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彭德怀印象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5课 彭德怀印象
1.了解通讯的特点和形式,阅读新闻通讯类文体。2.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把握通讯的主题。
3.培养自己细致观察和深入挖掘社会生活的新闻意识。4.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撰写通讯。
彭德怀的小故事
一次,警卫员给彭总泡了一杯茶。他端起来一看,发现茶叶不对,就问警卫员:“这茶叶是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是管理科送来的。”彭德怀一听就火了,大声批评警卫员:“你看,你看,你就是不动脑子嘛!管理科送来的茶叶,是招待客人的。我个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叶呢?”警卫员笑着解释:“就这么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彭总一听,更加生气:“事情不大,可是个原则问题,这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嘛!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最后,彭德怀拿了一斤茶叶的钱,让警卫员给管理科送去。并明确要求他把公家的茶和自己的茶分开来放,个人喝茶,绝不能从公家的茶罐里拿。
这是发生在1952年的一段往事,现在听起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彭德怀所讲的道理,不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韩非子·喻老》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说的是小问题也可能引起大灾祸。
背景链接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己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今陕西志丹县)采访了毛泽东并搜集到有关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后,约20天后,斯诺一行到达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预旺堡(今宁夏同心县),受到红军的热烈欢迎。彭德怀、聂荣臻、左权等人在一个场院上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大会。
斯诺与彭德怀同住在预旺堡简陋的司令部院内,并对彭德怀进行过多次采访。几天后,他结束了在宁夏为期40多天的采访。后来,斯诺把在宁夏的所见所闻都详尽地写进了《红星照耀中国》中,使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一切污蔑和指责都不攻自破。
名家简介——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因其在中国革命期间著作而闻名。斯诺于1928年来华,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西行漫记》是斯诺最为著名的出版物,该书记录了从中共创建至20世纪30年代间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名著介绍——《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该书,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1938年2月在上海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行漫记》。《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文体知识——通讯
通讯,又称通信,是比较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工作经验或人物成长过程及结果的一种新闻体裁,也是报纸、广播常用的文体。
早期报纸的通讯原指外埠书信传递,如“某国通信”“某地通信”等等。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新闻体裁。通讯报道的内容大多是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它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有起伏,而且多以人物为主,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同时还可在事实真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和文学表现形式,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只能“临事摭拾”,不能“肆意虚构”。
通讯一般包括人物通讯、工作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新闻故事、访问记、速写、特写、散记、侧记、采访札记等。
通讯的结构比较严谨、考究。其结构形式要因事而异,有的是按时间顺序写,有的是按逻辑顺序写,也有的是按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综合运笔。从结构形式上看,还有纵式结构与横式结构之分。
通讯是一种适于用具体事例和典型,教育与启迪广大群众的新闻体裁。它可以通过再现特定的典型,生动地宣传先进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列宁在《论我们的报纸性质》中指出:“我们很少用生活中生动具体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而这却是报纸在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可见,学习通讯这一体裁的写作已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必修课。
1.注音
军阀(fá)
毯(tǎn)子 ..阿訇(hōnɡ)文娱(yú)..疲惫(bâi)何键(jiàn)..惹(rě)眼 军 衔(xián)..预旺堡(bǔ)行(hánɡ)伍堡 行 碉堡(bǎo)品行(xínɡ)
要冲(chōnɡ)冲 累连累(lei)冲(chînɡ)床
走累(lâi)
硕果累累(lãi)拐弯抹(mî)角和(hã)服抹抹(mā)布 和和(huï)泥 抹(mǒ)黑和(huî)稀泥气喘吁吁(xū)鲜血(xuâ)吁 血 紧急呼吁(yù)血(xiě)淋淋号(hào)兵投奔(bân)号 奔 哀号(háo)奔(bēn)跑栖(qī)身铺(pū)炕栖 铺 栖栖(xīxī)店铺(pù)2.写对字形
生yá(涯)kē(颗)粒悬yá(崖)树kē(棵)yá(睚)眦kē(稞)麦驰chěnɡ(骋)jiǎo(缴)获pīnɡ(娉)婷
xí(檄)文伶pīnɡ(俜)忙lù(碌)jī(缉)拿 俸lù(禄)舟jí(楫)3.辨析近义词(1)商量·商榷
[辨析]商量:交换意见,常用于口头语体。商榷:商讨,有尊敬客气的意味,书面语。
①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说,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②湖南省浏阳市7位领导干部合伙租下农村2.8亩稻田,领导干部利用上班时间抛秧,也确实值得商榷。怕领导干部的个人爱好蜕变为一种翻了新的形象工程。
(2)必须·必需 [辨析]必须:副词,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加强命令语气。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
①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意见提出,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②备受关注的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已经出台,记者从亳州火车站获悉,为保证对旅客乘降全过程的控制,确保旅客安全乘车,车站方要求,始发列车工作人员必须提前60分钟到达岗位。
(3)正规·正轨
[辨析]正规:合乎规定或标准的,遵循立法的正规程序。正轨:正常的发展途径,如步入正轨。
①1月1日起,所有的婚检项目全部免费。我省市民只要到当地正规的妇幼保健所即可参加,在妇幼保健机构,被检查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希望检查的项目。
②华尔街的分析师说,中国大陆芯片业已经步入正轨,中国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成为下一个大型芯片生产中心。
4.解释词义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直截了当:(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转弯抹角: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C)A.塑料/上溯 辅导/哺育 真谛/取缔 ......B.酬谢/绸缪 简陋/露面 威名/偎依 ......C.刹那/刹车 创伤/创造 行款/行头 ......D.粗犷/旷达 剽悍/漂泊 氛围/气愤 ......解析:C项,chà/shā,chuānɡ/chuànɡ,hánɡ/xínɡ;A项,sù,fǔ/bǔ,dì;B项,chïu,lîu,wēi;D项,ɡuǎnɡ/kuànɡ,piāo,fēn/fâ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崛起
缴获 防辐射
气喘吁吁 B.暖昧
潮汛 辨证法
仗义执言 C.端详
干躁 淋漓尽致 望文生意 D.收迄
胡诌 弱不经风 涸辙之鲋
解析:B项,暖昧—暧昧;辨证法—辩证法;C项,干躁—干燥;望文生意—望文生义;D项,收迄—收讫;弱不经风—弱不禁风。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1)刘汉民同志回忆说:“培民书记每次下乡路过饭店时,________要下车看望我们,有时还给我们送些礼物,________他的礼物微薄,但在我们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2)贝多芬在致亲王的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________成为贝多芬,却________我自己。”
A.经常 不管 之所以 是由于 B.总
不管 所以
由于 C.总
尽管 之所以 是由于 D.经常 尽管 所以
由于
解析:(1)总:一直。经常:时常。用“总”准确。尽管:连词,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与之呼应。不管:连词,表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边常用“都”、“也”等副词与之呼应。(2)前文“之所以„„是由于”句式,下文应用“之所以„„是由于”与之对应。
4.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解析:A项,“对„„赞不绝口”缺少主语;应在“对„„赞不绝口”前加“他们”;B项,搭配不当,“实现了„„的记录”搭配不当,应改为“打破了„„的记录”;C项,表意不明,应在“引以为豪”前加上“美国人”。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C)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 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②③
解析:⑥句为总说句,排除A、B两项。根据陈述一致的原则,⑥③两句应相连;根据句式一致的原则,①④两句应相连,排除D项,故答案选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此生惟愿长报国——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记者:顾瑞珍 吴晶晶 胡 浩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
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听到钱老逝世的消息,84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十分悲痛。“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的秘书代他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在涂元季记忆中,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也许,这三次激动时刻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节选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11月)6.文章第二段中叙写钱老的去世时强调“静静地”“悄然”有何作用?
答案:与其科学泰斗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钱老平凡中的伟大;表达了人们对钱老的崇敬以及对他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无限哀思;表现了钱老不求闻达、淡泊处世的高贵品质。
7.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概括钱老的一生的?请分条陈述。
答案:①科学成就方面:在多个科学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与“两弹一星功勋奖”。②爱国情怀方面:钱老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献身于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他淡泊名利,毅然将自己的所得无私捐献给祖国或需要帮助的人;他谦虚谨慎,从不考虑自己的过去,只考虑祖国的未来(或:他为自己能为祖国争光,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十分激动)。
8.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钱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通过他人的回忆从侧面介绍钱老,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在增强真实性;用到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增强真实性的同时,让读者对钱老的可贵品质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9.钱老去世后,网络上有人将他和在科学史上同样作出过巨大贡献却加入美国国籍的科学家杨振宁作对比,认为钱老更高尚,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赞同。钱学森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凭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钱学森甘愿放弃优厚待遇和已处巅峰的科学研究事业,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报效祖国。钱学森始终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体现了一位科学大师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
三、语言表达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给全国各地交管部门下发《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酒后驾驶将构成交通肇事犯罪,量刑提高为3~7年有期徒刑,司机还有可能因一次醉驾而被吊销驾驶证。在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与醉驾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的条款,对酒后驾驶不劝阻、不制止的同乘者设定罚款处罚。人人支持打击醉酒,但“与醉酒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这种“连坐”方式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请就此新闻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答案:(示例一)酒后驾驶危及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对酒后驾驶不劝阻者的处罚说明公安机关正在加大对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驶等危险行为的打击力度。而维护社会治安、监督危害他人的行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示例二)这一法令一旦实施,将可能人人自危。如果是坐公交车,谁赋予了乘客检查司机的权力?又如何判断是否到了醉酒的程度?况且,乘客除接受服务外,无任何监督、监管权力和责任。因此,这一法令是难以实施的。
11.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①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②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③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④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案:(示例)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适用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练习:第5课 彭德怀印象]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人教版)
第三章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考点探究
本章相对应的高考知识点是阅读题中的分析、概括及探究。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并列式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没有主次的。对照式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种事物或意思。层进式的各层次、段落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段落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总分式就是总说分说的关系,有先总说后分说、先分说后总说、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三种类型。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又分为“显形要点”和“隐形要点”。“显形要点”是指在文章中有明显语言标志的,如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序列的词语,或某一段中并列于其他段落的中心句;“隐形要点”是指作者观点并无语言标志,散见在文章各处的要点,要在文章各部
分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并概括,从各种信息中揣摩作者意图。具体地说,就是对具体的内容准确地加以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是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是一种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对含蓄的语句加以解释,即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揭示语句的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这是一种综合分析思维能力。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文体特点对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对于前者,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提取就行了;对于后者,需要在辨别和筛选后得出正确判断,然后作出准确的概括。
4.探究能力。
近两年来,高考阅读题中探究题比重加大,要求学生要灵活根据文本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探究题也就是一篇小作文,有的讲求有理有据,有的讲求感情有所依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没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关键是要敢于表述。
第5课 彭德怀印象
彭德怀的小故事
一次,警卫员给彭总泡了一杯茶。他端起来一看,发现茶叶不对,就问警卫员:“这茶叶是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是管理科送来的。”彭德怀一听就火了,大声批评警卫员:“你看,你看,你就是不动脑子嘛!管理科送来的茶叶,是招待客人的。我个人喝茶,怎么能用公家的茶叶呢?”警卫员笑着解释:“就这么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彭总一听,更加生气:“事情不大,可是个原则问题,这不是白占公家便宜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最后,彭德怀拿了一斤茶叶的钱,让警卫员给管理科送去。并明确要求他把公家的茶和自己的茶分开来放,个人喝茶,绝不能从公家的茶罐里拿。
这是发生在1952年的一段往事,现在听起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彭德怀所讲的道理,不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韩非子·喻老》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说的是小问题也可能引起大灾祸。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塑料/上溯 辅导/哺育 真谛/取缔 ......
B.酬谢/绸缪 简陋/露面 威名/偎依 ......C.刹那/刹车 创伤/创造 行款/行头 ......D.粗犷/旷达 剽悍/漂泊 氛围/气愤 ......
解析:C项,chà/shā,chuānɡ/chuànɡ,hánɡ/xínɡ;sù,fǔ/bǔ,dìchóu,lòu,wēiɡuǎnɡ/kuànɡ,piāo,fēn/fèn。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崛起 缴获 防辐射
气喘吁吁 B.暖昧 潮汛 辨证法
仗义执言 C.端详 干躁 淋漓尽致 望文生意 D.收迄 胡诌 弱不经风 涸辙之鲋
解析:B项,暖昧—暧昧;辨证法—辩证法;C项,干躁—干燥;望文生意—望文生义;D项,收迄—收讫;弱不经风—弱不禁风。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刘汉民同志回忆说:“培民书记每次下乡路过饭店时,________要下车看望我们,有时还给我们送些礼物,________他的礼物微薄,但在我们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2)贝多芬在致亲王的信里写道:“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________成为贝多芬,却________我自己。”
A.经常 不管 之所以 是由于 B.总
不管 所以
由于 C.总
尽管 之所以 是由于 D.经常 尽管 所以
由于
解析:总:一直。经常:时常。用“总”准确。尽管:连词,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与之呼应。不管:连词,表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边常用“都”、“也”等副词与之呼应。(2)前文“之所以„„是由于”句式,下文应用“之所以„„是由于”与之对应。
答案:C
4.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解析:A项,“对„„赞不绝口”缺少主语;应在“对„„赞不绝口”前加“他们”;B项,搭配不当,“实现了„„的记录”搭配不当,应改为“打破了„„的记录”;C项,表意不明,应在“引以为豪”前加上“美国人”。
答案:D
5.与《彭德怀印象》一文无关的是()A.作者埃德加·斯诺
B.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C.通篇没有中心事件 D.是一篇事件通讯
解析:D项,非事件通讯,而是人物通讯。答案:D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此生惟愿长报国——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记者:顾瑞珍 吴晶晶 胡 浩
经历了入秋以来最强寒流的北京,空气清冷,落叶遍地。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悄然离开了他牵挂一生的祖国和人民。巨星陨落,划过天际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钱老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而他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情怀却生生不息。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听到钱老逝世的消息,84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十分悲痛。“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947年,庄逢甘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的条件。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
都能干。”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金,共计1.15万元。在一次亲自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时,钱学森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用于给力学系的学生买学习用具。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老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老就让他的秘书代他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将奖金捐出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钱老“不爱钱”,也不爱所谓的“名誉”“地位”和“待遇”——当年他毅然决然挥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名扬四海后,他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任何顾问或名誉顾问、不到外地开会、不出国;单位要为他建房他坚决不同意,报刊上颂扬他的文章被打招呼“到此为止”„„
“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钱学森在多个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
勋奖”。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在涂元季记忆中,钱老一生就激动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钱老把自己刚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交到老师冯·卡门手里。老师对他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钱老看到自己为中国人争了气,非常激动。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钱老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得睡不好觉。第三次是钱老得知中央组织部决定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位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动。”也许,这三次激动时刻正是一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老这么说着,也这么做着。
涂元季说,钱老晚年不提过去的事情,不写回忆录,他常说“我没有功夫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
(节选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11月)
6.文章第二段中叙写钱老的去世时强调“静静地”“悄然”有何作用?
答案:与其科学泰斗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钱老平凡中的伟大;表达了人们对钱老的崇敬以及对他去世的深切哀痛与无限哀思;表现了钱老不求闻达、淡泊处世的高贵品质。
7.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概括钱老的一生的?请分条陈述。
答案:①科学成就方面:在多个科学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与“两弹一星功勋奖”。②爱国情怀方面:钱老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献身于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他淡泊名利,毅然将自己的所得无私捐献给祖国或需要帮助的人;他谦虚谨慎,从不考虑自己的过去,只考虑祖国的未来(或:他为自己能为祖国争光,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十分激动)。
8.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钱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通过他人的回忆从侧面介绍钱老,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在增强真实性;用到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增强真实性的同时,让读者对钱老的可贵品质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9.钱老去世后,网络上有人将他和在科学史上同样作出过巨大贡献却加入美国国籍的科学家杨振宁作对比,认为钱老更高尚,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赞同。钱学森以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无私无我的价值追求,深刻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崇高的大师风范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凭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钱学森甘愿放弃优厚待遇和已处巅峰的科学研究事业,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报效祖国。钱学森始终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体现了一位科学大师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
三、语言表达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给全国各地交管部门下发《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酒后驾驶将构成交通肇事犯罪,量刑提高为3~7年有期徒刑,司机还有可能因一次醉驾而被吊销驾驶证。在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与醉驾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的条款,对酒后驾驶不劝阻、不制止的同乘者设定罚款处罚。
人人支持打击醉酒,但“与醉酒司机同乘一车的乘客也应进行处罚”这种“连坐”方式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请就此新闻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答案:(示例一)酒后驾驶危及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对酒后驾驶不劝阻者的处罚说明公安机关正在加大对酒后驾车特别是
醉酒驾驶等危险行为的打击力度。而维护社会治安,监督危害他人的行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示例二)这一法令一旦实施,将可能人人自危。如果是坐公交车,谁赋予了乘客检查司机的权力?又如何判断是否到了醉酒的程度?况且,乘客除接受服务外,无任何监督、监管权力和责任。因此,这一法令是难以实施的。
11.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
①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②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③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④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案:(示例)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井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适
用
话
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13课 短评两篇
1.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抓住文章的主旨。2.了解短评的特点,领会短评技巧。
康梁家教之别
在梁启超家中,能集中出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梁思礼如此众多的知名学者,则梁启超在子女身上花费的心思之多也可想而知了。加以梁氏看重感情生活,更显得情长儿女。
梁启超曾希望二女儿思庄学生物。作此建议,梁氏是经过缜密思量的。其中有家庭的考虑,“弟兄姊妹,到今还没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也有学术的考虑,梁认为,生物学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小而言之,对女孩子来说,它是“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因而“极为合宜”,且“容易有新发明”;大而言之,“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男子也很少)”,故鼓励女儿“做一个‘先登者’”。但如此周到的安排,只为思庄的缺乏兴趣与苦恼不安而最终放弃。梁启超反加以肯定:“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而要思庄以“自己体察作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正是由于梁氏能够体贴个人性情之不同,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梁思庄日后才能成为有成就的图书馆学家。
康有为弟子卢湘文写的《万木草堂忆旧》中的记述。卢氏以资深教育家的体验,对康氏戊戌以前改革幼学、拟新编蒙学书的计划评论说:“盖先生天分太高,视事太易,不能为低能儿童之设想。”其编书之悬的过高、不切实际,注定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应用。这自然与康所教万木草堂生徒“皆一时之秀”有关,故不知中人以下者读书的甘苦。他曾把女儿康同复送到卢处受教,并言:“此女甚钝,幼时尝教以数目字,至数遍尚不能记,余即厌恶之。”(《妇孺韵语》)以康氏眼界之高,便只能教天才而不能教常儿。
两相比照,我们也可以体味康有为的强悍与梁启超的平易,从作文到做人,均一以贯之。由此更推进一步,二人治学以及思想历程之不同,也约略可见。
背景链接
《奴隶与盗贼》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大沽口,北京告急,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1902年方由西安返回。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了这篇短评,揭发事实,指斥丑态,痛斥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惧外的丑态,悲叹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短评感情充沛,批驳有力,针针见血。
《台上他讲 台下讲他》
这篇短评,原载于1982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栏目。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是我国“拨乱反正”的时代,党内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其中重要一项。本文就发表在“拨乱反正”整党开始前(1983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整党工作)的特殊时期。文章发表不久,整党工作就开始了。
名家简介——梁启超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是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
文体知识——短评
短评,即指短小精悍的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它可以就某一件事、某个人谈一点看法,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进行评论,还可以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简要的评述。
1.短评的特点(1)主旨明确。(2)有说服力。(3)结构完整。
2.新闻短评写作的基本原则(1)新闻的力量是事实。(2)评论的力量是道理。(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4)真理是评论的生命。3.短评写作要求
考试中考查的新闻评论主要是新闻短评:一为针对某事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二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4)内容要新,时效要强。(5)事实要准,语言要精。4.新闻短评写作思路
新闻短评,常采用叙议析评相结合的写法,一般的思路是:(1)评(观点)(2)叙(概述)(3)析(分析说理)(4)结(结论)
1.注音
回銮(luán)
懿(yì)旨 ..辄(zhã)欲 钥匙(shi)..诏(zhào)书 两码(mǎ)..奴隶(lì)拿拷(kǎo)..钥(yào)匙服(fú)从钥 服 锁钥(yuâ)一服(fù)药咋(zhā)呼咋 咋(zã)舌2.写对字形
luán(銮)驾ɡōnɡ(恭)顺 痉luán(挛)ɡōnɡ(躬)亲何以kān(堪)之戊xū(戌)变法 kān(勘)测地形shù(戍)守边疆揣mó(摩)bǐnɡ(炳)耀 描mó(摹)话bǐnɡ(柄)3.辨析近义词(1)否则·反之
[辨析]否则:如果不是这样,就„„ 反之:反过来说或做;与此相反。
①2009年1月1日起,发生事故后,司机在确保安全下必须组织车上人员撤离,否则一旦发生二次事故,将加重司机的事故责任。
②所谓1月效应,是指1月首五个交易天股市如果上升,则全年以升市结束的机会十分大,反之亦然,因此1月2日至1月8日港股上升与否,足以预示2009年全年股市将怎样走。
(2)制止·阻止 [辨析]制止:强迫使停止,不允许继续行动。使用对象多为具体名词。阻止:使不能前进,使不能行动,使用对象可以是具体名词或抽象的名词。
①2009年1月4日,阿卜杜拉说,联合国安理会应立即通过一项决议,制止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放加沙边境口岸,遏止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
②意大利央行11月19日表示,央行对这个欧洲第四大经济体借贷活动的监控将从2009年1月开始扩大,是因为监管机构力求阻止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3)证明·证实
[辨析]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实:只指证明其确实,含义比“证明”窄。
①我院各位同学:本学期我院毕业生名单请见附表。请2009年1月的毕业生于本周1月9日(星期五)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到泰坚楼108办公室领取毕业证及学籍证明材料。
②中国商务部周三证实,将自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对钢材出口实行的许可证管理。根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公告,对2009年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种类进行了调整。
4.解释词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比喻议论见解深刻。厚古薄今: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回銮(luán)
长篇累牍(lěi)..懿旨(cì)垂涎三尺(xián)..B.粗糙(cào)牵强附会(qiǎnɡ)..内讧(hònɡ)自惭形秽(huì)..C.咋舌(zã)言简意赅(ɡāi)..角色(juã)花团锦簇(cù)..D.中肯(zhōnɡ)一场大战(chǎnɡ)..惬意(qiâ)戛然而止(jiá)..解析:A项,“懿”应读yì;B项,“糙”应读cāo;D项,“中”应读zhònɡ,“场”应读chá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抛弃 预见前途 汹涌澎湃 冷若冰霜 B.溃乱 特别兴致 最爱刺激 潦草写就 C.牢骚 弄成笑柄 搜集素材 多愁善感 D.嘲笑 搭个凉棚 肥沃山谷 飞扬拔扈 解析:D项,飞扬拔扈—飞扬跋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只有正确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才能______它的发展变化。水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例如它能________动物的体温。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__________民情。A.推测
调节
体恤 B.推断
调节
体察 C.推断
调解
体察 D.推测
调解
体恤
解析:(1)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推断:推测,断定。(2)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3)体恤: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察:体验和观察。
4.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原就是经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民歌之所以流......传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它的意蕴要在天长地久中去把玩。..A.长久不衰 B.锤炼 C.自命不凡 D.把玩
解析:D项,把玩:拿着赏玩,是赏玩具体的事物。“意蕴”是精神层面的,与“把玩”不搭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曹操墓惊现安阳,千古之谜终将破解。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该消息迅速成为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
B.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固有观念却难以短时间内消除。
C.一支南极探险队于新年当天意外地发现了约一个世纪前所遗弃的澳洲著名南极探险家莫森的飞机残骸。
D.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负责人指出,淫秽色情网站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不遵守法律法规,缺乏社会责任感,只追求经济利益所致。
解析:A项,“该消息”前加“使”;C项,语序不当,“新年当天”应置于句前;“约一个世纪前所遗弃的”应放到“飞机残骸”前;D项,“是因为„„所致”杂糅。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9题。
山东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分科概念是高考的概念
山东省今年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文理分科的概念是高考的概念,现在高中学生文理分科面临越来越早的趋势。从200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全省“一刀切”,高中学校必须严格遵照办学规范,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计划,从2011年开始,全省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做到该开的课全部开出来让学生选修,真正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这也意味着,到2011年,山东省将在真正意义上取消文理分科。
三种声音:
1.撕裂教育完整性的体制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学子们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决定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事实上,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添砖加瓦的目的。
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中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
文理分科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片段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的盼望渐行渐远。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
2.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
身为分科教育的一名受益者,我从来没有过深痛地感觉到分科的缺点。说到底,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
高中文理分科实际上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术业有专攻”。正是对文科与理科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很早就放弃了自己不想学又学不好的科目。如果强制性地不分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难而退,中辍学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不分文理科,学业太重,有限时间内只有“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两种情况。同理,学了文科,如果善于“思”,就会自觉地翻阅理科知识;学了理科,善“思”则爱文科知识。因为“思”的同时,没有考的压力,会有很好的效果。
分科为所有学生节省了时间,而偏科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有人为“考”而学的功利性目的。为“考”而学,一味偏科的结果可能是偏科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学了两年理科却又转学文科,有的人学了两年文科又转学理科。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发现自己进错了“门”。应当说,文理分科与大学里的专业划分是有区别的。文理分科只是基础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知识升华的重点努力方向。如果把专业与分科等同起来,难免会出现分科“罪孽深重”的错觉。
3.分科无过,应试才是祸首
文理分科的确有其弊有其失,但任何事物都得要分两面看,文理分家也有它的好处,比如在文理基础较为扎实的情况下,可以“术业有专攻”。在欧美等所谓发达国家,也存在文理分科的现象,似乎并不怎么影响到他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人文情怀。
有人把国人无缘诺贝尔奖的“罪过”推给文理分科,除了让人看到那种浓得化不开、近乎病态的诺奖情结,还有本末倒置之嫌疑。有些国家早就有专家学者拿过诺贝尔奖,但至今仍是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落后。我们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科技或相关水平,甚至相关荣誉仅仅与诺贝尔奖等价齐观。很明显,把中国人无缘诺奖归罪于文理分科是不合理的;而把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算在文理分科的头上,更是本末倒置。因为明眼人都知道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祸根主要是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是文理分科这些细枝末节的做法。
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在高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素质教育也被写入文件,然而,现在这些仍然只是口号。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反思的地方。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8日)6.第一种声音中,认为文理分科的弊端有哪些?
答案:①扼杀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②造成盲目追求升学率;③造成知识支离破碎。7.第二种声音中,认为分科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①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②有利于学思结合,知识互补;③学生也有文理转换的自由;④减轻学生压力。
8.第三种声音中,为什么说“应试才是祸首”?
答案:应试教育造成了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9.你是否同意文理分科,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不同意。文理分科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它割裂了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懂科学的缺少人文素养,搞人文的又没有科学素养,二者互为隔绝。比较起来,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更为严重。
同意。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他们可以有所学,有所不学,只要考试考不到的,他们可以学得相当轻松。如果真的实施文理不分科,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那学生的负担会不会又增加了不少?
三、语言表达
10.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15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1)“惠顾”改为“浏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
11.请为下面的新闻报道写一段新闻简评。要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不超过50字。3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会议室,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城肥二处的负责人签订了聘用合同,正式成为城肥清运队伍中的新成员。他们的工种是掏粪工,大学生掏粪工的合同期限是5年。
据了解,不少求职者表示不愿当掏粪工,但听说掏粪工是事业单位编制、收入有保障时,都表示愿意考虑这一职位。到报名截止时,一共有391人报名,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大学本科生更是比比皆是。
答案:(示例一)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学非所用的就业选择,是人才的浪费!大学生应该到社会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示例二)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行为所表现出的勇气与精神可嘉,我们不要轻易地否定!
“朋友圈”中的伪科学
微信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类,这类文章往往带有“致癌”“有毒”“身亡”等词汇,喜欢用“100%”“第一”等夸大性词语,“伪科学”帖层出不穷。如最近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众多用户热转,题目是《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这些秘密包括: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等严重危害。另外,微信朋友圈里还流传“滴血救命法”:不论是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还是心脏病猝死,用一根简单的缝衣针刺破其身体某些部位,挤出血即可痊愈。
目前微信平台方正逐步建立谣言数据库,以便快速核实、及时处理谣言,从而降低健康谣言在整个平台层面的传播。
适用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高中语文:1.2《湘夫人》教案(新人教选修)
屈原《湘夫人》
教案
一、导入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常识介绍
介绍屈原、楚辞和背景知识
三、把握诗歌情感,理解诗歌主题
(一)播放录音,学生结合课后注释朗读诗歌。
(二)(1)师问: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了湘君和湘夫人的苦恋故事,全诗以湘君的口吻,抒写了他自己在约会地点没有等到湘夫人的忧愁、烦恼感情和一系列的心里活动。(2)师问:诗人是以怎样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启发学生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来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生答:幽怨 哀婉
生答:诗言志,诗人借讲述这个哀婉、动人的苦恋故事,来表达他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幽怨,借湘君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来表达他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情愫。附屈原其人其事: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3)师生研讨诗歌主题。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四、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意象在表达情感、营造意境上的作用 1.朗读第一段,通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分析情景关系。2.“秋风”、“木叶”这都是令人感伤的意象,作者为了表现他的幽怨、哀婉,自然要选择这些哀景,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写很多的香草? 生答:寄予理想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屈原诗歌中的名句。《九歌•湘夫人》教案周建忠
一、《九歌》的来源及其演变
《九歌》的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第二阶段是“中原《九歌》”,我们称之为“夏代经典《九歌》”;第三阶段是“楚地《九歌》”,也称“民间《九歌》”;第四阶段是“屈原《九歌》”。
我们解读《九歌》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如果不能把这四个层次理清楚,把屈原的《九歌》和夏代《九歌》等同或跟原始《九歌》等同,那样就不能很好的解读《九歌》。《九歌》的名称起源很早,《离骚》中讲到的“启《九辩》与《九歌》兮”,是说夏代开国君王夏启,把天庭乐歌《九歌》偷回人间。其实在夏代《九歌》之前还有“原始《九歌》”或“巫术《九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楚国人把《九歌》作为国家所用的祭歌的记载,但《九歌》和国家的祭祀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北京大学教授金开诚曾说,《九歌》可能是大型祭礼的余续,是大型祭礼结束以后再来唱的,既有大型祭祀典礼的肃穆与端庄,又有娱人的作用。这种说法我人为是比较有力的。《九歌》既和国家祀典有关,又和国家祀典有所区别,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九歌》与楚国的国家祭典有直接的关系。屈原在楚地民间祭歌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屈原在长期流放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也能够接触到楚国的传统祭歌。
屈原创作《九歌》的摹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就是楚地民间《九歌》,这在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和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中都有明确论述。屈原在楚地民间《九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组诗《九歌》,而楚地的民间《九歌》显然保留了夏代中原《九歌》和巫术《九歌》以及原始《九歌》的某些内容和风格,因此我们从屈原《九歌》中能发现原始《九歌》和夏代《九歌》的一些痕迹。因此,对于屈原的《九歌》,可以这样表述:屈原《九歌》是在原始《九歌》、中原《九歌》、楚地《九歌》基础之上的独立的文学创作。
二、《九歌》的内容
《九歌》是组诗,尽管我们一直认为它是可以唱的。王国维、闻一多都认为《九歌》是中国戏剧的萌芽,但我们应该看到,《九歌》的戏剧因素并不明显,而是实实在在的组诗。闻一多研究《九歌》一共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认为《九歌》中的末篇《礼魂》只有五句,是前十首每篇唱完后的共享唱词,相当于我们今天音乐的“过门”曲。在前十篇中,除《东皇太一》是祭祀至上神,《国殇》是祭祀卫国牺牲的将士外,其余八篇中的神灵可以配成四对:湘君与湘夫人,大司命与少司命,河伯与山鬼,东君和云中君。后来姜亮夫认为东君和云中君配成一对很勉强,于是就认为《九歌》中的神灵可以配成三对。其实,《九歌》中真正能够配成对的神灵只有湘君和湘夫人,其它都是牵强的,但闻一多和姜亮夫对《九歌》研究的最大贡献是,他们都发现了《九歌》中的八篇都涉及到男女之情。《九歌》是借男女情爱来表达人生体悟,人生追求和人生苦恼的观点显然是没有问题的。
闻一多《九歌》研究的另一件比较重要的成果就是写了《九歌歌舞剧悬解》,可能他自己也不太有把握,所以说“悬解”。他把《九歌》中的神灵都转换成戏剧角色,然后用戏剧分幕的方式把《九歌》改写了。这种方式启发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从戏剧的角度研究《九歌》的兴趣。实际上还是王国维说得比较准确,《九歌》仅仅是戏剧的萌芽,是戏剧的化石,但它本身不是戏剧,所以我研究的结论是:“《九歌》是一组诗。”
《九歌》中留下了原始婚姻男女自由约会的痕迹。人类早期的爱情多以水边为背景。在甲骨文中就有“妻人于河”的记载,在河边祭祀就是把漂亮的女孩子扔到河里去。大家所熟知的《西门豹治邺》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湘君》、《湘夫人》从内容上看就是讲他们两个人约会不成的事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个时间差而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对于他们的爱情悲剧,我把它理解为:第一,这是人间正常生活的反映。像湘君、湘夫人这样约会而不能见面的情况,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第二,也是更主要的,屈原是受到了古代大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悲剧故事的制约。屈原正是在这个古代神话故事的基础之上创作了《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我们现在学习《九歌》的任何一篇,要想把它解释的比较通达,能够自圆其说,就肯定要把它和原始《九歌》,夏代《九歌》和楚地民间祭歌联系起来。
三、《湘君》《湘夫人》的故事背景
在中国文学史上,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点,由于一些特殊的故事和一些名人之作跟它联系在一起,使它成为千百年的名胜古迹。《湘夫人》故事发生的自然景观背景就是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自古以来,洞庭湖的“洞庭”就是“神仙洞府”之意,洞庭湖的最大特点就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景色极其优美。它的北面是长江,因此洞庭湖的水是流入长江里面的。洞庭湖有四条有活水流入的支流,古代称为湘水、沚水、沅水、澧水,也就是现在的湘江、沚水、沅江、澧江。我们在中学里学过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可见洞庭湖景色之美丽。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君山得名的由来就是和尧的两个女儿,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有关。山上有二妃墓和湘妃寺,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国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神话传说中,娥皇女英追到君山,听说虞舜已经死在苍梧之野,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现在的斑竹。
由于对屈原及楚辞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对这一带的美景是深有体会的。值得指出的是,汨罗江就是湘江的一条支流,屈原最后流放的地点就是汨罗江一带。他渡过了长江,经过了洞庭湖,来到了沅江,又来到湘江,最后来到汨罗江北边的玉石山,这就是屈原最后的流放地点。对于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我下水过三次,由于水流湍急,虽然江面只有五十多米宽,我被水流向下游冲走了两百多米最终也没有游到对岸,虽然我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很会游泳,但我也没能够潜到汨罗江的江底,可见,江水是极深的。因此我相信,当年屈原自沉以后,人们打捞他的尸体是绝对捞不到的。后来我沿着汨罗江一直走到头,发现它的尽头不是湘江而是洞庭湖,我拿着地图左看右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地图明明白白标着汨罗江是流入湘江的。经过询问当地人,证明我看到的是对的,原来1958年兴修水利,已把汨罗江直接引入洞庭湖。
湘江是一条非常大的河流,它是横贯整个河南省甚至还流经河北的一些地方的一条大河。
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特别有名。我们要讲的《湘夫人》就是跟洞庭湖有关。在我们所知道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 神话悲剧故事《湘君》和《湘夫人》。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后来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了,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以男性作家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爱情的一种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如果我们撇开这个题材的共同性再来看屈原的创作,就可以发现它处在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他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悲剧故事传说,而是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君的思念;《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相比较而言,我觉得两篇当中《湘夫人》更好一些,所以我们选讲《湘夫人》。
在这一篇中,屈原以湘君这个男性的视角来写,所以写的很有层次,也很有变化。1922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也就是南京大学的前生)演讲时说:“最感到奇怪的是屈原在他的作品种有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而从不涉及他的家人。”在这里,梁启超点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屈原没有为我们留下任何有关他自己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线索,他把自己丰富细腻的爱情婚姻体验转到对古典神话传说及民间文学的继承上,并把它塑造出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我们解读《湘君》、《湘夫人》的背景。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仅仅时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屈原进行了再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他自己就是一位诗人)曾经讲过,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完全可以把它故事化,但在屈原的笔下完全被诗化了。在《湘君》《湘夫人》中,只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屈原正式截取这个悲剧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
四、《湘夫人》解读
《湘夫人》一共有四十句,我将它分成三段。第一段为前十八句,即从开头到“将腾驾兮偕逝”第二段十四句,即从“筑室兮水中”至“建芳馨兮庑门”。第三段是余下的八句。每段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段写“望”;第二段写“迎”,即作迎接的种种准备;第三段写“等”。我的段落划分跟现在所有注本或研究性文章的划分都不相同。
第一段是采用一种跳跃性的节奏,来写对湘夫人的盼望。叙述在这里呈跳跃性、倒装性的不规则状态。在这种跳跃性、不规则的叙述状态下,强烈地抒发了渴望和期待之情。有人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抵得上了唐人绝句千万首,它的特点就在于跳跃的、不规则的节奏。从叙事的角度,第一段的最后两句“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才是叙事的起点。湘君约会湘夫人不得,却先说降临北渚看到的是落叶飘零,洞庭湖水漂渺无边,失望的思绪和眼前的景色融为一体,然后说登高远望,布置陈设,最后说听到湘夫人约见的音讯自己毫不犹豫,马上前往。可见倒装的痕迹非常明显。如果讲“诗眼”的话,“偕逝”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正因为对方没有到来,整个的痛苦就只能有一个人承担,第一段中的第二个情节点是“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在古诗中,诗人比较喜欢用“早”“晚”来表示时间的快速流逝。例如《木兰诗》只中用了四句话,两个“旦”和两个“暮”就写出了木兰不远万里,离别家乡奔赴前线的漫长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驰”是使动用法,使自己的马快速奔驰,是对上句“腾驾”的形象化描写。“江皋”,江边的高地,“济”,抵达。让我的马在江边的高地上飞驰,傍晚就到达了西边的渡口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这应该是第一段诗歌的第三个情节点。写出了湘君等待湘夫人时那种久等不至,怅然若失的失落和焦急的心境。强烈的失望带来了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情化的描写。自然界的景色在这里和诗中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完全吻合,所以湘君就只能是“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段的十八句当中有十句是用来勾连情节的。第一组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它点出了约会的对象和对约见成功后行为的想象。
第二组是“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第三组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对方相约而不见,所以我惆怅而失落。接着是“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婵媛”,带着迷茫惆怅的失落心情向远处眺望,只能看到江水在流淌。
最后是“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再一次登上长满白薠的更高的堤岸向远处眺望,情人还是没有来,虽然如此,我还要来为了她的到来而做好准备。
如果说这首诗有第二个诗眼的话那就是“张”。在黄昏即将降临的时候,我在这儿做好各种准备,等待心上人的到来。这个“张”就是做各种准备。这样就领起了第二段,去造一个完整的房子:“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这样,我们把五组情节链勾连起来就可以看到湘君对湘夫人的那种一往情深,缠绵悱恻的情绪在流动,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因没能见到湘夫人而显得非常失落和悲伤。这五组十句的情节勾连又是用不规则的、跳跃的、倒装的甚而至于无序的方式来形成这样一个抒情的结构。可以这样说,这首诗中写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开头的第一段,第一段中最好的是开头四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指湘夫人,古代女子也可以称子。《诗经》中写道齐国国君的女儿出嫁时“之子于归,百辆御之”可证。因为湘夫人是神灵所以说“降”,它一方面跟湘夫人的神灵身份相吻合,同时也符合湘君等待约会湘夫人的感情期待,表现了对湘夫人急切的期待的心情。“愁予”,使我极度的悲伤;眇眇,望眼欲穿而又模糊迷茫看不清楚的状态。上下句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感情落差,上句写出了自己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幸运之感,下句写因没有看到对方的到来而一下子跌到了感情的深渊。没有见到心上人,看到的却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萧萧落叶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所以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久不衰的名句,秋风、落叶也就成了表达失落、惆怅之情的最敏感且最富表现力的词汇,同时也成为最能唤起人们悲愁情感的自然景观。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艺术家对这两句诗做出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并以之为题材创作出无数的诗文画等艺术珍品。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对自然的理解是比较单一的,在他们的心中乃至作品中,所有的花都在一个季节开放,那就是春天;所有的树都在一个季节落叶,那就是秋天。其实,这两种理解是完全违背自然界现象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因为每一天都有树叶在落,一年四季每一季节甚至每一天都有花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
首先,它点明季节;其次它写出了无穷的境界,那种秋水初涨,浩渺无边,一望无际景象如在眼前;再次,它寄寓了自己身后的情感,这种情感跟那种忧愁的情绪和寥落的自然景 观是完全吻合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情感。其一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喜气洋洋的快乐情绪;另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失落和愁苦情感。可以看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的美好的景观和畅快的心情是极其抽象的,而表现得悲伤失落情绪则非常具体,非常生动,表达的非常到位,所以也就非常感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都是极其具体而鲜明的意象。《湘夫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正是这样。进而推广到几乎所有作家,他们对于高兴喜悦的感情,描写和表达的都极其抽象,描写痛苦和失落之情都极其细腻和有层次,极其具体和生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正是这种感情表达的早期范式和绝佳典型。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写的是反常现象,暗示了失望的必然结果。我们从《诗经》的《关雎》和《氓》等篇中就已经知道,当时涉及到男女爱情一般都在水边。而《湘君》、《湘夫人》更是以水为大背景,这里面的鸟和罾(捕鱼的网)都是爱情隐语,这在民歌里面很多的。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是写自己思念的情绪。这句诗是这首诗中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外的第二个名句,表现了两情未通的单相思的苦闷,它与越地民歌《越人歌》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处。这里的“不敢言”不是不敢说,而是因为你没有来,因此我没有机会对你讲。“茝”和“兰”是两种花草。这两句诗运用了谐音和双关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之后继续写反常现象:“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鹿在庭院中吃草为什么是反常现象呢?因为鹿通常应该在野外吃草。《诗经•小雅》中有《鹿鸣》一篇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可证。蛟龙由于是雌性龙,所以一般都深潜水底而不会来到水边上。
第一段中,在五组情节链的基础之上,抒发了作者对湘夫人的思念和渴望。湘君的情绪由非常高兴,盼湘夫人的降临——“帝子降兮北渚”,一下子跌落到感情低落的低谷——“目眇眇兮愁予”,然后情绪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有的变化都是悲伤的,并多次用反问句式表达自己因对方爽约而带来的痛苦之情,用眼前萧瑟冷落的景象和一些反常的生活场景来衬托自己的失落心情。所以,第一段主要是用盼望对方来而对方却没有来,表达了一种情绪的极度低落。
第一段译文:
湘夫人将要降临北洲上,放眼远眺呵使我分外惆怅。秋风阵阵,柔弱细长,洞庭波涌,落叶飘扬。
登上长满白薠的高地放眼望。我与佳人约会,一直忙得月昏黄。鸟儿啊为何聚集在苹草边?鱼网啊为何挂到树枝上?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怀念湘夫人啊无法讲。心思恍惚,望穿秋水,只见那洞庭水慢慢流淌。野麋寻食,为何来到庭院?蛟龙游戏,为何来到浅滩?清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傍晚我渡大江西岸旁。听说佳人召唤我,我将快速飞驰与你同往。通过翻译,我们不难发现第十七、十八句才是一个完整的真正的情节的开头。这也是我读《湘夫人》无数遍以后我自己揣摩出来的。它的情节是倒装的,不规则的,跳跃性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有何情绪的流动联系在一起。他的情节完全受制于情感。
第二段比较简单,就是造一所房子,只不过是把地面上的房子造到了水中,然后再装饰了更多的花草。这一段中的每一句都和建筑有关,它的难点是其中有许多比较冷僻的字。在这一段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有关建筑学的专门术语,如“室”、“盖”、“坛”、“堂”、“栋”、“橑”、“屋”、“庭”、“庑门”等等,它们完全符合地面一般建筑的名称和特点。我们通过《湘夫人》第二段中描写所涉及到的建筑学上的术语,可以说明他所建的房子也就是一般的房子,但又是建给最心爱的、盼望已久的人住的,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迎新用的房子,所以用料考究,装饰精美,用花草装饰了一层又一层。如果说第一段是通过情节来描写,第二段则是通过行动来描写。这里面的情绪是暗隐其间,仅仅是个背景。这一段中没有直接写自己是如何地失望和难过,而是用建筑速度之,料之精美,装饰之考究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和爱慕,用筑室这种行动来表达对湘夫人的迎接。
第二段译文:
把我们的房屋建造在水中,又将荷花叶子苫在房顶上; 用荪草饰墙,紫贝饰坛,撒布香椒,充满整个中堂; 桂树作栋,兰树作椽,辛夷楣门,白芷铺房; 编结薜荔作帷帐,分开蕙草做隔扇已安放; 洁白的美玉做镇席,散放石兰传播芬芳;
荷叶做的屋顶呵,加盖芷草,再把杜衡缠绕在房屋四方。
汇合各种香草充满庭院,放置各种香草播满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第三段八句四组,表达了湘君情绪的变化。第一组是筑室情绪的自然延伸和幻觉的表现; 第二组是幻觉情形而产生的一种失望的情绪;
第三组在恨之深爱之切的情绪的调动之下,刚刚扔了信物又后悔,赶快去采摘香草,以等待对方的到来;
第四组写最后湘夫人仍然没有来。
可以这么说,所有阅读《九歌》中《湘君》、《湘夫人》的读者都想探究的是,他们最终为什么没有能够见面。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这两首诗的创作受到了虞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悲剧故事的制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里我要解释的是又两点。首先,我不同意大部分人认为的这两首诗就是写的是大舜和二妃的悲剧神话传说。从本质上讲,屈原写的不是这个神话传说。舜和二妃的故事仅仅是《湘君》《湘夫人》这两首诗创作的一个远景,一个背景或原型。其次,屈原用这个题材来写的时候,他仍然被这个远古的悲剧传说所震撼和感染,所以就情不自禁地采用这样的双方不能见面的悲剧情节。有人从本诗第一句就判断这首诗写的是舜和二妃的故事。为什么称“帝子”呢?这首诗中写湘夫人共有三种称呼——帝子、公子和佳人。如果是写一般的爱情诗,用“公子”、“佳人”等称呼就很好,但本诗中在第一句就说“帝子降兮北渚”,所以说屈原在创作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运用了舜和二妃的悲剧故事,并以之作为诗歌的感情基调,所以最终湘君和湘夫人是不能够见面的。
第二,这两首诗的创作受到了民间流行歌曲基调的影响。
因为“九歌”的名称是从楚国民间祭歌而来,而流行歌曲的基调是欢快热烈的,含蓄的描写实在是极少极少。两情相思,两情未通,表达一种思念的痛苦是民间流行歌曲表达的主 要内容。这种略带忧愁,略带惆怅的歌唱之后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和消解。有人研究过,唱那些雄赳赳,气昂昂的情绪高亢之歌,唱完后很累,得不到情绪的缓解,而唱完流行歌曲以后,忧愁的情绪得到了一种自然的消解,所以说湘君、湘夫人最终的不能见面是受到了民歌的那种悲愁、惆怅、迷茫基调的影响,尤其是在悲秋的季节里表达那种单相思的情绪。以上两点从学理上解决了文章的悲愁伤感的基调的缘由。此外,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之下,男女约会的痛苦,不能相见的愁思实在是极其常见的。且不说是在先秦文学中,就是在伦理约束比较宽松的元代社会,在元代散曲中,两情相悦而未通的苦闷还是极其显着的,邻居的两个男女青年相互约会都是很难成功的。
第三段译文: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为迎接湘夫人众神如流云一样。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第五篇:高中语文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4 第四章特写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四章 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段
本章说明
教学目标
一、了解特写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体会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二、把握人物特写、场景特写的不同特点。
三、把握人物特写、场景特写的写作要领,尝试写作新闻特写。
教学设想
“知识导引”部分关于特写这种体裁的相关知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主要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点拨、指导。指导时,要注意援引课内外的实例,不要灌输太多的术语。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典范的特写精品,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征,又富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从新闻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紧扣特写的写作特色来组织教学。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抓住了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时的几个细节,表达了广大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并出色地展现了毛泽东平易近人、朴实诚恳的形象。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像国民党的舆论封锁和歪曲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笔下的毛泽东形象。其次,作者作为中共地下党员,一方面要为毛泽东来渝的诚意作宣传,一方面又要应付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因此在写作时,她尽量客观、冷静,不表露自己激动的心情,但在某些场面的描写中还是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激动和兴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隐藏的情感。再次,为了传达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形象,作者敏锐地捕捉了几个细节,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细节,讨论其表达效果。
《梦碎雅典》也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描写了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她的身上有着似乎永远摆不脱的宿命,但她一次次站在起跑线上,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奥林匹克永不言败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奥蒂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这篇文章以情动人,作者的情感由同情、悲壮开始,升华到赞扬、敬佩,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另外,细节描绘、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背景材料的巧妙穿插,也都是课文最突出的特色,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漫步在无人区》是一篇场景特写。作者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氛围。出色的环境描写和人物语言的真实记录是课文的主要特色,教学时要抓住这两个特点把握主要内容。
课文教学完成后,建议老师用一堂课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关键是引导学生比较新闻特写与一般的人物特写及场景特写的不同,认识新闻特写的新闻属性。相关资料
“特写”这个名称取自于电影学术语,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或放大的新闻体裁。人们对特写的体裁归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把它视为消息的一种,称为特写性消息,还有人把它等同于通讯,称为特写性通讯,我们更愿意把它看做与消息、通讯并列的新闻体裁。因为它兼具消息和通讯的某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讯比较接近,而在报道的迅速、及时方面则与消息相同。
特写的出现,与电台记者的现场报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早期的新闻报道中,文字记者更倾向于对某一事件或者状态进行来龙去脉的把握;而电台记者则善于将他所看到、听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到、感受到的一切,用最鲜活的语言予以记录和讲述。这种报道方式体式灵活,较少约束,可以随时插入对新闻现场或者被报道主体的细节铺陈,大大增加了报道文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因此为文字记者广泛采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新闻体裁。
美国丹尼尔·威廉森教授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说:“特写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那么,除了新闻作品的共性之外,特写还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呢?
其一,截取横断面。特写选材的时空跨度小,不注重表现人物或事件的全貌,也不仔细叙述人物成长或事物发展的历程,只是抓住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或者一个瞬间,进行充分的展开。这就需要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加以认真描绘。
其二,写作主体的适度参与。
新闻的写作强调客观性,注意以事实说话,要求记者只是充当旁观者和传达者的角色,但特写的作者常常冲破这种限制,适度参与进事件或场景中。有的作者在新闻事实中适当融进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比如《梦碎雅典》的最后一节:“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这是一句点题的话,是作者直接站出来发表的评论。更有作者将自己作为一个被观察的对象列入事件中,或者直接描写自己的体验,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在必修教材第一册中学过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通篇描述的都是自己参观奥斯威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主观色彩很强,却使读者获得了更强烈的认知。
其三,适度的文学手法。
新闻特写要表现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镜头,不仅要用客观的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这就需要通过文学手法来描写景物、场面和人物形象。把文学手法融会进新闻采写之中,既保证了新闻的准确性,又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增强了感染力。但是特写又不同于文艺创作,它的前提是事件的真实、客观,所以又有个“度”。对人物的描写,多用白描或细描,重在突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揭示内心世界。比如《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一文写道:“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个来自乡野的书生。”这里,作者通过对到达重庆的毛泽东的动作、衣着的描写,客观表现了这位伟人的平凡朴实,从而使国统区的人民对这位被国民党称为“匪首”的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能有真实的、正确的认识。
新闻特写的场景描写,常常抓住那些能体现内蕴的有特点的细节,着力点染,为表现主题服务。《漫步在无人区》一文一上来就有一些细致的场景描绘,比如:“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一切都静止不动了。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这些景物传达出一种可怕的寂静,渲染了战争的恐怖。
新闻特写要形象地“再现”“瞬间”的“镜头”,增强直观的视觉效果,就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的细节描写。细节的选择要注意突出人物、事物的个性特征。还是《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中,作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个富有意味的细节,形象地传达出毛泽东的朴实。
其四,结构的灵活性。
从结构特点看,特写写作灵活自如,无一定之规,因此结构松散,变化无穷。西方新闻界认为,“特写文章就是讲故事”,“怎样能使读者对你讲的故事感兴趣就怎样写”。用“文无定法”来形容特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再恰当不过的。新闻写作教科书在介绍特写的结构形式时,也讲到倒金字塔式、时间金字塔式、华尔街日报体、连续对话式等几种,但在实际写作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中,记者并不受这些形式的束缚,往往根据需要自由伸展。
9.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教学指导
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是六十多年前那个秋天里最大的新闻,举国瞩目。据说当时有一百三十多位中外记者前往机场报道,本文作者子冈时为《大公报》记者,也参与了这场新闻报道。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抓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客观展现了毛泽东这位朴实无华,对豪华的官场生活极不适应的共产党领袖形象,使国统区的人民对这位被国民党称为“匪首”的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能有真实的、正确的认识。
在当时的国统区,有三份比较有影响的报纸,一是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一是共产党的《新华日报》,一是立场较为中立的《大公报》。对于毛泽东到重庆参加谈判这一重大事件,《中央日报》秉承蒋介石的指示采取低调淡化处理,妄图缩小影响,而《新华日报》则浓墨重彩,积极开展宣传。《大公报》虽然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但是他们真诚地呼吁和平,希望避免内战,所以在他们最初的报道中,充分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欣喜之情。像当时的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应该是他们对毛泽东来重庆这一事件的基本立场。
本文充分体现了《大公报》这一立场。一上来课文充分渲染了喜悦的情绪:在九龙坡飞机场迎接毛泽东是“一种新的体验”。接着,作者阐述了这一事件的意义所在:这是一个喜讯,是“祥和之气的开始”,它会给人民带来和平自由,它维系着“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这个意思在后边也多次提到,并进一步阐明此事件对于世界的意义,比如:“于是他们做尽姿态被摄入镜头,这个全世界喜欢看的镜头。”“做世界所关心的一次胜利与和平的握手。” 接下来的部分主要涉及两个场景,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机场的欢迎场面;一是在张公馆的面对面采访。
毛泽东来渝这一事件引起了记者的新闻战,当赫尔利大使的专机抵达时,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这架飞机。子冈细致客观描绘了这一场景:警卫在维持着秩序,美国的记者“像打仗似的,拼着全力”来捕捉镜头,塔斯社的社长普金科会心地笑着迎接自己的老朋友。更引人注意的是,在场的“中国摄影记者不多”,作者评价说,这“强调了国际间关心中国团结的比重”。真的是这样吗?实际情况是国民党力图用新闻封锁降低毛泽东赴渝这一事件的政治意义,因此在驻重庆的各国记者几乎全部出动的情况下,虽然重庆有几十家报纸和通讯社,还有一批外地报纸驻重庆的记者,其人数远远超过外国记者,可是到机场采访的只有少数几个人。作者客观描述了这个现象,实际上却暗含着对国民党当局欺骗伎俩的揭露。
当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出现在飞机舱口的时候,“掌声和欢笑声齐作”,而前来迎接的几位大人物,也“以极大的安定来迎接这个非凡的情景”。这个场面的描绘,似乎暗示着人心所向。对于毛泽东来渝的意义,作者又一次作了强调:“这个在9年前经过四川边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战首都的土地上。”这句话巧妙地点明了国共两党过去的关系和今天所面对的局面,使事件本身顿时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描述场景的同时,子冈不忘把自己的“镜头”对准毛泽东。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在她的描绘中,这个人物衣着很普通,相貌很平凡,有一口陕北口音,面对这个热烈的欢迎场面,他似乎有些不适应,反复地重复着“很感谢”这三个字。随后,子冈敏锐地捕捉到两个细节:“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这两个细节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朴实,传达给读者一个真实、可信的领袖形象。36年后,子冈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我作为一个白区的地下党员,在长期热烈的向往之后,终于平生第一次,却又是在敌窟中见到自己的领袖──这种复杂的激动之情是难以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须抑制的,因为我的身份是国共之外的‘民营’报纸记者,新闻第二天就得见报,何况还得通过国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民党的检查!所以,我只能借助于敌后广大民众渴望和平的心情在字里行间轻轻跃动,来吐露自己深藏心底的兴奋和担忧了。”
在机场热闹的欢迎仪式之后,子冈“像追着看新嫁娘似的”,跟随着车队来到毛泽东暂时小憩的张公馆,与毛泽东有了面对面采访的机会,从而有了更新的观察和认识。
她首先捕捉到一个细节:“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选择这样的细节,暗含着深意,正如作者所说:“在国民党反共宣传中,一向把中共领导者形容得如洪水猛兽,或者粗野非凡。于是我在新闻中特别写到毛主席在张治中公馆中广漆地板客厅里的拘谨行动,甚至打碎了一个盖碗茶杯。‘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我写道。让大家看看,这位革命者是来自民间的一个读书人,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接下来是直接的采访。子冈向毛泽东询问在谈判中将从哪些问题谈起,他回答说:“这一切包括在民主政治里了。还要看蒋先生的意思怎么样。”这句话有理有节,既暗示了和谈的基础是民主政治,同时表明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和谈成与不成,还要看国民党的态度。这些话显示出毛泽东有备而来,对未来的谈判胸有成竹。
这是一个朴实,然而却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和文化素养的共产党领袖形象,子冈通过自己的客观描述,彻底击破了国民党的歪曲宣传。
思考与探究
一、在作者看来,毛泽东到重庆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认识。
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会带来中国和平的喜讯,是“祥和之气的开始”,它维系着“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这个意思在后边也多次提到,并进一步阐明这一事件对于世界的意义,比如:“于是他们做尽姿态被摄入镜头,这个全世界喜欢看的镜头。”“做世界所关心的一次胜利与和平的握手。”
二、阅读课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毛泽东有着怎样的精神气质,课文是通过哪些细节体现这一点的。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作者出色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
这是一个朴实的、乡野读书人出身的共产党领袖形象。这主要是通过以下细节展现的:“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毛先生敞了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衫。他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广漆地板的客厅里的一切,显然对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来自乡野的书生。”
三、尝试把文章改写成一篇150字左右的消息,然后比较消息和特写的不同之处。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改写实践,把握消息和特写的不同点。答案略。
相关资料
一、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舆论宣传(张小满)
8月28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这一惊人的消息震动了“假戏真作”的国民党蒋介石。国民党随即调整宣传方针,确定宣传重点,把握宣传基调。
第一,配合蒋介石确定的三项谈判原则,大力宣传所谓的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政令军令必须统一于国民政府;以中国统一的障碍在于有武装之政党攻击诬蔑“共产党就是要枪杆子”,是恃其武装向中央要地盘,不肯让步;宣传“共产党对谈判没有诚意”,反对还政于民等等。1945年9月3日,蒋介石在《庆祝抗战胜利对全国同胞广播词》中提出:“只要是在革命建国的最高原则三民主义不致动摇,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法统不致紊乱的前提之下,一切问题,无不可以推诚相与,方能求得合理、合法的解决。”“我们要完成国家的统一,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唯一的前提,是要我全国军队国家化,在我国领土之内,不可有私人的军队,亦不再有任何一党军队;唯有军队不受个人权利、一党私见支配,而后国家的统一,乃有真正确实的基础。”说得振振有词,冠冕堂皇,目的就是要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统一于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这是宣传的基调。
第二,对谈判采取低调淡化处理,尽量缩小毛泽东赴渝的影响。毛泽东亲临重庆,震动了全国,震动了世界,是轰动性新闻。驻重庆的外国记者纷纷发出专电,报道毛泽东抵渝盛况。毛泽东所乘飞机到达九龙坡机场时,驻重庆的各国记者几乎全部出动,而重庆的几十家报纸和通讯社,还有一批外地报纸驻重庆的记者,其人数远远超过外国记者,可是到机场采访的却只有少数几个人,有的还是《新华日报》约来的。国民党力图以新闻封锁减低和缩小中共中央的政治影响及毛泽东赴渝的意义。对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中央日报》的宣传方针是:“报纸不发表社论,不写本报专访稿,新闻发布一律采用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稿。有关谈判的报道,要登得少,登得小,版面不要太突出,标题不要太大,尽量缩小此事的影响,不要替共产党制造声势。”因此,《中央日报》关于谈判的报道很少,采用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稿也力求简单,并排在不重要的地位,就是蒋介石与毛泽东会谈的消息,也只是在国内要闻版中用两栏标题刊出,不摆在显著地位,从而使报纸版面显得“冷冷清清”,这与最初对“邀请电”的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国民党的宣传相反,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伊始,中共方面便掀起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高潮,中共根据形势和谈判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确定宣传方针和重点报道内容。
第一,大张旗鼓宣传毛泽东赴渝的重大意义,继续大力宣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8月28日晨,《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即将赴渝的预告消息。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的当天下午,又专门发出了号外《毛主席今天到重庆》。这一惊人的消息震动了山城。毛泽东一下飞机,就向记者发表了书面谈话,表明中共的主张和愿望。《新华日报》对此作了详细的报道,并发表了《欢迎毛泽东同志来渝》的社论。中共掌握的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突出报道。重庆各报刊竞相刊登、转载报道毛泽东抵渝盛况。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对宣传报道工作极其重视,到达重庆的第二天,即8月29日,他把《新华日报》社的负责同志召集到桂园开会,研究确定谈判期间新闻报道问题。毛泽东亲自参加。周恩来“指示:我们的记者要和各报的记者交朋友,把主席的活动情况和我们的主张都要及时地报道出去,要防止敌人扣压稿件,把问题考虑周到。我们的主张是一定要说,但言语不要生硬,讲究方法,不要刺激对方。他们的报纸不登,我们不管,我们一定要登好,要快些”。是日夜,忙碌一天的周恩来、王若飞又举行茶话会招待各界人士,介绍、说明中共的主张和要求,紧锣密鼓地展开宣传工作,力争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毛泽东专门谈了宣传报道问题,指示《新华日报》“不要对我报道太多,不要突出个人,有些活动不必见报,可多登些人民来信”。遵照这一指示,《新华日报》贴近实际,以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角度作切入点,刊登了大量人民群众来信,其内容:一是表达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欢迎、爱戴和祝福;二是表达对中共政治主张的拥护和赞成;三是希望国共诚恳商谈,和平解决问题。《新华日报》社的同志撰写新闻,发表评论,正确有效地把握舆论导向,着力宣传毛泽东赴渝的重大意义。毛泽东赴渝谈判本身已表明了中共力量的强大和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的问题,要没有共产党的过问是不行的。”再者,中共宣传的声势越大,国内外对谈判越是关注,势必造成一种声势,形成强大的力量,对于国民党蒋介石不能不是一种震慑,使其不敢轻视和敷衍谈判,不敢不顾及国内外的影响,不敢不保证毛泽东的安全。
第二,大力宣传中共对谈判的诚意,坚持谈判一定成功,并以适当方式向外界介绍国共冲突的真相。谈判伊始,中共提出了11项提案,国民党也作出复案。通过几次商谈,已表明双方的主张和要求相距甚远。中共也意识到谈判将不会有太乐观的结果,但可以趁此机会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向各界人士表明中共热爱和平的强烈愿望,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周恩来对于新闻宣传不仅高度重视,而且身体力行,亲自参与。谈判之余,毛泽东及中共代表尽可能会见和接触各界人士,详尽地介绍和阐述中共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基本方针,大力宣传中共对谈判的诚意,始终坚持谈判一定成功的态度。毛泽东在许多场合一再表明:“明知谈判困难很大,还是要谈,因为人民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团结。所以,中共应该尽力地争取和平,争取团结,为人民利益必须这样做。”
9月13日,毛泽东在首次举行的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说:“全国人民希望和平,我到重庆来尽一切努力以达到和平。我们共产党人希望会谈将有良好的结果,使中国能由抗战转到和平建设的时期。共产党竭力避免与国民党军队之间冲突,自许多地区后撤,避免冲突的危险,但将继续与伪军作战,因为敌伪军依然攻击我军,并重占许多城市。”周恩来也强调说:“共产党军队应接受所在区域内的日军投降。蒋介石不允许我军在一定地区接受日本投降,则是不公平的。”毛泽东、周恩来光明磊落地表明了中共的态度和立场。这期间毛泽东与各界人士的接触中,在一切场合的谈话都是围绕着人们关心的和平主题,他强调说:“中国今天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和为贵,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错的。”他的那种“断然截然的口吻,使大家非常信服中共对和平的决心”。当路透社记者问:“假若谈判破裂,国共问题可能不用流血方法而得到解决吗?”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相信谈判会破裂。在无论什么情况下,中共都将坚持避免内战的方针。”中共坚持和平民主的方针,表现出对谈判充满信心的态度,击破了谈判之前国民党多次散布的中共无意与政府谈判解决纠纷的诬蔑,使中共力争和平的诚意充分显示于天下。尽管中共对谈判的前途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了两手准备,但是坚持谈判一定成功的态度,顺应了民心民意,这既是中共的愿望,也是斗争策略的需要,从而推动了舆论向有利于中共方面发展。
第三,针对国民党的歪曲和误导宣传,及时把谈判中存在的问题、中共做出的让步以及国民党的有意拖延等予以披露。国共谈判之初曾约定,在没有结果的时候不向外界公布和介绍谈判情况。然而人们对和平的期望使谈判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热点。国民党含沙射影地大谈军令政令统一,影射中共恃其武装向中央要地盘,诬蔑中共对谈判没有诚意。《新华日报》不断接到读者来信,要求公布谈判进展情况,重庆各阶层人士也经常询问谈判结果。一时议论纷纷,甚至传出了国共谈判濒于破裂的消息。为了公开阐明中共的政治主张,澄清事实,中共代表团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介绍谈判情况,说明目前谈判尚未达成协议的症结所在,并向外界表明,为了顾全大局,中共“苟能求全,不惜委曲”,已作出重大让步。对于国民党大肆宣传的军令政令统一,明确表明中共的看法。毛泽东接见《大公报》记者时指出:政令军令统一是必要的,“然统一之政令军令必需建于民主政治之基础上。只有包括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代表人士之政治会议,始能解决当前国是,民主统一联合政府始能带给全国人民以幸福”。9月21日,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周恩来频频活动,向文化、妇女、产业、新闻各界和各党派、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介绍谈判情况,“指出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的责任在于国民党”。在整个谈判期间,国民党对谈判低调处理和在和平问题上名不副实的宣传,使人们对谈判的关注很难从国民党的舆论宣传上得到了解和满足,人们望透纸背,感到失望。报纸宣传避开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其作用和价值便会大大降低,势必要受到冷落。人们把对事态发展的新闻关注转向共产党的报刊,以致于影响了国民党报纸的销路,引起国民党内报人的重视和反思。《中央日报》社长胡健中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对重庆谈判的消息登得少和登得小,也不是办法,最近《新华日报》的销路多少?我们的报纸销路多少?这样拖下去怎么办?我们不能领导这个时代是危险的。”消极的方针使国民党的舆论宣传受到冷落,陷于被动。与此相反,中共通过广泛宣传,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理解和同情,普遍认为,中共不能再有让步,若再让步,不仅是中共的损失,且将是全国民主力量的损失。正是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在谈判中断五天后,主动提出恢复谈判。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节选自《论重庆谈判前后国共双方的舆论宣传》,《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二、一篇运用“客观报道”手法的典范之作──《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赏析(黄惶)《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我国著名女记者彭子冈的一篇代表作。这篇著名的特写发表于1945年8月,曾经轰动大后方。有人将此作与作家方纪所写的追述延安各界在延安清凉山机场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送行的著名散文《挥手之间》并称姊妹篇。此誉实不为过──尽管子冈本人谦称:“我很惶恐,实不敢当。”
要说这篇特写在写作艺术上给我们的启迪,那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恰当而娴熟地运用了“客观报道”这一高妙的宣传策略,在字里行间巧妙地表达了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机智地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检查,使爱好和平的人民“听”到了作者煞费苦心地“弹”出的弦外之音。
事实上,对于采访重庆谈判的子冈来说,身处1948年的“陪都”,有很多话确是不宜和不便直说的。早在1938年,子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她都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重庆工作,秘密地接受中共办事处的单线领导。所以,一方面,当她“作为一个白区的地下党员,在长期热烈的向往之后,终于平生第一次,却又是在敌窟中见到自己的领袖──这种复杂的激动之情是难于抑制的,然而又是必须抑制的”。同时,作为一名以记者身份在白区活动的地下党员,在这“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历史性关头,她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党的整个和谈宣传,但这种宣传又必须是隐晦的和巧妙的。因为,她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共之外的“民营”报纸《大公报》的记者,而且,报道还须经过国民党的新闻检查才能见报。因而,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她只能采用“客观报道”这一特殊的宣传策略,曲折而微妙地“借助于敌后广大民众渴望和平的心情”,以及作者本人对党和毛泽东同志的热爱,“在字里行间的轻轻跃动”来吐露她“深藏心底的兴奋和忧虑了”。换言之,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面对这般复杂的情势,子冈敏捷而果敢地采用的这一特殊的宣传策略,实可谓是当时唯一有效而又可行的上上之策。所以,尽管她在报道中对自己的报道意图未直言一字,但有心的读者却不难从字缝里体味出作者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广大人民对和平的企盼,以及中共的和平诚意在广大人民和进步人士中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为了使自己的报道意图隐于无形,子冈在写作技巧上作了高超非凡的艺术处理。她借用文学中的白描手法(在同时代的记者中,子冈较早地尝试着把文学手法融进新闻写作中),以清丽而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了无痕迹,确乎像一位“中立”报纸的记者在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漫不经心的“客观报道”。但在这用心良苦的“客观”背后,却潜藏着作者想要明确无误地传达的信息。作者对字句的选择、材料的处理、特写镜头的穿插,以及结构的安排等看似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实则是斟酌再
三、煞费心机。单说那开首一句便耐人寻味:“新的体验”为何?为何会有“新的体验”?紧接着是没有“口号”“鲜花”和“仪仗队”,却有“几百个爱好和平自由的人士”知道这是“喜讯”,“客观地”摆出一个对比,至于为什么,作者未言传,然人们却可意会。接下来是作者的“也许”,似含糊又似明确地表述了一个倾向,但又让“检查官”抓不住辫子。妙!再下来是记者们的“打仗”,普金科的“会心的笑”以及周恩来出现时朋友的鼓掌,和毛泽东等人亮相时“掌声与欢笑声齐作”的描述,都是在一种看似“客观”的态度里意味深长地反映着人心所向。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对毛泽东的描述中特别地,然而又似乎是不经意地提了这么一句:“这个在9年前经过四川边境的人,今天踏到了抗战首都的土地上。”这样,把9年前的长征与眼下的和谈联系起来,其中意味不是很深长吗?其他如沈钧儒、郭沫若等人对这个“非凡的情景”的迎接、记者们如追看“新嫁娘”似的采访、毛泽东的“民主政治”以及“还要看蒋先生的意思怎么样”„„如此等等,既话中有话,但又是点到为止。特写还多处对毛泽东的形象及穿着举止作了细致的描述,甚至还特别写了毛泽东在张治中公馆中的拘谨行动,打坏了一只盖碗茶杯。对此,子冈在她晚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到,“在国民党反共宣传中,一向把中共领导者形容得如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洪水猛兽,或者粗野非凡”,于是她在新闻中“特别”安排了上面那个情节,目的是要“让大家看看,这位革命家是来自民间的一个读书人,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如此,从一个侧面就“不动声色”地揭穿了国民党宣传谎言的“西洋镜”。
综观全文,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宣传策略的选择上,还是在写作技巧的具体运用上,子冈都真正做到了匠心独运:寓宣传于高明的手法之中,不仅使这则名篇得以通过新闻检查,同时也使文章本身的意境平添了几多幽远与回味;再加作者清丽流畅的散文笔法,更使这篇特写显得生动传神,充满了作者本人的个性魅力。这,或许便是这篇特写历久不衰、充满艺术魅力的奥妙所在吧。
1988年1月9日,彭子冈在北京悄然病逝。在送去的挽联中,有一幅称她是“握一管神笔”,“有两只慧眼”,这确是对她一生的精当之誉。新华社的报道中还特别提到《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这篇著名的特写,认为该文的“通篇思想与文风至今仍不失为新闻写作的范例”。
由此,笔者想顺便提一句,由于“客观报道”流行于西方,加之西方新闻界常常将“客观报道”拔高吹嘘至“客观主义”,将他们的报道自视为“纯客观”的、“超党派”的和“超阶级”的,所以“客观报道”曾一度受到批判并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潮。事实上,“客观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手法,它本身是没有什么阶级性的,资产阶级能用,无产阶级一样能用。而子冈的这篇特写则正是无产阶级记者熟练而有效地运用这一手法的经典之作。即便时至今日,此法也不乏现实意义。比如,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有许多事情只需我们巧妙地、艺术地表明倾向即可,而不宜去直抒己见、大发议论──这其实是国际宣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策略。再如,对于某些尚存争议或疑义的问题,我们是运用“客观报道”法好呢,还是记者本人走到前台去下一些轻率的结论好呢?即便是对于先进人物的报道,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尝试使用“用事实说话”的艺术去报道,而不是动辄便使用“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他只想到别人,从不想到自己”以及“高风亮节”“大公无私”这一类的套话和直露的话,那么我们最终收到的宣传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呢?
10.梦碎雅典 教学指导 奥蒂是牙买加短跑名将,被誉为国际田坛的“常青树”。从1980年代表牙买加参加莫斯科奥运会开始,她一共参加了7届奥运会,赢得了3枚银牌和4枚铜牌。在世锦赛上,她也赢得了14枚奖牌,这使她成为世界女子短跑项目上获得奖牌最多的选手。但是命运对她似乎特别的残酷,除了一枚200米金牌外,她所获得的奖牌都是银牌和铜牌。她一次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重新出现在跑道上。1997年,她37岁,又一次站在了世锦赛的赛道上,迎接她的却是又一次失败。新华社记者杨明、马小林抓住了奥蒂失败的几个瞬间,用特写的笔法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奥蒂的同情和敬佩之情。本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事件故事化,人物戏剧化。奥蒂的经历充满了悲剧的意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题材。作者接触到这一题材,没有肤浅地去写失利后伤心的场面,或者总结失败的教训,而是深入挖掘事件背后最不可思议的地方,把事件当成故事来写,写出人物难以逃脱的命运。这是文学作品的写法,也是最能抓住人心的写作方式。因此,我们在课文中看到,对于奥蒂失利的过程,她失利后的伤心,作者没有去写,而把笔墨重点放在那个“不可思议的”失误上,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戏剧性的失误,它浓缩了奥蒂体坛生涯的所有不幸。而奥蒂也被当成一个悲剧英雄来写,既写出了她无可逃避的“宿命”,也写出了她的坚毅和顽强。二是以情动人。“情感”是课文的“魂”,它自始至终贯穿在课文的叙事脉络中。课文一上来非常醒目地告诉读者事件的结果──“奥蒂又输了”,而原因还是那个一直困扰她的“坏运气”。一个“又”字传达出作者对主人公梦想破灭的惋惜和伤感,一个“依然”则传达出无奈和同情。之后课文中出现的“噩梦”“莫名其妙”“不幸”“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这些字眼都带有强烈的同情和悲壮的意味。当“可怕的事情”发生时,在“全场的静默”中,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奥蒂的“孤独”和“面无表情”,则将悲壮的意味渲染到了极致。但作者的情感并没有只是同情,当奥蒂再一次目光“坚毅”地站在起跑线上,就像她每一次失败之后又重新站起来那样,奥蒂显示出“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作者由衷地感叹:“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是英雄?!”由同情到敬佩、赞扬,课文到结尾处有一个感情的升华,深化了主题。
三是蒙太奇式的镜头语言。课文充分发挥了文字的表现力,有意识将一瞬而过的场景定格、放大,使读者得到从电视镜头中无法得到的感受和情感的冲击。“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这些短句的组合,宛如一个个镜头组接成的电影序幕。枪响了,奥蒂“像旋风般掠过跑道”,“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这似乎是一场完美的比赛,奥蒂使出了全部的功力,梦想似乎就在眼前。然而这却是一个可怕的失误,美的东西在瞬间被毁灭了,奥蒂完美的启动,闪电般的身影竟成了一幕悲剧,由此造成的反差让人伤心断肠。再加上全场观众的“惊呼”和“静默”,悲剧的氛围弥漫在字里行间。此时,作者的“镜头”再次摇向跑道上的奥蒂,在全场的静默中,面无表情的她“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慢镜头式的描绘记录着她沉重、坎坷而艰辛的脚步,悲剧也达到了高潮。
四是灵活的体式。特写的一大特点是结构灵活,不必受倒金字塔、华尔街日报体等固定结构的束缚,可以灵活安排材料,课文体现了这个特点。课文的主要事件是奥蒂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失误错失了争夺金牌的最佳机会,在叙事的主体脉络之外,作者灵活地穿插了许多背景材料,通过今昔的对比和映衬,突出了人物身上的“宿命感”和悲剧意识,从而具有了更加感人的力量。如果说第三段的背景材料提供了奥蒂的主要经历,主要是为了辅助读者阅读的话,那么后边出现的四段集中的背景材料则对课文的主题起着支撑的作用。第四段介绍她今年的成绩,以及两位最好的选手退出的事实,突出了这次比赛对于奥蒂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从全文看,实际上对悲剧意味的描绘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失误葬送了,悲剧的意味反而更加浓重。第九、十两段的背景材料追述了奥蒂以前所遭受的莫名其妙的不幸,使人物的命运带上一种摆脱不掉的“宿命感”。第十一段的背景材料叙述了她曾经做出的退役决定,看似闲笔,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转折的作用,它把读者的目光由对奥蒂的同情引向了对奥蒂永不放弃精神的敬意上来,为最后一段升华主题作了铺垫。
思考与探究
一、活跃于赛场内外的记者们,总是喜欢将目光投向那些胜利者,本文却将目光投向了奥蒂这位似乎永远与冠军无缘的悲剧人物。作者是在感叹命运的不公,还是别有深意?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由此认识这篇新闻的价值点。记者为了突现某一事件的新闻价值,表达独树一帜的观点或认识,总是会选择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来表现主题和思想内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的角度,它暗含并预设了记者对事件的态度,体现了记者对事实的认识。新闻事实的价值以及作品的文本价值会因为一个全新的角度而得到全新的体现。这篇新闻的采写者没有按照惯常的思维去关注胜利者,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一位失败的英雄身上。在她的身上,作者感叹了命运的不公,表达了对她的同情,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学习她那种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
二、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情动人,情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奥蒂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以情动人是课文的一大特点,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三、对于奥蒂的梦想被厄运无情击碎的瞬间,课文作了细致的描绘。体会下面两个细节的表达效果。
1.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2.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文字的表现力。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四、活用背景材料,往往能给文章增色。作者在这篇课文中使用了哪些背景材料?你认为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
背景材料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设计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背景材料对于表现课文主题的作用。
答案参见“整体把握”。
相关资料
一、心系奥蒂(肖复兴)
半夜12点多爬起来,看电视转播世界田径锦标赛,为的是看心目中敬重的几个人。其中之一,便是牙买加女明星奥蒂。
终于,奥蒂出现在面前。仿佛不是在哥德堡,而就在北京,近在咫尺。只要再大声叫她一声:“奥蒂!”她便又会向我走来。即使隔着栏杆,无法走过去,依然会走到栏杆前握握手,说几句响亮的英语。
35岁的奥蒂,就站在我的面前。古铜色黝黑发亮的皮肤,饱含着美洲热辣辣的阳光;1米73亭亭玉立的身材,修长却不孱弱;镶嵌着浓眉大眼的脸庞,还是那样宠辱不惊,不动声色。
岁月,似乎在她身上未留下什么痕迹。但她毕竟35岁了。
三年前的夏天,在巴塞罗那,我第一次见到她。那一次奥运会上,她100米只跑了第五,200米跑了第三。我见到她时,她正在运动员区内换衣服。她躲在角落里,低着头,谁也不理,默默地换一条长裤。虽然隔着很远,我一眼认出了她,冲着她大叫了一声:“奥蒂!”她抬起头,我招呼她,请她过来一趟。她那样顺从,没有一点架子,向我走来,一直走到铁栏杆前。我走不进去,她走不出来。隔着栏杆,我们交谈起来。我发现,她的脸近乎雕塑一样,毫无表情。无论你说她好也罢,说她失败替她惋惜也罢,她一样不动声色。
我最后请她与我合影留念,她欣然同意。虽然隔着铁栏杆,一前一后挺别扭的,她还是尽可能地极善解人意地贴近栏杆与我靠近。
我很难忘记那天她用英语对我讲的一句话:“我希望明晚能战胜美国人!”明晚,是指她将参加4×100米接力决赛。她的英语说得很清晰响亮。
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对于庸常的人生,是在“一地鸡毛”似的柴米油盐状态下过去的。对于以体育事业为生命的奥蒂来说,面对的便是塔当跑道──永远是弯道紧连着直道,永远是了无尽头的跑道。
今天,奥蒂又出现在跑道上,黑缎子一样飘曳在跑道上,黑太阳一样闪烁在跑道上。预赛。决赛。100米。200米。我紧紧注视着她,心里默默为她祝福。有的人,是值得你为她或他祝福的。
35岁的奥蒂,在塔当跑道上跑了整整15个年头。可是,命运对她却极为苛刻。她参加了4届奥运会,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除拿过一次200米冠军,都是银牌和铜牌,且大多是铜牌。人们称她永远只是伴娘,难做新娘。
一次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重新出现在跑道上,一直到青春如水长逝,一直到别的女人都做了妈妈,一直到她35岁。
这样的女人,实在值得敬重,值得为她祝福。
我把目光只盯在她的身上。今夜,世界没有了别人。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100米,奥蒂输给了美国的托伦斯,只拿到银牌。
200米,奥蒂又输给了美国的托伦斯,又只拿到银牌。
莫非35岁的奥蒂就这样落下悲壮的帷幕,告别塔当跑道不成? 我深深为奥蒂不平。
35岁的女人,机会再不会如夏日盛开的鲜花,一朵开放过后紧接着不断再为她开放下去的。她自己说过:“世界田径锦标赛对于一个35岁的女选手来说,是一次挑战!”
然而,比赛就是这样残酷,小数点后面零点零几秒,就可以无可争辩地宣告你15年的努力统统功亏一篑!在铁面无私的运动场上,人们只认成绩,绝不垂青失败者。
一天,在公共汽车上,听几个比奥蒂年轻起码十岁的女人议论奥蒂。一位说,为了这零点零几秒,耗费了15年,把整个青春都搭进去了,值得吗?一位说,别看只是零点零几秒,却能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财富!要不,谁肯花15年为了那零点零几秒去玩命„„
我不清楚奥蒂15年青春与生命所付出的代价。为了那零点零几秒,究竟是不是为了这位中国年轻女人所说的那巨大财富?这只有奥蒂自己最清楚。
35岁的女人,是一生一道关键的赌注。无论输赢,敢于还站在跑道上奋力一搏,就足以令人钦佩。
应该说,命运待奥蒂不薄,或者说命运有意要成全奥蒂。当我听说托伦斯因跑弯道时踩线而被取消冠军资格,200米金牌落入奥蒂之手时,我为奥蒂由衷地高兴。在我看来,算是老天有眼、时序有心,这枚金牌本来就属于奥蒂。
熬到35岁,奥蒂实属不易,却也无怨无悔。机遇,也许有时会讨好一些年轻而又春风得意的女人,她们或早早当上新娘,或新娘的婚纱频频披挂,更新不断。但对奥蒂,命运不是这样的,她从20岁起15年如一日锲而不舍,一直坚持到35岁──对于一个女人而言已是日过中天的年龄,依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由此,我格外敬重她。
我常想起曾在一篇报道中读到的介绍奥蒂童年的一件小事:小时候的奥蒂,没有钱买鞋穿,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跑步。她跑得飞快,任一帮小男孩在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上她。她总是在跑着,后面有人在追„„那情景,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遍遍在我眼前慢慢晃动,直至定格。
那是奥蒂自童年起就燃烧的一个梦。
能把这个梦一直保存到35岁的女人,是顽强的,也是幸福的。如今的奥蒂,再不会没鞋穿。1995年8月13日于北京
(选自《新体育》1995年9月)
二、聚焦一位失败的英雄(冯露)
赛场如人生,起起伏伏,有成功、有欢笑,有遗憾、有泪水,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期待的过程。而人们看体育比赛,了解比赛情况,不仅关注着比赛竞技的过程和结果,也关注着比赛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在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百米决赛上,37岁的牙买加老将奥蒂由于听枪有误而再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她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叹息,而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又令人感动和敬重。新闻特写《梦碎雅典》给人们讲述了奥蒂的故事,再现了赛场情景,让人们认识了一位失败的英雄,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报道多聚焦于胜者,如同体育题材的报告文学多是冠军报告。活跃于赛场内外的记者们,总是将目光投向那些获得金银铜牌或者可能夺冠的运动员。其实能够震撼人心的不仅仅是胜利的消息和佩戴着奖牌的成功者,那些具有悲剧色彩的新闻题材,那些未获成功的运动员们也有感人至深的故事。而能不能从失败者的故事中发掘出新闻价值,这需要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对事物敏锐而又深刻的认识。本文作者独具慧眼,选择了赛场上的失败者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奥蒂作为报道对象,把目光投向这位总是遭遇不幸的悲剧英雄。也正是这种大胆的选材,成就了一篇独家新闻、一篇优秀的特写。在作者眼里,奥蒂虽败犹荣,是一位令人敬佩、值得称道的英雄。作者的价值取向、对奥蒂的尊重与同情,汇成一股强烈的情感,成为贯穿全文的红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作品主题和意义已经超越了体育层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激励。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们看,奥蒂的遭遇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作者通过近镜头的特写,准确地再现了梦想被厄运无情击碎的瞬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运用蒙太奇手法,让场上的奥蒂与场下的观众交替出现,通过场下观众的反映,烘托了场上的又一次碰上“坏运气”的奥蒂,使悲剧在场上场下镜头的切换中推进并达到高潮。从交替出现的场景中我们看到,奥蒂站到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烈的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奥蒂没有听到反常的两声枪响,却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当奥蒂在全场的惊呼中停下来并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就在这片静默中,奥蒂朝着起点一步一步地走着。至此,一个令人震惊而又痛惜的悲剧达到了高潮。而笼罩着场上场下的浓浓的悲剧气氛也感染了读者,使读者一边咂摸着“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双关语,一边为奥蒂的厄运震惊而痛惜。奥蒂没有幸运地冲向胜利的终点,而是又一次被命运拉回到起点,一个为之奋斗多年的目标竟是那样的难以企及。当数万名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同情时,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这最后的一搏,完成了一个悲剧英雄形象的塑造。而作品也通过这最后一个特写,为奥蒂的悲剧拉上了帷幕。由于对奥蒂失利的描写细致生动传神,因此无论是这场比赛还是奥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特别是奥蒂,当许多冠军的名字已经被人淡忘的时候,这个永不向厄运低头的英雄以及她的执著和坚毅的性格还会留存在人们的心里。
作品充分肯定了奥蒂所表现出来的奥运精神,“奥蒂何尝不是英雄?!”文中这最后一句话以反诘和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奥蒂的赞美和敬重,同时提醒人们正视奥蒂的故事所反映的奥林匹克精神。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而读完全文读者又会感觉它如同一首悲壮的诗篇,读后意犹未尽,痛惜中生出奋进的力量。以失败者的故事表达不屈的奥运精神,这也是体育报道的崭新尝试,是留给我们的赛场之外的思考。
作品在描述奥蒂悲剧故事的过程中适时地介绍了奥蒂的赛绩、年龄、遭遇等背景性资料,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田坛老将的经历与实力,更深地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急迫心情和厄运再次降临时的痛苦情怀。如果没有翔实的背景介绍,一般读者很难意识到奥蒂的特殊价值,很难意识到这次比赛对她意味着什么,此次失败对她意味着什么,以及她面对失败时的表现是何等可敬。
这是一篇独家报道。由于出国的其他记者没有挖掘出这个新闻事件的内涵,忽略了失败者,所以作者独享了这一宝贵的新闻资源。这篇稿件发出后,业内人士交口称赞该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人民日报》《文汇报》等二十多家报纸采用了此稿。
(选自宋玉书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特写与报告文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漫步在无人区
教学指导
一、内容综述
1970年9月约旦当局驱逐巴解组织后,巴解总部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一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1978年3月,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以色列以报复巴解游击队法塔赫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这篇特写就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作者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至6段为第一部分,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至17段为第二部分,描绘的是法塔赫突击队员的行动与微妙心理。18至21段为第三部分,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至34段是第四部分,描写的是以色列的阵地以及以色列人的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有两个描写的重心:一是战场的环境氛围;一是战争双方的心态。
课文一上来就把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传达给读者,“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这就像写景散文一样,给文章定下了一个恐怖的调子。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走过的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正是由于人的缺失,沿途的景物、声音都失去了意义。在正常的生活中,“蹦蹦跳跳的鸡群”“房屋”“一筐筐橘子”“电话线”“自来水龙头”“花园”,都预示着生活的祥和与安宁,但当“房屋”成了空空的、“一筐筐橘子”没人收拾、“电话线”被打断了、“自来水龙头”随意地流着水,原先安宁的氛围顿时变了样: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同时,这些修饰词也表明战争是突然开始的,人们没有来得及收拾就匆忙离开了。这种“寂静”并非单纯的无声状态,而是一种恐怖的氛围。因为周围也有嘈杂的声音,像炮弹的“砰砰”声、羊群慌乱的叫声、青蛙的呱呱声,但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喧嚣,没有人声,没有“孩子的哭声”“机器的喧嚣声”和“人们的笑声”,它们引发的只是恐怖和不安定感。
在第三部分,作者又一次写到了战场的环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描写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在作者笔下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难民的匆忙转移,人们留下的一摊摊血迹,汽车被烧焦了,燃烧发出一阵阵臭味。这些景象与自然景物中的“雏菊”“忍冬”“小鸟的欢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隐约透露出反对战争的主旨。
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有着不同的心态,作者分别用了一个部分进行描写。巴勒斯坦这边,面对着以色列的强大炮火,法塔赫突击队员不得不边打边向后撤,虽然有些“混乱”,却“仍然是有组织的”。在紧张的48小时之后,他们才有了片刻的安闲。但这种安闲掩盖不住他们对以色列人的恐惧,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在以色列这边,有着不同情形。他们是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有着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们的阵地显得很整齐,他们用“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秩序。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二、写作特点
1.第一人称的讲述。
这是一篇亲历式的报道,文章笔下所记录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主要用了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把自己的采访经历直接展现给读者,这样写可以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富有多方面的感观冲击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课文“第二人称”讲述方式的运用,这在新闻报道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它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课文中有两处用到了第二人称:一是“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二是“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这两句一个诉诸视觉,一个诉诸感觉,通过第二人称的运用,作者巧妙地将读者直接拉进景物中,用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读者的感观去感受,反而拉近了环境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
2.真实对话和直接引语。在当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对话和直接引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和必需的特征,它们可以使读者感到与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见缝插针的直接引语,自然地展现了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实际的背景。在课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微妙的心态。比如巴勒斯坦军官的话:“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既表现了法塔赫突击队员的顽强,又突出了他们强烈的复仇心理。而以色列士兵的话“上级不让我们讲话”,“别吭声了”,则表现出率先发动战争的以色列面对国际舆论时的谨慎和尴尬。当记者穿越巴勒斯坦哨所向以色列阵地前进时,巴勒斯坦士兵说“不行,请不要向前走”;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记者从以色列阵地返回时,以色列军官也说了同样的话:“你还要回去?”“你真是发疯了。”这种相似性,表明他们都把对方当成最凶残的敌人,这充分反映了巴以双方的仇恨和隔阂。
3.描绘细节。
新闻特写中最具文学意味的表现手法就是描绘细节。但完美的描绘不是靠堆砌形容词,而是靠记者的细致观察,借助鲜明生动的笔法将读者吸引到新闻报道的氛围和情境中来。在描写“无人区”“死一样的寂静”时,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使人联想起48小时前这里热闹而平静的生活。在两相对比中,人的缺失对于景物的致命影响明白地显现出来,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突如其来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破坏。在描写“暴力留下的纪念品”──“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之后,作者捕捉到了这样的细节:“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下,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另外两个细节:“美国制的小型运输车在原野上驶来驶去”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看上去像是随意的点染,却暗含着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
思考与探究
一、漫步在这片被战火焚烧过的无人区,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摄取了哪些画面来描绘这种感受?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是“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来表现人的缺失带来的景物的质变: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
二、下面的句子都有很强的画面感,仔细揣摩,说说作者蕴含其中的“画外之音”。1.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
2.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
3.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4.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揣摩富有意味的句子,体会作者暗含的情感倾向。
1.这句话反映的是48小时内这片区域的变化。48小时前,人们的生活是安定而平和的;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它赶跑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使村庄成为一片空荡荡的区域。这里从侧面描绘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力。
2.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中,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燃烧发出的臭味”、“一摊摊血迹”以及后面的“爆炸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
3.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个由霸权和强力组成的新秩序。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于武力和战争的嘲讽。
4.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利益和争端。
三、面对这场48小时的劫难,战争的双方──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分别有怎样的心态?课文是怎样刻画的?作者有怎样的倾向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作的一个特点──直接引语,并体会作者的倾向性。巴勒斯坦人充满了对以色列人的恐惧,在片刻的休整之中,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对他们的心态的描写与刻画主要是通过直接引用他们各自的语言表现的。作者看似客观叙述,实际上也含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描写以色列的阵地时,说:“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以色列人已迁了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秩序。”这都暗含着对以色列率先发动战争,用强力征服别国的道义上的谴责。
相关资料
描绘细致引语巧妙(程道才)
这是一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它用不长的篇幅,把1978年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和双方士兵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这场以色列人挑起的战争,使巴勒斯坦人民深受其害,48小时之前还是人欢马叫的村庄,现在竟变成阒无一人、死一样沉寂的无人区。记者用自己犀利的笔,把这种死寂景象刻画得历历在目:路上没有行人,“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记者还描写了斜停在马路上的一辆轿车,因为司机遇害而无法行驶;描写了五辆着火的汽车,“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描写了以色列的重型坦克,“炮口直指法塔赫土地”,“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光,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些描绘性文字,用事实记述了侵略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以色列侵略者的凶残,揭露了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人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丑恶嘴脸。记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透过上述描绘性文字,表露无遗。
善于使用引语,也是该报道的显著特点。报道在多处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如“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以色列人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等引语,既表达了巴勒斯坦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又反映了他们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恨;而引用的“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等引语,则披露了以色列军队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这些引语,既增强了报道的思想性和人情味,也使报道的行文富于变动感,给人以新意。
(选自程道才主编《中外新闻作品赏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实践
教学建议
一、这是一堂实践课,课堂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动笔实践上。教材中介绍的四个写作要点,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已经有了认识,建议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从报纸上搜集某一重大事件的相关报道,把普通的消息和特写性的报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不同之处,为练习特写写作做好准备。
二、本次活动有两个项目,训练人物特写或场景特写,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新闻特写运用较多的文学笔法,对人物和场景进行细致的刻画与描写,但它毕竟是一种新闻体裁,及时、准确地传达新鲜的信息是它的职责,在写作时要把握好这个前提。比如人物特写,要注意把握这个人物身上出现的新的变化、新的情况,而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过多描绘,甚至虚构事实,写成普通的记人散文。为避免写成散文,建议学生写作特写之前,先以消息的形式表现人物身上或事件中的新闻点,然后选择一到两个镜头或片断,写成特写性报道。
四、写作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点评,发现并纠正学生特写写作中的偏误。
相关资料
一、试论新闻特写的写作特征(赵云生)
新闻特写“以文艺手法描绘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突出人物的活动,再现场景和气氛”。(《辞海》)特写实际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特写包括新闻特写和文艺特写;文艺特写属于报告文学的范畴;狭义的特写则专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写作体裁,它兼有消息和通讯的一些特点。因而有的新闻特写属于特写性消息,有的则属于特写性通讯。但新闻特写也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重在对新闻人物或事件中一个或几个典型片断进行放大式地再现,形象地告诉读者事情发生的情景。即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具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断,用描写手法集中、突出地刻画,将有特征性的“镜头”放大,展现于读者眼前,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
新闻特写的特色侧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现场”是指新闻事件发生、新闻人物活动以及作者现场感受融合形成的现场情景氛围。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是指读者的视觉和知觉与作者再现的现场气氛相融合而引起的一种感觉,产生的一种联想。可以说,没有现场感就没有新闻特写。这种现场感来自于作者对新闻现场的立体观察、采访。《抢菜记》这篇“目击新闻特写”,作者之所以能以传神之笔,生动地再现突发事件的现场情景,批评揭露不正之风,这与作者对新闻现场仔细、周到、准确的观察和记写是分不开的:有的营业员工作服比较脏,上面印的号码看不清楚,作者就特意走到他们面前,看清楚后,背转身去记在手背上。没有标记的营业员,就记特征:穿背心的、留小胡子的、趿拉着拖鞋的、戴前进帽的„„观察立体多方位:不仅注意观察店堂内外抢菜的情景,还注意观察了商店的环境布置、群众的反映等。使所有参与抢菜的营业员个个可以“对号入座”,第二天报纸发表后,一看文中所描写的特征,就知道谁参与了抢菜,没有一个遗漏,更没有张冠李戴。
又如《横锁长江之战──葛洲坝截流纪实》,现场感也很强,这与作者在新闻现场的实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地观察、采访也是分不开的。文中所展示的情景:截流战士同凶猛江水英勇搏斗的威武雄壮场面──惊心动魄的“锁龙图”,来自作者的亲眼目睹。在长江截流之前,作者就到达了现场,亲眼看到:2 300米的江面只留下210米的“龙口”,龙口里激流飞溅,在通向龙口的堤上,满载石料的自卸卡车一字长蛇阵摆开„„大江截流开始,作者先后站在大堤前沿和紧靠龙口的船上,睁大眼睛观察,看到自卸卡车一辆紧接着一辆向江心猛抛石料。当龙口剩下20米的时候,作者又亲眼目睹:几千斤重的巨石投入激流翻滚的龙口,好似泥牛入海。这时作者的心情和参加截流的战士一样,绷得紧紧的。之后,又看到用很粗的钢丝绳捆住的一块块25吨重的混凝土联成的“葡萄串”冲锋式地投入龙口,终于横锁江流,作者心情无比激动。于是,连夜奋笔疾书,如实报道了自己所目睹的这一幕幕气势磅礴的现场情景。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离不开作者到新闻现场观察、记录一切可能构成新闻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现场的目睹耳闻,就没有新闻特写,更谈不上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场观察,不仅要观察构成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且要注意观察与新闻有关的各种细节,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特写,可信性、现场感才会更强。比如,1946年10月16日,纽伦堡国际法庭以绞刑处决十名法西斯战犯,报道中说,十名战犯临刑前都有些紧张:头号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斯特雷切是“脸上的肌肉在紧张地痉挛着”,而盖世太保首领卡尔滕布隆纳在登上刑台时紧张得“不断舔嘴唇”,另一名战犯、党卫军将军汉斯弗兰克则“不断往肚子里吞口水”。战犯从押上刑台到毙命,在极短的时间内,作者能抓住人物特征的细微差别来写,使读者看到了战犯此时各自的内心。这种观察可谓入木三分。因此,有人说:“特写写作的功夫在写作之外,首先要把功夫下在现场观察上,一面观察,一面进行形象思维,把现场生动的形象深深的印在脑海里,然后再流到笔尖上。”现场观察、现场采访、报道现场,是新闻特写生命力所在。
新闻特写的现场感要强,还应在新闻事实中适当融会进作者的亲身感受,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如《日本投降》,作者对老牌外交家,日本外相重光葵,由驱逐舰登软梯爬到“密苏里号”战舰上将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的一段文字:“他艰难万分地爬上摇摇晃晃的软梯。想来,此刻他那经过截肢手术的残肢更痛了。当他的同胞看到重光葵的痛苦时,面上表情惨然,似乎想到了他们祖国的厄运──同这个重光葵一样。日本现已肢体破碎,再也站不起来了。”作者由写重光葵的残肢,感受到当时战败后的日本“肢体破碎,再也站不起来了”。这种在报道的事实中融进作者一定的独到感受,能使内容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咀嚼、回味。
(二)历历在目的“镜头感”。新闻特写选用电影特写的手法,形象地“再现”报道对象富有特征性的“镜头”,把有意义的、稍纵即逝的事件,分解成若干部分,把突出的部位放慢“镜头”,细致描绘,使之变得大而清晰。如《“飞天”凌空》这篇优秀的新闻特写,再现了中国姑娘吕伟跳水夺冠的镜头。作者把这精彩的镜头──“五一三六”动作分解开来,用几个“定格”的画面加以展示: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关。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像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作者把跳水这“瞬间”的镜头,分解成三幅画面:“飞天”“转体”“入水”。放慢“镜头”,细致描绘,用文字描绘画面,从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写镜头”,清晰而逼真,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感觉。
新闻特写强调“瞬间”“镜头”的形象“再现”,但它并不排除必要的、适当的背景材料的穿插与交代,如果这方面处理得好,能使内容显得更为丰满,文笔更为紧凑。在高明的作者笔下,背景材料往往是通过突出“瞬间”的写实来实现的。比如《鲜花不知送给谁》,描述17岁的周彤获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奖金牌载誉回校,作者紧紧抓住周彤手中的鲜花不知送给在场的谁这个场景来写。作者巧妙地把母亲教子、老师辅导、周彤苦战这些背景材料放到这“瞬间”的纪实场景中,直接由人物说出,成为周彤获得成功的具体事实。这样就把背景材料由“过去式”变为“现在进行式”,融入现场纪实之中,不仅使报道的内容显得丰满集中,而且很好地揭示了周彤获得成功的原因,这样处理背景材料,可谓“棋高一着”。
新闻特写对“镜头”的“再现”,应注意动感的表现。要多用动词,抓住特征,凸显动感强烈的画面。让我们看看《原子弹摧毁长崎》中的一些文字:原子弹爆炸,“我们突然感到有一股眩目的光芒穿过护目镜,射进眼帘;这种强光把座舱淹没了。第一次闪光后,我们摘下了护目镜。我们四周光焰四射,这是一种蓝中带绿的光,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向我们扑来,这时我们的飞机从头到尾都抖动起来„„在原子弹爆炸时,似乎从地下升起了一个大火球,它一面上升,一面放射出一圈又一圈的浓烟”。这种特写,由于动词使用频率高,能真切地把强烈的动感画面再现于读者面前,读者如同与作者一起,在离地面几十公里高的飞机上,亲眼看到了原子弹爆炸时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
(三)真切生动的形象感。新闻特写要“瞻言而见貌”,用有画面、情景和具体形象的文字来传递信息,不仅要用目睹的事实说话,而且要用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说话,这就需要侧重描写的语言形式来反映景物、场面和人物形象,增强形象感、立体感。
对人物的描写,多用白描或细描,重在突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揭示内心世界。如《漫画孙殿英》一文,开头的简介是粗写:“孙殿英今年六十多岁了,小时候家贫,因赌博输了钱,投到大军阀张宗昌部下当马夫,以巴结贿赂升到迫击炮连长。接着拉出那一连人来当土匪,以后由匪而总司令,而大汉奸,几十年来纵横华北,真是妇孺皆知。”接着对逮住他时,身上的所谓“三件宝”:龙泉剑、“告徒红吉”的白布和“中国保守党成立宣言”进行细写,揭示这个“怪胎”迷信、凶残、无耻政客的内在本质。然后勾出一幅漫画:“这个鸦片烟鬼头上还戴着那顶美式帽,手中拿着可笑的龙泉剑,再以那‘告徒红吉’和‘保守党宣言’作背景,点缀冈村宁次和蒋介石的委任状和嘉奖令。”这里以具体的笔触写实,从外到内将孙殿英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毒瘤、怪物、没落势力的代表入木三分地描绘出来。
新闻特写的场景描写,应抓住那些能体现内蕴的有特点的表象,着力点染,为表现主题服务。如《战争气氛紧张的华盛顿》一文,报道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限期到来的当天,华盛顿战前的紧张气氛:可以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官员们来去匆匆,对任何问题都是两肩一耸,两手一摊,表示无可奉告。”“白宫院子里的安全人员比平常多好几倍;国会布双岗,即使是议员出入也必须出示证件;连平常不设防的全国新闻大楼也加了警卫;地铁车站、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是如此。”“有人高呼口号、唱歌,有人俯首合掌祈祷,许多人贴着白宫铁栅栏久久凝视,似乎想探明这座白色建筑物主人要把美国引向何方。”“今天一早,布什总统放弃了他的晨跑,独自在白宫草坪踱步沉思。”作者用白描的笔触,通过勾勒一幅幅令人心头沉重的战前画面,来显示华盛顿紧张的战争气氛。
至于景物描写,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意在点染气氛,点化主题。《日本投降》起笔写那天早晨天气“冷得出奇”,天空是“阴沉沉”的,是铅灰色的。而在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结束之后,收笔时作者写道:“只是在这个时候,云层才裂开了一道缝隙,太阳终于出来了。”这种写景,意在暗示:打败了日本,拨开了阴云,世界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可见,写景是为了表现、拓展、深化主题服务的。
新闻特写要形象地“再现”“瞬间”的“镜头”,增强直观的视觉效果,就离不开具体的、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形象的细节描写。细节的选择,首先要有画面性。如《雨中情》中,当写到李鹏总理冒着倾盆大雨走到抗洪抢险群众之中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此时,扛锹荷锄的民工含着感激的泪花热烈拍手,掌声伴着雨声经久不息。记者看到:总理自撑的雨伞水流如注,脚蹬的深筒胶鞋灌进了泥水„„”通过精彩、感人的细节,用“文字作画”,“于细微处见精神”,再现人民总理情系人民的动人情景。
其次,细节的选择、描写,要注意突出人物、事物的个性特征。如《快乐的巨人》写我国著名的篮球巨人穆铁柱:“当7英尺2英寸(2.2米)的中国运动员穆铁柱迈着碎步跑入体育场时,‘嗬!’,观众席上发出了阵阵惊叹声。”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抢到篮板球”,并且叉开两腿稳稳当当地站在场上就能从容地把球塞入篮内”,泰国运动员尽管身高6英尺,但只能“跳跃着围在穆的身旁,毫无效果地企图拦球或阻拦穆投篮”。这样来写穆铁柱的高大,就显得具体生动。作者不仅写了穆铁柱的外表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用了几个精彩的镜头表现了他温厚但绝不任人欺负的性格特点:当他投篮不中,观众发笑时,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当一名南朝鲜队员试图阻挠他投球,打了他的眼睛,他“看上去可能坚决要进行报复”,吓得对方“连连后退”。这样的细节描写,就把人写“活”了。细节的选择、描写不仅要注意它的画面性、个性特点,还要注意选用一些蕴含深意,如表现心理、情感、神态等方面的非画面细节。这类细节的描写,使人读后不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而且能引起人们的咀嚼、回味,品尝出其中的真意、深意。
(选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二、导语: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现场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之十(李大容)写消息要有导语,写新闻特写要不要导语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特写在报道的快捷和结构的精练方面与消息相似,它要自立于新闻十八般武艺之林并与其他报道形式争夺读者,不能不讲究文章的开头、关键的第一段──导语的写作。
新闻特写的导语写得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对读者的吸引力如何?能不能让读者过目难舍?像钓鱼钩上的诱饵吸引鱼儿那样吸引住读者,让他们非一口气读完你的文章不可。
那么,怎样吸引读者呢?许多记者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我们试举几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有的采用归纳式。把报道的主要内容在开头就简明、扼要地写出来,由读者自己决定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导语采用这种写法,一般说来它的报道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华社记者陈芸同志写的《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其导语就采用这种方法:“商业部长胡平买了双皮鞋,穿上脚不到24小时,后跟就掉了一块。这件事最近在商业部机关大楼里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痛斥伪劣商品的话题。”
有的采用悬念式。利用导语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让他欲知详情必须顺着文章读下去。今年8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新闻特写,题目是“三分钟的战斗”,其导语就吊起读者的胃口:“8月6日,对韩其良来说,从周口到郑州的路犹如一场噩梦。这天清晨7点多钟,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韩其良在周口肿瘤医院门口刚刚发动他驾驶的桑塔纳轿车,忽然蹿上三个歹徒。歹徒用刀顶住他的腰,抢劫了这部汽车并将车开往郑州方向。路上,歹徒恶狠狠地对他说:‘今晚让你得胃肠癌!’”
有的采用对比、反差式。强烈的对比、反差能增强报道的新闻性,把这种对比、反差在导语中鲜明地摆出来,就会让读者眼睛一亮,打起精神读你的文章。1994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一版发表的《取下神像挂地图》,其导语写道:“东黑河是豫南一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县级以上的地图上从来不见踪影。但在当地人觉得最神圣的中堂位置,却有二十多户农家取掉神像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地图。”地图上没有的小村庄的农民,却在房屋最神圣的中堂取下神像挂上地图,这种对比效果激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力量是很大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孟晓云1991年4月6日采访一次校友聚会,题目是“半个世纪后的聚会”,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她写的导语也用了这种手法:“4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传来欢声笑语,当年延安女子大学在京的二百多位校友在此聚会。52年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为了共同的追求集合在宝塔山下。如今,这些年逾古稀的“老奶奶”,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70周年即将到来又欢聚一堂。”
有的采取烘云托月式。像中国京剧舞台上主要人物出场前造气氛一样,在文章导语中先渲染一番,让读者怀着一颗企盼之心观看下文。子冈写的《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孙毅写的邓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难忘的时刻》以及邹爱国、罗观星写的《总书记的问候》,其开头都采用这种手法。《毛泽东先生到重庆》的导语是这样写的:“人们不少有接飞机的经验,然而谁也能说出昨天九龙坡飞机场迎接毛泽东先生是一种新的体验。没有口号,没有鲜花,没有仪仗队,几百个爱好和平自由的人士却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与教材中的字句有些出入,是因为教材为适应学生的阅读习惯作了修改。)
有的采用描绘式。记者像速写画家那样,在读者面前勾勒出特殊环境下典型人物的特点,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描绘式导语能使事件的主要人物或地点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一幅图画,给读者以体味和遐想的空间。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飞天”凌空》,导语就用描绘的笔法为读者推出了美妙无比的特写镜头:“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8 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有的采用直观式。一开头就告诉读者下文报道的人和事都是记者亲耳所闻、亲目所睹和亲身经历的,从而以报道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征服读者。1989年,中国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竞赛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华阳礁上补给忙》,评委们最看重的是该文作者冒着葬身鱼腹的风险采访,以对在最艰苦的地方默默奉献者的满怀爱心,描绘出祖国南沙卫士不寻常的生活画卷。该文的导语开门见山:“11月7日至8日,笔者乘南海舰队155号拖船,在南海华阳礁目睹了惊心动魄的海上补给场面。”1990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特写《多一分尊重,就多一分自爱──北京一中期末考试见闻》,换一种笔法写其报道的直观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有的采用与读者直接交谈的方式。作者拍着读者的肩膀倾诉,读者当然也乐意侧耳倾听。这种导语以亲和力拉着读者跟着作者走。1990年1月8日《北京日报》特写《这里的猪为啥吃“细粮”》,导语写道:“乍一听,您兴许不信:两年了,海淀区海淀乡肖家河一队猪场年年养着二百多头猪,不吃菜帮、麸子等粗料,光吃馒头、烙饼等‘细粮’。”这是一篇反映城市人浪费粮食的报道,文章开头却采取与读者拉家常的方式,读来平易、亲切。
有的采用引语式。这种引语要能引起读者的警觉和注意,要揭示报道的主要内容或者反映出讲话人的心情、性格。199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特写《过赤道线》,导语是“‘今天中午过赤道线!’12月2日一早,沈阿坤船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有的引语不一定是人物的语言,文件、报告、信、广告等内容也可作引语。我们以前举过的例子《大学生搬家队》,导语用的也是引语式:“‘一系学生会搬家队为您服务。’‘打扫房屋,搬运家具,基本报酬40元„„’贴在中国地质大学家属区的一张广告,吸引我找到了他们──学九楼415室五名大学生。”这里的引语用的是大学生搬家队贴出来的广告上的几句话。
当然,导语的形式还可以列举出若干种,如提问式、叙述式、引经据典式等。一篇特写到底采用哪种形式的导语,这主要是由报道的内容所决定的,当然与记者所掌握的写作技巧的程度也有很大关系。一名记者对导语的形式缺乏研究,或者他经常使用的导语形式很单一,要想写出精彩的导语就很难。所以,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和练习导语的写作;就是工作多年的记者,在完成一篇特写稿件的时候,对其导语写作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可以套用到任何一篇特写上去,只有孜孜以求、反复推敲,才有希望 肖海滨专栏: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资料汇编·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
写出好的导语。
导语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优秀的导语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一、段落简短。古人作文有“凤头”之说,从读者阅读心理来看,此话很有道理。冗长的开头会把热心的读者吓跑的。外国有人调查过,导语最好在四行之内写完,超过四行,写得越长爱读的人越少。
二、语言干净。文章开头就有废话,就像人吃饭倘若第一口就吃到沙子,定让人食欲大减。短小的导语容不得冗词赘语。能用开头的几个字“钓住”读者,就是花些时间和精力去推敲也是值得的。
三、字字有神。导语的活力在于打动读者。用词造句要有动作,出形象,造气氛,不要一开头就几个“为了„„”“在某某地方”“在某某领导下、指导下、支持下、帮助下”,大前提、小前提一大堆,像路边小店里的大肉包子,让人咬了几口还吃不到肉馅子。最好是开门见山,坦诚相见,不绕弯子。少用或尽量不用那些“大路货”“标准件”的语句,多用带响的、添彩的、有味的字、词、句。(选自《传媒观察》199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