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

时间:2019-05-15 15: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

——有效课堂教学论文

奈曼旗青龙山学区中心校杨向明

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是我们青龙山学区中心校大力推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效教学”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有效教学”的春风下重新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下面本人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 “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

1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记得去年我校在全学区教师公开课大比武中,有位教师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

2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还有位教师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教师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教师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这位教师还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松鼠 3

和小熊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又配上了欢快的乐曲,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两个小动物纯洁的友谊之中,听课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这也是我们语文有效教学的真谛。

第二篇: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提高有效教学》有感

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提高有效教学》有感

寒假是教师不断充电的时候。我认真读了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文章,的确收获很多。这里不一一叙述,就其中对我很有触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提高有效教学》来谈谈我的想法。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不断思考、不懈追求的目标。书中没有太多太深的教育理论,以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的案例诠释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使我受益匪浅。

简而言之,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表现为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全面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此也想谈点自己的思考与收获。

一、要重视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在课堂上他们才会乐于参与,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1.以精彩的开场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就像一本好书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在讲课伊始就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开头,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对于上好一堂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设计猜谜语、唱儿歌,打动人心的导语打破了以往单调,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教学氛围。

2.创新教学形式以保持学生学习的持久性。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小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老师教得千篇一律,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

3.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老师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参加竞争。比如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忆的方法好;在朗读课文时,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比谁的发言最有创意等等。

二、发挥主体作用,构建自主的课堂。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老 1

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学生不想学了或者学了没有进步或发展,那不管老师怎么教都是无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自己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老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构建自主的课堂,就是从尊重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

1.尊重学生需求,还学生权利。

所谓“自主”,最简单的解释是“自己给自己做主”。我们一直提倡“自主学习”,但在日常的课堂里,我们给学生多少“自主”了呢?事实上,我们的学生被护着、扶着、包办代替着。因此,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还学生权利。教学中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学生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学生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例如教学《军神》时让学生自主读第三、四节,启发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刘伯承此时心里会怎么对自己说?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勇敢。从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沃克医生说他是军神,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利用对话较多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发挥其独立精神,奇迹就会出现。

2.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立体的,远比老师教给他们的丰富而深刻,他们的感受是独特的,他们也赋予教材以新的含义,提升了教材的价值,体现了教学的现实意义。整个过程,老师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既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及时把握生成,构建灵动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在把握学生动态生成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固东镇河头完小

赵 莉 二00九年十二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兴趣

习惯

质量

语文新课标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对阅读均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以各种形式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今天,我就这个“读”字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担心学生抓不住重点,不敢放手给学生去读,又怕学生读书占用了讲解时间,故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够充分,许多时候只讲形势不求实效,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以为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自悟,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读,而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就能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进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有时甚至能够表现出超常的

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例如,我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詹天佑不太熟悉,而且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了解,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因此,上课前,我先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网上搜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要求不懂的词语当堂查字典查词典,疑惑的问题多读课文,一节课下来,效果比较好。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习惯,在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读”的质量

1、教师要把握好“读”的度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指导的 “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读书贵在自悟自得,然而我们许多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学生,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深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而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当然,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效渗透劳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有效渗透劳动教育

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事实上再看看我们周围:小学家长到校替学生值日,初中生擦不干净玻璃、扫不干净教室、衣服不会洗、起床后不叠被子等等,有些家长教育子女流行这样一句话:“你只管学习,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管。”这些现象显示: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技能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和盲区,存在的问题很突出。劳动技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就中学阶段而言,劳动技能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现有的学科教学中具有许多“劳动技能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它不仅体现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而且也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从课文与现实的对比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意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劳动技能渗透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挖掘潜在的劳动技能教育材料,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根据教学实际及中学阶段劳动技能教育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要合理分解劳动技能教育内容,将有关知识点分配到教学的不同阶段;结合劳动技能教育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

二、在各个教学内容中进行劳动技能渗透教育

一是在课文教学中穿插劳动技能教育。教材中有大量可以应用在劳动技能教育方面的素材。伟大的领袖朱德同志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就阐述了他从小参加劳动对他终生的影响,从正面强化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观念。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鄙视劳动、没有劳动技能的危害性。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节选自明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描写了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范进。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由于无劳动本领,四体不勤,鄙视劳动,导致不会营生。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中举后,又一步登天。笔者在讲授到这里时,总会不失时宜地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范进如果没有中举,他的命运如何?”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来强调重视劳动、拥有劳动技能的重要性。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不同的是,“身材高大”的孔乙己的结局是“连秀才也没捞着”,学会了“窃书”,被打致残,在穷困潦倒中饿死了。

二是在写作训练时渗透劳动技能教育。如每年举办一次“五一劳动节”的征文活动,开展“劳动与成才”、“假如没有劳动”、“记一次劳动”、“劳动最光荣”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成才观。可供写作练习的劳动教育题材很多。可以在学生参加劳动后进行专项写作竞赛,撰写有关劳动的文章。结果,学生写出了《劳动是苦的,心是甜的》、《劳动节的战斗》等习作。这样,学生们在写作彭练的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劳动教育。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华侨小学

汤艳梅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财务投入,取得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言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这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盼。作为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创设和谐优美、有序的教学环境

和谐优美的教学环境,既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良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广大师生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时刻感受到置身其中的幸福和喜悦,从而对工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它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创设和谐优美、有序的教学环境,首先是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 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新的教育观倡导师生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中实现对话和交流,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主动探索的潜能就会得以充分展现,这一观念现在已经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放,合作交流的形式屡见不鲜。其次要建立“严而有格、活而不乱”的教学常规。陶行知就讲过:“教育儿童,应当严格的地方便须严格,应当放任的地方便须放任。⋯⋯太放任了,虽是赋予自由,不免溢出范围。”因此,学生的个体行为必须限定在大家共同遵守的纪律范围内。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的不持久性,要求教师要有调控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要把学生的行为集中到教师规定的活动中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做好课前预习,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在教师讲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要求对 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不懂的字、词、句要查字典、查资料并作标记,感到疑惑的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来交流探讨;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结合课后的习题多加思考。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笔者课前对学生的预习要求为(1)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词义;(3)思考阅读提示的习题。

三、明确教学目标,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导向作用。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要紧扣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都要总结分析为什么?这样设计学生可以学到什么?还需要什么?真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明确,是指目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需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需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如一位教师在教“给予”词语时,她把词语板书完后,指着“予”这个字问:同学们,这是一个什么字?学生沉默了一会儿说:“是一个生字!”、“是一个和“矛”很像的字”,“是一个多音字!”。教师要的答案是“一个多音字”,而学生恰巧不能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绕老绕去。表面上课堂是开放的,能体现师生互动,但实际上有效的时间就在这一问一答中浪费了。其原因,是所提的问题不具体,指向性不明,因此出现了上述费时,费事的低 效现象。在教学中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吗?还有一个读音你们会读吗?”学生很快能进入状态,轻而易举地掌握这个多音字。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阅读课时,不做任何要求,盲目地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依然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盲目没有目的的读,是一种低效的读,已经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此观之,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要来定。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四、课堂教学必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同样的课文,同样的目标,不同的方法肯定会有不同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死气沉沉的课堂效果肯定没有活跃融洽的课堂效果好,创设新颖的课堂肯定要比平凡单调的课堂效果要好。而且学生情况也不同,如有的学生希望听到知识容量大的课,而有的学生就喜欢老师“吹牛”,将知识贯穿于轻松幽默的语言中。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课堂模式是老师根据教学参考文献和课后的习题来设计。学生听老师讲或学生读文本后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的目标是把固定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师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因为考试答案很标准,且责任重大。而现在则提倡多元解读。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任意解读。老师怕伤害学生的积极性或自尊,基本都是鼓励。即便是说错了,也用差不多的话搪塞,或不置可否的态度,形成了一种只要说就有道理的定式。但这不并不是说语文的问题回答没有规范性。有些知识点学 生必须是要会的,比如修辞的表达作用是一定要规范回答的。

课堂教学应该讲究“序”,但又没有固定之“序”。只要教师们“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具有灵活应变的课堂调控能力,完全可以设计、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程序,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记叙性文章可以采用讲授法,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编演课本剧中学习课文,有些文章也可以采用故事会、辩论会等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五、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了公民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虽然现在语文界对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谁也无力阻挡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那快速而有力的脚步。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多次利用性、便捷性、美观性、大信息量等优势。它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最好帮手。不仅在教学中教师要使用,而且要教会学生使用。

网络的出现给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好处,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而恰当地利用这一资源。它们能够给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关键是要理解一句话:“运用要恰当。”目前它只能是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过分依赖多媒体,阅读课就缺少了语文阅读的“原汁原味”。例如,在欣赏、了解诗歌、散文作品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讲解比较空洞、枯燥,缺乏气氛,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教师们可以通过播放朗读带,并用多媒体微机播放一些诗 歌里面出现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物象的展示和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如同步入诗歌的意境,去领略诗歌中的诗意。通过多媒体微机的教学,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教学,老师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用简约有效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掌握和运用有效地课堂教学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中的“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1 昨天下午,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成员一起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研究讨论。首先,我们对这次的期末考试做了一个总结回顾。从考试情况......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1 今学期我担任六(1)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15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总结1 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

    读《小学语文有效学业评价》有感

    读书心得 在打开《小学语文有效学业评价》这本书的正文之前,我读到了一段话,教学离不开评价,没有评价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我觉得很有道理。教学评价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悟” 摘要:语文素养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在新课改下,语文的课程要求全部都提高了,因为语文是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最重要的基础,所以我......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情境导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情境导入 冯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部电影、一本书,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观众、读者,让你非看不可。做事如此,讲课亦如此,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导......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也面临着一系列改革,而识字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阅读策略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阅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了“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丰富的积累”。朗读感悟直至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