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新闻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中写作特色比较
【摘要】: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出现,人物之所以被选择进行报道,是因为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的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在西方,人物报道常以政要人物为主,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在比较分析中,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追求和谐、相对集中与强调冲突、多样纷呈;由理性到感性和由感性到理性;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关键字】:人物报道 新闻 比较 中西方
【正文】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新闻作品写作特征的不同。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思维以固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我国的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在写作上的差异,受到双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但都有各自的写作特色,我们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不断促进在人物报道写作上的创新程度。
一、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
新闻作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新闻价值观是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诸因素之集合,虽然在中西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新闻 理论中,评判的要素有很大的差异,但较为公认的是及时性、接近性、重要性和显著性。其中,及时性和接近性以量化的时空距离为衡定标准,中西差异趋无,而重要性和显著性则由 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价值取向之不同而千差万别。
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董振东、孔繁森、吴吉昌等以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坚韧不拔的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幸福青年”铁飞燕等一个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先进工作者;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帕米尔赤子——吴登云》吴登云是扎根边疆、奉献
边疆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从医多年来,他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立志扎根边疆,以满腔热忱和精湛的医术,服务边疆各族人民群众。《我的母亲》中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人性光辉,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
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马可尼,“真正的地球村英雄”》为纪念无线电问世100年,记录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报道。《莫斯科老妇的辛酸泪》中莫斯科经济危机时的马洛费耶娃老人;《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死在故乡》描写了79岁老人T子离开东京公寓到自己的故乡自杀的事件。这些新闻人物并未做出光荣的值得称颂的事迹,也没有受人景仰的高品质和精神追求,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低层还有的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二、追求和谐、相对集中与强调冲突、多样纷呈
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好人好事类和经济类人物作品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一些优秀的人物报道,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再现,人物行为和心理世界的深入透析,引人向上,极具感染力,在社会上掀起学习先进人物的热潮,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群众工作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政策有关,一方面与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等社会现实相联,传媒价值取向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之时,也不断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调整,经济类报道的增加体现出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媒介不再谈“利”色变,但仍未脱离“尚德”、“和谐”的传统,对好人好事类报道的青睐,依然散发着中国文化对德之追求,对义之崇尚。表三中之所以没有把灾害报道单独列出,是因为中国传媒囿于“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思维,在进行灾难报道时往往聚焦于战胜灾 害的人和精神,缺少对灾害本身的注视,因而把 其归入好人好事类。
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主要集中在凶杀暴力、揭露司法不公、揭露腐败、贫困、战争、自然灾害等的人物,其它还涉及到环境保护、金融危机的人物,以及有关种族、福利等众多的社会问题中的典型人物。多数人物报道中充满了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
三、由理性到感性和由感性到理性
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
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西方传媒往往采用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法,以具体的个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由感性的、实证的披露,上升到理性思考的 角度。1995年的特稿写作奖获奖作品《被排斥的优等生》通过记录一个竭力在恶劣的内地城 市高中求得生存的聪明少年詹宁斯进入麻省理工大学预科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进入麻 省理工大学的故事,来反映一个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少年群体。
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
在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 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 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
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
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西方人物报道的切入角度都比较小,先是以人物的某处外貌或性格特征的描写进入故事,然后逐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随之揭示人物的本质特征及报道所要反映的社会意义。
五、结论
比较的最终目的是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在融会贯通中为中西传媒寻找一个尽量合理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文化重人伦,西方文化重契约,相对应形成了中国 的“人治”传统和西方的“法治”传统。其实在本质上二者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人伦也好,契约也罢,最终都是维护秩序的手段,手段往往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凸显的方式不同。其次,中国儒家文化是伦理为政治服务,基督教文化是神学为政治服务,以“权力”著称的西方传媒始终未能摆脱政治权力的姿态。现阶段的中西传媒同样面临着寻求政治宣传与新闻传播平衡点的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使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的沟通展现在众多方面,除上所述,中国传媒题材涉及面拓宽,以政府为核心报道的意识日益淡化,科教兴国、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话题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实证分析、客观报道等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而西方 传媒在贯有的傲慢中不得不重新考量东方文化的优势,体味群体本位的力量,淡化冲突,重寻和谐。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的沟通将在未来发展中日益彰显。【参考文献】
[1]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姚里军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 [2]《人物报道的中西比较》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2000年12期
[3]《新闻作品选读》刘明华 张正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4] 《比较新闻学》刘夏塘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二篇: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中西新闻中的人文精神比较
摘 要:中西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源流,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人文精神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这些差异在中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关键词:人文精神;中西方;新闻报道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是绵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思想的结果。它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西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源流,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人文精神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这些差异在中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而且表现在新闻报道的方方面面。
一、我国的新闻报道追求“真”、“善”、“美”合一,重和谐;西方则更追求“真”,重矛盾对立。
我国的新闻报道着力追求“真”、“善”、“美”三者合一的效果,意图通过真实的报道来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民心灵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和美化。当“真”有可能危及“善”和“美”时,我国的媒介会力求“善”和“美”而舍弃“真”不予报道。西方的新闻媒介虽然有时也追求“真”、“善”、“美”的效果,但他们对“真”的重视要超过对善和美的重视,当“真”有可能危及“善”和“美”时,他们往往取“真”,而舍“善”、“美”。例如在犯罪新闻报道中,中国新闻媒介对犯罪新闻的报道往往采取低调处理,对犯罪事件本身报道不多,对警方破案、群众相助这些正面角度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即所谓的“负面新闻正面报道”。西方新闻媒介对犯罪新闻则是采取高调处理,浓墨重彩,大肆渲染,为了他们所谓的“把整个事实的真相展示在受众面前”,他们往往将犯罪的手法、过程、细节全部报道出来。同时,在一些灾难性新闻中这一特点也有明显的体现。例如在“9.11”事件的现场直播中,美国的FOX、CNN等电视台播放了逃难者从高达110层的世贸中心高楼上跳下逃生的镜头,这给所有电视观众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往往将“空前绝后”、“耸人听闻”之类的现象和事件作为报道的重点,以此来冲击和刺激受众的感知神经。“9.11”事件的现场直播如同一部好莱坞的灾难恐怖大片,其所具有的受人关注程度正好符合西方传媒这种追求异乎寻常的感觉。而过于血腥残忍的报道有时也会超出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负面效果。
相比较而言,在对“9.11”事件的报道上,中国的主流媒体一方面很节制地进行重要的动态新闻和事态发展的报道,另一方面及时报道我国家领导人及外交部发言人就此事的表态。中国主流媒体保持了其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一贯的沉稳和谨慎,不炒作,不渲染,也没有像某些西方媒体不负责任的对事实真相、伤亡人数进行猜测性报道,西方媒体曾估计世贸中心的伤亡人数在5万左右,后来的调查表明这个数字被大大夸大了。中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
二、我国新闻报道中体现了鲜明的“集体主义”,西方则更注重“个人主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形成一种“合”的基本思想。在这种哲学下,伦理与政治往往渗透在一起延伸至整个社会,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劲,在民族心理上培植起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在这种思想下的中国人认为,个人是国家和社会中的一份子,要为国家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反映到社会主义新闻媒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上,以报道人民大众,报道群体活动为主;在思想上,反映主流舆论即大多数人的意见、愿望、感情等;在报道效果上,努力追求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创造人民所需要的安全、稳定、发展等因素。如中国犯罪新闻报道中的集体主义表现为报道公安部门对案件的破获过程、人民对案件的看法及其配合公安部门的行动、司法审判过程及对罪犯的惩戒等的报道。这些报道在内容上以群体行为为主体,在思想上则反映群体的意见和感情,在社会效果上也是本着群体的利益,报道一些有利的因素,而对群体造成伤害、惊吓的因素,媒介一般不予报道。
西方很早就培育出西方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对个体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要求从教权的阴影下解放出来,此后,以个性解放和重构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潮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潮。从这种特定的意义上讲,西方文化又是个性主义、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个人主义在西方新闻媒介表现在报道内容、思想上以个人活动、思想为主,对个人在社会和历史上的作用予以夸大;也表现在报道的效果上,报道的效果是媒介个体或记者个人名利的收获,社会群体的利益则要放在个人利益之后了。西方国家犯罪新闻的泛滥以及犯罪新闻所引起的大量法律、伦理、社会问题都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应用到新闻媒介上的产物。如西方媒介喜欢报道犯罪分子的心理作案经过,描写其个人活动并对其行为予以所谓“人性化”的分析,他们还喜欢报道某个聪明英勇的警察只身深入犯罪分子巢穴,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较量最终擒获罪犯或者某个善辩的律师依靠个人的辩护技巧说服陪审团,使嫌疑重大的疑犯得以逃脱法律制裁等事迹,突出个人作用。
三、我国的新闻报道更注重社会伦理教化作用,西方则更注重“新闻性”和“趣味性”。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善”,我们理解为“社会责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即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我国的新闻媒介重视道德教化作用,历来注意树立正面典型,宣传社会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致力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西方传媒更加注重能引起受众注意的各种新奇的报道,希望能够使受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关注,获取利润。
中西方在这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有关人物的报道中。我国的人物报道以社会为目的,主要从社会、从群体的角度写人,注重人物的社会教化作用;而西方人物报道更看重人物的“新闻性”和“趣味性”,所报道的人物应是“成为新闻的人物”、“与新闻相关的人物”或“人物本身就是新闻”。我国的新闻人物多显凝重,负于使命感,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主题;如解放初期的邱少云、罗盛教,五十年代的李顺达、郝建秀,六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八十年代的张华、张海迪,九十年代的徐洪刚、李素丽等。这些人物都是时代的形象语录,从中我们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而西方的新闻人物多好奇性,更个性化。西方的人物报道,往往塑造出一个鲜明的个性形象,以个性作为把握人物的起点和终点,以细节、冲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颇富“趣味性”,更吸引人。例如美国媒体在八十年代初关于里根的儿子失业的报道。其实失业本身在当时并不构成新闻,只是人们对总统的儿子也会失业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促使记者们争相报道。
总之,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过程赋予了人文精神不同的涵义,从而使得人文精神在新闻中的表现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在比较中取长补短,使我们的新闻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第三篇:中西新闻比较期末论文
从历史纵向看中西新闻
张伟1205031047 不管是被标榜为“第四权力”的西方新闻媒体,还是被称作“耳目喉舌”的中国新闻系统,在政治视野下,二者并无本质之差别,不过是表现形式稍有差异而已。新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被称作社会舆论的“看门狗”,但是在政治视野下,所谓的“舆论”的狗其实是政治的私家犬,只给政治看门。只是这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种类、秉性、性格大有差异,或哈巴狗,或恶犬,或忠犬,或狼犬,或势利狗。但不管是什么狗,吃主人的饭,住主人的窝,那么无一例外就要听主人的话,帮主人做事。主人的话是一定要听,至于对与错,让它见鬼去吧,偶尔主人错得实在离谱的话,也会吠叫几声以示抵触,但也只是躲在背后或一边吠叫一边执行任务了。但我们不论概而论之,我们应该将中西新闻放在历史长河中全面细致的做一番探讨,不管是政治方面,或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我们都应该分而论之,纵而论之,最后横而论之,得到一个立体的中西新闻媒体异同的框架。而不能一贯的将西方媒体看作是第四权力那样的自由存在,而将中国媒体粗暴概括为党的“耳目喉舌”。中国作为世界上存在不多的社会主义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又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又存在很多的不同而又所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二者互相交叉融合而分道扬镳,二者之间相互联系而由迥然各异,相互借鉴而又十分对立。抛开各种形态以及各种感情因素,不厚西方新闻也不薄中国媒体,也不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折中的昏官办案似的奇巧,在这里,力图对政治视野下的中西新闻媒体作一个全面客观的剖析与探讨。先谈中国。
新闻业是一门现代化的产业,从现代新闻业最开始从西方引进到发展至今的新闻媒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先前推进,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期间产生了几次剧烈的革命,产生了文化的几次转型,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社会运动也层出不穷,不同的政府轮番执政,不同的政治领袖交替上台,使得政府对新闻制度的管理在不同时期存在巨大甚至截然相反的差异。
根据我国新闻事业(主要是指报业)历史发展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报纸的社会特征尤其是经济特征,把它重新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1815—1894年(我国新闻事业萌芽、诞生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新闻业萌芽之期,此时执政的乃是清政府,正值国家内家内忧外患的局面。许多开明的士大夫以及新兴知识分子大力借鉴西方的办报经验和办报理念,活跃于社会各界。各种报刊对清政府的腐败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清政府不得不用封建的那老一套的方式粗暴对新闻媒体进行严格的管制,而未意识到报纸发挥的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同时,这一时期,清政府也大力支持某些符合自己统治利益的官方新闻机构。简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政府对新闻媒体既有扶持,也有打压。1906~1911年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和规范新闻活动的法律,试图通过新闻立法来强化对报纸的约束;报界则极力争取新闻报道和批评的自由。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近代第一部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通过实行报纸注册登记制度、制定“讪谤”条款并赋予行政长官可封闭印刷所的权力等措施,在言论和出版自由等方面限制报业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报界于政治的相对独立性。2:新闻法制的初步尝试。3:报界突出对新闻自由的重视4: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色彩。
第二阶段是1895 ---1927(政论、政党报占统治地位的时期)---1949。第二阶段分为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以1927年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合作的开始为界限。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政府对待新闻媒体,既有“软”的一面,也有“硬”的一面。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和成长,封建思想的精华和糟粕在社会舆论的论辩场中遭到扬弃,民主共和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也是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思想广泛传播,为中国后来的社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相互制衡的政治势力,造就了北洋政府新闻政策的复杂性、阶段性、矛盾性。这种政策环境给报纸生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客观上有开启民智、传播民主的效果。民主、共和、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中国报刊言论的主流,不论哪派势力、在什么样的立场,均言必称民主、言必称国家公益。这种激辩氛围大大加快了近代先进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二个时期便是蒋介石政权统治时期,蒋介石带领北伐军北伐成功之后,暂时使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局面。蒋介石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使自己的政权赢得公众的支持和合法性,当然免不了对报纸的言论自由做出严格的限制和规范。很多报人和报刊都收到了打压和冲击,新闻界和政治界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当年蒋介石去当年警告史量才,叫他不要乱来,小心他手中的百万雄兵,而史量才反唇相讥,说“你有百万雄兵,我也有百万的读者”,由此可见当时媒体与政府的对立冲突。第三个阶段是1949年以后(大众报纸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继1917年报纸商业化、企业化发展中断后的继续。第二阶段的划分还可以更详细更进一层,即以1949年为界,前后为两个不同政党报纸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新的政治体质和新的社会制度促使新闻媒体政策的转型。由于新中国走苏联的发展模式,毫无疑问的中国新闻媒体政策大量的沿用的苏联模式,也就是著名的“耳目喉舌”论。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新闻媒体的束缚,在新闻的报道、选材、素材、类型、管理模式方面统一了风格,也就是自上而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使得新闻媒体放不开手脚,限制了新闻思想,阻碍了新闻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新闻媒体深入的走入群众,使新闻报道将广大的人民群众主题推到了一个高度,了解群众,认识群众,书写群众,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优秀作品。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好到了极点也坏到了极点。好的是对最广大群众的最普遍关注,坏的是片面的形式的对群众做了过分的关注,使得其他领域几乎荒废。
第四个阶段是1979年以后至今。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不久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新闻媒体又走上了另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政府放宽了对媒体的限制和束缚,虽然管理仍然严格但已允许民间非官方的新闻集团的存在。这一时期呈现的特征是:在政治让步,经济挂帅这以改革开放主旋律政策下,中国新闻媒体融合了政治和经济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今天的新闻媒体格局。在这一时期,新闻媒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千姿百态,竞相出现,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品化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新闻媒体又呈现了另一个堪忧的趋势,那就是迎合于商业做出了许多违背职业规范道德的事情,在商业的裙摆下拜倒了。以上便是中国四个时期大致的发展历程。下面简介一下西方的新闻。
新闻新闻的发展并不是至始至终都是自由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方新闻也和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一样,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起伏。
西方的现代新闻的起步从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开始。近代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可分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三个部分。
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
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
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雅致,发展进程缓慢。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2)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3)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㈡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其原因是:各政党自身的政治目的需要以及报刊对政党不得已的经济依赖。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㈢工业革命和廉价报刊
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革的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原因在于: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新的广大读者群。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廉价报纸的特点是: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大众化报纸,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结论
一:两者都受制于政治,为政治服务。但中国新闻媒体权力较小,形式较严肃;西方新闻媒体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但仍然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者,政治性的根本问题仍然不能触及。
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方和国家,两者并不是始终对立,而是时而吸收借鉴,时而相互对立。三:在经济化商业化背景下,两者都和商业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西方媒体更为严重,中国在政府的管制下相对良好。
四:从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绝对的新闻自由。西方新闻媒体所谓的新闻自由仍然是建立在几个商业大亨的手里,为上流阶层代言者,中国新闻媒体在政治的束缚下新闻自由便更加无从谈起了。
五:中国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走向开放化,自由化。但同时也走向经济化,商业化。西方媒体已经被商业化浪潮包围,黄色新闻满天飞的时代已经到来,莫斯科一只猫在跳舞比奥巴马当选总统更为重要是其最直观的写照。
第四篇:比较中西饮食文化
比较中西饮食文化
摘要: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关键词:不同的饮食观念
不同的饮食礼仪与方式
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目
录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1
1.1风味多样………………………………………………………………1.2四季有别………………………………………………………………1
1.3讲究美感………………………………………………………………1 2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1 2.1不同的饮食观念.…………………………………………………1 2.2不同的饮食礼仪与方式..………………………………………2 3 结论..………………………………………………………………………….5 参考文献..……………………………………………………………………..5 1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1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1.2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1.3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2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2.1不同的饮食观念
2.1.1饮食结构
在中国,人们的传统饮食习俗是靠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杂粮,然后辅以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而形成的餐饮形式。中国人也习惯于以热食、熟食为主,这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点就和中国古老的文明和发达的烹调技术有关。而在西方,其人民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的饮食习俗靠以动物性食料为主,并辅以采集、种植,肉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这是由于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比较适合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这样就
第五篇:中西学学习心得
【中西学学习心得】学习中医学一个学期以来,虽然只学到一点皮毛,但却对这门课程感悟盛多,在此写下我的学习心得。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等学说之上。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气相”、“血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
中医不像西医的直观、线性的思维方式,它我一种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是从根本上对身体的一种调节,不像西医只是一种表面的调节,治标不治本。
虽然中西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是近代以来许多中医的东西都在渐渐遗失,渐渐失去了它的受欢迎程度,西学的传入冲击了它的地位,也有人说它是伪科学,不错,中医很多理论和方法现代科学是不能解释的,可是这能说明它就是错误的吗?
作为华夏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对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医学财富,我们应该以足够的重视,不但要继承,而且要把我们祖国的医学发扬光大。
班级:会计11本(2)班
姓名:周珊珊
学号:11041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