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小故事

时间:2019-05-13 04: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支教小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支教小故事》。

第一篇:支教小故事

支教小故事

1、家访途中支教队员和孩子一起回家,山路间有一块石头,支教队员走在前面,轻而易举的跨了过去,可是回头看,孩子却捡起了石头,丢进了山谷里,为的只是不然后面走这条山路的人绊倒,何贵英,一个仅仅7岁的孩子,当时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原来这里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这么小这么柔弱可是却无时无刻为他人着想,他们缺少颜料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这更坚定了我们帮助他们的信念,一颗爱心很小,汇集起来却将是一股长流。

2、还有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本不应该再来学校的孩子依然有些来了学校,看着校长的摩托,孩子怯生生的问我:姐姐,校长还在这里吗?我一愣,回答说:找校长有什么事情吗?孩子睁着他们大大的眼睛看着我,说了一句我这辈子可能不会忘记的话:不是,因为校长不让我们再来学校了,我怕他因为我们的缘故而骂你们。可是看着他们因为赶来学校而走山路的鞋子,上面布满的泥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山里穿梭了多久,小小的身影应该和大大的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只是为了我们这些所谓的老师,孩子,我们该拿上什么来爱你呢?

3、第三个故事是我们走的那天,很早很早,天上还下着大雨,山里很寂静。与我们来的时候截然不同,队员们都打着伞低着头,走在最后拍照的队员想再给我们留念的学校拍张照片,可是回头却看见三个背影站在山坡上看着我们,队员当时忘记他手上拿的是相机,他也怕用相机去破坏那么美好的画面,原来这么早还是有孩子记挂着我们,原来我们真的存在在孩子的心里,我们知道,他们的舍不得,更怕我们哭,回来他把这个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他说希望我们记住:在山里永远有一群孩子注视着我们,他们在渴望我们带他们一起飞翔!未来我们不仅要为了自己努力,更要为了山里的那群天使而努力。

4、一天去家访的途中,孩子牵着我的手,就这样我们一起走向分别的岔路口,我已经忍不住我的眼泪,3个小女孩看着我哭,就像讨好似的去采路边的野花,野花很美,可是我这辈子也许再也无法想象有3个小女孩同时拿着花,睁着大大的眼睛,抬着头看着我,把花怯生生的塞在我的手上,然后转身再去采更多的花,然后我捧着拿都拿不下的花回了学校,也捧着数也数不清的感动与爱,还带着那句最懂事的话:姐姐我们今天来学校之前就约定好了我们是不会哭的,我们要开开心心的来玩,开开心心的和你们过一天,如果你哭的话,我会更伤心的,你要看我们难过吗?姐姐,别哭了!

5、还有一个关于送也送不完的山路的故事,最开始我们踏入家访的途中的时候,何归发,一个11岁的小男孩,就把他的外套挂在了我们勾不到的书上,开始我们还不明白他这样做的用途,家访完了,他执意要送我们,我们死活不让他送,他却说他要去拿他挂在树梢上的那件衣服,他哪里只是想去拿衣服啊,是想送送我们,他以木里男孩子独有的方式来表达他要为我们做的事,木里的男孩子很倔的,不善言辞,可却以最最朴实的行为显示了他们的美好,以前听支教报告会,觉得送也送不完的山路只是一句空话,可看着何归发在独自领着我们走在前面的背影,原来感觉是这样!原来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可能他们说不出来什么,可是他们小细节的行动却总是一点一滴的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第二篇:支教故事

扎根山区教育,做好幼教工作

密切联系实际,促进家园成长

三要镇南岭小学支教点罗富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能代表我们支教点的志愿者来做交流,我感谢领导和同事给我这次机会。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聚在一起分享支教工作带来的苦与乐。今天,我把我个人的一些支教故事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自己和我的同事,我是来自三要的罗富宽,还有来自三要的师钊和孟静,都是地地道道的三要人。可是但我知道我所支教的学校是南岭小学的时候,我在脑子里一直在搜索着这个学校,但是没有一点概念。抬头望莽岭,俯首见沙河,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这人杰地灵的地方,我有太多的收获,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欣慰,太多的震撼,以至于在我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扎根山区教育,做好幼教工作。

2012年9月1日,在父母的叮嘱下赶往了去学校的路上,一路上沙河两岸,秋来的早,风也刮的顺畅,早早的绿绿的叶子就开始枯黄,此时正像极了自己的心情,对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的恐惧,但还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经过一路的颠簸数次的询问之后终于到达了学校,校长帮我帮我搬完了简单的行李,其他同事也帮我打扫卫生,一会功夫房子就收拾好了,看到此时的情境心里充满了一丝感动。

很快我就见到了我的学生,20名年龄大小不一的学前小朋友,有的在哭,有的再闹,有的在家长怀里,面对这样的情境,无形中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带班老师商量后,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多和幼儿接触,让他们减少对老师的恐惧感,多和他们做游戏,让他们把我们当朋友。通过了解后,发现我班的幼儿小学化倾向根深蒂固,来到教室他们就爬到桌子上写字,而且家长还老给我们反映孩子回家不写字,什么都不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耐心的给家长解释,幼儿在学校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尝试把语言,美术,音乐结合在一起,让语言有音乐的铺垫,让语言有了图画的注解,很快孩子们就喜欢上了这种生动的学习方式,家长的问题也就妥善解决了。

我班的孩子脾气多种多样,有活泼好动的,有沉默寡言的,有巧嘴巴,也有乖宝宝,总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经常针对孩子们的性格特点送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在他们犯错时,要通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慢慢引导他们,使他们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在他们获得成功时,要

表现出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使幼儿提高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比如,我班张国栋同学依赖家长非常严重,家长陪读一个月了还是丢不下,而且十分的好动,还有一些攻击性行为,对于这个孩子我们老师都很头痛。家长也苦恼,一开始时,我们对于他

出现的问题总是以批评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但却一点都不见效果。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到这孩子喜欢听好话,通过老师的几次表扬后,现在能独立上下学,而且各项活动都表现的非常好。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幼儿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所以对幼儿施教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在常规上,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思想上,使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处处树立好榜样。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

在课余我们主动和家长联系,向家长汇报幼儿在校情况,对于有些当面碰不到的家长,我们也会通过走访与他们沟通。当幼儿在园不舒服时,我们会及时打电话通知家长,并主动打电话去关心幼儿的病情,家长们对于老师的关心也很感谢,每当孩子在路边采一些野花送给老师时,到家里带一些野果给老师时,我们收到的是太多的感动。

荒凉的不过是气候,那是季节到了,那敌的过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把时光宣染的明。

回眸走过的快乐而忙碌的日子,点点滴滴的痕迹都是我悉心耕耘的收获,时时刻刻的反思才能让我更好地领悟工作的真谛。挥一挥手,告别昨天;抬头远望,灿烂的明天等待着我不断奋斗。

谢谢大家

第三篇:支教故事

我的支教故事

----写给追逐梦想的青春

还是在儿时,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地在我心中,生了根,发芽了,长大了。

2009年7月,一个迷茫的季节,我毕业了,在校期间的我,学习的专业便是初等教育,盼望着有一天能站在讲台上,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教育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就在09年8月,男友的选择触动了我的心弦,一个青春阳光的男孩毅然选择做一名普通的乡村特岗教师,他没有怨言,没有懊悔,有的是一份执着和热爱孩子的心,他曾告诉我:山区的孩子很纯朴,很渴望关注,渴望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每个孩子的眼神中似乎在传达给我们——山里需要你们,山里的孩子需要教育,需要年轻力量!

这句话曾经深深打动过我,让我不断想象山区孩子们令教育者无法割舍的可爱眼神。然而刚踏出校园大门的我,并未真切的体会支教的意义和孩子们那股热血澎湃的求知欲望,我想,也许支教是一向事业,但它不是我追求的事业。怀揣着一颗对繁华都市向往的心,我毅然选择与男友分隔两地,各自奔赴自己选择的道路。

2009年9月,抱着对繁华城市的憧憬,我选择了大都市——上海,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同样选择教师职业,工作的学校是一所民办小学,这里的孩子们都是来自农民工家庭,他们跟随着在外奔波打工的父母,居无定所,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他们还仅仅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却提早接触这个复杂的社会,身边没有儿时的小伙伴,没有爷爷奶奶的溺爱,甚至没有父母的看守,早早的就要学会独立,学会在黑夜中等待加班的父母们。

在上海工作的两年间,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深深的感受到农民工孩子眼神的渴望,他们缺乏家人的照顾和关爱,缺少陪伴,缺少全面的教育。但幸运的是,国家不断调整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越来越多的“都市资源”投入到基层教育、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基层队伍。显然,身边的一切正在慢慢改变,而男友独自在山区支教的行动似乎在感召着我加入他的行列,山区的孩子更需要我!

我想,这一次我是真正的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心情。于是,我从新做了一次选择——我要去农村支教。我要回到乡村孩子们的身边,教育他们,爱护他们,只有我们年轻一代扎根农村,只有我们把孩子们渴望的教育带到农村去,农村的孩子才有学习的机会,农村的教育才有复苏的可能,农村的条件才有改变的希望。

就在2011年的9月,我成为了一位光荣的支教志愿者,用一份优异的答卷证实了我的决心和毅力,我来到了离家乡较远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男友参加特岗教师的地方。从此我们许下一个约定: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多么困苦,只要我们的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用,相信就能为贫困山村的孩子贡献年轻人的力量。

一、坚守教师岗位,关爱每个孩子。来到了这个陌生的环境,我担任的是学前班的老师。这是一个十分考验人的环境,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孩子特别的多,整个教室没有空隙,嘈杂的声音让我感到浮躁,但是我没有放弃,因为孩子们需要我,孩子的眼神充满了渴望。于是,我开始着手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特别是性格怪异的孩子,有的孩子对学校生活不知所措、自理能力差、连续几天哭着找妈妈,有的孩子好奇心过重,什么地方都想去玩,不知深浅,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孩子一旦离开老师视线,更加顽劣,惹事生非。通过细心观察,班上孩子哪些是听话的、顽皮的、爱打架的、哪些是可以培养为班干部的,我很快对号入座,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个别问题孩子身上。告诉他们现在已经是一名学生了,作为学生是应该表现更棒的,上课时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教导,下课时,和伙伴们相处愉快。并且教导他们干坏事是不受大家欢迎的。让孩子们意识到自身在班集体的重要性,才能容纳到班里来,并收获大家的喜爱。在我的不断努力下,孩子们渐渐习惯了在校的学习生活,并且能和老师同学们成为朋友,开始喜欢上课了,并渴望学习本领了。

二、默默用心付出,迎接新的挑战。

记得我还没有来校报到时,就已经了解到我身上的重担,不紧要教好学前班,还要完成六年级英语的教学工作,这是学校第一年开始对毕业班的英语测试,孩子们没有英语基础,考试内容却是整个小学知识,可想任务之重。进入到这个班级时,上的第一节课便是认识英语科目的内容,但是孩子们的反应是迷茫的。这更加警示我今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教育他们,于是开始了应对我的新挑战。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认真做好教学计划,“备学生、备教材”,从英语基础抓起,从易到难。起初孩子们对英语兴趣浓厚,慢慢的,随着知识的深入,任务的加重,孩子们变得不敢出声,沉默寡言。班上有个叫唐广印的同学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个内向的孩子,课堂上发言极少,课下几乎不和他人交流,英语基础也很薄弱。正是这样一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意识到,必须竭尽全力帮助他。通过和班主任的交流了解到,这孩子家境困难,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学习上缺乏家庭辅导,丧失学习自信心。因此,一个合适的机会我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试着开口说简短的口语,他憋红了脸,在我的示范后,他断断续续的开口说,尽管说的不标准,但这样的开始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的以赏识的眼光激励着他,当他获取每一点进步时,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渐渐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课堂上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偶尔在解答出较难问题时脸颊露出腼腆的微笑。看到唐广印同学的变化,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他的进步只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给了我不断用心付出的动力。

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当然立足本职才是工作之重。课前我认真备课,课堂详细讲解知识,课后辅导基础较差学生,做到“听、说、读、写”一起抓,让孩子们乐于读英语,主动说英语,渐渐的,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回馈,课上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作业完成的质量也提高了,测试的成绩也进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一年之后的毕业考上,班里的孩子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全县排名中名列前茅,并且带动了语文数学的综合排名,成为学校迄今为止毕业成绩最好的一年,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赞扬。这是一件多么欣慰的事情,我相信孩子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我相信我的坚持是会有收获的。只有关爱每个孩子,和他们成为朋友,心连心,才能培育莘莘学子。同时,我也时刻警醒自己,要戒骄戒躁,要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使命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默默耕耘的恒心。

三、收获爱情之花,绽放基层希望。

山里的生活是简单的,是乏味的,而我是在平凡的人生中体验平凡的爱情。由于男友的感召,他在边远山区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的鼓舞和呼唤让我在乡村里继续坚持,作为志愿者,我们没有怨言,我们有的是互相的支持和照顾。我们同在一个乡村学校服务,从此我们成了坚守山区教书育人的亲密伴侣。我的到来让他非常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咱们扎根基层的信念。在工作上我们是同事,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共同关爱照顾可爱的孩子们;在生活上我们是远离家乡的一对亲人,我们相互扶持、爱护。当然,由于我们的特殊关系,也少不了偶尔被同事“开涮”,但更多的是领导与同事对我们的关心与照顾。

如今,我很热爱这份工作,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尽管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也比较清贫,但我始终坚信自己是在做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并且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政策的倾斜,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将会逐步改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因为,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都体现着我们的行为是有价值的。

服务的岗位也许渺小,但力量作用却不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秒它是微不足道的种子,下一秒它就可能是希望。基层是片沃土,可以滋养未来的成功。所以,我会一直尽情的挥洒汗水,释放生命的热情与活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16.3.10

第四篇:支教小纪

志愿支教 爱心传递

—华能滇东电厂助学支教纪实

在云岭深处有这样一所学校,全校只有28名学生,他们拥挤在一间破旧不堪的教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儿的学生多数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没有像样的课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教具,只有破旧不堪的门窗和对知识渴望的眼神;他们没有见过城市的高楼大厦,只见过自家的牛羊;他们从未接触过英语、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科学等课程,甚至连年级都没有条件分开,只能几个年级混在一间教室上课……

在云岭深处也有这样一位代课老师,他28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该校任教的大学生一个个地选择离开的时候,他仍然选择坚守这片热爱的土地,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小岔河村的教育事业。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他都坚持教学,永不放弃对孩子的希望……

在云岭深处同样也有这样一群充满朝气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来自运行、燃料、检修、化学等不同的岗位;他们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克服了诸多困难,每周坚持上课;他们为了孩子们能走出大山,看到希望,与小岔河老师一起托起孩子的梦想投身到支教事业上 ——他们就是华能职工!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华能青年的良好形象,从另外一个层面诠释了华能“三色”文化内涵,也书写了滇东青年的别样华彩人生,传递了我们身边的正能量,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我们的付出,只为了照亮华能那一抹耀眼的“红色”。

贫困

小岔河小学地处云南省富源县黄泥河镇小岔河村,距离镇中约16公里山路,被群山环绕。村子不大,可山路崎岖,七八岁的孩子要沿着狭窄的小道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最近的五乐村小学去读书,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大难题,1982年,村里的乡亲们共同集资,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小岔河小学。

小岔河村有人口200多人,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村里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外出挣钱艰辛的日子让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回家来屈指可数的时间也被用来了做农活上,几乎没有陪伴过孩子。于是小岔河小学便承担了村里所有留守儿童的教育重担,它成了整个村里的希望之地。

小岔河小学在32年间三度易址,从地势低洼的山脚搬迁到现在的半山腰处,仍然还是一间教室,几张陈旧的木头桌椅,教室没有窗户,墙皮潮湿时都会往下掉白灰,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操场,孤零零的校舍外遍布石头和杂草的空地上就是他们玩耍的地方,下雨时只能踩着石头小心翼翼的走进教室。在这所小学里,最少的时候有过17个学生,最多有31个学生,一至五年级的孩子都在这里上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这里走出了16个大学生,其中有一个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坚守

胡亚坤,一个标准的云南汉子,精瘦的身材,黝黑的脸庞,82年高中毕业后同学们有去当兵的,有去工厂的,在他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正好村子里刚建了学校却没人来教书,于是他选择了留在村里教书,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2年,从一个热血青春的小伙子到现在的苍老容颜,在这间简陋的教室里,他奉献了他一生的青春年华。老师的职业神圣却也清贫,胡老师的工资从15元,46元,80元,涨到160元,2012年底才能拿到760元,就是这微薄的工资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生活上的艰苦一点家人可以忍受,但最让他心疼的是由于经济困难,家里的三个孩子只供老大上了大学,老二和老三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交学费便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每当提起这个,他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觉得愧对孩子太多。在困难的时候他也矛盾过,彷徨过,他也想和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做生意,挣钱改变家里的困境,可是面对乡亲们的一再挽留,面对孩子渴求的眼神,他犹豫了,我走了这些娃娃怎么办,不能上学他们就永远走不出这大山,永远摆脱不了这贫困的生活,于是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2007年当地教育改革,要撤校合并,由于小岔河小学情况特殊没有被合并掉,但因为胡老师不在正式编制不能在担任老师,于是他只能外出打工。在这期间,小岔河小学先后迎来了4位老师,但都因为这里偏僻的位置和艰苦的环境放弃了,最后还是村民集体自发要求和教育部门协商,请回了胡老师,这个大山里的守望者。

一间教室,五个年级,每天六节课,5个小时,一个老师,五门课程,课前备课,课后批改作业,这些孩子几乎占用了他全部的时间,有时孩子上课不听话,淘气打闹,他也心烦,但是每次他都安慰自己这是孩子的天性,老师的责任就是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爱学习懂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28年的教书生涯中,他没有缺过一堂课,他说自己身体好,大病没闹过,有个头疼闹热的抗抗就过去了,因为他要是不来,这帮孩子就没人带,他就像他们的灵魂,他们的中心,没有他,娃娃就散了。

说起这么多年的坚持,这个淳朴的云南汉子没有过多的言语,他只有一句话,我在,孩子们就能上学,就能走出去,就有希望,我是一个老师,我有责任把他们带好。

付出

12年的5月份,滇东能源公司的几位职工去水源地检修,无意中发现了这所小学,他们被惊呆了,被震撼了,在现代这么发达的社会还会有这么一块贫瘠的教育之地,回去后马上向公司领导反应了这个情况,10月份,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下第一批12名志愿者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这个地方,开始了他们的支教之旅。两年间,陆续有50多名职工报名参加小岔河支教活动,每个周五,风雨无阻,为了节省时间,公司专门单排了一辆皮卡车来接送他们。

这些来支教的老师都是滇东电厂的在职员工,来给孩子们上课都是挤出自己休息的时间,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者,所以必须慎之又慎的全身心投入,周五讲课,周一就要开始构思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他们精益求精的对待每一堂课,来这里支教,承担的不仅仅只是一名老师的责任,还是一名员工对公司形象的责任。

重重大山让彩云之南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但同时带来的交通不便也拉开和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志愿者的到来犹如给深山里阴暗的天空带来一片曙光,年轻的老师带来的是和山里不一样的世界。英语老师教他们学会发音,音乐老师领着他们唱优美的歌曲,地理老师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体育老师带来了他自己的足球和男孩子一玩耍〃〃〃〃〃〃刚开始给孩子上课的时候,由于方言难懂,彼此交流都有些困难,但是老师们不懈的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多说话,学习普通话。

改变

每个周的周五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日子,因为这是华能的老师们来支教的日子,看到这些文质彬彬,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支教带给孩子们的

支教活动得到了公司领导和黄泥河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12年,联合成立的小岔河支教点,除了定期授课,公司还组织团员青年对支教的校舍进行修葺,修缮了学校的窗户,重新安装了玻璃,接上电灯,粉刷墙面,制作并安装了学校牌子,为学生送来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政府的合作下修建了学校的操场,并盖起了围墙,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也慢慢好了起来。公司为学校树立了一面旗杆,每周一的早晨和周五的下午,孩子们都会在操场上举行升旗和降旗仪式,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刻充满了神圣和庄严。同时还积极在滇东能源公司网站、华能股份公司、华能集团公司网站上做宣传,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关心小岔河学生的成长,有爱心人士主动给孩子们赠送新羽绒服和棉鞋,建设银行送来了新的课桌椅,有人寄来了很多儿童课外读物,也有人不远万里从丹东赶来小岔河学校看望孩子,为他们上一节课……越来越多的人正向小岔河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胡老师说,支教活动带给孩子最大的改变是通过这些年轻人的到来,孩子的视野开阔了,知识增多了,性格也开朗活泼了。志愿者们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会来和孩子们一起度过,带来文具和书包,组织孩子去电厂参观,13年电厂的春节晚会上,胡老师带领孩子们唱的一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湿润了多少人的眼睛,14年国庆节孩子们的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得了优秀奖,孩子们的眼神不再木讷,那里面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渴求和探索,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当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看到他们一点点的改变,这种感动无法用任何一种语言来形容,我们只能够告诉自己,尽力去做我们可以做的一切。

收获

支教活动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电厂职工都是80,90后毕业的大学生,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思想难免会有些浮躁,有了这种经历,这种磨练,对自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精神的升华。在这个简单而干净的地方,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这里有淳朴的人们,有天真可爱的孩子,有走出大山的渴望,农村的孩子也需要健康快乐的生活,有对美好事物认知和追求的权利,而我们就是架起这座通往希望和梦想桥梁的一块基石。

每次上完课后,志愿者们还会探讨当天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起研究教学方法,针对性格内向或是学习较差的孩子想办法提供特别的帮助。同时大家也对自己的处事自我检查。“这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教育,很多问题我们之前想的比较简单,真正做起来发现其实很难,我们一起讨论,互相取长补短,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提高”一位职工如实说。我们这个集体代表的不仅仅是这几十名志愿者,更代表着我们厂里几百名职工,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是这个集体的力量却无比强大。

由于村里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支教的老师还会去家访,看看孩子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走在家访的路上,崎岖蜿蜒,下雨时都是黄泥,但没有一个人抱怨过,走到家里,扑入眼帘的是阴暗潮湿的小屋,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孩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招待,家长会冲上一碗鸡蛋糖水,不住的让老师喝,在朴实的山里人的心里,这些老师就是带给孩子光明的使者,是尊贵的客人。这种满怀感恩的行动带给他们更大的震撼,原来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却可以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职工来到了小岔河,他们不仅仅是来教课,也有的带来书籍,自己买来学习用品,和孩子们互动交流,自己穿不下的衣服拿来给孩子们。

2014年,滇东电厂以小岔河师生为原型组织拍摄了微电影《大山里的曙光》,在影片中演绎了支教过程的点点滴滴,平凡的情节,真实的情感,拍摄的现场让随行的一些剧组工作人员感动得落泪,这,不是拍摄电影,这是真实的每个人爱的表达、梦的表达,支教老师、胡老师、孩子们都在用自己的朴实展示着灵魂深处的那些不凡,为此,微电影的拍摄大获成功。经过中央新影微电影部、中国青年报、国资委文明委、全国能源化学工会、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评审,荣获集团公司“华能梦•青春行”微电影大赛银奖。这,更是一个纪录片,记录着乌蒙大山深处滇东能源志愿者的付出,成长,还有满满的收获。

因为爱,所以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孩子们;因为爱,我们相信水终究能穿石;用爱铸成希望,让梦想插上翅膀!因为爱——所以执著!滇东电厂的志愿者们,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华能企业“三千精神”的理解,用汗水默默诠释着对企业“三色使命”的领悟,汇聚实现“华能梦”的青春正能量!

第五篇:我们的支教、我们的故事

我喜欢回忆,喜欢记录下一刻生命的感动,不管是细碎还是繁琐,我不厌其烦,总是将他们一一挖掘,脑影成像,写出的文字,流出的却不再是泪水.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看到了它的流逝,也看到了它的踪迹,却始终无能为力,只能在回忆和想象中品味,深思……我不否认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也不否认,支教的日子是艰苦的,可是,当第一次踏进校门,第一次以老师的名义站上讲台,第一次与那一双双童真相接,我想到的不再是清贫或是艰苦,相反,更多的是责任.或许说,这段日子对我们来讲,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忘记,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忘记,可是,我想要说的是,我们的忘记却终于忘记了忘记,那份童真,那抹粉笔灰,滴落在青石板砖上,也滴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短短几天的支教生活,我想不出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我的心境,作为一个志愿者,或许大多人会想,我们的一厢情愿是否也跟当初我们想象的一样,兴高采烈,甚至是刻骨铭心,当然,在这其中也包括我,然而,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中,我想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十分肯定地说声可以,不为别的,就为孩子们那些渴望的眼神,就因为我们是一个志愿者.第一次踏进校门,或多或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紧张,一句简简单单的”老师好”打破了所有的平静,我开始明白,我做的,他们希望的,在这一刻都将变成永恒的定格,我不再是一个人,我是一名老师,一名支教的老师,就应该担负一个老师的责任,一名老师可以失去所有,但却不能没有学生,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老师。

失去自己梦想的人是多么的孤独和忧郁,当初,我们因为梦想走进了学校,上了小学,初中…而今天,我们又为了梦想踏进了校门,我不在渴望未来的路有多长,有多远,或是有多精彩,即使平淡无奇,我也要在内心深处为他们搭建一个通向梦想的舞台,尽我所能,尽我所知,一日即一个天堂,一个孩子们的天堂。

忘记了是哪一年,是哪个学校,也忘记了我当时是以一个怎样的心境,我一度的讨厌老师,讨厌学校苦闷的生活,可当如今站在讲台上看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才知道我有多么的无知,正如同现在一样,他们的世界我不懂,他们所知道的我不会,他们的世界遍地开花,我只是一个陌路的过客。

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小朋友写给支教哥哥姐姐的一封信,第一次看到,我无言了良久,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身份,在我们看来,我们的活动是有意义的,我们都曾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努力、奋斗。而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我们无情的剥夺了他们亲近自然、唤回童真的机会,我们以他们贫穷的名义,强加给他们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故事,甚至是生活,作为一个孩子的过来人,或许说我们还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次活动,我们短短的支教,到底会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他们又能收获些什么?这些的这些,我不止一次在心底问过自己,无疑孩子们对知识是渴望的,从他们那双眼睛、从他们扯住我们衣角不让我们离开的小手中可以看出,他们希望的、我们给不了,我们希望的,由于时间、现实、社会,给不了他们,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义无反顾的尽我们最大的所学所知……将他们最初的梦想带到远方,默默的祈祷着、祝福着……

在执教的末尾,孩子们沉默了,我们沉默了,过年的气息唤不回执着的眼神,我们终于是要离开的,终于是要与孩子们分别的,他们、我们甚至没有勇气给她们说声离别,再不懂事,他们也嗅出了离别的味道,一张小小的纸条,他们在这边,我们却在那边……

忽然觉得我长大了,一些身影在脑海中渐渐清晰又渐渐模糊,我想到了孩子们,又想到了自己,真的,我从没有如此比较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贫穷和孩子们的渴望,我们的梦想和孩子们日复一日、苦苦挣扎搭建起来的舞台,这不仅仅是一个区别,我想,这是一

条用言语和文字无法逾越的心结。

支教生涯结束了,作为志愿者的我们终于要离开了,在再回首挥手的瞬间,当初的讲台,那一声响彻心扉的老师好已再不属于我们,可是,最为一个志愿者,今天是,明天还是,生命不息,我们的志愿就将不息,我想说的是,以我们的贫穷起誓,以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起誓,以我们的梦想和孩子放飞的心灵起誓,编成一条无法逾越的红丝带,日复一日,源源不断,重复再重复,上演再上演……

下载支教小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支教小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支教故事(精选多篇)

    2012年7月的夏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半个月的支教竟成为我一辈子的最难忘的财富。 我所带的班是初中班,在那个狭小的教室里,连窗子都是破破烂烂的,有几张破桌子就算是课桌了,凳......

    支教老师的故事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

    我的支教故事

    我的支教故事2013年7月21日,我从深圳出发,辗转数日来到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县,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在来支教以前,我在深圳从事网络借贷这个新兴行业,它既属于金融业,也属于互联网......

    我的支教故事

    我的支教故事 安仁中心小学 董海艳 眼看着一年的支教生活又快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学校的肯定,对于我来说真是莫大的......

    大学生支教的典型故事

    “大声点,再大声点!”(安师大 10英语1班)“大声点!再大声点!” 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时,我的心都微微的震动,为她作为一个支教老师的责任感所深深感动。记得刚来到凤台县杨村中学时,被这......

    实习支教 我的故事

    实习支教 我的故事 支教的四个多月很快过去了,在那里,她收获最大的是成长,逐渐由一名师范生蜕变成为一名人名教师。教学的收获,使她更坦然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使她更了解学生,学会了......

    复旦支教学生的故事

    复旦支教老师:携大山孩子游世博 上海,对于那些连山的那头都没有见过的孩子来说,那是一个遥远的圣地。而世博会,就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游乐园。他们与镇中心只隔了一座山,但就这......

    支教老师的感人故事

    支教老师的感人故事 导语:西宁支教教师们的脚步不仅没有缓下来、停下来,反而去得更疾了,更加密集了;来自柯桥区品学兼优的孤儿大学生袁芳,暑期作为支教,她在回报社会中感受到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