任职。
2、增强村官选聘的针对性。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应该区别于普通公务员考试。考题的设计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农村工作的特点,注意农村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有专业能力、符合农村需求的人才选拔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来。
3、增强村官分配的合理性。组织力量到乡镇和农村调研,了解农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情况并对选拔对象的专业、具体要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了确定。在此基础上,提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意见,然后由大学生村官报考者选择职位,实现才尽其用。避免出现人才浪费。
4、注重大学生村官培养的连续性。通过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不断选拔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形成优秀大学生村官农村发展带头人的递进培养链,有效缓解农村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四篇:“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夏先禄 胡甲文
公安研究2006年第4期
摘 要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不仅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效果,更反映出了公安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指明了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留给人们对公安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 大接访 问题 启示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带来的效应不仅是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密切了警民关系,而且多方位、深层次地反映出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必将对推动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大讨论”
重点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大练兵”重点是解决综合素质问题,那么,“大接访”就是重点解决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路子问题。事实证明,抓“大接访”就是抓和谐稳定、就是抓公正执法、就是抓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大接访”虽然告一段落,但“大接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和思考是深刻的。
一、“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湖北省公安机关这次接处八千多起信访案件,绝大多数信访问题的发生与旧的执法观念密切相关,如疑罪从有、有罪推定、特权思想,执法简单、粗暴、随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公平正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使民主法制进程加快,执法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应解决好“三个转变”。一要进一步增强人权意识,由简单执法向文明执法转变。由于执法简单、粗暴引发的信访案件占有一定比例。以管人者自居、我就是法等特权思想在一部分民警心中仍占有重要位置。有的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冷硬横推;有的对行政相对人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有的对案件当事人无视人权,行为野蛮。
群众无难不上访。执法是为民谋利的公权,执法者要心系群众,绝不能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作司空见惯的小事。要在公安队伍中长期进行人权思想、人性理念、人本意识的灌输,使法治文明的思想扎根在每一个民警的头脑之中。二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由为钱执法向严格执法转变。从“大接访”暴露的问题看,为钱执法带来的执法不公不严不廉的现象突出,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法律负责”的理念,把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作为执法准则,切实做到不唯上、不唯利、只唯法。公安机关的主要活动是执法活动,只有忠于法律,才能体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才能体现执法为民。三要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由失信执法向诚信执法转变。为什么有些群众信“访”不信“法”,奉行“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公安机关执法不守信。处事不公,伤了群众;开“空头支票”,害了群众;压案不查,误了群众;结案不退赃,失信于民。执法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疏漏和不公正,都埋下了当事人日后上访的“种子”。讲诚信,这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也是法治的内涵。“一次不公正的执法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对执法,要有根有据,力求公正;对过错,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取信于民。真正践行执法者“法无规定皆禁止”,执法相对人“法无禁止皆自由”,执法者必须守法等现代法治的诚信理念。
二、“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公安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公正执法上,“大接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执法不公上。执法工作只有在规范的状态下运行,才能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全国政法机关部署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找准了“症结”,抓到了“关键”。湖北省公安机关把“接访”与“整改”结合起来抓,针对“接访”中的问题,源头治理,加强制度建设。仅湖北省公安厅就制定了《关于制止公安涉农违规收费的五条规定》、《办理劳动教养案件适用标准规定(试行)》、《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认证办法》、《信访事项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试行)》等十几个规范性文件。目的是:首先用制度保障执法规范。每一项执法行为既要靠制度来体现规范,更要靠制度来保障规范。针对“大接访”
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并把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为了减少执法引起的信访问题,湖北荆州、钟祥等地公安机关参照检、法部门的做法,建立了内部执法监督委员会,对案件实行集体审核把关;十堰等七个市全面推行了“网上办案”系统;有的地方与当地检、法部门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疑难信访案件。这些代表着公安机关执法发展方向的好作法,既要推广,更要形成制度。其次是用程序促进执法规范。执法规范的重点是程序规范。“大接访”反映出的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接处警、扣押物品管理、办证时限等方面缺乏明细规定,民警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在执法办案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程序规定。没有程序的公正,就没有实体的公正。要从立案、破案、办案到结案都严格规定程序和时限。最后是用监督落实执法规范。执法规范的关键在落实。“徒法不足以自行”。
再好的制度不落实,群众还是看不到效果。近年来,湖北省公安机关把执法质量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取消全省其他综合性检查评比,在全省坚持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先后对21个执法质量基本达标、不达标的市县公安局主要领导集体进行诫勉谈话,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同级党委政府。对连续两年不达标和发生重大执法问题的,通报党委政府,共调离、免职了4名公安局长,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这是督促执法规范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但从长远看,除了加强内部执法考评、专项督察等监督外,最广泛、最深入的监督还是实行警务公开,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三、“大接访”必然要求基层执法的进一步加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接访”情况表明,执法问题主要在基层,82%的信访问题来自派出所和刑侦、交警、治安、经侦等五大警种,派出所占据了整个信访问题的“半壁江山”。这说明基层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要一起抓,而且重在抓好“软件”。首先,在政策导向上要体现“基层优先”。2005年湖北省公安机关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派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公发[2005]11号),从班子配备、经费保障等12个方面对加强派出所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已争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每年安排2.4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县级公安机关的经费的保障;省财政还将用两年时间安排1250万元,帮助解决1O0个无房、危房派出所的办公用房建设。总之要切实做到从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警力资源配置上体现“基层优先”,在晋级晋职、教育训练、从优待警上向基层倾斜,努力把一线阵地建设好、巩固好。其次,在“硬件”建设上要着重解决好“警力不足”
问题。基层警力不足在湖北省较为普遍。为了解决警力总量不足的矛盾,湖北省委省政府同意按全国现有平均水平配备警力,增加编制,分三年逐步到位,重点是充实派出所。同时也要看到,完全靠增编不现实。湖北省公安厅决定从厅机关派百名民警下基层,实行“警力非正式转移”,一年一轮换,形成制度。首期100名民警已于2005年9月份下到了基层所队。以此带动市、县公安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另外,县市以下50岁以上的公安局领导、科所队长不再担任实职,过早休息是个普遍问题。一方面警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警力大量闲置。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局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反聘为特派员放在派出所调处纠纷,效果很好。第三,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软件”建设。从现在的情况看,基层“硬件”建设近年来进步很大。相比较而言,“软件”建设是“短板”。一些基层领导指出:许多因治安纠纷引起的上访,不是由于“硬件”
不行,而是由于我们出警、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不及时,工作作风不扎实造成的。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必须把苦练“基本功”,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勤务制度,深化素质培训,规范执法办案等“软件”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重点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四、“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大量的信访问题是执法水平不高引发的。
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关键是执法者素质的提高。一要在长效练兵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练兵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经途径。湖北省坚持全警“大练兵”,使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出台《关于建立全省公安机关练兵长效机制的意见》,推动全员练兵;还举办了全省命案指挥员培训班、经侦支、大队长培训班,提高专业素质。下一步,还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把练兵的重点放在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身上,重点加强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培训。二要在优化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提高队伍素质,关键在班子,在“一把手”。湖北省公安机关坚持“治警先治长”,督促各地认真选准配强带队伍的领头人。目前17个市州中有16个公安局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98个县市区局长中,有57个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其余的全部高配。同时,省厅选拔两名45岁以下的年青同志进厅党委班子,选派2名同志到市州公安局任“一把手”。近期厅机关60名处级干部大轮岗,使厅党委班子结构更趋合理,中层干部优化组合,提高了厅机关工作活力。公安基层的头选不好,后果难料,甚至会成为“乱源”。
省公安厅还责成地方对发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所队长及时撤换。同时,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四个能力”和“两个水平”。
三要在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从群众信访问题看,既有素质不高的原因,也有责任心不强、纪律松弛、作风不实等“非能力因素”的影响。有的群众说,“你们案件一时破不了还可以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推来推去、不理不睬的作风”。有的民警把收集的证据弄没了,个别民警甚至把案卷遗失了,导致案件结不了。鉴于此,湖北省公安机关从2004年10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全省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鄂发[2004] 19号),并与“大接访”结合起来抓,对纪律作风问题,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既解决了工作软懒散、管理稀拉松、内务脏乱差等表层问题,又着力解决了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执法创收等深层次问题,更重点解决了“家丑不外扬”、“出事就摆平”、“空喊虚抓不落实”等领导层面的思想作风问题,切实改变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压案不查、治警不严”等状况,警风明显好转,“守规矩、尽力干、敢负责、说真话、办实事”的氛围初步形成。四要在激励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基层反映,“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个别地方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不主动,甚至“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因此,既要正向激励,更要负向加压,实行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大接访”中,湖北省公安机关对12个工作相对滞后、进京上访量较大的市州提出批评,震动很大。2005年底争取省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因公伤亡和困难民警家庭生活补助,并研究出台相应办法,激励广大民警建功立业,反响很好。只有构建“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过有所咎”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民警积极性,凝聚警心,激活队伍。
第五篇:“小金库”引发的思考
“小金库”引发的思考
今天,观看了《小金库引发的大案》这部教育片,受益良多。片中的主人公受到法律的严惩,实在是咎由自取。近年来,检察院查处的一些贪污贿赂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都是“小金库”惹的祸。小金库,这一经济领域内的毒瘤,已成为滋生腐败的“黑洞”。这些犯罪行为无一例外的是循着一个固定的轨迹在运行:设立“小金库”以后,开始用于处理一些单位不好直接下账的非正常开支。随后,由于这部分资金的管理权限相对集中和管理混乱,就出现小数额的化公为私的贪污行为,并且数额逐渐加大。慢慢地一些领导干部胃口越来越大,中饱私馕。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以党性原则要求和规范自己,需要始终把开展学习实践 活动与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加强学习,时刻严以律己,时刻警钟长鸣,从“小事”防起,努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方面廉洁自律。
首先,应加强教育,巩固思想防线。对“小金库”的危害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把它作为惩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小金库”的设立者通常把“小金库”看成了“臭豆腐”,它闻着臭,吃着香,能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才乐此不彼。说到底,这是从小团体利益和极端个人主义出发,是只图眼前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远的利益造成的短期行为,设立了“小金库”,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资金使用上的问题。只有加强教育,认清其危害,才能更新观念。应强化对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特别是单位负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教育、财经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局观念,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自觉抵御狭隘部门利益和个人不正当利益得侵蚀。
其次,应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堵塞漏洞。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制度,既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又给予经营管理者适当的管理自主权,赋予其必要的机动财权,规范其运作,协调好国家、集体、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国有单位的上级部门和各级财政管理部门应继续强化财务监管,管好单位“大金库”资金使用,使“小金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会计委派制度和厂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内部监督制度,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予以完善,使财务运作真正做到“阳光作业”。此外对“小金库”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小金库”者,经调查属实予以重奖,也起到了发动职工群众和社会力量对“小金库”进行监督的作用。
再次,应加大查处和惩治力度,形成打击合力。“小金库”虽然隐蔽,但总会在运作的相关环节留下蛛丝马迹,发现它并不难,有关职能部门,只要多一份责任心,认真一点,“小金库”总是能够被揭露出来的,所以对“小金库”不仅要严令取消,而且要敢于动真格,对检查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审查,而不是走过场,发现“小金库”问题,严肃查处,决不姑息。每年的财务检查是必要的,但例行的检查不能流于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应有所变化,检查要做到经常化、不定期化、抽查化,才能更有成效。财务、审计、国资、纪检监察和检察等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小金库”的查处和治理中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同步合拍,相互支持,结合各自职能,相互配合联动,实行联合执法,形成打击合力,才能有效的遏制“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最后,应加强立法,断其源头。“小金库”顽症,久治不愈,与立法上的滞后不无关系。特别是刑法上无具体明文规定,一般只有在发现了贪污挪用、行贿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犯罪行为后,有关当事人才被追究责任。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犯罪行为都被“小金库”的外衣掩盖着,“小金库”发现容易,但查处中通常因账目混乱,有的甚至因无账可查,证据缺乏,以某项具体的犯罪行为予以惩处时难度很大,难以定罪处罚。因此,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现象,在刑法上可增设“擅设账外资金罪”,即任何单位,违反财经制度的有关规定,以虚假支出套取资金或隐匿收入不入账,以单位名义放在账外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该罪的直接以该罪追究该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既擅设“小金库”,又有贪污、挪用等犯罪行为的,应予数罪并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加强学习,时刻严以律己,时刻警钟长鸣,从“小事”防起,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是我们华夏民族千年以来总结下来的宝贵“警世长钟”,同时要想坚决取缔“小金库”,需要廉洁自律,更需要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