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迹材料—云静
参评“运城学院外语系系级优秀学生干部”事迹资料
外语系11级 6班
云静
云静,女,运城学院外语系1106班学生,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现任运城学院院团委办公室干事,外语系宣传部干事,1106班组织宣传委员。
中学阶段一直担任班内学生干部,校学生会成员,对学生工作接触已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学习成绩优异,2009年曾获山西省“省三好学生”称号。升入大学后一直致力于学生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表现尤为突出,经过层层选拔,电台编辑面笔试通过,院团委学生会和系学生会竞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做学生工作的她满怀着对这份工作的敬意和热爱,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写的通讯稿绝大部分上了系网,其中4篇被院网采纳,还多次参加青年志愿活动,譬如,运城市德孝文化节志愿活动,交通局道路规划调查实践活动,校园双洽招聘会志愿服务活动,她将学生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给周围学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她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志向的优秀大学生,所以,她在努力,在拼搏,不断完善超越自己,向这个目标前进。她对自己严厉的要求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增长阅历,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锻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
思想上她积极进取,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入学后就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时刻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参加党内民主生活,接受党课培训,牢记党章,光荣的被班级同学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她时刻的以一名正式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为知道,坚持以学生利益为重,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的优秀学生。
工作上,她是一名十分负责任的干部,她坚信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不怕苦,不怕累,只想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将工作做到最好,她对上级下达的任务没有怨言,因为在她看来,这是上级对自己的信任,对于上级的批评,她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转换角度,从对方角度考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提升,只有不断改正自己,才能逐步完善自己,这是一个学生干部难能的品质。
学习上她努力进取,涉猎广泛,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广泛发展自己的爱好,报考驾照,提高自己的各项才能,博览群书,提高写作能力。尽管学生工作占用了几乎她所有的课余时间,她依然能够认真对待,平衡工作和学习,她用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学习的追求回报着大家的信任,她是好样儿的。
大学开始到现在的时光,其中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她学到了更多,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相信她拥有这样的坚毅,以后一定会成功的。她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将学生工作做得更好!
2012年4月23日
第二篇:温静主要事迹
温静主要事迹
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油田开发所所长温静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二元驱上产立下汗马功劳。在辽河油田开发战线上耕耘了20个春秋的温静,挑战着一系列油田开发极限,书写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别样风采,被誉为油田开发的“铁娘子”。
2011年1月,深冬的盘锦,夜晚格外寒冷。窗外银装素裹,研究院开发所灯火通明,温静正在和同事讨论辽河油田分层开发的具体思路。
“老区主体含水高容易水淹,分层开发还是应该在老区周边的低含水区域或者新区展开研究。”“老区主体区域含水虽高但剩余油富集,潜力仍然巨大。”22时,大家仍在热烈讨论。
“大伙研究一天了,非常辛苦,但是今天的讨论必须要有个结果。”温静斩钉截铁地说。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确定了分层开发的主体思路:将老区次主力层作为分层开发的主要目标,实现单砂体和小层精细开发。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辽河油田已在雷
11、锦99、曙三区三个区块进行分层开发,共实施井位43口,平均初期日产油7.5吨,阶段增油2.61万吨。“十二五”末,分层开发将覆盖储量2.8亿吨,新建产能75万吨。一个战役刚刚取得胜利,温静又带领她的团队投入到新的战役中。
辽河油田开发建设40余年,连续27年实现千万吨有效稳产。然而,勘探程度高、后备资源接替匮乏、油品性质复杂等问题制约着持续稳产。
为攻克这些难题,2012年,集团公司设立“辽河油田原油千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温静作为9个课题长中唯一的女性,负责稀油、高凝油上产工程中的“水驱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锦16块是辽河油田的主力稀油区块,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采出程度46.3%,综合含水率高达97%,已接近甚至超过同类油藏注水开发的极限。为吃干榨净剩余油,辽河油田决定采用化学驱进行精细挖潜。
在跟踪化学驱井网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部分井在非化学驱层位出现了储层电阻异常升高的富含油显示,这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却被温静视为打开锦16块剩余油潜力的金钥匙。经过研究,项目组决定在化学驱前期利用化学驱井网对“路过”的剩余油富集区域进行空白水驱开发。这一“二三结合”的新模式实现了辽河“双高期”老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作为所长,温静每年负责组织全所近40项科研生产项目,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也让她成为了一名开发领域的全能战士。
辽河油田提出到“十二五”末稀油、高凝油要上产至500万吨。重任在肩,温静和她的伙伴们将继续为油田挥洒智慧和汗水。[2]
温静主要荣誉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5年4月28日,温静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第三篇:韩静事迹
为党旗增辉,让人民满意
------记长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韩静同志
韩静同志是山丹县清泉镇长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她在社区工作中,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心系百姓,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了大量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身为党总支书记对待党务工作精益求精,为促进社区党的建设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在她工作后的20年中,县委、县政府曾多次对其进行嘉奖,先后被评为先后被评为“全省禁毒先进个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
一、抓班子,强化堡垒作用
韩静十分热爱社区工作。为了服务百姓,做好工作。她以身作则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掌握社区工作知识。为了把社区党建工作做好,她在安排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走东家、访西家,了解辖区党员住户的基本情况。对重点住户、如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离异家庭等做到熟知熟记。几年来,她对辖区住户的基本情况对答如流。在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下了大量有关社区方面的方针政策、家庭人口变化情况、重点住户、重点人员的情况等等。为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她还积极学习电脑知识,使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工作。只要县里或镇上举办社区党建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讲座,她总是安排好工作、家务,积极地参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她关心重视信访工作,对来访的群众她都热情接待认真协调、处理。她热心于社区党建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使她的思想、理论、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组织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党建工作带头人。
带队伍 扩大服务群体
韩静视百姓为父母,把居民当亲人。只要居民有困难她总是全力以赴的帮助解决。长城新村我社区环境整治的重点,由于基础设施差,多年来,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到雨天更是积水严重,雨水、污水排除不畅,路面犹如河道,车辆过时污水飞溅,严重影响小居民群众的出行,这几条道路也成了社区的一块心病。为此,韩书记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经过反反复复无数次的努力争取,长城新村西街终于得到整修改善。预计到今年6月将完工,居民群众交口称赞社区为居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几年来,她热情接待、处理居民群众的每一件事,积极为群众联系、协调处理暖气漏水、房门维修;为独居老人代领工资;帮助社区里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等申请办理低保;为下岗职工联系就业岗位;为居民联系找保姆、家政服务;联系环卫队为居民清掏下水道等。她东奔西走,为居民做了大量好事、实事,把党和政府的爱心送到居民群众的心坎上。不少社区居民以各种方式感谢她的关心和支持。一位患脑血栓的重病老人,因行路不便,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她办理社保,老人深受感动,特意让女儿送来感谢信。
三、拓载体,丰富居民生活
一是建立民情流水线工程。今年,县委提出开展社区民情流水线工作,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为广大居民服务时,以科学发展
为统领,不断求创新,不断谋发展,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围绕居民所思所盼,察民情解民忧,结合社区实际,将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开通了一条解决居民困难的“绿色通道”,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是成立“和事佬协会”。社区无小事,社区稳定事关整个社会发展全局。长城社区“和事佬协会”作为社会和谐的调理师,始终站在社区维稳的第一线,和风细雨,化解矛盾,为社区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自“和事佬协会”成立以来,她积极主动地做好民事调解工作,处理了不少邻里纠纷,解决了不少夫妻家庭的矛盾。因此,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找她处理。一天晚上九点多钟,一位居民因家庭纠纷哭泣着找她调解。她二话没说,穿好衣服,用电话通知调解员,然后来到居民家进行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她有理、有据地进行劝说解释,平息了家庭矛盾,等到结束时已是半夜时分。
三是开展文化娱乐服务,丰富活动树立形象。通过自筹、与驻区单位联建,组建了腰鼓队、健美操队、老年秧歌队,象棋、篮球、民间工艺、太极拳兴趣小组,举办了象棋比赛、社区读书阅览周活动,创建了文化活动广场、老年文化活动小区,参加了县“文化活动周”、红歌大合唱等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水平。
四、建制度,规范社区管理。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要求高。为了做好工作,减少、避免社会矛盾,韩静在工作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她积极认真的在社区居民中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带领社区工
作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管理机构,设立了低保评审小组,加强了民主评议,实行了各项工作的公示制度。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受到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她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有个别居民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给她送礼送物,她都婉言拒绝。还有的个别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对她恶言恶语,甚至骂骂咧咧,她也义正词严,以礼相劝。
五、强服务,为民排忧树形象。
密切和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把合作共事看作是一种缘分,把团结看作是一种力量。工作中讲大局、讲风格、讲奉献,和社区全体同志一起落实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为社区干部做表率。为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作出努力。
近几年来,辖区内企业破产改制,大批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涌进社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她积极协调社保工作对下岗人员逐一进行摸底调查;走访小额贷款户;并在本社区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26个就业岗位,解决了三户零就业家庭生活困难,为30户夫妻双下岗职工申办了低保。为促进社区、社会的和谐安宁做出了努力。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自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以来,她为老百姓的“大事”操心、费心,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信任,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和满腔热忱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拥护和爱戴。被居民誉为社区的“管家人”,群众的贴心人。
第四篇:蓝云事迹
生命的坚守
——记广西大瑶山共产党员、乡村医生蓝云的先进事迹
弄丛村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最偏远的山村,全村2100多人口分散为数十个自然屯,掩映于巍巍群山之中。由于环境异常恶劣,当地交通闭塞,多数村落不通公路,出行极为艰难。弄丛村距最近的公路有21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也有近40公里的山路。不通公路,村民们出行极为困难。由于偏远贫穷,生存条件恶劣,县乡两级医师都不愿进山行医,大瑶山里村民们就医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因为缺医少药,当地群众小病则忍,大病乱医,重病送医时,往往因为山高路远而延误医治时机。目睹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痛苦,当时还在弄丛村担任代课教师的蓝云陷入了担忧与思索之中。1988年,20岁的蓝云高中毕业后开始踏上代课教师之路。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为一个优秀的山村小学代课教师。他教育过的学生,很多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了。
1995年10月的一天,弄丛村弄林屯一位瑶族同胞焦急地来到村委会找医生,说妻子估计患上急性阑尾炎了,正痛得死去活来。可是,村委会当时没有医生。有人提出让蓝云去试一试。因为父亲是赤脚医生,耳濡目染,蓝云自小也了解一些医疗知识。此时此刻,情况紧急。蓝云二话不说,立即赶往弄林屯,经过3个多小时的山路奔爬终于赶到弄林屯,对病人进行救治,没想到这一救治,病人逐渐好转。这件事坚定了蓝云从医的决心,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群众看病治病。为了提高医术,他常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板升乡卫生院与时任副院长的侯志军学习医疗知识,苦心钻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打针、输液、抢救……蓝云渐渐忙了起来,他的名字也渐渐被山民叫响。
蓝云想,弄丛小学已经有7名教师,可以完成孩子们的教学任务了。但山里缺医少药,保障群众生命安康,我责无旁贷。为了不影响教学,更为了群众的安康,2000年8月,当了12年乡村教师的蓝云放下教鞭背起药箱,专心为深山群众的安康奔忙。
关爱病人医术精
蓝云淳朴厚道,关爱他人,耐心、细心救治每一个病人。他说:“敬重生命,爱心护理,让病人康复快乐,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也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险,只要有病情的地方,就有蓝云出诊的身影。
蓝云积极进取,对医术精益求精。为提高医术,2000年9月,他到都安卫校脱产学习医学。良好的医学功底,加上勤学苦练,使他精通所学的功课。200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卫校大门。蓝云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各类疾病的治疗方案,并很快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在大瑶山深处,提起蓝云,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不竖起拇指。弄丛村23个屯,弄丛村周边的弄郎等村及临近的都安县弄福乡的弄母、弄平、戈西、左家、弄衡等村的群众都纷纷上门求医。2010年3月的一天,村里一个名叫何文比的6岁男孩,因发高烧引发癫痫,突然昏迷倒地,两眼翻白。小孩的父母已外出打工,留守照看他的爷爷奶奶哭喊着救命。整个村子骚动起来,100多人围到小孩家里,大家都不知所措。这时,蓝云刚好出诊赶回来,一看,小孩已嘴唇紫干,奄奄一息。他急忙一面按压胸膛,一面嘴对嘴人工呼吸。一轮……两轮……小孩的气息还没有出来,但蓝云并没有气馁,仍然坚持抢救,10分钟后,小孩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大家绷紧的心弦才放松下来。村主任杨天启说:“蓝云行医10多年来,抢救的病号达上千人。群众的安康放在第一,而且态度好,医术好,是一个难得的好医生。”
身患绝症传担子
2006年12月,蓝云不幸患上鼻咽癌。这给2004年爱情才降临门槛的蓝云予沉重打击。他说:“我的病可能顶不住多久了,可山里的同胞需要医疗服务,怎么办?”
蓝云想到妻子,妻子蒙超英高中毕业,比他小十几岁,接受能力强,平时对医学也耳濡目染,于是他决定把医术传授给妻子。为了让妻子更系统地学习医学知识,2007年8月,蓝云为了让妻子继承他未来的事业,决定把妻子送到河池卫校学医。对读书问题,妻子起初坚决反对。蓝云经营农村合作医疗所一个月只有700多元,需要到省城医院接受手术和化疗的费用,以及读书、生活的费用怎么办?蓝云身患绝症,小孩刚两岁多,这个家庭谁来照顾?
“我是党员又是医生,瑶山群众需要我……”贫病交加,痛苦不堪,心里却装着老百姓的冷暖,蓝云的博大情怀和坚毅说服了妻子。
为更好地战胜困难,除了动手术、化疗,蓝云坚持结合土医控制病势,节约开支,尽管治病和送妻子读书还是借了7万多元,但他从未叹息气馁。2009年7月,蒙超英成就学业,回到村庄与他携手治病救人,经过一年多的传、帮、带,现在蒙超英可以独立出诊了。蓝云说,妻子可以接担子了,我感到很欣慰。生命诠释真本色
2007年下半年,蓝云病情开始恶化。左脸上睑下垂,左鼻翼、嘴巴已严重水肿变形,病痛无情地折磨着他。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气馁沉沦。他每年到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放疗和化疗两次,并于2010年3月进行了一次手术。他一面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与病魔抗争,一面坚持为群众看病。
2007年12月,与弄丛村接合的都安弄福乡暴发麻疹疫情,闹得人心惶惶,但弄丛村安然无事。因为蓝云在那里构建了生命的“防火墙”。他每天背起药箱忍负病痛,艰难地攀爬艰险的山路,对全村19个村民小组34个自然屯开展接种预防工作,每天行程10多公里。平时,蓝云也注重做好小孩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2010年5月的一天,从医院手术治疗刚出院的蓝云接到木刊屯一位群众打来电话,说他妻子胃肠剧痛难忍,极为严重。当时,蓝云身体虚弱,而且左脸与头部胀痛,体贴入微的妻子深怕影响他的身体,说:“你身体还没恢复,还是让我去吧。”可是蓝云说:“我夜路走惯了,没事的。”蓝云边说着边背起药箱,沿着崎岖的山道出发了。当蓝云风尘仆仆地赶到木刊屯,已是晚上10时。由于病人病情恶化,蓝云不顾疲劳和病痛,立即输液抢救,避免了病人休克的危险。依靠蓝云所带的药品,难以根除病魔。因此,蓝云一边输液一边与病人家属一起打着手电从山间羊肠小道把病人抬到公路边,把病人送到板升医院救治。
蓝云的刚毅与坚韧、虔诚与善良令人佩服。他的事迹感动着乡间邻里,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保重身体,可他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是个党员医师,现在还能走得动,怎能眼看着病人受痛苦折磨?”
蓝云就这样顽强地坚持着,拖着患癌症的虚弱身体救治病人,他用生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真本色。
第五篇:张静同学事迹简介
张静同学事迹简介
张静,女,1999年11月出生,家住宿豫区关庙镇陆相村林河组,现就读于大兴中心小学寄宿部六(1)班。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担任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教室卫生轮值组长,71号餐桌桌长,是个上进心强、品学兼优、热爱集体、多才多艺的好学生。她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的良师益友。她平时坚持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桌,生活有挫折的舍友;她特别热爱学习,总是手不释卷,博览全书;她坚持追求全面发展:语文、数学、英语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特别是语文学科总是遥遥领先,多次测试都以年级第一夺冠,音体美也不甘落后,在我校的运动会上都曾取得过好成绩,唱歌、画画,更是她的酷爱,平时班级的黑板报,她是主编;学校的手抄报,她是领头;校级的合唱队,她是领唱„„
她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寄宿生”、“小小歌唱家”、“小小美术家”;学校组织的“冬季三项比赛”中,她连获跳绳、踢毽子两个一等奖;在庆元旦朗诵比赛中,她又勇夺一等奖;还被评为区“四好少年”,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学生。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么一位优秀的小学毕业班学生,却面临辍学的窘境。她的母亲不幸患上了怪病,家中不但花光了积蓄,而且欠下了外债。现在还要长期服药,开支巨大。懂事的小张静心疼父母,一度想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经过家人的劝阻,老师的帮助,孩子终于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但是家庭的负担,始终是这个孩子的痛,渴望得到更多的爱心人士的帮助,使这朵待放的花蕾绽放她应有的美丽吧!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
六(1)中队辅导员杨宝珠
201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