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

时间:2019-05-13 05:3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

第一篇: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

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顺义区赵全营镇前桑园村,成立于2008年。合作社现有社员269户,主要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和粮食、果树、蔬菜种植。现有各类农机281台,粮食种植基地3万余亩,果树种植基地500余亩,蔬菜大棚100栋,总资产5100万元。多年来,合作社坚持依法规范办社,不断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强化服务措施,按照合作社机制,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办社理念,走出了一条兴农之路。

一、规范运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2008年,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合作社成立后,首先依照合作社法和《章程》,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一人一票的议事和决策制度,实行盈余按与社员交易量和交易额的分配制度,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农机驾驶员操作安全制度、职工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安全行车制度等九项制度。合作社还设置了现代农机装备部、现代农业开发部、农机配件销售部、粮食种植部等8个部门,全方位为社员和生产提供优质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1、统一供应生产资料。合作社统一为农机操作手和种植户供应机械配件和生产资料,实行电话预订、送货到家。当社员资金短缺时,可以从合作社馀销一个月。不但生产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价格可以便宜15%,每年户均节省材料费用400元。

2、多措并举开展培训。合作社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合作社讲课,入户指导种植技术。合作社建立了图书室,购进上千册技术书籍供社员学习。仅2012年,合作社就组织社员培训1583人次,其中培训农机手4期476人次;培训农机修理工3期173人次;培训粮食、果树种植人员769人次;培训管理人员165人次。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综合素质。这一年,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

3、建立健全专业技术服务保障。随着合作社农机装备的不断壮大,为保障农机作业,合作社培训了38名技术过硬的中高级农机维修师,建立了一个农机配件商店和3个农机维修点,随时为农机操作手提供维修和技术指导。不但保障了合作社281台农机的顺利运行,还为周边的农机提供维修服务。机械维修和农机配件供应占到了合作社总收入的20%以上。

4、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合作社成立后,其服务规模和发展理念得到了市区两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给予了高度关注。区农机主管部门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分配补贴农机具时,重点向合作社倾斜,在购置农机装备上,合作社得到的市区两级补贴占农机具总值的70%。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支持下,合作社2013年贷款800万元,区政府贴息比例达70%,为合作社的资金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立足本地,拓展跨省农机作业

农机作业是合作社的传统优势业务,主要是播种收割小麦、玉米、青贮和牧草等。合作社采取服务本地,跨省作业的模式,积极扩大作业范围,与市内外多家大型牧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本市,合作社承担了近3万亩农田的农机作业工作,统一完成从种肥供应到农机作业再到产品销售,带动了周边20几个村镇,2000户农户种植粮田,解决了农业规模化种植的问题,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对外,合作社则根据各地区农作物收获时节的时间差,让农机和农机手们“走出去”,在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开展跨区跨省作业,有效填补了农机的闲置期,提高了大型农机的利用率。合作社以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不仅提高了收益,而且为合作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了流动的宣传车。

三、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

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扩大种植规模成为提高合作社收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合作社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顺义区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土地1.2万亩。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每亩土地每年支付农户土地流转金800元,粮食补贴款归农户所有;合作社为50多位已经流转了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3000元,并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2012-2013年,合作社通过参与北京市万亩示范方的工程建设从315户农民手中流转土地3100亩,由村集体统一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作社还与其他经济组织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共计流转土地4000余亩。流转后的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粮食、玉米青贮等作物,统一管理,玉米亩产可提高200斤,玉米青贮亩产提高1000斤以上,年增加纯收入达100多万元。通过流转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耕作,极大的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提升了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改善了乡间生态景观。

四、重视科技,引进高素质人才

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的原则和创新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合作社每年留出专项资金用于更新农机设备,并在每台设备上安装了远程指导装置。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生产需要,自主研制成功的有机肥深松施肥机、光伏板太阳能自动追光装置等获得了国家专利,合作社还改革研制了玉米谷穗剥皮机、宽窄行播种机和粮食籽粒翻晒机等机具。此外,合作社积极推广土壤深松和玉米谷穗机收等新技术,对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先进的科技离不开有知识、会管理、懂经营的现代高素质人才,合作社不仅高薪聘请了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还聘用大学生村官为理事长助理。合作社现有管理人员3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研究生学历3人。他们为合作社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开拓了崭新视野。

通过加强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和完善的服务措施,合作社凝聚力越来越强,农户加入合作社和出资的积极性业越来越高,合作社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合作社服务范围辐射到了5个省市、8个区县、30个乡镇、130个村庄,带动了3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到2012年底,合作社成员从成立初期的8户增加到269户,社员出资也从初期的11.5万元增加到800万元。2012年,合作社全年实现综合收入6168万元,盈余274万元,提取公积金150万元,二次返还124万元,户均返还4610元,社员户均收入8.57万元,比入社前提高了3万元。2012年,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购买了青贮机、播种机等农机设备,大幅提高了农机作业能力,减少了人工开支,增加了经济效益。目前,合作社现有机具已达到281台,资产总值达3000多万元。

第二篇: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访中共元谋县委副书记、县长袁丽娟

“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抓好绿色支柱产业建设,增加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如何结合实际开展“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现元谋科学发展新突破?近日,记者专访中共元谋县委副书记、县长袁丽娟的话题从“蔬菜”开始。

被誉为“金沙江畔大菜园”和“挂在成昆线上的大菜篮”的元谋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4.2%,70%以上的财政收入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其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元谋实施“富民强县”的重头戏。袁丽娟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提出了“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战略发展思路,抓住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着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组织结构,大力建设以蔬菜、热带林果为主,集种植生产和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现已形成年种植面积13万亩,外销量30万吨左右的规模,其洋葱、番茄、黄瓜、菜豆等30多种量大质优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远销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8月1日我县启动了绿色蔬菜(A级)生产示范县建设,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全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绿色食品(A级)认证15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9.6万亩农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元绿牌”无公害洋葱、蕃茄、菜豆被授予云南名牌产品称号。2009年9月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复同意我县5.2万亩出口蔬菜实行区域化备案管理,为元谋蔬菜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薄弱,加工业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就如何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袁丽娟说,元谋蔬菜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提质增效,要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着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以无公害冬早水果蔬菜和A级绿色蔬菜为主的绿色经济,建设以蔬菜、热带林果为主,集种植生产和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在谈到如何促进元谋冬早蔬菜提质增效和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时,袁丽娟说,要结合元谋农业发展的实际,遵循经济规律,发挥资源优势,尤其是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创新“绿色”品牌,增强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走特色经济之路。当前重点是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在绿色产业的提质增效上有新突破。

——依靠科技进步提质增效。进一步建立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发展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专业合作社和种植管理服务中心等,加强生产技术指导,努力为菜农提供全方位的生产技术服务。袁丽娟说,尤其要大力推进元谋县A级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效益为目标,以节地、节水、节肥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降低资源消耗,构建节约型农业,着力建设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塑料大棚、滴灌、农业机械等农科技术,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实行标准化栽培,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元谋县与农业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其蔬菜在规模化种植、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布局,在做好蔬菜种植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广连片规模种植,推进蔬菜、经济林果、烟草种植向生态环境适宜、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集中,努力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良好格局,并大力推广优良的生产技术经验和典型,推动形成土地规模、农户参与规模、产量规模的集中统一。要采取有偿转让、租赁、承包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路子,促进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并且实现土地适度规模集中,规模种植,确保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升档次和质量,通过组织好规模种植,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质增效。元谋县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较早、效果较好,但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需进一步总结和完善,要尽可能多使果农、菜农加入到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当中,扩大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覆盖,提升专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水平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结构,通过密切协会与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逐步形成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化;要鼓励、引导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品牌生产力”意识,贯彻实施好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加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力度。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帮助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意识,从法律的角度对专业合作组织予以保护,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促进合作组织、企业同市场的紧密结合提质增效。结合元谋实际,一方面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与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的合作联系,专业合作组织按照企业订单来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育苗、植保、供水等环节均由各专业组织实施,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并实现合作组织、企业同市场的紧密联系,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还积极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健全机制,增强参与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缩短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新产品开发技术扶持以及经营管理力度,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按无公害农业生产规划,优化发展主导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申报、创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利用国家颁发的“名片”闯市场,争效益。

——打造品牌提质增效。元谋蔬菜“品牌”优势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当前要着眼于 “北有寿光、南有元谋” 打造地域品牌,要围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打造区域品牌,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要继续抓好产品质量认证,推进品牌化经营,以绿色食品认证为主,加快元谋蔬菜系列地理性商标注册申报,并充分利用已获得认证的产品品牌,逐步实现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规范使用认证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将品牌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让品牌创造效益。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外宣传和市场开拓,创造名牌产品,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第三篇:“”工作法 为脱贫攻坚添力(定稿)

“12345”工作法

为XX脱贫攻坚添力

XX位于谷脚镇东北部,面积26.8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450米,现有24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寨,399户1,820人,其中贫困户177户621人,村居合并前原XX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27人,贫困发生率34.12%,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自2015年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为尽早实现XX脱贫致富,县财政局在扶贫工作中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着力“12345”抓好扶贫工作。

一、建立一套班子 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局党组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常务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组人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作为我局扶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每个星期吃住在谷冰指导帮扶工作不少于3天。二是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队,从局机关选派7名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以分管副局长为工作队队长具体负责XX各项帮扶工作,采取脱岗驻村开展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二、争取两项投入 强化资金支持

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县财政局通过积极协调争取少数民族滚动帮扶资金及特惠贷项目,对群众展开资金帮扶。一是争取了少数民族滚动帮扶资金20万元,分轮次帮扶XX贫困户,受益群众89户355人;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实施“特惠贷”帮扶,共向53户发放特惠贷,户均年增收3250元。

三、抓好三个工程 强化基础设施

“扶贫先扶志(智)、致富先强基”,完善XX基础设施,改善XX人居环境,是做好XX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对XX的基础设施、困难群众住房等情况进行摸底,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一是积极实施危房改造。对XX住房条件较差,又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46户进行危房改造,截止10月31日已完成30户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二是加快人饮水工程建设。根据谷冰的水源情况,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建设XX大谷冰寨、何家寨人饮工程及投资15万元建设XX革里旧组人饮工程,目前全部完工,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三是抓实人居环境改善。通过积极开展改厕、改厨、改路“三改”项目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共改厕199间,改厨238家,百分之百完成改建目标。串寨串户路完成5.217公里,完成改造任务的99%。同时筹集7万余元在XX修建一个面积1375㎡的广场,为群众农闲时节休闲娱乐提供设施保障,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落实四项措施 强化产业扶持

针对XX群众的种养殖习惯,传统产业主要有养猪、养牛及蔬菜种植,但比较分散,未能形成产业化发展。结合实际,县财政局通过邀请专家实地对XX土壤、水质等生产条件进行分析,精准制定了壮大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壮大传统产业。通过送种子、送肥料、送技术、送资金等方式帮扶,壮大谷冰传统产业。2016-2017年连续两年对XX177户村民实施生猪养殖帮扶,免费提供仔猪513头,为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2017年年初实施脱毒马铃薯种植帮扶,受益农户233户,户均增收约2000元;实施辣椒种植150亩,受益农户40余户,户均增收约3000元;根据大谷冰群众意愿及环境优势实施大谷冰育肥牛滚动发展帮扶,投资50万元实施大谷冰育肥牛滚动发展项目,受益贫困户89户355人。项目产生效益后预计实现每户增收约2,000余元,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已完成管理房和圈舍建设,正在完善其他基础设施。二是培育实施新兴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刺梨产业。抓住我县发展刺梨产业的契机,2017年在XX推广刺梨种植1400余亩,并请专家开展刺梨植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确保全村1400亩刺梨种植成规模,出实效。另一方面争资引商发展冷水鱼养殖项目。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帮助XX建成2亩冷水鱼养殖基地,并引进专业养殖企业促进XX水产业规模化养殖。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2016年投入30万元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资产移交XX委会,年利润收入达到120000元,每年村集体收入20000元。第三探索发展石蛙养殖项目。根据XX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野生石蛙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从“特色养殖”上做文章。开展石蛙养殖,经营模式采取“公司+村委会+农户”,项目建设受益群众100余户,其中贫困户达45户。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为农户增收21800元,目前该项目养殖设施建设已完工,管理房已完成50%,预计在11月底开始进行养殖商品蛙。

五、开展五项工作 强化结对帮扶

通过对XX57户精准扶贫户采用结对帮扶,包保到人的方式开展帮扶工作,做到“一户一帮扶”、“一户一脱贫计划”、“一户一对策”,利用周末、假期等每月进村入户至少2次以上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入户与结对帮扶的贫困对象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经济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情况,认真记录贫困户家庭目前面临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询问他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自己对未来生活有什么想法和希望等等,精准掌握困难群众具体情况,做到精准施策。二是开展节假日送温暖活动,今年中秋节县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筹集资金为XX399户群众每户送去一袋月饼,为群众送上节日祝福,与群众交心;冬季临近,为困难群众送去棉被,衣物等御寒物品。三是秋收帮扶,包保责任人积极投入群众的秋收攻势,参与掰玉米、打谷子、摘辣椒等秋收活动,与群众拉近距离。四是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及扶贫计划,叮嘱他们保持乐观的生活心态,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帮助困难群众协调医疗费用的报销。特别是部分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又不用住院的报销难题,积极协调民政及合医部门,给予医疗补贴,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开展“12345”帮扶工作以来,XX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收入逐渐提高、致富动力不断增强。但也还存不少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够,谷冰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谷冰发展的重要屏障,二是部分贫困户文化素质低,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改变,成为群众致富又一短板。三是部分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不足,不主动,发展动力仍然不够,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四是当下XX空心化、老年化趋势加重,大量年轻人都外出就业,增加了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的难度。

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将围绕以下方面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让群众早日富裕起来。一是进一步强化结对帮扶责任,加大帮扶力度,精准掌握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为精准帮扶提供准确数据,二是加大协调资金力度,拓宽资金渠道,为XX筹措更多发展资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三是积极探索市场主体帮扶机制,采用“公司+困难户”、“专业合作社+困难户”、“专业大户+困难户”等模式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四是充分挖掘XX资源优势,加大对XX的产业扶持力度,大力推动石蛙养殖等在建项目的实施,抓好工程项目调度、质量管理、做好后期生产监督,保障群众的收益。五是继续对开展群众智力扶贫,改变群众的观念,使群众从要我富向我要富的思想转变,进一步调动群众生产致富的积极性。总之,我局有信心有能力完成省、市、县下达的脱贫攻坚目标,我们将以更大的干劲、更实的措施,推动谷冰扶贫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走科学和谐和平发展之路

走科学、和谐、和平发展之路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要求、基本方向、基本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基本涵义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集中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的新诠释。当今世界,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最强音,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各国家、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但是,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人们最初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把可持续发展、合理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理念引入发展范畴。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理念提升到一个崭新阶段。科学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愿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中央地方、个人集体、局部整体、当前长远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整体优化。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发展。和谐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发展是一种社会活力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的新的发展思路,是与科学发展内在统一的发展模式,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和谐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愿望是:关注人际关系,统筹阶层和谐,以利于个体自我的身心和谐,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营造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惠互利,相互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关注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等的关系,构建整个社会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平发展,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作为历史任务之一。2005年,我国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诚意。和平发展所表达的发展愿望是: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来阐释发展这个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既有所区别和各自有侧重点,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共同演绎了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发展主题。第一,科学发展是和谐发展的根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二,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条件,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第三,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统一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和平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世界各国友好对话、互信互利、合作共赢,才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而具有世界性,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代表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理念。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之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政策、总战略,是指导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把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推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突破束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才能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要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党的领导是我们的事业的根本保证。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走科学和谐和平发展之路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树立科学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竹山县林业局 陈霞

关键词:林业 可持续发展

以森林为经营对象的林业,既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还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资源、减轻自然灾害、解决生态问题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责任。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大会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奋斗目标。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强化林业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林业大县、产业强县。

一、林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对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生态。如果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而且治理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代价更高。要遏制生态恶化问题,就必须解决好森林问题,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功能,对改善生态,维持平衡,促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竹山县地处丹江口水库源头,国土面积3586km,林业用地面积26.93万hm,占国土总面积的75%,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也是引江济汉的天然大通道,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其森林资源以丰富性、古老性、多样性著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资源优势明显。长期以来,竹山县林地利用率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业产值低,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6%。竹山县域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和小气候特征明显,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林特产业,群众对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山,潜力在山”、“盘活山头”、“兴山富民”已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县委、县政府及时确定了“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目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水电建设机遇,发展林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竹山林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93万hm,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和最大的资源优势,竹山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也是引江济汉的天然大通道。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进一步建设,竹山在未来几年将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为了促进“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的实施,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林木总蓄积量增加到45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2

22到205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林木总蓄积量增加到9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的发展战略目标。竹山林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目前,竹山林业尚处在恢复性发展阶段,整体生态功能不强,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自然修复能力差,可利用林木资源偏低,林业的生态保障作用有待加强,林业产业刚刚起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突出,林业管理体制转轨缓慢,机制不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三、加快发展,壮大林业

发展林业必须冲破传统的思维和发展模式,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体制、新政策、新举措去指导、去组织、去实施,要统筹谋划林业,确立生态林业、特色林业的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特色林业的发展要求,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途径的科技培训,强化人才、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大力培养开发、营销和管理人才,推广高新技术,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扩大地方特色产品规模,推进产品名优化,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强化产业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产业发展中要走基地化、产业化的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地营造基地,结合生态建设,发展绿色产品。在产业建设中,把握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木本药材的GAP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采用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与经营手段,建立名、特、优产品基地,从栽 培、加工入手,争取国际标准认证。

⑴、搞好基地建设,壮大产业

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要切实抓好四大基地建设。一是着力建设好以肚倍为主的“三木”药材等特色高效经济林基地,力争2010年发展到50万亩;二是大力发展以淡竹为主的笋竹两用林基地,力争2010年达到50万亩;三是发展以生态有机茶为主的果茶产业基地,在西西片建设10万亩生态有机茶。在大力发展三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以“耳林”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力争到2010年“耳林”总面积达到50万亩。

在发展产业中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基地建设:一是区域走廊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根据海拔、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建立区域走廊型基地;二是板块基地型,以老基地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三是生态庄园型,以开发“规模适度,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效益直接”为特征的林特庄园;四是多层专业型,坚持“稳定、完善、引导、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保持现有山林权属不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先易后难,实行规模种植、集约经营,按照“林农自愿,相邻连片,便于管理”的原则,发展林业股份合作制林场、林特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

⑵、走产业化道路,壮大林业产业

开发林特产业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大力调整林特生产经营结构。着力构建五大支柱产业为骨干的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以肚倍和木本药材等精深加工为主的林产化工产业;二是积极发展以笋竹两用林、食用菌为主的森林 食品、林副产品加工产业;三是加快以生态有机茶为主的果茶产业;四是加速培育森林旅游产业;五是积极发展野生动物驯养利用产业。在推进林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要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实现林业经济的腾飞和振兴。

2、抓住重点,强化生态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分区突破的原则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总体布局上突出堵河源头、沿河沿路、陡坡地段、库区周围、沙化严重地区等治理重点,通过划定封山管护、植树造林、小流域治理、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综合措施,保护和增加森林植被。今后,要着力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抓好堵河源头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防止水旱灾害,将重点生态区治理成为竹山工农业稳定发展的绿色屏障。

3、正确处理生态与产业的关系

在林业发展中,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林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培育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业。同时,要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生态建设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必须以生态建设为前提。在生态和产业发展中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精品名牌;依托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的经营网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强化生态建设;以开放为手段,加大 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吸引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实现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战略目标。

四、应避免在林业发展中的错误倾向

1、克服退耕还林中消极等待和盲目上阵的错误倾向 国家规定停止耕种25°以上的坡耕地,是因为其水土流失严重、产出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而停耕后栽植板栗、核桃、银杏、竹子、杜仲等树种,亩产值可达1000元,净产值可达600元。因此要克服有什么苗栽什么树,为退耕还林而退耕还林的错误倾向。

2、既要保护天然林,也要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森林中树木和其它生物,以及其它生物之间都有极强的依存关系。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是多维的,并且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消费也不断发生着结构性变化。我们身边的许多物种正在满足着我们今天的需要,而且还将载着我们走向富裕幸福的明天。同时,森林中除树木以外的其它生物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珍贵药用植物、珍贵食用或药用真菌、药用动物。这些为我们保护性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保护性开发林中生物是林业产业体系中极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大力度培植。

3、克服传统的经营方式,将林特基地纳入集约经营轨道 “三分造林七分管”,林特栽培更要搞好管理。针对不同的林特品种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运用科学规范的综合经营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才能做强林业产业,强化林业地位,达到促进生态立县的目的。

下载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科学兴农之路 为现代农业添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为创城添把力[优秀范文5篇]

    我为创城添把力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创城很简单,但是想要做起来却是难之又难。秦皇岛市有270万人口,如果每一个人都向地上扔一片垃圾,全市将有多......

    以勤工俭学为突破口 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以勤工俭学为突破口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 ——野猪沟学校勤工俭学工作汇报近年来,我校在努力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学校勤工俭学事业。学校以服务育人,服务创收为宗旨,以学......

    以写字教学为载体 走特色发展之路

    以写字教学为载体 走特色发展之路 【摘要】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强调:“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

    以科研为载体 走特色办学之路(科研处)

    以科研为载体 走特色办学之路 “高校发展,科研先行”。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科学研究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

    2017年财政局“”工作法 为脱贫攻坚添力(优秀范文5篇)

    财政局“”工作法为xx 脱贫攻坚添力 xx村位于xx东北部,面积26.8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450米,现有24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寨,399户1,820人,其中贫困户177户621人,村居合并前原xx......

    关于植树节的作文:我为“植树造林”添份力(5篇)

    关于植树节的作文:我为“植树造林”添份力 摘要:为了明天的植树活动,我特地和妈妈去超市买了小铲子,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水桶。回家后,我跟爸爸一说,爸爸立即帮我找到了一只多日不......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合集五篇)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曲敏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必先行。多年来,我校秉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宗旨,紧紧围绕“科研兴师、......

    为女工创造保护环境,走企业发展与女工维权“双赢”之路

    内容摘要:为女工创造保护环境,走企业发展与女工维权双赢之路为女工创造保护环境,走企业发展与女工维权双赢之路 一、现代女性的特点 (一)现代女性身份具有双重性 现代女性与传统......