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3-5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19-05-13 04:0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3-5 Word版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3-5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篇:【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3-5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5彭德怀印象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阿訇(hōnɡ)

.B.劈柴(pǐ)

.C.簇拥(cù)

屹立(yì)

缴获(jiǎo)

盛筵(yán)

栖身(qī)

.幅度(fú).

漂泊(bó).鲜血(xuè).跻身(jǐ).引擎(qínɡ).

澎湃(pài).缔约(dì)

.D.木槌(chuí)

摩擦(cā)

..解析 “跻”应读jī。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上海取得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有一些因考分低于协议所规定的分数而未被录取,招生部门借此表示,自主招生绝不是对人才降格以...求。.B.在过去的30多年风云激荡的改革历程中,中国青年释放出无限活力和创造力,一次又一次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书写了青春的壮美和祖国的辉煌。....C.中国小说史上的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不容置喙的。....D.“敬鬼神而远之”的理解和翻译各家基本一致,解说或结论更是众口一词,均认为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这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解析 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应改为“毋庸置疑”。答案 C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合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却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

B.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但是奇怪之处在于,它虽然是

小众的艺术,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

C.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明确表示,要禁止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D.恒春是台湾岛的最南处,一如其名,四季如春,几无冬天,这里的气温是台湾一月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

解析 A项,最后一个分句缺主语。C项,不合逻辑,可在“禁止”和“取缔”之间添加“和”之类的连词。D项,删去“的气温”,且将“一月”改为“一月份”。答案 B 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不超过15字)(6分)中国是美国的债权大国,持有的美国外汇总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美元的国际汇率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限制,而汇率直接影响到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恢复情况。美国希望中国增加进口,使美国的产品可以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对美国仍有一定的依赖性,中国内需水平还不是很高,消费质量远远落后于美国,中国希望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能够保持稳定,不要出现通胀和贬值的问题,以便保护在美国的金融资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压缩语段题,要注意所给语段的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压缩方法。本题所给语段属新闻文体,压缩时,必须抓住新闻对象(中国和美国)、主要事件(经济方面)、事件的结果(互相依赖)进行压缩。

答案 示例:中美双方经济相互依赖。(或中美经济利益共荣共损。)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彭德怀印象》第4~9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这几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彭德怀的军事才能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几段文字介绍了彭德怀多方面的情况,重点讲了他的军事才能。注意要结合具体内容回答。

答案(1)在军事演习中,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2)处理重大问题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大将风度。急行军到敌占区就好像是到乡下去郊游一样。(3)镇定自若,不顾个人安危。面对敌人的悬赏缉拿从容不迫,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

6.如何理解“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句话表面上是矛盾的,但两个“忙”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答案 “不急不忙”是说彭德怀在处理各种问题时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忙碌”则说明他为了革命工作不辞辛劳。

7.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从选文中找出一例,分析其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了山顶。

8.最后一段的第三句话似乎是闲来之笔,你如何理解?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用:不仅表现出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这处细节表现了彭德怀节俭的优良品质,表达了对彭德怀的无限赞颂之情。启示:写作尤其是写人的文章,要打磨细节,小中见大,质朴细微之处显真功。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王伟力:用电影打开盲人心目

人民网记者 张海燕

“电影开始了,这是一部美国科幻影片。一位科学狂人,在一个海岛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了真正的恐龙,想通过开发旅游来赚大钱。屏幕出现片名——侏罗纪公园。黑漆漆的夜间,树梢来回摆动(画内音:飒飒的风声,间杂刺耳、尖利的金属滑动声„„),在空中有一个巨大的箱子在移动„„”

在北京北海边的一个简陋的四合院内,每个周六都会响起这样一个特殊的声音,一位头戴耳机,手持麦克风的中年男子正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方寸银幕内的世界,而他的那群特殊的听众都安坐在座位上,或偏着脑袋,或低着头,徜徉、沉醉在奇妙的光影万花筒中。

这位电影讲述人叫王伟力,大家亲切地叫他大伟,他的沉醉在电影世界中的听众是一群眼中没有光明、没有色彩的盲人„„

2004年的一个夏夜,大伟、妻子郑晓洁和一对儿盲人夫妇在自己家看电影《终结者》。身边的盲人朋友不时问大伟剧情进展什么的,大伟就说:“我从头好好给你讲吧。”电影放完了,大伟也讲完了,身边的盲人朋友头上、脸上满都是汗水,却好半天还一动不动。等缓过神来,这位盲人朋友激动得一把把大伟抱了起来,还转了好几个圈儿,他第一次被电影这种神奇的艺术震撼了,眼前好像打开了一扇窗,里面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大伟和妻子郑晓洁一商量,觉得办一个专门给盲人讲电影的影院非常有意义。于是,2005年上半年,在多方准备和筹措之下,“心目影院”正式面世。

大伟和妻子郑晓洁都还记得第一次给各个盲人朋友打电话通知看电影时的情景,“他们大多非常惊讶,说:讲电影?那太好了„„”而第一场电影下来,大伟问盲人听众们的意见,“他们只含糊地说好”,“下次开演也早早地过来”,可大伟知道“肯定有不好的地方”。

为了把电影讲得更生动,盲人更爱听,大伟还经常给健全人做体验盲人的游戏。比如,让健全人蒙上眼睛坐在心目影院里,跟盲人一块儿感受电影,蒙上健全人的眼睛让他们在院子里走,尝试盲人的日常生活„„大伟说:“我们健全人在体验盲人,过盲人式的生活的时候,只感觉到害怕,觉得没有了保护,每一步都是危险的。你最熟悉、最可信赖的人领着你,你都会觉得,万一他没看见,我踩到坑里怎么办”,“体验盲人是为了了解他们心里的感受,在这个前提下去想,去体会,你才能更好地为盲人讲电影。”

也许有人认为盲人看不见,可以摸啊,讲电影似乎不太重要,但大伟不这么认为,“电影涵盖的东西很多,浓缩的内容也很多,通过讲电影,盲人就能获取好多他所触及不到的东西,比如花儿是怎么盛开的,火车开动起来是什么样子„„我们健全人可以用视觉去描述、去诠释的东西,盲人都没办法获知„„”慢慢地,大伟的电影越讲越生动,“心目影院”的听众也越来越多。

也许电影展示在盲人“眼前”的还远不是一朵花儿的绽放,一簇火光的灿烂,电影改变了并丰富着每一个听电影的盲人的生命。

盲人对事物的了解是局部的,是从自我出发的,而大伟要做的恰恰是这样一件事情:用自己的努力来弥补盲人们视觉上的缺陷,帮助他们理解以健康人为主的社会生活,让他们离现实社会越来越近,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参与到社会当中来。

随着一场场电影讲下去,随着一个个故事形象渐渐深入人心,当然也随着大伟、郑晓洁“苦口婆心”的教导,盲人听众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爱洗澡了,穿着也更整洁了,衣服颜色搭配更和谐了,听电影也更投入、更专注了,很多好电影片断成为电影迷津津乐道的内容,大家还相互“攀比”,看谁记的情节更多,细节更详细„„盲人听众陈国乐说:“以前只是向往电影,但是都不敢想象„„(心目影院)拓宽了我的视野„„”

面对这样可喜的变化,大伟、郑晓洁很欣慰:“其实对我们来讲,他们能跟着电影去激动,跟着电影去兴奋,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9.文章以大伟讲述电影的声音描写为开头,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一段描写的确很精彩,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让人有赶快读下去的冲动,而这正是这一写法的作用之一。此类试题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

答案 在内容上写出了大伟讲电影的方式和讲述的生动;在结构上照应标题;先声夺人,引起读者兴趣,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10.本篇人物通讯可分为四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内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读完全文后,对通讯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题干中又已指出“可分为四部分”,根据这个就可以把通讯划分清楚,而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就容易了。

答案 第一部分:引子,引出所要报道的人物——给盲人讲电影的王伟力。第二部分:第一次为盲人讲电影(“心目影院”成立)。第三部分:声音描述中的光影魔力。

第四部分:盲人的生活、生命因电影而改变、丰富。11.“讲电影”给盲人听众带来哪些变化?请分条概述。(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找到有关盲人听电影的感受的直接描写和与此相关的“大伟”间接的叙述,然后进行归纳。要求学生要对文章有整体把握,然后提取并整合相应信息。

答案 获取好多他们所触及不到的东西,改变了他们对社会的态度,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12.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请根据本文的内容,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谈谈你对记者报道大伟讲电影的认识。(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个题目是个探究题,有两点学生要细审:“新闻价值”这个角度,“大伟讲电影”这个内容。要结合这两点去探究。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它的特点是时代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答案 宣传大伟的先进事迹,突出时代精神,呼吁社会关注盲人群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第二篇:高中语文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4 第四章特写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四章 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本章说明

教学目标

一、了解特写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体会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二、把握人物特写、场景特写的不同特点。

三、把握人物特写、场景特写的写作要领,尝试写作新闻特写。

教学设想

“知识导引”部分关于特写这种体裁的相关知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主要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点拨、指导。指导时,要注意援引课内外的实例,不要灌输太多的术语。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典范的特写精品,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从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紧扣特写的写作特色来组织教学。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抓住了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时的几个细节,表达了广大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并出色地展现了毛泽东平易近人、朴实诚恳的形象。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像国民党的舆论封锁和歪曲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笔下的毛泽东形象。其次,作者作为中共地下党员,一方面要为毛泽东来渝的诚意作宣传,一方面又要应付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因此在写作时,她尽量客观、冷静,不表露自己激动的心情,但在某些场面的描写中还是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激动和兴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隐藏的情感。再次,为了传达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形象,作者敏锐地捕捉了几个细节,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细节,讨论其表达效果。

《梦碎雅典》也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描写了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她的身上有着似乎永远摆不脱的宿命,但她一次次站在起跑线上,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奥林匹克永不言败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奥蒂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这篇文章以情动人,作者的情感由同情、悲壮开始,升华到赞扬、敬佩,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另外,细节描绘、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背景材料的巧妙穿插,也都是课文最突出的特色,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漫步在无人区》是一篇场景特写。作者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氛围。出色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的真实记录是课文的主要特色,教学时要抓住这两个特点把握主要内容。

课文教学完成后,建议老师用一堂课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关键是引导学生比较新闻特写与一般的人物特写及场景特写的不同,认识新闻特写的新闻属性。相关资料

“特写”这个名称取自于电影学术语,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或放大的新闻体裁。人们对特写的体裁归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把它视为消息的一种,称为特写性消息,还有人把它等同于通讯,称为特写性通讯,我们更愿意把它看做与消息、通讯并列的新闻体裁。因为它兼具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讯比较接近,而在报道的迅速、及时方面则与消息相同。

特写的出现,与电台记者的现场报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早期的新闻报道中,文字记者更倾向于对某一事件或者状态进行来龙去脉的把握;而电台记者则善于将他所看到、听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到、感受到的一切,用最鲜活的语言予以记录和讲述。这种报道方式体式灵活,较少约束,可以随时插入对新闻现场或者被报道主体的细节铺陈,大大增加了报道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因此为文字记者广泛采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新闻体裁。

美国丹尼尔·威廉森教授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说:“特写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那么,除了新闻作品的共性之外,特写还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呢?

其一,截取横断面。特写选材的时空跨度小,不注重表现人物或事件的全貌,也不仔细叙述人物成长或事物发展的历程,只是抓住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或者一个瞬间,进行充分的展开。这就需要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加以认真描绘。

其二,写作主体的适度参与。

新闻的写作强调客观性,注意以事实说话,要求记者只是充当旁观者和传达者的角色,但特写的作者常常冲破这种限制,适度参与进事件或场景中。有的作者在新闻事实中适当融进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比如《梦碎雅典》的最后一节:“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这是一句点题的话,是作者直接站出来发表的评论。更有作者将自己作为一个被观察的对象列入事件中,或者直接描写自己的体验,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在必修教材第一册中学过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通篇描述的都是自己参观奥斯威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主观色彩很强,却使读者获得了更强烈的认知。

其三,适度的文学手法。

新闻特写要表现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镜头,不仅要用客观的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这就需要通过文学手法来描写景物、场面和人物形象。把文学手法融会进新闻采写之中,既保证了新闻的准确性,又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增强了感染力。但是特写又不同于文艺创作,它的前提是事件的真实、客观,所以又有个“度”。对人物的描写,多用白描或细描,重在突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揭示内心世界。比如《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一文写道:“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个来自乡野的书生。”这里,作者通过对到达重庆的毛泽东的动作、衣着的描写,客观表现了这位伟人的平凡朴实,从而使国统区的人民对这位被国民党称为“匪首”的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能有真实的、正确的认识。

新闻特写的场景描写,常常抓住那些能体现内蕴的有特点的细节,着力点染,为表现主题服务。《漫步在无人区》一文一上来就有一些细致的场景描绘,比如:“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一切都静止不动了。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这些景物传达出一种可怕的寂静,渲染了战争的恐怖。

新闻特写要形象地“再现”“瞬间”的“镜头”,增强直观的视觉效果,就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的细节描写。细节的选择要注意突出人物、事物的个性特征。还是《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中,作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个富有意味的细节,形象地传达出毛泽东的朴实。

其四,结构的灵活性。

从结构特点看,特写写作灵活自如,无一定之规,因此结构松散,变化无穷。西方新闻界认为,“特写文章就是讲故事”,“怎样能使读者对你讲的故事感兴趣就怎样写”。用“文无定法”来形容特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再恰当不过的。新闻写作教科书在介绍特写的结构形式时,也讲到倒金字塔式、时间金字塔式、华尔街日报体、连续对话式等几种,但在实际写作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中,记者并不受这些形式的束缚,往往根据需要自由伸展。

9.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教学指导

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是六十多年前那个秋天里最大的新闻,举国瞩目。据说当时有一百三十多位中外记者前往机场报道,本文作者子冈时为《大公报》记者,也参与了这场新闻报道。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抓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客观展现了毛泽东这位朴实无华,对豪华的官场生活极不适应的共产党领袖形象,使国统区的人民对这位被国民党称为“匪首”的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能有真实的、正确的认识。

在当时的国统区,有三份比较有影响的报纸,一是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一是共产党的《新华日报》,一是立场较为中立的《大公报》。对于毛泽东到重庆参加谈判这一重大事件,《中央日报》秉承蒋介石的指示采取低调淡化处理,妄图缩小影响,而《新华日报》则浓墨重彩,积极开展宣传。《大公报》虽然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但是他们真诚地呼吁和平,希望避免内战,所以在他们最初的报道中,充分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欣喜之情。像当时的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应该是他们对毛泽东来重庆这一事件的基本立场。

本文充分体现了《大公报》这一立场。一上来课文充分渲染了喜悦的情绪:在九龙坡飞机场迎接毛泽东是“一种新的体验”。接着,作者阐述了这一事件的意义所在:这是一个喜讯,是“祥和之气的开始”,它会给人民带来和平自由,它维系着“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这个意思在后边也多次提到,并进一步阐明此事件对于世界的意义,比如:“于是他们做尽姿态被摄入镜头,这个全世界喜欢看的镜头。”“做世界所关心的一次胜利与和平的握手。” 接下来的部分主要涉及两个场景,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机场的欢迎场面;一是在张公馆的面对面采访。

毛泽东来渝这一事件引起了记者的新闻战,当赫尔利大使的专机抵达时,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这架飞机。子冈细致客观描绘了这一场景:警卫在维持着秩序,美国的记者“像打仗似的,拼着全力”来捕捉镜头,塔斯社的社长普金科会心地笑着迎接自己的老朋友。更引人注意的是,在场的“中国摄影记者不多”,作者评价说,这“强调了国际间关心中国团结的比重”。真的是这样吗?实际情况是国民党力图用新闻封锁降低毛泽东赴渝这一事件的政治意义,因此在驻重庆的各国记者几乎全部出动的情况下,虽然重庆有几十家报纸和通讯社,还有一批外地报纸驻重庆的记者,其人数远远超过外国记者,可是到机场采访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作者客观描述了这个现象,实际上却暗含着对国民党当局欺骗伎俩的揭露。

当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出现在飞机舱口的时候,“掌声和欢笑声齐作”,而前来迎接的几位大人物,也“以极大的安定来迎接这个非凡的情景”。这个场面的描绘,似乎暗示着人心所向。对于毛泽东来渝的意义,作者又一次作了强调:“这个在9年前经过四川边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战首都的土地上。”这句话巧妙地点明了国共两党过去的关系和今天所面对的局面,使事件本身顿时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描述场景的同时,子冈不忘把自己的“镜头”对准毛泽东。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在她的描绘中,这个人物衣着很普通,相貌很平凡,有一口陕北口音,面对这个热烈的欢迎场面,他似乎有些不适应,反复地重复着“很感谢”这三个字。随后,子冈敏锐地捕捉到两个细节:“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两个细节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朴实,传达给读者一个真实、可信的领袖形象。36年后,子冈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作为一个白区的地下党员,在长期热烈的向往之后,终于平生第一次,却又是在敌窟中见到自己的领袖──这种复杂的激动之情是难以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须抑制的,因为我的身份是国共之外的‘民营’报纸记者,新闻第二天就得见报,何况还得通过国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民党的检查!所以,我只能借助于敌后广大民众渴望和平的心情在字里行间轻轻跃动,来吐露自己深藏心底的兴奋和担忧了。”

在机场热闹的欢迎仪式之后,子冈“像追着看新嫁娘似的”,跟随着车队来到毛泽东暂时小憩的张公馆,与毛泽东有了面对面采访的机会,从而有了更新的观察和认识。

她首先捕捉到一个细节:“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选择这样的细节,暗含着深意,正如作者所说:“在国民党反共宣传中,一向把中共领导者形容得如洪水猛兽,或者粗野非凡。于是我在新闻中特别写到毛主席在张治中公馆中广漆地板客厅里的拘谨行动,甚至打碎了一个盖碗茶杯。‘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我写道。让大家看看,这位革命者是来自民间的一个读书人,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接下来是直接的采访。子冈向毛泽东询问在谈判中将从哪些问题谈起,他回答说:“这一切包括在民主政治里了。还要看蒋先生的意思怎么样。”这句话有理有节,既暗示了和谈的基础是民主政治,同时表明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和谈成与不成,还要看国民党的态度。这些话显示出毛泽东有备而来,对未来的谈判胸有成竹。

这是一个朴实,然而却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文化素养的共产党领袖形象,子冈通过自己的客观描述,彻底击破了国民党的歪曲宣传。

思考与探究

一、在作者看来,毛泽东到重庆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认识。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会带来中国和平的喜讯,是“祥和之气的开始”,它维系着“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这个意思在后边也多次提到,并进一步阐明这一事件对于世界的意义,比如:“于是他们做尽姿态被摄入镜头,这个全世界喜欢看的镜头。”“做世界所关心的一次胜利与和平的握手。”

二、阅读课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毛泽东有着怎样的精神气质,课文是通过哪些细节体现这一点的。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出色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这是一个朴实的、乡野读书人出身的共产党领袖形象。这主要是通过以下细节展现的:“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

三、尝试把文章改写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消息,然后比较消息和特写的不同之处。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改写实践,把握消息和特写的不同点。答案略。

相关资料

一、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舆论宣传(张小满)

8月28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这一惊人的消息震动了“假戏真作”的国民党蒋介石。国民党随即调整宣传方针,确定宣传重点,把握宣传基调。

第一,配合蒋介石确定的三项谈判原则,大力宣传所谓的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政令军令必须统一于国民政府;以中国统一的障碍在于有武装之政党攻击诬蔑“共产党就是要枪杆子”,是恃其武装向中央要地盘,不肯让步;宣传“共产党对谈判没有诚意”,反对还政于民等等。1945年9月3日,蒋介石在《庆祝抗战胜利对全国同胞广播词》中提出:“只要是在革命建国的最高原则三民主义不致动摇,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法统不致紊乱的前提之下,一切问题,无不可以推诚相与,方能求得合理、合法的解决。”“我们要完成国家的统一,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唯一的前提,是要我全国军队国家化,在我国领土之内,不可有私人的军队,亦不再有任何一党军队;唯有军队不受个人权利、一党私见支配,而后国家的统一,乃有真正确实的基础。”说得振振有词,冠冕堂皇,目的就是要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统一于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这是宣传的基调。

第二,对谈判采取低调淡化处理,尽量缩小毛泽东赴渝的影响。毛泽东亲临重庆,震动了全国,震动了世界,是轰动性新闻。驻重庆的外国记者纷纷发出专电,报道毛泽东抵渝盛况。毛泽东所乘飞机到达九龙坡机场时,驻重庆的各国记者几乎全部出动,而重庆的几十家报纸和通讯社,还有一批外地报纸驻重庆的记者,其人数远远超过外国记者,可是到机场采访的却只有少数几个人,有的还是《新华日报》约来的。国民党力图以新闻封锁减低和缩小中共中央的政治影响及毛泽东赴渝的意义。对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中央日报》的宣传方针是:“报纸不发表社论,不写本报专访稿,新闻发布一律采用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稿。有关谈判的报道,要登得少,登得小,版面不要太突出,标题不要太大,尽量缩小此事的影响,不要替共产党制造声势。”因此,《中央日报》关于谈判的报道很少,采用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稿也力求简单,并排在不重要的地位,就是蒋介石与毛泽东会谈的消息,也只是在国内要闻版中用两栏标题刊出,不摆在显著地位,从而使报纸版面显得“冷冷清清”,这与最初对“邀请电”的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国民党的宣传相反,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伊始,中共方面便掀起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高潮,中共根据形势和谈判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确定宣传方针和重点报道内容。

第一,大张旗鼓宣传毛泽东赴渝的重大意义,继续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8月28日晨,《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即将赴渝的预告消息。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的当天下午,又专门发出了号外《毛主席今天到重庆》。这一惊人的消息震动了山城。毛泽东一下飞机,就向记者发表了书面谈话,表明中共的主张和愿望。《新华日报》对此作了详细的报道,并发表了《欢迎毛泽东同志来渝》的社论。中共掌握的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突出报道。重庆各报刊竞相刊登、转载报道毛泽东抵渝盛况。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对宣传报道工作极其重视,到达重庆的第二天,即8月29日,他把《新华日报》社的负责同志召集到桂园开会,研究确定谈判期间新闻报道问题。毛泽东亲自参加。周恩来“指示:我们的记者要和各报的记者交朋友,把主席的活动情况和我们的主张都要及时地报道出去,要防止敌人扣压稿件,把问题考虑周到。我们的主张是一定要说,但言语不要生硬,讲究方法,不要刺激对方。他们的报纸不登,我们不管,我们一定要登好,要快些”。是日夜,忙碌一天的周恩来、王若飞又举行茶话会招待各界人士,介绍、说明中共的主张和要求,紧锣密鼓地展开宣传工作,力争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毛泽东专门谈了宣传报道问题,指示《新华日报》“不要对我报道太多,不要突出个人,有些活动不必见报,可多登些人民来信”。遵照这一指示,《新华日报》贴近实际,以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角度作切入点,刊登了大量人民群众来信,其内容:一是表达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欢迎、爱戴和祝福;二是表达对中共政治主张的拥护和赞成;三是希望国共诚恳商谈,和平解决问题。《新华日报》社的同志撰写新闻,发表评论,正确有效地把握舆论导向,着力宣传毛泽东赴渝的重大意义。毛泽东赴渝谈判本身已表明了中共力量的强大和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的问题,要没有共产党的过问是不行的。”再者,中共宣传的声势越大,国内外对谈判越是关注,势必造成一种声势,形成强大的力量,对于国民党蒋介石不能不是一种震慑,使其不敢轻视和敷衍谈判,不敢不顾及国内外的影响,不敢不保证毛泽东的安全。

第二,大力宣传中共对谈判的诚意,坚持谈判一定成功,并以适当方式向外界介绍国共冲突的真相。谈判伊始,中共提出了11项提案,国民党也作出复案。通过几次商谈,已表明双方的主张和要求相距甚远。中共也意识到谈判将不会有太乐观的结果,但可以趁此机会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向各界人士表明中共热爱和平的强烈愿望,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周恩来对于新闻宣传不仅高度重视,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参与。谈判之余,毛泽东及中共代表尽可能会见和接触各界人士,详尽地介绍和阐述中共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基本方针,大力宣传中共对谈判的诚意,始终坚持谈判一定成功的态度。毛泽东在许多场合一再表明:“明知谈判困难很大,还是要谈,因为人民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团结。所以,中共应该尽力地争取和平,争取团结,为人民利益必须这样做。”

9月13日,毛泽东在首次举行的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说:“全国人民希望和平,我到重庆来尽一切努力以达到和平。我们共产党人希望会谈将有良好的结果,使中国能由抗战转到和平建设的时期。共产党竭力避免与国民党军队之间冲突,自许多地区后撤,避免冲突的危险,但将继续与伪军作战,因为敌伪军依然攻击我军,并重占许多城市。”周恩来也强调说:“共产党军队应接受所在区域内的日军投降。蒋介石不允许我军在一定地区接受日本投降,则是不公平的。”毛泽东、周恩来光明磊落地表明了中共的态度和立场。这期间毛泽东与各界人士的接触中,在一切场合的谈话都是围绕着人们关心的和平主题,他强调说:“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错的。”他的那种“断然截然的口吻,使大家非常信服中共对和平的决心”。当路透社记者问:“假若谈判破裂,国共问题可能不用流血方法而得到解决吗?”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相信谈判会破裂。在无论什么情况下,中共都将坚持避免内战的方针。”中共坚持和平民主的方针,表现出对谈判充满信心的态度,击破了谈判之前国民党多次散布的中共无意与政府谈判解决纠纷的诬蔑,使中共力争和平的诚意充分显示于天下。尽管中共对谈判的前途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了两手准备,但是坚持谈判一定成功的态度,顺应了民心民意,这既是中共的愿望,也是斗争策略的需要,从而推动了舆论向有利于中共方面发展。

第三,针对国民党的歪曲和误导宣传,及时把谈判中存在的问题、中共做出的让步以及国民党的有意拖延等予以披露。国共谈判之初曾约定,在没有结果的时候不向外界公布和介绍谈判情况。然而人们对和平的期望使谈判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热点。国民党含沙射影地大谈军令政令统一,影射中共恃其武装向中央要地盘,诬蔑中共对谈判没有诚意。《新华日报》不断接到读者来信,要求公布谈判进展情况,重庆各阶层人士也经常询问谈判结果。一时议论纷纷,甚至传出了国共谈判濒于破裂的消息。为了公开阐明中共的政治主张,澄清事实,中共代表团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介绍谈判情况,说明目前谈判尚未达成协议的症结所在,并向外界表明,为了顾全大局,中共“苟能求全,不惜委曲”,已作出重大让步。对于国民党大肆宣传的军令政令统一,明确表明中共的看法。毛泽东接见《大公报》记者时指出:政令军令统一是必要的,“然统一之政令军令必需建于民主政治之基础上。只有包括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代表人士之政治会议,始能解决当前国是,民主统一联合政府始能带给全国人民以幸福”。9月21日,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周恩来频频活动,向文化、妇女、产业、新闻各界和各党派、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介绍谈判情况,“指出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的责任在于国民党”。在整个谈判期间,国民党对谈判低调处理和在和平问题上名不副实的宣传,使人们对谈判的关注很难从国民党的舆论宣传上得到了解和满足,人们望透纸背,感到失望。报纸宣传避开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其作用和价值便会大大降低,势必要受到冷落。人们把对事态发展的新闻关注转向共产党的报刊,以致于影响了国民党报纸的销路,引起国民党内报人的重视和反思。《中央日报》社长胡健中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对重庆谈判的消息登得少和登得小,也不是办法,最近《新华日报》的销路多少?我们的报纸销路多少?这样拖下去怎么办?我们不能领导这个时代是危险的。”消极的方针使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受到冷落,陷于被动。与此相反,中共通过广泛宣传,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理解和同情,普遍认为,中共不能再有让步,若再让步,不仅是中共的损失,且将是全国民主力量的损失。正是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在谈判中断五天后,主动提出恢复谈判。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节选自《论重庆谈判前后国共双方的舆论宣传》,《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二、一篇运用“客观报道”手法的典范之作──《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赏析(黄惶)《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我国著名女记者彭子冈的一篇代表作。这篇著名的特写发表于1945年8月,曾经轰动大后方。有人将此作与作家方纪所写的追述延安各界在延安清凉山机场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送行的著名散文《挥手之间》并称姊妹篇。此誉实不为过──尽管子冈本人谦称:“我很惶恐,实不敢当。”

要说这篇特写在写作艺术上给我们的启迪,那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恰当而娴熟地运用了“客观报道”这一高妙的宣传策略,在字里行间巧妙地表达了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机智地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检查,使爱好和平的人民“听”到了作者煞费苦心地“弹”出的弦外之音。

事实上,对于采访重庆谈判的子冈来说,身处1948年的“陪都”,有很多话确是不宜和不便直说的。早在1938年,子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她都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重庆工作,秘密地接受中共办事处的单线领导。所以,一方面,当她“作为一个白区的地下党员,在长期热烈的向往之后,终于平生第一次,却又是在敌窟中见到自己的领袖──这种复杂的激动之情是难于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须抑制的”。同时,作为一名以记者身份在白区活动的地下党员,在这“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历史性关头,她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党的整个和谈宣传,但这种宣传又必须是隐晦的和巧妙的。因为,她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共之外的“民营”报纸《大公报》的记者,而且,报道还须经过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才能见报。因而,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她只能采用“客观报道”这一特殊的宣传策略,曲折而微妙地“借助于敌后广大民众渴望和平的心情”,以及作者本人对党和毛泽东同志的热爱,“在字里行间的轻轻跃动”来吐露她“深藏心底的兴奋和忧虑了”。换言之,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面对这般复杂的情势,子冈敏捷而果敢地采用的这一特殊的宣传策略,实可谓是当时唯一有效而又可行的上上之策。所以,尽管她在报道中对自己的报道意图未直言一字,但有心的读者却不难从字缝里体味出作者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广大人民对和平的企盼,以及中共的和平诚意在广大人民和进步人士中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为了使自己的报道意图隐于无形,子冈在写作技巧上作了高超非凡的艺术处理。她借用文学中的白描手法(在同时代的记者中,子冈较早地尝试着把文学手法融进新闻写作中),以清丽而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了无痕迹,确乎像一位“中立”报纸的记者在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漫不经心的“客观报道”。但在这用心良苦的“客观”背后,却潜藏着作者想要明确无误地传达的信息。作者对字句的选择、材料的处理、特写镜头的穿插,以及结构的安排等看似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实则是斟酌再

三、煞费心机。单说那开首一句便耐人寻味:“新的体验”为何?为何会有“新的体验”?紧接着是没有“口号”“鲜花”和“仪仗队”,却有“几百个爱好和平自由的人士”知道这是“喜讯”,“客观地”摆出一个对比,至于为什么,作者未言传,然人们却可意会。接下来是作者的“也许”,似含糊又似明确地表述了一个倾向,但又让“检查官”抓不住辫子。妙!再下来是记者们的“打仗”,普金科的“会心的笑”以及周恩来出现时朋友的鼓掌,和毛泽东等人亮相时“掌声与欢笑声齐作”的描述,都是在一种看似“客观”的态度里意味深长地反映着人心所向。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对毛泽东的描述中特别地,然而又似乎是不经意地提了这么一句:“这个在9年前经过四川边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战首都的土地上。”这样,把9年前的长征与眼下的和谈联系起来,其中意味不是很深长吗?其他如沈钧儒、郭沫若等人对这个“非凡的情景”的迎接、记者们如追看“新嫁娘”似的采访、毛泽东的“民主政治”以及“还要看蒋先生的意思怎么样”„„如此等等,既话中有话,但又是点到为止。特写还多处对毛泽东的形象及穿着举止作了细致的描述,甚至还特别写了毛泽东在张治中公馆中的拘谨行动,打坏了一只盖碗茶杯。对此,子冈在她晚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到,“在国民党反共宣传中,一向把中共领导者形容得如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洪水猛兽,或者粗野非凡”,于是她在新闻中“特别”安排了上面那个情节,目的是要“让大家看看,这位革命家是来自民间的一个读书人,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如此,从一个侧面就“不动声色”地揭穿了国民党宣传谎言的“西洋镜”。

综观全文,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宣传策略的选择上,还是在写作技巧的具体运用上,子冈都真正做到了匠心独运:寓宣传于高明的手法之中,不仅使这则名篇得以通过新闻检查,同时也使文章本身的意境平添了几多幽远与回味;再加作者清丽流畅的散文笔法,更使这篇特写显得生动传神,充满了作者本人的个性魅力。这,或许便是这篇特写历久不衰、充满艺术魅力的奥妙所在吧。

1988年1月9日,彭子冈在北京悄然病逝。在送去的挽联中,有一幅称她是“握一管神笔”,“有两只慧眼”,这确是对她一生的精当之誉。新华社的报道中还特别提到《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这篇著名的特写,认为该文的“通篇思想与文风至今仍不失为新闻写作的范例”。

由此,笔者想顺便提一句,由于“客观报道”流行于西方,加之西方新闻界常常将“客观报道”拔高吹嘘至“客观主义”,将他们的报道自视为“纯客观”的、“超党派”的和“超阶级”的,所以“客观报道”曾一度受到批判并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潮。事实上,“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手法,它本身是没有什么阶级性的,资产阶级能用,无产阶级一样能用。而子冈的这篇特写则正是无产阶级记者熟练而有效地运用这一手法的经典之作。即便时至今日,此法也不乏现实意义。比如,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有许多事情只需我们巧妙地、艺术地表明倾向即可,而不宜去直抒己见、大发议论──这其实是国际宣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策略。再如,对于某些尚存争议或疑义的问题,我们是运用“客观报道”法好呢,还是记者本人走到前台去下一些轻率的结论好呢?即便是对于先进人物的报道,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尝试使用“用事实说话”的艺术去报道,而不是动辄便使用“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他只想到别人,从不想到自己”以及“高风亮节”“大公无私”这一类的套话和直露的话,那么我们最终收到的宣传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呢?

10.梦碎雅典 教学指导 奥蒂是牙买加短跑名将,被誉为国际田坛的“常青树”。从1980年代表牙买加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开始,她一共参加了7届奥运会,赢得了3枚银牌和4枚铜牌。在世锦赛上,她也赢得了14枚奖牌,这使她成为世界女子短跑项目上获得奖牌最多的选手。但是命运对她似乎特别的残酷,除了一枚200米金牌外,她所获得的奖牌都是银牌和铜牌。她一次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重新出现在跑道上。1997年,她37岁,又一次站在了世锦赛的赛道上,迎接她的却是又一次失败。新华社记者杨明、马小林抓住了奥蒂失败的几个瞬间,用特写的笔法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奥蒂的同情和敬佩之情。本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事件故事化,人物戏剧化。奥蒂的经历充满了悲剧的意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题材。作者接触到这一题材,没有肤浅地去写失利后伤心的场面,或者总结失败的教训,而是深入挖掘事件背后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把事件当成故事来写,写出人物难以逃脱的命运。这是文学作品的写法,也是最能抓住人心的写作方式。因此,我们在课文中看到,对于奥蒂失利的过程,她失利后的伤心,作者没有去写,而把笔墨重点放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失误上,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戏剧性的失误,它浓缩了奥蒂体坛生涯的所有不幸。而奥蒂也被当成一个悲剧英雄来写,既写出了她无可逃避的“宿命”,也写出了她的坚毅和顽强。二是以情动人。“情感”是课文的“魂”,它自始至终贯穿在课文的叙事脉络中。课文一上来非常醒目地告诉读者事件的结果──“奥蒂又输了”,而原因还是那个一直困扰她的“坏运气”。一个“又”字传达出作者对主人公梦想破灭的惋惜和伤感,一个“依然”则传达出无奈和同情。之后课文中出现的“噩梦”“莫名其妙”“不幸”“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这些字眼都带有强烈的同情和悲壮的意味。当“可怕的事情”发生时,在“全场的静默”中,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奥蒂的“孤独”和“面无表情”,则将悲壮的意味渲染到了极致。但作者的情感并没有只是同情,当奥蒂再一次目光“坚毅”地站在起跑线上,就像她每一次失败之后又重新站起来那样,奥蒂显示出“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作者由衷地感叹:“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由同情到敬佩、赞扬,课文到结尾处有一个感情的升华,深化了主题。

三是蒙太奇式的镜头语言。课文充分发挥了文字的表现力,有意识将一瞬而过的场景定格、放大,使读者得到从电视镜头中无法得到的感受和情感的冲击。“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这些短句的组合,宛如一个个镜头组接成的电影序幕。枪响了,奥蒂“像旋风般掠过跑道”,“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这似乎是一场完美的比赛,奥蒂使出了全部的功力,梦想似乎就在眼前。然而这却是一个可怕的失误,美的东西在瞬间被毁灭了,奥蒂完美的启动,闪电般的身影竟成了一幕悲剧,由此造成的反差让人伤心断肠。再加上全场观众的“惊呼”和“静默”,悲剧的氛围弥漫在字里行间。此时,作者的“镜头”再次摇向跑道上的奥蒂,在全场的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她“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慢镜头式的描绘记录着她沉重、坎坷而艰辛的脚步,悲剧也达到了高潮。

四是灵活的体式。特写的一大特点是结构灵活,不必受倒金字塔、华尔街日报体等固定结构的束缚,可以灵活安排材料,课文体现了这个特点。课文的主要事件是奥蒂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失误错失了争夺金牌的最佳机会,在叙事的主体脉络之外,作者灵活地穿插了许多背景材料,通过今昔的对比和映衬,突出了人物身上的“宿命感”和悲剧意识,从而具有了更加感人的力量。如果说第三段的背景材料提供了奥蒂的主要经历,主要是为了辅助读者阅读的话,那么后边出现的四段集中的背景材料则对课文的主题起着支撑的作用。第四段介绍她今年的成绩,以及两位最好的选手退出的事实,突出了这次比赛对于奥蒂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从全文看,实际上对悲剧意味的描绘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失误葬送了,悲剧的意味反而更加浓重。第九、十两段的背景材料追述了奥蒂以前所遭受的莫名其妙的不幸,使人物的命运带上一种摆脱不掉的“宿命感”。第十一段的背景材料叙述了她曾经做出的退役决定,看似闲笔,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转折的作用,它把读者的目光由对奥蒂的同情引向了对奥蒂永不放弃精神的敬意上来,为最后一段升华主题作了铺垫。

思考与探究

一、活跃于赛场内外的记者们,总是喜欢将目光投向那些胜利者,本文却将目光投向了奥蒂这位似乎永远与冠军无缘的悲剧人物。作者是在感叹命运的不公,还是别有深意?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由此认识这篇新闻的价值点。记者为了突现某一事件的新闻价值,表达独树一帜的观点或认识,总是会选择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来表现主题和思想内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的角度,它暗含并预设了记者对事件的态度,体现了记者对事实的认识。新闻事实的价值以及作品的文本价值会因为一个全新的角度而得到全新的体现。这篇新闻的采写者没有按照惯常的思维去关注胜利者,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一位失败的英雄身上。在她的身上,作者感叹了命运的不公,表达了对她的同情,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学习她那种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

二、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情动人,情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奥蒂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以情动人是课文的一大特点,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三、对于奥蒂的梦想被厄运无情击碎的瞬间,课文作了细致的描绘。体会下面两个细节的表达效果。

1.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2.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文字的表现力。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四、活用背景材料,往往能给文章增色。作者在这篇课文中使用了哪些背景材料?你认为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

背景材料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设计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背景材料对于表现课文主题的作用。

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相关资料

一、心系奥蒂(肖复兴)

半夜12点多爬起来,看电视转播世界田径锦标赛,为的是看心目中敬重的几个人。其中之一,便是牙买加女明星奥蒂。

终于,奥蒂出现在面前。仿佛不是在哥德堡,而就在北京,近在咫尺。只要再大声叫她一声:“奥蒂!”她便又会向我走来。即使隔着栏杆,无法走过去,依然会走到栏杆前握握手,说几句响亮的英语。

35岁的奥蒂,就站在我的面前。古铜色黝黑发亮的皮肤,饱含着美洲热辣辣的阳光;1米73亭亭玉立的身材,修长却不孱弱;镶嵌着浓眉大眼的脸庞,还是那样宠辱不惊,不动声色。

岁月,似乎在她身上未留下什么痕迹。但她毕竟35岁了。

三年前的夏天,在巴塞罗那,我第一次见到她。那一次奥运会上,她100米只跑了第五,200米跑了第三。我见到她时,她正在运动员区内换衣服。她躲在角落里,低着头,谁也不理,默默地换一条长裤。虽然隔着很远,我一眼认出了她,冲着她大叫了一声:“奥蒂!”她抬起头,我招呼她,请她过来一趟。她那样顺从,没有一点架子,向我走来,一直走到铁栏杆前。我走不进去,她走不出来。隔着栏杆,我们交谈起来。我发现,她的脸近乎雕塑一样,毫无表情。无论你说她好也罢,说她失败替她惋惜也罢,她一样不动声色。

我最后请她与我合影留念,她欣然同意。虽然隔着铁栏杆,一前一后挺别扭的,她还是尽可能地极善解人意地贴近栏杆与我靠近。

我很难忘记那天她用英语对我讲的一句话:“我希望明晚能战胜美国人!”明晚,是指她将参加4×100米接力决赛。她的英语说得很清晰响亮。

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对于庸常的人生,是在“一地鸡毛”似的柴米油盐状态下过去的。对于以体育事业为生命的奥蒂来说,面对的便是塔当跑道──永远是弯道紧连着直道,永远是了无尽头的跑道。

今天,奥蒂又出现在跑道上,黑缎子一样飘曳在跑道上,黑太阳一样闪烁在跑道上。预赛。决赛。100米。200米。我紧紧注视着她,心里默默为她祝福。有的人,是值得你为她或他祝福的。

35岁的奥蒂,在塔当跑道上跑了整整15个年头。可是,命运对她却极为苛刻。她参加了4届奥运会,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除拿过一次200米冠军,都是银牌和铜牌,且大多是铜牌。人们称她永远只是伴娘,难做新娘。

一次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重新出现在跑道上,一直到青春如水长逝,一直到别的女人都做了妈妈,一直到她35岁。

这样的女人,实在值得敬重,值得为她祝福。

我把目光只盯在她的身上。今夜,世界没有了别人。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100米,奥蒂输给了美国的托伦斯,只拿到银牌。

200米,奥蒂又输给了美国的托伦斯,又只拿到银牌。

莫非35岁的奥蒂就这样落下悲壮的帷幕,告别塔当跑道不成? 我深深为奥蒂不平。

35岁的女人,机会再不会如夏日盛开的鲜花,一朵开放过后紧接着不断再为她开放下去的。她自己说过:“世界田径锦标赛对于一个35岁的女选手来说,是一次挑战!”

然而,比赛就是这样残酷,小数点后面零点零几秒,就可以无可争辩地宣告你15年的努力统统功亏一篑!在铁面无私的运动场上,人们只认成绩,绝不垂青失败者。

一天,在公共汽车上,听几个比奥蒂年轻起码十岁的女人议论奥蒂。一位说,为了这零点零几秒,耗费了15年,把整个青春都搭进去了,值得吗?一位说,别看只是零点零几秒,却能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财富!要不,谁肯花15年为了那零点零几秒去玩命„„

我不清楚奥蒂15年青春与生命所付出的代价。为了那零点零几秒,究竟是不是为了这位中国年轻女人所说的那巨大财富?这只有奥蒂自己最清楚。

35岁的女人,是一生一道关键的赌注。无论输赢,敢于还站在跑道上奋力一搏,就足以令人钦佩。

应该说,命运待奥蒂不薄,或者说命运有意要成全奥蒂。当我听说托伦斯因跑弯道时踩线而被取消冠军资格,200米金牌落入奥蒂之手时,我为奥蒂由衷地高兴。在我看来,算是老天有眼、时序有心,这枚金牌本来就属于奥蒂。

熬到35岁,奥蒂实属不易,却也无怨无悔。机遇,也许有时会讨好一些年轻而又春风得意的女人,她们或早早当上新娘,或新娘的婚纱频频披挂,更新不断。但对奥蒂,命运不是这样的,她从20岁起15年如一日锲而不舍,一直坚持到35岁──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已是日过中天的年龄,依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由此,我格外敬重她。

我常想起曾在一篇报道中读到的介绍奥蒂童年的一件小事:小时候的奥蒂,没有钱买鞋穿,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跑步。她跑得飞快,任一帮小男孩在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上她。她总是在跑着,后面有人在追„„那情景,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遍遍在我眼前慢慢晃动,直至定格。

那是奥蒂自童年起就燃烧的一个梦。

能把这个梦一直保存到35岁的女人,是顽强的,也是幸福的。如今的奥蒂,再不会没鞋穿。1995年8月13日于北京

(选自《新体育》1995年9月)

二、聚焦一位失败的英雄(冯露)

赛场如人生,起起伏伏,有成功、有欢笑,有遗憾、有泪水,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期待的过程。而人们看体育比赛,了解比赛情况,不仅关注着比赛竞技的过程和结果,也关注着比赛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在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决赛上,37岁的牙买加老将奥蒂由于听枪有误而再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她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叹息,而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又令人感动和敬重。新闻特写《梦碎雅典》给人们讲述了奥蒂的故事,再现了赛场情景,让人们认识了一位失败的英雄,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报道多聚焦于胜者,如同体育题材的报告文学多是冠军报告。活跃于赛场内外的记者们,总是将目光投向那些获得金银铜牌或者可能夺冠的运动员。其实能够震撼人心的不仅仅是胜利的消息和佩戴着奖牌的成功者,那些具有悲剧色彩的新闻题材,那些未获成功的运动员们也有感人至深的故事。而能不能从失败者的故事中发掘出新闻价值,这需要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对事物敏锐而又深刻的认识。本文作者独具慧眼,选择了赛场上的失败者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奥蒂作为报道对象,把目光投向这位总是遭遇不幸的悲剧英雄。也正是这种大胆的选材,成就了一篇独家新闻、一篇优秀的特写。在作者眼里,奥蒂虽败犹荣,是一位令人敬佩、值得称道的英雄。作者的价值取向、对奥蒂的尊重与同情,汇成一股强烈的情感,成为贯穿全文的红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作品主题和意义已经超越了体育层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激励。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们看,奥蒂的遭遇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作者通过近镜头的特写,准确地再现了梦想被厄运无情击碎的瞬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运用蒙太奇手法,让场上的奥蒂与场下的观众交替出现,通过场下观众的反映,烘托了场上的又一次碰上“坏运气”的奥蒂,使悲剧在场上场下镜头的切换中推进并达到高潮。从交替出现的场景中我们看到,奥蒂站到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烈的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奥蒂没有听到反常的两声枪响,却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当奥蒂在全场的惊呼中停下来并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就在这片静默中,奥蒂朝着起点一步一步地走着。至此,一个令人震惊而又痛惜的悲剧达到了高潮。而笼罩着场上场下的浓浓的悲剧气氛也感染了读者,使读者一边咂摸着“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双关语,一边为奥蒂的厄运震惊而痛惜。奥蒂没有幸运地冲向胜利的终点,而是又一次被命运拉回到起点,一个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竟是那样的难以企及。当数万名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同情时,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这最后的一搏,完成了一个悲剧英雄形象的塑造。而作品也通过这最后一个特写,为奥蒂的悲剧拉上了帷幕。由于对奥蒂失利的描写细致生动传神,因此无论是这场比赛还是奥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特别是奥蒂,当许多冠军的名字已经被人淡忘的时候,这个永不向厄运低头的英雄以及她的执著和坚毅的性格还会留存在人们的心里。

作品充分肯定了奥蒂所表现出来的奥运精神,“奥蒂何尝不是英雄?!”文中这最后一句话以反诘和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奥蒂的赞美和敬重,同时提醒人们正视奥蒂的故事所反映的奥林匹克精神。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而读完全文读者又会感觉它如同一首悲壮的诗篇,读后意犹未尽,痛惜中生出奋进的力量。以失败者的故事表达不屈的奥运精神,这也是体育报道的崭新尝试,是留给我们的赛场之外的思考。

作品在描述奥蒂悲剧故事的过程中适时地介绍了奥蒂的赛绩、年龄、遭遇等背景性资料,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田坛老将的经历与实力,更深地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急迫心情和厄运再次降临时的痛苦情怀。如果没有翔实的背景介绍,一般读者很难意识到奥蒂的特殊价值,很难意识到这次比赛对她意味着什么,此次失败对她意味着什么,以及她面对失败时的表现是何等可敬。

这是一篇独家报道。由于出国的其他记者没有挖掘出这个新闻事件的内涵,忽略了失败者,所以作者独享了这一宝贵的新闻资源。这篇稿件发出后,业内人士交口称赞该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人民日报》《文汇报》等二十多家报纸采用了此稿。

(选自宋玉书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特写与报告文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漫步在无人区

教学指导

一、内容综述

1970年9月约旦当局驱逐巴解组织后,巴解总部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一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1978年3月,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以色列以报复巴解游击队法塔赫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这篇特写就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作者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至6段为第一部分,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至17段为第二部分,描绘的是法塔赫突击队员的行动与微妙心理。18至21段为第三部分,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至34段是第四部分,描写的是以色列的阵地以及以色列人的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有两个描写的重心:一是战场的环境氛围;一是战争双方的心态。

课文一上来就把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传达给读者,“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这就像写景散文一样,给文章定下了一个恐怖的调子。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走过的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正是由于人的缺失,沿途的景物、声音都失去了意义。在正常的生活中,“蹦蹦跳跳的鸡群”“房屋”“一筐筐橘子”“电话线”“自来水龙头”“花园”,都预示着生活的祥和与安宁,但当“房屋”成了空空的、“一筐筐橘子”没人收拾、“电话线”被打断了、“自来水龙头”随意地流着水,原先安宁的氛围顿时变了样: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同时,这些修饰词也表明战争是突然开始的,人们没有来得及收拾就匆忙离开了。这种“寂静”并非单纯的无声状态,而是一种恐怖的氛围。因为周围也有嘈杂的声音,像炮弹的“砰砰”声、羊群慌乱的叫声、青蛙的呱呱声,但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喧嚣,没有人声,没有“孩子的哭声”“机器的喧嚣声”和“人们的笑声”,它们引发的只是恐怖和不安定感。

在第三部分,作者又一次写到了战场的环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描写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在作者笔下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难民的匆忙转移,人们留下的一摊摊血迹,汽车被烧焦了,燃烧发出一阵阵臭味。这些景象与自然景物中的“雏菊”“忍冬”“小鸟的欢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隐约透露出反对战争的主旨。

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有着不同的心态,作者分别用了一个部分进行描写。巴勒斯坦这边,面对着以色列的强大炮火,法塔赫突击队员不得不边打边向后撤,虽然有些“混乱”,却“仍然是有组织的”。在紧张的48小时之后,他们才有了片刻的安闲。但这种安闲掩盖不住他们对以色列人的恐惧,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在以色列这边,有着不同情形。他们是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有着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们的阵地显得很整齐,他们用“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秩序。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二、写作特点

1.第一人称的讲述。

这是一篇亲历式的报道,文章笔下所记录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主要用了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把自己的采访经历直接展现给读者,这样写可以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富有多方面的感观冲击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课文“第二人称”讲述方式的运用,这在新闻报道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它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课文中有两处用到了第二人称:一是“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二是“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这两句一个诉诸视觉,一个诉诸感觉,通过第二人称的运用,作者巧妙地将读者直接拉进景物中,用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读者的感观去感受,反而拉近了环境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

2.真实对话和直接引语。在当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对话和直接引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和必需的特征,它们可以使读者感到与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见缝插针的直接引语,自然地展现了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实际的背景。在课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微妙的心态。比如巴勒斯坦军官的话:“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既表现了法塔赫突击队员的顽强,又突出了他们强烈的复仇心理。而以色列士兵的话“上级不让我们讲话”,“别吭声了”,则表现出率先发动战争的以色列面对国际舆论时的谨慎和尴尬。当记者穿越巴勒斯坦哨所向以色列阵地前进时,巴勒斯坦士兵说“不行,请不要向前走”;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记者从以色列阵地返回时,以色列军官也说了同样的话:“你还要回去?”“你真是发疯了。”这种相似性,表明他们都把对方当成最凶残的敌人,这充分反映了巴以双方的仇恨和隔阂。

3.描绘细节。

新闻特写中最具文学意味的表现手法就是描绘细节。但完美的描绘不是靠堆砌形容词,而是靠记者的细致观察,借助鲜明生动的笔法将读者吸引到新闻报道的氛围和情境中来。在描写“无人区”“死一样的寂静”时,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使人联想起48小时前这里热闹而平静的生活。在两相对比中,人的缺失对于景物的致命影响明白地显现出来,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突如其来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破坏。在描写“暴力留下的纪念品”──“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之后,作者捕捉到了这样的细节:“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下,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另外两个细节:“美国制的小型运输车在原野上驶来驶去”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看上去像是随意的点染,却暗含着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

思考与探究

一、漫步在这片被战火焚烧过的无人区,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摄取了哪些画面来描绘这种感受?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是“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来表现人的缺失带来的景物的质变: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

二、下面的句子都有很强的画面感,仔细揣摩,说说作者蕴含其中的“画外之音”。1.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

2.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

3.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4.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揣摩富有意味的句子,体会作者暗含的情感倾向。

1.这句话反映的是48小时内这片区域的变化。48小时前,人们的生活是安定而平和的;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它赶跑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使村庄成为一片空荡荡的区域。这里从侧面描绘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力。

2.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中,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燃烧发出的臭味”、“一摊摊血迹”以及后面的“爆炸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

3.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个由霸权和强力组成的新秩序。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于武力和战争的嘲讽。

4.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利益和争端。

三、面对这场48小时的劫难,战争的双方──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分别有怎样的心态?课文是怎样刻画的?作者有怎样的倾向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作的一个特点──直接引语,并体会作者的倾向性。巴勒斯坦人充满了对以色列人的恐惧,在片刻的休整之中,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对他们的心态的描写与刻画主要是通过直接引用他们各自的语言表现的。作者看似客观叙述,实际上也含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描写以色列的阵地时,说:“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以色列人已迁了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秩序。”这都暗含着对以色列率先发动战争,用强力征服别国的道义上的谴责。

相关资料

描绘细致引语巧妙(程道才)

这是一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它用不长的篇幅,把1978年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和双方士兵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这场以色列人挑起的战争,使巴勒斯坦人民深受其害,48小时之前还是人欢马叫的村庄,现在竟变成阒无一人、死一样沉寂的无人区。记者用自己犀利的笔,把这种死寂景象刻画得历历在目:路上没有行人,“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记者还描写了斜停在马路上的一辆轿车,因为司机遇害而无法行驶;描写了五辆着火的汽车,“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描写了以色列的重型坦克,“炮口直指法塔赫土地”,“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光,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些描绘性文字,用事实记述了侵略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以色列侵略者的凶残,揭露了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人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丑恶嘴脸。记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透过上述描绘性文字,表露无遗。

善于使用引语,也是该报道的显著特点。报道在多处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如“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以色列人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等引语,既表达了巴勒斯坦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又反映了他们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恨;而引用的“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等引语,则披露了以色列军队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这些引语,既增强了报道的思想性和人情味,也使报道的行文富于变动感,给人以新意。

(选自程道才主编《中外新闻作品赏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实践

教学建议

一、这是一堂实践课,课堂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动笔实践上。教材中介绍的四个写作要点,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已经有了认识,建议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从报纸上搜集某一重大事件的相关报道,把普通的消息和特写性的报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不同之处,为练习特写写作做好准备。

二、本次活动有两个项目,训练人物特写或场景特写,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新闻特写运用较多的文学笔法,对人物和场景进行细致的刻画与描写,但它毕竟是一种新闻体裁,及时、准确地传达新鲜的信息是它的职责,在写作时要把握好这个前提。比如人物特写,要注意把握这个人物身上出现的新的变化、新的情况,而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过多描绘,甚至虚构事实,写成普通的记人散文。为避免写成散文,建议学生写作特写之前,先以消息的形式表现人物身上或事件中的新闻点,然后选择一到两个镜头或片断,写成特写性报道。

四、写作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点评,发现并纠正学生特写写作中的偏误。

相关资料

一、试论新闻特写的写作特征(赵云生)

新闻特写“以文艺手法描绘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突出人物的活动,再现场景和气氛”。(《辞海》)特写实际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特写包括新闻特写和文艺特写;文艺特写属于报告文学的范畴;狭义的特写则专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写作体裁,它兼有消息和通讯的一些特点。因而有的新闻特写属于特写性消息,有的则属于特写性通讯。但新闻特写也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重在对新闻人物或事件中一个或几个典型片断进行放大式地再现,形象地告诉读者事情发生的情景。即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具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断,用描写手法集中、突出地刻画,将有特征性的“镜头”放大,展现于读者眼前,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

新闻特写的特色侧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现场”是指新闻事件发生、新闻人物活动以及作者现场感受融合形成的现场情景氛围。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是指读者的视觉和知觉与作者再现的现场气氛相融合而引起的一种感觉,产生的一种联想。可以说,没有现场感就没有新闻特写。这种现场感来自于作者对新闻现场的立体观察、采访。《抢菜记》这篇“目击新闻特写”,作者之所以能以传神之笔,生动地再现突发事件的现场情景,批评揭露不正之风,这与作者对新闻现场仔细、周到、准确的观察和记写是分不开的:有的营业员工作服比较脏,上面印的号码看不清楚,作者就特意走到他们面前,看清楚后,背转身去记在手背上。没有标记的营业员,就记特征:穿背心的、留小胡子的、趿拉着拖鞋的、戴前进帽的„„观察立体多方位:不仅注意观察店堂内外抢菜的情景,还注意观察了商店的环境布置、群众的反映等。使所有参与抢菜的营业员个个可以“对号入座”,第二天报纸发表后,一看文中所描写的特征,就知道谁参与了抢菜,没有一个遗漏,更没有张冠李戴。

又如《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现场感也很强,这与作者在新闻现场的实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地观察、采访也是分不开的。文中所展示的情景:截流战士同凶猛江水英勇搏斗的威武雄壮场面──惊心动魄的“锁龙图”,来自作者的亲眼目睹。在长江截流之前,作者就到达了现场,亲眼看到:2 300米的江面只留下210米的“龙口”,龙口里激流飞溅,在通向龙口的堤上,满载石料的自卸卡车一字长蛇阵摆开„„大江截流开始,作者先后站在大堤前沿和紧靠龙口的船上,睁大眼睛观察,看到自卸卡车一辆紧接着一辆向江心猛抛石料。当龙口剩下20米的时候,作者又亲眼目睹:几千斤重的巨石投入激流翻滚的龙口,好似泥牛入海。这时作者的心情和参加截流的战士一样,绷得紧紧的。之后,又看到用很粗的钢丝绳捆住的一块块25吨重的混凝土联成的“葡萄串”冲锋式地投入龙口,终于横锁江流,作者心情无比激动。于是,连夜奋笔疾书,如实报道了自己所目睹的这一幕幕气势磅礴的现场情景。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离不开作者到新闻现场观察、记录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现场的目睹耳闻,就没有新闻特写,更谈不上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场观察,不仅要观察构成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且要注意观察与新闻有关的各种细节,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特写,可信性、现场感才会更强。比如,1946年10月16日,纽伦堡国际法庭以绞刑处决十名法西斯战犯,报道中说,十名战犯临刑前都有些紧张:头号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斯特雷切是“脸上的肌肉在紧张地痉挛着”,而盖世太保首领卡尔滕布隆纳在登上刑台时紧张得“不断舔嘴唇”,另一名战犯、党卫军将军汉斯弗兰克则“不断往肚子里吞口水”。战犯从押上刑台到毙命,在极短的时间内,作者能抓住人物特征的细微差别来写,使读者看到了战犯此时各自的内心。这种观察可谓入木三分。因此,有人说:“特写写作的功夫在写作之外,首先要把功夫下在现场观察上,一面观察,一面进行形象思维,把现场生动的形象深深的印在脑海里,然后再流到笔尖上。”现场观察、现场采访、报道现场,是新闻特写生命力所在。

新闻特写的现场感要强,还应在新闻事实中适当融会进作者的亲身感受,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如《日本投降》,作者对老牌外交家,日本外相重光葵,由驱逐舰登软梯爬到“密苏里号”战舰上将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的一段文字:“他艰难万分地爬上摇摇晃晃的软梯。想来,此刻他那经过截肢手术的残肢更痛了。当他的同胞看到重光葵的痛苦时,面上表情惨然,似乎想到了他们祖国的厄运──同这个重光葵一样。日本现已肢体破碎,再也站不起来了。”作者由写重光葵的残肢,感受到当时战败后的日本“肢体破碎,再也站不起来了”。这种在报道的事实中融进作者一定的独到感受,能使内容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咀嚼、回味。

(二)历历在目的“镜头感”。新闻特写选用电影特写的手法,形象地“再现”报道对象富有特征性的“镜头”,把有意义的、稍纵即逝的事件,分解成若干部分,把突出的部位放慢“镜头”,细致描绘,使之变得大而清晰。如《“飞天”凌空》这篇优秀的新闻特写,再现了中国姑娘吕伟跳水夺冠的镜头。作者把这精彩的镜头──“五一三六”动作分解开来,用几个“定格”的画面加以展示: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关。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作者把跳水这“瞬间”的镜头,分解成三幅画面:“飞天”“转体”“入水”。放慢“镜头”,细致描绘,用文字描绘画面,从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写镜头”,清晰而逼真,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感觉。

新闻特写强调“瞬间”“镜头”的形象“再现”,但它并不排除必要的、适当的背景材料的穿插与交代,如果这方面处理得好,能使内容显得更为丰满,文笔更为紧凑。在高明的作者笔下,背景材料往往是通过突出“瞬间”的写实来实现的。比如《鲜花不知送给谁》,描述17岁的周彤获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奖金牌载誉回校,作者紧紧抓住周彤手中的鲜花不知送给在场的谁这个场景来写。作者巧妙地把母亲教子、老师辅导、周彤苦战这些背景材料放到这“瞬间”的纪实场景中,直接由人物说出,成为周彤获得成功的具体事实。这样就把背景材料由“过去式”变为“现在进行式”,融入现场纪实之中,不仅使报道的内容显得丰满集中,而且很好地揭示了周彤获得成功的原因,这样处理背景材料,可谓“棋高一着”。

新闻特写对“镜头”的“再现”,应注意动感的表现。要多用动词,抓住特征,凸显动感强烈的画面。让我们看看《原子弹摧毁长崎》中的一些文字:原子弹爆炸,“我们突然感到有一股眩目的光芒穿过护目镜,射进眼帘;这种强光把座舱淹没了。第一次闪光后,我们摘下了护目镜。我们四周光焰四射,这是一种蓝中带绿的光,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向我们扑来,这时我们的飞机从头到尾都抖动起来„„在原子弹爆炸时,似乎从地下升起了一个大火球,它一面上升,一面放射出一圈又一圈的浓烟”。这种特写,由于动词使用频率高,能真切地把强烈的动感画面再现于读者面前,读者如同与作者一起,在离地面几十公里高的飞机上,亲眼看到了原子弹爆炸时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

(三)真切生动的形象感。新闻特写要“瞻言而见貌”,用有画面、情景和具体形象的文字来传递信息,不仅要用目睹的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这就需要侧重描写的语言形式来反映景物、场面和人物形象,增强形象感、立体感。

对人物的描写,多用白描或细描,重在突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揭示内心世界。如《漫画孙殿英》一文,开头的简介是粗写:“孙殿英今年六十多岁了,小时候家贫,因赌博输了钱,投到大军阀张宗昌部下当马夫,以巴结贿赂升到迫击炮连长。接着拉出那一连人来当土匪,以后由匪而总司令,而大汉奸,几十年来纵横华北,真是妇孺皆知。”接着对逮住他时,身上的所谓“三件宝”:龙泉剑、“告徒红吉”的白布和“中国保守党成立宣言”进行细写,揭示这个“怪胎”迷信、凶残、无耻政客的内在本质。然后勾出一幅漫画:“这个鸦片烟鬼头上还戴着那顶美式帽,手中拿着可笑的龙泉剑,再以那‘告徒红吉’和‘保守党宣言’作背景,点缀冈村宁次和蒋介石的委任状和嘉奖令。”这里以具体的笔触写实,从外到内将孙殿英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毒瘤、怪物、没落势力的代表入木三分地描绘出来。

新闻特写的场景描写,应抓住那些能体现内蕴的有特点的表象,着力点染,为表现主题服务。如《战争气氛紧张的华盛顿》一文,报道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限期到来的当天,华盛顿战前的紧张气氛:可以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官员们来去匆匆,对任何问题都是两肩一耸,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奉告。”“白宫院子里的安全人员比平常多好几倍;国会布双岗,即使是议员出入也必须出示证件;连平常不设防的全国新闻大楼也加了警卫;地铁车站、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是如此。”“有人高呼口号、唱歌,有人俯首合掌祈祷,许多人贴着白宫铁栅栏久久凝视,似乎想探明这座白色建筑物主人要把美国引向何方。”“今天一早,布什总统放弃了他的晨跑,独自在白宫草坪踱步沉思。”作者用白描的笔触,通过勾勒一幅幅令人心头沉重的战前画面,来显示华盛顿紧张的战争气氛。

至于景物描写,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意在点染气氛,点化主题。《日本投降》起笔写那天早晨天气“冷得出奇”,天空是“阴沉沉”的,是铅灰色的。而在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结束之后,收笔时作者写道:“只是在这个时候,云层才裂开了一道缝隙,太阳终于出来了。”这种写景,意在暗示:打败了日本,拨开了阴云,世界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可见,写景是为了表现、拓展、深化主题服务的。

新闻特写要形象地“再现”“瞬间”的“镜头”,增强直观的视觉效果,就离不开具体的、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形象的细节描写。细节的选择,首先要有画面性。如《雨中情》中,当写到李鹏总理冒着倾盆大雨走到抗洪抢险群众之中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此时,扛锹荷锄的民工含着感激的泪花热烈拍手,掌声伴着雨声经久不息。记者看到:总理自撑的雨伞水流如注,脚蹬的深筒胶鞋灌进了泥水„„”通过精彩、感人的细节,用“文字作画”,“于细微处见精神”,再现人民总理情系人民的动人情景。

其次,细节的选择、描写,要注意突出人物、事物的个性特征。如《快乐的巨人》写我国著名的篮球巨人穆铁柱:“当7英尺2英寸(2.2米)的中国运动员穆铁柱迈着碎步跑入体育场时,‘嗬!’,观众席上发出了阵阵惊叹声。”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抢到篮板球”,并且叉开两腿稳稳当当地站在场上就能从容地把球塞入篮内”,泰国运动员尽管身高6英尺,但只能“跳跃着围在穆的身旁,毫无效果地企图拦球或阻拦穆投篮”。这样来写穆铁柱的高大,就显得具体生动。作者不仅写了穆铁柱的外表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了几个精彩的镜头表现了他温厚但绝不任人欺负的性格特点:当他投篮不中,观众发笑时,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当一名南朝鲜队员试图阻挠他投球,打了他的眼睛,他“看上去可能坚决要进行报复”,吓得对方“连连后退”。这样的细节描写,就把人写“活”了。细节的选择、描写不仅要注意它的画面性、个性特点,还要注意选用一些蕴含深意,如表现心理、情感、神态等方面的非画面细节。这类细节的描写,使人读后不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而且能引起人们的咀嚼、回味,品尝出其中的真意、深意。

(选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二、导语: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现场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之十(李大容)写消息要有导语,写新闻特写要不要导语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特写在报道的快捷和结构的精练方面与消息相似,它要自立于新闻十八般武艺之林并与其他报道形式争夺读者,不能不讲究文章的开头、关键的第一段──导语的写作。

新闻特写的导语写得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对读者的吸引力如何?能不能让读者过目难舍?像钓鱼钩上的诱饵吸引鱼儿那样吸引住读者,让他们非一口气读完你的文章不可。

那么,怎样吸引读者呢?许多记者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我们试举几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有的采用归纳式。把报道的主要内容在开头就简明、扼要地写出来,由读者自己决定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导语采用这种写法,一般说来它的报道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华社记者陈芸同志写的《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其导语就采用这种方法:“商业部长胡平买了双皮鞋,穿上脚不到24小时,后跟就掉了一块。这件事最近在商业部机关大楼里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痛斥伪劣商品的话题。”

有的采用悬念式。利用导语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让他欲知详情必须顺着文章读下去。今年8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新闻特写,题目是“三分钟的战斗”,其导语就吊起读者的胃口:“8月6日,对韩其良来说,从周口到郑州的路犹如一场噩梦。这天清晨7点多钟,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韩其良在周口肿瘤医院门口刚刚发动他驾驶的桑塔纳轿车,忽然蹿上三个歹徒。歹徒用刀顶住他的腰,抢劫了这部汽车并将车开往郑州方向。路上,歹徒恶狠狠地对他说:‘今晚让你得胃肠癌!’”

有的采用对比、反差式。强烈的对比、反差能增强报道的新闻性,把这种对比、反差在导语中鲜明地摆出来,就会让读者眼睛一亮,打起精神读你的文章。1994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发表的《取下神像挂地图》,其导语写道:“东黑河是豫南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县级以上的地图上从来不见踪影。但在当地人觉得最神圣的中堂位置,却有二十多户农家取掉神像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地图。”地图上没有的小村庄的农民,却在房屋最神圣的中堂取下神像挂上地图,这种对比效果激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力量是很大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孟晓云1991年4月6日采访一次校友聚会,题目是“半个世纪后的聚会”,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她写的导语也用了这种手法:“4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传来欢声笑语,当年延安女子大学在京的二百多位校友在此聚会。52年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为了共同的追求集合在宝塔山下。如今,这些年逾古稀的“老奶奶”,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70周年即将到来又欢聚一堂。”

有的采取烘云托月式。像中国京剧舞台上主要人物出场前造气氛一样,在文章导语中先渲染一番,让读者怀着一颗企盼之心观看下文。子冈写的《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孙毅写的邓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难忘的时刻》以及邹爱国、罗观星写的《总书记的问候》,其开头都采用这种手法。《毛泽东先生到重庆》的导语是这样写的:“人们不少有接飞机的经验,然而谁也能说出昨天九龙坡飞机场迎接毛泽东先生是一种新的体验。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和平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与教材中的字句有些出入,是因为教材为适应学生的阅读习惯作了修改。)

有的采用描绘式。记者像速写画家那样,在读者面前勾勒出特殊环境下典型人物的特点,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描绘式导语能使事件的主要人物或地点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一幅图画,给读者以体味和遐想的空间。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飞天”凌空》,导语就用描绘的笔法为读者推出了美妙无比的特写镜头:“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8 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有的采用直观式。一开头就告诉读者下文报道的人和事都是记者亲耳所闻、亲目所睹和亲身经历的,从而以报道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征服读者。1989年,中国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竞赛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华阳礁上补给忙》,评委们最看重的是该文作者冒着葬身鱼腹的风险采访,以对在最艰苦的地方默默奉献者的满怀爱心,描绘出祖国南沙卫士不寻常的生活画卷。该文的导语开门见山:“11月7日至8日,笔者乘南海舰队155号拖船,在南海华阳礁目睹了惊心动魄的海上补给场面。”1990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特写《多一分尊重,就多一分自爱──北京一中期末考试见闻》,换一种笔法写其报道的直观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有的采用与读者直接交谈的方式。作者拍着读者的肩膀倾诉,读者当然也乐意侧耳倾听。这种导语以亲和力拉着读者跟着作者走。1990年1月8日《北京日报》特写《这里的猪为啥吃“细粮”》,导语写道:“乍一听,您兴许不信:两年了,海淀区海淀乡肖家河一队猪场年年养着二百多头猪,不吃菜帮、麸子等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等‘细粮’。”这是一篇反映城市人浪费粮食的报道,文章开头却采取与读者拉家常的方式,读来平易、亲切。

有的采用引语式。这种引语要能引起读者的警觉和注意,要揭示报道的主要内容或者反映出讲话人的心情、性格。199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特写《过赤道线》,导语是“‘今天中午过赤道线!’12月2日一早,沈阿坤船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有的引语不一定是人物的语言,文件、报告、信、广告等内容也可作引语。我们以前举过的例子《大学生搬家队》,导语用的也是引语式:“‘一系学生会搬家队为您服务。’‘打扫房屋,搬运家具,基本报酬40元„„’贴在中国地质大学家属区的一张广告,吸引我找到了他们──学九楼415室五名大学生。”这里的引语用的是大学生搬家队贴出来的广告上的几句话。

当然,导语的形式还可以列举出若干种,如提问式、叙述式、引经据典式等。一篇特写到底采用哪种形式的导语,这主要是由报道的内容所决定的,当然与记者所掌握的写作技巧的程度也有很大关系。一名记者对导语的形式缺乏研究,或者他经常使用的导语形式很单一,要想写出精彩的导语就很难。所以,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和练习导语的写作;就是工作多年的记者,在完成一篇特写稿件的时候,对其导语写作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可以套用到任何一篇特写上去,只有孜孜以求、反复推敲,才有希望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写出好的导语。

导语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优秀的导语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段落简短。古人作文有“凤头”之说,从读者阅读心理来看,此话很有道理。冗长的开头会把热心的读者吓跑的。外国有人调查过,导语最好在四行之内写完,超过四行,写得越长爱读的人越少。

二、语言干净。文章开头就有废话,就像人吃饭倘若第一口就吃到沙子,定让人食欲大减。短小的导语容不得冗词赘语。能用开头的几个字“钓住”读者,就是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推敲也是值得的。

三、字字有神。导语的活力在于打动读者。用词造句要有动作,出形象,造气氛,不要一开头就几个“为了„„”“在某某地方”“在某某领导下、指导下、支持下、帮助下”,大前提、小前提一大堆,像路边小店里的大肉包子,让人咬了几口还吃不到肉馅子。最好是开门见山,坦诚相见,不绕弯子。少用或尽量不用那些“大路货”“标准件”的语句,多用带响的、添彩的、有味的字、词、句。(选自《传媒观察》1997年10期)

第三篇:【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2-2项脊轩志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

第8课 项脊轩志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尘泥渗漉(shèn)

呱呱而泣(gū)..B.余稍为修葺(qì)以手阖门(hé)..C.偃仰啸歌(yǎn)垣墙周庭(yuán)..D.旧时栏楯(dùn)扃牖而居(jiōng yǒu)...解析 D项,“楯”应读“shǔn”。答案 D 2.选出对下

点的字

误的一

()A.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的)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解析 D项,“过”:看望,拜访。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 A、C、D三项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加点的词语是名词用作动词。答案 B 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是①往往而.母立于兹②而.

修葺③余稍为. 此志④余既为.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 ①“而”表修饰,②“而”是“你”。③“为”是介词,给;④“为”是动词,写。

答案 C 5.下面一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语序进行排列。(只填序号)①而在传递这种感情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 ②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③刘勰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④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

⑤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即事以抒情,⑥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了写景叙事当中。

⑦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⑧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排序应当抓住中心句,明确话题,注意关键词。如本题中③为首句引起中心话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然后根据因果关系判断其后为⑦,③⑦为总领,然后④①⑤⑧分述论证,最后②⑥举例论证。当然①中的“而”“这种感情”,②中“此道”,⑥中“他”“那种”等明显的标志性词语也暗含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答案 ③⑦④①⑤⑧②⑥

二、阅读精练(40分(一)课内精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B.凡再变矣 再:两次。.C.大类女郎也 类:好像。.D.客逾庖而宴 宴:宴请。.

解析 D项“客逾庖而宴”是客人要越过原来的厨房,后面没有宾语,因此“宴”不能作“宴请”讲,而只能是“赴宴”或“吃饭”。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庭中通南北为一.A.至先妣尝一.

厅鸡栖于.

B.

兹而母立于.

顷之,持一象笏至.C.,能以足音辨人久之.

而母立于兹.

D.

影久不见若.

解析 A项,整体/一次。B项,在。C项,补足音节的助词。D项,你的。答案 A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娘以指叩门扉曰 B.往往而是 ...C.室仅方丈 D.先妣抚之甚厚 ...解析 A项,敲。B项,古义为“到处”,今为时间副词。C项,古义是“一丈见方”,今义是:寺院的住持”。D项,古义为“对待”,今义为“安慰,保护”。答案 A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产生共鸣。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离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

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离、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成之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段文字的一大特色。

解析 C项,“怀才不遇、功名未成”没有表现。答案 C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对文言文的实词与虚词的识记和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翻译实词与虚词要联系语境,大胆猜测,科学做答。

答案(1)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2)我家的人读书,长期没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功名,恐怕是可以期待的吧!(二)课外拓展(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大概。..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容止”应为“形貌举止”。答案 B 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做这类试题最好用排除法,分析提供的信息,排除不合题干要求的,即可选出答案。本题难度不大。②是说其妻治家有方;④是说其妻对他交友所持的态度;⑥是说其妻平生看重文章。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题思路是找准各项内容在文中的对应点,比较分析其异同,选出正确答案。C项,“关注百姓疾苦”,于文无据。答案 C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如(1)句的介词结构后置及主谓倒装。②注意虚词“以”“抑”的翻译。③注意译文的语气,如第(3)句的反问语气要译出来。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从这点)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能感到快乐吗?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秋天,我的朋友宛陵人梅圣俞从吴兴来到京城,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悲痛地对我说:“妻子谢氏死了!”要我写墓志铭来安葬她。我没有空暇写。

在一年之中,他来了七八封信,没有哪一封不提到谢氏墓志铭的事,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是谢希深的妹妹。谢希深父子是当时知名人士,而且世代显贵荣耀。谢氏生长在兴旺的家族中,二十岁时嫁给我,过了十七年便去世了。她去世的那晚,只是用出嫁时的衣裳装殓,我穷到什么程度,也就由此可知了。但是,谢氏平时总是愉快地对待这种处境。她治家有一定的方法:饮食虽不丰盛,但一定做得精细而有味;衣服不管新旧,一定洗涤缝补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所住的官舍,虽然简陋狭小,她总是认真地洒扫庭院。她平日说话、表情和举动都温和从容。我在世上穷困得久了,外出时有幸与贤明的士大夫一起交游而感到快乐,回家来又见到我妻子和颜悦色而使我忘掉了忧愁。我能够不被贫富、贵贱搞得忧心忡忡,也靠我妻子的协助。我跟一些士大夫谈话,谢氏常常从屏风后面暗暗听着;见有空闲时,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同我讨论,且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酒回家,她一定问我:‘今天跟谁饮酒这么快乐啊?’当听说是和贤能的人饮酒,便高兴;听说是跟不贤的人饮酒,便叹息地说:‘您所结交的人都是当世的杰出贤才,你现在跟这种人喝酒,能够感到快乐吗?’这一年南方大旱,我妻抬头看见飞蝗便叹息说:‘现在西方的战事未息,天下非常困苦,江淮一带盗贼蜂起,加上天旱蝗灾又如此严重!我是一个妇女,死了能得到你来埋葬,便很有幸了。’她之所以能安于贫困而不苦闷,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如上面讲的情况。唉!她在世时因我的贫穷而受窘迫,死了我又无能力厚葬她,我觉得只有文章可以显出她的不朽。而且,她平生特别懂得文章可贵,死了能得到纪念她的文章,大概可以安慰她的灵魂,而且也可减轻我的悲痛吧。这便是我屡次向您请求写墓志铭的原因。”既然如此,我能忍心不写墓志铭吗?

第四篇:新闻阅读与实践选修 高三一轮实用类新闻知识点(一)

【新闻】

1.类别:广义——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

狭义——消息

2.基本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

3.最主要特点:P7用事实说话≠无倾向性(P8受媒体性质、新闻工作者的影响会出现“合理的想象”或不同的解读。合理的想象不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

4.判断新闻价值的要素:P5重要性、时效性、新鲜感、接近性、异常性、宣传性、显著性等(具备要素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不同类型的媒体、不同的版面或栏目,要求突出不同的要素。)

5.传播载体/新闻媒介:P9网络(报道及时、标题短小精悍、内容广泛活泼动态联系、形式多样)、报刊、电视、广播……

【消息】

1.标志:P21本报讯(记者:XX XXX)、本报X地X月X日电/专讯、XX社X地X月X日电 2.首要特点:P19简明扼要 3.结构:P195

① “倒金字塔”

标题:背了半个多世纪的“0”甩进了太平洋——引题: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夺得——主题: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许海峰百步穿杨居魁首 曾国强力举千钧占鳌头——副题: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核心。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对新闻主要内容的凝练概括。(不必把新闻六要素顺次写在导语里。)主体:躯干。背景:可省去

结语:可省去。概括性小结、启发激励、未来预测、提出问题等。

② “华尔街日报体”:P20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述完毕以后又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4.类型:P21、31动态消息(简短、有现场感)、综合消息(材料丰富)、广播电视消息……

【通讯】P33 1.含义: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可以穿插议论、抒情,明白地表达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和评价认识,语言富有文采。

2.类别:人物通讯(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事件通讯(将新闻事件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以写出事件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线索和脉络。)、广播通讯(生动有趣)…… 3.结构:

① 纵式结构——事件时间顺序、认识发展顺序、采访顺序

② 横式结构——按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用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

③ 层层递进式——从现象入手,渐进式地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

4.选材:P52典型性、围绕主题、细节材料

第五篇:《一轮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2、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相关高考题的能了,提高学生选择题答题技巧,主观题答题方法的能力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三、考点分析:

1、辩证否定观

2、形而上学否定观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4、创新的社会作用

四、考向分析:

1.从知识的考查看:本课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试题立足于创新意识这一主线,重点考查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以体现类、启示类为主,考查对辩证的否定观、创新的作用等知识的理解以及获取与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题以体现类和措施类为主,考查对如何进行创新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旧知温习

针对辩证法的知识体系,联系观的知识体系,发展观的知识体系,对立统一观点的知识体系进行提问。(设计意图:)二:知考点明考向

多媒体展示考点,考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考点考向,让学生在复习中能够有的放矢。)三:回顾基础知识点 1.做学案,回顾基础知识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做学案,回顾相关基础知识点,不会的或遗忘的知识点查书完成,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2.构建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对本课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明确考点与考点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四:易错易混知识点探究

出示易错易混知识点辨析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扬弃就是抛弃。

学生展示完毕,多媒体出示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比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易错易混知识点的辨析,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识记,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辨析能力。)五:知识拓展

全面把握创新意识(从A.创新的内容:B.创新的原因 C.创新的要求三方面来进行把握)(设计意图:将以前知识和现在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对创新有立体的了解。)六:原理总结

辩证的否定观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实例:辩证地对待我国传统文化(或西方外来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鼓励自主创新等。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设计意图:总结原理,便于学生识记与运用。)七:链接高考

(2011·浙江文综)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高考题,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高考,培养学生应对高考能力。)六:当堂检测

完成学案上历年高考题目 《一轮复习: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学反思

进入一轮复习,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变,为了更适合学生复习,我采用的方法分四部分:

知考点明考向——让学生知道历年考试的重点及考纲出题的重点; 自主复习知识点,知识梳理构建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及知识之间联系的识记;

辨析易错易混知识点——深层次挖掘知识; 原理总结——便于学生识记原理和运用做题;

链接高考——近距离接触高考题,进行实战演练。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优点也有不足。优点为:

1、教学环节较为清晰明朗。

2、链接高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高考题。

3、原理总结让本节课知识点能够便于学生识记,并利于学生做题的实际运用。

不足为:

1、知识挖掘不够深入

2、辨析易错易混知识点学生讨论不够透彻,教师点拨不够及时透彻。

3、链接高考题目未达到训练目的,下节课加强训练。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优点继续发扬,缺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改正。

下载【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3-5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3-5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