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时间:2019-05-13 04:2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阶段成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阶段成果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

阶段成果报告

通川区金山小学 课题组

2013年5月,本实验研究被确定为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的重点课题。在课题领导小组领导下,课题组成员积极筹备,9月顺利开题实施。现将近两年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阶段研究目标

2013年下期我校课题组以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2014年下期以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至今课题研究近两年。2015年下期将把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学校的学生。现阶段的研究目标是:

1.在课题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整合众家经典名篇,结合本地文化,编订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素读”经典的校本教材,形成新的课程资源。

2.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典素读教学策略,并在全校进行推广。

3.探索教育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内容、方法与途径,解决一般情况下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同时通过本课题的深入探索、辐射其他教研组及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师团队。

4.通过素读经典培养教师对经典的由衷热爱,加强教师对经典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提高教师自身的功底和文化修养;让教师先成为读书人,再引领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的大世界。

5.通过素读激发学生对祖国经典诗文的热爱,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在素读经典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记忆力得到良好地开发与锻炼。

6.让每个孩子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培养高尚人格,通过经典熏陶、鞭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7.构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形象。经典“素读”校本课程开发,将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营造书香氛围,创造高雅、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有助于本校办学特色内涵的丰富,彰显学校“开放式〃个性化”的特色。

二、阶段研究内容

“素读”经典是当下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与深度激活。经典的“素读”带给学生的并不是眼下的、短时的“快餐式营养”,而是着眼于儿童语文素养与发展潜能的奠定性工程。因此,现阶段研究的内容是:

1、探讨并实际验证怎么选择“素读”的经典,选择什么经典,编写“素读”经典校本教材。还要根据小学生特点和经典的思想性,以新课标为依据作适当延伸,如选编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元稹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等;

2、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好选定的“素读”经典校本教材,形成语文课堂“素读”经典教学模式;

3、探索小学阶段课堂内外教师怎么有效指导学生“素读”经典,尤其是指导学生及其家长课外“素读”经典的方法;

4、探索在小学语文课堂和课外“素读”经典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激发“素读”经典兴趣的有效方式、方法。

三、阶段研究活动或举措

为确保本课题研究有声有色有实效,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学校强力干预,制定出强有力的改革和管理措施,各教研组、备课组、各位家长密切配合,通过教师的引导,督促并激励学生素读经典。具体措施如下:

①以校领导为龙头,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建立健全了强有力的课题研究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负责课题的总体部署安排,制定严谨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出台了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保障了课题组主从研人员脚踏实地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以领导为龙头,通过行政渠道进行培训,提高领导及教师对“素读”经典实验及其重要性的认知,从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学校还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为“素读”经典推波助澜。在校园内空地塑名人像,围墙嵌名人名言,楼道建书架,让墙壁“开口说话”,在教室设臵读书角,悬挂“素读”的有关内容。校“红领巾广播站”向学生宣传素读的好方法及爱好读书的学生事迹,发挥榜样的作用。每天早晨8:20上课前十分钟,全校师生静心手捧自己喜爱的书籍,陶醉其中。

②保持课题组成员之间的顺畅交流。

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了各课题组成员的责任、任务,监督项目研究进度,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脉络,交流心得体会以及发现的问题。同时建立课题组QQ群、飞信群,确保了成员之间不受时空的制约,保持双向沟通,能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讨论,能在第一时间分享课题研究中的新发现。这样,促使了课题研究又好又快的进行。

③学习提高,自我研修,努力提高教师关于“素读”经典的理论水平。我们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并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校本培训每月至少2次,利用周五的学习时间组织开展“素读”经典的研讨活动,学习“素读”新思想、新理念,讨论在“素读”经典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思路,分析素读经典现状,研讨素读经典实验方法,观摩课堂素读经典教学,反思教学行为,同时做到了培训内容具广泛性,培训形式多样化,使“素读”经典培训正规化、常态化。

④开展针对性的调查,为制定“素读”经典实验打下基础。

我们通常用两种不同形式进行调查:谈心,主要是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过程,成长经验,以此掌握学生的特性;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接触素读途径、“素读”经典选取、家庭有无“素读”教育、家庭藏书、素读内容来源、素读兴趣、素读内容取向、每周素读时间和量等方面。通过这样的了解,从而因材施教,设立不同的“素读”经典实验计划。

⑤学校制定改革措施,保障“素读”经典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课程设臵、教学时间、空间上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素读”经典实验能正常进行,同时将“素读”经典实验纳入教师考评中来,与教师效益考核挂钩,并制定具体的考评指标体系,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的完成“素读”经典实验。

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理念。

首先,坚持“走出去”的学习策略,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参与各种与“素读”有关的培训活动、研讨会、报告会等,聆听著名学者对“素读”的见解,学习他们的关于“素读”的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的提高课题组对“素读”的认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其次,坚持“请进来”策略,适时邀请专家来校辅导和进行“素读”经典观 3

摩活动,并请专家学者走进我校的“素读”经典课堂,认真听取其的建议,并虚心向专家学者请教。

⑦ 精心设计并开展“素读”教学活动,提高“素读”经典效果。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素读”经典地方课程,要求教师恰当采用科学、合理的经典“素读”教育方法,开展多样化的经典“素读”教学形式,让儿童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基本教学方法有:朗读,表演读,吟诵。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古代的经典训练课堂进行改良,如诗词教学运用“唱诗”法;像《论语》等文言,运用“剧本”结构法;像《声律启蒙》等韵文,依其节奏,运用“快板”法、“小组接力”法等。特别还要学习借鉴成功的“素读”教学模式(“经典课堂六幕剧”等),努力探索创新,加强生活链接、故事引路、趣味游戏、背诵擂台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找到切合实际的比较固定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喜欢“素读”课。

⑧创新背诵形式,提高“素读”效率。

每学期开学前,课题组精心制定《“素读”经典循环记忆表》,科学选择内容,分层设定背诵读目标,一开学就发给各实验班级实施。凡在规定时间内背诵了规定数量的,颁发达标证书。如此达到螺旋式上升,诵新篇,不忘温习故章的目的,从而使“素读”取得实效。

教师还采用适合自己及其学生的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在班内采用比赛、接龙、师生对接、游戏、演唱、“我给经典配图”等多种方式开展背诵经典的活动。还让学生跟着电脑反复“听读”,达到熟听能读,熟读能诵。还让高年级学生与默写相结合,达到更精准、熟背的效果。

⑨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确保家长支持孩子进行“素读”经典。

首先向家长是发起倡议。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具体介绍了“素读”经典的重要意义,并赢得家长对经典素读的重视与支持。其次让家长参与活动。鼓励家长跟着孩子“素读”,也鼓励孩子回家充当父母的“素读”小老师,开展“亲子共诵经典活动”,并填好每周一张的“亲子阅读情况家校联系卡”,使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学生的读书情况。其三是邀请观看展示。请家长参加每学期孩子班上举行的经典“素读”展示活动,汇报活动取得的效果和今后的设想,同时评选“最佳读书宝宝”、“书香家庭”、“古诗大王”、“讲故事能手”等。

⑩以活动为载体,以赛事促提高,以评价激励促进“素读”经典可持续发展。学校定期组织了年级段或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素读”经典的展示活动,评出“优胜素读班”及“素读之星”,激发兴趣,保持热情。如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我与经典同行”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日记、循环读书笔记展评”等等。

四、阶段研究成果

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如下:

1、《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开题报告》

2、《教师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汇编》(附后)

3、《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系列论文》(附后)

4、“素读”经典实验的过程性资料(见文字资料、图片、音像)。

五、阶段研究效果

回顾两年来的课题实践,成效显著,令人振奋。

1、逐步形成的多样化“素读”体系,让学生喜爱“素读”。

我校根据“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身受益”的宗旨,在引导学生“素读”过程中,努力寻找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多样化的、学生喜爱的“素读”方式。①唱。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理解力差,单纯呆板的诵读难引兴趣,且生厌烦情绪,采用有拍有跳地唱或直接采用相应的歌曲形式。可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②看。即通过宣传栏、黑板报、诗文图展等形式,让学生随处欣赏,在有意无意之中记住。③读。每天早晨课前、午休抽出一点时间,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④抄。让高年级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等。⑤讲。学生在背诵经典的基础上,讲解其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或讲经典中的故事、读后感、心得和体会。⑥赛。即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经典诵读、背诵比赛、经典作品的书画比赛。⑦演。把经典编成健身操或文艺节目同各项文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校园文化艺术节、节日庆典、专题活动等时间进行充分的展示。

2、传承古今文化,校园书香宜人。

走进金山小学校园大门,印入眼帘的是爽心悦目“圣人园”,接着是会说话的墙壁,上面有各种箴言、劝勉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楼道里开放式书架上堆满着各种书籍,教室里学生书桌里有《弟子规》、《唐诗三百首》、《中华古诗文》等常

读书籍,图书角里有同学们捐献的好书供大家自由阅读。进入“素读”课,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经典名句出口成诵,对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句信手拈来,学生之间对山、对水、对花草滔滔不绝。学生的习作中能恰到好处的引用经典诗词,可谓画龙点睛。更可贵的是我校师生人格和道德得到了全面的教育和熏陶,学生的语言、举止、交往已然具备大家风范的雏形,正向“谦谦少年君子”发展;教师不但提升了人文底蕴,也使自己的对课题研究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3、深化了新课程的内涵,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

我校在学生中广泛“素读”经典,并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让其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先辈的心境,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察,丰富了知识,加强了人文修养,陶治了情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两年来,我校有不少的学生被评为市、区级“美德少年”。

4、多样性的“素读”激励评价形式,让学生的普遍有了成就感。在开展“素读”经典实验研究过程中,多样化的诵读途径和形式,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采用的鼓励和表扬措施,还有竞赛和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因而,经典“素读”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5、“素读”经典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助推了学校语文课堂质量高效发展。我校把本课题实验作为教学研究的切入口,为教师教学活动确立了一个思考方向,树立了一个努力目标。课题组成员以课题为导向,以语文课与第二课堂为阵地,引领语文教师对经典“素读”教学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如徐正燕老师执教的《梅花魂》,先由写梅花的古诗词“素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梅花的品格与精神,为理解课文做了极好的铺垫。诸如此例,数不胜数,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两年来,我校11人在市、区各类赛课活动中获奖,许多老师在各地上展示课和“送教下乡活”献上优质课。2014年11月,通川区第一教育集团举行的课外阅读教学研讨会和2015年5月“素读”经典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上,我校贾春燕老师的示范和公开展示课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及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6、社会及家长的反映良好,提升了学校品位。

当社会人士来校参观、家长接送孩子时,观察到我校学生书声琅琅的晨读,6

路队放学整齐的队伍伴着有节奏经典背诵,以及彬彬有礼的言行,无不称赞“金山小学是真正读书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是爱读书的好孩子,是品行良好的小市民!”尤其是家长们对孩子“素读”的亲身经历及“素读”前后孩子的改变,言行中表现出对课题实验的极大支持与理解,常常说“天天读好书,娃儿不粗鲁。”这充分证明了课题选择的正确性及研究的实效性,也增强了课题搞下去的信心,进而展现出了我校的新形象。

总之,课题研究助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德育内涵,深化了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围绕“素读”和“经典”概念查找学者对“素读”概念的界定。查找了以下文献资料:陈琴.“素读”经典[J].人民教育,2007(21);胡锦沛.语文“素读”教学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2。

2、围绕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辅导,选择最优方式,查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查找了以下文献: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120页等。

3、围绕如何提高素读能力,探索“素读”经典的内容、方法和成效,查找了以下文献:陆云峰.“素读”与阅读能力的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8);杨易梅.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等。

4、围绕如何开发小学语文“素读”经典课程资源,查找了以下文献: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2)等。

5、围绕如何探索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查找了以下文献: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邓彤;李学文;桑凤英;项恩炜.素读:教学与研究的着力点[J].中学语文教学,2010(7)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等。

卢兰平

二零一五年六月

第二篇:语文素读教学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语文素读教学之我见

作者:缪文姬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7期

摘 要: “素读”教学虽由来已久,而在近年提上研究的日程,却是从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的文章《“素读”经典》而始的,但她也仅仅是把“素读”作为经典阅读的范式来研究。那何谓“素读”,为何要“素读”,如何实施“素读”,正是笔者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素读 多元解读 诗意解读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一是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进行的诗意语文研究,二是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深度语文教学研究,三是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研究和周一贯等老一辈的本色语文研究。而“素读”教学虽由来已久,在近年提上研究的日程,却是从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的文章《“素读”经典》而始的,但也仅仅是把“素读”作为经典阅读的范式来研究。那何谓“素读”,为何要“素读”,如何实施“素读”,正是笔者要探究的的问题。

一、什么是“素读”

素读,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读书法,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的纯粹的读;指的是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的阅读方法。它是一种反璞归真的读书方法。用南怀瑾先生的话说:“所谓素读就是一种朴素纯粹的读,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读,是一种声音琅琅、抑扬顿挫的读,是一种像唱歌一样的读,一种来来往往地、反反复复地读。”

但这些还不够,在此我还想对其更深入解读一番,着重在“素”上。

第一,“素读”中的“素”,首先指的应该是阅读的心态。何为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它是“本色”的意思。所谓本色,就是指白色。在这里,它具有简单、清纯、朴素、原初的意思。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首先就要倡导平和的心态,不要搞得太复杂,更不要搞得太花哨,还是简单点、清纯点、朴素点、原初点好。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与文本与作者的互拥、共鸣。

第二,“素读”中的“素”更多是指一种阅读的方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呢?简单地说,就是不带任何的阅读功利,不带任何个人情感好恶,简简单单、清清纯纯地去阅读,是一种直扑文本、直面文本的,为读而读、想读而读的读书方法。这里再次借用南怀瑾先生的话说,“这看似一种很笨的方法,却是培养天才的最好的方法”。据说,日本十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全部进行过素读的训练。所以,“素读”看上去是很笨的读书方法,却是很有用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素读”中的“素”还包含着阅读的功能和目标的意思。“素”的本意是本色,“素读”的目标也是指向本色的、简单的,只为了诵记而读,为了积累而读,或者是为了读而读。读中的人文感知、人文熏陶全融注在一个“读”字里面。所以,“素读”中的读,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既是过程,也是目标。正如近代学者梁实秋先生所说:“正是因为经过素读,我们认识了文法的要义,体会到了书词炼句的奥妙。”我们通常讲文以载道,也就是读以融道,读以渗道。

二、为什么要“素读”

我想,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也是一个因为多元很难说谁对谁错的时代。窦桂梅的深度阅读,有些深度也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也未必一定现在就能“然”,但我们的老师却拼命地使学生往上面靠拢。在这样的深度阅读中,肯定有一些背离了作者本义的,或者背离了教育本真规律的,也就是在文本意义圈之外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回归。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素读”,是因为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观念,包括实践的模式,有时候脱离了语文教学当中“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意象和轨迹,所以我们才提出一种向文本本真靠拢的观念。当然,我们也不是对别人的一种背叛或者是对别人的一种否定。“素读”,我们还是提倡与作者对话。有的时候,我们缺失的恰恰是静下心来与作者对话,作者的意图才是文本的核心价值,才是文本所负载的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把握住作者的命脉。当然,“为什么要进行素读”很可能还有其它的原因,比如包括培养学生的一种剥离假象、求真务实的精神。实在的东西才是具有唯一性的,三、怎样去实施“素读”

那么,素读如何在当今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让它焕发出时代应有的那种魅力?因为素读毕竟是古代的一种读书思想,它主要强调阅读的简单、质朴、单纯、直接,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重新寻找到这样一种原初的、古朴的教育思想,并且将它运用到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来,这里就必须要有一种转化,有一个继承与创新、继承与超越、继承与突破的问题。为此,我想着重谈谈如何在当代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这种思想。我想应该有这样的三个关系。

首先是“素读”与“趣读”之间的关系。古代的素读确实是强调古朴简单地读,但决不是机械、枯燥、乏味地读,我们一定要区别开来。如果是一味地机械、枯燥、乏味地读,这样的读对学生是绝对不可能有吸引力的。如果没有吸引力,就谈不上阅读的效果。尤其我们现在面临的是现代的学生,他们较之古代的学生,兴趣、好奇心更强,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在原来质朴简单的素读中加上兴趣或者趣味。在读的要求上可以是简单质朴的,但在读的形式上一定要注意趣味性,要能真正地吸引住学生,让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想读。

其次是“素读”与“美读”的关系。“素读”强调阅读的简单化,强调阅读当中的直面、质朴,乃至强调一种纯粹的读。但是,我们又不能仅停留在工具或者形式的层面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将“素读”附之以灵魂,附之以美感。也就是,这种读是简单的、质朴的,但同时又应该是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它应该流淌着一种情怀,闪烁着一种艺术,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地陶冶其中、熏染其中,这也是实现“素读”在现时代价值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素的,但同时也应该是美的。

最后是“素读”与“活读”之间的关系。“素读”与多元解读的问题,其实也就是“素读”与“活读”之间的问题。“素读”强调的是一种阅读的原初心态,强调的主要是一种质朴的、直接地进入文本,走近作者,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互拥共鸣,但我们又不能以此来压制和禁锢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如果是这样,我们在现时代倡导素读,又会走向另一个方面,即忽略学生的个性,忽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本来是针对个性化解读过渡的走偏,我们也不能让“素读”走偏。素读的本意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纯粹的读,但是,不追求并不是不要。对于这样的理解,也可以是多元的、多向的。尽管最终应该归一,但是作为过程来讲,它还是开放的。这才符合当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要求。

笔者曾尝试过一堂诗词素读教学课例,取得了一点收获。我在课堂上展示李煜的《相见欢》,要求学生静静看看,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赏析古诗的问题。我只问一个问题:你们在读以下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字词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词的探究结果。学生众说纷纭,有的关注到这个“独”字,说明诗人是一个人到楼上去,很孤独,很寂寞;有的关注到“月如钩”,说是感觉很是凄凉;有的关注到“寂寞梧桐”;有的关注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还有的关注到“锁”字,认为表面是指深院的大门紧锁,其实是暗示作者的处境……最后,我再进行补充并总结,我们读书,读诗词,就是要耐下性子来好好品字,品词,朴素地读,“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此堂课上,我指导学生素读古诗词,从字里行间来体会诗人之情。同时,也是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细读,精读,静读,从文本文字中找寻感情的归依。

当然,我要强调,素读不是解读文本的唯一方法,这和深度解读、诗意解读并不是矛盾的、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或者说彼此之间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深度解读也需要“素读”,“素读”不是一种浅表层面的读,而是一种就果溯因的读。我们并不排斥别人的说法,也不是让全体语文教师都进行“素读”,而是要和其它风格的阅读方法进行互补。

参考文献:

[1]陆云峰.返璞与超越:现代素读的哲性追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7).[2]刘岩.让“素读”呈现本真的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6.[3]陈琴.唯“素读”经典让语文教学得大道[J].课程教育研究,2014.1.

第三篇:《语文主题阅读实验中主题的生化与拓展研究》阶段报告

《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中主题的深化与拓展研究》

阶段性成果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新课程改革七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由于阅读教学的功利目的过强,有效指导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小学生读书时间少,读书量普遍不够;课堂阅读教学仍以知识体系为主;对学生的阅读缺乏有人文意义的主题引领和深度指导,使阅读成为暂时性功利的短期行为。

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如何提高,是语文老师的长期关注点。借助于“新语文主题阅读”这一课题的整体构想和实践方法,探讨它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功能及辅助的方法、途径,是我们认为此总课题中最主要的研究目的。

“主题式读写结合”完全符合全语言教育的思想。古德曼(1986)最早给的定义是:“全语言教育是一种视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为整体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全语言教育提倡的是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授”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全语言教育的思想告诉我们,在语言学习当中让学生主导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语言学习的内容要宽广,不能局限于教材,语言学习的形式要多样,不能局限于课堂,要让学生用多种感官来学习语言。“主题式读写结合”不仅符合全语言教育的思想,而且使字、词、句、篇知识的学习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融会贯通,共同发展。

二、实验的目标

我们把“新语文主题阅读”的理论建构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各年级确定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比较来确定其辅助的功能的大小和主要着力点。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内化精神,了解实验进程,对实验效果和实验方式进行监测。鼓励实验教师多上“新语文主题阅读”网站,促进课题的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或班级的图书充实阅读量。定期开展以展示为主的活动。让教师通过阅读活动自身素质得到提升,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新语文主题阅读”,最终使学生成为渴望的阅读者、有吸收的阅读者、有思想的阅读者和终身的阅读者。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最后总结归纳“新语文主题阅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功能,分析、提炼出主要的几大方面的作用,确认辅助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途径,得到实践经验并推广。

三、实验的过程与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法。

我们注重批注试阅读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创新批注式阅读的实用模式。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完全实现了学生阅读时的个性化的体验,学生可以把自己阅读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批注下来,不受任何限制,批

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如下几点进行批注:

1、重点字词的理解;

2、优美语段的赏析;

3、给文章划分段落;

4、提出自己的疑问;

5、写出读后的感受;

6、由文本产生的联想;

7、思想内容、人物的评价;

8、语境的含义;

9、对文本的补充;

10、归纳内容和写作的特点。我们在课前三分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展主题式经典诵读。在“主题式经典诵读”中,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诵读后反刍的“鲸吞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经典,“吞下去”,背诵下来,快速记忆,高效积累。如《弟子规》、《三字经》。这些“吞下去”的经典,随着孩子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化成涓涓细流,不断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从中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成功之果。二是先理解再诵读的“蚕食诵读法”。要让学生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学懂了,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慢慢品味、咀嚼、体味、感悟。适合那些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篇目。如,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经典。三是不求内容同一的“鸟鸣诵读法”。这种方法,是围绕一个主题,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空间。

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2010年5月~2010年9月)申报立项,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7月)准备阶段:确定实验班级及负责老师;在实验班级推广“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教材;安排好语文主教材与辅助读物的教学衔接,确定各个单元教学中主题阅读的课时,制定各单元的辅助的大体要求和步骤、方法。使语文阅读教学与此套读物或更多主题课外读物的联系有章可循、有运行计划。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2月)实验阶段:利用三个学期时间进行实践研究,每个学期对每个年级的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对实践的方法进行反思、调整。对行之有效的办法和取得的效果及时总结成文,并在下一学期中推行。通过实践,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使“新语文主题阅读”的辅助作用最大化,辅助的方式更加合理,并形成经验性总结、论文或报告。

在这个阶段,我们共对如下问题进行了研究。

(1)“新语文主题阅读”辅助语文阅读教学的行为研究。

选出一批较优秀的老师对此课题的实验教师。在2010年春季,学校设立了5个实验班,为实验班师生学生购置了全套“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读本;实验班老师参加了黄田小学多次课题研究活动,认真学习和讨论,在本校召开研究会议两次,推出了三节实验课,效果很好。

(2)“新语文主题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辅助策略研究。研究和探索主题阅读辅助教材的日常课堂教学、学生课外阅读的操作策略、教学模式。

(3)“新语文主题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层面,和辅助功能的范围、程度研究。

(4)主题阅读和有效课堂教学相结合研究。

我们已经把批注式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师进行了把一个单元教材主题化教学的尝试,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将在以后语文教学中深入开展下去,同时扩大实践研究的范围。

第四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总结阶段:整理研究所积累的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结题。

四、实验的成效

(一)教师通过阅读活动自身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新语文主题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下教学,学校有一大批教师投入研究当中,在教法上,理念上得到提升,有两位老师的论文在宝安区获奖。

(二)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在阅读方面量和质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在写作上有很多的进步,两位同学在全国征文比赛荣获三等奖。

(三)学校通过阅读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在董事会的高度重视下,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原有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使得书香校园的学校“书香味”更浓了。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固东镇河头完小

赵 莉 二00九年十二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兴趣

习惯

质量

语文新课标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对阅读均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以各种形式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今天,我就这个“读”字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担心学生抓不住重点,不敢放手给学生去读,又怕学生读书占用了讲解时间,故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够充分,许多时候只讲形势不求实效,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以为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自悟,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读,而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就能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进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有时甚至能够表现出超常的

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例如,我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詹天佑不太熟悉,而且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了解,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因此,上课前,我先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网上搜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要求不懂的词语当堂查字典查词典,疑惑的问题多读课文,一节课下来,效果比较好。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习惯,在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读”的质量

1、教师要把握好“读”的度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指导的 “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读书贵在自悟自得,然而我们许多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深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而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当然,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成果报告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成果报告

金山镇北厂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呼声愈来愈高,而与其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近来来,上至中央教育决策部门,下至美术教育界及基层单位,都在为完善评价机制而努力,理论界已经有一定量的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建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为了实 现这一评价目的,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我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因此评价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努力创新。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本课题构建了多元评价的研究,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并给其他课程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的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观要由竟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经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评价观是教育观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通过尝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2、研究的目标

(1)建构多元化评价的操作方式方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实验对象 北厂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内容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抑,逐渐失结果记下来,而是要叫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也就是

说,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时,各方面素质的评价。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情况的评价。

2、实践能力:对基本技法、工具学习的评价方法。

3、新精神(个性的展现):对乐于想象、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方面的评价。

4、完善情感(人格的完善):对掌握自己的情感、适时释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美术可以使用画笔来展现学生的各种想法及心理活动,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5、合作能力:对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具备责任性的评价。

6、应用能力:对运用所学知识、所完成的美术作品,如何美化生活的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多元性的评价内容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评价观,它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

(三)研究的步骤

1、实验方案确定 2013.9——2013.10

2、实验实施阶段 2013.10——2014.4

3、实验的总结与评价 2014.5——2014.7

(四)研究的过程

1、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

为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及他们习惯的学习方法,在确定课题后,确定主题后让学生自主创造。

2、多元的评价的评价方式:

a.实作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b.过程评价,c.卷宗评价(个人卷宗、班级卷宗),d.合作能力的评价,e.展示与交流。

四、研究成果

教师积极总结提升,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一年来,共有6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

王建萍,2009年5月26日,论文《师生情感的升华——作文评语》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幼儿学习数学“五法”初探》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09年12月,论文《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朗读教学要注意层次性》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建萍,2009年12月,论文《孩子,妈妈是这样爱你》发表在省级刊物《云南教工》上。

五、研究的体会与后续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体会

1、负责实验的老师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课题研究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在实验过程中的量化测试、资料积累等方面都做得比较欠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多向兄弟学校老师、教科所领导虚心请教,自己多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探索。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起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没有把课题研究的具体职责落实到人,没能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因而常感到力不从心,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成果。

3、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村学生家长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也给课题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后续研究的设想

本课题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美术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的引导,从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进行研究,今后可以从绘画技能技巧、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进行研究。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阶段成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读”经典实验研究.阶段成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生活化研究》课题中期成果报告五篇

    《小学语文生活化研究》课题中期成果报告 一:营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1、 教室氛围语文化 教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空间,在课题实验中,尝试构建生活化教室环境,让桌椅凝聚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

    在教学中,即使是相同的课程,实施一样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师的语言存在差异性,也会产生异样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匮乏的教学课堂毫无生机,教学语言严谨科学的教学课堂是严肃的,而教学......

    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阶段报告[模版]

    《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 阶段报告 崔云希望学校 2013年6月 《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 阶段报告 崔云希望学校《有效教学实践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课......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悟” 摘要:语文素养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在新课改下,语文的课程要求全部都提高了,因为语文是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最重要的基础,所以我......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有效课堂教学论文奈曼旗青龙山学区中心校杨向明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我们青龙山学区中心校大力推进教学工作......

    汪世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素读初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素读初探 汪世东 (九龙坡区金凤镇小学 401329) 摘要:“精读”扼杀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酝酿新时代素读。素读是读者朴素地以沉静的内心与文本、作者、自己......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创新性是人的开拓精神的实质,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数学教育始......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的研究实验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的研究》 实 验 方 案一、课题的提出: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