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

时间:2019-05-13 04:5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

第一篇: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

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

我最早接触警察公共关系这一项目是在大学时期,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管理系就读,大三时我们专门有一门叫《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形象战略》的课程,由XX教授讲授。当时对这一项目只是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简单的认为这只是一种新的理念、一种新的提法,对于如何开展实践、如何进行策划、如何具体操作等不甚了解。2007年下半年,市局宣传处决定成立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员队伍,市局、分局等各级部门和领导均十分重视此项工作,认真调研、积极部署、集中培训、广泛发动,使此项工作从无到有、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了具体的实施推广。我有幸成为了当时第一批试点单位中的一员,在市局、分局的指导安排下,在XX、XX、XX等处参加了四次集中培训,并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了此项工作。下面我将自己在具体开展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对此项工作的一些认识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年多来,市局宣传处在XX处长的带领下经过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探索,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将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定义为“十个方面”,即“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少年警营、策划警民互动、发动扑灭罪行、管理舆情现场、编采报摘网摘、应对网络舆情、强化网络宣传、传播形象理念、宣传先进典型”。我将这些内容向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汇报,积极争取所领导班子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我还几次在单位的全所民警大会上向民警介绍此项工作的相关内容,向全体民警灌输这一新型理念,在所内逐步培养一种全警公关的意识。另外,我本人也按照这十项工作要求开展工作。我制定了《辖区群众治安满意度调查问卷》,从辖区治安状况、派出所工作、群众关心的治安热点等方面广泛收集辖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积极与社区民警取得联系,利用每月民警对辖区各学校上法制课的机会,向学生们灌输遵纪守法的思想。另外,我积极开展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将群众举报的各类线索上报给所领导,由所领导组织人员对其进行跟进查处。同时,协助所领导对各类舆情信息和现场进行处臵。

每天上班时我都会安排人员查阅当天各类新闻媒体(报纸、互联网等)上涉警涉法类的新闻报道,并将这些信息(包括涉及到国内、省内、市内、区内、本所)进行汇总、保存。特别是针对涉及到本所的各类报道及舆论信息,我所还专门制定了舆情信息处臵登记表,及时向值班领导和所长汇报,将舆情信息的处理进一步规范化,将责任落实到人。

警察公安关系建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主动出击,主动去让老百姓来了解我们、认识我们,而不是等着人家来认识我们,因此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此项工作中,我所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为全体社区民警又新印制了一些名片,方便群众联系。

二、针对辖区治安情况印制了一些宣传资料并散发到各个社区。

三、在各类行动期间印制一些宣传横幅悬挂在辖区比较醒目的地段(广场、天桥、道路护栏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

四、以街道电视台为平台及时通报辖区的治安情况和防范措施。

五、撰写了一些材料,反映我所民警的一些先进事迹等。

经过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我对警察公共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在工作中我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首先要增强自己的政治敏感性,要把握好一种心态。即要以一种“常怀惶恐之心”的心态面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因为警察工作关系联络员所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必须与社区的各个层面进行接触,包括辖区群众、媒体记者、事件当事人、网民等。你在工作中所开展的活动、采取的措施、发表的言论及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并不仅仅代表你个人,而是代表了深圳警队的形象,你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你所在派出所、分局乃至市局的形象。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对每一项具体的工作要小心谨慎、以一种“如履薄冰”的心境去开展工作,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其次,要培养自己调查研究的习惯。警察公共关系各类工作的开展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对于我们每一位从事该项工作的同志来讲,其中都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大家去发掘,因此必须将自己在此项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对某些尚未挖掘出来的好的内容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调查,加强探讨。同时,要加强交流,吸收他人在该项工作中的好的做法,以此来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生之歌之所以壮美,因为奋斗的音符永不陈旧。我相信,在上级部门和全体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的不断努力下,我局的警察公共关系之路将会在我们的脚下不断延伸。

第二篇:试论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创新

试论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创新

理念,为一切事业之首要,理念创新方能带动事业发展,理念的新鲜血液将流向事业的机体,带来新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一来它是舶来品。二来警察公共关系的提出和确立远远晚于一般公共关系概念的引入和流行,理论和实践相当滞后。三来这一概念自提出至今一直显得有些“杂”,由于与许多传统概念的交叉混杂,这一概念一直无法充分显示其应有的独特光芒和魅力,在许多场合下,人们虽然言必称警察公共关系,但真正运作起来却苍白无力显不出新意。鉴于此,笔者试图从理念创新的角度理顺警察公共关系和公安宣传、警察文化、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三大关系,为警察公共关系的健康发展作一浅略探索。

一、警察公共关系与公安宣传:超越与转型

笔者认为,警察公共关系的引进和确立,是对传统公安 宣传工作的重大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上的超越。作为民主政治伴生物的公共关系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单向宣传,具有理念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二是手段上的超越,相对于传统宣传的单向传播,公共关系更注重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三是效益上的超越,鉴于前面两个原因,实施公共关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必然远大于单纯的宣传活动。

因此,公安宣传工作必然向警察公共关系转型,换句话说,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宣传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成熟形态。目前,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由于理念上的模糊而在做法上各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将公安宣传部门改为公共关系部门,二是将公共关系职能附属于公安宣传,三是宣传部门与公共关系部门同时存在,各负相应职责。

从今后的发展看,笔者认为应明确几个问题:

(一)公安宣传是警察公共关系运作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应该看到,讲究沟通与互动并不是绝对化的,在现阶段处理大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警方事物过程中,单向宣传与发布仍然是警方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二)良好的宣传活动对公共关系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应该看到,公共关系的推行,还有赖于民众民主意识、参政意识的增强,互动的良好效果取决于互动双方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沟通,从目前情况来看,做好公安宣传工作就是做好警察公共关系的基础性工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关系进一步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的法理社会转变,受众接受信息单向传播的习惯将逐渐为双向互动所取代。

(三)积极推动公安宣传向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大力倡导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推动公

安宣传向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警方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融洽警民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警方的理解和信任,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警察公共关系与警察文化:内核与手段

警察文化既是构筑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内核之一,又是其重要的展示手段。推行警察公共关系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展示警察群体的人文形象,展示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

(一)警察特色文化是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核心。成功的警察公共关系运作离不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 警察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群体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创造品牌,品牌是公共关系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忠诚与奉献是警察文化的核心内容,由此文化内涵而产生的许多警方品牌在公众心目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整合警方品牌资源,有效利用品牌公众效应是警方公共关系重要工作。

(二)警察文化是警察群体重要外部形象之一。

除了品牌之外,警察文化建设还包括以人为本、诚信至 上的执法理念与方式,以人文本、尊重创新的内部管理模式,争先创优、勇创一流的敬业精神,以及能文能武、百花齐放的警营文艺创作,这些对于塑造警察群体良好外在形象具有

重要意义,文化展示成为继媒体传播之后又一重要的公众传播手段,重视警察文化建设,将为警察公共关系的成功运作提供强大润滑效益。

(三)优秀的警察文化有助于增进警民沟通。

由于文化在传播群体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方面具有不 可替代作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文化融合是有效沟通的 重要前提,因此优秀的警察文化有助于拉近警民关系,使警民之间更加顺利地沟通,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执法群体能给人以亲民、爱民的感觉。

三、警察公共关系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包容与促进

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公安队伍建设宝贵的成功经验,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它与警察公共关系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共同为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保障。

(一)警察公共关系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一般来说,警察公共关系分为对外和对内两大部分,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侧重点在于公安队伍内部管理教育,因此可以说内部公共关系是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公共关系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它是协调各方利益的润滑剂,在于它能有效构建独特的群体文化,从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推动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并行不悖的。从内部公共关系的主要

方略来看:咨询各馆、文化馆馆、危机公关、情感共关等本身就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方法或有效补充。在传统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上借鉴、采用公共关系的观念和方法,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时代特征和人性化内涵,在凝聚警心,增进警队内部向心力、凝聚力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良好的公众形象对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

成功的外部公共关系运作,能够为警方赢得公众的良好评价,大幅提升警队的公众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促进警队集体荣誉感的增强和提升。对于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群众的信任与赞誉,社会相关部门的理解与配合将使警方工作氛围相对宽松,反过来又有助于融洽内部人际关系,有助于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成功的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良好警方形象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强公安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广大公安民警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遵纪守法的优良作风,要求广大民警严格、公正、依法办事,树立亲民、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这种内部队伍教育产生的积极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推动外部形象塑造的动能。可以说,没有成功的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没有

一支具有忠诚信念、过硬作风和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就无法形成“我就是警队形象”的整体观念,所谓良好公众形象的树立就是一纸空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就失去根基而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只有坚持和创新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探索社会转型时期公安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建设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具备坚强战斗力的公安队伍,才能使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真正达到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目的。

第三篇:警察公共关系

警察形象危机事件中的公共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警察机关或警察个人为了实现自身和广大民众共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促进国家机构的和谐顺利运行,而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与民众间建立互相了解和互相适应的持久联系,以争取民众对警察机关及个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综合性管理活动。研究和实践警察公共关系,对于公安机关塑造自身形象、收集信息、沟通协调、咨询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类似“躲猫猫”事件、“背砖砖”事件、杨佳袭警案等突发事件,都是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的关于警察形象的危机事件,使民众对警察这个职业产生一定的误解和质疑,也使警民关系面临一定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化解危机,并将公关工作常态化,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个别警察执法不规范

几乎每一起冤假错案,都可以从警察的不规范执法上找到源头,同时,每一起冤假错案,都会极大地伤害人民警察的形象。侦查人员急于破案,先人为主地将嫌疑人认定为犯罪人,采取刑讯逼供(以精神或肉体的方式)、暴力取证或者引供、诱供、指名指事问供等不合法的取证方式,迫使嫌疑人承认莫须有的犯罪事实,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引起被逼供人及其亲友的反社会情绪。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特权意识重,漠视公民权利,在日常执法的过程中,简单粗暴、态度恶劣,在与公众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够有效处理,在特定情形下,就会将矛盾激化,演化成社会影响恶劣的群体事件。个别警察工作作风散漫、效率低下,对待群众态度冷漠、粗暴,虽然这些行为并无明显的违法违纪,但是对公安队伍形象的损害也是无法弥补的。

(二)突发事件处理不当

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错误的处理方式,也是导致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2009年陕西丹凤县19岁高中生猝死公安局,被网络称为“背砖砖”事件,警方因为不规范执法,刑讯逼供,致使犯罪嫌疑人猝死,形成危机事件。在案发后,当地警方粗暴对待嫌疑人家属,又一度封锁消息,不能公开解答公众质疑,不能正确面对媒体,导致谣言四起。而媒体只有采访死者家属来制作相关节目,却少了本应唱主角的当事人(当地警方)的声音,真相迟迟得不到公开,群众的质疑得不到解答,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个别警察的行为影响了当地整个公安系统的形象,也使警察成了暴力的代名词,进了公安局就要被暴打,这样的印象会给当地民众留下阴影,造成人民群众对警方的不信任。久而久之,就有可能造成即使警察的正当执法也会被质疑,也会得不到应有的配合。

(三)媒体和网络片面或不实的舆论引导

一些商业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在一起危机事件发生时,往往断章取义,致使案件的情况得不到如实的反映,使公众的注意力和判断力发生偏差。更有个别新闻媒体不讲职业道德,追逐名利,为寻找“卖点”,不甘落后地挖掘警界“丑事”,将警察“妖魔化”。也有个别律师,通过发博客文章、向商业报纸记者炒作观点,引导舆论走向,提高个人影响力,煽动不明真相的网络民众。

据2010年11月22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诉求、抒发已见、监督权力、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网络

舆论已达到任何机构无法忽视的地步。在政府处理迟缓的情况下,各种流言也会产生,并利用网络得到迅速的传播,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同时,网络语言的强度,对事件相关主体相应的受褒贬程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2008年的上海“杨佳案”,由于后期主流媒体报道和反思的缺失,各种信息开始通过论坛或个人博客流传,网络上纷纷出现偏激言论,形成公众愤怒,一时间,形成了同情杨佳,向公安机关发难的舆论状态。

二、危机事件公共关系的处置

(一)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及时发布信息

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偶然的,而是矛盾积蓄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公安机关在面对公关危机时,必须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稳扎稳打,并逐步建立起危机预警与管理机制。在出现问题之后,要求涉及事件的当地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来化解矛盾,解决冲突。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成立危机事件处理小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本地区公安机关在处理此类事务上不够专业:成熟,可以请口碑较好的危机处理公关公司来帮忙,增强专业性。世界上很多大公司和知名大企业在发生公关危机时,也是请相关专家来做。该机构组成人员包括:组织负责人、业务部门、法律部门、公共关系部门负责人、经过培训的新闻发言人和具体工作人员以及有关专家等。事发后在12-24-小时内澄清事实、引导輿论是控制事态,使其不扩大、不升级、不蔓延的关键。新闻周期的作用通常是两周,如果在两周之内警方没有声音,以后就会被动了。公安机关此时应主动打破沉默,及时向公众说明真相,才不致使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受损。

危机事件处理小组需设立一名新闻发言人,由小组以职业的态度来面对公众,时刻关注事件的进展,及时向媒体发布信息,充分尊重被曝光的问题,诚实回应公众质疑,引导舆论走向。这时,一切捂着压着的方法,都会“欲盖弥彰”,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实质意义,反而造成事态的扩大。

(二)主动出击,实时跟进

危机一旦发生,当事机关往往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一举一动都要接受公众的严格审视。在诚实应对的同时。还要主动出击、扶正消负,尊重和善待记者,积极以合作的态度回答公众质疑,主动承担责任,对违法违纪的民警,要及时给予处理,做好相关的善后和赔偿工作,安抚受害人及其家属,树立正面形象,消除负面影响。通过官方途径,及时向社会公布事件的调查进展,以及对当事人的处理意见和结果;同时,要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良性沟通,以负责任、勇于担当的态度面对。加强和国内知名网站的合作,对于网民的批评和建议要虚心听取,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地发帖、回帖、跟帖,澄清事实,表明态度,主导舆论走向。

(三)组织形象重建

警察形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出现问题之后,需要公安机关主动向公众道歉。寻求民众谅解。同时开展警察内部反思和教育整顿的活动,并将反思和教育的情况及时通过媒体发布给群众,以期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安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公安工作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切实贯彻服务意识,尤其是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这样,可以帮助形象受损的公安机关尽快地重建形象。2010年11月22日晚柬埔寨金边市发生的重大踩踏事故后,河北省公安厅网络发言人曾在微博上发布“踩踏事件中自救方法”,受到网友的热捧。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课间操下楼时发生踩踏事故后,河北省公安厅通过官方微博再次以图文方式发布“踩踏事件中自救方法”教群众如何应对踩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同时,一面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保卫人民财产安全;一面利用网络、电台、报社等宣传渠道,对警务动态加大宣传力度,也可以和民众进行良性互动,让普通民众走进“神秘”的公安机关,了解各警种的人民警察工作的繁重与艰辛,体会人民警察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工作而做出的牺牲,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众关注度、信任度和美誉度。

三、公共关系的常态化建设

(一)机关内部公共关系的机构设置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在公共关系的工作上,要结合当地特点,寻找适合当地的公关模式;但无论使用何种模式,建立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或者由特定机构负责日常公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具体行为方面,可在本单位内部挑选合适人员,作为新闻发言入,一旦需要,直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面向公众。2004年3月,湖北武汉市公安局成立的“公共关系处”,被称为全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处。2010年7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宣布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由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担任组长,并由刑侦总队等三个单位各出一名副总队长,作为新闻发言人,出席由北京市公安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在各地,新闻发言人制度也在逐渐建立,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常态发布机制,对于加大公安新闻发布力度,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和亲和力,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3家公安机关设立了旨在拉近警民关系的警察公共关系科(处),这一数字在全国庞大的公安系统只占微小的比例,公共关系的机构的常态化设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加强公务礼仪的培训,规范执法行为

在公众心目中,破案率和一个民警外在形象的好坏,同样重要。警察不是公众人物,但一言一行却代表了一个群体,因此,对警察强调公务礼仪,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形象,与公众有效沟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和警察个人,要严格遵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在公务礼仪的培训上,要从日常养成做起,要从细微处人手,促使警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和纪律作风,要求做到内务有序、警容严整、礼仪规范;对于民警的窗口接待、社区走访、执勤工作、涉外往来等礼仪方面,要严格规范,积极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武装自己,打造亲民形象。另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依法办事、公正文明,杜绝特权行为和以收受贿赂代替处罚的行为,减少非警务活动和规范罚没款收支管理制度。推行警务改革,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从各种途径加强执法监督,尤其是对于网络舆论监督,不能一味限制,而是在执法规范化的前提下,积极面对网络舆论,坚定不移地推行阳光执法。

(三)大力发展社区警务,创建和谐警民关系

社区警务,是在警民之间建立合作的一种新的理念和组织策略,社区和警察作为平等的主体一起工作,通过建立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广泛发动群众,去识别和主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以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该地区的生活环境质量。良好的警民关系,可以促进警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塑造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一个“有困难,找片警”的亲民形象,同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形象基础,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以平时的良好工作,来获得民众的支持和谅解。

社区警务,面对的是本辖区的居民,任何口号式的宣传和作秀般的活动都不如一个民警实心实意为辖区居民所办的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和实事。大力发展社区警务的同时,要加大目前的警务机制的改革,使警力下沉,让警察从办公室走出来,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间,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警务机关从高高在上的办事机关,变成群众的好邻居、人民的守护神。

第四篇:警察公共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警务改革的深入进行,警察个体、警察组织的社会角色、职能、工作重心等都程度不同地发生了变化。在当今这个高度开放、高度信息化、讲时间求效益的动态社会,不论警察个体,还是警察组织都非常有必要探讨研究一下警察公共关系,并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现实效用。

警察公共关系的内在要求就是警察组织和警察个体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赢各社会公众的信赖、支持,争取交流合作的主动,发挥警察的主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其职能目的的动态过程。警察个体和警察组织要走出自我封闭,消除外界对警察的神秘感,把自己真正推向社会,给社会组织、公众充分的机会,保证其知晓权和监督权,这样社会组织、公众方可平等的地进行交流,消除因地位差异而产生的心理上、思想上、实际操作中的交流滞障。

警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正视警察公共关系,正确地运用警察公共关系,更自觉地改善警察公共关系,创造一种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和谐积极的合作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积极把握主动,用实际工作推动这种关系的健康发展。

由于受思想上、理论上发展的束缚与限制,警察公共关系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开展等方面的建设近乎于零。我们要在有条件的警察组织成立专职的警察公共关系的业务部门,配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从事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在条件不太成熟的地方,由业务相近相通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此项工作,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的客观原因而忽略或放弃这项工作。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警察公共关系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警察公共关系,这要作为一项重要的警察业务工作进行建立健全,发展完善。

我们要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着眼于警务改革,警察政治、社会生活角色定位,公安工作发展需要,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从事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研究,并通过试点应用,让其发挥现实社会效用。如“有困难找警察”这一承诺,是警察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是警察对自身任务、职权的宣传解释,是对警察社会角色具体的阐释,“有困难找警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警察意志的体现,一种积极、主动、开放的行为,是警察公共关系具体化的体现和开展。

社会组织、公众都应当视警察为平等的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在合法,公正,互惠互利的条件下,从社会、公众最根本最广泛的利益出发,寻求合作,给予支持,建立一种现代社会新型的合作关系。如“110”报警服务社会联动体系建设,通过公安、民政、卫生、城建、电业、燃气、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是一种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开展综合性服务的社会活动。

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除了成立机构,充实人员,建章立制外,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其发挥现实效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充满了深刻的思想性,形式生活活泼、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容易沟通与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的关系。用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开展群众工作,群众容易接受,工作效果好。如“爱民月”活动,“警民共建”活动,“我为警徽添光彩”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社会承诺服务”活动,等等,用这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创建可喜的“公安效应”。

第五篇:认识警察公共关系

认识警察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的发展

公共关系是从英文PublicRelations翻译而来,简称公关。“public”在英文中有公共的和公众的意思,有学者认为应翻译为公众关系更准确。公共关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是用于保护大的商业利益,以反对新闻界的揭丑运动和政府的法规。其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单向说服阶段,人们把公共关系看成是影响别人的一种宣传努力;第二阶段是双向沟通阶段,人们认为公共关系是促进互相了解的艺术和科学;第三阶段为策划阶段,人们认为公共关系是给组织领导人提供咨询和实施计划的行动方案。由此,学者给出了这样一种定义:“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在公共关系中,公众是指与组织有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而不仅仅指公民或群众。

公共关系特别是政府公关在我国是比较晚的,但是,从2001年申奥成功、2003年“非典”、“5.12”汶川地震、奥运成功举办等大事,就不难看出中国政府正是在面临一系列所遇到的大事件的危机决策和解决方案中认识到,采用专业的公关方法应对大事件特别是危机事件的重要性。于是,2004年初,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启动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随后各级新闻发言人培训也逐步展开,大学的公关学者、外国公关专家开始走进政府公务员培训的讲堂。

2、警察公共关系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警察公共关系呢?关于警察公共关系的定义,中国人民公

安大学的孙娟教授作了这样的描述:警察公共关系,是指警察组织为了促进与其公众的良性互动,建立并维持与公众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关系,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树立警察和警察组织的良好形象而进行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活动以及对沟通活动的管理过程。怎么来理解这段话呢?谈到警察公共关系,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相近的词汇“警民关系”,他们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警民关系是一个政治概念,我国的警察组织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警民关系是警察与社会群众之间的关系,它主要用来指关系的状态、质量,而没有管理这种关系的含义。当然,公安部“三项建设”之一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警察公共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警察公共关系不仅包括管理警察组织与社会群众的关系,也包括管理警察组织与其他组织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其范围远远大于警民关系。

那我们平时所作的宣传工作是不是警察公共关系呢?我们平常所作的宣传工作实际是面向公众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着眼于保护警务人员的现行行为及形象,是一种单向的影响和灌输。而警察公共关系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能够从组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中,通过多样的形式和角度来影响公众。

3、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特点和职能

警察公共关系的特点与其职业特点密切相关。其一,具有政治性,警察组织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警察的工作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在实施社会管理工作中,社会矛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反映到警察和公众的关系中来,警察与公众的关系好坏可能影响的是党和政府的声誉,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躲猫猫”事件、上海杨佳袭警案、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其二,警察公共关系中公众呈多样性、复杂性,警察要

服务于全社会所有的人,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各种社会组织都是警察机构服务的对象;其三呈下沉性,与公众联系紧密。对于企业来讲,员工可以与消费者没有任何接触,而对警察来说,越是基层民警,与社会公众接触的机会越多,而且是面对面地直接交往。从公众的心理反映来看,人们往往把对个别警察的感受泛化到整个警察机关,警察形象就是在这种大范围、高频率的与公众直接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警察都代表着公安机关。不管是电视、广播、报纸都有关于说“法”的栏目,说“法”必说“警”,说明人们对警关注程度之高(中央电视台《法制在线》栏目策划人孙烨辉曾讲,“涉警、涉官” 的报道会在网上3天以上,不亚于明星)。特别是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出者的互联网时代,警察的个体不当行为会被放大到团体并迅速传播开来成为话题(因为对媒体来讲,坏消息即好新闻)。也因此,警察公共关系的重点就是全员公关。其四,警察角色的复杂性,警察在面对公众时,公众接受服务时,人们需要警察工作态度好、效率高、办事快捷;遇到危险时,人们需要警察行动迅速、果断强势,当警察的工作表现与公众的角色期待不一致时,公众与警察的关系可能就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形,也因此,警察公共关系比一般社会组织单纯的公共关系要困难得多。

4、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警察公共关系主要有以下职能:其一,监测组织与公众的关系状态,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帮助组织制定目标,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是最基本的公关职能之一;其二,通过传播活动影响、引导公众舆论。舆论是公众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集中的、强化了的公众信息,是社会公众对警察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代表公众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新闻传播媒介在公关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需要通过与媒体建立融洽、互信的关系,更好地借助媒体的传播功能来树立组织形象,这项公关职能与传统的宣传职能相同;舆论引导在危机处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石首事件中,从17日事发到20日石首市政府发布公开信,粗略统计大约80个小时,对此《人民日报》的评论说,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探寻真相。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段时间里,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而一网站的帖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还出现了不只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而在成都公交车爆炸案中,2天进行了5场密集新闻发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三,拓展沟通渠道,赢得公众支持,像我们开展的警营开放日、大走访、千警进万家等活动都是寻求增进相互理解、赢得公众支持的方式;获得2008年中国最佳警察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银奖的云南昆明西山分局“亲子教育走进社区”的活动,通过“亲子、亲警、亲民、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警营、构建和谐社区的一系列活动,拉近了与公众的情感距离,使警察工作接近公众、融入公众,提高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和社会效益。其四,塑造警察组织和警察的良好形象,警察组织形象是警察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看法和评价,警察公关人员要通过对各种形象要素的设计、策划、控制和传播,特别是对警察行为的输出管理上,改善公众对警察和警察组织的认知。其五,处理警察组织的公关危机事件,减少危机造成的危害,甚至化危机为机遇,“我不能改变事实,但我可以改变你的看法”。

下载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word格式文档
下载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延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

    浅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 “二十公”提出:“发扬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传统,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这是警察公共关系产生的背景, 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的......

    警察公共关系之我见

    警察公共关系之我见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逐步趋向多元化,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公安所面临的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民警察肩上的担子越越来越重,加之当今人们法律意识、......

    浅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社会群众对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

    拓宽服务领域 延伸服务触角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社区志愿者行动

    拓宽服务领域 延伸服务触角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社区志愿者行动 —灌云县伊山镇昌和社区志愿服务情况介绍 昌和社区成立于2012年,占地1.5平方公里,3100户居民,1.1万人口,有四个居民......

    警察公共关系的几点探索

    警察公共关系的几点探索公共关系,简称“公关”,其定义就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有计划、积极而持久地运用各种传播沟通手段,加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双向沟通,以促进......

    美国警察公共关系5则范文

    美国的警察公共关系 [美]罗纳德.J.约克 著,姜南 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摘要:警察公共关系是为警察工作赢得社会民众支持的重要工具;警察公共关系应当坚......

    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 警察公共关系的五个方面的基本含义:1、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这一公众几乎涵盖了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服务的所有对象;2、警......

    加强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全国“二十公”会议要求“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伴随着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