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大全
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大批革命战争遗址、遗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比较密集,为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市场空间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临沂市也是全国八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之一,正在建设的红色旅游景现和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促进了临沂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临沂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深入开发利用深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文旅结合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弘扬了红色文化,对青年一代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就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如何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强红色旅游开发等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临沂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科学发展观
1临沂市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各地的红色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1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1.2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3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沂蒙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沂蒙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沂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1.4 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沂蒙山区积淀着深厚的革命文化,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全国红色旅游的发,推动了临沂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提升。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以及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及格局 2.1 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
沂蒙山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 2
嫂”,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山东人民政府等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成为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纽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华东延安”。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在1955年至1988年授衔的共和国lO位元帅和l500多位将军中,有3位元帅、400多位将军曾在沂蒙老区工作、战斗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给这块英雄的土地留下了许多有重大纪念教育意义的革命遗址.遗迹与历史文物,并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培育了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 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内涵的沂蒙精神。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密集度高,分布广泛,领导机关多,发生的著名事件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震撼人心.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临沂被纳入了“济南一济宁一枣庄一临沂一连云港”红色旅游精品线,孟良崮战役遗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被选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东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提出,以沂蒙精神为主题、以临沂为核心开发山东红色旅游,打造不同于领袖文化的百姓英雄主义文化品牌,形成山东红色旅游的“卖点”。
2.2 一心三线七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格局
临沂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格局为一心三线七区:
红色名城临沂:以临沂市区为核心,以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依托。建设临沂红色文化中心、红色旅游信息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红色名城和红色旅游强市。
三大主线:(1)战争线:转战沂蒙。以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主题,以一一五师在沂蒙山区的活动路线为纽带,串联区内相关的红色景点,成为一条完整的红色战争文化线和旅游产品带,同时外延一一五师及两大野战军转战全国的英雄轨 迹,实现与全国红色旅游格局的空间联动;(2)支前线:车轮滚滚。以把胜利推向全国为主题,以沂蒙人民支前活动轨迹为纽带,整合区内支前文化遗存和支前英雄人物成为一条完整的人民支前文化线和产品带,并以淮海支前为文化结点,实现与苏北、中原等经典红色旅游区的大空间联动;(3)政权线:胜利果实。以 3
走向人民政府为主题,以山东的红色政权发展轨迹为串联,从第一个党支部,到山东纵队,从战工会到山东省政府,是人民不断分享胜利果实的过程,也是一条完整的红色政权文化线和独具特的旅游产品线。更可以通过地方与中央政权的紧密关系实现与南湖、瑞金、井冈山、延安及北京的空间联动,全面融入到全国红色旅游体系中去。
七大经典红色旅游区:(1)华东小延安旅游区:主要包括沂水境内的中共山东分局和华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孟良崮战役指挥所等景点;(2)红色首府旅游区:以莒南大店一一五师暨山东省政府旧址纪念地为核心,整合新华书店旧址以及山东第一个团支部旧址共同组成红色首府旅游区;(3)滨海传奇旅游区:主要包括滨海根据地旧址、渊子崖保卫战旧址、刘少奇沂蒙旧居、滨海革命烈士陵园、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东北军一师“九二二”锄奸运动旧址、青口 战役旧址等景点;(4)英雄孟良崮旅游区:涵盖大孟良崮旅游区的主体范围,主要包括孟良崮战役旧址、山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南北岱崮革命遗址等红色景点;(5)战地歌声旅游区:主要包括《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战斗遗址及烈士陵园、省战工会旧址等红色景点;(6)英雄新四军旅游区:以新四军军部旧址为核心,整合崔家大院等景点共同构建英雄新四军旅游区;(7)红嫂故里旅游区:主要包括红嫂祖秀莲墓、沂蒙六姐妹故里、红嫂明德英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等景点。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从1938--1949年接近十二年的时间中,在临沂发生过无数次战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临沂人民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45年,罗荣桓将军就是从临沂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以及山东的抗日部队6万多人奔赴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解放战争后期,陈毅将军也是从临沂指挥战争,渡江南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涌现出像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这样一些可歌可泣的先模典型。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如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政府旧址、孟良崮战役旧址等,现在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对青年一代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今年“五一”期间举行的《蒙山沂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突出了沂蒙红色文化这一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城市特色,把沂蒙红嫂等经典形象充分展示出来。做军鞋、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故事走上了《蒙山沂水》的舞台,4
委婉动听、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将贯穿始终,《沂蒙颂》、《跟着共产党走》等人们传唱的红歌也会被融入到演出中。
临沂有曾子、蒙恬、刘洪、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左宝贵等历史名入资源;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兵学文化,如银雀山汉墓及其出土的汉代竹简、沂南北寨汉墓、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些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沂蒙民俗文化资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地位不断提高。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其现状 3.1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1)红色文化地位高——以临沂市为中心的沂蒙山革命老区是山东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的核心。
(2)资源遍在性分布,内涵密集——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条河都有传奇,每个县都有遗迹;涵盖两战历史,走出两大野战军,产生430位将军。(3)地方特色鲜明,平民个性突出——沂蒙革命老区,地域形象鲜明;全民支援革命,百姓英雄主义特色明显。
(4)红色文化综合性高,内涵广泛——不仅是党政军领导核心,既是战场,又是后方,文化主题和资源类型多样化。
(5)精神内涵系统性强.支前文化具有独特性——精神内涵深厚,物质载体丰富;沂蒙特色独有,支前文化独具。
(6)组合性好,产品兼容性强——红绿资源相间分布,红绿结合,古俗结合,协调发展,便于形成高度兼容性的产品组合。
3.2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
(1)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红色观光产品占绝对比重,红色文化主题体闲和红色圣地度假产品严重匮乏。
(2)产品品位较低,以静态展示为主,空间容量小,展示内容有限,难以增加游人游览时间,造成单体景区的浏览规模过小,难以做大做强。
(3)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过于注重文化展示,忽视了红色景区的旅游功能和产业功能,景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高,难以持续发展。
(4)沂蒙红色旅游产品没有与当地的绿色生态和特色民俗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红色旅游产品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况。
(5)产品的空间协作不力,内部各个景区之间缺乏有机整合,特别是品牌和产品的替代竞争激烈。与外部的红色区域特别是华东地区的红色景区的联合促销和产品组线力度仍需加强,造成了沂蒙红色旅游产品的外部竞争能力不强。(6)红色购品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仅限于小型的手工艺品,没有真正将沂蒙红色文化贯彻到购品开发和购物氛围营造中去,难以建设系列化、特色化、精品化的沂蒙红色商品体系。
4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开发
4.1系统整理与研究沂蒙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红色文化是山东红色文化的主文脉,是沂蒙老区军民所创造的深刻完整而且凝聚力巨大的革命思想体系。开发临沂红色旅游,要系统整理和研究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做好沂蒙红色文化的整理与发展,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留存,纪念建筑的系统性修复,红色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和红色文物的抢救性整理,红色史料的抢救性挖掘以及红色场景的系统性保留工作,进而实现沂蒙精神的 继承与创新。
在开发中应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内涵,除有形的革命遗迹以外,与之相关的无形的红色非物质遗存开发也是增加有形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文化魅力的有效途径。与沂蒙革命老区有关的历史事件、战场遗址、纪念建筑以及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学等主题项目都是应当重点推出的,应依托其文化特色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开发,形成个性化、精品化的红色旅游品牌,从而提高临沂市红色旅游产品的整体文化品位,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4.2强化红色革命氛嗣,结合地域民俗和生态优势
加强沂蒙红色文化名城以及红色景区的文化环境建设,增加革命文化氛围,是提高临沂红色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强化红色名城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在红色历史地段,要进行革命特色景观的文化环境建设,以强化其红色旅 6
游形象,同时应该注意以革命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为内容的人文环境的建设,保持和延续城市的革命传统特色和文化氛围。强化居民的旅游意识、革命传统意识和旅游环境意识,营造外在的文化氛围,发扬沂蒙人所独有的无私革命情怀,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富于亲情特色的民风习俗,整体提升区域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外在氛围,建设健康向上而又热情好客的沂蒙红色旅游环境。4.3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革命传统与现代需求相结合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迎合游人的需求心理,尽量避免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抓住游人的需求心理,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亲和力,将革命文化景观活化,采取环境改善.氛围营造,活化内涵以及引燃亮点等多种方式激活红色文化景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红色景点进行再包装,使其展示出一种鲜活的革命意境和令人心潮澎湃的红色文化氛围,从而赋予面孔相似的红色旅游景点以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强化游人的革命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提高他们的游览兴致,增加客人的滞留时间和回游率。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符合现代人追溯革命斗争历史、瞻仰先烈英勇事迹、接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洗礼的旅游需求,因此要将革命文化精神与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仅局限于资源本身及其物质环境的开发,还要强调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既要注重红色文化和功能景观的再现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又要满足当代人追求休闲、放松与舒适的要求,所以在具体的景观功能设计中,既要体现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和价值观的鉴赏,又要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与生态、体闲以及康体健身等产品的组合开发,以满足现代人对旅游产品的复合式需求。4.4强化地方特色,完善产品体系
在沂蒙红色旅游开发中要做到:突出红绿古俗结合,形成综合性产品;无形资源有形开发,形成参与性产品;红色文化生态包装,形成休闲性产品;注重红色内涵营造,形成体验性产品。开发临沂红色旅游产品必须突出沂蒙地方特色,树立与其他经典红色旅游区差别化明显的红色旅游形象,以红嫂精神主题产品形象,打造百姓英雄主义文化品牌,体验百姓参与革命、献身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不同于伟人和领袖文化的红色产品,是沂蒙红色旅游的卖点。积极构建沂蒙特色的红色产品体系,通过以红代绿,古今结合的方式形成综合型产品,依托优 7
越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休闲性产品。走集约化的产品发展之路,积极构建结构优化的产品系列,红色观光、红色美食、红色商品、红色娱乐以及红色主题休闲 等,为旅游者开辟广阔的消费空间,突出革命特色、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拉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4.5 以红色沂蒙吸引人、以绿色沂蒙留住人
以沂蒙精神感动人、以沂蒙亲情服务人
以沂蒙精神发展沂蒙红色旅游,把沂蒙红色旅游做成国家级红色旅游品牌。以沂蒙精神开展沂蒙红色旅游促销,塑造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旅游品牌。确定合理的市场细分体系,以红色教育带动以先进性教育、干部与军人教育、青少年教育为主体的三大教育市场。建设人性化、个性化的营销体系,通过设立红色导游员、编制红色导游词和红色导游图,完善红色线路组合和红色信息网络,建设完备的红色导游服务信息系统。积极推动市场的理性过渡,实现从主导性市场向自主性市场的发育,从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的转变,从思想教育向综合体验功能和国民教育的方式渐进,延长产品的市场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4.6打破行政区界线,构建大沂蒙山红色旅游区
红色旅游开发不能以一个行政区域为依托来进行,必须打破行政区的界线,强化区域合作。不仅是地域上的,更重要的是在资源整合方面,都要依据红色文脉相连的原则,通过不同线路组合,将各地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从而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优势的整合,并最终转化为产品优势。
临沂的红色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层次上根据三大主体文化线,可以有不同区域类型之间的合作,开发不同的产品及其组合。首先,市内整合旅游空间,多点互动。网络布局,整合现有景区,以主要景点为支点,构建功能合理的网络体系;第二,省内组织红色联盟,重要组合,形成优势。根据革命历史的渊源,可以考虑以临沂为中心,由临沂、莱芜、潍坊、淄博及枣庄共同组成大沂蒙山红色旅游 区,共同培育国家级的红色旅游基地;第三,省际实现旅游互动,同质互动,实现多赢。加强并做好与临近省份的合作,这是沂蒙红色旅游基地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沂蒙山是淮海大战的主要补给地,沂蒙人在淮海战役中的支前运动至今仍感动着一代代的人。而江苏徐州则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因此与江苏省进行合作,8
开展淮海大战支前游,可以充分体现沂蒙革命支前的奉献精神。鲁西南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誓师地,充分利用沂蒙山和大别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革命老区生态游和休闲度假游,不仅可以使两地将自己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环境有机地结合,还可以推动双方红色旅游产品的结构升级。
4.7大力提高临沂旅游资源的魅力和内涵,增加宣传和推广力度
临沂成功举办了六届书圣文化节、两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被命名为“中国书圣文化之乡”、“中国诸葛亮文化之乡”。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十三项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览,打造了全国闻名的政治品牌。大型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和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 等精品在全国、全省获奖,电视连续剧《沂蒙》和电影《沂蒙六姐妹》被列为建国六十周年献礼大片,大型水上实景《蒙山沂水》的演出,将“百万人拥军支前、十万人血洒疆场”的许多经典故事搬上了舞台,对于提升临沂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亮丽名片,打造水上娱乐之城,建设城市旅游目的地,实施文旅一体化以及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应该继续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临沂市旅游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5结论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陈毅元帅曾在1959年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沂蒙山区的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能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进行革命精神教育,不仅对沂蒙山区的人民是不公平的,对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也是一大损失。
在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上,临沂市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吸取其他各地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打造“沂蒙” 品牌,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从而推动临沂市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晓颖,朱栋,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34-37,76
[2]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88,33 [3]赵兴云.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7(2):207 – 211 [4]黄细嘉,龚志强,宋丽娟.红色旅游与老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10 [5]左兴俊,张永胜.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6]孙仲明.旅游开发研究论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第二篇:红色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研究
红色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研究
——以于都县为例
摘要:在深入开展对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了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特征,评价了开发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开发问题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 特征 开发 于都县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的特征,决定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内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吸引力,使之成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2】。1 于都红色旅游资源
于都县是著名革命老区县,诞生过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具有丰富和富有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
1.1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景点群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景点群,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展示1934年8.7万中央红军将士出发长征的重要旧址群景区。景区以革命旧址、旧居、长征渡口、浮桥、遗物、文物资料、革命纪念设施、模拟情景、革命故事,以及沙盘、图表、画、声、电、光等现代手段,反映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期伟大革命历史。已开放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主要有: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毛泽东长征前夕旧居何屋暨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旧址、县城南门渡口江泽民题名的“于都长征大桥”、西门渡口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名的“红军大桥”等。1.2罗田岩名胜景区
罗田岩,位于县城南郊。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这里岩深谷邃,丹岩绝壁,树木参天,风景秀丽,又是赣南著名的佛教圣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其开发于南北朝,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北宋时亨誉
盛名,并创“华岩禅院”。为历代风景名胜区。景区主要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周敦颐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千年古柏、《爱莲说》碑刻,千年古庙、漏米岩、于阳一览,还有帝临亭、卧云阁、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等。1.3屏山
屏山是红九军团长征集结渡河出发旧址,也是陈毅、项英率领留守下来的中央红军打游击突围地区。屏山拥有不可多得的高山牧场、森林生态景观、红色历史等优秀资源,1.4.莲花山
莲花山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红二十四师驻地等旧址,莲花山拥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寺庙、泉池飞瀑、红色旧址等资源。2 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2.1红色资源种类全,数量多
红色资源根据具体的性态可以分为无形和有形两大类,其中有形态红色资源主要是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3】;于都孕育了众多革命人士,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一方面在片土地上孕育培养了众多长征英雄,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先后参加红军人数达68000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多。
2.2红色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可达性强
近年来,于都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设投入力度,开展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旅游项目。多数的旅游资源都在县城内,交通方便,紧密性强。2.3非物质红色资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于都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与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相交融和,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于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母体3 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3.1资源整合开发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于都县确定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屏山旅游景区、盘古山矿山公园、五星级酒店4个旅游重大项目;规划设计了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报送了莲花山红色
【4】。
旅游项目、罗田岩红色旅游项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盘古山矿山公园、屏山风景区等旅游产业项目。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莲花山红色旅游项目和罗田岩红色旅游项目进入了国家、省红色旅游项目库。3.2品牌建设,特色开发
从去年底开始,于都县由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组织实施于都新形象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发来的于都新形象“表述语”作品193条和于都“旅游口号”作品152条。同时,该县启动了北京至深圳旅游品牌专列、赣州至南昌高速大巴、公交车候车亭、高速大巴车载视频广告宣传活动新平台,并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赣州市旅游品牌专列和旅游形象标识、摄影文学作品征集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今年上半年,该县邀请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摄制组,拍摄采访《客家足迹行》节目;主动策划、筹划,配合拍摄电影《少共国际师》等。此外,该县还先后参加了江西省旅游局在北京举办的以“红耀中华·客盈天下”为主题的旅游推介会和第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3.3精品线路开发
于都县属于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这一条。依靠这条线路建立本县自己的精品旅游线路,见表1:
于都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线路
序号 县城核心红色+爱莲县城、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长征 区
(廉政)+边 佛教
前夕毛泽东旧居-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印象于都河旅游观光,罗田岩-宝佛公园-其他革命旧址 县城核心区项目-于都“刘胡兰”旅游线路 旅游特色
地域
旅游项目 县城+东红色+爱莲县城、梓牺牲旧址(梓山长源芦坑)-红一 线
(廉政)+山、黄麟、军团渡河旧址-黄麟温泉、红色旧佛教+温泉+宽田、段址、雪山等(住温泉)-杨公坝风杨公风水绝屋、银坑、水绝物文化观光游-将军旧居-竹
特文化
于阳
篙寨、天华山游
县城核心区项目—里仁暴动旧址—3 县城+南红色+爱莲县城、利上坪九路突围旧址—腾代远旧居— 线
(廉政)+村、禾丰、矿山公园—盘古山茶文化旅游—屏佛教+矿业铁山垅、山—盘古文化游—莲花山—小溪森遗址游+南靖石、盘林度假 方高山森林古山、小牧场+盘古溪、祁禄文化+茶文山 化游+森林度假游
县城核心区项目—孟口、鲤鱼、中4 县城+西红色+爱莲县城、罗埠(石尾)渡口-陈云旧居既红五线(廉政)+坳、罗江、军团集结旧址-罗江罗母渡、前村佛教+生态+小溪 旧址旧居
等旅游-赣南小三峡旅游(罗坳峡山)
资料来源:于都县旅游局
从上表可看出,于都县建立的精品红色旅游路线以县城为核心,分别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建立线路,既有自身的特点还将作为赣南红色旅游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统筹规划,精品开发。4.于都县红色旅游开发的问题
在近几年来,于都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在不断的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基础服务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整体红色旅游产业体系规划逐步实现与改善。2011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约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5%。
红色旅游业对于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于都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相比其他地方发展缓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4.1 资金投入建设不足
由于财政困难,旅游建设投入不足,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很
多小有名气旅游资源缺乏包装。旅游区规模小,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弱,服务设施数量少,档次低;红色旅游区环境保护措施跟不上,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4.2 规划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
红色旅游区的规划建设盲目随意,造成资金浪费。缺乏有较高约束力的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和各区建设详细规划,景点破坏性大,开发效率不高。旅游景点小、散、弱、差、无龙头,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发育不全,产业化进程缓慢,单个景点优势形不成组合优势,缺乏对接融入、多边协作等联合方式。4.3 管理不善
旅游业景点、宾馆、饭店未有效的进入旅游规范管理体制,旅游业权属交叉,管理无序,点多面广等问题,给游客造成建设和服务管理严重滞后感觉。有的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管理随意,甚至影响旅游业的向上争资争项工作。5 于都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5.1 科学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科学规划,形成红色旅游品牌。首先,要对全县的旅游线路及各景点统一规划,完善店里、通讯、宾馆等基础设施。以县城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中心建设精品线路;加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联系,构建红色旅游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保红色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开发。5.2 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丰富旅游内容
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一方面要加强原有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在开发。例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深度开发就不要在停留在观光游览上,而是要开发一些具有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对未开发的具有“红色旅游”要素的旅游区的开发。例如莲花山和罗田岩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两地既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在今后的开发中可以将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相融合深度开发。5.3 以游客为中心,实施体验导向性开发
以旅游景区为剧场, 以景区建设为布景, 以食、住、行、游、购、娱为道具,,以旅游者为中心, 为旅游者创造难忘的回忆。同时,红色景区强调游客对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 强调游客对文化的、历史的、生活的、习俗的体验,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切身体验到革命年代的斗争生活方式,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理解红色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5】。
参考文献:
【1】魏鸿雁 章锦河 潘坤友 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6)
【2】马进甫 宋振美 简析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策略[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3】张彬彬.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 以上海为例[ 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15(2):35-36.【4】陈小亮 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J] 产经 【5】刘辛天 盛正发 红色旅游发展的再思考[J] 长春大学学报
第三篇:临沂市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策略
临沂市旅游资源现状研究及开发策略
摘要: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地区,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自然风光秀丽。临沂市发展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其中尤以孔子最为出名。近代的沂蒙山区更是凭借红色革命根据地闻名全国。临沂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大力开发深厚的旅游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对临沂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一些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益处的建议。关键词:临沂 旅游 发展 措施
引言: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7亿元,增长13.5%。接待国内游客5175.4万人次,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463.7亿元,增长13.8%。逐渐发达的旅游业,促进了临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临沂的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尚不成熟,建成发达旅游业城市任重道远。
一、主要资源
1、自然风光
临沂市是山东省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活跃的内外力作用。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蒙山山体高大,奇峰罗列。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监测,景区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个,居全国之首,为有史以来测得的最高值,蒙山被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地区”,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另外,沂山、孟良崮、抱犊崮、天宝山等,峰秀林密,石怪松奇,观赏与旅游价值颇高。全市有大中型水库36座,小型水库与塘坝数千座,镶嵌于崇山峻岭之间,云蒙湖许家崖水库、跋山水库、陡山水库等水面宽展,湖光山色,风光旖旎。
2、自然旅游资源
由于特殊的环境演变过程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临沂市特色性旅游资源较为突出。费县沂蒙石林是我国罕有的造型石分布地,类型之多、分布之广为国内外所罕见。另外,沂蒙风情、临沭红石湖公园、世界最大铁质陨石、沂水地下大峡谷等,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位于临沂城北30 km处的汤头温泉,水温可达65度,含有多种矿物质,具有舒筋活血、杀菌消炎之功效,被列为全国甲等温泉,是全国疗效最佳的温泉之一。
3、观光农业资源
临沂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特色鲜明。山楂、柿子、板栗、金银花的产量居全国之首;苍山为山东省两大蔬菜生产基地,号称“大蒜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郯城为“银杏之乡”,临沭为“白柳之乡”,费县是山东重要的洋香瓜生产基地;李官的2 000公顷桃园,天宝山、许家崖漫山遍野的梨树,莒南的700公顷樱桃园、葡萄园、茶园等,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发展观光农业的潜力很大。
4、历史文化资源
临沂市名人资源有王羲之、颜真卿、刘洪、诸葛亮与匡衡等,但大部分还存留于书本上,流布于传说中,许多遗迹遗址历经破坏,修复、再造较为困难。在临沂市区金雀山、银雀山的西汉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和残简,还有漆木器、陶器、铜器、钱币等随葬品。
5、革命纪念地
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留下不少遗迹,有孟良崮战役遗址、大青山战斗遗址、青驼镇战工会旧址、岸堤镇抗大一分校旧址等。为了纪念战争年代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建设有华东烈士陵园、孟良崮烈士陵园、文峰山烈士陵园等十几个烈士陵园。另外,沂蒙人民的沂蒙精神,由两战英烈、支前模范、几代红嫂以及历家寨、九间棚、沈泉庄、刘疃庄人用不同形式加以诠释,构成了临沂市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
临沂市地处鲁东南地区,为山东省的南大门。临沂市交通网络陆海空三位一体,京沪高速公路南北纵贯,联结了宁沪杭和京津唐两大地区;新亚欧大陆桥新荷兖日铁路、胶新铁路等多条铁路在临沂交汇,在建的鲁南客运专线将并入京沪高铁,临沂机场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民航机场,东临青岛、日照、岚山、连云港四大港口,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临沂旅游业的发展的发展提供了可优越的条件。
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临沂市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沿线、成片的分布特征,以市区为中心,以兖石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为主轴,构成米字型的空间格局,这一方面决定了临沂市区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另一方面也便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开发地域系统。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内差异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延续性、继承性,许多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接近、在内容上相类似,构成了既具有相同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外在形象的旅游系列产品。
3、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是维护和提高旅游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临沂市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当地客源,临沂市人口已逾1 000万,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45元,农民人均收入11629元,具备了良好的旅游外出经济条件,这是临沂市旅游最稳定、最主要的客源;周边客源,由济南、济宁、徐州、连云港、日照、青岛围成的区域人口多、经济较发达,距临沂市近,是一股重要的客源;线路客源,便利的交通使京津、沪宁杭及陆桥沿线的重要城市具备了来临沂市二日游的条件,这是一股重要的线路客源;会客源,周边地区的旅游热点如泰山、曲阜对国内外游客引力大,且有众多的国际性旅游节日,如泰山国际登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这些均是临沂市的会客源市场;商业客源,临沂市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品批发中心,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客源;本区是革命老区,数以万计的老革命家在此战斗、工作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健在,他们的亲朋好友渴望故地重游,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客源。
4、社会环境
省政府很早就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重点支持发展,培养建设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策略。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和促进临沂市旅游业的迅速起步。临沂市政府也紧跟省委步伐,指出“要把培育发展旅游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搞好规划,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步伐。沂蒙山区人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
5、旅游商品资源
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兰陵美酒、金银花、银杏、沂蒙茶、全蝎、温带水果干果等土特产品早已闻名遐尔;八宝豆鼓、临沂糁等地方名吃独具特色;琅琊草编、柳编、印花布、套色门签、龙山毯等极富地方特色;玛瑙石、天景石、琅琊石刻以及徐公砚、金星砚等,为临沂市工艺品中的上乘之作。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内容,方便了购物,另一方面,其销售也起到了宣传作用,对扩大客源有重要影响。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也有许多不足和制约因素,有些景点、景区破坏严重,不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部分旅游资源档次偏低,缺乏联动效应;有的资源类别与临近地域重复,如山岳风景资源品位不如泰山,人文历史景观不如曲阜,战争纪念地不如徐州,避暑不如日照海滨,这些均是资源开发的屏障。
三、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强化主体,抓好主导产品建设
在资源开发中,应根据资源情况,确定相应的开发时序,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避免全线出击,投资分散。在项目层次上,应进行深入论证,首先投资建设客源层次多、吸引半径大、对外竞争力强的项目,同时顾及内部市场,满足本地游客休闲、游览的需要,内外兼顾;其次在旅游设施的投资建设上,要注意分析游客的消费特征,面向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客源群体,避免贪大、求高。当前临沂市最有开发潜力和最富竞争力的资源是蒙山,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养生长寿、生态旅游、康体休闲为主体,以省内外客源市场为主攻目标,重点开发建设几条成熟的旅游线路,积累经验,培养和锻炼队伍,引导全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部门与区域合作
旅游开发管理和运作中,涉及旅游、地矿、土地、林业、水利、文物、农业、交通、通讯等多个部门,一个景区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因此,必须注意部门与区域之间的合作,文明确职能,确定分工,明晰责任,在旅游项目论证、投资审计、线路组织等方面全市一盘棋,避免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内耗。
3、搞好旅游资源保护
对历史文物资源的开发,应根据“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原则与景点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保护措施,并派专业人员执行检查;水景资源要特别注意水质保护,杜绝一切污染物的排入;泉水周围限制开采地下水,禁止放炮采石或大规模用水,以免造成泉水枯竭;在山林景观区禁止开采山石、砍伐树木和打猎,保护区内景观的自然性与生物多样性;禁止在旅游区附近建设对水、大气、土壤等有污染性的工厂;控制旅游区内机动车的数量,以免对大气造成污染;旅游区内建筑物的规模、风格、色彩、位置应经有关专家严格论证后方可建设,避免造成整体环境的不协调或对景区主要景点的遮挡;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尽快绿化旅游区内荒山、荒地,创造优美旅游环境。
4、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某些名特产品本身就构成一种旅游景观。临沂市旅游商品资源丰富,要有意识地建立与旅游业发展规模相当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5、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客源决定于许多因素,如游客的动机和要求,风景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数量、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经营水平、服务质量等。应注重景观的培育,提高其观瞻性、娱乐性、科学性、艺术性,增强其吸引力。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扩大影响,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6、积极改善旅游环境,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一个旅游地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地的印象、感受以及旅游活动进程的顺利实施。一个景区的崭新风貌,朴实淳厚的民风,安全祥和而又亲切的氛围和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客源市场的发育。所以当地政府必须在改善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上下大力气,一方面要加强城镇建设、交通设施等硬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沂蒙山区人民热情、淳朴、善良、好客的传统,把临沂建成既有美好的生态环境,又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文明旅游区。
参考文献:
[1]临沂市人民政府.临沂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R],2008:218-218.[2]百度百科.临沂市2015.06 [3]左兴俊.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M].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9期
[4]杨效忠,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4,19(5):5-10.[5]谢亚飞,关于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0,(1):32-37.
第四篇:华容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华容县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红色旅游概念及政策背景概述
党中央、国务院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出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决策。中办、国办专门下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纲要强调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同时,《纲要》提出了要编制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精品路线的规划。目前已有不少省市都在研制本地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作为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湖南省自然也不在例外。本建议书规划所在地为在中国革命年代和解放后建设年代发挥过重大作用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何长工的故居所在地。将成为《纲要》中提到的以主题形象为“革命摇篮,领袖故里”的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人物、地域、事件等相关联,通过挖掘整理、恢复重建还可积极融入红色精品路线第9条即韶山—宁乡—平江线和第30条即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挤身区域红色旅游圈,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容。
二、县域红色旅游资源及开发意义
华容县位于湘鄂边界、东滨洞庭,北枕长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华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华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共产党的创建时期,有数十名华容儿女赴法国、日本、苏俄留学,寻求革命真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华容曾是湘鄂西根据地的组成部分,贺龙领导的红军四次攻克县城,创建了华容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华容再次成为革命根据地,以桃花山为中心的石(首)、公(安)、华(容)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如火如荼,令日寇心惊胆寒,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的斗争威武不屈,可歌可泣。
华容的土地是英雄的土地、红色的土地。在建国前的三十年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彭德怀、贺龙、周逸群、何长工、蔡协民、段德昌、张树芝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热土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全县有2万多名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华容的革命斗争史是血染的、壮烈的、红色的历史。革命先辈的业绩与日月同辉,光彻寰宇,他们的英名与山河共存,万古流芳。今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就是为了让历史昭示后代、让历史昭示未来。
概括地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华容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含待建或建设中)有三大块 23 处。即以何长工故居为中心的景点群,包括何长工故居、何长工广场、何长工纪念馆、何长工纪念碑轴线、何氏宗祠、何家祖坟、英雄湖、长征主题探险乐园、何长工与毛泽东主题雕塑群、华容革命将领事迹介绍碑林、百米革命主题书画长廊等;以烈士陵园为中心的景点群,包括烈士墓碑、将军墓碑、博物馆等;以桃花山、明碧山为核心的景点群,包括桃花山革命根据地红军纪念馆、中共华容县委旧址、华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山惨案旧址、贺龙元帅
领导的农民军元宵暴动纪念碑,新四军江南支队指挥部、战地医院、简易兵工厂旧址、方之中故居等
三、红色旅游项目制定的原则
1、主题严肃的原则:所选项目必须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
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红色是基调,旅游是载体。
2、寓教于游的原则:所选项目必须与华容县旅游总体规划相适应,即红色景点在旅游景
区内,使人们在观赏、休闲的同时,熟悉革命历史、提高精神品位、弘扬民族精神。
3、经济效益的原则:在建设红色旅游景点时,同时也建设好周边附属设施及其它旅游产
品(如购物点、酒店、农家乐等)。按经济规律办事,以红色旅游收入养红色旅游景点。
四、各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线路组织
建设红色旅游景点要考虑与县域内众多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景观有机融合,优化搭配组织路线。从大旅游圈看,要积极争取把本县的红色景点纳入到全国第9和第30条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之延长线上,并与周边县市旅游部门及旅行社联合开发建设;从本县境内游来看,要力促形成三点一线的红色旅游线路,即长工故居-------烈士陵园-------桃花山革命根据地。
五、县域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分述
红色景点之一:何长工故居景点群旅游开发项目
1、项目单位:华容县旅游局、发改局、南山乡政府
2、项目的革命历史背景何长工同志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
朽功勋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他自1923年留法回国到家乡华容,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利用家族人际关系,以何氏宗祠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创办新华学校,为北伐输送了一批青年骨干。创建华容党团组织接管县团防局,组建农民自卫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直到1927年“马日事变”离开华容。四年间他在华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组建红八军、促成朱德、彭德怀两支部队和毛泽东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建立了不朽功勋。何长工是华容人民的骄傲,家乡人民为了怀念他的不朽功勋,多次要求恢复他从事革命工作的主要场地-------“长工故居”与“何氏宗祠”,以供后人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外,何老本人晚年著有《何长工回忆录》,影视界已摄制 7 集电视连续剧《何长工》,为旅游景点建设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3、项目景点现状与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a、长工故居与何氏宗祠已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故拆除,但其宅基地尚在,大约12亩,已划出,目前闲置。
b、1930年,何长工同志率红军攻占长沙后,反动军阀何键派人残杀在他家乡的妻儿,其墓
尚在,c、2004年,南山乡政府已将长工故居、何氏宗祠纳入禹山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其地理位置在禹山大尖峰与小尖峰之间,海拔48米,北接禹山杜甫诗碑,南连东湖望洞庭,在我县既定旅游线路上,极具旅游综合开发价值。
d、已编制该红色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文本(待评审)
4、项目建设规划:
a、恢复长工故居,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为砖、瓦、木混结构。故居内收集或复制当年部分陈设,投资估算25万元。
b、恢复何氏宗祠,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即何长工同志当年在此创办新华学校,传播革命思想的场景。投资估算40万元。
c、新建何长工广场、何长工纪念馆、何长工纪念碑轴线、英雄湖、长征主题探险乐园、何长工与毛泽东主题雕塑群、华容革命将领事迹介绍碑林、百米革命主题书画长廊等景观。投资估算3814.22万元。
d、绿化周边环境、建好附属设施(旅游商店、停车场等)。投资估算40万元。
e、修建何长工家属烈士墓及纪念碑文。投资估算15万元。
f、硬化华注交通干线到长工故居景点的连接道路4公里水泥路面。投资估算80万元。
5、项目资金与效益分析:
a、总投资4014.22 万元(分二期),争取国家红色旅游专项经费 3514.22万元,县乡政府自筹500万元。
b、项目建成后,红色景点和禹山风景区连成一片,大大提升了县城南端旅游景点质量,每年可多创收旅游收入 640万元以上。
红色旅游景点之二:县烈士陵园旅游开发项目
1、项目责任单位:华容县旅游局、民政局、文化局、发改局
2、项目革命历史背景:我县烈士陵园和县博物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安葬着
我县十多位老红军、老将军,陈列着他们的生平事迹。烈士陵园建于建国初期,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县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部门经常组织学生到此参观游览,现在又是我县城镇居民休闲、游玩的主要活动场地。博物馆内有许多革命历史文物和个人展室,是我县历史的一个缩影。
3、项目目前现状: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游人又多,早已不堪重负。加之园区面积
狭小,园内布局不太合理,供游人休息的场所太少。游道、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全。
4、项目景点建设规划:
a、维修烈士墓及两旁游道改造,投资估算40万元;
b、维修博物馆,解决屋顶渗漏、展室霉变、接待室装修等问题,投资估算40万元;
c、铺设自来水主管到园区,解决博物馆无自来水的问题,投资估算20万元;
d、在博物馆和将军墓之间新建800米休闲长廊,做好革命烈士诗墙,宣传先烈事迹,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投资估算60万元;
f、修好县汽车站至烈士陵园南大门宽8米、长4公里水泥路面及两旁绿化。投资估算120万元。
g、新征扩景区面积700亩,做好详规,分步实施,建成集瞻仰烈士、了解历史、娱乐休闲、游玩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5、项目建设资金、效益分析:
a、总投资28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红色旅游建设经费200万元用于景点建设,县政府自筹80万元用于路基等基础设施建设。
b、改造后的县烈士陵园每年可增加游客16万人次,县城居民可非常方便地到此休闲、游玩和受到传统教育,可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红色旅游景点之三:桃花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项目
1、项目责任单位:华容县旅游局、桃花山风景区管理局、东山镇
2、项目革命历史背景:桃花山是国家民政部门认定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体部分之一,贺龙、何长工、蔡协民、朱绍清、刘革非等革命先驱曾举旗于此、奋斗于此、洒血于此。抗战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派部队挺进江南至桃花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后又有王震、廖汉生领导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加入,并使之发展壮大。桃花山革命根据地辖华(容)、石(首)、公(安)及南县、岳阳的部分地域,成立了民主政府,领导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现在山上有中共华容县委旧址、华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山惨案旧址、贺龙元帅领导的农民军元宵暴动纪念碑,新四军江南支队指挥部、战地医院、简易兵工厂等。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肩负民族大义,多次同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抗战时期重创驻华容日军,并牵制常德战场,曾经受到新四军陈毅代军长的热情表彰。红军和新四军的英雄故事,至今仍然传流在桃花山上。
3、项目目前现状:
a、贺龙元帅亲笔提词 “东山惨案”纪念碑一座及28年贺龙元帅领导的元宵暴动纪念亭一座。b、蔡协民烈士纪念塔,蔡协民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福建省委书记,牺牲时由毛泽东亲笔题词惮念。
c、当年桃花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尚在,青砖脚、土坯墙、石阶级、黑瓦顶,面积180平方米,但整体破损严重。
d、当年新四军战地医院房屋一栋也在,亦是青砖脚、土坯墙、石阶级、黑瓦顶,150平方米,已多年无人居住,破烂不堪。
e、为纪念新四军的历史功绩,县政府于2001年出资5万元,在指挥部北侧建30平方米石牌坊。
4、项目景点建设规划
a、维修由贺龙元帅亲笔题词的“东山惨案”纪念碑及周边附属设施,投资估算30万元。b、在桃花山红军“元宵暴动纪念亭”和“关山水库”游泳场、旅游线路之间的原中共“华容县委旧址”上新建“华容红军纪念馆”,面积800平方米,投资估算80万元。
c、维修好新四军江南支队指挥部、战地医院及改造两栋旧址前后环境及操坪,投资估算50万元。
d、新建“华容县抗战纪念馆”,以纪念在抗战期间牺牲和遇难的2万华容同胞。选址在原新四军兵工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估算180万元。
e、修好景点游道15公里的水泥路,投资估算400万元。
5、项目旅游资金与效益分析:
a、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总投资640万元,国家投资540万元,县政府自筹100万元。
b、桃花山红色旅游景点,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如画的桃花山景区,山上有古今知名的“华容道”、雷打岩、千年古银杏、仙鹅寺和宝慈观水库等自然和人文景点,开发红色旅游不仅教育激励后人,寓教于乐,也提升了桃花山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每年可多接待5万人次,增收100万元,可实现以红色旅游景点养景点的预期目标。
第五篇:中国红色旅游案例研究
5.3红色旅游案例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章节对国内外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初步考察,我们对目前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有了大体的认识,并得出以下结论:
(1)从根本上认识红色旅游的意义。“二期规划”中指出,红色旅游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同时也是经济工程和富民工程。由此不难看出,红色旅游本身较其他旅游类型而言,具有更多的使命。那么在红色景区的建设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景区所要担负的任务,既不能片面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在景区设计上出现功能单
一、内容僵化的现象,从而忽视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产业类型所应具备的经济功能;也不能一味追求景区的经济功能,在景区设计上过分商业化、娱乐化,从而忽视红色景区的纪念作用。
从国外红色旅游发展来看,国外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价值需求主要在于景区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追忆往昔、纪念怀念的地方,也就是精神上的满足,其次才是其他方面的需要,如消费、购物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则更多的侧重景区的经济功能,强调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因而在景区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过程中,许多旅游项目的提出目的在于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这样做也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即有利可图的红色景区大家一起争抢(如一些大型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无利可图的红色景点则无人问津(如依靠财政供养的各类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严重背离了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初衷。如果任由这种现象的发展,红色旅游将可能逐步地被边缘化。
(2)红色旅游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类型而言,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过程中。因此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不应拘泥传统意识上对红色概念的理解,而应该重新认识和解读这一概念,从而实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创新。这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者而言,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3)联合发展是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独立型景区抑或是系列性景区,都在不同范围、不同内容上反映了当前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这一基本趋势,并且在旅游区的实际运作中得到了验证。红色旅游具有其自身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红色资源强烈的政治色彩,这是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所不具备的。这种政治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成就了红色旅游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旅游的发展。对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资源区而言,这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影响力较小的红色旅游资源而言,仅凭自身力量是根本无法形成红色旅游产业的。因此,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了红绿结合、红俗结合等红色旅游产品组合形式,不断探索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的结合,为发展红色旅游开拓了新的思路和市场。
(4)湖南是一个红色历史文化深厚的省份,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从全国范围来看,湖南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总体上处在一个中等水平,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